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
1、孫叔敖的故事:荒丘的福音
孫叔敖是春秋時楚國名臣,在他重病纏身的時候,他告誡兒子說:「大王有很多次要賜給我封邑,我都沒有接受,這樣做是為了在我升天以後,大王會給你封地。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你千萬不要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
在越國和楚國之間有一塊荒丘,那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那個地方名聲不好,土地也不肥。因為楚國人信鬼神而越國人也把祈求鬼神賜福避禍當做常事,因而他們都不會爭奪這塊「不祥之地」。你可以靠這塊土地來成就你的事業。」
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要賜給他的兒子一些肥美的土地。他的兒子沒有接受,只請求將「寢丘」那塊荒地封給自己,楚王痛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結果一直到漢代,孫氏家族在那裡一直得到繁衍。
5、畫家趙廣不屈
趙廣是合肥人,本來是李伯時家裡的書童。李伯時作畫的時候就侍奉在左右,時間長了就擅長畫畫了,尤其擅長畫馬,幾乎和李伯時所作的一樣。建炎年間,他落在金兵手裡。金兵聽說他擅長畫畫,就讓他畫擄來的婦人。
趙廣毅然推辭作畫,金兵用刀子威脅,沒得逞,就將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趙廣其實是用左手作畫的。局勢平定以後,趙廣只畫觀音大士。又過了幾年,趙廣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識分子所藏的李伯時的觀音畫,大多是趙廣的手筆。
⑵ 名人的歷史故事
大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是地道的「職業軍人」出身,一身是膽,天不怕地不怕。可是,有一樣他怕,「君舉必書」的筆桿子——史官。
這天,宋太祖龍案前趴得久了,起身活動筋骨,自選休閑項目還是老嗜好——皇宮後花園打鳥。只見太祖手持彈弓,左瞄右射,不時有小雀被擊落,玩得不亦樂乎。
不料正在興頭上,突然有內侍傳過話來,說幾個臣子聲稱有急務求見。太祖只得丟下彈弓,急急忙忙上殿召見他們。然而坐定才知道,這幾位上的摺子根本不是什麼急事,這下,太祖龍顏不悅了:「慌慌張張的,這算哪檔子急事,犯得著嗎?」
幾個臣子面面相覷,都不敢吱聲。一個臣子壯起鼠膽回話了:「事情雖不急,但臣還是以為這些事還是比打鳥要緊急。」這回太祖真惱了,氣不打一處來的他順手抄起邊上擺放的一把斧子敲這個臣子的「烏鴉嘴」,一出手,就生生敲掉了人家兩顆門牙。「烏鴉嘴」頓時啞了,只能把滿嘴的血水往肚裡咽,同時慢慢彎下腰,把掉落的牙齒小心翼翼拾起來,揣入懷中。
眼前的情景都被太祖瞅在眼裡:「小子精明啊,想留個證據,告我不成?!」臣子一板一眼回答道:「臣哪裡敢告陛下的狀,不過,這事自然會有史官記下。」宋太祖一聽這話,頓時怕了,怒氣立馬消散,面色迅速由陰轉晴,整個變了一個人。
望著臣子那張痛苦的臉,太祖忽然覺得下手是狠了點兒,這時反倒有些於心不忍了。怎麼辦?弄些錢物安慰安慰吧。於是這個倒霉的臣子得到一份鮮血換來的金帛。
其實,宋太祖並不是怕史官這個人,而是怕史官手裡的那支據實而書的筆。他清楚得很,無論善行還是惡行,都會通過史官那厲害的筆尖載入史冊,供後人評說。記下這件事的史官,正是大名鼎鼎的史學家司馬光。
⑶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短
1、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2、劉備三顧茅廬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占據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卧龍崗諸葛草廬山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
3、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
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期,孫權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雲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公,喬公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4、項羽自刎烏江
秦王朝被推翻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數年戰爭,史稱「楚漢相爭」。在近五年的楚漢戰爭中,項羽由強大轉為弱小,最後被劉邦的軍隊包圍。這則故事記述了項羽的最後一戰,此時他帶著幾十人突圍。逃到烏江邊。最後自刎身亡。
5、匡衡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學習而沒有蠟燭,鄰居家有蠟燭而不逮捕,張衡於是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的。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於是張衡和他的僱工而不要求賠償。主人很奇怪,問他,他說:「我希望得到主人的書都讀的。主人感嘆」,資助寫信,成功大學。
⑷ 歷史名人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藝術大師徐悲鴻在重慶江北盤溪從事藝術創作和研究活動,有不少傳聞甚廣的有趣故事,但都不及他畫貓贈「馬」這兩件小事能鮮明地反映他的個性和人品。
1941年,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國立中央大學的進步師生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深惡痛絕,紛紛口誅筆伐。在中大藝術系任教的徐悲鴻懷著無比憤怒的心情,回到他在盤溪籌辦的中國美術學院後,滿懷悲憤畫了一幅《怒貓圖》,圖中一隻小老虎似的雄貓立於巨石上,豎起兩耳,怒睜著一雙像電燈泡一樣閃閃發光的圓眼睛,貓須挺直如利錐,咬牙切齒,微張巨口,面向紙外作捕鼠狀。圖上沒有題詞,只寫上了寓意深刻的「壬午大寒」4個小字,並蓋上了悲鴻名章。不久田漢來訪,悲鴻將此畫給他看,田漢贊不絕口,當即吟詩一首,用遒勁的書法寫在畫幅的右上角。詩雲:「已是隨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連宵,共嗟鼠輩驕橫甚,難怪悲鴻寫怒貓。詩中對徐悲鴻愛憎分明的正義感給予褒揚。
也就在這個期間,由於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迫使許多國立學府隨政府遷來重慶,僅沙坪壩就集中了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重慶大學、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國立中央工校等很多學校。遺憾的是沙坪壩學校雖多,卻沒有一家像樣的書店,更不見有能出版和銷售進步書籍的地方。因此莘莘學子一再呼籲,渴望有人來玉成這件好事。當時有個名叫陳汝言的江蘇人,想順應民心,辦一個「正風出版社」,但苦於缺乏開辦經費。怎麼辦
