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名人名字命名的風景名勝
1、毛主席紀念堂
毛主席紀念堂是為紀念開國領袖毛澤東而建造的,位於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華門舊址。1976年11月24日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決議,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5、范公亭
范公亭公園佔地面積300餘畝,位於青州市范公亭路西端,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園內樓台參差,湖水瀲灧,花木隱翳,溪流蜿蜒,古木交叉,竹柳翩翩,曲徑通幽,得趣天然。有范公亭、順河樓、李清照紀念館、洋溪湖等景點。
㈡ 歷史上姓景的名人有誰
歷史上姓景的名人有:
景陽:戰國時楚將。齊、魏、韓三國攻燕,燕使太子求救於楚,楚王命景陽為將救燕。景陽不赴燕而遷攻魏之丘,取之以與宋,三國恐懼,乃罷兵,燕國得解圍。景陽這種戰略,被載於《戰國策》。
景丹:櫟陽(今陝西 臨潼)人,名列漢光武中興時雲台「二十八將」的大功臣。能文能武,但學問好。也很有謀略,曾為光武帝擊破王郎等,又與吳漢等人大敗五校於櫟陽,戰功彪炳,被封為櫟陽侯。據說,在封侯的時候,光武帝曾對他說了一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見光武帝的器重。
景煥:北宋人,曾官壁州的白石縣縣令。早年專事書畫,與翰林歐陽炯學士曾是忘形之交。一天他們一道騎馬遊玩來到應天寺。在右側壁面上畫上一天王與左側天王像相對。渤海在一旁,,觀看畫作之逸勢,寫成一篇歌行以記此事。後來擅草書的僧人夢龜又來到此寺,人們請他在廊壁上題字。書畫歌行,一日而就。全城人都聞訊前來觀看,寺中擁擠不堪,一時路道阻塞。成都的人稱此為「應天三絕」。著有《野人寒語》、《牧豎閑談》等。
景清:生於1362年5月,卒於1403年3月,明陝西 真寧(今甘肅正寧)人,一說本姓耿。洪武進士,授編修,改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命署左僉都御史。建文初為北平參議。復遷御史大夫。成祖即位,以原官留任。欲於早朝時行刺成祖,被執,搜之得所藏刃,遂被殺,誅九族,株連其鄉人。
景范(903年~955年):字萬卿,漢族,淄州長山(今山東 鄒平)人。五代時傑出的政治人物,仕至後周中書侍郎、平章事、判三司。卒年52歲,立祠崇祀。世稱景相公,葬相公山下,現有神道碑遺存。根據族譜記載,景范是山東景氏(晉陽堂)的始遷祖。
景延廣:字航川(892-947),五代十國之一後晉 陝州人。高祖時累官馬步軍都指揮使。出帝立,大臣議告契丹致表稱臣,延廣獨不肯,但致書稱孫,契丹數以責晉。延廣對契丹使者說:「晉有橫磨大劍十萬口,翁要戰則來,他日不禁孫子取笑天下」。其後契丹入寇,延廣閉壁不肯出,尋出為河南尹,北騎奄至,延廣顧其家,未能引決,被執。但他寧死不屈,最後自殺,以身殉國。終年55歲。
㈢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有:
1、韜略鼻祖、兵家之宗——呂尚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2、春秋第一霸的主謀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被齊恆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
執政四十年,因勢制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征賦稅,統一鑄造、管理錢幣,制定捕魚、煮鹽之法;對外採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
3、奇謀成霸業、經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
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而不受,後遷往陶地(今山東肥城湖屯鎮陶山,幽棲寺本名「陶公幽棲寺」,俗稱西幽寺,始建於宋代,緊鄰范蠡墓。)經商積資巨萬,世稱「陶朱公」。
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計關秦王朝興衰成敗——李斯
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
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後被趙高所害。
5、輔佐劉邦創建西漢王朝的謀略家——張良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庄鄉古城村)人。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後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雲游。張良去世後,謚為文成侯。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㈣ 歷史名人名字有景字的
