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上下五千年裡歷史故事有哪些
1、八仙過海
說呂洞賓等八位神仙去赴西王母的的蟠桃會,途經東海,只見巨浪洶涌。呂洞賓提議各自投一樣東西到海里,然後各顯神通過海。於是鐵拐李把拐杖投到水裡,自己立在水面過海;韓湘子以花藍技水而渡;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的蕭、拍板、紙驢、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過。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過了東海。八仙過海根據這個傳說而來。
2、老馬識途
在公元679年,齊桓公約諸侯共同訂立盟約。可是,楚國不但不參加,反而叫鄭國也別參加。齊桓公火了,正跟管仲商議去討伐楚國,沒想到北方的燕國到這里來討救兵說北邊的山戎打進來了,老百姓都快死光了。從此一場大戰展開了。
經過幾個國家的齊心協力,終於打了勝仗。山戎的老百姓歸順了齊國,但是,孤竹國大將黃花把齊桓公和燕庄公領進了孤竹國都城,騙到了迷谷,使齊桓公、燕庄公和將士們迷失了方向。那裡平沙一片,就跟大海一樣,一眼望去分不出東南西北。士兵們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就在這危急時刻,管仲想出了老馬識途的辦法,讓大家走出了迷谷。
3、過五關斬六將
劉備三兄弟逃出許昌後,曹操派軍隊去進攻。打了幾仗之後,劉備戰敗,只好逃走了。張飛找不到兩個哥哥,也逃到山裡去了。關羽保護著劉備的家人,又被曹操的軍隊包圍,處境很危險。曹操很敬佩關羽,希望關羽能成為他手下的將領,就派關羽的朋友張遼去勸他投降。
關羽對張遼說:「我死也不會投降。」張遼告訴他可以暫時投降,這樣劉備的家人不會受到傷害,以後還可以去找劉備。關羽想了一下說:「要我投降也可以,但是知道了大哥劉備的下落後,我馬上就走。」曹操一開始不答應,張遼對他說:「關羽這個人講義氣,只要對他好,他一定會報答你的。」曹操覺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關羽投降以後,曹操對他很好,經常送給他珠寶、黃金,但是關羽都不要。後來,曹操把呂布的赤兔馬送給他,關羽卻很高興的接受了。曹操奇怪的問:「以前送珠寶你都不要,為什麼送你一匹馬就這么高興呢?」關羽解釋說:「這匹馬跑得很快,如果我知道大哥在什麼地方,可以馬上找到他。」曹操聽了,十分後悔送給他好馬。
後來,關羽得到了劉備的消息,准備帶著劉備的家人去找他。因為以前答應了關羽,曹操只好讓他走,但卻通知了各個關口的將軍攔住他。關羽的功夫十分厲害,他在路上經過了五個關口,殺死了留個阻攔他的將軍,終於找到了劉備和張飛。三兄弟見了,十分高興。
4、炎黃二帝
大約四千七百多年前,軒轅(即黃帝)聯合炎帝戰勝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虜被稱為「黎民」,本部落人被稱之為「百姓」。後人將黃帝譽為華夏族的祖先,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近親,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又稱為「炎黃子孫」。
5、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期,齊國有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居功自傲,蠻不講理,相國晏嬰擔心他們會鬧事而影響國家安危,建議齊景公賜兩個桃子讓他們三人論功而食,結果他們有勇無謀,因爭吃桃子紛紛自殺身亡。
B.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
遠古傳說時代
盤古與女媧的傳說
黃帝戰蚩尤
三皇的傳說
五帝的傳說
堯舜禪讓
大禹治水
夏商周
中國第一暴君夏桀
陪嫁小奴做宰相
姜太公硒溪垂釣
周文王勵精圖治
滅商的前奏
周武王揮師朝歌
牧野之戰
管仲助齊桓公稱霸
管仲病榻論相
管仲的馭君術
財政改革與賞罰制度
齊桓公身邊的小人
重耳再返故國
晉文公不計舊怨
巧於辭令的高手
吳國的崛起
孫武激流勇退
勾踐卧薪嘗膽
范蠡退隱江湖
傲視王侯的名士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田氏代齊
屠岸賈助紂為虐
燕昭公招納賢士
吳起改革
曹劌以逸待勞
鄒忌借琴勸齊王
晏嬰二桃殺三士
孟嘗君最有價值的門客
孫臏裝瘋脫險
燕昭王用人不疑
藺相如完璧歸趙
廉頗負荊請罪
田單的火牛陣
范雎的激將法
心胸狹窄的范雎
趙奢大破秦軍
大投資家呂不韋
秦漢
贏政身世的隱私
少恩寡義的秦王政
秦王政統一六國