⑸ 歷史名人簡短小故事
歷史長河川流不息,從古代到現代名人成千上萬,他們的故事源遠流長,想必每個人都聽過一些名人事跡,下面分享幾個我聽過的名人事跡。
首先就是成語懸梁刺股的主人公,在東漢的時候有一個叫做孫敬政治家,而這位政治家之所以能夠讓現在的人記住,主要是因為年輕的他非常勤奮好學,一有時間就會關起門在裡面獨自的學習,可以用廢寢忘食去形容他學習的態度。
另外一位數學家華羅庚,這位名人非常愛讀書,但是他讀書的時候不會像平常人一樣從頭開始讀,而是選擇自己拿著一本書想像裡面的情節,然後再翻開書本,如果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想法一樣,那麼這本書將被淘汰,他的這種讀書的方法,不僅節省了個人的時間,更是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
⑹ 中國歷史上的名人事跡
1、魯迅理發店理發
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店理發。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就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而在理發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理發師——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理發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出細活」地理發。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
理發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師聽了大窘。
2、魯迅演講軼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有一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
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3、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2歲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沈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
「為什麼?」周恩來不解地問。「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著什麼。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
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地里,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地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恩來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謎。
那天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也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魏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負和胸懷!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麼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哈哈哈!」
4、蘇秦頭懸梁
蘇秦,戰國時期東周洛陽乘軒里人,他跟隨鬼穀子學習游說術多年後,看到自己的同窗龐涓、孫臏等都相繼下山求取功名,於是也和張儀告別老師下山。張儀去了魏國,而蘇秦在列國游歷了好幾年,但一事無成,只得狼狽地回到家裡。
蘇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譏笑他不務正業,只知道搬弄口舌。蘇秦聽了這些嘲笑他的話,心裡感到十分慚愧,但他一直想游說天下,謀取功名,於是請求母親變賣家產,然後再去周遊列國。
蘇秦的母親勸阻說:「你不像咱當地人種莊稼去養家口,怎麼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貴呢?那不是把實實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沒有希望的東西嗎?如果到頭來你生計沒有著落,不後悔么?」蘇秦的哥哥、嫂嫂們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蘇秦知道自己這么多年來很對不起家人,既慚愧,又傷心,不覺淚如雨下。但蘇秦揚名天下的雄心壯志仍然不改,於是閉門不出,取出師父臨下山時贈送給他的禮物——姜子牙的《陰符》,晝夜伏案攻讀起來。
蘇秦經常自勉說:「讀書人已經決定走讀書求取功名這條路,如果不能憑所學知識獲取高貴榮耀的地位,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想到這些,蘇秦更加忘我地學習起來。
為了抓緊時間學習,蘇秦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讀書時,把頭發用繩子紮起來,懸在樑上,如果自己一打盹,頭發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困了,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這樣就能保持清醒。
5、呂蒙讀書
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大將,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卻不愛讀書。於是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肩上擔子很重,一定要多讀讀書,長點見識。」呂蒙便開始讀書。慢慢地,他發現書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東西。
一次,他讀到孫臏用「減灶計」誘使龐涓輕敵,最後打敗龐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開。於是,呂蒙逐漸愛上了讀書。在軍務繁忙之餘,他便一頭鑽進書堆里,如飢似渴地閱讀古代的兵法和史書。幾年下來,呂蒙的軍事才能大有長進。孫權大為高興,就讓呂蒙擔任了大都督,統領全國兵馬。
⑺ 十個名人小故事
一、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
父親問他在干什麼,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