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代史上湖南出了哪些偉人
近代抄主要是曾國藩和毛澤東,襲曾國藩作為清末大臣、湘軍首領。湖南湘鄉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1853年為對抗太平天國,奉命在湖南辦團練,1月在長沙編練陸師,9月至衡陽創立水師,後稱為「湘軍」。兵員由將官招募,所募兵勇,需取保具結。這種「兵為將有」的格局,使「湘軍」具有強戰鬥力。曾國藩率湘軍與太平軍及捻軍作戰十餘年。1864年派曾國荃部攻陷天京(今南京)。與李鴻章、左宗棠創辦上海江南製造局、福建馬尾船政局等軍事工業。1870年查辦天津「教案」,殘民媚外,受到輿論譴責。有《曾文正公全集》
毛澤東作為中國開國元首,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
可以看看這兩位偉人的自傳,會很有好處
下載地址:
⑵ 株洲出過什麼名人
您好,明首輔大學士李東陽 ,醴陵李立三, 這是我所了解的,在網上搜索了一內下,下面的這些都是株洲的容名人,故此粘貼一下。謝謝。·夏原吉 ·劉三吾 ·李東陽 ·左宗棠 ·郭嵩燾 ·范源濂 ·譚延闓 ·程潛 ·范旭東 ·段楠 ·湯飛凡 ·何孟雄 ·李立三 ·龍伯堅 ·何長工 ·羅哲 ·譚震林 ·陳明仁 ·周里 ·陳毅安 ·左權 ·張經武 ·張平化 ·宋時輪 ·龍書金 ·楊得志 ·劉道生 ·劉大年 ·鍾永泰 ·胡庶華 ·張少松 ·蘇紀蘭 ·李惕碚 ·高建成
⑶ 醴陵市有那幾個開國將軍
一、共有5位開國將軍。其中開國上將3人,開國中將1人,開國少將1人。
二、開國上將有:陳明仁、宋時輪、楊得志。
陳明仁(1903年—1974年):湖南醴陵人,黃埔第一期學生。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宋時輪 (1907年—1991年):湖南醴陵人。1925年入黃埔軍校學習。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楊得志(1911年—1994年),原名楊敬堂,湖南醴陵人。1928年參加工農革命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三、開國中將郭鵬(1906——1977):湖南醴陵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率部長駐新疆,先後任南疆軍區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66年6月後,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他是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四、開國少將幸元林 (1914~1985):湖南醴陵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原烏魯木齊軍區顧問。幸元林1930年4月參加工農紅軍,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3)醴陵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一、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自1955年至1965年間,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將帥曾為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重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之為「開國將帥」。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宋時輪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1950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九兵團司令員、政委,參加指揮了抗美援朝的重大戰役戰斗。在第二次戰役中朝鮮東線戰場給美軍陸戰第一師、第七師以殲滅性的打擊,對轉變當時朝鮮戰局發揮了重要作用。毛澤東親自發電,稱贊第九兵團「在極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
⑷ 「醴陵」典故知多少
1、「醴陵」兩字的意思是什麼?
「醴」的基本字義有二:一為甜酒,一為甘泉。古人以酒名地,稱這一帶為「醴」。加上地貌以丘陵為主,以「醴」合「陵」為號,故稱「醴陵」。此乃官方說法。當然,也有解釋為「某陵旁出甘泉」而為醴陵的,誰是誰非,諸君自定。
在全國城市裡,用「醴」作名的,唯有醴陵。以至《辭源》中對「醴」的解釋特設一條釋義:指湖南省醴陵市。
2、你是正宗的醴陵人嗎?
元朝末年,因為戰亂頻繁和瘟疫橫行,醴陵僅留存兩三百戶。明朝初年,政府鼓勵移民,江西的三十多個縣,湖南的十餘個州縣,以及安徽、廣東、福建、江蘇、山東、湖北、四川等省的二十多個縣的三萬多移民相繼來醴陵安家落戶。
明朝末年,悲劇再次到來,醴陵人口銳減。於是在清朝推出相同的移民政策後,廣東、福建、江西、湖南等省的五十餘縣大規模向醴陵移民。
兩次大移民後,醴陵99%的人口為客籍移民後裔,請問:你是正宗的醴陵人嗎?
