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改革開放以來巨大成就小故事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
編者按: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這30年,是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答「黃金歲月」,也是很多人改變人生命運的「黃金歲月」。對於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作為參與者、創造者、見證者和受益者的中國老百姓,可以說感受最真,情意最切,體會最深。為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總結30年我們走過的光輝歷程,本報從本期起推出我省改革開放30年以來取得的輝煌成果和改革開放給百姓生活帶來的種種變化。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和講述曾經的、現在的、未來的故事和畫面。
房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一個人生活的棲息地,也就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熱門話題。
30年來,關於房子,有太多的變化。從土房到蓋板房、從木頭房到水泥房、從平房到樓房、從福利房到商品房,從一家幾口人蝸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現在一家人享受著上百平米的居室……這就是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我們告別舊時代的一縷春風。
⑵ 改革開放人物的故事
1、王有德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黨員,1953年9月出生,寧夏靈武人,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原書記、局長。他帶領職工大力推進防沙治沙,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有效阻止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呈現出人進沙退的可喜局面。
探索形成「寬林帶、多網路、多樹種、高密度、喬灌混交」防沙治沙模式,實現了「沙漠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斗目標,為全國防沙治沙提供了寶貴經驗。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治沙英雄」「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⑶ 改革開放30年小故事
人民網·天津視窗7月21日電: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記者來到三槐路街崔桂榮老人的家,聽崔奶奶講述生活巨變——
70歲的崔桂榮老人原籍河北青縣,30多年前曾供職於塘沽飲食服務公司。丈夫在部隊服役20年後,轉業到港務局工作。那個年代,他們唱著革命歌曲,快樂地生活和工作著,但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歲月里,他們為了生存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代價。借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記者來到三槐路向陽樓社區,傾聽崔奶奶回憶過去那些難忘的歲月,品味今天美好的生活。
3年早點錢買來一台縫紉機
一台舊式的縫紉機擺在崔奶奶家中最顯眼的位置,上面用布精心地遮擋著灰塵。「這台縫紉機可有故事了,前幾天搬家,兒女們讓我把它當廢品賣了,我堅決不同意,為這事情我還和他們據理力爭呢!」
「俗話說: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是老三。為了讓孩子們穿得體面一些,有一台縫紉機該多好啊!那時候,一台縫紉機100多塊錢!也不能為了買縫紉機,把一家老小的生活耽誤了。」崔奶奶感慨地說,「當時,飲食公司為了方便上早班的需要,每人定量發就餐券供早餐使用。那時候2分錢可以買一個果子,5分錢買一個烤餅,外加糧票。我們部門有6個職工,有時候大家聚在一起吃早餐,其樂融融。有一天我突發奇想,使我以後的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
「每天把這些錢吃進肚子里有點可惜啊!一天,我和其他兩個同事約定,以後自帶饅頭做早餐,把相應數目的早餐券換成錢,集中放在單位一個吊著的籃子里,看看能攢多少錢。3年後的一天,我們居然每人積攢了100多元,這可是3年的早餐換來的啊!必須買點有紀念意義的東西。隨後,我那兩個同事用這『額外』的錢購置了手錶或補貼家用,而我毫不猶豫地用這錢購置了這台上海牌縫紉機,」崔奶奶自豪地告訴我們。
想吃肉包子肉餃子就是奢望
「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災害使全國上下都為吃飯發愁,那時候按照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確定每人每月的糧食分配數量。因此就出現了糧票、面票,甚至白糖、雞蛋、牛奶、肥皂、芝麻醬、糖果、棉花等也要憑票供應。」
「每月必須計劃著開支,粗糧和細糧搭配著過,以稀飯為主,現在的蒜毫和菜花,那時侯叫細菜,買點蒜毫就算改善生活。逢年過節的時候,餃子餡用粉皮、麵筋、果子等攙和著用,連雞蛋都捨不得放,想吃肉包子、肉餃子那簡直就是奢望。」
