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寧波天一閣的歷史與故事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天一閣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後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誌和登科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范欽的八世孫范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於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明清以來,文人學者都為能登此樓閱覽而自豪。
范欽為了保護藏書而訂立了嚴格的族規,如女子不得上樓。世代的子孫嚴格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教,但終因年代過於久遠,藏書還是有很多的失散。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閣內的藏書實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者掠去了《一統志》等數十種古籍。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偷去了許多的藏書,轉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後來又經歷了許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的藏書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為了保護天一閣,專門設置了管理機構,探訪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當地收藏家捐贈的古籍,現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
天一閣之名,取義於漢鄭玄《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後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欽的重孫範文光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江南私家園林的風貌。
天一閣面積約2.6萬平方米,分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閑區、陳列展覽區。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經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建築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包括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書畫館在秦祠西側,粉牆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雲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
2. 有關寧波幫的小故事
虞洽卿、盛丕華、吳錦堂、王寬誠、包玉剛、邵逸夫、應昌期.童善長童涵春堂國葯號 黃楚九的「中法葯房」、史致富的「萬國葯房」、吳錦堂(1855~1926年),名作莫,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東山頭鄉西房村人,少時隨父耕作,及壯東渡日本,經商致富,名重中外,素以桑梓為重,先後捐銀數十萬兩,興修水利,創辦學校,澤被鄉里。又積極支持孫中山先生從事辛亥革命,是我國近代著名華僑。吳錦堂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11月14日)出生於慈溪北鄉海濱小村東山頭(今慈溪市觀海衛鎮錦堂村)。據吳氏族人介紹,元末明初,江西、安徽一帶戰亂頻繁,長江中游一帶居民紛紛南遷,東山頭吳氏明初從江西遷來杭州灣南岸,開懇新漲塗地為生。傳到吳錦堂的父親吳麟初時,已是第12代。外地遷來海濱塗地的居民大都十分貧困,到吳錦堂祖父那一代,家境有所好轉,試圖通過對子女的教育,擺脫世代務農的現實。其父吳麟初,生育五子三女,吳錦堂是他的長子。吳家祖居坐落於東山頭西房村,因吳麟初排行第二,故稱「昂二房」,吳錦堂就出生在一樓靠西邊的正房裡。到其父吳麟初時,連年遭遇天災人禍,家境越來越差。吳錦堂不得不輟學務農,幫父親處理家事,成了主要幫手。不過,他父親並未放棄對他的文化教育,安排他在耕稼之餘跟從當私塾先生的伯父課讀。吳錦堂16歲那年,母親病故,父親又娶唐氏。他待繼母如同生母,村民們都說吳家老大將來定有出息。1880年,吳錦堂在寧波做磨豆腐的小工。在當年,「打鐵、撐船、磨豆腐」是有名的苦營生行業,地位十分卑下。但對於年輕的吳錦堂來說,兩年的起早摸黑、肩挑手推,受盡艱難人生的磨練,為日後在上海灘打拚乃至闖東瀛,奠定了思想、心理、體能上的准備。立足上海灘1882年,豆腐作坊的一位鄰居見吳錦堂能吃苦,又有文化,心氣也高,介紹他到上海紅廟前的萃豐油燭店當幫佣。吳錦堂興沖沖地從寧波回到老家東山頭與家人告別。時年28歲的吳錦堂,就這樣帶著父輩的期望,來到他一直嚮往的上海,一年後成了正式店員。吳錦堂在上海工作3年,習算學文,揣摩商賈經營之道,勤奮精明,深得店主的賞識,曾被派到蘇州等地代庖業務。