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漢朝歷史故事
1、漢高祖劉邦「舍子保帥」
古人有典故「舍車保帥」,劉邦卻上演了一幕「舍子保帥」。劉邦逃亡時,兩個孩子和他乘同一輛車。眼看楚軍就要追上來了,劉邦心想孩子是個累贅。就順手把孩子推下車去。
大將夏侯嬰倒是心軟,又把兩個孩子給抱了上來。這一耽擱,楚軍更近了,劉邦又把孩子推了下去,夏侯嬰又下去撿回孩子。一來二去,劉邦怕再耽擱時間,便不再把孩子推下去了。
2、漢武帝劉徹愛打別人旗號出遊
漢武帝劉徹喜歡私自出遊,但總打著姐夫「平陽侯」的旗號,因為劉徹怕私自出遊會影響他的形象,於是就命人喊自己「平陽侯」,這樣一來,即使擾了民或者是禍害了鄉親,被罵的也是姐夫,而不是自己。
有時,劉徹踐踏了百姓的莊稼,百姓就指著劉徹的鼻子罵,劉徹不僅不會生氣,還感覺很好玩,因為這些罵人的話,他在皇宮里很少能聽到。
但是打著別人的旗號出遊也有被揭穿的時候。有一次,劉徹又帶著手下們出遊,把老百姓的莊稼糟蹋的不成樣。老百姓就叫了官兵,官兵們把劉徹一行人團團圍住准備教訓這個猖狂的惡少。劉徹無奈,只好亮出了自己的身份。真相大白後,剛剛還飛揚跋扈的皇帝就灰溜溜的走了。
3、東方朔急智救女
有一年的元宵節,漢武帝觀燈,看到一群姑娘十分漂亮,他驚嘆道:「怎麼宮中沒有這樣漂亮的女孩子?」他決定要在民間征美女,便叫住一個小姑娘問道:「你今年多大?」小姑娘答:「十六」。
漢武帝便下令徵集一千名十六歲的美女進宮。這事可嚇壞了東方朔,因為他的女兒就是十六歲的美女,他生怕女兒被徵集入宮,怎麼辦?
東方朔為了拯救自己的女兒,便關門想辦法。好個東方朔,為此事研究天干、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關系,搞出一套「生肖相剋」的理論來,他把這套理論寫成黃歷,並對人宣傳說,他有一本天書。漢武帝問:「聽說你有一本天書,為什麼叫天書?」東方朔說:「天書,就是只有天子才能看懂的書。」
漢武帝把天書翻開一看,原來是天干與地支相配的一種規則。開頭有一首小詩:「天賜警言,人間皆行。屬相相剋,違者斷魂。鼠羊一旦休,白馬怕青牛。虎蛇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漢武帝讓東方朔講解一下意思。
東方朔說:「天干與地支交叉配合紀年,又用十二生肖周而復始地排列在年份中,便產生年份相配與相剋的年歲與生肖的序列。例如,屬兔的與龍相剋。」漢武帝說:「我要徵集十六歲少女進宮,是否相剋?」,東方朔回答道:「皇上是龍,十六歲少女屬兔,正好相剋。」於是,漢武帝便取消了徵集十六歲少女人宮的決定。
4、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年少的時候家裡貧寒,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宗耀祖,不幹農活,光閉門讀書。而大嫂卻對此很有意見,容不得他這樣,為了消弭兄嫂之間的矛盾,面對大嫂的一再羞辱,隱忍不發。
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離家出走,准備浪跡天涯,被哥哥追了回來。後來陳平又不計大嫂的前嫌,阻止哥哥休掉大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於有一天,一位老者慕名而來,願意免費收陳平為徒。陳平學成之後,輔佐漢高祖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5、鄭公風
鄭弘,東漢人,年輕的時候去山裡砍柴,撿到一隻裝飾的非常漂亮的箭。過了一會有人來尋,他就還給了人家。這個尋箭的不是個一般人,鄭弘一眼就看出來了。
所以他歸還這支箭的同時就跟那個神人說,若邪溪這個地方打柴不容易,來去都是頂風,不好走。我希望以後可以早晨刮南風,晚上刮北風,這樣就方便多了。後來此地風向果然如他所求,當地百姓都稱之為「鄭公風」,並以此指代「得神助之風」。
❷ 關於漢朝的故事
1、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向漢朝稱臣歸附,曾三次進長安朝覲,並向漢元帝自請為婿。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
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
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2、夜郎自大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
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於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啰!」
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
後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
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後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3、蕭規曹隨
漢朝時期剛即位的漢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請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為他治理國家似的。
惠帝感到很納悶,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以為是曹相國嫌他太年輕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願意盡心盡力來輔佐他。惠帝左想右想總感到心裡沒底,有些著急。