景陽
戰國時楚將。齊、魏、韓三國攻燕,燕使太子求救於楚,楚王命景陽為將救燕。景陽不赴燕而遷攻魏之丘,取之以與宋,三國恐懼,乃罷兵,燕國得解圍。景陽這種戰略,被載於《戰國策》。
景丹
櫟陽(今陝西省臨潼)人,名列漢光武中興時雲台「二十將」的大功臣。能文能武,但學問好。也很有謀略,曾為光武帝擊破王郎等,又與吳漢等人大敗五校於櫟陽,戰功彪炳,被封為櫟陽侯。據說,在封侯的時候,光武帝曾對他說了一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見光武帝的器重。
景煥
北宋人,曾官壁州的白石縣縣令。早年專事書畫,與翰林歐陽炯學士曾是忘形之交。一天他們一道騎馬遊玩來到應天寺。在右側壁面上畫上一天王與左側天王像相對。渤海在一旁,,觀看畫作之逸勢,寫成一篇歌行以記此事。後來擅草書的僧人夢龜又來到此寺,人們請他在廊壁上題字。書畫歌行,一日而就。全城人都聞訊前來觀看,寺中擁擠不堪,一時路道阻塞。成都的人稱此為「應天三絕」。著有《野人寒語》、《牧豎閑談》等。
景清
景清出生年月不詳,卒於1402年,明陝西真寧(今甘肅正寧)人,一說本姓耿。洪武進士,授編修,改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命署左僉都御史。建文初為北平參議。復遷御史大夫。成祖即位,以原官留任。欲於早朝時行刺成祖,被執,搜之得所藏刃,遂被殺,誅九族,株連其鄉人。
景范
景范(903年~955年)(即唐天復三年~後周顯德二年)字萬卿,漢族,淄州長山(今山東鄒平)人。五代時傑出的政治人物,仕至後周中書侍郎、平章事、判三司。卒年52歲,立祠崇祀。世稱景相公,葬相公山下,現有神道碑遺存。根據族譜記載,景范是山東景氏(晉陽堂)的始遷祖。
景延廣
字航川(892-947),五代後晉陝州人。高祖時累官馬步軍都指揮使。出帝立,大臣議告契丹致表稱臣,延廣獨不肯,但致書稱孫,契丹數以責晉。延廣對契丹使者說:「晉有橫磨大劍十萬口,翁要戰則來,他日不禁孫子取笑天下」。其後契丹入寇,延廣閉壁不肯出,尋出為河南尹,北騎奄至,延廣顧其家,未能引決,被執。但他寧死不屈,最後自殺,以身殉國。終年55歲。
景廷賓
號尚卿(1861-1902),清末農民起義領袖,直隸廣宗(今屬河北省)東苕村人。義和團失敗後,他領導家鄉的農民繼續進行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附近人民紛起響應。在巨鹿縣廈頭寺自稱「龍團大元帥」,豎起「官逼民反」,「掃清滅洋」大旗。義軍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編列為營,最初不過兩三千人。4月間進駐廣宗縣件只村後,各地人民紛紛響應,隊伍迅速擴大至三四萬人。起義失敗後被俘犧牲。
景幼南
初名炎昭,改名昌極,字幼南。江蘇泰州人。畢生從事教育事業,著有《哲學論文集》、《哲學新論》、《道德哲學新論》、《名理新探》。譯有《柏拉圖對話集選篇》、《溫楷斯德文學評論之原理》等。
此外,景姓名人還有:戰國時楚有將軍景翠、景陽,秦末陳勝起義立新楚君後裔駒為楚王,東漢有經學家景鸞,五代後晉有馬步軍都指揮景延廣。後周有宰相景范,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臨漳令景芳,清代有書法家、學者景星杓……等。
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 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
1996年3月19日下午1點10分,陳景潤在北京醫院去世,年僅63歲。
㈤ 歷史上姓景的名人有誰
景陽戰國時楚將。齊、魏、韓三國攻燕,燕使太子求救於楚,楚王命景陽為將救燕。景陽不赴燕而遷攻魏之丘,取之以與宋,三國恐懼,乃罷兵,燕國得解圍。景陽這種戰略,被載於《戰國策》。景丹櫟陽(今陝西省臨潼)人,名列漢光武中興時雲台「二十將」的大功臣。能文能武,但學問好。也很有謀略,曾為交武帝擊破王郎等,又與吳漢等人大敗五校於櫟陽,戰功彪炳,被封為櫟陽侯。據說,在封侯的時候,光武帝曾對他說了一句:「富貴為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見光武帝的器重。景煥北宋人,曾官壁州的白石縣縣令。早年專事書畫,與翰林歐陽炯學士曾是忘形之交。一天他們一道騎馬遊玩來到應天寺。在右側壁面上畫上一天王與左側天王像相對。渤海在一旁,,觀看畫作之逸勢,寫成一篇歌行以記此事。後來擅草書的僧人夢龜又來到此寺,人們請他在廊壁上題字。書畫歌行,一日而就。全城人都聞訊前來觀看,寺中擁擠不堪,一時路道阻塞。成都的人稱此為「應天三絕」。著有《野人寒語》、《牧豎閑談》等。景清景清出生年月不詳,卒於1402年,明陝西真寧(今甘肅正寧)人,一說本姓耿。洪武進士,授編修,改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命署左僉都御史。建文初為北平參議。復遷御史大夫。成祖即位,以原官留任。