油燭雖是小商品,但購買者各色人等都有,吳錦堂藉此認識了不少人,對他了解社會各界、積累經驗都很有幫助。特別是他在蘇州分店的經歷,更使他有獨當一面開展商務活動的鍛煉機會,顯露出從事貿易活動的驚人才能。滬上赴東洋1885年,即中法戰爭的第二年,31歲的吳錦堂對我國工商業在列強欺凌下造成的不景氣深有感觸,意識到努力向外求發展是改變目前狀況的一條重要途徑。於是,在友人資助下攜資銀千兩,毅然東渡日本長崎。到達長崎後,吳錦堂經縝密計劃,與人合夥從事物資運銷,業務活動就是代出口商在阪神地區采購物資並運送至長崎,又代進口商將進口貨物運送至阪神地區交給座商。這種營生投入少,資金流轉快,吳錦堂在短短的一年間,將資金擴大了5倍。就這樣,吳錦堂靠著「單幫」式的經營,積累了資本,還通過購銷環節建立了業務網路,為日後事業的輝煌打下了基礎。1887年,吳錦堂與人合夥在大阪設立「義生榮」商號,他終於有了自己開設的第一家商行。商界樹巨人這以後,他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延伸:由收購向製造業延伸,如「義生榮號」曾涉足火柴生意;由為出口商購運向自營出口延伸,如將火柴、陽傘運銷中國;由代進口商運銷,轉向自己設行銷售。在經營中,吳錦堂那謹慎靈活、恪守信用和極富開拓性、前瞻性的經營作風逐漸成形,引起商界同仁的注意,稱贊:「他的先見之明、小心謹慎的態度以及隨機應變的經商才能正是他的獨到之處。」一位商界巨人的稚形初步顯現。1889年,吳錦堂在瀨戶內海邊的著名商港神戶設立了「怡生號」,開始定居神戶。此後,經過十多年的奮力開拓,業務不斷擴大,涉足廣泛的實業領域,成了大阪、神戶地區著名的產業資本家。日本作家黑部亨曾撰文,把吳錦堂和神戶紡織業奠基人武藤山治並稱「為神戶照亮前途的人」。同時,他也成了神戶華僑的領軍人物。1894年,吳錦堂被任命為「神戶旅駐大清商人公舉商董」,是神戶中華會館、神戶三江公所的總代。在《浙慈吳錦堂先生六旬榮壽錄》一書里,具名江義所寫的《壽言》中有這樣一段話:「以火柴為祖國日用品,創辦紅衣商標。以棉花為日本紡織品,購鍾淵股份,開設行號,兼營實業,握販運之權勢,遂獲資數百萬。」這正是對吳錦堂那個時期經營活動的最好概括。仁義奉公益,情懷系故鄉吳錦堂熱心公益事業,關愛旅日僑胞。他是一位深諳經營之道的企業家,也繼承和發揚了寧波幫商人相互提攜、協作共榮的傳統,在創建和發展華商組織、資助華僑公益事業、維護華僑權益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萬國醫院、孤兒養育院、盲啞院、紅十字會、同仁會、掖濟會等,都曾得到過他的巨額捐贈。直至今天,在日本兵庫縣還有以吳錦堂命名的村莊和水池,還建立了吳錦堂顯彰碑。吳錦堂澤被鄉親,情系故鄉。當時,國內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吳錦堂常常為之輾轉反側,只要力所能及,常出巨款組織賑濟。一開始捐給政府,後來他自己組織賑濟機構,設法購米施賑或組織以工代賑,賑濟范圍北至東北,南至閩廣,甘霖所至救助了無數的災民,人們譽其為「萬家生佛」。不僅如此,他在國內的投資范圍涉及采礦、冶煉、紡織、鐵路建設、金融、農田水利和教育事業等各個方面,多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闖盪世界、造福桑梓」是寧波幫的重要特徵。吳錦堂將資金轉向國內,大規模投資國家建設的同時,開始捐資家鄉水利事業和教育事業,投資數額龐大。1905年動工修建的杜白兩湖水利工程,規模巨大,由四大核心項目構成:重建西界漾塘,遇汛期可藉以截姚北平原東注的洪水;加固兩湖大堤,以增加蓄水量;增設減水壩,用於控制水位;疏浚通海大浦,增設大小橋閘,以完善排灌系統。全工程「竭五六年心血,費七萬余金錢」才得以完成。更重要的是,他認為教育是國家爭生存、爭富強的必要途徑,投在創辦「錦堂學校」上的資金,累計達22萬銀元。因此,黃炎培主持的中華職業教育社,把吳錦堂與陳嘉庚、聶雲台並稱為「辦學三賢」。關心革命事,正義志不移吳錦堂非常關心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他在積極創業的同時,也熱心支持革命活動。早在戊戌變法時期,康梁的維新思想就在日本神戶華僑界引起反響。變法失敗後的1902年,梁啟超逃亡日本,在神戶登岸,吳錦堂隆重接待他,並與梁啟超攝影留念。自1899年起,吳錦堂就與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孫中山辛亥革命前曾11次到過神戶,辛亥革命後,成為中華革命黨神戶支部領導骨乾的王敬祥、吳錦堂和楊壽彭等與孫中山關系密切。辛亥革命爆發後,吳錦堂等阪神華僑成立了中華民國華僑統一聯合會,在之後的4個月中,開展了大規模的聲援辛亥革命的活動。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吳錦堂更以鮮明的態度支持新生的共和政府,曾分別捐獻上海、寧波軍政府銀2.65萬元和1.64萬元,並出任浙江省軍政府財政水利顧問。1914年,吳錦堂迎來了他的六十大壽,這時離他初到日本正好是30個年頭。為了慶祝壽辰,吳錦堂在松海別墅旁動工建造三層洋樓,次年5月完工,取名「移情閣」,呈八角形,俗稱「八角堂」。從外部環境到建築外形,從布置陳設到室內裝飾,處處透露出中華文化的內涵。「移情閣」瀕臨大海,面對勁松,對出生在浙東海邊的主人,定能引出無限的回憶和美好的遐思……病逝於異域1926年1月14日,吳錦堂患急性肺炎,在日本神戶養和山莊與世長辭,享年72歲。彌留之際,他一再囑咐家人把他的遺體運歸祖國,葬在家鄉,還囑咐後代不要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任何時候都不能做有損於祖國的事情。1929年,他的靈柩由吳家自備海船經上海運抵慈北。歸葬到家鄉吳公墓庄位於慈溪市鳴鶴鎮,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杜湖、白洋湖,既是游覽勝地,又是慈北蓄水寶庫。墓園石欄圍繞,松柏蔥翠,宏偉肅穆,系吳錦堂生前自建。陵墓面向白洋湖,墓碑由清代光緒年間狀元張謇提寫。碑旁一副醒目的對聯,為吳錦堂生前自擬,上聯為「為愛湖山堪埋骨」,下聯「不論風水只憑心」,寄託了他對祖國鄉土的深情眷戀。墓碑的上方鑲嵌著章太炎先生撰寫的墓表,篆體直書,約700餘字,記載著吳錦堂的生平事跡。當時,出席追悼會的國內外各界代表達數千人,慈北廣大群眾也自發前來致哀,人數多達萬余。這一天,白洋湖堤上人流不歇,從慈濟祠到錦堂墓地,萬頭攢動,水泄不通。家鄉人民敬獻的輓聯上,寫道「抱濟世熱忱,推食解衣,不愧萬家生佛;奮海外事業,含辛茹苦,允推當代人豪」,高度概括了他卓著的一生。
