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安徽亳州歷史名人

安徽亳州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02 01:48:59

A. 安徽亳州究竟有哪些歷史名人及簡歷

華佗-華佗,字元化,出生在東漢未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毫縣)的一個普通士族家庭,約生於漢沖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華氏家族本是一個望族,其後裔中有一支定居於譙縣以北十餘里處一個風景秀麗的小華庄。至華佗時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對華佗寄託了很大的期望。從其名、字來看,名「佗」,乃負載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華佗自幼刻苦攻讀,習誦《尚書》、《詩經》、《周易》、《禮記》、《春秋》等古籍,逐漸具有了較高的文化素養。

在華佗成長的過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產葯材的家鄉也給他以不少的影響。譙縣出產多種葯材,如「毫芍」、「毫菊」,早已聞名天下。再加水陸交通較為發達,所以譙縣自古就是一個葯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毫縣的通衢大街上,中葯材貨棧比比皆是。幼年的華佗在攻讀經史的同時,也留心醫葯,當地父老傳說他曾在泥台店一帶讀書養性,學醫識葯。

在封建社會里,讀書人大多以出仕做官為榮。而華佗則不然,他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終身以醫為業,矢志不移。他青少年時期,正值東漢桓帝、靈帝之際,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朝綱不正,政出私門,賣官鬻爵,賄賂公行。對百姓敲骨吸髓,瘋狂榨取,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難之中,華佗目睹官場之腐敗和蒼生之苦難,決心棄絕仕途,以醫濟世。當時朝廷中的一些有識之士,對華佗的品行、學識很為賞識,太尉黃琬要徵辟他為官,華佗謝絕了,沛相也薦舉華佗為孝廉,對此他也婉言謝絕了。這充分表明了華佗志向的堅定和品德的高尚。

華佗行醫,並無師傳,主要是精研前代醫學典籍,在實踐中不斷鑽研、進取。當時我國醫學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相繼問世,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葯物等診治手段已基本確立和廣泛運用;而古代醫家,如戰國時的扁鵲,西漢的倉公,東漢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榮利富貴、終生以醫濟世的動人事跡,所有這些不僅為華佗精研醫學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在華佗多年的醫療實踐中,他非常善於區分不同病情和臟腑病位,對症施治。一日,有軍吏二人,俱身熱頭痛,症狀相同,但華佗的處方,卻大不一樣,一用發汗葯,一用瀉下葯,二人頗感奇怪,但服葯後均告痊癒。原來華倫診視後,已知一為表證,用發汗法可解;一為里熱證,非瀉下難於為治。又有督郵頓某,就醫後自覺病已痊癒,但華佗經切脈卻告誡說:「君疾雖愈,但元氣未復,當靜養以待完全康復,切忌房事,不然,將有性命之慮。」其時,頓妻聞知夫病已經痊癒,便從百里外趕來看望。當夜,頓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後果病發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華佗前往探視,徐說:「自昨天請醫針刺胃管後,便咳嗽不止,心煩而不得安卧。」華佗診察後,說:「誤矣,針刺未及胃管,誤中肝臟,若日後飲食漸少,五日後恐不測。」後果如所言而亡。某郡守患疑難症,百醫無效,其子來請華佗,陳述病情,苦求救治。華佗來到病人居室,問訊中言語輕慢,態度狂傲,索酬甚巨,卻不予治療而去,還留書謾罵。郡守原已強忍再三,至此大怒,派人追殺,蹤跡全無。憤怒之下,吐黑血數升,沉痾頓愈。原來這是華佗使用的一種心理療法,利用喜、怒、優、思等情志活動調理機體,以愈其疾。

華佗對民間治療經驗十分重視,常吸取後加以提煉,以治療一些常見病。當時黃疸病流傳較廣,他花了三年時間對茵陳蒿的葯效作了反復試驗,決定用春三月的茵陳蒿嫩葉施治,救治了許多病人。民間因此而流傳一首歌謠:「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華佗還以溫湯熱敷,治療蠍子螫痛,用青苔煉膏,治療馬蜂螫後的腫痛;用蒜畝大酢治蟲病;用紫蘇治食魚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黃精補虛勞。如此等等,既簡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中年以後,華倫因中原動亂而「游學徐土」。徐州是江淮重地,有郡、國六,下轄六十二個城、邑,人口二百餘萬,首府為彭城(今江蘇徐州)。民間傳說他就住在彭城附近的沛國(今江蘇沛縣)。其實華佗的行醫足跡,遍及當時的徐州、豫州、青州、兗州各地。根據他醫案中所及地名查考,大抵是以彭城為中心,東起甘陵(今山東臨清)、鹽讀(今江蘇鹽城),西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南抵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南直至譙縣(今安徽毫縣),即今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省廣大地區,方圓達數百平方公里。在行醫的同時,為了采葯他還先後到過朝歌、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彭城卧牛山、魯南山區和微山湖。由於行蹤地域廣闊,又深入民間,華佗成了我國歷史上民間傳說眾多的醫家。

