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旗的歷史名人

旗的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06 05:29:40

㈠ 歷史上滿族正藍旗的名人有哪些

1、正藍旗滿洲姓氏:烏雅氏、兀札喇氏、吳札庫氏、烏蘇氏、溫徹亨氏、溫察氏、吳魯氏、烏色氏、溫特赫氏、烏爾古宸氏、溫都氏、烏爾漢氏、烏蘇占氏、烏爾答氏、烏禮蘇氏、武爾格齊氏、吳靈阿氏、武聶氏、瓦理氏、萬旆哈氏、武佳氏、倭勒氏、瓦色氏、烏蘇理氏、吳察喇氏、烏爾瑚濟氏、倭徹赫氏、烏雅察氏、翁鈕絡氏、倭赫氏、吳聶齊氏、溫屯氏、倭徹庫氏、吳濟佳喇氏、文達氏、武庫登吉氏、瓦爾佳氏、翁尼理氏、吳札爾瑚氏、吳拉氏、翁果特氏、瓦爾吉氏、倭徹勒氏、瓦爾喀氏、烏顏齊氏、吳魯理氏、烏錫氏、吳庫理氏、吳爾錫氏、吳努齊氏、溫登額氏、烏努氏、烏什拉氏、烏勒理氏、文札氏、烏宇氏、文德氏、翁阿理氏、烏新氏、烏濟吉特氏、翁科特氏、烏齊喜特氏、兀魯特氏、威吉特氏、烏亮海氏、烏蘭氏、烏理津氏、吳喇忒氏、翁濟爾金氏、烏理特氏、王札普氏、烏爾漢氏、伍堯氏、烏齊熙理氏、烏納特氏、王吉氏、烏喇特哈克氏、翁舍占氏、烏郎哈特氏、吳佳氏、兀札喇氏、汪札爾氏、旺舒特氏、王古爾親氏、西林覺羅氏、錫克特理氏、喜塔臘氏、達禪氏、赫錫赫理氏、錫克濟拉氏、錫墨勒氏、徐吉氏、錫爾弼氏、錫克德氏、希薩爾氏、徐察氏、錫勒爾吉氏、西法齊氏、錫強氏、錫瑪拉氏、錫爾馨氏、希普蘇氏、西爾圖氏、修墨理氏、哲爾齊氏、哲爾德氏、札拉理氏、札蘇理氏、葉穆氏、彰錦氏、珠格氏、珠爾蘇氏、哲柏氏、鬼冢黎殤氏。

2、正藍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3、八旗是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15年)正式創立。1601年初建時僅三旗:黑旗、白旗、紅旗。1615年因「歸服益廣」將三旗析設為八: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合稱八旗,統率滿洲、蒙古、漢軍。

歷史名人的資料

在我的認識里,評價一個君主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麼事來判斷,亦或者是功大於過亦或者是過大於功來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戰國的末期,當時戰國七雄之間彼此攻伐無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國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時間里,諸侯國之間頻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幾百個諸侯國,發展到最後變成七個諸侯國之間彼此攻打。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秦始皇的功勞絕對大過他的過錯,在我看來,修皇陵確實奢侈了一些,但正因為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足以震懾世人的秦兵馬俑。

總之我認為,秦始皇算是個明君。

㈢ 滿族正黃旗古代有什麼名人

正黃旗
以旗色純黃來而得名。正黃、鑲自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鈉無王,都歸皇帝所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康熙的愛臣,乾清門一等侍衛納蘭性德就是正黃旗人。

㈣ 旗盤關跟那些歷史人物有關系

是棋盤關,也稱七來盤關。自古以來,七自盤關都是四川北部與陝西交界的一處重要關隘,它與白水關、葭萌關、劍門關一起,被稱為川北四大名關。七盤關又稱棋盤關,位於川陝交界咽喉處(陝西寧強黃壩驛鄉與四川廣元轉斗鄉的分界線)的七盤嶺上,號稱西秦第一關。是四川連接秦嶺以北的東北、華北、中原以及西北的唯一道路樞紐。據明洪武年間《重修七盤關碑》記載,七盤關曾多次遷址,到唐貞觀末年,七盤關由七盤嶺遷址至關溝西坡,即現在的較場村境內。
七盤關,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特別是一些帝王將相、文星巨子留下了很多優美的故事傳說:如 「蜀王夜渡七盤嶺」、「五丁拖道七盤嶺」、《張大千寫七盤關》等。

2014年,經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批准,「棋盤關」已正式更名為「七盤關』。沿用幾千餘年、具有深厚文化積淀的地域名稱「七盤關」正式回歸。