3. 寧波歷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王守仁、黃宗羲、萬斯大、萬斯同、全祖望、姚燮等。
1、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
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
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2、黃宗羲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尊素長子。
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
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其後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3、萬斯大
萬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別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號跛翁,浙江鄞縣(今寧波)人。清初著名經學家。
萬泰第六子,與其弟萬斯同等俱師事黃宗羲,為黃氏之高足弟子。其為人剛毅質直,義形於色。
又性和易,好結納賢豪,獎引後進。絕意進取,獨精經學,廣搜諸家之說,晝夜鑽研,窮其旨要,尤邃於《春秋》、《三禮》。其治經學,以禮學為根柢,會通諸經,折衷群言,是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
4、萬斯同
萬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清初著名史學家。字季野,號石園,門生私謚貞文先生,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師事黃宗羲。康熙間薦博學鴻詞科,不就。
精史學,以布衣參與編修《明史》,前後十九年,不署銜,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歷代史表》、《紀元匯考》、《儒林宗派》、《群書辯疑》、《石園詩文集》等。
5、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字紹衣,號謝山,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清代浙東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博學才俊。
乾隆元年(1736)會試中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權貴,於次年辭官歸里,不復出任,專心致力於學術,相繼講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曾主講紹興蕺山書院,從者雲集,後又應邀主講廣東端溪書院,對南粵學風影響很大。
在學術上,其推崇黃宗羲,自稱為梨洲私淑弟子,又受萬斯同影響,專研宋和南明史事,留意鄉邦文獻,尤好搜羅古典文獻及金石舊拓,曾編成《天一閣碑目》。
其著作頗豐,撰有《鮚琦亭集》38卷及《外編》50卷,《詩集》10卷,還有《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經書問答》、《句餘土音》等。
又七校《水經注》,三箋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續選《甬上耆舊詩》,為我國文化寶庫增添了許多珍貴遺產。
全祖望卒年51歲,葬在六世祖全少微墓之西南。墓呈橫長方形,墓碑上刻「謝山全太史墓」,西北側尚有全氏明代神道石坊一方。
6、姚燮
姚燮(1805—1864),字梅伯,號復庄,又號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復翁、復道人、野橋、東海生等,浙江寧波府鎮海縣崇邱鄉姚家斗(今屬寧波市北侖區下邵鄉)人,祖籍浙江諸暨。晚清文學家、畫家。
道光舉人,以著作教授終身。治學廣涉經史、地理、釋道、戲曲、小說、紅學、詩歌、書畫等多個領域。五歲賦詩,一生作詩萬首。又擅畫人物花鳥,尤精墨梅,人稱「大梅先生」。
著有《復庄詩問》《復庄駢儷文榷》《疏影樓詞》《今樂考證》《紅樓夢綱領》《退紅衫》《梅心雪》《苦海航》等,編有《今樂府選》《皇朝駢文類苑》等,所著編為《大梅山館集》傳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寧波
4. 寧波的著名誠信故事,一到兩個
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