有一天,惠帝就對在朝廷擔任中大夫的曹窯(曹參的兒子)說:「你休假回家時,碰到機會就順便試著問問你父親身為丞相,卻整天與人喝酒閑聊,一不向皇上請示報告政務;
二不過問朝廷大事,要是這樣長此下去,您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和安撫百姓呢?』你問完後,看你父親怎麼回答,回來後你告訴我一聲。不過你千萬別說是我讓你去問他的。」
曹窯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個機會,一邊侍候他父親,一邊按照漢惠帝的旨意跟他父親閑談,並規勸了曹參一番。
曹參聽了他兒子的話後,大發脾氣,大罵曹窯說:「你小子懂什麼朝政,這些事是該你說的呢?還是該你管的呢?你還不趕快給我回宮去侍候皇上。」一邊罵一邊拿起板子把兒子狠狠地打了一頓。
曹窯遭了父親的打罵後,垂頭喪氣的回到宮中,並向漢惠帝大訴委屈。惠帝聽了後就更加感到莫明其妙了,不知道曹參為什麼會發那麼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漢惠帝把曹參留下,責備他說:「你為什麼要責打曹窯呢?他說的那些話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讓他去規勸你的。」曹參聽了惠帝的話後,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斷叩頭謝罪。
漢惠帝叫他起來後,又說:「你有什麼想法,請照直說吧!」曹參想了一下就大膽地回答惠帝說:「請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誰更賢明英武呢?」
惠帝立即說:「我怎麼敢和先帝相提並論呢?」曹參又問:「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蕭何相國相比,誰強呢?」漢惠帝笑著說:「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蕭相國。」
曹參接過惠帝的話說:「陛下說得非常正確。既然您的賢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蕭相國,那麼先帝與蕭相國在統一天下以後,陸續制定了許多明確而又完備的法令,在執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難道我們還能制定出超過他們的法令規章來嗎?」
接著他又誠懇地對惠帝說:「現在陛下是繼承守業,而不是在創業,因此,我們這些做大臣的,就更應該遵照先帝遺願,謹慎從事,恪守職責。對已經制定並執行過的法令規章,就更不應該亂加改動,而只能是遵照執行。我現在這樣照章辦事不是很好嗎?」
漢惠帝聽了曹參的解釋後說:「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說了!」
曹參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極力主張清靜無為不擾民,遵照蕭何制定好的法規治理國家,使西漢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日漸提高。
他死後,百姓們編了一首歌謠稱頌他說:「蕭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齊;曹參接任後,遵守不偏離。施政貴清靜,百姓心歡喜。」史稱「蕭規曹隨」。
4、金屋藏嬌
劉徹是漢景帝當時的寵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個兒子,曾經的寵妃栗姬為景帝生育了皇長子——劉榮。
由於沒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已經年滿十八的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史無前例地在立國家儲君的當天,立另一位皇子——劉徹為膠東王,時年劉徹四歲。
館陶公主劉嫖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劉榮。劉榮的母親栗姬因為善妒而少有寵幸。劉徹的母親王夫人因此派人告訴栗姬說:「公主之前送給陛下的美人正得寵,你何不私自拜見長公主而結成這段姻緣呢。 」
當時多位美人都因為長公主而得見皇帝,受到寵幸 。善妒的栗姬怒而不聽從,因此回絕了長公主,沒有答應這樁婚事。長公主亦惱怒異常,王夫人趁機派人奉承長公主。 長公主又想把女兒嫁給劉徹結成姻緣,而景帝並未允許。
後來長公主回到未央宮,膠東王劉徹已經四歲。長公主把膠東王抱在膝上問:「孩子你想討得媳婦嗎?」
長公主指著位列左右的百名長御,膠東王都說不好。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問:「阿嬌好嗎?」膠東王笑著說:「好啊,如果能得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
長公主大為高興。於是苦求景帝,兩個孩子才成了婚。 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
5、蘇武牧羊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
後將他遷到北海(今俄羅斯的貝加爾湖) 邊牧羊,手持漢朝符節,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❸ 漢朝歷史小故事
一諾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侯嬰說情。劉邦在夏侯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准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台。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東漢人楊震是個頗得稱贊的清官。他做過荊州刺史,後調任為東萊太守。當他去東萊上任的時候,路過冒邑。冒邑縣令王密是他在荊州刺吏任內薦舉的官員,聽到楊震到來,晚上悄悄去拜訪楊震,並帶金十斤作為禮物。