就這樣,經過數十年的醫療實踐,華佗的醫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熟練地掌握了養生、方葯、針灸和手術等治療手段,精通內、外、婦、兒各科,臨證施治,診斷精確,方法簡捷,療效神速,被譽為「神醫」。對此,《三國志》、《後漢書》中都有一段內容相仿的評述,說他善於養生(「曉養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用葯精當(「又精方葯,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度,捨去輒愈」),針灸簡捷(「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手術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積聚」、「斷腸滴洗」)。所留醫案,《三國志》中有十六則,《華佗別傳》中五則,其他文獻中五則,共二十六則,在先秦和兩漢醫家中是較多的。從其治療范圍看,內科病有熱性病、內臟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蟲病,屬於外、兒、婦科的疾病有外傷、腸癰、腫瘤、骨折、針誤、忌乳、死胎、小兒瀉痢等等。

正當華佗熱心在民間奉獻自己的精湛醫術時,崛起於中原動亂中的曹操,聞而相召。原來曹操早年得了一種頭風病,中年以後,日益嚴重。每發,心亂目眩,頭痛難忍。諸醫施治,療效甚微。華佗應召前來診視後,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進針,片刻便腦清目明,疼痛立止。曹操十分高興。但華佗卻如實相告:「您的病,乃腦部痼疾,近期難於根除,須長期攻治,逐步緩解,以求延長壽命。」曹操聽後,以為華佗故弄玄虛,因而心中不悅,只是未形於色。他不僅留華佗於府中,還允許他為百姓治病。公元208年,曹操操縱朝政,自任丞相,總攬軍政大權,遂要華佗盡棄旁務,長留府中,專做他的侍醫。這對以醫濟世作為終身抱負的華佗來說,要他隔絕百勝,專門侍奉一個權貴,自然是不願意的。何況,曹操早年為報父仇,討伐徐州的陶謙,坑殺徐州百姓數萬人,屍體壅塞,泗水為之不流,接著又連屠取慮、夏丘諸縣,所過「雞義亦盡,墟邑無復行人」。徐州是華佗後期行醫和居住之地,與百姓休戚與共,內心豈不憤慨!因而決心離開曹操,便託故暫回家鄉,一去不歸。曹操幾次發信相召,華佗均以妻病為由而不從。曹操惱羞成怒,遂以驗看為名,派出專使,將華佗押解許昌,嚴刑拷問。面對曹操的淫威,華佗堅貞不屈,矢志不移。曹操益怒,欲殺華佗。雖有謀士一再進諫,說明華佗醫術高超,世間少有,天下人命所系重,望能予以寬容,但曹操一意孤行,竟下令在獄中處決。華佗臨死,仍不忘濟世救民,將已寫好的《青囊經》取出,交獄吏說:「此書傳世,可活蒼生。」獄吏畏罪,不敢受書。華佗悲憤之餘,只得將醫書投入火中,一焚了之。後來,曹操的頭風病幾次發作,諸醫束手,他仍無一絲悔意,還說,「佗能愈吾疾,然不為吾根治,想以此要挾,吾不殺他,病亦難愈。」直到這年冬天,曹操的愛子曹沖患病,諸醫無術救治而死,這時曹操才悔恨地說:「吾悔殺華佗,才使此兒活活病死。」

華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廣陵的吳普和西安的李當之,皆聞名於世。為了將醫學經驗留傳於後世,華佗晚年精心於醫書的撰寫,計有《青囊經》、《枕中灸刺經》等多部著作,可惜不傳。
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軍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據兗州,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份,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 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花木蘭-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廣遠,一千多年以來有口皆碑,但對於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傳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復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庄 子:戰國蒙城人。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著作《莊子》亦稱《南華真經》,內篇集中代表莊周思想;外篇、雜 篇則是以後莊子學派言論匯編。《史記》有傳,蒙城有莊子祠。

