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讀書筆記

歷史人物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2021-02-02 15:06:06

『壹』 歷史人物評價的讀後感

何為英雄(論項羽)

說到項羽,其人在我小時候的心目中就跟大俠似的,一個人就能殺掉上百人,騎著一匹駿馬南征北戰,力拔山兮氣蓋世,還擁有虞姬那樣漂亮忠心的美人,就連死都那麼有骨氣,不肯苟全性命,這樣的英雄一易得民心,據說當初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項羽死後,楚地除了魯地外都歸順了漢王,因為魯地人恪守禮儀,誓死為項王守節,所以漢王就拿來項王的頭,給魯地人看,魯地百姓知道項王的確死了,才投降了漢王。
現在,我覺得項羽擁有的更多的是人格魅力,尤其是義和氣,但它們不免掩蓋了他性格的弱點,在「時」不利時,這弱點自然就顯露出來了。
這里有件趣事兒,話說鴻門宴後,項羽率軍屠戮咸陽,燒毀了秦宮室,大火燒了整整三個月都沒熄滅,有人勸導項王說:「關中地區有山河阻塞四方,土地肥沃,您可以在這里建立都城,肯定能稱霸天下。」項王看見秦的宮室都已經被大火燒得一片狼籍,有加上心裡懷念故土,只想東歸,於是說:「富貴不歸故鄉,就像穿著錦綉衣裳在夜間行走一樣,怎麼能讓人看到我的榮華富貴呢?」那人聽了,就私下嘲笑項王說:「很多人說,楚國人就像是沐猴戴了人的帽子,裝人,果真如此。」項王聽了這話,就把那人烹殺了。那人說的話後來被引申為一個成語,叫「沐猴而冠」按照項羽的性格是絕對受不了這樣的嘲諷的。
同項羽比起來,劉邦在這方面就作得很好,不管是在鴻門宴偷偷溜走,還是在皋城的「我寧願鬥智,就是不跟你比力氣!」等等的事,都體現了他「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的性格優勢。
由此看來,能稱霸天下的英雄,不一定就是才氣過人,舉世無雙的英雄。

從劉邦與項羽的成敗看統帥人才素質

據《史記》記載,秦朝末年,劉邦、項羽都曾經親眼目睹中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尊容與威儀。可這兩位差距頗大,兩個人見到始皇帝也都說過一句好像發誓賭願的話,話講得很有意思。劉邦見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帝說:「大丈夫當如是也!」好像只有秦始皇是大丈夫,其他人都是小丈夫了!羨慕之情隱在了話的裡面。項羽更直率,他說:「我必取而代之!」。這廝膽子也忒大了,多虧其叔父掩其口逃走,也多虧人多雜亂,始皇帝沒聽見。否則,項羽就不可能演出那幕「霸王別姬」了,早就「屍、首相別」了。那時代也是一個競爭乳酪的時代,最大塊的乳酪就是秦王朝的天下。秦王朝這塊大乳酪真誘惑人呀!呵!這大塊乳酪!饞得六國後裔以及那些有野心的人,都瞪著眼睛看著。劉邦、項羽也不例外。後來,天下歸了劉邦那廝,後世很多人鳴不平。那意思就是說,大好天下歸項羽還可以,還說得過去!你劉邦算什麼呀?人們的不平影響不了劉邦這個流氓「痞子」做大漢的開國皇帝。

粗略分析,這倆位有共同的愛好,都是不願意讀書的人。要是真叫起真兒來,還真值得仔細推敲一番。剛才說了說你眼中的乳酪。下面再說一下乳酪時代的你。你——就是想得到乳酪的那個人。借用劉邦和項羽的成敗,闡明其中的道理。

一、劉、項成敗對創業和守成的人才觀的啟示

1、創業人才不必求全責備——項羽輸在識人用人上創業和守成難度都很大,只是側重點不一樣。因而重點任務也不一樣,完成任務的方式也存在著很大差距。在創業階段和守成階段對人才的評價任用有很大差別:創業時期多傾向於重才輕德;守成時期往往要求德才兼備。

2、順應時代潮流至關重要——項羽輸在對天下形勢判斷上現在先比較一下劉邦、項羽。兩個同一個乳酪時代的人,一個是乳酪時代的「流氓」,一個是乳酪時代的悲劇英雄。兩個人的因果結局很能啟發人。其個人素質與結局應驗了一種因果關系,這結局驗證了兩句話:

第一句: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左傳•僖公五年》)
第二句:世界發展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這兩句話要理性分析,別感情用事。這個「德」包含現在所說的能力和素養,但更突出體現在統帥人物的品質方面。秦亡,楚(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漢(封劉邦為漢王)相爭約四年。劉邦獲勝。其實,在鴻門宴上,項羽的謀士被尊為亞父的范增,早就看出劉邦的行為與志向了。所以,在殺不了劉邦時,恨恨的劍斬玉斗,大呼「遂成豎子之名!」

二、兩人相比較,劉邦得到秦王朝天下這塊大乳酪,順理成章。

主要原因有: 1、約束行為,以待天時。 劉邦志在獲得大乳酪,收斂了自己流氓行為,「婦女無所幸」「觀其志不在小……此天子氣也」,攻下秦都,封咸陽府庫,以待項羽。占天時,積蓄力量,主動作為。項羽則佔有劉邦打下的咸陽,焚秦宮室,毀阿房宮,搶劫婦女,掠奪財寶,顯示出志大才疏,不重視在百姓中樹立形象,軍隊紀律渙散,逐漸失去人心。

2、約法三章,昭信天下。 漢王劉邦聽蕭何計策,約法三章,取信於民;項羽焚燒秦宮室,掠美人財物,成為劉氏大仁大義的反面陪襯。

3、屈尊攬才,接受忠諫。 大將韓信、謀士張良、相國蕭何,像陳平、周勃、夏侯嬰等人才濟濟,俱為所用。築台拜將,親授帥符。對有利於得到大乳酪的要求、計策,迅速決策;項羽則優柔寡斷,終婦人之心,用人必親近,不會用人,加上決策失誤,最終失去大好機會。

4、用人以才,不論出身。 劉邦接受謀士的建議,用人不論身份和名聲。韓信受辱胯下,陳平盜嫂,樊噲乃殺狗屠夫。至於文化人如酈生、陸賈、李左車、蒯徹等亦盡為之用,以展其才,這叫用人之長,容人之短;項羽任韓信為執戟郎,大材小用,不會用人,不會識人,賢愚不分,任人唯親,項氏集團奸細內出,終壞大事。

5、能識大體、顧全大局。 劉邦能審時度勢,伺機以待天時。這是劉邦認可的比較理性的思考。項羽則剛愎自用,感情處事,加之婦人之仁,不識大體,最終毀掉最可能獲得大乳酪的大局。正是,「長城」非他毀,自毀也!

6、隱忍屈辱,不亂大謀。 一個人有野心或雄心誰都管不了,能在巨大的屈辱面前當孫子或裝孫子,不是誰都能行!劉邦行!項羽不行!大丈夫能伸能屈,從這一點也可以預見出,誰最後可能獲得勝利了!劉邦兵敗,蓄積力量,以圖東山再起;項羽兵敗,認為「天亡我也」,不過烏江,自刎垓下。

7、大的氣量,能容他人。 劉邦能容納那些有個性的人才,尤其是在關鍵時刻。大將軍韓信攻克齊地,自立假齊王,並奏報劉邦。劉邦接到奏報,正在猶豫。張良一捅他,劉邦馬上反應,「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齊王,不做假齊王!」於是封韓信為齊王。項羽則好大喜功,亂封諸王,引火燒身,四面樹敵,成眾怨之的。雖然,人們敢怒不敢言,但是義軍內部已是貌合神離,只保留著一種可怕的團結局面。

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以說劉邦有用人的專長,加上那些謀士的策劃與參謀,基本成功完成了關鍵的幾件大事。劉邦也敢於在登基做皇帝後的大宴群臣的慶功會上公開講,自己的能力不及「三傑」(韓信、張良、蕭何),又很不謙虛但很實在地說道,「我能用之!」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劉邦則善於「將將」(統帥大將)。項羽不懂知人善任,氣走了亞父范增,眾叛親離。

以上歸納雖然不完整、不全面。只是簡單的一一作了些比較。但從中可以看出:劉邦取勝有因,項羽失敗有果。你有什麼想法?總之,想創造屬於自己的乳酪,還別說大乳酪,要有理性的頭腦,如判斷能力、應變能力、決策能力、反應能力、用人能力(能團結人抱團打天下)。在用人上不要絕對的在乎知識的多少(我本人不反對知識多)。但不能只局限在知識這一面,尤其是當代用人,不能唯學歷。有學歷沒見識,知識是死的,沒用。只要有見識,知識才是活的!
關於項羽的成語故事

項羽是我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關的許多事跡後來逐漸演化為成語。在一人身上發生這么多的成語故事,實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取而代之——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今江蘇蘇州),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看。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語,就表現出項羽的宏偉大志和英雄氣概。

先發制人——陳勝起義後,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於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巨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 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劉邦。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劉邦,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劉邦。劉邦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劉邦借機脫離險境。