焚書坑儒
修築長城
王翦破楚
趙高弄權
傀儡皇帝秦二世
陳勝吳廣起義
陳平三易其主
驚心動魄鴻門宴
劉邦隨婦遁逃
劉邦能屈能伸
治國能臣蕭何
高陽酒徒酈食其
商山四皓保太子
師出有名,方可興兵
運籌帷幄的張良
善於用人的劉邦
劉邦速封雍齒
婁敬建議遷都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的謹慎
陳平勸蕭何
陳平鏟除呂氏
張良功成身退
劉邦不殺季布
陳平巧解白登之圍
叔孫通制定朝儀
無功封侯的審食其
周亞夫與張釋之
周亞夫的悲劇
鹽鐵專賣豐國庫
桑弘羊晚節不保
司馬遷忍辱寫《史記》
蘇武出使遭禍
蘇武北海牧羊
三朝元老霍光
小忍成大謀
化敵為友
劉秀攏民心
以情動人的謀略
度尚的激勵術
跋扈將軍梁冀
李膺先發制人
黨錮之禍
魏晉南北朝
曹操唯才是舉
隔岸觀火的妙計
諸葛亮為劉備謀劃根據地
大度集賢爭天下
管寧割席
曹操大敗馬超
張遼威震逍遙津
曹操選太子
劉備大打「正統」牌
恃才傲物的龐統
劉備人西川
諸葛亮舌戰群儒
諸葛亮智激周瑜
空城計
鞠躬盡瘁
鄧芝出使東吳
勝人先要勝己
後來居上的呂蒙
曹丕的「禪讓」劇
亂世奸雄司馬懿
司馬懿裝病
張華的「釣情」術
八王之亂
劉聰兄弟「讓位」
王導力挺司馬睿
北伐將軍祖逖
石勒蒙騙王浚
王猛捫虱談天下
淝水之戰
劉裕建宋
馮太後執政
北魏孝文帝改革
河陰之變
梁武帝出家
侯景之亂
陳後主井下藏身
地理學家酈道元
隋唐五代
楊堅統一中國
隋朝田制與租稅徭役制度
造倉儲糧
崇尚節儉的隋文帝
律官厚民
首創科舉制度
隋煬帝亡國
唐朝的建立
玄武門之變
貞觀聖主唐太宗
明君之鏡魏徵
太平宰相房玄齡
玄奘西行取經
文成公主人藏
笑裡藏刀的李義府
武則天進宮
大唐賢相狄仁傑
張柬之巧除奸黨
弄權高手李林甫
馬嵬坡之變
唐代奇相李泌
盛唐的歌者李白
張巡堅守孤城
郭子儀功高而不震主
「打金枝」趣話
理財能手劉晏
韓愈與古文運動
中唐名相裴度
平定淮西叛亂
裴度恢復相位
甘露之變
李克用與朱全忠
八帝寵臣張全義
五朝不倒翁馮道
宋遼金
趙匡胤巧取荊州
趙匡胤巧施反問計
趙匡胤從嚴治軍
半部《論語》治天下
宋太祖的用人術
趙德昭的抉擇
趙普扳倒盧多遜
楊業之死
呂端大事不糊塗
澶淵之盟
種世衡一諾千金
C. 上下五千年裡歷史故事有哪些
1、孫中山破除陋習
孫中山小時候家裡很窮,他姐姐一點也不怕吃苦,挑柴、做飯、插秧, 樣樣活都干。孫中山的姐姐空閑的時候就和孫中山玩,孫中山最愛聽姐姐唱歌,姐姐也經常唱給他聽。
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看的到媽媽在給姐姐纏足,姐姐很痛苦,眼淚直往下流,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便問媽媽:「你為啥要讓姐姐受這份罪呢?」媽媽說:「孩子,我也知道纏小腳不好,可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啊。」
從此孫中山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後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當了臨時大總統,他首先廢除的就是這個殘害中國上千年的纏足陋習。
2、邱少雲壯烈犧牲
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開闊地,為縮短進攻距離,便於突然發起攻擊,11日夜,部隊組織500餘人在敵陣地前沿潛伏,他所在排潛伏在高地東麓距敵前沿陣地僅60多米的蒿草叢中。
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著了棉衣。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堅持30多分鍾,直至壯烈犧牲。
反擊部隊在邱少雲偉大獻身精神鼓舞下,當晚勝利攻佔了391高地,全殲美軍1個加強連。
3、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的歷史事件。後來「杯酒釋兵權」演變為一個成語,引申為輕而易舉解除將領兵權。
4、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大文學家名叫司馬光,他小時候特別機靈、特別勇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有一天,司馬光和小夥伴在花園的假山上玩捉迷藏的游戲。有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了假山旁邊裝滿水的大水缸里。
