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佰》的歷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樣的
《八佰》取材抄於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謝晉元奉命率領第88師524團一營420餘人,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中,抵擋住日軍的猛烈進攻。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倉庫內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八佰》故事原型為1937年10月底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該營本來有近800人,但在淞滬會戰的前期戰斗中犧牲了許多戰士,所以守衛四行倉庫的這個營實際上只有414人(也有423人的說法)。
負責這個營軍事指揮的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為了麻痹日軍,故意對外宣稱第一營有800名戰士。因此,這部影片取名為《八佰》。事實上,日軍一直認為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有一個團甚至一個旅的兵力,直到該戰役結束,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大將才大呼上當。
(1)電影八佰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八百壯士四天四夜的奮戰,不僅振奮了租界中人,更讓他們意識到中國軍隊仍在戰斗,警醒了全國四萬萬同胞認定中華不亡,為後續不屈不撓的抗戰勝利打下精神基礎。
而歷史沒有忘記他們,2014年,謝晉元及八百壯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㈡ 電影八佰為何會引發極端的爭議
《八佰》貓眼評分9.2,在疫情期間影院復工的狀況下,奪得一片好彩頭。
文娛作品要做的是加強精神建設,就如影片中多次引用的戲劇典故,一句「關公是兄弟情,趙子龍護著國呢」,戲中的團長為士兵唱了一場趙子龍的皮影戲,這些士兵看了一場電影。
趙子龍護國成敗不是重點!
為的是振奮人心,讓影片中的將士們撐過那最後最艱難的幾日,立起國旗的桅桿。
一部好的民族電影並不應該是爭論他的歷史真實度,而是看他能否帶給我們他想表達出的那種精神。《八佰》做到了讓我們了解抗日戰爭的殘酷,中國軍人為了中華民族而戰的悲壯,記住民族曾遭受的苦難,不忘國恥,凝聚中國民族的力量,它能傳承這份精神,這就足夠了,它做到了。
在疫情之下,我們擰成一股繩,繼續傳承這種精神。只要這種精神還在,那英雄就一直在,電影中有一句話,「我不知後人會如何寫你們,但你們此刻在我心中,是真正的中國人,是英雄。
我希望管虎導演,包括其他導演,能以《八佰》為契機,能吸取經驗,也能總結教訓,今後拍出更好的類似題材的電影。
我也希望類似題材的電影能夠多一些,包括抗日戰爭,包括抗美援朝。
銘記歷史,才能坦面未來。
㈢ 八百壯士的歷史事件
最近,管虎執導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火了,這部電影是根據「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史實改編。這是一部軍民團結,抵禦外敵的抗日電影。相信許多人在看過這部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無畏生死的精神感動得涕淚橫流。
謝晉元去世後,上海全城哀悼,國民政府為了順應民心,追贈其為陸軍步兵少將。但是,「八百壯士」的命運依然波折。就在謝晉元去世半年後,日本由於偷襲美國珍珠港,並向英美等中立國宣戰,被英美等國駐守的公共租界也就成了他們的管轄范圍,而一直被軟禁的「八百壯士」也落到了他們手中。
由於日本人對「八百壯士」非常憤恨,所以在接管後,對他們百般折磨,並且還將他們分散看管。但是不管條件如何惡劣,「八百壯士」依然團結一心,不忘操練,隨時准備與日本人作殊死博斗。他們寧死不屈的精神讓日本人又恨又怕,最終卑劣的日本人將他們全部分散,輸送到不同的地方做苦力。
日本戰敗後,「八百壯士」才得以恢復自由,他們回到了上海,並來到了謝晉元的墓前。只是此時他們只剩下100餘人了。對於被國軍當作炮灰,繼而又被拋棄的「八百壯士」來說,國民政府促成了他們的悲劇,但是正因為有了「四行倉庫保衛戰」,才激起了國人的抗日精神,從而最終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和解放。
㈣ 製作費超5億的《八佰》,讓國人無比期待,這部電影的故事原型是什麼
你好,關於收到製作費超過五百八百,讓國人無期待,無比這部電影的故事原型,關於說這個內容,我在網上幫你搜索,看看他們查的,然後再答復你,可以嗎?