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
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
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
,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
,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報恩
漢朝的
,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
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
,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
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
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
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
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 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
,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中國古代誠信故事
績守信求責
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
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外公叫
,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裡很富裕。由於家裡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
。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里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
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裡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裡,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
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裡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裡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於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
地說:「這是
里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
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後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以真誠為骨
其實做文章也和做人一樣,要以誠信為本。一位老作家寫道:「寫文章以天地為心,以真誠為骨。」他把真誠無散和為他寫作的准則,他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呈現在讀者面前,但求無愧於讀者,更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現在有些人為了賺稿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擴大自己在社會上的影響,就
,胡編亂造地寫一些文章。這其實是在欺騙讀者,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欺騙。
信譽的樹立
北
人
,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
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
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
」。晏殊當職時,正值
。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
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
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
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
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
在
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
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
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
的「
」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
,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
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
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
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
而
也被俘虜。
一個「
」,
;一個帝王無信,戲玩「
」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
,身
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
桿大聲呼救。有個
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
,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
10兩金子。
責怪他不守信,
。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
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季布「
」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
。」 (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
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
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
,自然
,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李勉葬銀
李勉是唐朝人,從小喜歡讀書,並且注意按照書上的要求去做。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培養出了誠信儒雅的君子風度。
他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從不貪取
。
有一次,他出外學習,住在一家旅館里。正好遇到一個准備進京趕考的書生,也住在那裡。兩人
,於是經常在一起談論古今,討論學問,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這位書生突然生病,卧床不起。李勉連忙為他請來
,並且按照
的吩咐幫他煎葯,照看著他按時服葯。一連好多天,李勉都細心照顧著病人的起居飲食等日常生活。可是,那位書生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一天天地惡化下去了。看著日漸虛弱的朋友,李勉非常著急,經常到附近的百姓家裡尋找民間葯方,並且常常一個人跑到山上去挖葯店裡買不到的草葯。
一天傍晚,李勉挖葯回來,先到朋友的房間,看見書生氣色似乎好了一些。他心中一陣歡喜,關切地湊到床前問:「哥哥,感覺可好一些?」
書生說:「我想,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這可能是
,臨終前兄弟還有一事相求。」
李勉連忙安慰道:「哥哥別胡思亂想,今天你的氣色不是好多了么?只要靜心休養,不久就會好的。哥哥不必客氣,有事請講。」
書生說:「把我床下的小木箱拿出來,幫我打開。」
李勉按照吩咐做了。
書生指著裡面一個包袱說:「這些日子,多虧你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是一百兩銀子,本是趕考用的
,現在用不著了。我死後,麻煩你用部分銀子替我籌辦
,將我安葬,其餘的都奉送給你,算我的一點心意,請千萬要收下,不然的話兄弟我到
也不會安寧的。」
李勉為了使書生安心,只好答應收下銀子。
第二天清晨,書生真的去世了。李勉遵照他的遺願,買來
,精心為他料理後事。剩下了許多銀子,李勉一點也沒有動用,而是仔細包好,悄悄地坦在
下面。
不久,書生的家屬接下李勉報喪的書信後趕到客棧。他們移出棺木後,發現了陪葬的銀子。都很吃驚。了解到銀子的來歷後,大家都被李勉的
不貪財的高尚品行所感動。
後來李勉在朝廷做了大官,他仍然
,誠信自守,深受百姓的愛戴,在文武百官中也是
。
梁國志教子
梁國志是清朝乾隆年間人,他從小就聰明好學。可是他家裡很窮,父親想讓他放棄學業,做些小生意來養家糊口。梁國志為此苦苦哀求父親,讓他再讀幾年書。街坊鄰居見了,也覺得梁國志不讀書太可惜了,就幫著說情,有的還願意幫他出學費。父親也盼著將來兒子能有些出息,家裡日子就好過了。於是就答應讓他繼續學習。
村子裡的鄉親們都是忠厚老實的人,心腸很好;雖然都不富裕,還是經常幫助貧困的梁家。全村的人都盼望著梁國志將來能出息,好給他們村子爭爭光。小國志知道,自己一定不能幸負鄉親們的期望,學習也就更加努力了。
由於梁國志從小就在這樣一個和諧友好的環境下成長,他從小就形成了善良、誠實、正直的品格。
公元1741年,年僅十七歲的梁國志就中了
;二十四歲那年,他又中了頭名的狀元。梁國志在朝廷當了官以後,不忘家鄉父老,經常用自己的俸銀為鄉親們辦事。無論在哪裡當官司,他都替老百姓著想,受到老百姓的好評。
梁國志不但學問高,人品好,而且還擅長書畫,誰要是得到的書畫作品,都當做寶貝收藏起來。他的兒子受他的感染,很小的時候就對書畫產生了興趣,吵著讓梁國志教他畫畫兒。
一天,兒子又拿著畫筆來找父親,還弄得滿臉都是
。梁國志見了就想笑,幫兒子擦了擦臉,然後