3 、淥江書院一直在西山嗎?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是的,淥江書院的前身在現在的青雲山,即醴陵一中內。以前的淥江書院即是當時的縣學宮,也就是朱熹、張拭講學的地方。
在道光年間,知縣陳興炳以城市喧囂不宜治學為由,將淥江書院移建於今天的西山(此處本是西山書院舊址)。
4、宋名臣祠和靖興寺的由來?
靖興寺:我們都知道紅拂女墓的由來,靖興寺與她也有點關系。因為靖興寺是為了紀念她的男人大唐開國元勛李靖駐兵於醴陵而建。
宋名臣祠:前寺紀念武事,此祠銘記文人。因為理學大師們在醴陵的文化學術活動,醴陵學子的學習熱情與水平都呈現了一個井噴現象。從宋淳宗四年(1244)到開慶元年(1259),醴陵有7人金榜題名。吳獵、皮龍榮、楊大異的《吳氏經解》、《春秋奧旨》、《春秋箋疏》等成為湖湘文化的學術巨著。如果有誰覺得十幾年7人不多,可以回去翻翻其他的縣志看看。此祠正是為銘記這一文化自豪而建。
5、仙岳山是講哪位神仙?
在晉朝的時候,曾經有一位遼東人名叫丁令威,此人本是青陽縣令。相傳他勤奮好學,立志求道且喜愛仙鶴,辭官後一路逶迤來到醴陵,見這里山川俱佳便定居於此。據載現城區丁家坊便是他後人的聚居地。丁令威於此修道成仙駕鶴升天而去,後人在城西山上建觀祀奉他。該山稱為丁仙山,後來改稱仙岳山。
6、「淥江橋」為何又叫「六公橋」?
明成化十八年(1482),醴陵人開始架設經狀元洲到南門的浮橋。此後淥江橋橋址和五墩六孔的木橋規制一直未變,所以「六公(孔)橋」的名稱沿襲至今。即使是民國時期改造成九墩十孔的石拱橋後,醴陵人還是稱之為「六公橋」
民國七年(1918),淥江木橋多次被毀,醴陵人決定建石橋。這時一個叫陳盛芳的人來了。陳盛芳,字茂蘭,原居醴陵市白兔潭五甲村,後遷居浦口河泉,是一位從泥水匠成長起來的商業巨子。此人為修橋捐款5萬銀元,且出錢又出力,帶領醴陵人民齊心協力將淥江橋修建成功。橋長186米、寬8米、高13米,氣勢宏偉,巧奪天工。康有為親筆題「淥江橋」三字,傅熊湘撰書淥江橋碑文。1996年,淥江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7、「花炮祖師」李畋的故鄉到底是不是醴陵
關於這個問題,很復雜,就像各地爭論所謂的名人故里一樣精彩。醴陵、瀏陽和上栗各有李畋塑像、李畋殿、李畋博物館、李畋墓,三方各執一詞,言之鑿鑿。
李畋究竟是哪裡人呢?這個問題在我看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誰能夠將他老人家的本領發揚光大,誰能夠把花炮做大做好做強,做得全國矚目,做得舉世聞名,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如果最後證明李畋故鄉屬於自己,可是花炮卻又比不過人家,那不是反過來扇自己嘴巴,證明自己不爭氣,沒有守好祖宗的遺產!
所以,還是先做好花炮吧,做好了,名利雙收,別人承不承認又能怎樣呢?桃李不言哪!
