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徐州歷史名人錄

徐州歷史名人錄

發布時間:2021-02-06 07:05:33

Ⅰ 徐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1、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 不事生產。歷任沛縣泗水亭長、 沛公、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集合縣中約3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後, 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2、蕭何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

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謚號「文終侯」。

3、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937年-978年),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君主。李煜並不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但他在詩詞上的成就絕對是矚目的。李煜多才多藝,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尤以詞的成就為最大。

前期詞風格綺麗柔靡,後期詞反映-之痛,哀婉凄涼;代表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太平興國三年七夕,李煜死於北宋京師,時年四十二歲,葬於洛陽北邙山。

4、樊噲

樊噲(kuài)(前242年—前189年),沛縣人。西漢開國元勛,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為呂後妹夫,深得漢高祖劉邦和呂後信任。後隨劉邦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為漢高祖劉邦的心腹猛將。封舞陽侯,謚武侯。四川宣漢縣有樊噲鎮。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他與劉邦的交往甚密, 曾與劉邦一起隱於芒碭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與蕭何、曹參共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待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隨從副官。 跟隨劉邦征戰,先是攻打胡陵、方與,在豐縣一帶打敗了泗水郡監和郡守的軍隊,後又平定了沛縣。

5、王洪波

王洪波,1927年10月出生於江蘇邳縣,1943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4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淮北第七軍分區政治部文藝工作隊隊員、土山鎮完小訓育主任、華中聯合幹校五中隊學員。

華中軍區文印員、幹事、副政指、政指、俱樂部主任、副科長,十二軍直政處處長,安徽省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安徽省儲備物資管理局副局長、顧問(副局級)等職,1989年12月離休,享受副省級醫療待遇。因病於2015年9月3日在合肥逝世,享年88歲。

Ⅱ 徐州有哪些名人

歷史名人
古彭徐州,歷史悠久,地傑人靈。龍飛之地,將相之鄉。猛士如風,謀士如雲;文人騷客,藝術大家。數不勝數;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彪炳史冊。歷代徐州籍的開國皇帝就有數人之多。 除劉邦外,南朝宋武帝劉裕,南唐烈祖李昪, 沛縣歌風台
後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徐州籍的王侯將相更是層出不窮。劉姓諸侯王遍及漢朝各地,自不必細說。單就隨劉邦征戰功成丶裂土分封的異姓侯就有 20多人。如「五里三諸侯」的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蕭何、曹參、周昌、樊噲、夏侯嬰等。東漢末年,被譽為江東第一謀士的彭城人張昭。東晉驍將劉牢之,清初狀元李蟠,清雍正宰相李衛,清乾隆名相劉墉……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中國楹聯第一人的劉孝綽,世稱「劉三娘」的南朝才女劉令嫻,「蘇門六君子」之一陳師道,清初文學評論家張竹坡,分別獲得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銀質獎的畫家王琴舫和李蘭,被稱為「詩書畫」三絕藝術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錢食芝,被譽為「民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張伯英,國畫大師李可染,當代著名山水畫家袁振西,還有在解放戰爭中烈士宋綺雲與徐林俠及其兒子小蘿頭宋振中。其他還有清史專家蕭一山、雕塑理論家王子雲、國畫名家蕭龍士、人民音樂家馬可、指揮家胡德風,書法家馮亦吾,「四小名旦」之一許翰英,台灣作家張曉風等。 徐州千百年來,無數風流人物,群星薈萃,實在難以盡述。 以下僅介幾位: 徐州十大歷史名人:彭祖(堯舜)、徐偃王(西周)、項羽(秦末)、劉邦(西漢)、解憂公主(西漢)、張道陵(東漢)、劉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現代); 九朝帝王徐州籍:楚霸王項羽定都彭城、漢高祖劉邦豐生沛長、東吳大帝孫權生於徐州下邳、南朝宋武帝劉裕彭城人、南唐烈祖李昪徐州人、南朝齊高帝蕭道成祖籍徐州蘭陵、南朝梁武帝蕭衍祖籍徐州蘭陵、後梁太祖朱全忠原徐州碭山人、明太祖朱元璋世家徐州沛縣等。 五里三諸侯: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 徐州四大才子:劉安、劉向、劉孝綽、劉知幾。 徐州詩詞雙璧:詩豪劉禹錫、詞皇李煜。 徐州二遺民:閻爾梅、萬壽祺。 徐州近現代八大家:書法家張伯英、軍事家徐樹錚、雕塑理論家王子雲、雕塑家劉開渠、歷史學家蕭一山、畫家李可染、音樂家馬可、經濟學家高鴻業。 贊同
3| 評論