地對兒子說:「學作畫之前,要先學會做人,沒有人格的永遠也不會成為優秀的
。」
兒子抬起幼稚的小臉,很疑惑地問爸爸:「畫畫兒就畫畫兒唄,和做人有什麼關系?」
梁國志說:「一個真正的畫家,是用心在畫,而不是用筆在畫。如果你是一個誠實、正直的君子,你的畫也就會充滿正氣,讓人一看就覺得充滿靈氣。」
兒子眨眨眼睛,好像還不是很懂,於是梁國志就講了宋朝有大
的例子。他說:「
其實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的書法相當好,可他是歷史上有名的
,品行十分惡劣。他死了以後,人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齒地罵他,沒有人願意收藏他當時留下的
,都認為留著他的字會帶來災難,他的作品不是被撕毀後仍到糞坑裡就是讓人用火燒掉。他的字現在留下的已經很少了,人們討厭他的字其實是討厭他這個人。」
兒子點點頭,好像聽明白。梁國志又說:「誠信是做人的第一步,不說謊話、講信用的人,才會挺起
光明磊落地作人。」
兒子聽了,牢記父親的教導,一生堅守誠信的品格,後來他真的成了當時很受人尊敬的著名畫家。
5. 寧波的別稱有什麼歷史故事
寧波歷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時為越國地,戰國中期以後為楚國轄地。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縣,屬會稽郡。兩漢、三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3縣除隸屬的州、國和郡名時有變動外,其區域范圍基本未變。隋開皇九年9589年,3縣同餘姚合並,稱句章縣,縣治置小溪(今鄞州區鄞江鎮),仍屬會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鄞州,設州治於三江口(現寧波老城區);武德八年(625年)改稱鄮縣,屬越州,縣治復置小溪。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設明州,轄鄮、
慈溪、奉化、翁山4縣,州治也在小溪。唐長慶元年(821年)州治從小溪遷至三江口,並建子城,為其後一千多年來寧波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據記載,寧波最早的城垣為東晉隆安四年(400年)劉牢之所築,稱筱牆,故址相傳在今西門筱牆巷一帶。
五代稱明州望海軍。北宋建隆元年(960)稱明州奉國軍。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轄溫台明越四郡。南宋慶元元年(1195)升為慶元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稱慶元路。大德七年(1303年)設浙東道都元帥府。
朱元璋吳元年(1367年)稱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號諱,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今。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設寧紹台道,駐寧波。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
1949年5月浙東解放,鄞縣城區建置寧波市,城區亦為寧波專署駐地。1983年撤銷專署,實行市管縣體制,隨著北侖深水良港的開發建設,寧波逐漸由河口城市向海港城市演進,並形成三江、鎮海、北侖三片濱海臨江發展的空間格局。1986年寧波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計劃單列市。
寧波以港興市,是中外聞名的商埠。唐時已是與日本、新羅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通商的主要港口。1522年葡萄牙人在雙嶼設立根據地,進行走私貿易,後被明軍討伐。鴉片戰爭後,寧波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對外開港。在近代史上,寧波新興工商業發展較早,「寧波幫」更是蜚聲海內外。寧波人在上海居民構成中的比重很大。2000年北侖港已經成為著名的深水良港。
6. 寧波紅色革命故事
遠的豐碑:為黨日夜戰斗——陳壽昌
陳壽昌,1906年10月出生於浙江鎮海。1922年,陳壽昌離開家鄉先後來到武漢、鄭州,進入鄭州電報局做工。1923年二七大罷工開始後,陳壽昌積極參加組織鄭州電報局職工聲援鐵路工人的斗爭。二七慘案後,工人運動轉入低潮,陳壽昌從鄭州轉到武漢電報局從事工人運動,堅持革命斗爭,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後,陳壽昌從武漢輾轉來到上海,先後擔任中共中央機關秘書、中共上海市政總工會黨團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委員、中共上海滬西區委書記。1928年秋,陳壽昌調到中共中央特科做情報和黨的地下組織聯絡工作,為保衛黨中央領導機關和黨組織的安全作出了貢獻。