花木蘭:亳州人http://www.yangss.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14&ID=7198)

馬玉昆:清末蒙城人。清軍名將。馬玉昆的勇敢善戰,卻為日人所畏懼,如大平山之戰,連日方的戰史中也不得不承認:「此日之中國兵頗為頑強」,「忠勇力戰」,「決無退卻之色」。

任永清:蒙城人,.淮軍舊將。北洋陸軍將領。

過之綱:蒙城人。在西北軍長期管理財金工作。

張 良:西漢亳州人。為劉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時,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城、籠絡韓信等策略,並主張追擊項羽,徹底消滅楚軍,皆為劉邦所採納。曾與韓信整理編次春秋戰國以來各家軍事著作。 漢朝建立,封留候。

華 陀:東漢亳州人。「神醫」。「外科之祖」發明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創造「五禽之戲」。

曹騰:東漢亳州人。東漢末年大宦官。寬厚仁愛。

曹 操:三國亳州人。魏武帝。 文學上也有較高成就,其詩今存20餘首樂府詩。昂揚之精神,宏偉氣魄與慷慨不平之感情,形成其特有的風格,對五言詩發展貢獻較大。散文有40餘篇。詩文皆為後世傳誦。

曹 洪:三國亳州人。魏國名將。驃騎將軍。

曹 仁:三國亳州人。魏國名將。大將軍、大司馬。

曹 真:東漢亳州人。魏國名將。大將軍。太司馬。

曹 丕:三國亳州人。魏文帝。為當時文壇領袖。其詩「燕歌行」為現存最以早一首七言詩。所 著《典論·論文》為我國較早之文藝理論批評專著。現存詩歌約40首。有《典論》5卷、《 列異傳》3卷,文集23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文帝集》。謚文帝。

曹 植:三國亳州人。建安傑出詩人。其詩歌藝術性極高,對``五言詩發 展起極大推動作用。今傳《曹子建集》10卷。

許褚:三國時期亳州人。魏國猛將。在曹操宛城戰張綉時,因屢建戰功,賜關內侯。後與馬超大戰於潼關,威名大振。因勇猛知名,軍中外號「虎痴」。曹丕稱帝時,封萬歲亭侯,升為武衛將軍,總督中軍禁兵。曹睿即位後,又進封許褚為牟分侯。許褚病死後,被追贈為壯侯。

夏候敦:三國時期亳州人。魏國大將。從征孫權還,官拜前將軍。曹丕封魏王。任為大將軍。

夏候淵:東漢末年亳州人。魏國名將,與張遼、曹仁、徐晃、張郃並稱五大良將。

夏候玄:三國時期亳州人。征西將軍。早期玄學領袖。書法家。著有《夏候玄》集。今佚。

朱粲:隋亳州人。隋末農民起義首領。號「可達寒」,自稱「迦樓羅王」。「引軍渡淮」,轉戰湖北竟陵陵、沔陽,後轉山南。在冠軍(今河南鄧縣西北),稱楚帝,年號為「昌達」。攻陷鄧州,有眾二十萬人。因乏軍糧,首領楊士林、田瓚率兵叛朱粲,朱粲大敗於淮源,被王世充拜為龍驤大將軍。

李 紳:唐亳州人。曾作《新題樂府》20首,其「鋤禾日當 午,漢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詩噲炙人口。

陳 摶:後唐亳州人。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著有《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壁)及《先天圖》。其學說後經周敦頤、邵雍加以推演,成為宋代理學的組成部分。另著有《指玄篇》,言導養還丹之事。好讀《易經》,善詩,《全唐詩》 錄有多首。

曹 霸:唐亳州人。唐畫馬最最著名。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觀曹針軍畫馬圖》二詩,對其畫藝極加稱贊。

魯宗道:唐亳州人。1017年詔兩省置諫官,六員首推宗道為右正言,多所論 列,宋真宗意頗煩。宗道恥於屍祿,請得罷去。真宗覺悟,遂於殿壁書「魯直」二字。後晉 升戶部員外郎兼右諭德,遷左渝德直龍圖閣。仁宗即位後,遷戶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 判吏部。1022年升尚書禮部侍郎,以正直敢言,貴戚憚之,稱「魯頭參政」。卒贈兵部尚書,謚肅簡。

龔得樹:清亳州人。捻軍起義首領。

吳楚奇:清亳州人。清初畫家。詩畫名冠江南。著有《鴻皋瑣說》、《汀南吟草》等。現存有《西江游覽圖詠》,內有山水畫21幅。
劉金定:宋代蒙城人。巾幗英雄.