Ⅲ 徐州的名人有誰

劉邦外,南朝宋武帝劉裕,南唐烈祖李昪, 沛縣歌風台
後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徐州籍的王侯將相更是層出不窮。劉姓諸侯王遍及漢朝各地,自不必細說。單就隨劉邦征戰功成丶裂土分封的異姓侯就有 20多人。如「五里三諸侯」的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蕭何、曹參、周昌、樊噲、夏侯嬰等。東漢末年,被譽為江東第一謀士的彭城人張昭。東晉驍將劉牢之,清初狀元李蟠,清雍正宰相李衛,清乾隆名相劉墉……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中國楹聯第一人的劉孝綽,世稱「劉三娘」的南朝才女劉令嫻,「蘇門六君子」之一陳師道,清初文學評論家張竹坡,分別獲得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銀質獎的畫家王琴舫和李蘭,被稱為「詩書畫」三絕藝術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錢食芝,被譽為「民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張伯英,國畫大師李可染,當代著名山水畫家袁振西,還有在解放戰爭中烈士宋綺雲與徐林俠及其兒子小蘿頭宋振中。其他還有清史專家蕭一山、雕塑理論家王子雲、國畫名家蕭龍士、人民音樂家馬可、指揮家胡德風,書法家馮亦吾,「四小名旦」之一許翰英,台灣作家張曉風等。 徐州千百年來,無數風流人物,群星薈萃,實在難以盡述。 以下僅介幾位: 徐州十大歷史名人:彭祖(堯舜)、徐偃王(西周)、項羽(秦末)、劉邦(西漢)、解憂公主(西漢)、張道陵(東漢)、劉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現代); 九朝帝王徐州籍:楚霸王項羽定都彭城、漢高祖劉邦豐生沛長、東吳大帝孫權生於徐州下邳、南朝宋武帝劉裕彭城人、南唐烈祖李昪徐州人、南朝齊高帝蕭道成祖籍徐州蘭陵、南朝梁武帝蕭衍祖籍徐州蘭陵、後梁太祖朱全忠原徐州碭山人、明太祖朱元璋世家徐州沛縣等。 五里三諸侯: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 徐州四大才子:劉安、劉向、劉孝綽、劉知幾。 徐州詩詞雙璧:詩豪劉禹錫、詞皇李煜。 徐州二遺民:閻爾梅、萬壽祺。 徐州近現代八大家:書法家張伯英、軍事家徐樹錚、雕塑理論家王子雲、雕塑家劉開渠、歷史學家蕭一山、畫家李可染、音樂家馬可、經濟學家高鴻業。 贊同

Ⅳ 徐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徐州的古代名人有漢代蕭何、曹參、周昌、樊噲、夏侯嬰等; 東吳名臣張昭、嚴畯;東晉驍將劉牢之;明代將領山青、山雲;清朝重臣李衛、李蟠等;文學家劉安、劉向、劉孝綽、劉知幾、劉義慶、劉令嫻、劉禹錫、李煜、陳師道、閻爾梅、萬壽祺、張竹坡等。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今江蘇徐州)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謚號「文終侯」。

Ⅳ 徐州歷史人物有那些

徐州籍的王侯將相更是層出不窮。劉姓諸侯王遍及漢朝各地,自不必細說。單就隨劉邦征戰功成丶裂土分封的異姓侯就有 20多人。如「五里三諸侯」的安國侯王陵 、絳侯周勃 、汝陰侯灌嬰 ,蕭何 、曹參 、周昌 、樊噲 等。東漢末年,被譽為江東第一謀士的彭城人張昭 。東晉驍將劉牢之 ,清初狀元李蟠 ,清雍正重臣李衛 ……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徐州還哺育出一代代文人騷客、藝術大家。漢初彭城諷諫詩人韋孟 ,主持編寫《淮南子 》的淮南王劉安 ,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及文學家劉向,和劉向的兒子劉歆 ,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 ,南朝編著《世說新語 》的劉義慶 ,寫出中國第一部史學評論專著《史通 》的盛唐劉知幾 ,在徐州度過了23個春秋,自稱是其故園的大詩人白居易,同是唐朝最重要的詩人之一的劉禹錫,堪稱一代詞宗南唐後主李煜。「蘇門四學士」之一陳師道 ,清初文學評論家張竹坡 ,被譽為畫壇「江北第一人」的清末畫家李蘭 ,被稱為「詩書畫」三絕藝術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錢食芝 ,被譽為「民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張伯英 ,國畫大師李可染,雕塑大師劉開渠 。還有在解放戰爭中烈士宋綺雲 與徐林俠 及其兒子小蘿頭宋振中。其他還有清史專家蕭一山 、雕塑理論家王子雲 、國畫名家蕭龍士 、人民音樂家馬可、指揮家胡德風 ,書法家馮亦吾 ,「四小名旦」之一許翰英 等等。