㈤ 電影八佰的歷史原型
《八佰》取材自與日軍奮戰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的真實經歷,歌頌面對強敵毫不退讓,戰士誓死保衛家國的崇高氣魄。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中日雙方幾十萬大軍拚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僅留下一支堅持最後抵抗的部隊。
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師長孫元良之命率420餘人,對外宣稱有800人,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抗擊日軍數萬人,激戰四晝夜,斃敵200餘人,傷敵無數,自己僅陣亡九人,傷二十餘人。從此聞名中外,激發了全國抗日熱情,被譽為「八百壯士」。
(5)電影八佰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在《八佰》中是沒有絕對主角存在的,這種做法對於電影而言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劣勢是電影從頭至尾都缺乏了一個真正的代表性人物,作為典型聚焦的小人物們,他們在電影中的表現都不差,但你卻又很難說他們哪一個人是電影的核心,這終究使電影留下了人物模糊的詬病。
然而另一面,這樣的群像處理也使觀眾得以多角度走進了這部電影,當人們看到這些身為戰士的小人物如何在這場戰爭中逐步蛻變,看到河對岸的普通民眾從隔岸觀火的冷漠到群情激昂的熱血,其實作為觀眾在情緒上也開始逐漸升溫,這恰恰是《八佰》的高明之處,它並沒有用單一的悲壯來煽動觀眾的愛國情緒,而是從不同視角為出發,讓人真正洞悉以這場戰爭背後的血與淚。
㈥ 電影《八佰》演繹了一個什麼故事
據了解,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主要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四行倉庫對抗三十萬日軍,並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也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鋒,持續了接近三個多月,當時的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
電影《八佰 》是由管虎執導,他曾在微博里表示過,因為很少有人了解四行倉庫保衛戰,所以他決定將四行倉庫保衛戰拍攝成電影,讓大家感受到英雄們的熱血戰斗的過程。
這部電影原本定於2019年6月15日上映,後來官方宣布因技術原因,不能如期播出,影片定於2019年7月5日中國內地上映。據說,《八佰》開拍之前,為了還原1937年的時代感,進行長達整整兩年的籌備工作,可見導演的用心,相信這將是一部良心劇。
除了劇情上之外,《八佰》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不僅請來黃志忠、姜武、張譯、王千源等老戲骨加盟,還有張俊一、歐豪、杜淳、魏晨、俞灝明、鄭愷等小鮮肉,讓人非常期待。
㈦ 電影《八佰》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電影《八佰》於8月21日正式在中國大陸上映啦!本電影是一部歷史戰爭片,一部熱血沸騰愛國教育片,由導演管虎執導,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杜淳等眾多知名演員主演。以其精湛演技以及優異製作將觀眾帶入其中,讓我們感受到華夏熱血人郎濃烈的愛國情懷。
在歷史課本中,我們只能片面的了解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在這部影片中,對於戰爭的詳細描述,更加讓我們了解了戰爭的殘酷以及小人物也有大作為的信念。向為國捐軀、捨身為國的英雄致敬,感謝你們為我們帶來的和平。
㈧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 420餘將士駐守在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抵抗三十萬日軍進攻,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主將對外宣稱有800人,影片也由此得名「八佰」。
在淞滬會戰期間,日軍憑著坦克和飛機的優勢,對國軍進行猛烈進攻,蔣介石派遣的精銳部隊損失慘重,10月26日,由於閘北地區抵抗越來越艱難,當局決定撤出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西部郊區。獨留下88師來防守。
她問謝晉元有多少人的時候,謝晉元告訴讓有800人,才有了之後八百壯士的說法。從27日到30日,戰鬥打了四天四夜,引起了西方的關注,31日政府下令,停止戰斗,退出戰場。日本在這次戰斗中損失了2000多人,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
《八佰》展現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為了抵禦外來侵略,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年僅20歲四川娃的陳樹生,掛滿了手榴彈,跟日本軍人同歸於盡,寫下的血書是「捨生取義,兒所願也!」,姜武飾演的老鐵,原本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遇事就躲,也是他在最後拿著大刀,唱著戲曲,奮勇殺敵。
真是這群人,面對大敵當前,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誓以我命固我土」,這人性的閃光點,才顯得可貴。這也是《八佰》展現的,也是四行倉庫守軍們當年進行的,我們珍愛和平,我們反思戰爭。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錚錚鐵骨,我們才能有當下美好的生活。
㈨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是講了什麼
一部新電影《八佰》即將和觀眾見面,這部電影是管虎導演的新作,經過這么多年的打磨和製作近日終於定檔了。從演員表來看,這次可都是實力派演員,每一位主演的演技都十分出色,這么強大的演員陣容,讓不少人都對電影非常期待。看過管虎作品的觀眾都知道,他的作品風格都很獨特,所以新作《八佰》的劇情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管虎拍攝《八佰》的時候,真的花費了不少的心血,為了能夠還原最真實的抗日戰爭畫面,電影光地面子彈就已經設置了5萬個,差不多超過了十部大型戰爭劇集的總和。影片使用的攝像機也是最頂級的,目的就是想給觀眾帶來一場最真實的戰爭大戲,大家敬請期待電影《八佰》的上映吧!
㈩ 八佰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一、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滬會戰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戰爭中隨處可見死傷的普通百姓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
國民黨將領陳誠之子講述日軍之殘忍
淞滬會戰之慘烈、悲壯,不是一言兩語可道清,卻應被所有國人銘記,強烈推薦大家觀看相關紀錄片《生死地——1937淞滬會戰實錄》,優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2. 「四行孤軍」: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死守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由於中日兵力懸殊,國軍部隊雖英勇奮戰,但仍節節失陷,為保存有生力量、守衛南京,已決定全線撤退上海。
此時,臨近「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召開,各國代表已齊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蔣介石對此會議充滿期待,希望能夠通過一場「孤軍奮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抗戰的決心與信息,以爭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強國的介入調停,遂決定令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
88師的師長孫元良最終派出麾下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率領他們的是第524團團附謝晉元,他們的陣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現的四行倉庫。
由團長謝晉元率領的這四百將士,是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後人稱其為「四行孤軍」——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這支隊伍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年輕,也缺乏作戰經驗。
就這樣的四百多人,要面對瘋狂湧上的日軍,大家心裡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倉庫與租界僅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奇特景觀——租界里的中國民眾與英美記者,不顧流彈橫飛,全程圍觀著對岸這場中日軍隊的激烈交戰。
戰時的四行倉庫與對岸的圍觀百姓
「四行孤軍」的英勇感染了目睹這一切的所有人,令國際人士對中國軍隊改觀,即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要求參軍的中國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滬上名醫陳春仁在多年後回憶起這場戰事圍觀時記錄道:「八佰壯士」稱不需任何援助,只想要一面國旗。
3. 堅守之後緣何撤兵?
中日連日戰爭,給對岸的公共租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四行倉庫東南角方向,聳立著兩個巨大的煤氣罐,一旦日軍炮火偏離、煤氣罐被炸起火,將殃及租界民眾安危,半個上海也將不保。
巨大煤氣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當局通過外交途徑照會中國政府,要求政府從人道立場下令孤軍撤退。
很快,蔣介石便下達了撤軍令。
雖無法接受,但軍令如山,謝晉元只得顧全大局、執行命令。
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沖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