王密送這樣的重禮,一是對楊震過去的薦舉表示感謝,二是想通過賄賂請這位老上司以後再多加關照。可是楊震當場拒絕了這份禮物,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為楊震假裝客氣,便說:「幕夜無知者。」意思是說晚上又有誰能知道呢?楊震立即生氣了,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說無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帶著禮物,狼狽而回。
然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句話以後卻被人們反其意用之,成為訂立攻守同盟時的常用語了。這種現象被稱作詞義反向引申。
❹ 漢朝的歷史人物和故事有哪些
太多了,最著名的有楚漢相爭的歷史。初漢三傑 張良 蕭何 韓信
呂雉專權
漢朝七國之回亂答
漢武帝伐匈奴
衛青深入大漠
霍去病掃盪北邊
飛將軍李廣
李陵投降外族
張騫開辟絲綢之路
班固 班超
東方朔 主父偃
王莽篡權
光武帝劉秀
等等等等,太多人物和故事了。如果算上東漢三國這個時期 「十常侍」等 就更說不完了。
❺ 漢朝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漢朝著名的歷史故事:
1、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
漢高祖劉邦是沛豐邑中陽里人,平時不參加農業勞動。到青年時代,秦始皇已統一中國,他當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長,並與郡縣小吏關系非常密切。劉邦在生活上有失檢點,但他為人仗義,胸懷大志,待人寬厚,能孚眾望。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劉邦也在家鄉沛縣起兵,稱沛公。後加入項氏叔侄的反秦義軍。前207年,劉邦率部攻入關中,秦王子嬰降,秦亡。
秦朝滅亡以後,公元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後來項羽和劉邦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彭越等人的輔助下,在垓下之戰打敗了項羽,於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稱皇帝,仍用「漢」號,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參考文獻:鄒紀萬,《中國通史 秦漢史·第一章·大一統帝國的政治變遷·第三節·楚漢相爭》,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36頁-第45頁。
2、文景之治、七國之亂、南越國
呂後死後,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鏟除,眾臣迎立漢文帝。在漢文帝的皇後竇漪房的影響下文帝和兒子漢景帝即位期間,繼續採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復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
雖然漢景帝時期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歷三個月便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
參考文獻: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三聯書店,2005年2月,第16頁—第50 頁。
3、昭宣中興
漢武帝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冤死。漢朝經歷多年戰爭,對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
為此,漢武帝晚年曾發表著名的輪台之詔,不再窮兵黷武。為挽救經濟,漢武帝在位期間曾採取一系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中央管理,加強農業生產,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並創立均輸、平準政策穩定物價,加強對經濟的控制。
參考文獻:鄒紀萬,《中國通史 秦漢史·第一章·大一統帝國的政治變遷·第五節 波瀾壯闊的有為時代(武昭宣三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85頁-第90頁。
4、新莽篡漢
漢宣帝死後,漢元帝劉奭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元帝,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元帝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
漢成帝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後、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成帝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漢成帝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中。
參考文獻:鄒紀萬,《中國通史 秦漢史·第一章·大一統帝國的政治變遷·第六節 西漢中衰與政權結構的變動(元帝~王莽篡漢)》,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93頁-第94頁。