Ⅵ 徐州歷史有關的名人名事

屈原簡介 (約前-前278年)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沈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天問》是古今罕見的奇特詩篇,它以問語一連向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祭神樂歌,詩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戚的歷史事跡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Ⅶ 徐州從古至今的名人

古彭徐州,歷史悠久,地傑人靈。龍飛之地,將相之鄉。猛士如風,謀士如雲;文人騷客,藝術大家。數不勝數;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彪炳史冊。歷代徐州籍的開國皇帝就有數人之多。 除劉邦外,南朝宋武帝劉裕,南唐烈祖李昪,南沛縣歌風台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後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徐州籍的王侯將相更是層出不窮。劉姓諸侯王遍及漢朝各地,自不必細說。單就隨劉邦征戰功成丶裂土分封的異姓侯就有 20多人。如「五里三諸侯」的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蕭何、曹參、周昌、樊噲、夏侯嬰等。東漢末年,被譽為江東第一謀士的彭城人張昭。東晉驍將劉牢之,清初狀元李蟠,清雍正宰相李衛,清乾隆名相劉墉……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徐州還哺育出一代代文人騷客、藝術大家。漢初彭城諷諫詩人韋孟,主持編寫《淮南子》的淮南王劉安,中國目錄學鼻祖劉向,和劉向的兒子劉歆,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分類目錄《七略》,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編著中國第一部筆記體小說《世說新語》的南朝劉義慶,寫出中國第一部史學評論專著《史通》的盛唐劉知幾,及劉知幾的兒子劉秩,編著了我國第一部政書《政典》,在徐州度過了23個春秋,自稱是其故園的大詩人白居易,同是唐朝最重要的詩人之一的劉禹錫,堪稱一代詞宗南唐後主李煜。中國楹聯第一人的劉孝綽,世稱「劉三娘」的南朝才女劉令嫻,「蘇門六君子」之一陳師道,清初文學評論家張竹坡,分別獲得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銀質獎的畫家王琴舫和李蘭,被稱為「詩書畫」三絕藝術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錢食芝,被譽為「民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張伯英,國畫大師李可染,還有在解放戰爭中烈士宋綺雲與徐林俠及其兒子小蘿頭宋振中。其他還有清史專家蕭一山、雕塑理論家王子雲、國畫名家蕭龍士、人民音樂家馬可、指揮家胡德風,書法家馮亦吾,「四小名旦」之一許翰英等等。
彭祖
劉邦

Ⅷ 徐州有多少歷史名人

徐州十大歷史名人抄
徐州,是中國第一位養生學家彭祖的老家;西周徐國國君徐偃王所治之地,乃是徐州;西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也與徐州密不可分;解憂公主、南唐後主李煜、宋高祖武皇帝劉裕,讓徐州這篇熱土聲名遠揚;道教「張天師」明代才子李蟠、現代國畫大師李可染,更給徐州增添了濃厚的人文色彩。本書選取徐州從古自今十大名人,全面解析徐州的「名人文化」。

Ⅸ 徐州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徐州十大歷史名人:彭祖(堯舜)、徐偃王(西周)、項羽(秦末)、劉邦(西漢)、解憂公主(西漢)、張道陵(東漢)、劉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現代)。

1、彭祖

彭祖,先秦道家先驅之一。名籛字鏗,又稱彭鏗,陸終第三子。彭祖生於四川彭山,封於徐州彭城,子孫以國為氏。又彭亦為姓。

大彭國第一代始祖彭祖篯鏗本為堯舜時人,由於經常和神農時神巫巫咸、黃帝時神醫巫彭、夏彭伯壽、商彭伯考、商賢大夫彭咸、周柱下史老子混為一談,遂有「長年八百,綿壽永世」、「非壽終也、非死明矣」等傳說。

清人孔廣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堯舜之上而壽八百」之句時說:「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大彭歷事虞夏,於商為伯,武丁之世滅之,故曰彭祖八百歲,謂彭國八百年而亡,非實篯不死也。」漢代史學家韋昭在《國語·鄭語》注中說:「彭祖,大彭也。」

可見彭祖壽八百指的是大彭氏這個國家存在了八百餘年,《竹書紀年》:「(武丁)四十三年,王師滅大彭。」

如今眉山市境內仍保存有彭祖墓園、彭祖墓、彭祖祠、彭祖仙室,室外內有石雕的壽星彭祖肖像,室外陳列八卦圖案,歷歷在目。此外,徐州市境內仍保存有彭祖廟、彭祖祠、彭祖樓、彭祖井、彭祖墓等歷史遺跡。

