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呼和浩特市傳說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城」,其中「呼和」為青色的意思,「浩特」為城市、城郭的意思。因中心城區北依大青山,故得名。
呼和浩特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的《俺答汗傳》中,書中記載:「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在水公猴年(藏歷,即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呼和浩特。」
「哈剌兀那」,蒙古語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稱作「哈朗兀」、「喀朗烏」、「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為呼市西北烏素圖谷匯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綏遠通志稿》中之「札達海河」。《俺答汗傳》中的呼和浩特之稱,是迄今為止所見最早的記載。
(1)呼和浩特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呼和浩特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雲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縣境。民國時期為綏遠省省會,蒙綏合並後,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合並而成,故名歸綏。
呼和浩特地處中國華北地區、北部邊疆、歐亞大陸內部,是呼包銀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是聯接黃河經濟帶、亞歐大陸橋、環渤海經濟區域的重要橋梁,也是中國向蒙古國、俄羅斯開放的重要沿邊開放中心城市。
B. 呼和浩特有哪些名勝古跡
呼和浩特有哪些名勝古跡
哈素海
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位於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頭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
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
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後院。始建於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金剛座舍利寶塔是一個在金剛寶座上建有5個玲瓏舍利小塔的建築,人們通稱為五塔。塔身高16.5米,為金剛寶座式,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
葛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語意為「避暑勝地」。位於大青山以北四子王旗境內,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國家旅遊局和自治區投資興建的草原旅遊景點。
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綠野間矗立著一座傳誦古今、馳名中外的西漢古墓--昭君墓。墓呈覆斗形高33米,佔地二十餘畝,系人工夯築的大土堆,巍峨高聳,遠望如山。傳說,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時,附近草木枯黃,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稱之為「青冢」。
大召寺
大召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於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旅遊區位於烏蘭察布草原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北約90公里,是距呼市最近的草原旅遊區。
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河,又名召河,草原四周丘陵起伏,綠草如茵。
大窯文化
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於1973年發現並發掘。該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萬部華嚴經塔(白塔)
因塔身通體潔白又稱白塔,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郊18公里的白塔村,據傳為遼聖宗時所建。
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約45米,雄偉壯觀,塔內有旋轉式樓梯,還有多層交錯搭接的木樑,攀至塔頂可遠眺山川景色。
烏素圖召
位於呼和浩特市區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烏素圖」為蒙語,意為「有水的地方」。烏素圖召主要由慶緣寺、法禧寺、長壽寺、廣壽寺和羅漢寺5個毗鄰的寺院組成。烏素圖為其總稱。
清真大寺
位於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當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後的年代裡,他們漸漸在這里站穩了腳跟,並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
該寺佔地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的格局表現出對聖地麥加的尊崇。
綏遠城將軍衙署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2.5公里處另築新城1座,駐屯滿洲八旗官兵。
清公主府
清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東部有假山、池沼。據抄本《公主府志》載,府中先後居住順治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和碩格格、康熙第六女夠恪靖公主。
喇嘛洞召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
席力圖召(小召)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於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後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才成了現在的規模。
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
烏素圖森林旅遊開發區
烏素圖森林旅遊娛樂開發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區北大青山前山中段,東起哈拉沁溝,西到東棚村,佔地6萬畝。
這里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緊靠110國道、呼包、呼集高速公路和京包鐵路,距離火車站5公里,距離飛機場10公里。
博物館
內蒙古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心。1957年建館,是自治區一級的綜合性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的大樓,造型新穎別致,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現代意識。
烏蘭恰特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東。2007年建成,規模宏大,造型獨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呼和浩特傳遞的起點。
青城公園
青城公園位於呼和浩特市區中部,中山西路,體育場路西,佔地面積48公頃,園內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園內楊柳參天、繁花似錦,百鳥啼鳴,是市內主要游覽地之一。
據《歸綏縣志》記載,現青城公園前身為龍泉公園,建於1931年,佔地面積1.33公頃,此處原有一座山崗名為"卧龍崗"。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
漢墓位於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境內渾河北岸。漢墓是一座磚砌墓,墓壁及甬道上繪滿了精心設計的壁畫,內容包括墓主所任官職、車馬出行、生產勞動、城垣府舍、歷史故事等,共約50多組,形象的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極為罕見的漢墓壁畫。
清水河老牛灣
老牛灣位於清水河縣窯溝鄉老牛灣村,是黃河九曲十八灣中風景秀美的一灣。傳說太上老君當年令神牛耕田,行至此處,被前山明燈山上神燈驚擾,逐折回而形成此灣,凌空俯看,灣若卧牛狀。這里不僅自然景觀秀美,而且因有明代長城與黃河在此交匯,明長城遺址、敵樓、烽大台、古城堡等人文古跡又平添了這里濃郁的人文色彩。..