沐猴而冠——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借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聞聽此言,就殺了說這話的人。

四面楚歌——因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項羽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劉邦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此外,還有「坐不安席」、「秋毫無犯」、「不拘小節」、「暗渡陳倉」等成語與項羽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貳』 中國歷史人物讀書筆記4篇

讀書筆記是寫戚繼光抗倭的時候他說寫出了他的英雄事跡他說我們國家的民族英雄你就可以寫出來是戚繼光的英雄事跡加你的讀後感可以跟他學習的時候就是第一篇。

『叄』 三本歷史人物傳記的讀書筆記

《秦始皇大傳》《司馬懿大傳》《拿破崙傳》等等。

『肆』 關於近代歷史人物讀後感

《張學良傳》讀後感
張學良,堪稱傳奇的一生,中國歷史上聞名的人物,他傳奇的一生經歷與他所處的歷史背景深深吸引了我,所以我閱讀了《張學良傳》。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對張學良將軍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那時中國的歷史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張學良傳》通過大量翔實的歷史事實為依據,對張學良將軍公正評價,是一部很優秀的歷史著作。這本書敘述了從張學良將軍的青少年時期一直寫到他住在台灣的晚年生活,包含涉及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眾多,書中展現出了張將軍的曲折坎坷、又極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道路,並從多方面角度表現出了他那紛繁復雜的精神世界,揭示出了他從一個封建統治集團成長為一個傑出愛國將領的過程,他的一生,更是從民國初年至今的一部歷史畫卷的縮影。在我看來,張將軍面對中華民族遭受日本帝國主義者蹂躪,國破家亡的局勢,主張愛國一家,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力諫蔣介石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要改弦更張,聯合共產黨共同抗日。
1928年,在張將軍父親被日本人炸死後,也就是「皇姑屯事件」後,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統治東北。張作霖被炸死後一星期,張學良將軍以「東北易幟」的果斷行動,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改旗易幟,背負國恥家仇的他,為國家的統一和對外抗戰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張學良將軍在個人利益的與國家利益選擇中,選擇中選擇了國家利益;在個人安危與祖國安危的選擇中,選擇了祖國安危,正確處理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個人安危與祖國安危的關系,使日本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企圖變為泡影,使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他這種顧全大局的行為以及他將民族、國家放在首位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都說是時勢造英雄,但我認為張學良將軍能成就一生,還在於其優秀的各種品質。從張學良早年的經歷中可以看出,作為一個自幼處於「東北王太子」地位,年紀輕輕就帶兵打仗的年輕將領來說,他能虛懷若谷,團結部屬,並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不隨波逐流,確是難能可貴的。但他的不同凡響之處,還不止此,在瞬息萬變的政治軍事斗爭中,他也是敢作敢為、雷厲風行的。據說,他有一把刀,那是大帥的珍貴遺物,他很喜愛,一直把它帶在身邊。這刀做工精緻,鋒利無比,刀柄上有一行字,寫的是:事到臨頭須放膽。看得出來,這對他以後的行動也不能說沒有影響。
張學良一直在探求著救國救民的出路,為了追求一統的中國,愛國情懷一貫始終。在他28歲的時候他以少帥身份成為東三省的領袖,按理他完全可以獨樹旗幟稱霸一方,但他深明大義,以統一祖國為己任,怒斥日本帝國主義的威脅利誘,拒絕日本顧問要他做滿洲的皇帝,毅然宣布東北易幟,歸屬南京政府,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他游歷歐洲期間,受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影響,相信領袖至上,以為這樣就可以救國,可以實現統一,但在後來的實踐中他發現,單單的領袖至上,僅僅依靠蔣介石是不能救中國的,必須聯合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他敢於承認錯誤,知錯必改,敢於承擔責任,胸懷坦盪。為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團結,他可以犧牲個人的利益,顧全大局。晚年的張學良,他反對台灣脫離祖國,期盼兩岸早日實現和平統一,並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在答記者問時,借於右任的詩「葬我於高山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苦。」,表達思鄉之情。
看了這本書,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一個性情中人,有雄才有大略,可是一輩子因為一個西安事變再也無法為祖國的建設出力,這怕也是他的一生的遺憾,看完張少帥,突然聯想起三國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覺得這兩位在氣質上到真有些相仿---「出身官宦,少年得志,意氣風發,壯志未酬。」但是,張學良將軍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也是十分重大的,其為國貢獻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與實踐的。
張學良是現代愛國主義者的典範,盡管愛國主義征程中也有過挫折,但暇不掩瑜,他為祖國和平統一,為東北的建設,為抗日民族解放大業所立下的豐功偉績,以及那種心地純潔的愛國主義和舉世罕見的犧牲自我精神將永垂青史。
張學良將軍的歷史,也是中們,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作為一名入黨積極份子,要時刻以他為榜樣,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為祖國的繁華民族近代史的一個縮影,讀完整部書,讓我看到了在那個年代,一個錚錚青年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的興亡的頑強拼搏,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風亮節。張將軍已經離開了我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時刻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抵禦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隨時響應國家號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為新的年輕一代,我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那個年代對我們來說也很遙遠,但我們要有憂患意識,要為祖國更加強大,更加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隨著祖國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的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挑戰,努力學習,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讀完這本書,深深感受到對於一個民族來說,作為個人一個時時將民族、國家放在首位,這樣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在世界真正的站起來。
希望採納

『伍』 介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讀書筆記300字

對曹操的評價

(1)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

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著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這種情況的造成,除了應當歸罪於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外,鎮壓農民起義和破壞社會生產的軍閥,自然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首。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這些都將在談論經濟時再介紹。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操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操所敗。操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較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我們只要翻看一下《三國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統治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會風氣都與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傾軋營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為而不受懲罰的官吏和豪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馬光說操「化亂為治」,並非無據。而且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的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操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於是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與推行法治政策相輔而行的是操力圖集權於己,不容許臣下有結黨行為。他下令說:「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操為了監視群臣,設置「校事」。這件事受到大臣反對,認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對此加以解釋說:「要能刺舉而辦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所謂「賢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們累世為官,枝連葉附,名望和勢力很大。操對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籠絡,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實權;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賤的校事來檢查他們的行動。至於這樣做有無必要呢?我們可以用日後孫權的話來回答。孫權說:「長文(陳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成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孫權也仿效操設校事一職,可知在當時情況下,設置監視大臣行動的校事,以防漢末和袁紹集團內大臣結黨拉派的重演,還是不無道理的。從曹魏政權的內部結構看,世家大臣最多,潛在的危險也較重。曹操為自身及子孫計,設置校事以伺察大臣,雖有些苛刻和搞權術,但不這樣,是難以制服他們的。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

首先,操善於馭將;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東擊孫權,退軍時,留下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及護軍薛悌鎮守合肥。次年,操於出軍西擊張魯前,派人給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寫明:「賊至乃發」。不久,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十萬來攻合肥,薛悌等開函看教,乃是:「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這時合肥守軍總共才七千餘人。敵眾我寡,如果分兵出戰,是否上策,諸將疑惑。張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聞言,當即表示贊同。於是遼、典當夜招募敢從之士八百人,殺牛犒饗。次日天亮,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己名,直沖至孫權麾下。權見遼來勢兇猛,大為驚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呼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兵少,聚眾圍遼數重。遼一再突圍,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早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遼等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軍經此一戰,銳氣頓失,守合肥十餘日,即撤軍退。大眾既去,權和數將尚留逍遙津北。張遼從高望見,即率步騎前來捉權,極將甘寧、呂蒙、凌統等竭死格鬥,權始乘駿馬逃去,幾被活捉。史家對操教令,頗為贊揚,胡三省認為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孫盛認為操之本意是勇怯調配,「參以同異」。我以為:張遼作戰固極勇銳,樂進也以「驍果」顯名,常先登陷陣,「奮強突圍,無堅不陷」。如果把樂進說成是「怯」者或僅能「持重」的人,恐怕是不妥的。操的本意,料知孫權來時必自恃人馬眾多,合肥守兵寡少,必然驕忽輕敵。正可乘此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襲擊。即如張遼所說「及其未合,折其盛氣」,如此而已。蓋兵貴神速,掩其不備,操之知將料敵,固極高明。

由於孫權經常進兵侵犯合肥,所以曹魏一些靠近合肥的州刺史也帶兵屯戍於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操令屯戍在合肥的兗州刺史裴潛等作好行軍准備。因這時合肥方面並無軍事氣氛,故裴潛等動作不速。揚州刺史溫恢暗自對裴潛說:「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為急會者,不欲驚動遠眾。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速知王意,後召先至,卿受其責矣!」於是裴潛趕緊作好快速行軍准備。果然不久接到快速進軍的命令。接著張遼等也收到詔書。說明操對諸將約束甚嚴,不容有忽慢詔令和動作遲緩的事。

