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啊軻歷史故事

啊軻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06 11:03:54

① 有關荊軻的具體故事

荊軻
荊軻(? - 前227)

戰國末期人,人稱慶卿,據說本是齊國慶氏的後裔,後遷居衛國,始改姓荊。他喜好讀書擊劍,曾向衛元君游說,不為所用。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取衛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作為秦東郡的治所,將衛元君遷至野王(今河南泌陽),成為秦的附庸。荊軻於是到四方游歷,結識了許多豪傑志士。在榆次,他與蓋聶討論劍法,話不投機,蓋聶怒目而視,他就揚長而去。在邯鄲,他與魯句踐奕棋賭博,爭棋路,魯句踐對他加以呵斥,他仍是不予計較,悄然離去。隨後,荊軻來到燕國,與當地的狗屠夫和擅長擊築的高漸離交上了朋友。荊軻喜好喝酒,整天與狗屠夫、高漸離一起在街市喝酒,然後,高漸離擊築,他和著樂聲唱歌,唱著唱著就哭起來了。

話說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國。他看到秦國將要吞並六國,如今秦軍已逼近易水,惟恐災禍來臨,心裡十分憂慮,於是對他的太傅鞫(jū )武說:「燕秦勢不兩立,希望太傅幫忙想想辦法才好。」鞫武回答說:「秦國的勢力遍布天下,地盤廣大,如果它們再用武力脅迫韓趙魏,那麼易水以北的燕國局勢還不一定啊。何必因在秦遭受凌辱的怨恨,就去觸犯秦國呢?」太子說:「那可怎麼辦好呢?」太傅說:「請讓我好好考慮考慮。」

過了一些時候,樊於(於)期將軍從秦國逃到燕國,太子收留了他。太傅進諫勸告太子說:「不能這樣做啊。秦王殘暴,又對燕國一直懷恨在心,如此足以讓人膽戰心驚了,更何況他知道樊將軍在這里!這就好比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災禍難以避免了。我想,即使管仲和晏嬰再世,也無力回天。太子您還是趕緊打發樊將軍到匈奴去,以防泄露風聲。請讓我到西邊去聯合三晉,到南邊去聯合齊楚,到北邊去和匈奴講和,然後就可以對付秦國了。」太子丹說:「太傅的計劃曠日持久,我心裡昏亂憂慮得要死,恐怕一刻也不能等了。況且問題還不僅僅在這里,樊將軍窮途末路,才來投奔我,我怎麼能因為秦國的威脅,就拋棄可憐的朋友,把他打發到匈奴去呢,這該是我拚命的時候了,太傅您得另想辦法才好。」鞫武說:「燕國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謀遠慮勇敢沉著,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說:「希望太傅您代為介紹,好嗎?」鞫武說:「好吧。」於是鞫武去見田光,說:「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議國家大事。」田光說:「遵命。」於是就去拜見太子。

太子跪著迎接田光,倒退著走為他引路,又跪下來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穩,左右人都退下後,太子就離席,向田光請教道:「燕秦勢不兩立,希望先生能盡量想個辦法來解決這件事。」田光說:「我聽說好馬在年輕力壯的時候,一天可以飛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時候,連劣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現在聽說的是我壯年的情況,卻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經衰竭了。雖然這么說,我不敢因此耽誤國事。我的好朋友荊軻可以擔當這個使命。」太子說:「希望能通過先生與荊軻結識,可以嗎?」田光說:「好的。」說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門口,告誡他說:「我告訴您的和先生剛才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頭一笑,說:「好。」

田光彎腰曲背地去見荊軻,對他說:「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國沒有人不知道。現在太子只聽說我壯年時的情況,卻不知道我的身體已大不如當年了。有幸得到他的教導說:『燕秦勢不兩立,希望先生盡力想想辦法。』我從來就沒把您當外人,於是把你舉薦給太子,希望您能到太子的住處走一趟。」荊軻說:「遵命。」田光又說:「我聽說,忠厚老實之人的所作所為,不使人產生懷疑,如今太子卻告誡我說:『我們所講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這是太子他懷疑我啊。為人做事讓人懷疑,就不是有氣節的俠客。」田光這番話的意思是想用自殺來激勵荊軻,接著又說道:「希望您馬上去拜見太子,說我已經死了,以此表明我沒有把國家大事泄漏出去。」說完就自刎而死。

荊軻見到太子,告訴他田光已經死了,轉達了田光的臨終之言。太子拜了兩拜,雙腿跪行,淚流滿面,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之所以告誡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實現重大的計劃罷了。現在田先生用死來表明他沒有泄密,這哪裡是我的本意呢?」荊軻坐定後,太子離席,給荊軻叩頭,說:「田先生不知我是個無能的人,讓您來到我面前,願您有所指教。這真是上天可憐燕國,不拋棄他的後代。如今秦國貪得無厭,野心十足,如果不把天下的土地全部占為己有,不使各諸侯全部成為自己的臣下,它是不會滿足的。現在秦國已經俘虜韓王,佔領了韓地,又發兵向南攻打楚國,向北進逼趙國。王翦(jiǎn)的大軍已逼近漳水、鄴城,而李信又出兵太原、雲中。趙國哪裡能抵抗秦國的攻勢,一定會投降。趙國向秦稱臣,大禍就落到燕國頭上了,燕國國小力弱,多次遭受兵禍,現在就算征發全國力量也不可能抵擋住秦軍。諸侯都屈服於秦國,沒有誰敢和燕國聯合。我私下考慮能得到天下最勇敢的人出使秦國,用重利引誘秦王,秦王貪圖這些厚禮,我們就一定能如願以償了。如果能劫持秦王,讓他歸還侵佔的全部諸侯土地,就像當年曹沫劫持齊桓公那樣,那就更好了;如果秦王不答應,那就殺死他。秦國的大將在國外征戰,而國內又大亂起來,那麼君臣必定會相互猜疑。趁這個機會諸侯就可以聯合起來,勢必擊破秦國。這是我最高的願望。但不知道把這個使命託付給誰,希望先生您給想個辦法。」