.
C. 呼和浩特長樂宮的歷史由來
長樂宮應該是內蒙古自治區50周年的獻禮工程,和鼓樓立交橋建設情況差不多,比立交橋早幾年。隸屬內蒙古民族集團,也就是雲文廣的民族集團。當時屬於民族集團自己經營,二樓是游戲廳,一樓是商場,當時也是非常火的商場。長樂宮就是商場。
還有就是民間有這樣的說法,說長樂宮遠看像座陵園,門前幾根柱子就是幾柱香。但是長樂宮的建設也為現在呼和浩特東邊的建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正是因為在東邊長樂宮的開業,也為東邊的商業做了貢獻。
雖然現在呼和浩特地區商場林立,但是放在十幾年前,呼和浩特的商場都可以數的上來。
(3)呼和浩特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呼和浩特市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跡,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觀黃河、東眺京津的重要旅遊集散中心之一。有戰國趙、秦漢、明朝的古長城;有北魏盛樂古城遺址;有見證胡漢和親、被譽為民族團結象徵金字塔的昭君博物院;有黃教寺廟大召。
有清朝管轄漠南、漠北等地的將軍衙署;有現存中國和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標注的天文石刻圖的金鋼座舍利寶塔;有遼代萬部華嚴經塔(白塔);有清康熙帝六女兒和碩恪靖公主府;有號稱「召城瑰寶」的席力圖召。境內還有哈達門高原牧場、神泉生態旅遊風景區、「塞外西湖」哈素海。
呼和浩特市2016年全年共接待遊客3458萬人次,同比增長13%;實現旅遊總收入617億元,同比增長21%。
參考資料:網路-呼和浩特
D. 內蒙古特產 特性 歷史 故事
成吉思汗的軍糧*
成吉思汗的軍糧是風干牛肉乾和牛奶。蒙古部落的牛肉乾和牛奶是蒙古的特產,成
吉思汗率兵征戰時經常攜帶牛肉乾和牛奶,方便士兵們的食用。
1217年,成吉思汗率軍討伐花剌子模,蒙古到花剌子模共880公里,沙漠惡劣氣候
成為了行軍路途中最大的障礙,加上軍用糧食問題,給蒙古兵在西征途中帶來了嚴
重的阻礙。
隨後,成吉思汗隊伍中的一員大將慧元研發了牛奶和肉鬆。慧元發現了牛奶中富含
益生菌和乳酸菌,蒙古士兵吃了之後,非常有利於消化和腸道健康。對於蒙古部落
來說,牛奶和牛肉乾是家中常備食物,取材十分便利,慧元的這一發明,有助於蒙
古軍行軍途中飲食健康安全,即使穿越歐亞大陸,蒙古軍也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等症
狀。慧元利用牛肉乾製成了肉鬆,裡面加入了糖和鹽等成分,有利於防止電解質流
失,保障了士兵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需求。慧元發明奶粉這一舉措,是歷史上最偉
大的發明之一,從長遠方向來說,打破了牛奶的時間性和空間性,保障了人類營養
元素的需求;就對成吉思汗時期來說,解放了奶牛,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蒙
古軍需要牛奶攝取時,方便獲取。並且,減少了行軍方面的阻礙,成吉思汗後勤部
軍隊,再也不用牽著奶牛行進,便於隊伍的高速化。有了奶粉和肉鬆之後,實現了
蒙古軍一日千里的速度,此後成吉思汗鐵騎軍隊展開了對歐洲、亞洲等國家的閃電
戰。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代們建立起版圖遼闊的蒙古帝國版圖,其中也有慧元的一份
功勞。
現在我們可以在商店裡買到風干牛肉和乳酪了。
E. 內蒙古的歷史
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據文獻記載,古代曾在這里活動過的游牧部族有10多個,其中維系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回紇建立起了一個新汗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並成為如今蒙文的先鋒。
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近代內蒙古: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內蒙古的各族人民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正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建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深刻歷史原因。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時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旗、1個縣、3個縣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駐王爺廟。
F. 內蒙古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戰國後期,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推廣「胡服騎射」,打敗林胡、樓煩這兩個游牧民族之後,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建雲中城。中原的華夏民族開始在呼和浩特定居。
燕將秦開擊敗東胡之後,構築「燕北長城」,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寧城。東胡之後往北遷移。
秦國的北部領土已經拓展到今天的內蒙古地區,成為西部霸主。
匈奴冒頓單於在奪取單於之位後,公元前206年滅了東胡,統一了現在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
東漢末年,烏桓部落被曹操攻克,烏桓山便不見於史籍。
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東突厥突利可汗在突厥內戰中戰敗隻身南下歸附隋朝,隋文帝冊封突利可汗為啟民可汗.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突厥啟民政權在內蒙古建立.這個政權直轄於隋朝中央政府。
隋大業七年(611年),西突厥處羅可汗亦降隋。隋朝短暫的控制了大約今內外蒙古全境。
唐太宗時,突厥頡利可汗南下侵唐,迫使唐結渭水之盟。突厥頡利可汗的牙帳在定襄(今內蒙古清水河縣林格爾北土城子古城),貞觀四年(630年)正月,唐將李靖率率三千精騎夜襲陰山趁黑夜攻下頡利可汗的牙帳所在地,迫使頡利可汗逃遁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貞觀四年(630年)三月頡利被俘,東突厥亡。
646年,唐朝聯合回紇等鐵勒部落,擊滅薛延陀。由燕然都護府管理鐵勒故地,治所在陰山之麓(今內蒙古杭錦後旗),轄境東到大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貝加爾湖的整個蒙古高原。650年,唐朝軍隊俘車鼻可汗,突厥故土盡為唐有。唐高宗設瀚海都護府(後改為單於都護府),治所在雲中故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蘇農等二十四州。五代初年,契丹入侵,916年,契丹佔領雲中故城,單於都護府廢除。