「那時侯最怕家裡來人,大家都餓,老家來的人又特別能吃,煮上半鍋稀飯,一家人圍在一起,算是招待客人了。如果你想吃上一次魚,或者嗑上一把瓜子、花生,只能等到有供應的時候,還得排起長龍,憑票供應。如果買到炒得發黑的花生、瓜子,根本沒閑心挑毛病,只會當作寶貝收藏起來,等著過年待客。」
最寶貴的是糧票,第二才是錢
「可以這樣說,在糧食極度缺乏的日子裡,最寶貴的是糧票,第二才是錢。你可以用糧票換到錢,但卻很難用錢買到糧票。那時候,我的幾個孩子也特別懂事情,從來不把注意力放在吃的上面,可是糧票定人不放量,隨著體力活動的增加和年齡的增長,經常一鍋粥里多加水應付生活。」
「有時候在自己家偷偷養雞,給孩子們增加營養。現在的生活啊,也不知道怎麼了,好多東西我都看不上眼。一次,我看到一家餐館里吃不完的東西倒進了泔水桶,我非常心痛,告誡孩子們吃多少點多少菜,絕對不能浪費。」說到這里,老人用手整理著床單上積存下來的糧票和一些票證,心情激動。老人說,經常拿出來數數,一起回憶過去的日子,對家裡的孩子也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背著95萬元現金去買房
采訪快要結束的時候,隨同前往的三槐路街向陽樓居委會韓主任對我們說了一件事:「老人的日子越來越好,身體也硬朗,可是有一次差點把我們嚇死了。那是去年,老人家用普通塑料袋,包著95萬元拆遷補償款,一個人來到5公里以外的售樓中心去買房。當時售樓處人員都非常驚訝。老人說,我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么多錢,這次一定要背著它才感到安全!」老人孩子般地笑了起來。
過去的歲月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1978年到2008年,我國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大家的生活就像崔桂榮老人的生活一樣,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⑷ 改革開放的小故事
1、聯產承包責任制
這是發生在1982年春天的一個小故事。那時,縣里派來了工作組,任務是推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第一次群眾大會就在生產大隊的院子里舉行。
工作組幹部傳達了上級文件之後,用通俗的語言做了講解。多數農民聽了後都紛紛表示堅決響應上級號召,投身改革。但有一位60多歲的農民卻哭著說:「這不是分田單干嗎?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我想不通。」
改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很快,聯產承包責任制這場聲勢浩大的改革在筆者任教的小村子全面推進,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春潮滾滾,農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年後,那位想不通的農民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逢人就說:「還是聯產承包責任制好,繳足了集體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地還是那片地,人還是那些人,但生產出來的糧食卻比以前多了,肚子飽了,日子好了,干勁足了。」
2、「雇傭工人」引爭議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維西縣城冒出了彭天慧等一批萬元戶。當時的萬元戶可不簡單啊,你想想看,工齡在10年左右的普通幹部月薪也就是60多元,一年下來才有720多元,十年才7200多元。
萬元戶冒出來了,生產規模越來越大了,從事生產的勞動力不夠,需要雇傭工人了。當時,維西縣城以釀制白酒為業的個體戶施老闆僱傭了3個農村青年,也沒有簽訂什麼勞動合同,吃住外,每月每人48元的工資。
一時間,施老闆僱工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人們的議論。有人說:「這是在搞資本主義,搞剝削。」有人說:「施老闆就是資本家,他僱工就是搞剝削!」
但更多人說:「僱傭農村剩餘勞動力從事第二產業是大好事,一方面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快了工商業發展,繁榮了經濟。」
爭議歸爭議,改革大潮洶涌澎拜,非公經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成為拉動維西經濟增長,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的強大引擎,其經濟總量占據了縣域經濟的「半壁江山」。
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
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⑸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小故事
改革開放三十年
我在春節的時候長輩講述了三十年前的事。三十年前,正值改革開放的時候,回顧以前的事長輩們都頗有感觸。尤其是媽媽,她一下子講了好多事讓我印象深刻。下面列舉幾件:
1.「我小時侯,很久才來一次賣糖吃的糖販子。我那時唯一的零食就是地里的番薯,所以糖販子一來,我很多時候都要買來吃。家裡當然不捨得給我那麼多錢買糖吃,常常都沒得吃或只有一顆吃。有一次,糖販子來了,我向爺爺要錢買糖,爺爺沒給我錢,不知道是捨不得還是沒有那麼多錢。那時我還幼小,不懂得太多事,爺爺便拿一張紙給我,糊弄我,我還以為是錢呢,拿著紙興沖沖地去買糖吃。結果糖販子說這不是錢,糖就又沒吃成了。」我聽了,心裡暗暗想,再窮,不會連糖也買不起!再想想現在,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吃糖,還不只是一顆,要吃一大包。還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吃一大堆的零食!