由上可知,操善於用將,對之要求也很嚴格,但能得到他們的擁護。甚至連孫權都說操之「御將,自古少有」。證明操是善於御將的。

曹操還富有韜略、足智多謀,在戰略、戰術方面,常能應付裕如。操在戰斗時,常能根據敵我情況,臨機決策,變化多端。如前所述。操在對於毒農民軍、呂布、張綉、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爭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方法,譎敵致勝,轉弱為強。在戰略方面,操能集中部屬智慧,擇善而從,少有失誤。例如當操與呂布爭奪兗州,相持不下時,徐州牧陶謙病死,操欲乘機襲取徐州,然後再擊呂布。荀彧勸阻之。操乃改變主意,以全力擊敗呂布,平定了兗州。接著徐州也歸附了。建安六年(201年),即官渡戰後下一年,操因糧少,不足略定河北,欲因紹新破,以其間擊劉表。荀彧說:「今紹敗,其眾離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兗、豫,遠師江、漢,若紹收其餘燼,承虛以出人後,則公事去矣」。操從之,終究平定了冀州。

由上可知,荀彧在戰略決策方面屢次糾正操的疑誤想法,因而對操的成敗存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其他謀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樣功勛,為操所稱譽。足證操對戰略部署極為重視,事先都與群僚仔細商討。他能採納別人的正確策略,說明他的判斷力是很強的。

當操與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紹問操:「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操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操又對別人說:「湯、武之王,豈同土哉?若以險固為資,則不能應機而變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敵致勝,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發揮臣下的智慧和將士的戰斗積極性。所謂使「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

無論曹操在戰略、戰術上做得怎樣出色,如果其軍隊沒有較強的戰鬥力還是不行的。呂布的軍隊號稱勇悍;袁紹的軍隊人數最多,經過多次較量之後,都為操所敗,說明操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操軍戰鬥力之所以強,乃由於操一貫採取精兵、簡政、重視糧食生產及運輸等措施。操曾說:「孤所以能常以少兵勝敵者,常念增戰士,忽餘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為戰士愛馬也;不樂多署吏,為戰士愛糧也」。操自言當官渡會戰時,袁紹有鎧甲一萬領,他只有二十領;袁紹有馬鎧三百具,他連十具都不到。操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操治軍帶兵,比較重視紀律,賞罰比較嚴明,結果打敗了袁軍。一次在行軍途中,操傳令不得讓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於是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了麥子。可是操自己所騎的馬卻因吃驚而踏了麥田。於是操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發,做為處罰,這雖只是做做樣子,但也可說明操在軍中持法是比較認真的。操起兵初期,打過不少敗仗,但軍隊始終沒有潰散,就是因操治軍嚴整,而且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也能較好地配合和支持軍事。所以終能轉危為安、變弱為強。其他軍閥如袁紹則「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呂布則「勇而無計」、「輕狡反復」;劉表則「不習軍事」、只「保境自守」;袁術則「奢淫放肆」、「無纖介之善」。所以操終能將他們各個擊破。

由此,我們說曹操可以稱得上古代卓越的軍事家。

(3)曹操的為人和作風。

操在中國歷史上是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們對他的看法紛紜錯雜,毀譽不一。毀者把他說成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譽者則目之為命世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關史書記載,既善惡錯出,真假難辨。我們如果片面地依據某些記述,斷章取義,縱然再多發表評論文章,亦無濟於事。評論歷史人物,應當從有關的可靠記述中歸納出居於主流的東西(如德、才、功、過、善、惡、作用、影響等),從而得出確切的結論。不僅要把這一人物與他同時的人相比較,也要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同一類型的人相比較,這樣便不難估計其在各方面的價值,以確定其歷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與奸的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做過分析,曹魏政權是曹操在農民起義的影響下,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當時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漢朝還有什麼可供曹操篡奪呢?曹操確實是玩弄了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但這樣做,還是為漢朝延長了二十餘年的名義上的國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話,那末,二袁、劉表、劉備、孫權……誰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個能維護漢政權的忠臣來,還能說操是奸臣嗎?

至於曹操對人是否奸詐?專門傾人利己呢?傳說中曹操所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是否真實呢?據《三國志》卷1《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字刃擊殺數人。

《武帝紀》注又引《世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武帝紀》注又引孫盛《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根據《魏書》的說法,操殺人系於被劫之後,這種殺人,不能說是負人,而只是懲罰歹徒的行為。《雜記》所說操夜殺人,乃是怕別人殺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這還可以說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行為。但操過後,還是很快就感到凄愴傷懷,說明這次殺人是屬於誤會,並非操本性即安於做負人之事。而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語,只見於此書,其他二書均未道及。可知這話是不可靠的。從當時實際情況論,操恐懼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輕易做殺人惹禍之事。他當時如畏人圖己,就應趁人無備時逃走,何必殺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書所記大相徑庭,陳壽既不採用,裴注雖引出,但未置評,僅備遺聞。所以我們不宜視之為真實材料,與其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遠不如從操許多比較確鑿的行事中尋找答案。比如:陳宮,原來是擁戴操為競州牧的有功大員,操「待之如赤子」。但後來陳宮趁操東征徐州牧陶謙之際,叛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使操幾遭滅頂之災。後來陳宮與呂布一起被操禽獲,「宮請就刑,操為之泣涕」,頗有故人依戀之情。宮死後,「操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撫視其家,皆厚於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可見操對死者的囑托,並無背負之事。王粲的兒子因參與魏諷謀反,為曹丕所誅,操聞嘆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操以金璧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之事更為人所熟知。操還自言:「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可知他是怕負人的,似不可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呂思勉謂:「操之待人,大致尚偏於厚」。這種講法,是符合事實的。那些述說操詐騙傾人的傳聞、軼事,多非歷史的真實。但這種講法從何而來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設奇,譎敵制勝」,呂布與操作戰時,曾告誡部屬:「曹操多譎」。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時的「多譎」,擴大到其為人和作風上;其次,陳壽說操「少機警,有權術」。「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權術,趙翼言操用人系以權術相馭。操在用人上,確實有用權術的地方,但說他用人全靠權術,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腦有幾個不用權術的?有幾個沒有濫殺過人?袁紹早就讓操殺楊彪、孔融、梁紹。就以孔融為例,他何嘗不隨意殺人!當他任北海相時,僅因「租賦少稽」,就一朝殺五部督郵。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鄰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勸他「自托強國」,僅因這個建議,就被孔融殺害。至於歷代開國帝王,因鏟除異己,而濫殺錯殺的更史不絕書,如果只責操譎詐負人,是不公允的。

操的污點,首先是他參與鎮壓黃巾起義,關於此事,前面已多處提及,不再詳述。其次是他有過屠殺徐州人民的罪行,此事前面也說過。關於操攻徐州牧陶謙的原因,各書說法不一。即使操父真為陶謙所殺,操也不該大量屠殺無辜人民。陳壽於《三國志》中敘述曹操之事,從不做過分的貶抑,對操攻徐州的暴行,所述亦較他書為簡,然亦不能不承認:「所過多所殘戮」。操還曾有「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法令,操及其手下諸將常有「屠城」之事,這是不應寬恕的。其他如當操攻圍呂布於下邳時,關羽屢向操求取布將秦宜祿之妻杜氏,操「疑其有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在此事稍前,操在宛收降張綉時,亦曾納張綉的從叔母,以致引起張綉的叛變。諸如此類的事,在當時雖算不上什麼很壞,但總是欠缺的。陳壽在評論曹操時,極稱贊其謀略、權變、法術和用人、創業的功績,從無一語贊及他的品德。陳壽論到劉備時,認為備「機權於略,不逮魏武」。可是極力稱頌劉備的「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說明陳壽是善於抓住曹、劉在德才上各自特色的。

許多人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家,我很同意。有些人還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政治家,我覺得有點偏高。因為曹操有過濫殺無辜人民的暴行。一個卓越的政治家應當不這樣。另外,在個人品德作風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為後世法。既然稱作歷史上的政治家,就應當對後世能起榜樣作用,曹操在這方面還不夠規格。