水缸里的水可深了,那小朋友掙扎著喊「救命!」小夥伴們看見都嚇壞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幫忙……。眼看,水缸里的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沒了……
只見司馬光急中生智,從地上抱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只聽——「砰」一聲,水缸破了,裡面的水流了出來,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大家都誇司馬光是遇事沉著冷靜,善於想辦法解決困難的好孩子!
5、寇準除暴
楚王元佐,是宋太宗的長子,由於要搭救廷美沒有成功,就得了精神病,行為變得十分殘忍。左右侍從稍有過錯,就彎弓射死。太宗多次教誨他,他仍不改。 重陽節那天,太宗宴請諸王,元佐因剛巧犯病,未請參加,半夜發起怒氣,把姬妾們都關起來,放火燒宮。太宗大怒,想要廢了他,另立太子。
這時寇準恰巧到鄆州當通判官,被太宗召見。太宗對他說:「你試著替我決斷一件事。東宮的行為破壞了王法,日後必然會做出像桀紂那樣的惡行,我想廢了他,但東宮中也有甲兵,恐怕因此招來亂子。」
寇準說:「請陛下在某月某日命令東宮到某處舉行禮節儀式,並要他的左右侍從一同前往。這時再派人搜查他的宮中,如果真有違法的罪證,等東宮回來拿給他看,那麼廢除太子,只須用一個太監的力量就可以了。」
太宗採納了這個計謀,在東宮出外後,搜出許多兇殘的刑具。有剜肉、挑筋、摘舌等物。元佐回來後,拿給他看,東宮認罪,於是被廢。
D.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有什麼故事
一、開天闢地的神話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是一片混沌。它無邊無沿,沒有上下左右,也不分東南西北,樣子好像一個渾圓的雞蛋。這渾圓的東西當中,孕育一個人類的祖先——盤古。 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在這渾圓的東西中孕育成熟了。
他發現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就用自己製造的斧子劈開了這混混沌沌的圓東西。隨著一聲巨響,圓東西里的混沌,輕而清的陽氣上升,變成了高高的藍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變成了廣闊的大地。從此,宇宙間就有了天地之分。
盤古出世後,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間。以後,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這樣又經過一萬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盤古自己也變成了九萬里長的頂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樣撐著天和地,使它們不再變成過去的混沌狀態。
盤古開天闢地後,天地間只有他一個人。因為天地是他開辟出來的,所以他的情緒有什麼變化,天地也跟著發生不同的變化。他高興的時候,天空晴朗;他發怒的時候,天空陰沉;他哭泣的時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匯成江河湖海。
他嘆氣的時候,大地上颳起狂風,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現閃電;他發出鼾聲,空中響起隆隆的雷鳴聲。 不知經過多少年,盤古還是死了,躺倒在地上。
他的頭部隆起,成為東岳泰山;他的腳朝天,成為西嶽華山;他的肚子高挺,成為中嶽嵩山;他的兩個肩胛,一個成為南嶽衡山,另一個成為北嶽恆山。至於他的頭發和汗毛,全變成了樹木和花草。 後來,才有了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
二、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帶領群眾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禹常年腳長年泡在水裡連腳跟都爛了,只能拄著棍子走。
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大禹治水塑像 禹新婚僅僅四天,還來不及照顧妻子,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