2.媽媽接著說:「以前大家無論如何去辛苦勞作,工資始終就是幾十塊,最多也不超600。再比比現在,一個清潔工一個月起碼七八百的工資。以前的話,恐怕只有幾十。幾十和七百誰都願意干七百的。中間擱了600多塊,再改革開放前的社會,600就差不多是個富翁了。不說七百的工作,很多人自己創業,一個月便是以萬為單位的收入。還有的是在家創業,方式各種各樣,收入逐漸日益增多。」
3.「以前人們大多都走路或騎三輪車,只有城市裡才有摩托車啊,等等。走路是個艱苦的活動,腿會癱軟,腳會酸痛。相比之下,城市裡那些騎摩托車可要舒服多啦!可是現在不同了。先談農村,有了以前沒有的摩托車,電瓶車,甚至還有小轎車。有些富一些的農家,竟然還蓋起了別墅。而城市裡更不用說了,處處是車。汽車、自行車、貨車、麵包車、小轎車……這些都是私家車,看一下公家車:客車,火車,巴士……還有水裡的船,天上的飛機,地下的地鐵……」
再想想,之所以有這天壤之別,是因為——想必大家都明白,那是傳奇千古的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無限的幸福!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這是中國的頂樑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這是鄧小平爺爺的心血,這是中國的心血!改革開放拯救了中國!
⑹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小故事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
編者按: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這30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黃金歲月」,也是很多人改變人生命運的「黃金歲月」。對於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作為參與者、創造者、見證者和受益者的中國老百姓,可以說感受最真,情意最切,體會最深。為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總結30年我們走過的光輝歷程,本報從本期起推出我省改革開放30年以來取得的輝煌成果和改革開放給百姓生活帶來的種種變化。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和講述曾經的、現在的、未來的故事和畫面。
房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一個人生活的棲息地,也就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熱門話題。
30年來,關於房子,有太多的變化。從土房到蓋板房、從木頭房到水泥房、從平房到樓房、從福利房到商品房,從一家幾口人蝸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現在一家人享受著上百平米的居室……這就是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我們告別舊時代的一縷春風。
曾經,一家人擠在20平米的小屋裡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這首曾經流行一時的歌曲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房子作為我們生活的起居室,是一所溫馨的處地。改革開放讓我們告別了曾經住房緊張的局面,在談及關於改革開放後的住房變化時,76歲高齡的杜大爺激動地對記者訴說著房子的故事。
杜大爺雖年已進入花甲,可精神非常好,面對記者的采訪,他的思維好像一下被拉回到了那個荒涼、貧窮、飢餓的年代。「你看過電影《沒事偷著樂》嗎?看過你肯定記得這樣的場景:一家老少擠在一間屋子裡,要住上下鋪;一大早起來,居民要排隊搶著上廁所;為了子女結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加蓋屋裡長著大樹的小房……」這就是我以前的真實寫照。杜大爺回憶說,改革開放前的住房十分緊張,單位沒有條件分房,他們一家六口人只好租了一間二十平米的平房。「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簡陋。牆是用土塊砌的,上面的木頭不算大,但還結實,可木頭上面的竹子由於時間過久的原因斷了或壞了,房子中間常裂開一條縫,土經常掉下來落在我們的頭上。而且我們一家六口人根本住不下,平時,小孩只好跑到他同學家去睡覺。尤其是到了冬天,由於房子的密封性很差,我們經常凍得睡不著覺。家裡來客人,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我們只好站著聊天,那時的情形不是現在的年輕人所能想像得到的。」杜大爺說。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慢慢有了改觀。最早是有些人在現在的湟光街道兩旁蓋起了二三層的小樓房。後來的幾年間,樓房已經越來越普遍、越建越高了。現在我一個人有三間房子,而且面積很大、也很明亮。我們應感謝共產黨,感謝改革開放。」
激動總是會在一瞬間表達出人們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杜老大爺樸素的言語深刻地印證了改革開放對我們生活改變。
平地起高樓
同樣有此經歷的侯聚物老人告訴記者,他是山西人,1954年隨做生意的父親來到西寧,剛來時,全家人住在「天主教堂」(現解放商場)後院的土坯房中。因為侯老上過小學,被招到西寧汽車一廠去上班。當時因為家裡人多,侯老全家9口人就擠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人多房少,沒辦法,侯老的爺爺又將30多平米的大房間用木板隔離成三間小房子,三個人住一小間。「我睡的那間和廚房連在一起,多日的煙熏火燎地把房子熏得黑糊糊的,很像現在的煤房。」