過了一會兒,荊軻才說:「這是國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能勝任。」太子上前叩頭,堅決請求荊軻不要推辭。荊軻這才答應下來。於是,太子尊荊軻為上卿,讓他住在上等的館舍,太子每天前去問候。供給他豐盛的宴席,備辦奇珍異寶,不斷地進獻車馬和美女,盡量滿足荊軻的慾望,以便讓他稱心如意。

過了很久,荊軻還沒有動身的意思。這時,秦將王翦攻破趙國,俘虜趙王,佔領了趙地。又揮軍北進,掠奪土地,一直打到燕國南部邊境。太子丹非常恐懼,就向荊軻請求說:「秦國軍隊早晚要渡過易水,我雖然願意長久地侍奉您,又哪裡可能呢?」荊軻說:「即使太子不說,我也想向您請求行動了。現在去了如果沒有信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現在秦王正用千兩黃金和萬戶封邑來懸賞緝拿樊將軍。如果能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樂於接見我,這樣我才能有報效太子的機會。」

太子丹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又怎麼忍心為了自己的私事而傷害忠厚老實的人的心,還望您另想個辦法。」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於是就私下裡去見樊於期說:「秦王對您可以說太狠毒了,父母和同家族的人都被殺害了。現在又聽說秦王懸賞千兩黃金和萬戶封邑來求您的頭顱,您打算怎麼辦呢?」

樊將軍仰天長嘆,淚流滿面地說:「我每次想到這些,就恨入骨髓,考慮再三,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報仇罷了。」荊軻說:「我現在有一個建議,不但可以解除燕國的禍患,而且可以為您報仇,您看怎麼樣?」樊於期走上前說:「您究竟想怎麼辦?但說無妨。」荊軻說:「希望能得到將軍的首級,進獻秦王,秦王必定很高興,就會接見我。到那時,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進他的胸膛。這樣,您的大仇可報,燕國遭受的恥辱也可以洗刷了。將軍可有這番心意呢?」

樊於期袒露出一條臂膀,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說:「這是我日夜咬牙切齒、痛徹心胸的事情,居然在今天能聽到您的指引。」說完就自殺了。太子聽說後,趕緊駕車奔去,趴在樊於期的屍體上痛哭起來,極其悲傷。事情既然無可挽回,於是就只好收斂樊於期的頭顱,用匣子封存起來。這時候,太子已經預先尋到天下最鋒利的匕首,那是從徐夫人手裡用一百金才買到的匕首。太子讓工匠用毒葯水淬染匕首,拿它在人身上試驗,只要流出一點兒血,那人就會立刻死去。於是准備行裝,送荊軻動身。

燕國有個勇土叫秦武陽,十二歲時就殺過人,別人都不敢正眼看他。於是太子就派秦武陽做荊軻的助手。荊軻正等著另一個人,想跟他一起去,那人住得遠,還沒有趕到,荊軻為此滯留等他。過了好幾天還沒有出發。太子嫌他行動緩慢,懷疑他要反悔,於是又去請求他說:「時間已經不多了,你難道不打算去了嗎?請讓我先派秦武陽去吧。」荊軻生氣了,喝叱太子說:「我今天去了如果不能回來,就可能因為秦武陽這小子!如今我拿著一把匕首到吉凶難測的秦國去,之所以還不動身,是要等我的朋友一起走。現在您既然嫌我行動遲緩,那就訣別吧!」於是就出發了。

太子以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身穿白衣,頭戴白帽來為荊軻送行。到了易水岸邊,祭祀完路神,就要上路。這時,高漸離擊起了築樂,荊軻和著曲調唱起歌來,歌聲凄厲悲愴,人們聽了都流下眼淚,暗暗地抽泣。荊軻又踱上前唱道:「風蕭蕭啊易水寒,壯士一去啊不復還!」接著樂音又變作慷慨激昂的羽聲,人們聽得虎目圓瞪,怒發沖冠。於是荊軻登上馬車飛馳而去,始終沒有回頭看一眼。一行人到秦國以後,荊軻帶上價值千金的玉帛等禮物,去見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在秦王面前美言道:「燕王確實畏懼大王的威勢,不敢發兵和大王對抗,情願讓國人做秦國的臣民,和各方諸侯同列,像秦國郡縣一樣進奉貢品,只求能夠奉守先王的宗廟。燕王非常害怕,不敢親自來向大王陳述,特地斬了樊於期,並獻上燕國督亢的地圖,都封裝在匣子里,燕王又親自在朝廷送行,派來使者向大王稟告。請大王指示。」

秦王聽了這番話後十分高興。於是穿上朝服,設置九賓之禮,在咸陽宮接見燕國使者。荊軻捧著封藏樊於期頭顱的匣子,秦武陽捧著裝地圖的匣子,按順序走上前去。走到宮殿前的台階下,秦武陽臉色陡變,渾身發抖,秦國大臣們感到奇怪,荊軻回過頭朝秦武陽笑了笑,走上前去向秦王謝罪說:「他是北方荒野之地的粗人,沒有見過世面,今日得見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加寬容,讓他能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秦王對荊軻說:「起來,把秦武陽拿的地圖取過來。」荊軻就取過地圖奉獻上去,打開卷軸地圖,地圖完全展開時露出了匕首,說時遲那時快,荊軻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抓過匕首就刺向秦王,可惜沒能刺中。秦王大吃一驚,抽身而起,掙斷衣袖。秦王趕忙伸手拔劍,劍身太長,卡在劍鞘里了。當時情況緊急,劍又豎著卡得太緊,所以不能立刻拔出來。荊軻追趕秦王,秦王只好繞著柱子逃跑。群臣都驚慌失措,由於突然發生了出人意料的事,一個個都失去了常態。而且按照秦國的法律,大臣在殿上侍奉君王時不得攜帶任何兵器,守衛宮禁的侍衛雖然帶著武器,但都站在殿外,沒有秦王的命令不能上殿。正在危急的時候,秦王來不及召殿下衛兵,因此荊軻追趕秦王的時候,大臣們在倉猝之間驚慌失措,沒有什麼東西拿來還擊荊軻,只好一起用手抓他。這時御醫夏無且用他身上帶著的葯袋向荊軻投去。秦王正繞著柱子跑,不知怎麼辦好,趁這個機會大臣們才對他大喊:「大王把劍背過去!快推到背後!」秦王這才拔出劍來砍荊軻,一下子砍斷了他的左腿。荊軻重傷跌倒在地,於是舉起匕首向秦王投去,沒有擊中,扎在柱子上。秦王又砍荊軻,荊軻八處受傷。荊軻自知事情失敗,就靠著柱子大笑起來,叉開兩腿大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無非是想活捉你,得到歸還侵佔土地的憑證去回報太子。」兩旁的人趕過來把荊軻殺了,秦王頭昏目眩了好久,才回過神來。