孟漢卿:元代著名雜劇家。公案戲《張孔目智勘魔合羅》不僅在當時影響很大,而且流傳至今。

薛蕙:明亳州人。明代著名詩人。字君采,號西原,晚號大寧居士。著有詩文集《考功集》,另有《西原遺書》、《約言》等。 學識淵博,為當時學者敬重,稱西原先生。

薛鳳翔:明亳州人。《牡丹史》作者。為牡丹作記、作譜,記述之詳盡而言,則首推《牡丹史》。

薑桂題:亳州人.淮軍舊將。北洋陸軍將領。

老子:楚國渦陽人。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所著《道德經》。

張樂行:清渦陽人。捻軍起義首領。

張守禹:清渦陽人。後期捻軍著名首領。

張禹爵:清渦陽人。襲爵為太平天國幼沃王,是捻軍中最年輕的將領。

李奇茂:渦陽人。台灣著名水墨畫大師淡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B. 亳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1、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縣)人,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代表作為寓言《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經》,他本人也被封為南華真人,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2、曹操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魏武帝。曹操祖父曹騰在漢桓帝時擔任官職,封為費亭侯。

據說父親曹嵩出身不明,《三國志·武帝紀》中說他是「莫能審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國志》時間接引用三國吳人所著《曹瞞傳》中稱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說可信度很不高。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 曹操小名阿瞞、吉利,故而有曹阿瞞之說。

3、李敬玄

李敬玄(615年-682年),亳州譙縣(今安徽譙城)人,唐朝宰相。李敬玄早年曾為唐高宗的侍讀,歷任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尚書右丞、太子右庶子、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後進拜中書令,封趙國公。儀鳳三年(678年),李敬玄被任命為洮河道大總管,率軍征討吐蕃。

因不通兵事,大敗而回。後被貶為衡州刺史,又任揚州長史。永淳元年(682年),李敬玄病逝,追贈兗州都督,賜謚文憲。李敬玄年輕時博覽群書,精通禮制,後在馬周的推薦下,進入崇賢館,成為太子李治(即後來的唐高宗)的侍讀。

4、李紳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二十七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

追贈太尉,謚號「文肅」。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著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代表作為《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5、馬玉昆

馬玉昆(?-1908年),字荊山,亦作景山,民間稱為馬三元,安徽亳州市蒙城馬集人。初以武童從毅軍宋慶參加對捻軍作戰,積功至都司,後擢總兵。1874年與左宗棠部共同抗擊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補授山西太原鎮總兵,協助宋慶防衛旅順口。7月朝鮮事急,奉令率軍至平壤。

在平壤保衛戰中,他指揮所部奮勇抗擊,重創日軍第九旅團。但因主帥葉志超貪生怕死,指揮失當,終於敗回國內。1895年在遼河下游與日軍作戰中,馬玉昆雖英勇善戰,但由於清軍各部不協,仍以清軍失敗而結束。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調還直隸提督。庚子之變時,馬玉昆率武衛左軍抵禦八國聯軍。

C. 古代亳州的名人有哪些

華佗-華佗,字元化,出生在東漢未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毫縣)的一個普通士族家庭,約生於漢沖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華氏家族本是一個望族,其後裔中有一支定居於譙縣以北十餘里處一個風景秀麗的小華庄。至華佗時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對華佗寄託了很大的期望。從其名、字來看,名「佗」,乃負載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華佗自幼刻苦攻讀,習誦《尚書》、《詩經》、《周易》、《禮記》、《春秋》等古籍,逐漸具有了較高的文化素養。

在華佗成長的過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產葯材的家鄉也給他以不少的影響。譙縣出產多種葯材,如「毫芍」、「毫菊」,早已聞名天下。再加水陸交通較為發達,所以譙縣自古就是一個葯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毫縣的通衢大街上,中葯材貨棧比比皆是。幼年的華佗在攻讀經史的同時,也留心醫葯,當地父老傳說他曾在泥台店一帶讀書養性,學醫識葯。