欲於早朝時行刺成祖,被執,搜之得所藏刃,遂被殺,誅九族,株連其鄉人。景范景范(903年~955年)(即唐天復三年~後周顯德二年)字萬卿,漢族,淄州長山(今山東鄒平)人。五代時傑出的政治人物,仕至後周中書侍郎、平章事、判三司。卒年52歲,立祠崇祀。世稱景相公,葬相公山下,現有神道碑遺存。根據族譜記載,景范是山東景氏(晉陽堂)的始遷祖。景延廣字航川(892-947),五代後晉陝州人。高祖時累官馬步軍都指揮使。出帝立,大臣議告契丹致表稱臣,延廣獨不肯,但致書稱孫,契丹數以責晉。延廣對契丹使者說:「晉有橫磨大劍十萬口,翁要戰則來,他日不禁孫子取笑天下」。其後契丹入寇,延廣閉壁不肯出,尋出為河南尹,北騎奄至,延廣顧其家,未能引決,被執。但他寧死不屈,最後自殺,以身殉國。終年55歲。景廷賓號尚卿(1861-1902),清末農民起義領袖,直隸廣宗(今屬河北省)東苕村人。義和團失敗後,他領導家鄉的農民繼續進行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附近人民紛起響應。在巨鹿縣廈頭寺自稱「龍團大元帥」,豎起「官逼民反」,「掃清滅洋」大旗。義軍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編列為營,最初不過兩三千人。4月間進駐廣宗縣件只村後,各地人民紛紛響應,隊伍迅速擴大至三四萬人。起義失敗後被俘犧牲。景幼南初名炎昭,改名昌極,字幼南。江蘇泰州人。畢生從事教育事業,著有《哲學論文集》、《哲學新論》、《道德哲學新論》、《名理新探》。譯有《柏拉圖對話集選篇》、《溫楷斯德文學評論之原理》等。此外,景姓名人還有:戰國時楚有將軍景翠、景陽,秦末陳勝起義立新楚君後裔駒為楚王,東漢有經學家景鸞,五代後晉有馬步軍都指揮景延廣。後周有宰相景范,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臨漳令景芳,清代有書法家、學者景星杓……等。
㈥ 歷史上那位人物花名叫景仁
景仁帝歷史並不存在。網上以戊戌變法為背景,杜撰了景仁維新的故事。其中景仁專帝影射的是光緒皇帝。
屬景仁維新的內容如下
大清遭受列強們的侵略,就連一直以中國為老師的日本竟然也要以跟列強們相同的待遇,這讓中國的有學人士認識到中國只有變革才可以成功,而當時以李鴻章、恭親王和醇親王為首的宮廷貴族支持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而已李強(這個不說大家都知道是誰吧)為首的留美人士主張實行共和制,當時來大清的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漢森(這個你們懂得)在報紙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他主張大清應該跟英國同樣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必須得慢慢來,先改革軍事,在整頓吏治並改革官制,當這篇觀點在報紙上發表出去之後,李鴻章首先將漢森請到自己的府中並連夜討論大清該走的方向,正因為這一次連夜談話,促成了大清走向君主立憲的進程,史稱「十月談話」。
㈦ 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1、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自名武曌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
3、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4、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5、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㈧ 中國歷史上有姓 景 的名人嗎
歷史名人
景 陽:戰國時楚將。齊、魏、韓三國攻燕,燕使太子求救於楚,楚王命景陽為將救燕。景陽不赴燕而遷攻魏之丘,取之以與宋,三國恐懼,乃罷兵,燕國得解圍。景陽這種戰略,被載於《戰國策》。
景 丹:櫟陽(今陝西省臨潼)人,名列漢光武中興時雲台「二十將」的大功臣。能文能武,但學問好。也很有謀略,曾為交武帝擊破王郎等,又與吳漢等人大敗五校於櫟陽,戰功彪炳,被封為櫟陽侯。據說,在封侯的時候,光武帝曾對他說了一句:「富貴為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故以封卿耳。可見光武帝的器重。
景 煥:北宋人,曾官壁州的白石縣縣令。早年專事書畫,與翰林歐陽炯學士曾是忘形之交。一天他們一道騎馬遊玩來到應天寺。在右側壁面上畫上一天王與左側天王像相對。渤海在一旁,,觀看畫作之逸勢,寫成一篇歌行以記此事。後來擅草書的僧人夢龜又來到此寺,人們請他在廊壁上題字。書畫歌行,一日而就。全城人都聞訊前來觀看,寺中擁擠不堪,一時路道阻塞。成都的人稱此為「應天三絕」。著有《野人寒語》、《牧豎閑談》等。
景延廣:字航川(892-947),五代後晉陝州人。高祖時累官馬步軍都指揮使。出帝立,大臣議告契丹致表稱臣,延廣獨不肯,但致書稱孫,契丹數以責晉。延廣對契丹使者說:「晉有橫磨大劍十萬口,翁要戰則來,他日不禁孫子取笑天下」。其後契丹入寇,延廣閉壁不肯出,尋出為河南尹,北騎奄至,延廣顧其家,未能引決,被執。但他寧死不屈,最後自殺,以身殉國。終年55歲。