後來秦王對群臣論功行賞,處罰也根據情況,分別對待。秦王賞賜夏無且黃金二百鎰,說:「無且愛護我,才用葯袋投擊荊軻啊。」

於是秦對燕十分憤恨,增派軍隊趕往趙國舊地,命令王翦的部隊去攻打燕國,十月攻陷燕都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領精銳部隊退守遼東。秦將李信追擊燕王,燕王急了,只好採用代王趙嘉的主意,殺了太子丹,打算獻給秦王。但秦軍仍舊繼續進攻,五年之後終於滅掉了燕國,俘虜了燕王喜,秦國統一天下。

後來,荊軻的好友高漸離利用擊築的機會見到秦始皇,他用築投擊秦始皇,想為燕國報仇,結果也沒有擊中,反被殺死。

② 歷史上的四大刺客的名字及事跡

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四個比較出名的刺客。他們的事跡都比較詳細而系統回化的錄在司馬答遷的史記·刺客列傳中。這里一共記錄了五個刺客,但是,第一個刺客曹沫的故事比較簡單,事跡也不夠有震撼性。後第二個刺客是專諸,他是吳國人,他受到吳國的公子光的厚待,為其刺殺當時的吳王僚,最後成功而亡,公子光稱為吳王闔閭,就是夫差的父親。第三個刺客是豫讓,晉國人,在三家分晉的時候,他所侍奉的智伯為趙襄子所恨,並取其頭骨為酒器,所以,豫讓要為智伯報仇,最後失敗。第四個是聶政,樓上有詳解。最後一個就是荊軻了。如果樓主對刺客故事感興趣的話,可以在這里看到史記·刺客列傳的原文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86.htm

③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荊軻刺秦:

荊軻刺秦指的是公元前227年,荊軻受燕太子丹派遣,攜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事敗被殺。