「當我在湟光看到三層小樓時,不禁叫出聲,好高的樓啊……」侯老用手比劃著,興奮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1981年,在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時,西寧汽車一廠蓋起了第一棟家屬樓,侯老有幸分到了樓房,60多平米,5樓。這時全家人終於有了一個舒舒服服睡覺的地方。隨著侯老的兒女們都長大成人,一個個走上工作崗位,現在他們又搬家了,是80多平米的房子。「改革讓人民生活富裕了,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了,人們的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侯老高興地說。
破爛平房變成漂亮樓房
「學校以前最大的變化是以前破爛不堪的幾排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棟漂亮的樓房。」某中學教師魏老師說。
回想起1990年上初中時的情景,今年35歲的魏老師說,以前學校的面貌真是慘不忍睹。學校的教學樓、宿舍門窗都是敞口的,沒有天花板,冬天用磚頭壘個土爐子,剛生火時滿教室烏煙瘴氣,根本沒法上課。至於宿舍,為了安全,不能生火,一到晚自習下課,一路小跑回到宿舍,鑽進冰冷的被窩,凍的直發抖。沒辦法,只好兩個人擠到一個被窩里互相取暖。
「前幾日有機會到母校轉了轉,看到了母校的變化,真讓人驚喜。外觀漂亮的教學樓,室內窗明幾凈,教室里真叫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而且宿舍也全部都是樓房,由以前的20多人的大宿舍變成了現在8個人的宿舍。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但卻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在改革開放政策的帶給人們的實惠,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魏老師很自信地說。
從有房住到住好房
「房子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夜之間無數棟高樓拔地而起,看到這些像是在做夢一樣。」今年28歲的中學教師孫延魁說。
孫延魁告訴記者,他老家是農村的,從他記事起,家裡一直住著三間用木頭蓋的房子。但那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是「外面大下,屋裡小下。」經常在半夜弄的一家人用盡了家裡的鍋碗瓢盆接漏雨。再後來孫延魁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一所中學執教,學校給他分了一間20平米的宿舍,雖然比在家時好了許多,但來幾個朋友時免不了經常打地鋪。去年,小孫在縣城按揭貸款賣了一套房子。
家住西寧市經濟開發區的李小姐今年25歲,是一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教師,她在談及自己的住房時,卻顯得格外輕松。
李小姐說,「我出生在80年代,是家裡的獨生女。所以在購房時,父母會為我做一定的考慮,比如先替我付首付款,或者為我買好房,但我更想靠銀行貸款買房,因為我想自力更生。現在的住房環境相對於小時候好多了,以前雖然我們住的是小二樓,但環境各方面都不好,改革開放30年,青海的樓房由原來多層發展到了現在的十幾層、幾十層,我們對居住環境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過不了幾年我也要考慮重新買房,現在人們的觀念已由過去的有房住發展到了追求居住環境優越。」
200多平米的房子, 新潮前衛的家用電器。這在西寧市民看來都是讓人羨慕不已的,可只有李教授才知道其中的波波折折、酸甜苦辣。李教授永遠忘不了當時遠方親戚到家中無處下腳的尷尬局面,也忘不了一家三口爭著用書桌的「熱鬧」場景。作為高校教授的她,不知把床底那些厚厚的書搬了多少個來回,當她從90年代90多平米的房子,搬進200多平米的房子里。她不禁感嘆到:「國家政策好,尤其是改革開放讓我們百姓受了益,從以前要求房子寬敞到現在要求房子結構合理、物業服務周到,大家的消費觀念正在一步步提高,真是可喜啊!」
數字見證發展
據有關部門統計,青海省1978年人均居住面積僅為1.74平方米,到1988年,已增長到7.48平方米,平均每年以6.9%的速度在高速增長,到1997年人均居住面積已接近9.45平方米,至2003年,全省人均居住面積已增到16.9平方米……改革開放30年來,人均居住面積已番了九倍。據資料顯示,2008年西寧市計劃開工建設各類住房360萬平方米,3.5萬套。年末建成各類住房1.44萬套,建成面積140萬平方米;其中政策性住房建設26.16萬平方米。這樣的數字還在不斷的增加。
5月15日,西寧市二期工程經濟適用房作為2008年西寧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項目,一直深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根據計劃,二期工程將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0萬平方米,其中配建廉租住房200套,預計年底前建成。二期工程的開工,標志著西寧市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全省各地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切實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和借鑒作用。
據了解,西寧市此前開工建設的一期1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和配建240套廉租住房項目,今年6月份符合申請條件的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即可入住。
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經濟的騰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百姓一朝更比一朝好的生活。改革開放讓我們在歷史的變革中感到了溫暖,感到了幸福,讓我們繼續向美好的生活奮力奔跑吧!