三、崤山大戰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後,國勢日盛,已有圖霸中原之意。但東出道路被晉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 628年)秦穆公得知鄭、晉兩國國君新喪,不聽大臣蹇叔等勸阻,執意要越過晉境偷襲鄭國。晉襄公為維護霸業,決心打擊秦國。為不驚動秦軍,准備待其回師時,設伏於崤山險地而圍殲之。
十二月,秦派孟明視等率軍出襲鄭國,次年春順利通過崤山隘道,越過晉軍南境,抵達滑(今河南偃師東南),恰與赴周販牛的鄭國商人弦高相遇。機警的弦高斷定秦軍必是襲鄭,即一面冒充鄭國使者犒勞秦軍,一面派人回國報警。孟明視以為鄭國有備,不敢再進,遂還師。
晉國偵知,命先軫率軍秘密趕至崤山,並聯絡當地姜戎埋伏於隘道兩側。秦軍重返崤山,因去時未通敵情,疏於戒備。晉軍見秦軍已全部進入伏擊地域,立即封鎖峽谷兩頭,突然發起猛攻。晉襄公身著喪服督戰,將士個個奮勇殺敵。秦軍身陷隘道,進退不能,驚恐大亂,全部被殲。
四、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春秋時,吳國和越國世代為仇。有次越軍大敗,越王勾踐向吳國求和,並答應了吳王的苛刻要求:要越王去吳國侍候吳王,勾踐來到吳國,小心謹慎地侍候吳王,三年後才被釋放回國。
為雪此大恨,他刻苦自勵,鍛煉鬥志,睡的是柴草,飯前睡前都要嘗一嘗苦膽,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復國計劃。不出十年,越國終於強大起來,一舉滅掉了吳國。
五、扁鵲治病
扁鵲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由於他醫術高超,被世人公認為「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
有一天扁鵲拜見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訴給扁鵲,請求扁鵲予以治療。 秦武王的近臣說:「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間,即使治療也未必能治好。如果處理不當,還可能把耳朵搞聾,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話告訴了扁鵲。
扁鵲聽了,大發脾氣,把針石丟在地上,氣憤地說:「君王既然跟懂得醫理的人商量治病,卻又聽不懂醫理的人胡言亂語,這怎麼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這種法則來管理秦國的政事,那麼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舉動上遲疑不決,秦國很快就會滅亡啊!」
E. 上下五千年裡歷史故事有哪些
先秦時代
1.華夏族的由來 2.堯舜禪讓 3.大禹治水 4.商湯滅夏 5.順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戲諸侯 7.齊桓公稱霸
8.伍子胥鞭屍雪恥 9.勾踐卧薪嘗膽 10.韓趙魏分晉 11.商鞅南門立木 12.孫臏龐涓鬥智 13.張儀連橫破合縱 14.藺相如完璧歸趙
15.毛遂自薦 16.信陵君竊符救趙 17.荊軻刺秦王 18.秦王滅六國 19.百家爭鳴 20.胡亥假傳遺詔 21.陳勝吳廣起義
兩漢三國
劉邦和項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蕭何月下追韓信 4.楚漢相爭 5.漢高祖白登被圍 6.漢高祖殺馬立誓 7.周勃智奪軍權 8.張謇通西域
9.司馬遷寫《史記》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權稱帝 12.綠林赤眉起義 13.劉秀中興漢朝 14.蔡倫發明造紙術 15.跋扈將軍梁冀
16.黃巾軍起義 17.王允計除董卓 18.挾天子以令諸侯 19.官渡大戰 20.孫策占據江東 21.劉備三顧茅廬 22.火攻赤壁
23.關羽白走麥城 24.曹植七步成詩 25.七擒孟獲 26.孔明揮淚斬馬謖
兩晉南北朝
1.司馬昭之心 2.滅屬建西晉
3.王濬樓船破吳 4.八王之亂 5.李特的流民大營 6.王馬共天下 7.王羲之寫字換鵝 8.祖狄中流擊楫 9.恆溫北伐 10.淝水之戰
11.劉裕巧布缺月陣 12.「元嘉治世" 13,乘長風破萬里浪 14.孝文帝定計遷都 15.賈思勰編寫農書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陳後主荒淫亡國
2.隋文帝治國 3.楊廣弒父奪皇位 4.隋煬帝遷都 5.李淵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東都 7.玄武門之變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則天顯赫一時 10.著名宰相狄仁傑 11.韋後亂政 12.唐玄宗開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劍 14.貴妃楊玉環 15.李白蔑視權貴
