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會崖門戰場古跡與那段歷史有關
崖門,在新會南端,面臨南海,是西江支流與潭江匯合出海口。口岸西有湯 瓶山...然而,歷史遺跡卻永遠使人 追憶。在崖門古戰場千秋功罪評說中,"奇石"算是最...
2. 崖門古炮台遺址的介紹
崖門古炮台遺址,距會城44公里,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崖1門東岸銀洲湖出海處,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
3. 參觀崖門古炮台有感
位於新會銀洲湖出海處的崖門古炮台以前是海防要地,現在是一個著名的景點,崖門古炮台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由於崖門古炮台有著重要的海防功能,所以歷朝都會都對崖門古炮台加以維護,所以現在的崖門古炮台是一個保存很好的景點。崖門古炮台共有24門大炮,呈十月形布置,到崖門古炮台旅遊,看到這么整齊的大炮陣型,炮口面對大海,後面依靠崖壁掩護,想想一樣這樣的崖門古炮台對海防是多麼的重要。後來的戰亂讓崖門古炮台的大炮只剩下3門,但依然不減當年的威風。到崖門古炮台旅遊,去看看這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看看這個為中國海防做出貢獻的崖門古炮台。
崖門古炮台位於新會崖門出海水道東岸的古井鎮官沖村,最早設置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並形成雛形,後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正式設立興建。崖門古炮台雄踞新會崖山,倚山面海,緊緊扼守著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崖門通往南海的進出水道。炮台呈半月城垛型,全長180多米,高約6米,上下兩層共43個炮位對准海面,雄偉壯觀,為廣東省沿海現存最大的單體古炮台。
1958年7月4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曾來此視察,並指出「崖門古跡很有紀念意義」。
1961年新會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崖門古炮台。1979年和1989年崖門古炮台分別被列為新會縣和廣東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新會區人民政府又撥款對崖門炮台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修葺和擴建。
在這里你不僅僅能看到古代的海防力量,還能看到美麗的景點,「門限石」就是其中的一個,所謂「門限石」就是一個擁有一百多丈長的石磯,風平浪靜的時候沒有什麼,可當漲潮的時候,巨浪兇猛的向岸上拍來,卻被「門限石」阻擋,激起陣陣數丈高的海浪,可謂壯觀。到崖門古炮台旅遊是你不錯的選擇。
4. 關於新會的戰爭故事
崖門古炮台
崖門古炮台最早設置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專並形成雛形,後於清嘉慶十屬四年(1809年)正式設立興建。崖門古炮台位於新會崖山,倚山面海,緊緊扼守著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崖門通往南海的進出水道。炮台呈半月城垛型,全長180多米,高約6米,上下兩層共43個炮位對准海面,雄偉壯觀,為廣東省沿海現存最大的單體古炮台。
炮台基座及首層部分牆體以花崗巨石砌建。後山壁建有通往彈葯庫和兵營的地下甬道,可惜因年久失修而坍塌。首層22個炮位均配置重型鐵炮。現存三門古炮為1842年佛山所鑄。首層上部及二層是以沙灰夯築而成的護牆,最厚處達2米,堅韌無比。上層炮台是城垛形,設21個炮位,配置輕型火炮。炮台中門直通崖門水道,上刻「鎮崖台」花崗石刻匾額,側壁有「炎海風清」石刻字樣。崖門炮台建好後,曾多次擊沉倭寇和葡寇侵擾的賊船,也曾阻擊過不少企圖登陸洗劫鄉村的海盜。鴉片戰爭前夕,清兩廣總督林則徐派重兵駐守,令英侵略軍望而卻步。抗日戰爭期間,抗日游擊隊也曾憑借崖門炮台的險要,抗擊日軍的侵略。
5. 江門地區有什麼名勝古跡,鮮人為知的歷史故事呢
1、白水帶風景名勝區
白水帶是江門市區的「肺部」。這里有40餘座山峰,山巒岩谷之間有一溪流流經麻園鄉,遠遠望去形似一條白色緞帶,故稱白水帶。白水帶有一溪、三泉、天山環抱,總面積有七百餘畝。一溪即麻溪,三泉即紅桃泉、龍口泉、滌凈泉。