在封建社會里,讀書人大多以出仕做官為榮。而華佗則不然,他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終身以醫為業,矢志不移。他青少年時期,正值東漢桓帝、靈帝之際,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朝綱不正,政出私門,賣官鬻爵,賄賂公行。對百姓敲骨吸髓,瘋狂榨取,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難之中,華佗目睹官場之腐敗和蒼生之苦難,決心棄絕仕途,以醫濟世。當時朝廷中的一些有識之士,對華佗的品行、學識很為賞識,太尉黃琬要徵辟他為官,華佗謝絕了,沛相也薦舉華佗為孝廉,對此他也婉言謝絕了。這充分表明了華佗志向的堅定和品德的高尚。

華佗行醫,並無師傳,主要是精研前代醫學典籍,在實踐中不斷鑽研、進取。當時我國醫學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相繼問世,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葯物等診治手段已基本確立和廣泛運用;而古代醫家,如戰國時的扁鵲,西漢的倉公,東漢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榮利富貴、終生以醫濟世的動人事跡,所有這些不僅為華佗精研醫學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在華佗多年的醫療實踐中,他非常善於區分不同病情和臟腑病位,對症施治。一日,有軍吏二人,俱身熱頭痛,症狀相同,但華佗的處方,卻大不一樣,一用發汗葯,一用瀉下葯,二人頗感奇怪,但服葯後均告痊癒。原來華倫診視後,已知一為表證,用發汗法可解;一為里熱證,非瀉下難於為治。又有督郵頓某,就醫後自覺病已痊癒,但華佗經切脈卻告誡說:「君疾雖愈,但元氣未復,當靜養以待完全康復,切忌房事,不然,將有性命之慮。」其時,頓妻聞知夫病已經痊癒,便從百里外趕來看望。當夜,頓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後果病發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華佗前往探視,徐說:「自昨天請醫針刺胃管後,便咳嗽不止,心煩而不得安卧。」華佗診察後,說:「誤矣,針刺未及胃管,誤中肝臟,若日後飲食漸少,五日後恐不測。」後果如所言而亡。某郡守患疑難症,百醫無效,其子來請華佗,陳述病情,苦求救治。華佗來到病人居室,問訊中言語輕慢,態度狂傲,索酬甚巨,卻不予治療而去,還留書謾罵。郡守原已強忍再三,至此大怒,派人追殺,蹤跡全無。憤怒之下,吐黑血數升,沉痾頓愈。原來這是華佗使用的一種心理療法,利用喜、怒、優、思等情志活動調理機體,以愈其疾。

華佗對民間治療經驗十分重視,常吸取後加以提煉,以治療一些常見病。當時黃疸病流傳較廣,他花了三年時間對茵陳蒿的葯效作了反復試驗,決定用春三月的茵陳蒿嫩葉施治,救治了許多病人。民間因此而流傳一首歌謠:「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華佗還以溫湯熱敷,治療蠍子螫痛,用青苔煉膏,治療馬蜂螫後的腫痛;用蒜畝大酢治蟲病;用紫蘇治食魚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黃精補虛勞。如此等等,既簡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中年以後,華倫因中原動亂而「游學徐土」。徐州是江淮重地,有郡、國六,下轄六十二個城、邑,人口二百餘萬,首府為彭城(今江蘇徐州)。民間傳說他就住在彭城附近的沛國(今江蘇沛縣)。其實華佗的行醫足跡,遍及當時的徐州、豫州、青州、兗州各地。根據他醫案中所及地名查考,大抵是以彭城為中心,東起甘陵(今山東臨清)、鹽讀(今江蘇鹽城),西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南抵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南直至譙縣(今安徽毫縣),即今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省廣大地區,方圓達數百平方公里。在行醫的同時,為了采葯他還先後到過朝歌、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彭城卧牛山、魯南山區和微山湖。由於行蹤地域廣闊,又深入民間,華佗成了我國歷史上民間傳說眾多的醫家。