④ 荊柯刺秦的故事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贏。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發指危冠,猛氣充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築,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這是陶淵明膾炙人口的詠荊柯,也樹立了荊柯成為中國千古第一俠客的地位。 但真實的荊柯到底是什麼樣的呢?看完《史記》的刺客列傳中關於荊柯的描述,不由得我不產生懷疑。難道荊柯只是一個高明的騙子?讓我們從以下幾個問題開始分析吧。 首先定義一下,所謂騙子,是指自己沒有什麼東西,卻對別人說自己有這個東西,以此得到某些好處。這個定義未必全面,但基本上應該是大家認可的吧。 太子丹當時基於「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彼秦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得合從,其破秦必矣。」的理由要找一個刺客來劫持或刺殺秦王嬴政。 而荊柯本人「好讀書擊劍」,又經常找當時的聞名劍客論劍,史記中記載了二件他主動找人論劍的事:「以術說衛元君」;「與蓋聶論劍」, 所以可以說荊柯之所以被太子丹重用的原因是因為荊柯說自己劍術高明,可以實現太子丹的目標。 那麼,要證明荊柯是否是個騙子只要看看荊柯的武功就知道了。若荊柯根本就沒有什麼武功的話,他就是一個騙子了;若他真是武功高強的話自然就不是一個騙子了。 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魯句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會。」,在幾次需要荊柯出手的時候荊柯都沒有出手,難道他真的像魯句踐知道他刺秦失敗後說的「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是個沒有什麼武功的人,還是像田光說的:「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武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荊軻,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是個神勇之人,在面對蓋聶和魯句踐的挑釁時不屑於出手? 好在無論是否不屑於於出手,刺秦之時也必須出手了。看看荊柯出手時的表現就有了判斷荊柯武功的標准。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秦王無論如何都不能算作武林高手吧,面對驚惶失措的秦王,荊柯不但刺不中秦王,還讓秦王跑掉了,看來荊柯的劍術真的不怎麼樣。 接下來,秦王因為劍長拔不出來,只能圍著柱子跑,這時司馬遷還特意交代了一下,當時並沒有人來干擾荊柯,但荊柯依然追不上秦王,可見荊柯的輕功也不怎麼樣啊。 再下來,「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葯囊提荊軻也。」打中了荊柯,給了秦王拔出寶劍的機會,天啊,侍醫夏無且總不會是個發暗器的武林高手吧,他隨隨便便扔出的葯箱卻砸中了荊柯,而荊柯死前奮力扔出去的匕首卻刺不中秦王,這個荊柯收發暗器的功夫也太差了吧,哪有一絲武林人士的樣子? 最後,秦王終於拔出了劍,和荊柯比劃起來, 「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 ,誰知秦王只一劍就砍斷了荊柯的左腿,把荊柯廢掉了。荊柯的武功和秦王想必差了不是一點啊,在秦王這樣的人面前都不堪一擊,何談劍術高明? 看了司馬遷對整個刺秦的詳細描寫,只能得出荊柯根本不會武功的結論。那麼,荊柯就只能是騙子,通過欺騙太子丹說自己是個武林高手而得到太子丹的無比恩寵,太子丹對荊柯的恩寵達到什麼地步下面再說。 值得一提的是,荊柯在臨死前還說了他人身的最後一句謊言,也許正是這句謊言蒙騙了後來的大多數人。騙子做到死後還能騙人,真是個極高的境界啊。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原來荊柯在臨時前說他本來想要劫持秦王而不是殺死秦王,所以才會失敗。 不錯,太子丹的意思是最好能挾持秦王,但是我們看看荊柯為了所謂「生劫之」都做過些什麼: 「於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葯焠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他先找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再焠上經過驗證確實能達到見血封喉效果的毒葯,天下有拿著這樣的武器去劫持人的嗎?他就不怕那把匕首不小心碰到被劫持的對象身上,將被劫持的對象誤殺?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一上來抓住秦王衣服後的動作是「揕之」,揕就是刺或者擊,拿著這把見血封喉的,鋒利無比的匕首上來就刺是要挾持人的舉動嗎? 也許你會說有沒有武功其實都差不多,本來就沒有什麼武林高手,那就讓我們看看聶政刺韓相的過程,看看同時期真正的武林高手是如何行刺的吧,「杖劍至韓,韓相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衛侍者甚眾。聶政直入,上階刺殺俠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擊殺者數十人,因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直接沖入大廳,不但將俠累刺死,還殺了保護俠累的幾十人,最後還有空閑將自己的臉皮剝掉,注意是剝臉皮而不是胡亂在臉上劃幾刀,最後切腹自盡,這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啊。 所以,通過分析,可以得出荊柯是個騙子的結論了,但是問題又出來了,荊柯既然只是個騙子,他內心一定明白自己有多少斤兩,他為何還要去刺秦王?為何不逃跑? 本著騙子騙人就是要獲得利益的原則來看史記中的記載,荊柯在刺秦之前是不會逃跑的,為何這樣說呢? 索隱燕丹子曰「軻與太子游東宮池,軻拾瓦投,太子捧金丸進之。又共乘千里馬,軻曰『千里馬肝美』,即殺馬進肝。太子與樊將軍置酒於華陽台,出美人能鼓琴,軻曰『好手也』,斷以玉盤盛之。軻曰『太子遇軻甚厚』」是也。 看過這一段描述,你就知道太子丹是如何對待荊柯的了,荊柯若是個騙子,他的目的不正是要騙這些東西嗎?他怎麼可能捨得走?於是他採取了推延的方法,「久之,荊軻未有行意。」太子丹只好找到荊柯,要求他動身 「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此時的荊柯就提出了一個條件:「微太子言,臣原謁之。今行而毋信,則秦未可親也。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難道割讓領土還不能接近秦王嗎?為何提出必須要樊於期將軍的人頭才能去行刺?對比一下聶政,說明此時的荊柯顯得多麼的心虛啊。 各位想想這時一個多麼苛刻的要求啊,你若知道有人想要你的人頭你會如何?樊於期不就是因為秦王要他的人頭才跑到燕國來的嗎?更絕的是,在太子丹還沒有向樊於期採取任何行動之前,他親自找到了樊於期提出這個要求,我想他的本意是想通風報信好讓樊於期逃跑,那麼太子丹不是就沒有理由要他出發了?誰知道樊於期居然爽快的答應了他的要求,將頭給了他,不由荊柯不傻眼。 也許你會說我在以小人之心推測荊柯,但是不要急,看看後面發生的情況你就知道我推測的較史記的說法「荊軻知太子不忍」絕對更接近事實,因為此時荊柯還是不肯動身,「頃之,未發」,以至於太子丹對荊柯產生了懷疑,居然直接說道:「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意思是我已不能再等了,要不幹脆我讓秦舞陽去得了。 也許你會說,荊柯既然是騙子,現在不是剛好可以不去嗎?呵呵,真是笑話,現在若是荊柯敢說半個不字,他的腦袋不立刻搬家才有鬼。 於是荊柯只能假裝發怒,說「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這句話同樣有很多問題,他說他不出發的原因是「待吾客與俱」,不知他指的客是誰?真的這么重要?為何他在太子丹以前催促他時不早告訴太子丹?既然他一定要見到那個「客」才走的話為何不事前和那個客說一聲,至少在找樊於期要人頭的時候通知一聲不行嗎?可見他根本就沒有想到樊於期會這么痛快的把人頭給他,又證明了我上面關於他找樊於期的本意是讓樊於期聞訊逃跑的觀點。 可見,荊柯對於刺秦之事是一拖再拖,以至於太子丹產生了懷疑甚至出言逼迫,是在萬般無奈之下才被迫動身的,這不正是一個騙子行為的經典表現嗎? 荊柯若是個騙子,他在太子丹的控制下無法逃跑,但當他離開了太子丹的控制范圍,在到秦國的路上為何不跑? 想一想荊柯是以什麼身份前去秦國的,他是一個受燕國委派,前往秦國割地獻圖的重要使節,他決不可能孤身上路的,一定是有包括秦舞陽在內的大批隨從跟著。問題是既然太子丹已經懷疑他了,肯定會要求荊柯的隨從擔當監視他的任務,若是如此,荊柯從離開燕國直到走上秦始皇的宮殿前都不可能有機會逃跑的,而到了秦王宮殿前就更不可能掉頭逃跑了。 所以說,在刺秦之事確定之前,荊柯根本不想跑;當太子丹對其懷疑以後,這時荊柯若是想跑,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最後的疑問就是若荊柯是一個騙子的話,他為何在秦舞陽都嚇得渾身發抖時還敢挺身刺秦?其實我雖然認定荊柯是一個騙子,但對荊柯的膽識還是十分敬佩的,荊柯不是一個普通的騙子,是一個大騙子,是一個有膽有識的大騙子,若非如此,也騙不來「中國千古第一俠客」的美名。要知道太子丹是燕國的實權人物,要想取荊柯的人頭絕對不會難過秦王,他既然有騙太子丹的勇氣,就應該有面對秦王最後奮勇一擊的勇氣。 不過我還有一個疑問,既然從史記中不難看出荊柯是個騙子,那為何像陶淵明這樣的大學者也會認為荊柯是個百夫良,而沒有人提及荊柯是個騙子?難道說因為荊柯完成了他們心目中的「刺秦」偉業,就刻意掩飾荊柯是一個騙子的事實嗎? 追問: 你的答案聽起來是蠻有趣的,就是…真實嗎? 回答: 你可以去看看< 史記 >