出國去掙「四大件」
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出國人員一定不會忘記坐落在北京安定門外的那個院子。院子內人頭攢動,排長隊等著報關的,交外匯券的,提貨的——人人興高采烈,旁人艷羨不已。院外邊好多人圍著門口,有看熱鬧的,有想換外匯的,忙得不亦樂乎。那個大院,正是出國人員服務公司的所在地。
拿外匯券買「洋貨」的日子
「在安外大院,大門離倉庫有二三百米的距離。每天早上,當警衛把門往外一開,黑壓壓的人群就拿著票往裡跑,東西實在供不應求。」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國內免稅部總經理池學鋒至今還能清晰地想起當時的場景。
「那時候在講改革開放,要把家門打開,讓國外的一些文化先進來,咱們的人也要走出去。而中國要和世界交融在一起,首先要人員流動。那時,國內的物質需求非常旺盛,但生產能力很差,是短缺經濟時代。有出國人員在國外買了電器等東西背回來,一是影響了國人形象,二是把錢花在國外比較可惜。所以就想了個辦法,設立一個地方給出國人員提供服務,也同時收回外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環球》雜志記者分析了當時的背景。
據記者了解,當時到免稅商店買東西,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一要出國,並根據政策得到相應的可購買自用物品的數量,也就是所謂的「指標」;二是相對應的一些證明,比如護照等;三就是錢(外匯券)。
受歡迎的日貨
「83年,國務院就批准成立了我們這家公司。在這個行業里,我們是領頭羊。我們從國外,尤其是日本,把商品買進來,再按照有關免稅的政策向出國人員提供商品。商品范圍大到摩托車,小到電池,我們都有。出國人員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當時,人們都崇尚日本原裝進口,我們有日本所有的牌子,索尼、松下、東芝、日立、三洋……」池學鋒介紹說。
的確,在80年代,日本電器讓國人趨之若鶩。人民銀行一位李女士告訴記者:「1988年,我到澳大利亞出差,因為這次出國,得到了去免稅店買一個"大件"的指標。我挑了好久,最後買了松下的彩電,質量相當好,是原產的,後來用了很多年」。
李女士所說的「大件」也是當時時興的術語。池學鋒介紹說:「免稅店的商品最初分"大件"、"小件"和"不算件"三類。最初的時候,有舊"四大件",即電視、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件"也升級了,變成彩電、音響、冰箱、洗衣機等等。"小件"則有吸塵器、電熨斗等。再後來,情況又變了,有的"小件"就不算件了,只分要件和不要件。政策是隨著市場的需求和改革開放的深化而變化的。」
一扇開了的窗
「80年代人們的願望太簡單了,就是改善現有的生活。怎麼改善呢——想辦法出國掙幾大件。」有人這樣形容那個時代的消費觀。但就在這樣樸素的消費觀影響下,中國人走向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西方的一些文明隨著他們的商品進入了中國家庭。中國曾經有一度崇尚西方,覺得人家什麼都先進,咱們自己生產的什麼都不靠譜。這其實是一種文化的撞擊,是改革開放的中國與國際交融的過程。」池學鋒這樣評價。
「在開放之前,中國注重重工業的發展,沒有什麼輕工業。而在那扇窗口打開了之後,國家開始制訂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勵輕工業的發展,一方面通過我們這樣的渠道引進國外的原裝產品,另一方面加緊走合資的道路,給合資的企業開了口子。於是,像松下這樣的企業就變成了雙軌制,一方面在日本維持它的生產線和研發,給我們提供原裝的產品,另一方面一條腿踏進了中國,開始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相繼建起了40多個廠。這就造就了國外原裝品和合資品同步發展的格局。後來,國內廠家的基礎技術和生產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很多產品就談不上原裝不原裝了。我們就不做電器了。」
對於電器這塊被放棄的業務,池學鋒一點也不「心疼」。他認為,隨著中國工業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消費觀念的提升,業務轉向是必須的,而這種升級也是令人欣慰的。
他告訴《環球》雜志記者,如今他們的業務已經開始進入後消費時代,「原來我們的商品以日本產品為主,而現在主要以歐洲產品為主。我們開始走品牌、品位路線,當然,貨真價優這個特點是始終保持的。」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100元的故事
說到改革開放給中國老百姓帶來的變化,當然要說到錢。要說到錢,就說100元在我經歷中的意義吧,也許,這會讓每個人想到自己那本小賬,那些經歷。
最早接近100元這個數字,是「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高中畢業了,大學不招生,城市也無法給青年人提供就業機會,就把青年們下放到農村去,自食其力,叫做「插隊知識青年」。我自食其力在農村第一年的收入,大約有100元。其中實物收入是糧食300多斤,每斤約1角錢,現金收入約60多元。當然,糧食的黑市價每斤有1元多錢,但我自己張嘴塞肚皮還不夠,哪能去賣?所以一年總收入就只有100元。我在生產隊表現還好,當上了副隊長,收入等級較高,每天掙工分9分,最高等級每天掙10分。因此,這也是「文化大革命」中一個農民的收入狀態。
我參加工作的第一份工資是每月27元,軍馬場的倉庫保管員,行政27級。拿了兩年,軍馬場撤銷了,調到部隊另一個工程處。財務科說:「哪來的27級?一級工還相當於25級呢。」於是我變成一級工,升了兩級,拿36元錢。再一年升到二級,拿42·1元。這個標准一直拿到我以後上完大學。42·1元的月工資是化學工業行業的工資,這是除了大學畢業生每月拿56元之外,青年職工中較高的工資了。這是個什麼概念?我記得一個老工人給我扳著指頭算賬:「現在市場雞蛋2角一個,我一月掙200個雞蛋!」當年鄧拓寫了篇《一個雞蛋的家當》被批鬥撤職。其實中國老百姓沒有金本位,就是「蛋本位」。也就是說,我剛參加工作的工資是每月100個雞蛋,到改革開放前變成了每月掙200個雞蛋。這就是當時城市青年職工的生活水平,每月掙200個雞蛋,已經不是一個雞蛋的家當了,我心滿意足。要問我當時最大的心願是什麼?我說過,「唉,如果正常升工資,再加運氣好當個官,到退休能每月掙100元錢多好!」