(1): 怎麼覺得有古教科書的味道~?
其實以陳壽的三國志來做史實根據分析劉備曹操,可信度也未必高過演義。
(蜀漢未亡時,陳壽曾任蜀觀閣令史,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書寫的有多精彩,而是因為他沒有因為諸葛亮殺了他爹他就在紙上給孔明來個遺臭萬年。所以別人往往引他為「秉筆直書」的典範;其實真的有沒有「直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以個人看來,三國志的字里行間,作者對劉家的回護是非常明顯的)
其實不管從文學上,軍事上,政治上,劉備的段位,都去老曹遠矣。
曹操和劉備都是名人,曹操的名人靠實力拚出來的,劉備的名人是吹出來的。劉備自稱是皇親,說自己是漢景帝兒子中山王劉勝的後代。且不說在漢武帝的時候,劉勝的兒子因為點進獻給太廟的酎金問題就已經被除國,再到東漢末年,鬼才曉得他的子孫到了哪裡。何況中間經歷了王莽代漢,不和王莽合作的劉家子孫不是給殺了,就是和劉秀似的造反;劉秀復辟成功後和王莽合作的劉家子孫也不會有好下場,跟著造反的怎麼也該有塊封地。純種的劉邦後代在民間是剩不下幾個了。劉備就是也姓了一個劉,他爺爺當過一任縣令,他早死的爸爸當過衙門里的小吏。他沒有什麼依靠,就從小和現在幼兒園小朋友姓孫就說自己和孫悟空沾親似的,到處跟別人吹他是皇親。不過幼兒園小朋友長大了會知道不好,不會再說。可劉備是一直執著地說,說到自己也有些相信,就跟有的巫婆神漢先說自己有神靈附體來騙錢,騙到最後連自己也有些相信,結果把病人和他自己的命都給害了。劉備就是這樣逐漸在心理上把自己當成漢室的代表,正義的化身,逢人就是那麼一句:"備雖漢室宗親",整個一神經病。
可按照中國的老例是:"與其慢也寧敬"的,一般老百姓就想了,沒有影子的事情他怎麼會這么執著呢?多少總歸劉備應該和皇帝家有點聯系吧。以訛傳訛,別人就覺得他有可能真和皇帝有些關系,略略給他些尊敬,隨後劉備和他的支持著們也就更加理直氣壯地宣揚,別人也就覺得越可信。人們心理的這個弱點,到現在也沒有改過來,所以那些邪教和騙子才能夠得逞。有時我忽然想,要是一個長發飄飄的年輕女子帶上一副墨鏡站到王府井的街頭,她的幾個同伴假裝是她的保鏢和影迷去請她簽名,相信能夠在王府井造成一場混亂的,大抵如此。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是人們上當的根源,也是騙子得以成功的根源。

劉備除了喜歡神經質地把「漢室宗親」掛在嘴上外,一般還是很沉默寡言的,以示穩重,好讓別人和他自己更加相信自己是漢室宗親。現在有些不懂或者反應遲鈍的人,也和大耳朵一樣故作深沉狀。最初劉備的生計是漢朝認為的賤業,半工半商,弄些個草鞋席子什麼的賣賣,後來遇到中山的大商人張世平等人,靠著一張嘴,騙得張世平拿出錢來給他組織黑社會。一向很回護劉備的陳壽在《三國志》里說「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在得到大商人資助後「得用合徒眾」。那時候黃巾還沒有起事,劉備的一幫想來不會是什麼愛心捐助機構,說輕點是大商人的保鏢,說重點就是斧頭幫之類的幫會。

從這可以看出東漢政局的紊亂,黑社會得以存在並橫行的時期,都是一個政府行政權萎縮的時期。黑社會所行使的就是政府的原始功能,保護一定集團的利益、制訂並維護一定的秩序。黑社會最初所填補的都是政府的真空地帶,利用的往往是政府保護不力的弱勢群體。在東漢,商人是一個政治上受歧視的群體,在與地方豪強的爭斗中,往往受到士大夫集團為主體的官吏的不公正對待,因此就會培養劉備這樣的勢力來維護他們的利益。可以說,根治黑社會的要訣就是在於政權的公正性和廣泛性。這點,毛主席的時代為根治黑社會提供了典範,在中國猖獗幾千年的黑社會在新政權下的覆滅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正是因為毛澤東的政府最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利益,尤其是代表了弱勢群體的利益。

以商人集團為主要支柱的劉備幫會本來是要被東漢的士大夫集團鎮壓的,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主流觀念看來,劉備之流應該是屬於無賴子弟的。而此時,以張角為首的黃巾開始起事,說的比劉備的皇親來頭還大:「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劉備等一幫無賴子弟一向以打架著稱,就被徵召為民團配合官軍作戰。劉備的幫會,欺行霸市還可以,對付武裝起來的黃巾就不大頂用了。劉備很窩囊地被打翻在地,跟著就是裝死,看來黃巾沒有割對方耳朵記功的章程,劉備就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一對引以為豪的大耳朵。

從死屍堆里爬出來的劉備,算是鎮壓黃巾的功臣,在黃巾的張氏兄弟破滅後當上了漢王朝的安喜尉,算是正式國家公務員編制。得了官的劉備更加正經了,幫會是不搞了,立志要當漢王朝的好官。可是他的好官沒有當多久,漢王朝要搞減人增效,劉備懷疑他是屬於在裁撤之列。因為他知道,漢王朝的減人增效裁撤的未必是沒有本事的,可肯定是沒有關系的。現在八個人的編制,其實只需要五個人來干,因此裁撤上三個人,減人增效,乍看起來有理。執行起來卻未必,因為八個人的編制,可能只有三個人幹活,而那五個不幹活的根據存在即合理的哲學原理,想必是有背景和有關系的,到最後剩下的可能就是這五個不幹活的,減人未必是增效。

有自知之明的劉備,不再拿著一副喜怒不行於色的勁了,做了一件有血性的事情,就是把郡里派來的督郵綁在樹上,用鞭子痛打了一頓,然後把自己的官印掛在督郵的脖子上,棄官而去。比起後世的陶淵明聽說督郵要來,長嘆一聲:「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間小兒折腰」。回老家去種菊花看南山的瀟灑來,劉備的所為倒更有些男子氣概。初次官場失意,讓劉備知道僅僅是自稱皇親是沒有用的,僅僅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好官也是沒有用的,要想出人頭地,或者就是活得體面,要有自己的靠山,要有一個有權有勢的人來賞識他,重用他,給他機會。在那樣一個世界,替朝廷賣命是沒有太多意義的,因為朝廷是虛幻的,皇帝是不知道的,替某個具體的官員賣命才是現實的。想通了這個道理後,劉備開始了自己的投奔生涯。

四處投奔

劉備投靠的人確實不少。在離開安喜縣後,他碰巧遇到了奉何進命令出來募兵的都尉毋丘毅,當時都尉大人在下邳碰上了強盜。劉備戴罪立功,打退了強盜,又當上了芝麻官。可亂世里的芝麻官不好當,沒多久,劉備就「為賊所破」,投靠老同學公孫瓚去了。這段時間里他並沒有討伐什麼董卓,以至於有「三英戰呂布」的輝煌,不然一向很回護他的陳壽一定會在《三國志》里給他記上一大功。

隨後,劉備就是跟著公孫瓚的同盟青州刺史田楷混,和袁紹打仗,有了些戰功,被公孫瓚委任為平原相。到了興平元年的時候,陶謙把曹嵩殺了,引來了曹操的瘋狂報復。陶謙就向田楷求救,劉備作為田楷的下屬,一起去援助陶謙。當時劉備的手下有包括烏丸騎兵在內的千把人,另外「略得飢民數千人」,就是田楷手下的一個小跟班。陶謙為了讓劉備替他賣命,給了劉備四千丹陽兵作為收買條件,於是劉備就不跟田楷了,改跟陶謙混。郯城一戰,劉備大敗,退守徐州。恰巧這時候陳宮叛迎呂布,曹操後院起火,曹軍被迫回師兗州。此刻在徐州城裡的陶謙和劉備因為此前的慘敗,已經沒有能力對撤退的曹軍進行追擊。這年冬天,陶謙在憂急中死去,劉備撿了現成便宜,在當地大商人糜竺等人的擁戴下,佔有了徐州。看來劉備確實有商人緣。

興平二年初,劉備還沒有找到當一方封疆大吏的感覺,被曹操打敗的呂布就來投奔劉備,從而使劉備很有些忘乎所以。驟然大闊的人往往是這樣的,人絕大多數只在痛定思痛的時候才認真審視自己,有畏懼感。其實非常之福和非常之禍一樣,都是超出了一個人的承受范圍和把握能力,在非常之福或者非常之禍中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非常之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非常之禍更可怕,非常之禍不過是幾塊石頭向你砸來,你還可以閃避;非常之福則是裹脅著你撞向石頭的洪水,逆水行舟頂多不進,順風順水把握不好會觸礁身亡。劉備以一個外來戶兼名微之輩佔有徐州,自然有很多陶謙的舊將不服氣,可劉備真以為自己是漢室宗親,別人都應該支持他。他把自己看成了正義的化身,對淮南謀劃著稱帝的袁術虎視眈眈;當然四世三公的袁公路連他的庶兄袁紹都看不起,何況一個大耳朵?於是雙方在盱眙對峙,陶謙舊將,也就是當年和劉備一起鎮守郯城的曹豹向呂布獻出了下邳城。劉備軍心大亂,加上後勤匱乏,先是士兵逃往,後是敗給袁術,進退不得,只好投降呂布,大耳朵的故主算是又多了一個。

到了建安三年,曹操在下邳把呂布給抓住了,呂布向曹操服軟,想改給曹操當將軍。在旁邊的劉備想起了老婆兩次落到了好色之徒呂布手裡的遭遇,就不失時機地向曹操進言,讓他吸取呂布兩個故主丁原和董卓的教訓,曹操聽了他的話,把呂布給勒死,帶著他回到了許昌。

從毋丘毅算起,加上公孫瓚、田楷、陶謙、呂布,曹操應該算是劉備的第六個上司,劉備對這位上司不是很滿意,因為他自認為是皇親,而曹操是贅閹遺丑,所以他比袁紹袁術更妒忌曹操。於是他就和沒落貴族董承等人謀劃著殺曹操。 心懷鬼胎的劉備為了顯示自己胸無大志,平時關起門來種蕪菁,想讓曹操喪失對他的警惕。可這番做作是瞞不過曹操的,曹操象看耍猴一樣看大耳朵自作聰