⑤ 荊軻刺秦的故事

原文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東漢 山東嘉祥縣武氏祠畫像石(拓片局部)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葯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即秦舞陽,說法不一,在史記中為「秦舞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葯囊提(62)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63)!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64),乃引(65)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66)。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67)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68)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秦國的將領王翦打敗了趙國,俘虜了趙王,佔領了所有趙國的土地,派兵向北侵佔土地,一直到燕國南邊的邊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懼,於是就請求荊軻說:「秦國的軍隊早晚就要渡過易水了,那麼即使我想長久地侍奉您,難道可以做到嗎?」荊軻說:「即使太子不說(也可譯為「假如沒有太子的話」),我也要請求行動。現在去如果沒有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也可譯為「那麼秦王是不可以親近的」)。現在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的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做賞格,懸賞他的頭。如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的人頭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很高興地接見我,我這才能夠有辦法來報答太子。」太子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我自己的私仇,而(有)傷害長者的心思,希望您再想想(考慮)別的辦法吧!」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於是就私下拜見樊於期,說:「秦王對待您樊於期,可以說是十分的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殺戮和沒收。現在聽說秦王用一千斤的金、一萬戶人家的封地來懸賞將軍的首級,您打算怎麼辦?」樊將軍仰天嘆息流著眼淚說:「我每次想起,常常恨之入骨,只是想不出什麼辦法罷了!」荊軻說:「現在有一個建議,可以解除燕國的後患,並且報樊將軍的仇恨,怎麼樣?」樊於期於是走上前說:「怎樣對付這件事?」荊軻說:「希望借您樊將軍的首級來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非常高興而好好地接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然後這樣就可以報將軍的仇,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消除。將軍是否有這樣的想法呢?」樊將軍脫下一隻衣袖,握住手腕進一步說:「這是讓我日夜咬牙切齒非常痛心的事,現在才能夠聽說指教!」於是自殺了。 太子聽說這件事,騎馬前往,伏在屍體上大哭,非常傷心。事已至此,無可奈何,於是就收拾盛裝好樊於期的首級,用匣子封裝起來。 在這時太子事先尋求天下最鋒利的匕首,用百兩黃金從趙國徐夫人那兒買到(這樣的匕首),(讓工匠)在淬火時把毒葯浸在匕首上。用來試用於人,鮮血沾濕衣縷,人沒有不立即死亡的。於是准備打點行裝送別荊軻。 燕國有勇士叫秦武陽的,十二歲的時候就殺人,人們不敢和他正視。於是命令秦武陽作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荊軻等待另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可那個人住得很遠沒有來,就一直在等他。 過了一些時候,還沒有出發,太子嫌荊軻動身遲緩,懷疑他可能反悔,於是又去請他動身,說:「日子已經不多了,您難道不想去嗎?就讓我先打發秦武陽動身!」荊軻非常生氣,怒斥太子道:「如果現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向太子)復命的,那是沒用的人!如今拿著一把匕首到生死難測的秦國,我留下來的原因,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動身太晚,我就辭別了。"於是就出發了。 太子和那些知情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來給他送別。 到了易水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漸離拍打著樂器,荊軻和著音樂發出悲涼的聲音,大家都流著淚哭泣。荊軻又走上前唱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又發出聲調激憤的羽聲,大家都瞪大著眼睛,頭發向上頂起了帽子。於是荊軻就上車而去,始終不曾回頭。 到了秦國之後,帶著價值千金的禮物,以厚禮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為他對秦王說:「燕王確實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風,不敢派兵來抵抗大王您,願意拿全國的百姓來做您的臣子,排在諸侯的行列,像秦國的郡縣那樣向秦國進貢,只求能夠守住祖先的宗廟。他非常害怕,不敢自己來陳述,現在謹斬殺樊於期的頭並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用盒子裝好,燕王在朝廷對他拜叩後將它送出,派遣使者來把這些告訴大王。一切聽大王您吩咐。」 秦王聽了之後,非常高興。於是穿上朝服,設九賓之禮,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 荊軻捧著裝著樊於期的頭的盒子,秦武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按先後順序進來。到了殿前的台階下,秦武陽害怕得變了臉色,群臣對此感到奇怪,荊軻回頭對他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謝罪說:「北方粗鄙之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夠稍稍原諒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對荊軻說:「起來吧,把秦武陽的地圖給我拿來。」 荊軻拿來地圖之後捧著,打開地圖,地圖全部展開後露出了匕首。荊軻乘機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著匕首去刺秦王。沒有刺到,秦王非常吃驚,聳身站了起來,掙斷衣袖。拔劍,但劍太長,於是拿起劍鞘。當時非常危急,劍插得太緊,沒辦法抽出來。 荊軻在後面緊追秦王,秦王繞著柱子跑。群臣非常吃驚,事情突然發生,根本沒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態。而按照秦國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帶任何兵器;那些帶了兵器的侍衛,都在殿下侍候,沒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來不及召來侍衛,因此荊軻不斷地追逐著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沒有什麼東西來對付荊軻,僅僅只是用手來和荊軻搏鬥。 這時,秦王的御醫夏無且用他手裡的葯袋扔向荊軻。秦王正繞著柱子跑,驚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說:「大王劍在背上!大王劍在背上!」於是秦王拔劍刺向荊軻,砍斷了荊軻的左大腿。荊軻傷殘倒地了,就舉起匕首投向秦王,沒投中,擊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殺荊軻,荊軻身中八處劍傷。 荊軻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兩腿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痛罵道:「事情沒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你,然後要你同我們訂下誓約來回報太子呀!」 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斬了荊軻。秦王嚇得很長時間頭暈目眩。