就這樣,經過數十年的醫療實踐,華佗的醫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熟練地掌握了養生、方葯、針灸和手術等治療手段,精通內、外、婦、兒各科,臨證施治,診斷精確,方法簡捷,療效神速,被譽為「神醫」。對此,《三國志》、《後漢書》中都有一段內容相仿的評述,說他善於養生(「曉養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用葯精當(「又精方葯,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度,捨去輒愈」),針灸簡捷(「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手術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積聚」、「斷腸滴洗」)。所留醫案,《三國志》中有十六則,《華佗別傳》中五則,其他文獻中五則,共二十六則,在先秦和兩漢醫家中是較多的。從其治療范圍看,內科病有熱性病、內臟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蟲病,屬於外、兒、婦科的疾病有外傷、腸癰、腫瘤、骨折、針誤、忌乳、死胎、小兒瀉痢等等。

正當華佗熱心在民間奉獻自己的精湛醫術時,崛起於中原動亂中的曹操,聞而相召。原來曹操早年得了一種頭風病,中年以後,日益嚴重。每發,心亂目眩,頭痛難忍。諸醫施治,療效甚微。華佗應召前來診視後,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進針,片刻便腦清目明,疼痛立止。曹操十分高興。但華佗卻如實相告:「您的病,乃腦部痼疾,近期難於根除,須長期攻治,逐步緩解,以求延長壽命。」曹操聽後,以為華佗故弄玄虛,因而心中不悅,只是未形於色。他不僅留華佗於府中,還允許他為百姓治病。公元208年,曹操操縱朝政,自任丞相,總攬軍政大權,遂要華佗盡棄旁務,長留府中,專做他的侍醫。這對以醫濟世作為終身抱負的華佗來說,要他隔絕百勝,專門侍奉一個權貴,自然是不願意的。何況,曹操早年為報父仇,討伐徐州的陶謙,坑殺徐州百姓數萬人,屍體壅塞,泗水為之不流,接著又連屠取慮、夏丘諸縣,所過「雞義亦盡,墟邑無復行人」。徐州是華佗後期行醫和居住之地,與百姓休戚與共,內心豈不憤慨!因而決心離開曹操,便託故暫回家鄉,一去不歸。曹操幾次發信相召,華佗均以妻病為由而不從。曹操惱羞成怒,遂以驗看為名,派出專使,將華佗押解許昌,嚴刑拷問。面對曹操的淫威,華佗堅貞不屈,矢志不移。曹操益怒,欲殺華佗。雖有謀士一再進諫,說明華佗醫術高超,世間少有,天下人命所系重,望能予以寬容,但曹操一意孤行,竟下令在獄中處決。華佗臨死,仍不忘濟世救民,將已寫好的《青囊經》取出,交獄吏說:「此書傳世,可活蒼生。」獄吏畏罪,不敢受書。華佗悲憤之餘,只得將醫書投入火中,一焚了之。後來,曹操的頭風病幾次發作,諸醫束手,他仍無一絲悔意,還說,「佗能愈吾疾,然不為吾根治,想以此要挾,吾不殺他,病亦難愈。」直到這年冬天,曹操的愛子曹沖患病,諸醫無術救治而死,這時曹操才悔恨地說:「吾悔殺華佗,才使此兒活活病死。」

華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廣陵的吳普和西安的李當之,皆聞名於世。為了將醫學經驗留傳於後世,華佗晚年精心於醫書的撰寫,計有《青囊經》、《枕中灸刺經》等多部著作,可惜不傳。
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軍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據兗州,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份,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 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花木蘭-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廣遠,一千多年以來有口皆碑,但對於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傳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復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庄 子:戰國蒙城人。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著作《莊子》亦稱《南華真經》,內篇集中代表莊周思想;外篇、雜 篇則是以後莊子學派言論匯編。《史記》有傳,蒙城有莊子祠。

馬玉昆:清末蒙城人。清軍名將。馬玉昆的勇敢善戰,卻為日人所畏懼,如大平山之戰,連日方的戰史中也不得不承認:「此日之中國兵頗為頑強」,「忠勇力戰」,「決無退卻之色」。

任永清:蒙城人,.淮軍舊將。北洋陸軍將領。

過之綱:蒙城人。在西北軍長期管理財金工作。

張 良:西漢亳州人。為劉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時,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城、籠絡韓信等策略,並主張追擊項羽,徹底消滅楚軍,皆為劉邦所採納。曾與韓信整理編次春秋戰國以來各家軍事著作。 漢朝建立,封留候。