五代十國初柔然人的一支後裔契丹人耶律阿保機於907年創立了契丹部族政權,916年建立契丹國,947年更國號為遼國,期間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個都城上京。遼代「豐州」為今呼和浩特市附近。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54年之後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遷都大都前的上都(開平城)就在今內蒙古的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15世紀末,東部蒙古首領達延汗統一漠南蒙古實現「中興」。1572年,蒙古首領達延汗的孫子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並在今玉泉區境內建「庫庫和屯」城,從此土默特部從草原游牧過渡到定居生活。阿勒坦汗在此前和明朝訂立的藩屬關系,阿勒坦汗被奉為「順義王」。明政府於萬曆年間賜漢名「歸化」,意思是令少數民族歸順、化一,服從明朝廷的統治。
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在1636年前後歸屬於清朝。
1776年清朝平定了准噶爾少數貴族的叛亂,重新統一了蒙古族地區。
1858年,內蒙古伊克昭盟烏審旗爆發了由貧困牧民丕勒傑等領導的「獨貴龍」運動。
1913年,國民政府改今呼和浩特為歸綏縣。
20世紀30年代初,內蒙古大部分地區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他們網羅蒙﹑漢奸頭目,如德穆楚克棟魯普(即德王)﹑李守信﹑王英等,拼湊偽軍,建立傀儡政權,對淪陷區蒙﹑漢各族人民進行殘暴統治。[5]日本人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本戰敗後,復稱歸綏市。
1947年4月23日,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舉行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來自內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達斡爾、鄂溫克、漢、滿、回、朝鮮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會議。
1954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遷到歸綏市,並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同年寧夏省撤銷,北部的「阿拉善和碩特特別旗」與「額濟納舊土爾扈特特別旗」(即現在的阿拉善盟)歸入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其餘部分並入甘肅省。
1955年,撤銷熱河省。赤峰、烏丹、寧城3縣及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原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改設)3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
G. 內蒙古有啥歷史文化,有意義事件
1947年以前並沒有來內蒙古自,黨受蘇政策的影響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包含了當時的察哈爾省、興安省以及寧夏省、熱河省和綏遠省的部份地區。
全區共有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扎蘭屯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
H. 呼和浩特的歷史
呼和浩特, 蒙古語為"青色的城市" 現新命名為"中國乳都",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塞外古城。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土城為內外兩重,外城周邊3公里,是座長方形土築小城,為當時的民居及兵營所在地;內城為官署駐地。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它的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和林格爾縣境。隋唐時期,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於雲中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契丹人建立了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慶六年(1572),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萬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明王朝賜名為「歸化」。此城築成後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為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與明王朝和睦相處,以致蒙漢兩族不用兵革達30年之久。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這位草原女傑,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軍焚毀。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為徹底打敗新疆境內之蒙古准噶爾部隊,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對准噶爾部戰爭勝利後,距舊城2.5公里處又增建一駐防城即新城,並命名為「綏遠城」。清朝末年,將舊城(歸化城)和新城(綏遠城)合並,稱「歸綏」。1928年,綏遠建省,將歸綏縣城區設為歸綏市,作為省會。日寇佔領期間,曾改稱為「厚和特別市」。1954年,撤消綏遠省建制,組建內蒙古自治區,並將「歸綏」更名為「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城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俺答汗傳》中。是書載有:"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歷,即明隆重慶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呼和浩特。"
"哈刺兀那",蒙古語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稱作"哈朗兀"、"喀朗烏"、"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為呼市西北烏素圖谷匯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綏遠通志稿》中之"札達海河"。《俺答汗傳》中的呼和浩特之稱,是迄今所見最早的記載。該書約成於1608至1612年間。