⑥ 荊軻刺秦 與這個成語有關的歷史事件 歷史事件啊。

圖窮匕見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解釋】:圖:地圖;窮:盡;見:現。比喻事情發展內到最後,真相或容本意顯露了出來。
【出處】:《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示例】:不意先生乃蓄別抱,~,爰有斯言。 ★葉聖陶《一個青年》
【近義詞】:東窗事發、原形畢露
【反義詞】:顯而易見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原形畢露
【英文】:the real intention is revealed in the end
【成語故事】:戰國末年,燕國太子丹物色荊軻與秦舞陽去行刺秦王嬴政,他把樊於期的人頭及燕國的地圖讓荊軻他們進獻給秦王,秦王十分高興。荊軻展開燕國地圖,露出鋒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秦王拔劍抵抗,衛兵乘機上前殺了荊軻

⑦ 春秋時期的傑出歷史人物的故事

生死之交

春秋時,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賢納士,天下賢人聞其風而歸者,不可勝計。時有左伯桃,乃西羌積石山賢士。幼亡父母,奮發攻書,義成濟世之才,學就安民之業。遂赴元王處,值雍地,於竹林間茅舍,求宿於羊角哀。二人徹夜長談,十分投機,結成生死之交。伯桃年長,角哀為弟。後一同赴仕,不幸中途因風雪連日,二人因衣食故不能同往,伯桃決然以死以助角哀前往。角哀不可拒,遂一人得見元王。封後,即辭王回梁山樹洞尋伯桃屍。卜地葬於蒲塘之原,前臨大溪,後靠高崖,左右諸峰環抱,風水極佳。為伯桃建享堂,塑儀容,立牌匾。不料此墓恰於荊軻之墓相近,故軻鬼逼伯桃。伯桃靈魂無奈,夜告角哀。角哀大憤,自刎而赴以助兄共戰荊軻,裂其墳,拋其骨。此二人義交俠舉,遂為千古美談。

管鮑之交

昔,齊有管仲,字夷吾;鮑叔,字宣子,自幼以貧賤相交。後鮑叔先在齊桓公門下,信用顯達,薦管仲為首相,位在己上。兩人同心輔政,終始如一。管仲曾有言道:吾嘗三戰三北,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嘗三仕三見逐,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也;吾嘗與鮑叔論,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與鮑叔為賈,分利多,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甘羅十二為丞相——出使趙國

張唐的行期確定下來後,甘羅便對呂不韋說:「請君侯替我准備五輛馬車,讓我先去趙國替張唐打通關節。」[7]
呂不韋就進宮把甘羅的請求報告給秦始皇說:「過去的甘茂有個孫子名叫甘羅,年紀很輕,然是名門之後,所以諸侯都知道他。最近張唐打算推病不去燕國,甘羅說服他,使他答應毅然前往。現在甘羅願意先到趙國為張唐清除障礙,請大王答應派他去。」秦始皇召見甘羅,於是派他前往趙國。

趙國國君趙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羅,甘羅問趙悼襄王說:「
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的事嗎?」趙悼襄王回答說:「有所耳聞。」甘羅接著問:「您聽說張唐要到燕國任相嗎?」趙悼襄王回答說:「也有所耳聞。」甘羅分析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敢背叛秦國。張唐到燕國任相,說明秦國不會欺辱燕國。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趙國來擴大在河間一帶的領地。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趙悼襄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一帶的領地。秦國送回燕太子丹,趙國有恃無恐地進攻燕國,奪得上谷三十座城邑(一作三十六座城邑),讓秦國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甘羅回到秦國後,秦始皇封賞甘羅擔任上卿(相當於丞相)之職,並將甘茂原來的田地、房宅賜給甘羅。

⑧ 有哪些經典歷史故事

1、紙上談兵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期,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變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損兵40萬。

2、負荊請罪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負荊請罪的圖片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3、黃袍加身 出自《宋史·太祖本紀》

宋太祖趙匡胤原為周世宗手下的都點檢,周世宗死後,周恭帝即位,趙匡胤掌握兵權。960年,北漢和契丹侵略中原,趙匡胤率軍還擊,駐軍陳橋時,將士將一件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建立宋朝。

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出自《左傳·庄公十年》中的《曹劌論戰》

春秋時,有一次齊國和魯國交戰。當齊軍打過第一通鼓的時候,魯庄公也要下令擂鼓,准備沖擊,但大將軍曹判阻止住了。一直等到齊軍擂過第三通鼓時,曹判對魯庄公說:打仗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的勇氣大大振作,第二次就要差一些,到第三次擊鼓時,士兵幾乎沒有勇氣了。當敵人已沒有勇氣時,而我軍勇氣正高漲,這才是取勝的最好時機。在曹判的幫助下,魯庄公打勝了這一仗。

5、圍魏救趙 出自《史記》 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

戰國時,魏國大將龐涓率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急忙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領兵救趙。田忌准備與魏軍主力交鋒,孫臏卻說:現在魏國的主力部隊在攻打邯鄲,魏國都城大梁內一定空虛。