改革開放初期,雖然工資還沒漲,我上大學了。上了大學還發表作品了,發表作品掙稿費,收發室小黑板上常有「葉延濱」3個字,同班同學也有幾個奮起寫作。寫作還得全國獎了。1981年,還是個大學生的我,風風光光在中央首長手上領了獎狀。不僅有獎狀,還有獎金。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國家級獎金100元。少嗎?那時我可真是不覺得少,兩個半月的工資哪!從此之後,榮譽不只是掛在牆上的獎狀了,還有獎金。
1992年,我有幸成為首批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這專家稱號與津貼有關,每月發給特殊津貼100元(剛開始我和另一位「年輕專家」每月只有50元,很快就變成100元)。這津貼在1993年相當於我工資的一半,按當年物價能買多少雞蛋沒算過,但畢竟一下子漲了50%的工資啊。
之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100元面值的大鈔。改革開放30年,我們的工資獎金變成多少個100元了,人人心知肚明。100元就變成人人都熟悉的物件了,100元成了老百姓常招來揮去的平常物了。於是,在我的記憶中,100元從此不再有故事了。
⑺ 求改革開放的小故事
概括地說,改革開放,我們「改」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直觀地考察我們的現實社會,經過改革開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確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從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看,早已由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已經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經濟體制看,已經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從社會狀態看,已經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從出發點看,過去建設社會主義,強調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現在強調改善人民生活,以民為本。 在全黨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後,通過改革開放形成和確立起來的以上五個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要素。 這樣一些重大的變化,給我們的社會和社會成員帶來什麼呢? 首先是經濟的快速發展。1980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是7100億元(見十二大報告),到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1.09萬億元,即使扣除價格上漲因素,也增長了幾十倍之多。我國的經濟發展之快,被國際輿論視為奇跡。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進入歷史新時期的時候,我國大約九億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口竟有2.5億之多。現在,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還留下一個不小的尾巴),廣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顯改善。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實,不必一一列舉。 綜合國力大幅度增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增強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變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壯年文盲已基本掃除,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學的毛入學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二十。過去年代存在的那種個人迷信、思想僵化狀態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人們敢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大大增強。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呢?以上這些,就是現實存在的、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年,鄧小平曾說:「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68頁)回過頭來看,確實是這樣。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實踐和歷史的角度看,改革開放,其意義決不亞於民主革命時期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進步。特別要強調的是,生產力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標准。
⑻ 改革開放30年 小故事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記者來到三槐路街崔桂榮老人的家,聽崔奶奶講述生活巨變——