16.安祿山叛亂 17.馬嵬驛兵變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寫「詩史」 20.郭子儀退回紇
21.甘露之變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黃袍加身
2.杯酒釋兵權 3.李後主亡國 4.阿保機建遼 5.楊家將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準建遼 8.鐵面無私的包拯 7.王安石變法 8.靖康之恥
9.南宋趙構稱帝 10.女詞人李清照 11.岳飛打破金兀術 12.」莫須有"冤獄 1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氣歌 17.馬可波羅東行 18.明太祖嚴懲貪吏 19.明太祖興文字獄 20.鄭和七下西洋 21.戚繼光碟機逐倭寇 22.明末後宮三疑案
23.皇太極施反間計 24.李自成進京 25.吳三桂降清 26.鄭成功收復台灣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寫《紅樓夢》 28.大貪官和珅
29.林則徐虎門銷煙 30.英法火燒圓明園 31.慈禧垂簾聽政 32.戊戌變法 33.八國聯軍進京 34.武昌起義
F. 《上下五千年》中的歷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里的歷史故事有「1開天闢地的神話 2鑽木取火的傳說 3黃帝戰蚩尤 」........
古時候流傳著一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說的是在天地開辟之前,宇宙不過是混混沌沌的一團氣,裡面沒有光,沒有聲音。這時候,出了一個盤古氏,用大斧把這一團混沌劈了開來。輕的氣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氣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後,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氏本人也每天長高了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很高很高,地很厚很厚,盤古氏當然也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後來,盤古氏死了,他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就變成了太陽、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這就是開天闢地的神話。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傳說。傳說中有一些大人物,這些人往往既是首領,又是一個發明家。這種傳說多半是古人根據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想像出來的。
鑽木取火的傳說: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簡單,周圍又有許多猛獸,隨時隨地會遭到它們的傷害。後來,他們看到鳥兒在樹上做窩,野獸爬不上去,不能傷害它們。原始人就學著鳥兒的樣,在樹上做起窩來,也就是在樹上造一座小屋。這樣就安全得多了。後來的人把這叫做「構木為巢」(巢音cháo,就是鳥窩)。是誰發明的呢?當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來的。但是在傳說中,卻把這件事說成有一個人教大家這樣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現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
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里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黃帝戰蚩尤:
炎黃二帝,爭霸於阪泉之野,蚩尤作亂
G. 上下五千年裡的歷史故事有什麼
先秦時代