華 陀:東漢亳州人。「神醫」。「外科之祖」發明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創造「五禽之戲」。

曹騰:東漢亳州人。東漢末年大宦官。寬厚仁愛。

曹 操:三國亳州人。魏武帝。 文學上也有較高成就,其詩今存20餘首樂府詩。昂揚之精神,宏偉氣魄與慷慨不平之感情,形成其特有的風格,對五言詩發展貢獻較大。散文有40餘篇。詩文皆為後世傳誦。

曹 洪:三國亳州人。魏國名將。驃騎將軍。

曹 仁:三國亳州人。魏國名將。大將軍、大司馬。

曹 真:東漢亳州人。魏國名將。大將軍。太司馬。

曹 丕:三國亳州人。魏文帝。為當時文壇領袖。其詩「燕歌行」為現存最以早一首七言詩。所 著《典論·論文》為我國較早之文藝理論批評專著。現存詩歌約40首。有《典論》5卷、《 列異傳》3卷,文集23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文帝集》。謚文帝。

曹 植:三國亳州人。建安傑出詩人。其詩歌藝術性極高,對``五言詩發 展起極大推動作用。今傳《曹子建集》10卷。

許褚:三國時期亳州人。魏國猛將。在曹操宛城戰張綉時,因屢建戰功,賜關內侯。後與馬超大戰於潼關,威名大振。因勇猛知名,軍中外號「虎痴」。曹丕稱帝時,封萬歲亭侯,升為武衛將軍,總督中軍禁兵。曹睿即位後,又進封許褚為牟分侯。許褚病死後,被追贈為壯侯。

夏候敦:三國時期亳州人。魏國大將。從征孫權還,官拜前將軍。曹丕封魏王。任為大將軍。

夏候淵:東漢末年亳州人。魏國名將,與張遼、曹仁、徐晃、張郃並稱五大良將。

夏候玄:三國時期亳州人。征西將軍。早期玄學領袖。書法家。著有《夏候玄》集。今佚。

朱粲:隋亳州人。隋末農民起義首領。號「可達寒」,自稱「迦樓羅王」。「引軍渡淮」,轉戰湖北竟陵陵、沔陽,後轉山南。在冠軍(今河南鄧縣西北),稱楚帝,年號為「昌達」。攻陷鄧州,有眾二十萬人。因乏軍糧,首領楊士林、田瓚率兵叛朱粲,朱粲大敗於淮源,被王世充拜為龍驤大將軍。

李 紳:唐亳州人。曾作《新題樂府》20首,其「鋤禾日當 午,漢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詩噲炙人口。

陳 摶:後唐亳州人。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著有《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壁)及《先天圖》。其學說後經周敦頤、邵雍加以推演,成為宋代理學的組成部分。另著有《指玄篇》,言導養還丹之事。好讀《易經》,善詩,《全唐詩》 錄有多首。

曹 霸:唐亳州人。唐畫馬最最著名。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觀曹針軍畫馬圖》二詩,對其畫藝極加稱贊。

魯宗道:唐亳州人。1017年詔兩省置諫官,六員首推宗道為右正言,多所論 列,宋真宗意頗煩。宗道恥於屍祿,請得罷去。真宗覺悟,遂於殿壁書「魯直」二字。後晉 升戶部員外郎兼右諭德,遷左渝德直龍圖閣。仁宗即位後,遷戶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 判吏部。1022年升尚書禮部侍郎,以正直敢言,貴戚憚之,稱「魯頭參政」。卒贈兵部尚書,謚肅簡。

龔得樹:清亳州人。捻軍起義首領。

吳楚奇:清亳州人。清初畫家。詩畫名冠江南。著有《鴻皋瑣說》、《汀南吟草》等。現存有《西江游覽圖詠》,內有山水畫21幅。
劉金定:宋代蒙城人。巾幗英雄.