5、光武中興
新莽在赤眉、綠林民變下覆滅。綠林軍擁立漢宗室劉玄作皇帝,恢復漢朝國號,史稱玄漢,改元更始,劉玄即更始帝。公元25年,赤眉軍立劉盆子為帝,沿襲漢朝國號,史稱赤眉漢,建元建世,劉盆子即建世帝,隨後擊敗綠林軍。
參考文獻:鄒紀萬,《中國通史 秦漢史·第一章·大一統帝國的政治變遷·第七節 王莽托古改制的迷夢》,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15頁-第118頁。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史稱「孝宣中興」。
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
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後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❻ 列舉漢朝時期的五個歷史故事
白登之圍: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系。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於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蘇武留胡節不辱:蘇武,字子卿,人,西漢大臣,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出使羅布泊西南的鄯善國(今新疆東南部),當時匈奴也在極力爭取鄯善王。班超剛到鄯善國,國王非常禮待班超,但幾日後突然冷淡下來。班超認識到「必有匈奴使者來」而導致了鄯善王猶疑,後用計得到了確實的消息。因與同伴36人開會說:「我等在絕域,欲立大功;而匈奴使者僅來了幾天,國王就開始冷淡我們。若將我們送與匈奴,將難於活命」,並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之」。當夜班超帶領手下在匈奴使者帳放火鳴鼓,致使對方驚亂。班超親手格殺3人,吏兵斬殺30多人,其餘百餘人均被燒死。班超次日將匈奴使者首級展示予鄯善王,震撼其國人,鄯善國遂歸順漢室。
馮媛當熊:建昭年間,元帝到虎圈觀看斗獸,後宮都坐在一旁。一頭熊逃出虎圈,攀上檻欄要跑到殿上來。左右的貴人像傅昭儀等都嚇跑了,馮倢伃卻徑直走上前去,擋住了熊,站在那兒,左右侍衛殺掉了熊。元帝問道:「人們都又驚又怕,你為什麼上前擋住熊?」倢伃回答說:「猛獸抓到人後就會停下來,我怕熊走到陛下那裹,所以用身體擋住了它。」元帝非常感慨,因此對馮倢伃倍加敬重,而傅昭儀等人很是慚愧。
❼ 有關西漢的歷史故事
鑿壁借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昭君出塞
漢宣帝死後,元帝即位,呼韓邪於公元前33年再次親自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一個宮女當公主嫁給呼韓邪單於。
後宮里有很多從民間選來的宮女,整天被關在皇宮里,很想出宮,但卻不願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著急。這時,有一個宮女毅然表示願意去匈奴和親。她名叫王嬙(qiáng),又叫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管事的大臣聽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報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選擇吉日,讓呼韓邪和昭君在長安成了親。單於得到了這樣年輕美麗的妻子,又高興又激動。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已經晚了。
據說元帝回宮後,越想越懊惱,自己後宮有這樣的美女,怎麼會沒發現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不如本人可愛。為什麼會畫成這樣呢?原來宮女進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當時的畫工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貪污勒索的行為不滿意,不願送禮物,所以畫工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為此,元帝極為惱怒,懲辦了畫工。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騎著馬,離開了長安。她冒著塞外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韓邪單於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她一面勸單於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使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60年。昭君死後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為她修了墳墓,並奉為神仙。
更多
http://..com/question/46617363.html?si=1
❽ 關於漢代的歷史故事
漢朝的故事那就多了,不過我知道的都是比較八卦和嘿嘿的
比如,飛燕何德,或者比如漢昭帝以前,宮女的褲子~~~
❾ 漢朝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文景之治,李廣難封,蘇武牧羊,張騫出塞,巫蠱之禍,昆陽大捷,很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