2、徐偃王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誕,是西周時徐國國君。徐國統轄今淮、泗一帶。建都下邳,(今更名為睢寧縣古邳鎮)。

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義,前來歸順的東夷國家有四十多個。周穆王巡視各國,聽聞徐君威德日遠,遣楚國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從之者數萬。

《後漢書·東夷傳》稱:「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貢的「三十有六國」。曾聯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勢大,承認其為東方霸主。後為楚所敗。在戰爭與和平之間選擇了仁義避戰。其事載《竹書紀年》、《後漢書》、《屍子》、《博物志》、《路史》諸書。

《屍子》謂:「徐偃王有筋而無骨。」《博物志》謂:「徐君宮人有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孤獨母有犬鵠蒼,獵於水濱,得所棄卵,銜以來歸。

孤獨母以為異,覆暖之,遂孵成兒。生時正偃,故以為名。」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稱「王」之後,實質上即是與周王(天子)分庭抗禮。作為徐國的代表人物,徐偃王當之無愧是徐國文明史的奠基人、開拓者和領袖人物。

3、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

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彭越不斷後方破壞楚軍補給。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

項羽剛愎自用,猜疑亞父范增,終為劉邦所敗。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今安徽靈璧縣),突圍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最後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旁。

4、解憂公主

解憂公主(?-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劉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景帝三年春,劉戊起兵參與同姓諸王的「七國之亂」,兵敗身亡,家族成為罪人。從此,解憂公主和她家人長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無法扭轉的苦難之中。

當罪臣江都王劉建之女因「和親」遠嫁烏孫昆莫(國王)而鬱郁以終之後,漢武帝為了鞏固與烏孫的聯盟,於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又將罪臣之後的劉解憂封為公主,嫁給烏孫昆莫之孫岑陬為右夫人,妾室,地位在同為妾室的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

二嫁又嫁給軍須靡的弟弟翁歸靡,生有5個子女。

三嫁給匈奴公主之子泥靡,生了一個兒子。

5、張道陵

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

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

張道陵創建天師道的背景:當時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而這些祀奉鬼妖(學名為:妖邪)的法教巫師聚眾斂財,無惡不作。

張天師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川渝一帶流傳的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籙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Ⅹ 江蘇徐州有什麼名人

江蘇徐州主要名人如下:彭祖、奚仲、徐偃王、劉邦、項羽、蕭何、曹參、樊噲、王陵、周勃、劉安、解憂公主、劉向、劉英、張道陵、張昭、凈檢法師、劉裕、劉義慶、劉知幾、李煜、陳師道、蘇軾、陳鐸、湯應曾、閻爾梅、萬壽祺、李蟠、李衛、張竹坡、張伯英、郭子化、吳亞魯、郭影秋、蕭一山、宋綺雲、徐林俠、宋振中、孫鳳鳴、李超時、李可染、武衡、馬可、王傑。

(10)徐州歷史名人錄擴展閱讀:

江蘇徐州部分名人簡介

1、彭祖:姓篯名鏗,相傳為黃帝後裔。好和滋味,為中華烹飪鼻祖,所創名餚多傳於世。獻帝堯雉羹,得封大彭國,稱彭祖。居官無為愛民,掘土為井、清潔水源。長於養生與房中術,以導引服氣功法為民祛病。孔子尊其德,莊子譽其道。有中國第一長壽老人之美譽。

2、劉 邦:字季,沛豐邑中陽里人(今豐縣)。前209年舉兵反秦,號沛公。前206年攻入咸陽,約法三章,秦人歸附。經楚漢戰爭,前202年擊敗項羽,建立漢朝,都長安,史稱「漢高祖」。

3、蕭何:漢初大臣。沛縣人。秦末為沛吏,輔佐劉邦起義。起義軍入咸陽,他收集秦政府律令圖書,以掌握山川險要和社會情況。楚漢戰爭中,薦韓信為大將,以丞相身份留守關中,輸送士卒糧草,支援作戰。後封酇侯,位次第一。定律令制度,設計幫助呂後殺楚王韓信。

4、李煜:
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徐州人。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不恤政事,但能詩文、音樂、書畫,尤擅填詞。前期作品多反映宮廷生活,風格清麗。後期懷念昔日生活,感傷身世,在題材與意境上突破晚唐五代詞以寫艷情為主的窠臼。

5、張伯英:民國時期著名書法家、金石鑒賞家、詩人、學者。字勺圃,號雲龍山人,銅山縣人。曾任段祺瑞北洋政府副秘書長,後潛心研習書畫金石。書法秉承彭城書派傳統,卓然成家。民國初與趙聲伯並稱南北二家,與傅增湘、華世奎、鄭孝胥齊名。

參考資料來源: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州歷史文化名人專題

閱讀全文

與徐州歷史名人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