1.華夏族的由來 2.堯舜禪讓 3.大禹治水 4.商湯滅夏 5.順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戲諸侯 7.齊桓公稱霸 8.伍子胥鞭屍雪恥 9.勾踐卧薪嘗膽 10.韓趙魏分晉 11.商鞅南門立木 12.孫臏龐涓鬥智 13.張儀連橫破合縱 14.藺相如完璧歸趙 15.毛遂自薦 16.信陵君竊符救趙 17.荊軻刺秦王 18.秦王滅六國 19.百家爭鳴 20.胡亥假傳遺詔 21.陳勝吳廣起義
兩漢三國
劉邦和項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蕭何月下追韓信 4.楚漢相爭 5.漢高祖白登被圍 6.漢高祖殺馬立誓 7.周勃智奪軍權 8.張謇通西域 9.司馬遷寫《史記》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權稱帝 12.綠林赤眉起義 13.劉秀中興漢朝 14.蔡倫發明造紙術 15.跋扈將軍梁冀 16.黃巾軍起義 17.王允計除董卓 18.挾天子以令諸侯 19.官渡大戰 20.孫策占據江東 21.劉備三顧茅廬 22.火攻赤壁 23.關羽白走麥城 24.曹植七步成詩 25.七擒孟獲 26.孔明揮淚斬馬謖
兩晉南北朝
1.司馬昭之心 2.滅屬建西晉 3.王濬樓船破吳 4.八王之亂 5.李特的流民大營 6.王馬共天下 7.王羲之寫字換鵝 8.祖狄中流擊楫 9.恆溫北伐 10.淝水之戰 11.劉裕巧布缺月陣 12.「元嘉治世" 13,乘長風破萬里浪 14.孝文帝定計遷都 15.賈思勰編寫農書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陳後主荒淫亡國 2.隋文帝治國 3.楊廣弒父奪皇位 4.隋煬帝遷都 5.李淵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東都 7.玄武門之變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則天顯赫一時 10.著名宰相狄仁傑 11.韋後亂政 12.唐玄宗開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劍 14.貴妃楊玉環 15.李白蔑視權貴 16.安祿山叛亂 17.馬嵬驛兵變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寫「詩史」 20.郭子儀退回紇
21.甘露之變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黃袍加身 2.杯酒釋兵權 3.李後主亡國 4.阿保機建遼 5.楊家將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準建遼 8.鐵面無私的包拯 7.王安石變法 8.靖康之恥 9.南宋趙構稱帝 10.女詞人李清照 11.岳飛打破金兀術 12.」莫須有"冤獄 1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氣歌 17.馬可波羅東行 18.明太祖嚴懲貪吏 19.明太祖興文字獄 20.鄭和七下西洋 21.戚繼光碟機逐倭寇 22.明末後宮三疑案 23.皇太極施反間計 24.李自成進京 25.吳三桂降清 26.鄭成功收復台灣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寫《紅樓夢》 28.大貪官和珅 29.林則徐虎門銷煙 30.英法火燒圓明園 31.慈禧垂簾聽政 32.戊戌變法 33.八國聯軍進京 34.武昌起義
H. 上下五千年裡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太多了 給你收集了一下
文過飾非 白駒過隙 過猶不及 八仙過海,各顯神... 矯枉過正 過江之鯽 事過境遷聞過則喜 三過其門而不入 白駒過郄 八仙過海 時過境遷 大喜過望 豐屋之過 得過且過 事不過三 有過之而無不及 百代過客 過眼雲煙 矇混過關八仙過海,各顯其... 事過情遷 瞞天過海 言過其實 棄過圖新 雨過天晴 記功忘過 計過自訟 操之過急 事過景遷 棄瑕忘過 過河拆橋 騏驥過隙三個臭皮匠,賽過... 改過不吝 不過爾爾 雁過留聲 雁過拔毛 人非聖賢,孰能無... 不求有功,但求無... 有過之無不及 青過於藍過河卒子 過目成誦 過五關斬六將 秋風過耳 過門不入 觀過知仁 過眼煙雲 老鼠過街,人人喊... 閉門思過 招搖過市 才氣過人 過隙白駒過屠門而大嚼 有過之,無不及 改過自新 計功補過 撟枉過正 過從甚密 過時黃花 不曾序過 過目不忘 委過於人 雨過天青 過橋拆橋 容頭過身走過場 過五關,斬六將 過庭之訓 東風過耳 過橋抽板 過街老鼠 才識過人 微過細故 將功補過 意望已過 刀過竹解 過化存神 矯枉過中