1931年12月,陳壽昌按黨中央的安排,與聶榮臻等同志一起,離開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工作。1932年1月,陳壽昌參與組建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蘇區執行局,任黨團書記、主任。1933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1933年7月任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兼湘鄂贛軍區政委,1934年2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同年6月兼任紅十六師政委。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陳壽昌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斗爭,在反動派到處懸賞捉拿他的極其艱苦、險惡的斗爭環境中,陳壽昌帶領紅十六師在湘鄂贛邊界開展游擊戰爭,牽制敵人兵力,配合中央紅軍長征。1934年11月,陳壽昌率部在湖北崇陽、通城之間的老虎洞與國民黨軍遭遇,不幸重傷犧牲。
7. 寧波方特縱橫華夏有哪些歷史典故
寧波方特東方神畫,位於寧波杭州灣新區跨海大橋南岸。寧波方特東方神畫--一個有專故事的樂屬園,作為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的主題樂園,在創意初期即將整個園區以:民間傳說、民間戲曲、經典愛情傳奇、神秘文化、雜技與競技、民間節慶、民間手工藝、綜合項目八大類別進行區域劃分。運用暗黑騎乘、四面幻影成像、實景特技機器人等全球頂級的設備技術,設計出《女媧補天》、《千古蝶戀》、《長城絕戀》、《驚魂之旅》、《神州塔》等20多個優秀的主題項目。
8. 寧波歷史故事,地理故事,人文故事
所以說你要問什麼問題呢?
9. 寧波民間故事
1、雪竇弘法
布袋和尚博覽群書,為一代禪宗高僧。常通禪師擴建寺院至數百楹,使雪竇寺的面貌煥然一新,常通被尊為雪竇寺的開山祖師。
布袋和尚到長汀村洪郎潭後,把改變苦修行的弘法作為重中之重。強調心性本覺,佛性本有,主張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信徒、信眾聽得津津有味。
常通知道這一情況後,欣然親自出山門,邀布袋和尚進寺弘法。由此,布袋和尚與常通禪師成了至交佛友。布袋和尚的講經弘法,是雪竇寺作為禪宗古剎,彌勒道場的獨特之處。
2、董孝子的傳說
距今約兩千年前的東漢,慈城北邊住著一戶人家,家中母子相依為命。兒子姓董名黯,已經長大成人,雖然家裡窮困,但懂事又孝敬母親。可不想有一日董母得了大病,不吃不喝,卧床不起。董母告訴兒子想喝娘家的大隱溪水。
董黯次日一早便挑起水桶扁,穿上草鞋,一路上翻山越嶺,尋道問路,翻過七七四十九座山,爬過了七七四十九道嶺,終於來到了離家30多公里外的大隱山下,找到了大隱溪水,帶回家治癒了母親。人們傳說,是董黯的孝心感動了神靈。
3、彩蝶雙飛
祝員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裝去萬松書院求學,途遇梁山伯,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兒身,英台因接到家信促其速歸不便明言,將白玉扇墜請師母轉交山伯,作愛情信物。
山伯知情後,趕去祝家,英台已許配給馬文才,她至死不從,山伯氣急病亡。馬家來娶親,英台渾身縞素,經山伯墓前,墳墓爆裂,她躍入墳中,墓復合攏,梁祝化為蝴蝶。
4、福泉山
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邊上有一塊大海塗——東聖神洲,有天,龍公龍母在大海塗玩雙龍戲珠,走的太匆忙,竟將龍珠失落下來。不料,龍珠一落地,就在這塊地方生了根,慢慢地在那裡升起一座山。不知過了多少年,這座山上忽然長出許多小樹,葉子很象龍舌頭。
人們採食葉子後,居然發現能提神復明,解渴強身,就稱這種樹為「龍舌樹」。後有人把龍舌樹的葉子曬干、保存起來,經常當葯使用,既可解渴又能作葯,清香撲鼻。龍葉樹也慢慢地被稱為茶葉樹了。由於這座山上的龍葉樹和龍泉水都能造福於人們,人們就將此山改名為「福泉山」。
5、田螺女傳奇
一千多年前,鄞州區的西面有一個美麗的廣德湖。湖邊住著王貴一家,家裡只有和他母親兩口人。王貴家境十分貧寒,已經快三十歲了,還沒有娶上媳婦。
有一天傍晚,王貴捕魚回來,從鄰居手上救下了一隻田螺,養在了自家的水缸里。田螺修煉多年,已經成精,為了報恩,每天在王貴出去以後,化身女子為他洗衣做飯。
從此,勞作回來,噴香的飯菜擺在桌上,衣裳洗得乾乾凈凈,家裡溫馨井然。後來卻被王貴發覺,兩人結成夫妻,幸福美滿。
10. 寧波:關於各個橋的故事
位於市中心三江口的新江橋,已經有144年的歷史了。它是寧波歷史上跨越姚江、連接老城區與江北岸的第一座橋梁,也是通往鎮海、慈溪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姚江兩岸全靠渡船往來,直至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國人在這里建起了一座浮橋。在此之前,整個寧波只有一座跨江大橋,就是歷史可以追溯至唐代的靈橋(當時還是浮橋,又稱「東津浮橋」)。為區別於老的靈橋,新建的浮橋就叫做「新江橋」,靈橋順理成章地被稱為「老江橋」。
新江橋是怎樣建起來的?在漫長的歲月中,它經歷了什麼樣的滄桑?在它的身上發生過什麼故事?
鴉片戰爭後,寧波被辟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1843年,英國首先在江北岸設立了領事館,此後相繼在寧波設領事館或領事的有法國、普魯士、荷蘭、瑞典、挪威等國。1850年,居住在江北岸的外國人強行圈劃土地,作為「外國人居留地」,獲得了治外法權。接踵而至的西方傳教士,任意插手教群訟爭,干涉我國內政,不斷引起民眾的憤怒。
咸豐末年,寧波市民李阿才等人痛恨某傳教士橫行霸道,想給他吃點苦頭。他們暗暗相約,在一偏靜處守候,等到該傳教士經過,便群起而攻之,「掌其頰(抽他耳光)凡十下,掌畢,一鬨而散。」傳教士又驚又羞又痛又怒,馬上向英領事夏弗禮告狀,定要報復。因為這時候太平軍正准備進攻寧波,寧波地方官員紛紛逃往舟山定海,領事無法與之交涉。傳教士見領事幫不上忙,就私下與英商台弗遜密謀,由英商入城捕捉李阿才,將他關在江北巡捕房。