70歲的崔桂榮老人原籍河北青縣,30多年前曾供職於塘沽飲食服務公司。丈夫在部隊服役20年後,轉業到港務局工作。那個年代,他們唱著革命歌曲,快樂地生活和工作著,但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歲月里,他們為了生存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代價。借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記者來到三槐路向陽樓社區,傾聽崔奶奶回憶過去那些難忘的歲月,品味今天美好的生活。
3年早點錢買來一台縫紉機
一台舊式的縫紉機擺在崔奶奶家中最顯眼的位置,上面用布精心地遮擋著灰塵。「這台縫紉機可有故事了,前幾天搬家,兒女們讓我把它當廢品賣了,我堅決不同意,為這事情我還和他們據理力爭呢!」
「俗話說: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是老三。為了讓孩子們穿得體面一些,有一台縫紉機該多好啊!那時候,一台縫紉機100多塊錢!也不能為了買縫紉機,把一家老小的生活耽誤了。」崔奶奶感慨地說,「當時,飲食公司為了方便上早班的需要,每人定量發就餐券供早餐使用。那時候2分錢可以買一個果子,5分錢買一個烤餅,外加糧票。我們部門有6個職工,有時候大家聚在一起吃早餐,其樂融融。有一天我突發奇想,使我以後的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
「每天把這些錢吃進肚子里有點可惜啊!一天,我和其他兩個同事約定,以後自帶饅頭做早餐,把相應數目的早餐券換成錢,集中放在單位一個吊著的籃子里,看看能攢多少錢。3年後的一天,我們居然每人積攢了100多元,這可是3年的早餐換來的啊!必須買點有紀念意義的東西。隨後,我那兩個同事用這『額外』的錢購置了手錶或補貼家用,而我毫不猶豫地用這錢購置了這台上海牌縫紉機,」崔奶奶自豪地告訴我們。
想吃肉包子肉餃子就是奢望
「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災害使全國上下都為吃飯發愁,那時候按照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確定每人每月的糧食分配數量。因此就出現了糧票、面票,甚至白糖、雞蛋、牛奶、肥皂、芝麻醬、糖果、棉花等也要憑票供應。」
「每月必須計劃著開支,粗糧和細糧搭配著過,以稀飯為主,現在的蒜毫和菜花,那時侯叫細菜,買點蒜毫就算改善生活。逢年過節的時候,餃子餡用粉皮、麵筋、果子等攙和著用,連雞蛋都捨不得放,想吃肉包子、肉餃子那簡直就是奢望。」
「那時侯最怕家裡來人,大家都餓,老家來的人又特別能吃,煮上半鍋稀飯,一家人圍在一起,算是招待客人了。如果你想吃上一次魚,或者嗑上一把瓜子、花生,只能等到有供應的時候,還得排起長龍,憑票供應。如果買到炒得發黑的花生、瓜子,根本沒閑心挑毛病,只會當作寶貝收藏起來,等著過年待客。」
最寶貴的是糧票,第二才是錢
「可以這樣說,在糧食極度缺乏的日子裡,最寶貴的是糧票,第二才是錢。你可以用糧票換到錢,但卻很難用錢買到糧票。那時候,我的幾個孩子也特別懂事情,從來不把注意力放在吃的上面,可是糧票定人不放量,隨著體力活動的增加和年齡的增長,經常一鍋粥里多加水應付生活。」
「有時候在自己家偷偷養雞,給孩子們增加營養。現在的生活啊,也不知道怎麼了,好多東西我都看不上眼。一次,我看到一家餐館里吃不完的東西倒進了泔水桶,我非常心痛,告誡孩子們吃多少點多少菜,絕對不能浪費。」說到這里,老人用手整理著床單上積存下來的糧票和一些票證,心情激動。老人說,經常拿出來數數,一起回憶過去的日子,對家裡的孩子也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背著95萬元現金去買房
采訪快要結束的時候,隨同前往的三槐路街向陽樓居委會韓主任對我們說了一件事:「老人的日子越來越好,身體也硬朗,可是有一次差點把我們嚇死了。那是去年,老人家用普通塑料袋,包著95萬元拆遷補償款,一個人來到5公里以外的售樓中心去買房。當時售樓處人員都非常驚訝。老人說,我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么多錢,這次一定要背著它才感到安全!」老人孩子般地笑了起來。
過去的歲月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1978年到2008年,我國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大家的生活就像崔桂榮老人的生活一樣,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⑼ 改革開放的故事
概括地說,改革開放,我們「改」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直觀地考察我們的現實社會,經過改革開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確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從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看,早已由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已經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經濟體制看,已經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從社會狀態看,已經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從出發點看,過去建設社會主義,強調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現在強調改善人民生活,以民為本。
在全黨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後,通過改革開放形成和確立起來的以上五個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要素。
這樣一些重大的變化,給我們的社會和社會成員帶來什麼呢?