攻過箴闕 言之過甚 飄洋過海 過府沖州 列功覆過 撟抂過正 行不貳過 將功折過 水過鴨背 赦過宥罪 聲聞過情 窗間過馬 老鼠過街 救過不贍泥菩薩過江 飾非掩過 進思盡忠,退思補... 才過屈宋 過路財神 神經過敏 駒光過隙 護過飾非 代人受過 悔過自新 恥言人過 雲煙過眼文過遂非 朝過夕改 遷善改過 使功不如使過 供過於求 雁過撥毛 省愆寡過 改過遷善 矯枉過直 掩過飾非 衣錦過鄉 飾非文過 過程式控制制 過為已甚過而能改 雲過天空 知過必改 過都歷塊 過甚其詞 齒過肩隨 文過其實 補過拾遺 補過飾非 風流罪過 煙雲過眼 駟之過隙 遂非文過 名聲過實順過飾非 退思補過 枉矯過激 過甚其辭 過市招搖 枕席過師 掩鼻而過 操之過激 悔過自責 矯枉過當 名過其實 漫天過海 福過災生 閉閣思過過屠大嚼 求過於供 閉合思過 風流事過 操之過蹙 改過從善 救過補闕 怙過不悛 生功止過 操之過切 飾非遂過 知過能改
飾非養過 當面錯過 改過作新 肝膽過人 如風過耳 談過其實 救過不暇 飄風過耳 掩過揚善 救過不給 使愚使過 引過自責 以功補過 駟之過蠙 沖州過府
I.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有那些
先秦時代
1.華夏族的由來 2.堯舜禪讓 3.大禹治水 4.商湯滅夏 5.順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戲諸侯 7.齊桓公稱霸 8.伍子胥鞭屍雪恥 9.勾踐卧薪嘗膽 10.韓趙魏分晉 11.商鞅南門立木 12.孫臏龐涓鬥智 13.張儀連橫破合縱 14.藺相如完璧歸趙 15.毛遂自薦 16.信陵君竊符救趙 17.荊軻刺秦王 18.秦王滅六國 19.百家爭鳴 20.胡亥假傳遺詔 21.陳勝吳廣起義
兩漢三國
劉邦和項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蕭何月下追韓信 4.楚漢相爭 5.漢高祖白登被圍 6.漢高祖殺馬立誓 7.周勃智奪軍權 8.張謇通西域 9.司馬遷寫《史記》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權稱帝 12.綠林赤眉起義 13.劉秀中興漢朝 14.蔡倫發明造紙術 15.跋扈將軍梁冀 16.黃巾軍起義 17.王允計除董卓 18.挾天子以令諸侯 19.官渡大戰 20.孫策占據江東 21.劉備三顧茅廬 22.火攻赤壁 23.關羽白走麥城 24.曹植七步成詩 25.七擒孟獲 26.孔明揮淚斬馬謖
兩晉南北朝
1.司馬昭之心 2.滅屬建西晉 3.王濬樓船破吳 4.八王之亂 5.李特的流民大營 6.王馬共天下 7.王羲之寫字換鵝 8.祖狄中流擊楫 9.恆溫北伐 10.淝水之戰 11.劉裕巧布缺月陣 12.「元嘉治世" 13,乘長風破萬里浪 14.孝文帝定計遷都 15.賈思勰編寫農書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陳後主荒淫亡國 2.隋文帝治國 3.楊廣弒父奪皇位 4.隋煬帝遷都 5.李淵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東都 7.玄武門之變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則天顯赫一時 10.著名宰相狄仁傑 11.韋後亂政 12.唐玄宗開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劍 14.貴妃楊玉環 15.李白蔑視權貴 16.安祿山叛亂 17.馬嵬驛兵變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寫「詩史」 20.郭子儀退回紇
21.甘露之變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黃袍加身 2.杯酒釋兵權 3.李後主亡國 4.阿保機建遼 5.楊家將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準建遼 8.鐵面無私的包拯 7.王安石變法 8.靖康之恥 9.南宋趙構稱帝 10.女詞人李清照 11.岳飛打破金兀術 12.」莫須有"冤獄 1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氣歌 17.馬可波羅東行 18.明太祖嚴懲貪吏 19.明太祖興文字獄 20.鄭和七下西洋 21.戚繼光碟機逐倭寇 22.明末後宮三疑案 23.皇太極施反間計 24.李自成進京 25.吳三桂降清 26.鄭成功收復台灣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寫《紅樓夢》 28.大貪官和珅 29.林則徐虎門銷煙 30.英法火燒圓明園 31.慈禧垂簾聽政 32.戊戌變法 33.八國聯軍進京 34.武昌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