『陸』 急求2篇2000字的歷史人物讀書筆記1·

岳飛傳》讀書心得

人們都說岳飛是抗金大英雄,很偉大,開始我一直不相信他有多大能耐,而且就算他再厲害,最後還不是死在奸人手中,並且因愚忠而死,實在很沒有價值。他如果真是為人民好,那就應該自立為王,邀集一幫好漢,為老百姓做些實事。但是看了<岳飛傳>後,我終於懂得了岳飛的偉大,他所看中的是為百姓謀福,也不在乎誰掌權,誰奪利,他是個老實人,也是因為這一點,才讓那麼多的英雄好漢拜服在他的腳下吧.
岳飛生於宋徽宗崇寧二年河南相洲湯陰縣岳家莊,他一誕生就有一位如神仙般的老道說:我看令郎相貌不凡,長大後必然前程萬里,遠舉高飛,我再給他起個字叫鵬舉吧!但一出生的第三天,岳家就天降洪水,突如其來,最後只剩岳飛母子活了下來,漂到河北大名府內黃縣的麒麟村被王員外救起,讓岳飛與其子一起長大.
宋高宗趙構即位以後,岳飛經人介紹參加了趙構統帥的軍隊,因作戰勇敢,升為秉義郎(從八品的武官)。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岳飛在澶州(河南濮陽附近)和曹州山東曹縣西北兩次小勝金軍。因趙構重用黃潛善、汪伯彥等人,企圖避地東南,岳飛不顧自己位卑言輕,上書趙構,反對南逃,力請趙構返回東京,親率六軍北渡黃河。這觸怒了趙構及黃、汪等人,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罪名被革職。三個月後,岳飛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不久升為統制,隨都統制王彥渡河收復新鄉,在太行山刺殺金將。旋歸宗澤,為留守司統制。宗澤死後,從杜充南礦。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金牙術率軍大舉南侵,攻入建康(今南京)。建炎四年,岳飛率軍北進,在清水亭、靜安等地襲擊北撤金軍,連連獲勝,金幾術險被活捉。並一舉收復建康,升為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接著,他受命領兵救援楚州(今江蘇淮安),在承州三次大敗金軍。岳飛的部隊軍紀嚴明,英勇善戰,稱「岳家軍」,深得百姓愛戴。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軍大破偽齊劉豫軍隊,收復了襄陽府及唐、鄧、隨、郢州、信陽六郡,岳飛被提升為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兼管襄陽府路,不久進封武展郡開國候,時年三十二歲。是年冬,金齊聯軍攻陷滁州,進逼廬州(今安徽合肥)。廬州告急,岳飛接旨率軍東下,又一次大敗金軍。
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秦檜以宰相身分接受了金朝的議和詔書,向金稱臣,每年進貢銀子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岳飛向朝廷再次申述他一貫反對「和議」堅持抗敵的主張,堅決表示願制定方略,收復河東、河北,直搗燕雲,為國復仇。趙構為了取得武臣對和議的支持,授於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三大將新的封號和官爵,提升岳飛為開府議同三司。岳飛連上四奏,表示不受,並指出,現今的形勢只可引以為危而不可引以為安,只足以使人憂慮而不足以使人祝賀,應加緊訓練士兵,以備不測,要求朝廷追回成命,以便「保全臣節」。岳飛屢次反對「議和」,引起趙構的不滿和秦檜的痛恨。
紹興十年,金撕毀「和議」,大舉伐宋。岳飛接到趙構「乘機取勝」的親筆詔書,立刻調兵遣將,挺進中原,在河南郾城,大破兀術的「鐵浮圖」和「拐子馬」,金軍全線崩潰。此後,又乘勝進軍朱仙鎮,以猛將帶領背嵬軍騎兵五百名出擊,殺敵金軍。朱仙鎮之捷,更增強了岳飛乘勝渡河收復河北的決心,他再次上書趙構,要求深入敵境,復取舊疆,報亡國之恥。北方忠義軍紛紛來歸,士氣高漲,以「直抵黃龍府」相激勵。趙構、秦檜一天之內用金字牌發出十二道詔書,催岳飛班師。岳飛明憤地說「十年之力,廢於一旦」,「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被迫下令撤軍。岳飛在撤軍前,故意放出風聲,說明天渡河,幾術害怕城內百姓作岳家軍內應,連夜棄城,北逃一百餘里。岳家軍班師後,金兵乘機奪佔了鄭州、顧昌、陳州、蔡州等地。
岳飛回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後,兵權被奪。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七月,秦繪竣使右滿議大夫萬侯桌首先發難,上書指責岳飛「爵高祿厚,志滿意得,平昔功名的志向,日漸頹情」。這年八月,岳飛的樞密副使之職被免,改任萬壽觀使的閑職。之後,秦忙唆使岳飛手下的副統制王俊出面誣告,說岳飛部將張憲准備謀反。十月,朝廷張榜,說張憲一案「其謀牽連岳飛,遂逮捕歸案,設召獄審問」,並將岳飛及兒子岳雲逮捕入獄。十二月,趙構下旨:「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當天,大理寺執法官遵旨作最後處決,逼岳飛在供狀上畫押。一生光明磊落的岳飛在供狀上寫下八個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即服毒酒身亡,時年僅三十九歲。
岳飛一生出入疆場,英勇抗擊侵掠,堅決反對國族壓迫,其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為歷代人們所敬仰,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他雖愚忠,但忠的有骨氣,他的好身手,對人民對祖國的愛讓我們感動,但他的死卻是一遺憾,沒有使他的偉大升華到更智慧的境界,始終是一個遺憾啊,我們只有把對岳飛的感嘆實現在學習他的忠和勇,讓他的精神保留在中華大地上,永遠流傳……

蔡倫(61—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漢和帝時,蔡倫入宮做皇帝的侍從,後來升任「尚方令」,負責管理皇室工廠,監造。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陽發明了用樹皮、破魚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合適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蔡倫約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陽地處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穀米之鄉。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的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但他聰明伶俐,很會討人喜歡。漢章帝劉旭(公元56~58年)即位後,常到各郡縣挑選幼童入宮。永樂十八年(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太監,當時他約15歲。他讀書識字,成績優異,於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黃門(宦官中職務較低者)。此後作黃門侍郎,掌管宮內外公事傳達及引導諸王朝見、安排就座等事。正宮竇太後無子,指使蔡倫誣陷章帝妃宋貴人「挾邪媚道」,通令她自殺。宋貴人所生太子劉慶被貶為清河王。竇後又指使人投「飛書」(匿名信)誣陷章帝妃梁貴人,強奪其子劉肇為養子並立為太子。章帝於公元88年卒,10歲的劉肇登基,為和帝,由竇太後聽政。蔡倫因功被提拔為中常侍,隨侍幼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與九卿等同。中國歷史上宦官干預國政,也正由此開始。 永平九年(公元97年),竇太後卒,和帝親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鄧綏為皇後,蔡倫立即投靠鄧皇後。鄧綏喜歡舞文弄墨,蔡倫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宮內御用器物和宮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魚網等原料精製出優質紙張,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受到和帝稱贊,造紙術也因此而得到推廣。同年,和帝卒,鄧後所生百日嬰兒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鄧後再立13歲皇侄劉祜(公元94~125年)嗣位,為安帝。劉祜是清河王劉慶之子,但由於他即位初期仍由鄧太後把持朝政,蔡倫繼續受到重用,被封為「龍亭侯」(封地在今陝西洋縣),從此進入貴族行列。由他監制的紙被稱為「蔡侯紙」。約於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倫又被提升為長樂太僕,相當於大千秋,成為鄧太後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滿朝文武的奉承。 正當他權位處於頂峰之際,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鄧太後卒,安帝親政。蔡倫因為當初受竇後指使參與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貴人致死、剝奪皇父劉慶的皇位繼承權而被審訊查辦。蔡倫自知死罪難免,於是自盡而亡。蔡倫一生在內廷為官,先後侍奉4個幼帝,投靠兩個皇後,節節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卻以慘死告終。但他在兼管尚方時,推動了手工業工藝的發展,被稱為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因而留名後世,得到史學家的首肯。
據《後漢書·蔡倫傳》記載,蔡倫主管尚方期間,曾「監作秘劃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近代考古發掘的實物也證明確實如此。尚方令本來是少府屬官,主管刀劍等各種宮廷御用器具的製造,與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稱,但蔡倫盡力討好,凡是帝、後喜歡的器物,都在尚方精製。鄧後喜歡文史和紙墨,曾令各州郡歲貢紙墨。蔡倫也正因此而成為促進東漢造紙術發展的關鍵人物。由於職務上的關系,蔡倫得以有觀察、接觸生產實踐的條件。每有空閑,他就閉門謝客,親自到作坊進行技術調查,學習和總結工匠們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再加上他自己的聰穎創新,對發展當時的金屬冶煉、鑄造、鍛造及機械製造工藝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如當時的鋼刀製造以炒鐵為料,經多次鍛打而百煉成鋼。當時所製造的器物在質量、性能及外觀上確實是精工製造,堪為後世仿效。 但是。蔡倫對工藝技術最突出的貢獻還是在造紙方面,大致可從三個角度來評述。第一:組織並推廣了高級麻紙的生產和精工細作,促進了造紙術的發展。第二:促進皮紙生產在東漢創始並發展興旺。第三:因受命於鄧太後監典內廷所藏經傳的校訂和抄寫工作而形成了大規模用紙高潮,使紙本書籍成為傳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大大促進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柒』 歷史人物傳記讀後感