台弗遜經常往來於江北岸和寧波老城區。一天,他又從江北桃花渡橫渡姚江。搭乘渡船時,有四人尾隨而至,與他上了同一條渡船。台弗遜做夢也沒想到,這四人都是李阿才的好友,是為李阿才報仇來的。船抵中流,四人故意將兩腳使勁擺動,使渡船左搖右擺,劇烈晃動,不一會兒就傾覆了,船上的人一齊落水。這四人個個諳熟水性,不慌不忙,潛游至僻靜處上岸。他們想,這下子台弗遜這小子肯定完蛋了。不料台弗遜的水性也很好,泅水登岸,逃過一劫。但他受此一場驚嚇,就想仿照奉化江上的老江橋,在姚江也建造一座浮橋。當然其目的不僅是為過江方便,主要還是想控制寧波的交通,在中國人手裡大撈一把。
外國人想在中國的土地上造橋,按理說應該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可這時候,太平軍兵臨城下,腐敗的清政府自顧不暇,台弗遜乘機糾集工人,運來材料,擅自建造浮橋一座。由18艘木船連排,上鋪木板,索鏈絞接。起初橋址在鹽倉門關帝殿道頭(今解放橋附近),因距市中心太遠,第二年移到現在的位置,從江北桃花渡直達東渡門。
新江橋落成後,英國領事派巡捕把守,向行人每人收取四文銅錢「買路錢」。
舊時甬上風俗:每年農歷四月半,都要舉行迎「五都元帥」的大型賽神會。賽神時,燈彩法器,五光十色、爭奇斗艷;四鄉民眾聞風而至,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同治八年四月十三(1869年5月24日),迎神賽會隊伍浩浩盪盪經過新江橋之際,守橋巡捕不顧人多擁擠,照例勒索過橋費,引起眾人不滿,雙方發生爭執,橋上的人越聚越多,結果橋梁不堪重負,橋鏈突然崩斷,400餘人落水喪生。當時有一首民謠:「好看彤雲社,翻落江橋下,氽到下白沙,撩起豆腐渣。」(彤雲社是當時著名的賽會會社)道出了這一慘案的真相,也是對帝國主義的血淚控訴。
光緒三年(1877年),甬上的有識之士募集銀元1.6萬元,向英國領事館贖回新江橋主權,才結束了這段屈辱的歷史。從此後,百姓過橋不必再付過橋費。
關於新江橋,《寧波市志》有這樣的記載:1899年沿江道路拓寬,浮橋木船減至16艘。1927年,以弧形鐵板加固各段橋板銜接處。1935年、1946年,曾發起改建固定橋,但未成功。
解放後,黨和政府對改建浮橋十分重視。1953年將新江橋的木質浮橋改建為8孔鋼梁混凝土結構浮橋,載重能力提高到7.8噸,還可單向通行汽車,安全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1970年9月,建起了三孔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也就是現在的新江橋,當時命名為「反帝橋」(文革結束後恢復原名)。老的浮橋「退而不休」,隨著寧波城市建設的發展,頻頻發揮「余熱」。1972年,它移到現在的解放橋位置,架起了解放北路與大慶南路的通道。由於此處姚江的江面比三江口原橋址處闊,浮橋的長度不夠,局部還接了一段固定混凝土橋。1981年,浮橋又移到現江廈橋位置,成為連接市區最繁華的中山東路與江東大河路(現中山東路延伸段)的紐帶,直至1990年新的江廈橋落成……
記得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小時候,每次過新江橋,總是既開心又緊張。我家住海曙區,平時就在附近上幼兒園、讀書,凡是需要過新江橋,都是跟大人到江北岸輪船碼頭去乘輪船,到上海去,所以開心得不得了。可是每次從新江橋上走過,那腳下橋板之間一條條兩三指寬的縫隙,以及透過縫隙看見的洶涌翻滾的江水,會令年幼的我膽戰心驚,生怕一不小心從縫隙中掉下江去,於是緊緊攥住大人的手,既小心翼翼又迅速地走過橋去。
由於是木船連排的浮橋,三江口又直通大海,所以每當潮水漲落,浮橋也隨之起伏。漲潮時,浮橋升得高高的,兩端會向上弓起來,這時候,行人上橋落橋,就像上山下山。人還好,黃包車、手拉車之類就很困難了。於是一種特殊的行當應運而生———一些人專門等在橋頭,見有黃包車之類過來,就上去推,將它推上橋去;橋上的車下來了,就用一條繩子從後面系住它去拉,幫它減速,否則黃包車就會像乘滑梯一樣飛快地沖下橋去,說不定來個人仰車翻!就這樣推一推,拉一拉,車上的乘客給他們幾個小錢。記得從前《三毛流浪記》里的三毛,就干過這活。
最稀奇的是,每當有大船從橋下經過,浮橋還得臨時成為「斷橋」:將聯結其中幾艘浮船的鏈索脫開,將它們從浮橋中「抽」出來撐到一旁,讓出航道,以便大船通過。因為浮橋不像鋼筋混凝土的固定橋,橋身可以造得很高;浮橋是靠船浮在水上,橋面的高度只能跟露在水面上的船身一樣高,大些的船就過不去。每當碰到這種情況,要過橋的人就得等。一次,看到一艘帆船要從新江橋下過,帆船雖不甚大,但桅桿很高,浮橋也得斷開讓道。卸鏈索、移浮船、過帆船、橋復原……這一折騰就是半個多小時。
這諸多不便,一直等到1970年新江橋改建為固定的大橋後,才有了徹底的改變。大橋通車是在9月30日,正是國慶節前夕。只見橋上彩旗飄揚、車水馬龍;人們奔走相告、先走為快;入夜,欄桿上的火炬燈組齊放光明,閃爍在江面之上……寬敞宏偉的新江橋,給寧波人民帶來過多少方便和快樂!
可惜的是,由於當時受歷史條件限制,這座新江橋在設計、施工和選址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先天不足,以致近年來過早老化,已成為一座危橋。為確保安全,兩個月前,新江橋被緊急封橋,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通行;接著又公布了新江橋應急處置方案:在原橋旁修建一座便橋,以方便市民出行,緩解交通壓力;在便橋建成後,老的新江橋將被整體拆除,並建設一座新的橋梁。
帶著時代車輪碾過的深深烙印,100多歲的新江橋漸漸離我們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