8、醴陵為何曾被稱為「將軍縣」
醴陵民國以來有上將5人,中將29人,少將194人,是名符其實的「將軍縣」。據說有此稱號的還有安徽合肥與浙江奉化,也有其它提法,但醴陵始終名列其中。安徽有段祺瑞、段芝貴等北洋軍政首腦,軍閥集團相互提攜,自然將軍眾多。浙江奉化是蔣介石的故鄉,將軍自然也不會少。而醴陵呢,是因為誰?答案在程潛身上。
程潛,字頌雲,人稱「頌公」,1882年出生於醴陵官莊鄉,是官至陸軍一級上將的國民黨元老。曾與陳明仁將軍力保湖南和平解放,使湖湘大地免遭戰火塗炭,新中國成立後長期擔任湖南省省長,是世人敬重的「湖南家長」。
程潛早期為孫中山的重要助手,曾在廣州建立軍校並自任校長,黃埔軍校設立時,孫中山還曾一度考慮以程潛為校長。程潛的影響,帶動了一大批醴陵熱血青年跟著他的腳步走出家門,報考軍校。左權、蔡申煕、陳明仁、鄧文儀、劉詠堯等國共兩黨的醴陵籍著名將軍都是黃埔一期中的驕子。
後來官居民國政府國防部次長的劉詠堯(劉若英的祖父)當時年僅15歲,是年齡最小的黃埔一期生,18歲時成為黃埔軍校年齡最小的教官。許多醴陵人在程潛的帶動下步入黃埔,成長為將軍。在國共合作的前六期黃埔生中,醴陵學子多達229人。他們開枝散葉般的層層引領提攜醴籍子弟投身軍校或軍界,形成了醴陵人在軍界將星璀璨的磁場效應。其中大部分的人聚集在程潛麾下,也有一部分投奔共產黨,在風起雲涌的時代大顯身手。
9、必須知道的最後一件事
最後一件事,是為了湊齊「十」這個完美的數字,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用。你可以前面的九件事都不看,但一定要看看這件事,那就是:我們知道了醴陵過去的榮耀,卻不知道為了這些榮耀而付出的多少酸甜苦辣、苦恨艱辛。過去的榮耀依然屬於現在的我們,但它終究是屬於過去。今天的醴陵人要想擁有自己的榮耀,還需靠諸君努力!正所謂「屌絲尚有逆襲日,何況醴陵不差錢。龍游淺水終須度,一朝沖上九重天!」
———————以上來源於網路,作者不詳。———————
⑸ 醴陵從古至今出了哪些名人
古代名人:
1,鞭炮祖師--李畋 。
隋末唐初人,原名李世宗,避太宗皇帝諱改名李畋。富里鎮麻石人。唐貞觀年間發明鞭炮,被唐太宗御封「鞭炮祖師」,是萍瀏醴三市鞭炮產業的最初起源。
2,南宋三名臣--皮龍榮 、楊大異和吳獵。
皮龍榮(?~1265),南宋淳佑四年(1244)進士。景定元年(1260)拜端明殿學士,封醴陵伯。後得罪宰相賈似道,貶衡州,在途中自盡。文天祥評價他:「晏殊之學問,楊億之文章,仲淹之聲名,器之之氣節」。 楊大異,生卒年不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官至秘閣修撰大中大夫,封醴陵縣開國男;吳獵(1142~1213),北鄉擂鼓橋人,為湖湘學派巨子。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賜同進士出生,管至敷文閣學士。三人既是醴陵籍理學名家,又是朝廷重臣。同樣不畏權貴,敢於直言陳諫。後人在西山建有宋三公祠,祭祀這三位名臣。
3,西山四俊傑--寧太一、文斐、傅熊湘、陳盛芳。
寧太一(1883-1913)醴陵東富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驅,在獄中尚積極參加「南社」活動;文斐(1872-1943)醴陵東堡人。畢業於東京鐵道學校。回國後,積極維護湖南路權,關心家鄉建設,著有《醴陵瓷業考》;傅熊湘(1882-1930)醴陵八步橋人,職業報人,1906年加入「南社」,積極為革命鼓與呼;陳盛芳(1847-1946)白兔潭黃甲人。砌匠。在安源礦務局成功建築20丈高煙窗致富,後回醴陵三次組織捐款修建淥江橋,幾乎破產。四人均為民國時期醴陵才俊,死後歸葬西山。
現代名人:
1、程 潛
(1882-1968) 湖南醴陵人。早年入湖南武備學堂,後留學日本,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後,歷任湖南省軍事廳長、護國軍護法軍湖南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國民政府參謀總長、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長沙綏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等職。1949年與陳明仁共同宣告起義。建國後歷任湖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省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
2、寧調元
(1883~1913)字仙霞,號太一。醴陵人。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7月入長沙明德學堂師范班,後加入華興會。1905年赴日本留學,參加同盟會。次年回國,參與創辦中國公學。後至長抄,與禹之漠等主持陳天華、姚宏業安葬儀式。因遭緝捕逃往上海,主編《洞庭波》雜志,宣傳革命。因策應萍瀏醋起義被捕,囚禁長沙獄中三年。獄中以書信方式參與籌建南社。出獄後於19l0年(宣統二年)赴北京,主編《帝國日報》,抨擊時政。民國成立後在上海創辦《民聲日報》。後至廣東,任三怫鐵路總辦。19l3年3月「宋案」發生後到漢口,與熊拋山等密謀討伐袁世凱,事泄被捕犧牲。著有《寧調元集》。
3、湯飛凡
(1897——1958)湖南醴陵人。1921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25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深造。回國後,先後擔任上海中央大學醫學院教授、上海雷斯德研究院細菌學系主任、上海醫學院教授。1943年,他用自己設計的簡陋設備製造出我國第一批青黴素。他是我國第一個抗生素研究室和青黴素生產車間、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和第一個正規卡介苗實驗室的創辦人。1948年,在第七屆國際微生物學會上被選為常任理事。 曾任衛生部中央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1956年,在世界上第一次分離出沙眼病毒,被世界微生物界稱為「湯氏病毒」。1957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4、李立三
(1899-1967)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之一。湖南醴陵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期任中共中央工人部部長。「六大」後,任中央常委。後去蘇聯,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建國後,任勞動部部長。「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80年平反。著有《中國職工運動簡論》等。
5、陳明仁
1903-1974) 湖南醴陵人。愛國民主人士。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參加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曾任國民黨第七兵團司令員、第一兵團司令員。1949年與程潛通電起義,所部改編為解放軍二十一兵團,任司令員,後任五十五軍軍長。1955年授上將。
6、左 權