多給點分嘛才5分

屈原-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天問》是古今罕見的奇特詩篇,它以問語一連向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祭神樂歌,詩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戚的歷史事跡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拿破崙傳讀後感

拿破崙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義大利的科西嘉島,小時候家人叫他拿波里昂尼。父親夏爾·波拿巴,是個傑出的愛國主義者;母親萊蒂齊亞·波拿巴,是一個堅忍不拔的女子,也是一位嚴酷的母親。

1778年,拿破崙9歲那年,為了生計,他跟隨父親、舅舅約瑟夫·費舍及兄長約瑟夫離開母親從阿雅克肖港出發前往法國。從此以後,兄長約瑟夫走向了神甫,拿破崙去了軍校,舅舅做了神職人員,四人去法標志著拿破崙的少年時代從此結束。

少年時代的拿破崙沒有波瀾起伏,但軍校的生活卻開始改變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貧使得他過早的成熟,剛剛進入軍校僅僅9歲的他便深知,如果離開了自己的努力,他在這個世界上將一無所有,當時他的成熟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年齡。在軍校時,他相信他的意志力註定會使他成功。為了毫不懷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軍校提供的一切優越性,無論多麼謙卑也在所不惜。

1784年,15歲的拿破崙進入了巴黎皇家軍官學校。由於扎實的數學功底,他成為了14名精選出來的非貴族炮兵學員之一,開始了真正的軍訓生活。

拿破崙沉默寡言、勤奮好學。他對於抽象的科學他能夠運用自如,其數學和地理知識扎實。他安靜而孤獨,他最突出的特點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負不凡。

拿破崙一生體現出了人類的超越性,他是個憤怒的理想主義者。他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改變整個歐洲的豐功偉績,還有他的勤奮與榮譽。

拿破崙自己這樣形容:「事業和前程的大門是向有才華的人敞開的,而不論其出身或財產如何。」對於我來說,如果可以歸類的話,自己的永不滿足和大膽的慾望可以歸類到野心。野心是拿破崙心智的原動力和他意志的永恆實質,它是如此緊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區別開來,甚至有時還達到了不知不覺的程度。

法國人視拿破崙為民族英雄,但大多數歐洲國家在拿破崙的征服下深受凌辱,表示憎恨。

《史記·項羽本紀》讀後感
羨慕,但風中的低語卻訴說著自負所帶來的危難,項羽的死是歷史的遺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結局,畢竟這不是故事,無法有善變的結局。項羽的血流入家鄉的水,這水的一旁是他曾經守護的地方,而他也將在這縈繞千年,不禁為他嘆息,不禁責問歷史為何選擇了劉邦,但我只是站在歷史長河的邊緣,無論這里多麼洶涌,多麼絢爛,我都是一個過客,無法涉足去改變命運的輪跡,亂世的光華似乎就在瞬間,烏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驚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經歷了時間所遺留的,項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靈魂在時間中得到永恆,他化為江東子弟心中亘古的傳說。

一切已過,英雄也有江水這歸處,也許這是一種榮耀。長江邊李清照是否為項羽嘆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亂世不滅的光華

『捌』 歷史人物的讀書筆記

夜半想到《曾國藩》一書的若干問題,遂起床開空調,挑燈夜戰。【文摘】
清朝於軍隊的管理至嚴。凡須用兵,由朝廷供兵供餉糧,戰役結束,將領功過賞罰完畢,便將軍隊交回政府。但當太平天國亂起時,朝廷的八旗、綠營兵已腐敗透頂,無兵可調;又兼以次第而來的賠款條約,也無餉糧可調,才由著曾國藩以湘兵起家,幾乎養為家私而朝廷竟調不動其一兵一卒,後攻克金陵,湘兵的威勢於斯盛矣。
可惜羅澤南早亡,曾國荃一介武夫,曾國藩又以骨肉之情,聽之任之,於軍隊紀律絲毫不加整束,於金陵城中無惡不作。每嘗讀到此類史事,總不禁嘆「殺中國人最多,實則是中國人自己」。
湘勇初創時,以金錢作餌,許以城破縱掠三日,以此來維系湘勇的士氣,從當時朝廷對他們不聞不問的情況,也是無可奈何的舉措,卻也因此將辛苦所募的朴實農民,馴成道德盡失的野獸,以紀律換戰鬥力,只是短期內的紅利,長此以往,則必然導致湘軍戰鬥力的喪失,走上與八旗與綠營相似的老路。
後世將湘軍捧得甚高,實在於捧曾國藩捧得甚高。1894年,湘軍在牛庄與日軍死戰,全軍覆沒,至此湘軍告別歷史舞台。或以為其亡於日軍,或以其亡於清廷,實則當年金陵城破之日,即是湘軍滅亡之始。只能以金錢攏絡,而不能以紀律整束,缺乏一以貫之的信仰,任何強盛的部隊,都只能於歷史上曇花一現。湘軍如此,國軍亦然。
太平天國作為一個勞苦大眾的理想天堂,曾經在中國掀起過滔天巨浪。因此曾國藩剿平天國,為頗多人詬罵。但站在任何一個政府的立場來說,凡遇有造反的,絕無乖乖就此下台的道理,此事古今中外必然。發兵圍剿,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如果一個政府只懂「剿」而不諳於「撫」,那麼這個政府的「剿」,不僅無法延續其統治,也必將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何為「撫」呢?就是在平亂之後的總結。亂由何起?如何正本清源?政府有「剿」的權利,也有「改」的義務。以為一剿而天下太平,不知悔改如晚清者,雖然躲過了太平天國,卻逃不過辛亥革命,其歷史結局,就只有在國人輕視與仇視的目光中,黯然下台了。
近日有雜志作了一期有關「曾氏家族」的專題,曾氏後人頗為興旺,名流也多。但未想歷史的曾國藩與曾國荃,卻曾殺過那麼多人。中國人說「殺降不祥」,在曾氏身上,倒是異數。
以曾國藩自述,所謂「亂世用重法」,似乎「殺」,也實在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最起碼當初的另一傑出人物胡林翼,也有和曾氏相同的看法,世人稱作「三如」——愛才如命,殺人如麻,揮金如土。
還記得那期雜志上曾氏後人提到過曾國藩的一句家訓——
銀錢、田產最易長驕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不可買田,爾兄弟努力讀書,決不怕沒飯吃。
想來嗜殺的曾家兄弟,有如此興旺輝煌的家族後代,功夫全在這一句話上吧。
哪一對今日怒目相視的夫妻,會回憶婚禮宴上,情意綿綿、兩兩相望的男女?
有哪些痛斥兒女不孝的父母,去回味嬰兒床邊,滿心歡喜、憧憬幸福的自己?
幸福的開始,只是開始。如果你的人生不能如電視劇般在此刻順利結局,那麼請謹慎小心些吧。

【文摘】
在稀里糊塗地將《胡雪岩》讀完後,感覺胡老爺神乎其神,命好的不得了。俗話「經商就讀胡雪岩,為官就讀曾國藩」。
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國藩》,相比之下,倒是一部寫實主義的作品。
故事從曾國藩喪母回家奔喪開始。
此時,太平天國聲勢浩大,戰事已經波及到了長沙。而曾經能征善戰的綠營、八旗兵已經腐朽不堪。當地的官員十分恐慌,為了打持久戰,參考先前鎮壓白蓮教的方法,准備在地方辦團練。
長沙的領導班子們商量了一番。小設計謀請出了在家守喪的曾國藩,曾國藩一介書生,至此開始募湘勇、辦團練,創建水師,建奇功偉業……

直行轉而迂迴
曾國藩雖是一介書生,卻有極強悍的性格。
在我的固有觀念中,特別佩服湖南人,湖南人能吃辣的,所以感覺脾氣剛烈,爭強鬥狠。毛主席就是一個不怕打仗的領導人。在清末的時候,湖南出了一個叫黃興的辛亥革命起義領袖。大清的那些官員們都無奈了:怎麼又是一個湖南人?!
曾國藩一上任就顯示了令人嘆服的鐵腕,為了大清朝的安定用殘酷的手段去鎮壓起義者,被人們稱為「曾剃頭」。正是如此,地方上的紳士官僚十分看不慣這位湘勇統帥的殘酷手段,有辱孔孟之道。
另一方面,曾國藩本人也心懷高遠,處處不讓,以至於處處掣肘,步履維艱。在前期與太平天國的戰斗中,曾國藩幾次險些喪命。直到曾國藩父親病逝,他再次回鄉守喪。此時的境遇壞到了頂點。
那些曾經的忍辱負重、勾心鬥角一股腦兒的反上來,嘲笑、責難、使曾國藩憂心忡忡,脾氣變得焦慮和暴躁,整個人都似乎一下子老了很多。
曾國藩日益消沉,在這時,當年設計謀勸曾國藩出山的道人又出現,點了曾國藩一記葯方——老莊之道。曾國藩回想著過去的種種磨難,似乎一下子貫穿了起來,找出了答案,突然心胸開廣。
再次出山,已經大改以前為人處事作法,左右逢源,游刃有餘。這次他胸有成竹,不畏妄饞,一一打通關節,在官場上自上而下,在湘軍里自上而下,這次才是真正的有條不紊的運作起來。
為什麼呢,原來世人不畏「理」,而講「禮」,禮賢下士,禮尚往來,說白了就是要給足面子。官員因為彼此的呵護而不斷財路,士兵也不是因為要保家衛國而去玩命,都是為了能夠有朝一日發達,光宗耀祖。
這套行事准則,也就成了曾國藩能夠保身安命的不二法則。