孟漢卿:元代著名雜劇家。公案戲《張孔目智勘魔合羅》不僅在當時影響很大,而且流傳至今。

薛蕙:明亳州人。明代著名詩人。字君采,號西原,晚號大寧居士。著有詩文集《考功集》,另有《西原遺書》、《約言》等。 學識淵博,為當時學者敬重,稱西原先生。

薛鳳翔:明亳州人。《牡丹史》作者。為牡丹作記、作譜,記述之詳盡而言,則首推《牡丹史》。

薑桂題:亳州人.淮軍舊將。北洋陸軍將領。

老子:楚國渦陽人。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所著《道德經》。

張樂行:清渦陽人。捻軍起義首領。

張守禹:清渦陽人。後期捻軍著名首領。

張禹爵:清渦陽人。襲爵為太平天國幼沃王,是捻軍中最年輕的將領。

李奇茂:渦陽人。台灣著名水墨畫大師淡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D. 安徽 毫洲 在古代 有多少名人 多少 大官

你想說的是亳州嗎來。 亳州載源入中國《歷史名人大辭典》的就有近百人:不為人知的姬俊(即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有一代聖君商湯;道家學說的創造人、思想家先賢老子,道家學說的傳承與發揚人、著名的思想家莊子;有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的一梟雄曹操;有中醫外科鼻祖華佗;有「天資文藻,博文強識」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詩的曹植;有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軍事上震古爍今的張良、曹仁、曹洪、夏侯淵、許褚等;還有代父從軍的孝烈將軍花木蘭;有中國道教上聲益極高,被宋太祖稱為「希夷先生」的陳摶,此外唐代著名憫農詩人李紳,畫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鳳翔,清代大書法家梁巘(yǎn),也都出生在亳州。

E. 亳州有多少歷史名人

亳州載入中國《歷史名人大辭典》的就有近百人。

上古時期有帝嚳
商時期有商湯內
春秋戰國有莊子
漢朝時期有張容良、華佗
三國時期有曹操、曹丕、曹植、曹彰、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許褚、曹真、夏侯玄。
南北朝有花木蘭
隋唐宋時期有李紳、曹霸、薛鳳祥、陳摶
清代有梁巘
現當代有顏語、鄧琳琳

F. 亳州在有哪些歷史人物

三曹即曹操、曹植、曹丕、華佗、老子、莊子

G. 亳州和哪些歷史文化名人有淵源

華佗:東漢抄亳州人。「神醫」。「外科之祖」發明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創造「五禽之戲」。

曹操:三國亳州人。魏武帝。 文學上也有較高成就,其詩今存20餘首樂府詩。昂揚之精神,宏偉氣魄與慷慨不平之感情,形成其特有的風格,對五言詩發展貢獻較大。散文有40餘篇。詩文皆為後世傳誦。

庄 子:戰國蒙城人。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著作《莊子》亦稱《南華真經》,內篇集中代表莊周思想;外篇、雜 篇則是以後莊子學派言論匯編。《史記》有傳,蒙城有莊子祠。

H. 亳州有什麼歷史名人

曹操,老子,莊子,花木蘭,陳摶。

I. 亳州有那些歷史人物

千百年來,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孕育出無數文治武功、彪炳史冊的先哲名流。道內教鼻祖老子以特有的宇宙容觀、行知論給後人留下經典著作《道德經》,雖只有五千言,卻文約辭要,博大精深,提出一個非常完整的哲學體系,被譽為「萬經之王」。一代聖哲莊子,曾為漆園吏,他「喻牛辭相」的故事及王安石「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後世風」的詩句,至今仍在民間廣為傳誦。魏武帝曹操「煮酒論英雄」、「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使天下多少有識之士為之傾倒。陳思王曹植的「七步詩」,至今讀來仍令人盪氣回腸。神醫華佗的「麻沸散」是醫學史上全身麻醉的「世界之最」,首創的「五禽戲」現在依然有不少人在天天習練。巾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膽識、謀略與風采著實令人景仰,其故事更是婦孺皆知。一代聖君商成湯、道教至尊陳摶、憫農詩人李紳、捻軍首領張樂行等,都是這塊蘊才積盛之地的驕子

J. 毫州歷史名人

亳州抄載入中國《歷史名人大辭典襲》的就有近百人:不為人知的姬俊(即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有一代聖君商湯;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被尊為「道德天尊」的老子,道家學說的傳承與發揚人、著名的思想家莊子;有在軍事上古爍今的張良,有春秋豪傑、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的一梟雄曹操;有中醫外科鼻祖華佗;有「天資文藻,博文強識」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詩的曹植;曹仁、曹洪、夏侯淵、許褚;更有一代女將花木蘭;唐代著名憫農詩人李紳,畫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鳳翔,清代大書法家梁巘(yǎn),也都出生在亳州。

閱讀全文

與安徽亳州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