⑨ 荊軻的故事

【背景】話說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國。他看到秦國將要吞並六國,如今秦軍已逼近易水,惟恐災禍來臨,心裡十分憂慮,於是對他的太傅鞫(jū)武說:「燕秦勢不兩立,希望太傅幫忙想想辦法才好。」鞫武回答說:「秦國的勢力遍布天下,地盤廣大,如果它們再用武力脅迫韓趙魏,那麼易水以北的燕國局勢還不一定啊。何必因在秦遭受凌辱的怨恨,就去觸犯秦國呢?」太子說:「那可怎麼辦好呢?」太傅說:「請讓我好好考慮考慮。」
過了一些時候,樊於期(fanwūjī)將軍從秦國逃到燕國,太子收留了他。太傅進諫勸告太子說:「不能這樣做啊。秦王殘暴,又對燕國一直懷恨在心,如此足以讓人膽戰心驚了,更何況他知道樊將軍在這里!這就好比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災禍難以避免了。我想,即使管仲和晏嬰再世,也無力回天。太子您還是趕緊打發樊將軍到匈奴去,以防泄露風聲。請讓我到西邊去聯合三晉,到南邊去聯合齊楚,到北邊去和匈奴講和,然後就可以對付秦國了。」太子丹說:「太傅的計劃曠日持久,我心裡昏亂憂慮得要死,恐怕一刻也不能等了。況且問題還不僅僅在這里,樊將軍窮途末路,才來投奔我,我怎麼能因為秦國的威脅,就拋棄可憐的朋友,把他打發到匈奴去呢,這該是我拚命的時候了,太傅您得另想辦法才好。」鞫武說:「燕國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謀遠慮勇敢沉著,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說:「希望太傅您代為介紹,好嗎?」鞫武說:「好吧。」於是鞫武去見田光,說:「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議國家大事。」田光說:「遵命。」於是就去拜見太子。
【田光重義輕生】太子跪著迎接田光,倒退著走為他引路,又跪下來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穩,左右人都退下後,太子就離席,向田光請教道:「燕秦勢不兩立,希望先生能盡量想個辦法來解決這件事。」田光說:「我聽說好馬在年輕力壯的時候,一天可以飛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時候,連劣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現在聽說的是我壯年的情況,卻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經衰竭了。雖然這么說,我不敢因此耽誤國事。我的好朋友荊軻可以擔當這個使命。」太子說:「希望能通過先生與荊軻結識,可以嗎?」田光說:「好的。」說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門口,告誡他說:「我告訴您的和先生剛才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頭一笑,說:「好。」田光彎腰曲背地去見荊軻,對他說:「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國沒有人不知道。現在太子只聽說我壯年時的情況,卻不知道我的身體已大不如當年了。有幸得到他的教導說:『燕秦勢不兩立,希望先生盡力想想辦法。』我從來就沒把您當外人,於是把你舉薦給太子,希望您能到太子的住處走一趟。」荊軻說:「遵命。」田光又說:「我聽說,忠厚老實之人的所作所為,不使人產生懷疑,如今太子卻告誡我說:『我們所講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這是太子他懷疑我啊。為人做事讓人懷疑,就不是有氣節的俠客。」田光這番話的意思是想用自殺來激勵荊軻,接著又說道:「希望您馬上去拜見太子,說我已經死了,以此表明我沒有把國家大事泄漏出去。」說完就自刎而死。
【樊於期自殺】 荊軻見到太子,告訴他田光已經死了,轉達了田光的臨終之言。太子拜了兩拜,雙腿跪行,淚流滿面,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之所以告誡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實現重大的計劃罷了。現在田先生用死來表明他沒有泄密,這哪裡是我的本意呢?」荊軻坐定後,太子離席,給荊軻叩頭,說:「田先生不知我是個無能的人,讓您來到我面前,願您有所指教。這真是上天可憐燕國,不拋棄他的後代。如今秦國貪得無厭,野心十足,如果不把天下的土地全部占為己有,不使各諸侯全部成為自己的臣下,它是不會滿足的。現在秦國已經俘虜韓王,佔領了韓地,又發兵向南攻打楚國,向北進逼趙國。王翦(jiǎn)的大軍已逼近漳水、鄴城,而李信又出兵太原、雲中。趙國哪裡能抵抗秦國的攻勢,一定會投降。趙國向秦稱臣,大禍就落到燕國頭上了,燕國國小力弱,多次遭受兵禍,現在就算征發全國力量也不可能抵擋住秦軍。諸侯都屈服於秦國,沒有誰敢和燕國聯合。我私下考慮能得到天下最勇敢的人出使秦國,用重利引誘秦王,秦王貪圖這些厚禮,我們就一定能如願以償了。如果能劫持秦王,讓他歸還侵佔的全部諸侯土地,就像當年曹沫劫持齊桓公那樣,那就更好了;如果秦王不答應,那就殺死他。秦國的大將在國外征戰,而國內又大亂起來,那麼君臣必定會相互猜疑。趁這個機會諸侯就可以聯合起來,勢必擊破秦國。這是我最高的願望。但不知道把這個使命託付給誰,希望先生您給想個辦法。」
過了一會兒,荊軻才說:「這是國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能勝任。」太子上前叩頭,堅決請求荊軻不要推辭。荊軻這才答應下來。於是,太子尊荊軻為上卿,讓他住在上等的館舍,太子每天前去問候。供給他豐盛的宴席,備辦奇珍異寶,不斷地進獻車馬和美女,盡量滿足荊軻的慾望,以便讓他稱心如意。
過了很久,荊軻還沒有動身的意思。這時,秦將王翦攻破趙國,俘虜趙王,佔領了趙地。又揮軍北進,掠奪土地,一直打到燕國南部邊境。太子丹非常恐懼,就向荊軻請求說:「秦國軍隊早晚要渡過易水,我雖然願意長久地侍奉您,又哪裡可能呢?」荊軻說:「即使太子不說,我也想向您請求行動了。現在去了如果沒有信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現在秦王正用千兩黃金和萬戶封邑來懸賞緝拿樊將軍。如果能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樂於接見我,這樣我才能有報效太子的機會。」