人生的選擇
在曾國藩聲望日隆之時,身邊的許多親近之人都明示暗示他自立為王,像當年趙匡胤一樣,黃袍加身。曾國藩並非不心動,但因為性格使然,既為君子便不能落下一個不忠君的罵名。
曾國藩的一生都是小心翼翼,這也不奇怪,官做的越大越要小心翼翼。正如他自己所說:「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恕則凡事留餘地以待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
曾國藩一介書生,為什麼能夠憑借征戰太平天國的的功績而封侯拜相。曾國藩自己也承認,自己一介書生,不能帶兵打仗,感概自己沒有王陽明的一樣能夠掛帥立功,而且每逢大戰,只要有他在場,就是敗仗,而他不在場,必然大捷。曾國藩對此深有感觸,一旦有大的軍事行動,他就不出現在現場。
但是曾國藩會識人,手下將領個個是能才,並且忠貞不二。當然,能讓一大批的人才為自己服務,肯定要個人的人格魅力,還有那套行事准則。
太平天國被剿滅之後,各方面的壓力也隨之而來,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曾國藩手握兵權,盤踞東南,朝廷如何能安心?還有各方面的勢力,或是慫恿,或是讒言,開始了一場博弈。
曾國藩是一枚大的砝碼,他在哪邊,哪邊便占據有利的優勢。無論在辛酉政變,還是垂簾聽政,曾國藩都奉獻一個「貴柔守雌」的原則,自己消減自己的力量,而不參與這些紛爭,因為參與這些紛爭是高回報,但也是高風險。雖然世人看來,他有九成的勝算(那一成在天),但他永遠覺得實際不成熟。
曾國藩在重大的抉擇上,智慧地選擇了第三條路。

成聖化道能有幾多?
以洪楊為主,從廣西出來的起義軍,輾轉大半個中國,最終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與搖搖欲墜清朝對峙。
但是最終是卻夭折,是清廷的軍事力量龐大嘛?正如曾國藩自己的感概,剿滅太平天國哪是他的功勞,是太平天國氣數已盡。
開始的憤青洪秀全,建都之後就不思進取,貪圖榮華富貴。而絕頂聰明的楊秀清也虎視眈眈。從軍事上講,不再繼續北伐,就意味著沒有堅持推翻清政府的決心,而最要命的是自己的窩里反。
楊秀清逼洪秀全冊封,洪指使韋昌輝屠殺了楊秀清家兵兩萬多人,一時間天京血流成河,許多被誘騙的士兵手無寸鐵,被屠殺掉。這個宣傳眾生平等的天國,怎會做出如此殘酷的事情,再愚昧的百姓也能懂得其中的虛假。
太平天國裡面除了王可以三妻四妾,其他的士兵都要男女分開,在一起就是犯罪,這違背人慾的規定,也見證了宣揚平等的偽裝。
從兢兢業業到滋生腐朽是一個過程,大清朝是這樣,湘軍是這樣,太平天國也這樣。只不過有是壓抑的過久,就如塑料袋包裹著一樣,臭得越快。

好一個門生
在曾國藩的眾多門人中,唯有李鴻章讓曾國藩格外賞識,後來李鴻章自領淮軍,在上海一帶發展自己的勢力。
李鴻章顯然具備了曾國藩所不具備的素質。李鴻章不懼人言,堅決不裁自己的淮軍,正所謂「英雄不自剪羽翼」。李鴻章手段凌厲,其「殺降」的行徑不比「曾剃頭」的名號差。
梁啟超是這樣評價李鴻章的:「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舉天下人而惡之,斯可謂非常之奸雄矣乎。舉天下人而譽之,斯可謂非常之豪傑矣乎。雖然,天下人雲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願;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李鴻章說道:圓通者為利也,變達者為名也,弱者掃舍人之門,強者滕公車之章,不外此二字而已。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耳,我無利於人,誰肯助我。
李鴻章絕不像曾國藩一樣,如一個老學究一般,他更加實際,手下肯賣命,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人又圓滑,不得罪人。這點確實要比曾國藩強,也比曾國藩少走彎路。

能有幾人如此
在中學的歷史書上聽說過左宗棠這個名字,其實他也是一個神人。四十多歲,沒過幾年便封侯拜相。
書中描述的左宗棠智謀過人,在四十歲之前並未出仕,是一個鄉野村夫,後來趕上長沙被圍,左宗棠被請出來當師爺,顯示了其軍事才能。左宗棠這個人恃才傲物,但又確實才高八斗,在那個搖搖欲墜的時代,大清的江山要仰仗這位左大人。左宗棠相對於曾國藩來說,更有魄力,更具野心,只是為人太過於張狂,讓小人又怕又恨。只是在亂世之中,才能成就一番作為。
後來左宗棠自領楚軍,成為了晚清又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

人生如下棋,越到後來越謹慎
道學都是假,如果是真就成了傻。曾國藩如此有原則,也得罪了很多人。如果堅持如此有原則,恐怕沒被太平天國打敗,反叫大清朝官員的勾心鬥角而整死。
曾國藩也有私心,特別是對其九弟賦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曾國荃能夠成為進入南京的第一人。這可是一個光宗耀祖的天大榮譽,於是曾國藩將最好的硬體都給了曾國荃。
曾國荃雖然也是一個文化人,但是似乎他就是上天註定的攻克南京那個人。在取得了如此輝煌的大功之後,曾國荃並沒有在官場上順風順水,最後還是守著掠奪來的財富回到了故里。
曾國藩在剿捻失利之後被調任直隸總督,曾國藩為人小心翼翼,也肯定對聖意能把握得幾分。後來在天津發生了火燒望海樓的「天津教案」。曾國藩前去處理這件事,因為考慮到英法各國聯合施壓,避免再起戰事,只能讓步賠款。
這種「忍」的策略,並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同,有失尊嚴,有失大清國的顏面。在這件事上,這位一向被人敬仰的湘籍官員甚至被同鄉後生所不齒。當時,在京城中有處是這位曾大人題寫的對聯,被湘籍門生摘下來砸爛了。
與之相比的,在此案中受懲罰的幾個靜海當地官員,反而成了青天大老爺。怎奈曾國藩的一番苦心,為了避免戰爭、為了維護飄零欲墜的滿清統治,為了天平天國之後能過幾年消停日子,為了避免再起兵戈,百姓蒙難……
委屈向世人誰訴,後悔也無計可施。