1611年瞿九思編撰的《萬曆武功錄》中的《俺答列傳》記載著:明朝為俺答所建之城命名"歸化"。其含義為:"歸化遠人"或"遠人歸化",明顯地帶有歧視、貶低少數民族的用意。後來明、清的許多著作中,便把呼和浩特稱為"歸化"了。關於城市的確切位置,清顧祖禹編撰的《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水泉營堡正北三百里,即歸化城。水泉營堡即今山西偏關縣水泉營村。這一記載與《俺答汗傳》所記相符。
1687年張鵬翱出使俄羅斯,他在《奉使俄羅斯日記》中寫道:"抵歸化城,蒙古名庫庫河屯。"這是把呼和浩特與歸化並稱的第一部著作。1719年范昭逵隨兵部尚書范時崇西行,在所著《從西紀略》中記有:"二十二至二十九計八日,共起居於庫庫河屯即歸化城也。"
從上述各種著作中的記載,完全證實了:歸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的舊城。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城,原分為新、舊兩城。舊城建於明萬曆九年(1581年),相傳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領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時謂之庫庫和屯,明廷命名為「歸化」。新城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命名為歸綏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綏遠省,設歸綏市。1954年,撤銷綏遠省建制,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系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稱。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又稱「召城」。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境。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其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60千米的林格爾縣境。
隋唐時期,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明隆慶六年(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萬曆九年(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清初,三娘子城焚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包圍了原城東、南、西三面。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千米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1928年,綏遠建省,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寇投降後,復稱歸綏市。
1950年1月20日,成立歸綏市人民政府。1954年,撤銷綏遠省建制,組建內蒙古自治區。同時,將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1960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駐察素齊)劃歸呼和浩特市領導。1963年將土默特旗劃歸烏蘭察布盟。1970年烏蘭察布盟所屬土默特左旗(駐察素齊)、托克托縣劃歸呼和浩特市。1995年11月21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96年5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2000年5月14日,國務院(國函[2000]42號)批准:(1)調整呼和浩特市市轄區行政區劃,郊區更名為賽罕區。(2)調整後各市轄區的行政區域如下: ①新城區:轄錫林郭勒北路、新城東街、新城西街、海拉爾東路4個街道辦事處,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健康街以北、呼倫貝爾南路以西的部分,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和迎新路街道辦事處位於東風路以北的部分,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毫沁營、保合少、小井3個鄉,巴彥鎮的塔利、生蓋營、討思浩、榆樹溝、姚家灣、古路板、甲蘭板、野馬圖8個村委會,巧報鄉的府興營、麻花板、新城、三合村4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新城西街。 ②回民區:轄通道街、中山西路、環河街、新華西路、光明路、海拉爾西路6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彼彼板鄉,西菜園鄉的金龍居委會和青山、廠漢板、倘不浪、西龍王廟、四合興、什拉門更、小府、塔布板、孔家營9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通道南街。 ③玉泉區:轄小召、大南街、興隆巷、長和廊、石羊橋東路5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桃花、小黑河2個鄉,西菜園鄉的西霞園、巴彥烏素、蘆花園、落雁、辛興5個居委會和范家營、西瓦窯、五里營、南八里庄、西菜園、南茶坊、鹼灘、大圍困、南營子、西水磨、辛辛板、小黑河、溝子板13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公園西路。 ④賽罕區:轄原郊區的太平庄、西把柵、章蓋營3個鄉和榆林、金河、黃合少3個鎮,巧報鄉的東瓦窯、後巧報、雙樹、小台什、帥家營、大台什、橋靠、前巧報8個村委會,巴彥鎮的商業街居委會和黑土凹、後羅家營、喬家營、郭家營、壩堰、膝家營、羅家營7個村委會,以及從新城區劃入的人民路、大學西路2個街道辦事處,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健康街、烏蘭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和迎新路街道辦事處位於東風路以南的部分。區人民政府駐巧報鄉。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呼和浩特市總人口2392895人。其中:新城區 409629人、回民區 284676人、玉泉區 266888人、賽罕區 445762人、土默特左旗 340606人、托克托縣 185582人、和林格爾縣 176474人、清水河縣 125748人、武川縣 157530人。
?年,全市轄9個旗縣區,20個街道、96個鄉鎮,412個居委會和1095個村委會。?年,呼和浩特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1個旗,25個街道、18個鎮、59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