五山即大華山、鋤頭山、松仔山、紅桃山、葫蘆山。山泉湧出的流水清涼潔凈,帶有甜味、鄉人稱為「仙水」。數百年來人們譽稱該處為龍脈聖地,爭相前來游覽朝拜。白水帶溪邊兩側建有水月宮、三聖廟、龍母廟、江天一覽涼亭、青雲橋、采蓮船等遺址古跡。
風景區內有溪旁山麓、姻緣石、姻緣樹及密密麻麻的鴨腳木、斜茶榕、假蘋婆、相思樹、山松樹等百年以上的老樹,濃船遮天。此外還有許多碑刻和楹聯等,如岩下刻有清代黎淵題「鳴河」、「空山琴築」的大字、翰林伍莖萃的字刻及里人周熾題的「麻園第一泉」。
2、茶庵寺公園(茶庵公園)
茶庵寺是江門市郊一處著名的名勝古跡,座落於江海區外海鎮的五馬歸槽山麓,距市區約十公里,是一處風景幽美的好去處。相傳唐朝天文學家、高僧一行禪師游嶺南一帶時,來到此地觀察天象,繪制星圖,在此結一小茅廬居住,以種茶度日,草廬名為「茶庵」。
一行高僧俗名張遂(公元682一727年),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天文學家,與0之、張衡、李時珍齊名於世。一行高僧畢生致力於研究天文地理,漫遊全國各地。
唐中宗神龍初年,他到過新會縣,喜愛外海的五馬歸槽山,便在山麓搭起茅庵居留下來,晚上觀測天象、繪制星圖,對天文地理氣象作深入研究。
茶庵附近一帶的民眾,十分敬仰一行高僧的學識與為人。明朝萬曆年間,外海地方有一位名叫陳吾德的進士,非常敬慕一行高僧的名望和功德,他倡議建造一座磚瓦結構的寺廟作為永久的紀念,此寺廟以一行高僧的小居「茶庵「為名。從此「茶庵寺」得名並流傳現在。
3、陳少白故居
陳少白故居位於江門市江海區外海鎮南華里。由陳少白自行設計。故居分兩處,隔河相望,以自橋連為一體。橋的一邊是白園,另一邊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於1929年,1931年落成,佔地面積兩畝許。自少白逝世後,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樓宇日久失修,漸顯頹敗。
1991年春,外海鎮政府撥出巨款?對白園和園內的莎蘿坪、粥鍋亭、瞻雲台等建築,以及三合院和院內的亞字樓等都一一進行了修復,並在故居內設立陳少白事跡陳列館,陳列大量名人字畫及歷史文物。使故居還其原貌,煥發青春。
1995年5月,陳少白故居被定為江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定為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被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4、禮東主灌河
羽林春秋禮東田園好風光綿延十里林成行錦鯉花卉產值高蔬菜水果長勢旺農業結構趨優化生態平衡有良方盛名飲譽聯合國遊客紛至接待忙禮樂的禮東主灌河沿線林木茂密,環境幽美,具有「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的田園風光景觀。
全長8公里的主灌河,把禮東分成東西兩邊,使禮東片呈現河直、路直、基直、林帶直的田園林網新貌。主灌河生態林帶由3萬多株落羽杉樹組成,株高平均超過10米,形成一道天然綠色屏障。1995年,禮東主灌河林帶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譽為「人與大自然的最佳結合林」。
5、江南文化廣場
江南雅韻自古才藝出江南觀音山下熠璀璨輕歌曼舞興難盡急管繁弦曲常彈廣場文化綻奇葩社區和諧展歡顏娛樂昇平頌進步如詩如畫百花繁江南文化廣場位於東海路與江海路交叉口東側,是江海區重點文化設施之一。
規劃用地面積3.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內有表演舞台、健身廣場、活動場地、休閑步道和回環路等。配套園林景觀,停車場等設施。
2005年11月28日江南文化廣場正式開工,2006年春節前竣工並投入使用。廣場的建成使用,擴大了居民的活動空間,豐富了居民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了江海區的城市品位。
歷史故事:
江門, 其地名最早見於明初《秫坡集》第五卷,由黎貞代朱二尹作的《江門送別圖》序文上。
元末明初,元至正後期至明洪武初年(約1360~1370年),在肄水(西江)出口江門海西岸地域形成商貿墟集,稱江門墟。明萬曆年間,屬新會縣龍溪鄉歸德都轄。
清朝,清沿明制。康熙年間,江門墟仍為新會縣龍溪鄉歸德都十五圖轄地。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據《中英西江通商條約》,辟為外國船隻停泊及貨物上落站。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議定,江門為對外通商口岸,並設立海關。時稱江門埠。