(1905-1942)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1925年加入共產黨。歷任紅軍第一軍團代理軍團長、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在對日軍作戰時犧牲。著有《埋伏戰術》等論文40餘。
7、蔡申熙
(1906-1932)湖南醴陵東鄉花麥沖人。原名蔡升熙,字旭初。1924年春入孫中山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後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28年起任中共江西省委軍委書記、吉安東固地區游擊隊第1路總指揮。1932年7月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時,任第25軍軍長。10月9日在湖北黃安(今紅安)河口鎮戰斗中壯烈犧牲。
8、耿 彪
(1909-1998)湖南醴陵人。1928年加入共產黨。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四軍參謀長。參加長征。歷任三八五旅參謀長、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建國後,歷任外交部副部長、對外聯絡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秘書長、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是中共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顧委常委。
9、楊得志
(1910-1994 ) 湖南醴陵(今屬株洲)人。1928年加入共產黨。歷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第十九兵團司令員等職。建國後,任志願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授上將軍銜。
10、黎 澍
(1912-1988) 歷史學家。湖南醴陵人。1936年加入共產黨。抗戰時期創辦《 開明日報》任總編輯。1940年後,任國新通訊社經理、《華西晚報》主筆、上海《文萃》周刊主編、香港新華通訊社總編輯等職。建國後,歷任《歷史研究》主編、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等職。著有《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政治》、《論歷史的創造及其它》、《再思集》等。
⑹ 歷史上湖南出了哪些名人
1、蔡倫(63年-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耒陽(今湖南省耒陽市)人。他改進了東漢時的造紙技術,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把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這些廢棄物品都充分利用起來,降低了紙的成本,尤其是用樹皮做原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途徑。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
2、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譜名傳豫,字伯涵,號滌生,清朝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系出曾氏南宗),中國近代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與胡林翼並稱曾胡。
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襲罔替,謚文正。
3、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是一位生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今望城區雷鋒街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士及共產主義戰士。他於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復於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於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毛澤東於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4、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5、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
⑺ 醴陵有什麼名人
李立三 左權 陳覺 蔡申錫 程潛 這些革命人士都是醴陵的
還有花炮祖師李畋
紅拂女
還有當代著名在李鐸將軍
⑻ 湖南醴陵都出過什麼名人
醴陵出了歷史名人:左權 耿飈、宋時輪、程潛、陳明仁等愛國將領,著名生物學家湯飛凡和彭道儒等一批有影響的科學家;現代名人:劉若英籍貫是醴陵市人。
⑼ 湖南省有哪些名人
湖南省的名人有蔡倫、雷鋒、沈從文、齊白石、蔡鍔等。
一、蔡倫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今湖南郴州)。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後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斗爭自殺身亡 。
二、雷鋒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所在部隊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三、沈從文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煥,乳名茂林,字崇文,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縣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
四、齊白石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五、蔡鍔
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漢族,湖南邵陽人,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
蔡鍔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另一件是四年後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其遺著被編為《蔡松坡先生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