太子丹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又怎麼忍心為了自己的私事而傷害忠厚老實的人的心,還望您另想個辦法。」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於是就私下裡去見樊於期說:「秦王對您可以說太狠毒了,父母和同家族的人都被殺害了。現在又聽說秦王懸賞千兩黃金和萬戶封邑來求您的頭顱,您打算怎麼辦呢?」
樊將軍仰天長嘆,淚流滿面地說:「我每次想到這些,就恨入骨髓,考慮再三,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報仇罷了。」荊軻說:「我現在有一個建議,不但可以解除燕國的禍患,而且可以為您報仇,您看怎麼樣?」樊於期走上前說:「您究竟想怎麼辦?但說無妨。」荊軻說:「希望能得到將軍的首級,進獻秦王,秦王必定很高興,就會接見我。到那時,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進他的胸膛。這樣,您的大仇可報,燕國遭受的恥辱也可以洗刷了。將軍可有這番心意呢?」
樊於期袒露出一條臂膀,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說:「這是我日夜咬牙切齒、痛徹心胸的事情,居然在今天能聽到您的指引。」說完就自殺了。太子聽說後,趕緊駕車奔去,趴在樊於期的屍體上痛哭起來,極其悲傷。事情既然無可挽回,於是就只好收斂樊於期的頭顱,用匣子封存起來。這時候,太子已經預先尋到天下最鋒利的匕首,那是從徐夫人手裡用一百金才買到的匕首。太子讓工匠用毒葯水淬染匕首,拿它在人身上試驗,只要流出一點兒血,那人就會立刻死去。於是准備行裝,送荊軻動身。
【易水送別】燕國有個勇士叫秦武陽,十二歲時就殺過人,別人都不敢正眼看他。於是太子就派秦舞陽做荊軻的助手。荊軻正等著另一個人,想跟他一起去,那人住得遠,還沒有趕到,荊軻為此滯留等他。過了好幾天還沒有出發。太子嫌他行動緩慢,懷疑他要反悔,於是又去請求他說:「時間已經不多了,你難道不打算去了嗎?請讓我先派秦舞陽去吧。」荊軻生氣了,喝叱太子說:「我今天去了如果不能回來,就可能因為秦舞陽這小子!如今我拿著一把匕首到吉凶難測的秦國去,之所以還不動身,是要等我的朋友一起走。現在您既然嫌我行動遲緩,那就訣別吧!」於是就出發了。
太子以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身穿白衣,頭戴白帽來為荊軻送行。到了易水岸邊,祭祀完路神,就要上路。這時,高漸離擊起了築樂,荊軻和著曲調唱起歌來,歌聲凄厲悲愴,人們聽了都流下眼淚,暗暗地抽泣。荊軻又踱上前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接著樂音又變作慷慨激昂的羽聲,人們聽得虎目圓瞪,怒發沖冠。於是荊軻登上馬車飛馳而去,始終沒有回頭看一眼。
【刺秦】一行人到秦國以後,荊軻帶上價值千金的玉帛等禮物,去見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在秦王面前美言道:「燕王確實畏懼大王的威勢,不敢發兵和大王對抗,情願讓國人做秦國的臣民,和各方諸侯同列,像秦國郡縣一樣進奉貢品,只求能夠奉守先王的宗廟。燕王非常害怕,不敢親自來向大王陳述,特地斬了樊於期,並獻上燕國督亢的地圖,都封裝在匣子里,燕王又親自在朝廷送行,派來使者向大王稟告。請大王指示。」
秦王聽了這番話後十分高興。於是穿上朝服,設置九賓之禮,在咸陽宮接見燕國使者。荊軻捧著封藏樊於期頭顱的匣子,秦舞陽捧著裝地圖的匣子,按順序走上前去。走到宮殿前的台階下,秦舞陽臉色陡變,渾身發抖,秦國大臣們感到奇怪,荊軻回過頭朝秦舞陽笑了笑,走上前去向秦王謝罪說:「他是北方荒野之地的粗人,沒有見過世面,今日得見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加寬容,讓他能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秦王對荊軻說:「起來,把秦舞陽拿的地圖取過來。」荊軻就取過地圖奉獻上去,打開卷軸地圖,地圖完全展開時露出了匕首,說時遲那時快,荊軻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抓過匕首就刺向秦王,可惜沒能刺中。秦王大吃一驚,抽身而起,掙斷衣袖。秦王趕忙伸手拔劍,劍身太長,卡在劍鞘里了。當時情況緊急,劍又豎著卡得太緊,所以不能立刻拔出來。荊軻追趕秦王,秦王只好繞著柱子逃跑。群臣都驚慌失措,由於突然發生了出人意料的事,一個個都失去了常態。而且按照秦國的法律,大臣在殿上侍奉君王時不得攜帶任何兵器,守衛宮禁的侍衛雖然帶著武器,但都站在殿外,沒有秦王的命令不能上殿。正在危急的時候,秦王來不及召殿下衛兵,因此荊軻追趕秦王的時候,大臣們在倉猝之間驚慌失措,沒有什麼東西拿來還擊荊軻,只好一起用手抓他。這時御醫夏無且(jū)用他身上帶著的葯囊(醫用的木質小匣子,裡面裝著草葯跟醫用工具)向荊軻投去。秦王正繞著柱子跑,不知怎麼辦好,趁這個機會大臣們才對他大喊:「大王把劍背起來!」秦王這才把劍背起,拔出劍來砍荊軻,一下子砍斷了他的左腿。荊軻重傷跌倒在地,於是舉起匕首向秦王投去,沒有擊中,扎在柱子上。秦王又砍荊軻,荊軻八處受傷。荊軻自知事情失敗,就靠著柱子大笑起來,叉開兩腿大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無非是想活捉你,得到歸還侵佔土地的憑證去回報太子。」兩旁的人趕過來把荊軻殺了,秦王頭郁悶了好久,才回過神來。
後來秦王對群臣論功行賞,處罰也根據情況,分別對待。秦王賞賜夏無且黃金二百鎰,說:「無且愛護我,才用葯囊投擊荊軻啊。」
【後事】於是秦對燕十分憤恨,增派軍隊趕往趙國舊地,命令王翦的部隊去攻打燕國,十月攻陷燕都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領精銳部隊退守遼東。秦將李信追擊燕王,燕王急了,只好採用代王趙嘉的主意,殺了太子丹,打算獻給秦王。但秦軍仍舊繼續進攻,五年之後終於滅掉了燕國,俘虜了燕王喜,秦國統一天下。
後來,荊軻的好友高漸離利用擊築的機會見到秦始皇,他用築投擊秦始皇,想為燕國報仇,結果也沒有擊中,反被殺死。

⑩ 簡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關於荊軻刺殺秦王到底是不是一場正義的行為,要從多方面來考慮。對於不同陣營的人來說,這樣的行為帶來的結果就不一樣,自然對於這種行為的看法也不一樣。

對於秦國來說,荊軻刺殺秦王的行為就是一種暴行,必須要受到制裁。畢竟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的秦國兵強馬壯,正是平定天下解決亂世的大好時機。一旦天下一統,必然會有一番盛世景象。在他們看來。但凡阻撓這件事情的人,都是居心叵測之人。

閱讀全文

與啊軻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