中華民國,民國十四年(1926年)11月26日,經廣東省政府批准,江門為省轄市建置。民國二十年(1932年)2月,撤銷省轄市建置,改為新會縣第十二區轄鎮。民國二十六年(1938年)3月改屬新會縣第二聯鄉轄。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9月至江門解放,為新會縣第二區轄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23日,江門解放;10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會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在江門成立,對江門、新會實施軍事管制。
1950年5月1日,設立江會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江門辦事處,為縣級建制,負責江門行政管理事務。
1951年1月12日,改為省轄地級市,歸粵中專署轄;4月1日,成立江門市人民政府,同時撤銷江會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江門辦事處,結束軍事管制。1952年5月,改屬粵西辦事處領導;11月歸粵中行署轄。
1958年4月11日,江門市改為縣級市,歸佛山專區轄;12月,歸屬江門專區。1961年4月2日,改屬肇慶專區。1963年6月,再改隸佛山專區轄。
1966年初,復升為省轄地級市。1967年3月31日,因「文革」而實行軍事管制,設立江門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市人委職權。1968年4月12日,成立江門市革命委員會。1970年,江門降為縣級市建置,歸佛山地區領導。
197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江門市復改為省轄地級市,受廣東省和佛山地區雙重管轄。1979年11月24日,江門市革命委員會撤銷,復設江門市人民政府。
1983年6月1日,實行市領導縣體制,江門市下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縣;9月1日增轄陽江、陽春兩縣。
1984年7月,江門市區分設城區與郊區兩個縣級區。至1987年末,江門市共轄7縣2區。1988年1月,陽江縣、陽春縣從江門市劃出。
1992年4月至1994年2月,下轄的台山、新會、開平、鶴山、恩平五縣先後撤縣設市,為省轄縣級市建制,廣東省人民政府委託江門市代管。2002年9月1日,江門市下轄新會市撤市設區。
6. 新會崖門炮台的歷史資料和背後的歷史故事。
崖門古炮台
崖門古炮台最早設置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並形成雛形,後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正式設立興建。崖門古炮台位於新會崖山,倚山面海,緊緊扼守著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崖門通往南海的進出水道。炮台呈半月城垛型,全長180多米,高約6米,上下兩層共43個炮位對准海面,雄偉壯觀,為廣東省沿海現存最大的單體古炮台。
炮台基座及首層部分牆體以花崗巨石砌建。後山壁建有通往彈葯庫和兵營的地下甬道,可惜因年久失修而坍塌。首層22個炮位均配置重型鐵炮。現存三門古炮為1842年佛山所鑄。首層上部及二層是以沙灰夯築而成的護牆,最厚處達2米,堅韌無比。上層炮台是城垛形,設21個炮位,配置輕型火炮。炮台中門直通崖門水道,上刻「鎮崖台」花崗石刻匾額,側壁有「炎海風清」石刻字樣。崖門炮台建好後,曾多次擊沉倭寇和葡寇侵擾的賊船,也曾阻擊過不少企圖登陸洗劫鄉村的海盜。鴉片戰爭前夕,清兩廣總督林則徐派重兵駐守,令英侵略軍望而卻步。抗日戰爭期間,抗日游擊隊也曾憑借崖門炮台的險要,抗擊日軍的侵略。
1958年7月4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曾來此視察,並指出「崖門古跡很有紀念意義」。