景廷賓:號尚卿(1861-1902),清末農民起義領袖,直隸廣宗(今屬河北省)東苕村人。義和團失敗後,他領導家鄉的農民繼續進行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附近人民紛起響應。在巨鹿縣廈頭寺自稱「龍團大元帥」,豎起「官逼民反」,「掃清滅洋」大旗。義軍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編列為營,最初不過兩三千人。4月間進駐廣宗縣件只村後,各地人民紛紛響應,隊伍迅速擴大至三四萬人。起義失敗後被俘犧牲。
景幼南:初名炎昭,改名昌極,字幼南。江蘇泰州人。畢生從事教育事業,著有《哲學論文集》、《哲學新論》、《道德哲學新論》、《名理新探》。譯有《柏拉圖對話集選篇》、《溫楷斯德文學評論之原理》等。
此外,景姓名人還有:戰國時楚有將軍景翠、景陽,秦末陳勝起義立新楚君後裔駒為楚王,東漢有經學家景鸞,五代後晉有馬步軍都指揮景延廣。後周有宰相景范,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臨漳令景芳,清代有書法家、學者景星杓……等。
㈨ 歷史人物名字大全
投筆從戎(班超)慷慨悲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橫槊賦詩(曹操)
完璧歸趙(藺相如)洛陽紙貴(張衡)
聞雞起舞(祖逖)畫龍點睛(張僧繇)
㈩ 中國歷史名人名字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2、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3、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 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也多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4、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另說淮陰區)人。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梁、項羽,未得到任用。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蕭何保為大將,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
劉邦兵敗於彭城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劉邦收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派人降服燕國。
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奇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奉命攻打齊國,並於濰水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
韓信攻打楚國,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劉邦聽從張良、陳平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失敗。
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 因人誣告貶為淮陰侯。呂後與蕭何合謀, 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
5、關漢卿
關漢卿(1234年以前-約1300年),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又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說。
元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無定論),最著名的是《竇娥冤》。
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
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一枝花·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為「曲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孔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杜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