首先是經濟的快速發展。1980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是7100億元(見十二大報告),到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1.09萬億元,即使扣除價格上漲因素,也增長了幾十倍之多。我國的經濟發展之快,被國際輿論視為奇跡。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進入歷史新時期的時候,我國大約九億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口竟有2.5億之多。現在,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還留下一個不小的尾巴),廣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顯改善。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實,不必一一列舉。
綜合國力大幅度增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增強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變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壯年文盲已基本掃除,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學的毛入學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二十。過去年代存在的那種個人迷信、思想僵化狀態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人們敢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大大增強。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呢?以上這些,就是現實存在的、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年,鄧小平曾說:「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68頁)回過頭來看,確實是這樣。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實踐和歷史的角度看,改革開放,其意義決不亞於民主革命時期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進步。特別要強調的是,生產力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標准。
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的路線是正確的,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體現
但是,國際國內都有人認為,改革開放搞了一個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或者說,中國現在是共產黨領導的資本主義。有人甚至想當然地列出幾條,作為標准,對照現實社會,指責改革開放偏離了社會主義方向。
這里涉及到一個老問題,就是究竟什麼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確實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丟開老祖宗,隨心所欲地發議論。那麼,什麼是科學的社會主義呢,老祖宗是怎麼說的呢?
馬克思和恩格斯著重在經濟方面講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從經濟上分析和判斷社會性質是唯物史觀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滅資產階級的私有制,由社會佔有生產資料。恩格斯強調:社會主義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當然在於,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組織生產。(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4卷第693頁)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公有制」與「社會佔有生產資料」兩個概念在同一意義上使用,但這兩個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體實現形式決不限於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要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總量。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提出了這個要求,以後他們又不斷地闡述這個思想。
「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3卷第633頁)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強調,他們的理論是活的行動理論,而不是必須機械照搬的教條,這些基本原理的具體運用,完全取決於人們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就是說,要從各國的實際出發。
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3頁)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講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的思維方法,是列舉幾條特徵,來判斷社會主義,而不善於從基本思想的高度、從本質的高度理解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我們認定發展是硬道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我們強調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為本。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較好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由於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特別要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用中國語言表達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應當提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
應當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更多更好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從消滅了剝削制度、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及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來看,都屬於科學社會主義的范疇。但是,由於在指導思想上對什麼是社會主義認識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中確有不少不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東西,概括地說,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純」的所有制、計劃經濟體制、以階級斗爭為綱、高度集權。通過改革開放,這些不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東西,有的相當徹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變。總之,我們的改革開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國實際的東西,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東西,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重道遠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轉變還遠遠沒有完成,我們的改革開放任重道遠。
觀察我們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市場秩序還不夠規范,市場的發育程度還比較低;傳統社會主義模式還有殘存,舊體制的思想、觀念、習慣、活動方式、領導方法還存在,等等。還要看到,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還存在一些非社會主義的東西,這主要是指封建主義的殘余影響。鄧小平曾指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存在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現象、家長制現象、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這些弊端都帶有封建主義色彩。最近揭露出來的山西黑磚窯,是比封建主義還要落後的東西,帶有奴隸制的色彩。以上這些,其性質都是非社會主義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總體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誤失衡。現實社會中的各種關系,最基本的是經濟與政治、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的關系,而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不夠協調,經濟體制改革邁出了幾大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政治體制改革卻是碎步緩行,進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沒有削弱,還有增強之勢。目前存在的民生問題突出,貧富差距拉大,為富不仁現象增多,丑惡現象陳渣泛起,社會風氣敗壞,腐敗嚴重等問題,都同政治體制改革不到位有關。
目前改革處在關鍵階段,問題很多,矛盾復雜,難度很大,各種議論紛起,我們要下最大決心,拿出民主革命時期提出將革命進行到底那樣的決心、氣概和魄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我們體會到,從舊體制轉變為新體制,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轉變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確實是一場革命。在改革進程中,困擾改革者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姓資姓社」的問題。改革從起步時起,就有人指責是走了資本主義道路;改革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姓資姓社」的爭論。
鄧小平針對「姓資姓社」的爭論,明確指出:「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2頁)這就是有名的「三個有利於」標准。「三個有利於」標准不僅是實踐標準的發展,更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三個有利於」標準是鄧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個有利於」標準是廓清「姓社姓資」迷霧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領導幹部所說,這些年,我們就是靠「三個有利於」標准壯了膽。
堅持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以「三個有利於」為判斷標准。我們看到,有的文章談論改革,洋洋萬言,引了不少鄧小平的話,但就是不講「三個有利於」標准,真是咄咄怪事!不贊成「三個有利於」為判斷標准,必然要另立判斷標准,這是挑起「姓社姓資」爭論的習慣做法。實踐已經證明,離開「三個有利於」標准談改革開放,很可能南轅而北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頭腦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