1961年新會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崖門古炮台。1979年和1989年崖門古炮台分別被列為新會縣和廣東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新會區人民政府又撥款對崖門炮台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修葺和擴建。現在為新會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門票包括2個景點,一個700年前南宋故行宮,另外一個是古炮台,在廣東江門新會區古井鎮官沖村
7. 崖門古炮台第七十四簽解釋求大神相助
這個肯定要去求相關的所謂大事去解決,但我覺得不要相信這些迷信。
8. 崖門古炮台遺址的遊玩路線
2小時朋友游覽線路游覽時間:2小時
9. 崖門古戰場的歷史故事
景炎三年四月,年僅11歲的景炎帝病逝,由其8歲的弟趙昺即位,改元祥興。因高雷失守,*(石匈)州勢難立足。樞密使張世傑以崖山可恃,再遷帝駕駐蹕崖山。
崖山,在新會南端,瀕臨南海,山之西有銀洲湖經此出海,而山嘴與對岸湯瓶山夾峙如門,故出海口稱崖門。 崖門依山臨水,港內可藏舟,形勢險要。帝駕從祥興元年(1278年)六月初七日啟航,數百船艦,浩浩盪盪,向東南進發。至二十三日,始抵新會崖門。
張世傑奉帝駐蹕崖山,大興土木,建行宮三十餘間,奉楊太後居中,曰「慈元殿」。同時伐木建軍屋三千餘間為營。其時,尚有民、兵二十餘萬,多居於舟中。行朝草市,詔達南粵四方起兵勤王。 當時,新會的士民聞宋帝駕幸崖山,紛紛勤王入衛。志書記載的有:中樂都新昌村的鄧榮,在江西省廣信任知府,被元軍所破。及聞帝昺幸崖山,即奔歸謁帝,衛主抗元。他在鄉間募集民兵數千到崖山拱衛行宮。(崖門之戰敗後,被元軍擄殺)。祿洞李宗月,原在封州任職,聞崖山行朝,便棄官回崖山,事奉幼主。得知軍缺餉糈,毅然捐糧1000石,被詔充新會縣水界提督,警戒自坡亭、官塘至外海一帶海域。並分撥民兵入衛。文章都伍隆起,因三世受祿,因此以死報宋,親率鄉兵拒元。又貢米700石供軍糈。後被叛將所殺。此外,有凌村陳元輔、陳英輔兄弟,獻粟數千石餉軍;水南村廖汝楫,出粟助師,起義勤王。還有香山縣(今中山)馬南寶,獻粟千石餉軍,並率義兵護帝;黃梁都趙若櫸募集鄉民數百為義兵,衛宋抗元。更有新會、中山、順德以至欽州、廉州的水上居民(舊稱旦民),組成烏旦舟師,襲擊北兵水師。抗元戰火,遍及新會外圍的要塞通路。
然而,在強敵面前,不論是宋王朝的「正規軍」,還是各地勤王的義兵;也不論是陸軍還是水師,都是勝少負多,軍事上不斷失利、、據點不斷被占。特別是這年(祥興元年)十二月二十日,信國公文天祥在海豐縣五坡嶺戰敗被擄之後,主要外援被消滅,崖山的宋軍基地日漸處於元軍的包圍之中。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初,元都元帥張弘范率領元軍數萬由閩入粵打敗文天祥後,直撲新會崖山;元都元帥李恆也率兵船百餘艘從廣州駛到崖門海面,水陸夾攻崖山宋軍。張世傑為死守計,焚崖山行朝草市,結大舟千餘艘貫以大索,作一字陣。四周起樓如城堞,奉帝居中舟,決與元軍死戰。張弘范的陸軍、水軍匯集崖山、崖門,包圍了崖門海面的宋舟,截斷宋軍往岸采柴草、汲淡水的路線,不斷向宋舟軍中炮轟和襲擊。當時有千艘載滿漁民義兵的烏旦船來援宋軍,也被元水師沖跨,數千漁民落海,大部分壯烈犧牲。接著,元軍又用小船滿載茅草,灌以油脂,乘風縱火,直沖宋船,企圖火攻連環船。但是宋軍預塗坭槳於船蓬船身之上,火不能燃。張弘范以火攻戰不克,又施誘降計。曾派出張世傑外甥韓新三到宋船勸降,遭到張世傑嚴辭拒絕。
二月初四日,張弘范又驅文天祥乘海船到達崖門海面,迫其寫書與張世傑勸降。文天祥書《過零丁洋》詩給他,詩雲:「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灘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與出了流傳後世的千古名句。 張弘范誘降失敗,經過一番准備,二月初六日,發動向宋軍總攻了。時值春霧朦朦,細雨霏霏。元軍乘潮沖入宋軍舟陣,偷襲宋將左大的戰船,擄去左大。跟著又奪去宋軍夏御史指揮的七艘戰船,宋軍軍心動搖。加以翟國秀、劉俊等率兵船降敵,軍中大亂。張世傑欲闖入中軍救帝,但時已近黃昏,陰霾四布,咫尺莫辨,遂率16艘戰船沖出崖門。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先驅妻子赴海死,登帝舟奏道:「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不宜再辱。」遂背帝昺蹈海殉國。從官及宮人多隨之投海死。事後,楊太後聞帝已投海殉國,亦赴海而死,南宋遂亡。第二天,崖門海浮屍10萬,隨波起伏,慘不忍睹。張世傑與蘇劉義逃出海,欲走交趾(今越南)。五月間,舟至平章港(今陽江市海陵島),遇颶風覆舟,葬身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