故事中的故事
「刺馬案」是滿清四大奇案之一。兩江總督馬新貽在校場閱兵,被迎面上來的張汶祥一刀刺中,流血身亡。殺人者張汶祥卻不慌不忙,束手就擒。
一個大清朝的一品大員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刺殺,真是前所未有的大新聞。慈禧太後坐在簾子後面,問道:這件事豈不是很奇怪嗎?曾國藩誠惶誠恐的回答:確實很奇怪。慈禧表示馬新貽辦事很好,然後讓曾國藩去辦理這件事。
自從太平天國被剿滅之後,曾國藩的威望日益高漲,而曾的手下,尤其是那位曾家九爺(曾國荃)一直慫恿曾國藩「黃袍加身」。曾國藩這個人膽量不行,而且是典型的孔孟之道的讀書人,對皇帝盡忠,是最大的事情,他的一行一言都以此為准則,讓別人不能抓到一點把柄。
當然,這是「面兒」上的事,其心中是否有「取而代之」的心就不得而知了。
朝廷里高坐的兩宮太後,其實也心裡很清楚。曾國藩的聲望日隆,湘軍又能征善戰,這東南的半壁江山坐了一直猛虎,朝廷著實寢食難安。
朝廷一再明示暗示曾國藩「裁兵」,而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以做出了要挾的姿態。曾國藩還是硬著頭皮裁了湘軍,「英雄自剪了羽翼」。曾國藩最有實力的時刻結束了。
太平軍的殘部和捻軍會合,終於打敗了羽翼不如先前的曾國藩,取得代之的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李鴻章。
朝廷始終不放心將曾國藩放在離朝廷那麼遠的地方,讓他任了直隸總督,而派馬新貽任兩江總督,一個馬新貽怎能跟曾國藩平起平坐?這是一個不公平的決定,不公平的決定就意味著有人不滿,而且江寧是湘軍的江寧,湘軍盤踞多年,豈容一個外人來享受這勝利果實?
世人說「天下無湘不成軍」,湘軍能征善戰,敢玩命。為什麼玩命?肯定不是為了保衛大清的江山。人為財死嘛,正是湘軍將領縱容士兵燒殺搶奪,士兵才那麼賣力。天國被攻陷的時候,舉天下之人都對裡面的金山銀山而垂涎。但曾國藩卻報了一個「一把火都燒光了」。
誰也不會相信!既然他曾國藩已經裁兵,就不再是個大的威脅。於是慈禧召見了馬新貽,對曾國藩來了個調虎離山。馬新貽給慈禧辦事去了,事情辦得快有眉目的時候,被人殺死了。
無憑無據,不可以懷疑任何人。慈禧也不例外,如果真是有人謀劃暗殺兩江總督,那這個人也定不是善類……
曾國藩剛處理完「天津教案」,被慈禧派去處理「刺馬案」。
「刺馬案」一發生,就立即成了老百姓的談資,甚至書場都有了關於刺馬案的評書。現在看來,百姓們所講得都是江湖故事。流傳最廣的就這樣:馬新貽有兩個義結金蘭的兄弟,一個叫曹二虎,一個叫張汶祥。馬新貽在這兩個兄弟的幫助下屢建戰功,後來因為貪婪曹二虎的美妻,而殺曹二虎奪其妻子。張汶祥苦練武藝而為曹二虎報仇。
如今看來這絕對是一個有預謀的刺殺行動,輿論的導向就早已經設置好,掩人耳目,而讓人忽略了真相。
在許多資料中,說張汶祥是捻軍,捻軍殺清朝大員也是順理成章。但《曾國藩》一書中寫道張汶祥先前正是湘軍!這種情況下,事態更為復雜。
特別是廣為流傳的張汶祥殺奪人妻的馬新貽,即使如此有辱大清一品大員的聲譽,但還是廣為流傳了,難道真相比這個更可怕?

《曾國藩》感覺是讀一部戰爭書,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行軍打仗,整個連貫起來,你會清晰地看到裡面的每個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以及在亂世之中,不僅安身立命,並且成就偉業。

【文摘】
讀《雍正皇帝》,從中受益很多,做人、做事,為人、處事。雖然一直以來都不喜歡雍正這大清國的第五位皇帝,覺得他攻於心計,過於陰險,喜怒不形於色,但是同時又相當敬重他當皇帝後,改革積弊,加強集權,鞏固邊疆的一系列改革活動。的確,雍正帝,善於用人,勤於治政並有深厚的文學、史學、經學功底,雖然不及康熙與乾隆與生俱來的天賦,但大清國十幾位皇帝中他算得上最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康熙去世前的幾年由於廣施仁政,導致國庫虧空,貪污腐敗嚴重,加上天災人禍,此時的國家早已外強中干,可以說,沒有雍正繼位後的勵精圖治,也就沒有了日後大清國的「康乾盛世」。
這樣的一位皇帝,我該如何評價?看過很多對雍正的評論,和預想中一樣,褒貶不一,的確,對於他的皇位繼承有太多的懸念,對於他繼位前的半生有諸多說法。究竟歷史是怎樣的?現在已經無從知曉,比起說他謀權篡位,篡改聖旨,我更願意相信是康熙爺因喜愛弘歷而愛屋及烏,將皇權傳位於他。畢竟,作為一國之君,他要看到的不僅僅是他的皇位傳於何人,而是整個江山社稷,要高瞻遠矚看到以後。
雍正,愛新覺羅·胤禛,康熙的第四個兒子,生於康熙十七年,在儲君之戰中他與眾皇子一起角逐,最終獲得勝利。他該是怎樣的一個人?看書中對他前半生的描寫,他的母親是宮中貴妃的隨身丫鬟,雖因生下了胤禛而母以子貴,但在這個爾虞我詐爭權奪勢的後宮,胤禛一出生就被抱離母親身邊,而他太過卑微的出身,也使得他從小性格孤僻內向,不善言談,也使得他與生母關系過於僵硬,孤立無緣的在宮中長大。成年後,滿懷抱負的他雖然處處章顯才華,卻始終不被康熙正視。不知道康熙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四皇子的,他雖口口聲稱希望家庭和睦,兄弟間相互友愛,卻在對待每個兒子的態度與方式上各顯不同:對老大的刻薄,對老二的縱容,對老八的不溫不熱,對十四的喜愛。盡管之子莫若父,康熙卻始終沒有明確的讓每一個孩子看到自己在這個家的位子,以至於大家處心積慮的明爭暗鬥。也許不是出生在那個時代不是身處那個位置,誰也不會明白當時的胤禛,究竟他的刻苦與努力換來的是康熙的稱贊還是白眼。
記得曾經與同宿舍的姐妹談論過康熙的這幾個兒子,那時候也是看過一本以康熙和他的兒子們為背景的小說,當時我們幾個有喜歡四爺的,有喜歡八爺的,更有十四爺的。那時候我似乎更希望八阿哥胤禩能繼承大位,他為人和善,又知書達禮,對於胤禛更多的感覺就是冷。當看過《雍正皇帝》才明白,「和所有人都能相處得很好之人和誰都不能相處得很好,因為他取悅於任何人,和誰都不會深交,也就沒有真的朋友,關鍵時刻誰都不會幫助他,這種人最危險。」這是鄔思道對尚未繼位的雍正說的話,告誡他不要過分在意八阿哥胤禩,與此同時不要過分輕信年羹堯。不知道是不是後人寫古人的時候都帶著一種崇敬,還是知道了結果推斷過程時不自覺地夾雜了對結果的肯定,怎樣都好,只是如果真能看到與人交心的這一層面,鄔思道也的確過人。如果他說的是真理,那麼八爺這個人也就不具備繼承大統的素質,那麼康熙自然也會看到這一層面,不傳位於他也就順理成章。那麼對十四阿哥胤禵呢?康熙一直以來對這個兒子都喜愛有佳,他對於軍事管理的能力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對於推崇「馬背上打天下」的康熙,胤禵這一才能當仁不讓。那為何在康熙最後幾年要派他遠征,而沒有留在宮中傳位於他?也許是因為所有人對於這點的想不通,無從考證,便有了後來雍正奪宮將遺詔「十四子」改為「於四子」之說。
的確,雍正城府很深,心計算盡,卻也相當知人善任,這也成就了日後。不知道康熙是不是看到了他身上的這些優缺點,然後委以重任?當然,我希望如此,畢竟在選用人才方面,雍正慧眼識人,比胤禵要強上許多。治理一個國家,才華不可或缺,要執政有道,治理有方,更要用人得當。雍正也許算不得千里馬,他沒有千里馬無限量的潛力,但起碼算一伯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由此看來,康熙選他做接班人也不無道理,尤其是他在臨終前傳位弘歷,成就日後的「康乾盛世」。

『玖』 歷史3000字的讀書筆記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並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於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隨後,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說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這些說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並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麼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樑,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話雖不多,卻很精闢。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沖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沖突。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於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盡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說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他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海珊,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里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說到了實質所在。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正說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於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沖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斗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斗爭為綱」。恩格斯在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寧也說:「階級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學說。至於將階級斗爭等同於「以階級斗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於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著重於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於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於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於「碎化」。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敘事清楚,還要將它置於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說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於不同的學科門類。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這種分工過於狹窄,過於專門,不利於歷史學科的發展,不利於人才培養,不利於出精品,也難以做綜合的研究。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曉經、史、子、文學、佛學等,對他們的研究不能僅限於一個方面,應當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史學著作中,主要是寫他的經世思想,尤注重於《海國圖志》及其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的經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國圖志》,無疑要著重論析。然而魏源博學多聞,年輕時究心陽明心學,好讀史書,後隨父至京師,從胡承珙問漢儒家法,問宋學於姚學shuǎng@①,學《公羊》於劉逢祿,晚年又修禪禮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國圖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學古本》、《庸易通義》、《說文擬雅》、《小學古經》、《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義》、《孫子集注》、《董子春秋發微》、《詩古微》、《書古微》、《聖武紀》、《元史新編》、《古微堂內外集》等,涉及經、史、子、佛學、詩文,僅經學又及今古文、漢宋學。要對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談論某些方面,需要綜合的研究。這關乎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問題,應「通識」的要求。一個學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問題,力求改變過於專門、相互割裂的狀態。

三 現實與歷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國由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於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裡,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築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說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說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於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說,如果不存偏見,並不難公正地回答。拿現實去規范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4]。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幹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局限於專門學術研究方面。歷史研究對於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從學科要求上說,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裡。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說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幹部也沒有多少接觸。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群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群眾和幹部並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他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說」,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著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據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毀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著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於反侵略斗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後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國近代是一個世界多種政治體制的實驗田,現在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正在進行經濟改革,政治改革還沒開始呢。文化上已經90%的西化了,看看我們的衣食住行,幾乎都是西方的,數理化,都是西方的。現在試圖振興國學,但我認為沒必要。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讀書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