㈤ 清朝的八旗姓氏以及屬於的旗籍

樓下,謝謝,但在漢語里應該怎麼讀呢?我想還是應該按漢語的發音吧。不過仍然感謝你的提點

[完顏]
拼音---Wanyan
郡望---女真
名人---完顏從善, 完顏偉, 完顏仲元, 完顏麟慶
文獻---缺
歷史---女真族姓,以地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國賜姓者,如完顏仲元、完顏阿林本姓郭;完顏霆、完顏耀珠本姓李。

是金、元兩朝著姓,後改漢姓為王、汪。據史載,完顏部阿骨打建金國於北宋時期,並據有中國北部地方,時間起於公元一一一五年,終於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計歷經九個皇帝。清朝張澍雲:今完顏氏皆去完為顏,惟曲阜不敢冒兗國之姓,特稱完氏。滿清建國後,有完顏偉屬滿洲鑲黃旗人。

[馬佳]
拼音---Majia
郡望---滿洲
名人---馬佳圖海, 馬佳升寅
文獻---馬佳氏族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後改漢姓為馬氏。

[佟佳]
拼音---Tongjia
郡望---滿洲
名人---佟佳扈爾漢, 佟佳隆科多
文獻---缺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後改漢姓為佟氏。

[富察]
拼音---Fucha
郡望---滿洲
名人---富察額色黑, 富察額師泰, 富察托庸
文獻---沙濟富察氏族譜, 沙濟富察氏宗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後改漢姓為富、傅氏。

[費莫]
拼音---Feimo
郡望---滿洲
名人---費莫溫達, 費莫溫福
文獻---缺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後改漢姓為馬、麻氏。

[納喇]
拼音---Nala
郡望---滿洲
名人---納喇安達立, 納喇穆占, 納喇蘇克薩哈
文獻---輝發納喇氏族次三房宗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洲著姓之一,後改漢姓為那、南、葉、白氏。

[烏雅]
拼音---Wuya
郡望---滿洲
名人---烏雅穆和藺, 烏雅福崧, 烏雅長麟
文獻---滿洲正黃旗烏雅氏宗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

[碧魯]
拼音---Bilu
郡望---滿洲
名人---碧魯賽碧圖, 碧魯鄂輝
文獻---碧魯氏通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一作必祿。

[圖門]
拼音---Tumen
郡望---滿洲
名人---圖門青□麟
文獻---缺
歷史---世居東北烏喇,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一作圖們。

[瓜爾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滿洲
名人---瓜爾佳費英東, 瓜爾佳鰲拜
文獻---正紅旗滿洲哈達瓜爾佳氏家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爾嘉,後改漢姓為關、白、石、(包)鮑、汪等氏;近人關天培、關向應,即屬其族裔。

[他塔喇]
拼音---Tatala
郡望---滿洲
名人---他塔喇博爾康, 他塔喇譚拜, 他塔喇裕泰, 他塔喇闊普通武
文獻---他塔喇氏家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後改漢姓為唐氏。

[鈕祜祿]
拼音---Niuhulu
郡望---滿洲
名人---鈕祜祿額赤, 鈕祜祿穆克登布
文獻---鑲黃旗鈕祜祿氏弘毅公家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後改漢姓為郎、鈕氏。

[赫舍里]
拼音---Hosholi
郡望---滿洲
名人---赫舍里索泥, 赫舍里定壽, 赫舍里賽沖阿, 赫舍里長豐
文獻---赫舍里氏家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後改漢姓為高、康、赫、何等氏。

[索綽絡]
拼音---Sochuolo
郡望---滿洲
名人---索綽絡德保, 索綽絡景星
文獻---缺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式之一,後改漢姓為索、曹氏。

[舒穆祿]
拼音---Shumulu
郡望---滿洲
名人---舒穆祿塔瞻, 舒穆祿譚泰, 舒穆祿赫壽
文獻---缺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後改漢姓為舒、徐、米、宿、鄭等氏。

[庫雅喇]
拼音---Kuyala
郡望---滿洲
名人---庫雅喇克徹尼, 庫雅喇科齊, 庫雅喇啟秀
文獻---黑龍江庫雅喇氏宗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後改漢姓為胡氏。

[喜塔臘]
拼音---****ala
郡望---滿洲
名人---喜塔臘穆和倫, 喜塔臘裕泰, 喜塔臘裕德
文獻---喜塔臘氏譜書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後改漢姓為圖、祝、趙、文、齊等氏。

薩克達
拼音---Sakoda
郡望---滿洲
名人---薩克達察哈泰, 薩克達穆通哈
文獻---滿洲三甲拉佐領下薩克達氏家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後改漢姓為李、麻、駱、倉等氏。

薩嘛喇
拼音---Samala
郡望---滿洲
名人---薩嘛喇慶山
文獻---薩嘛喇氏族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亦作薩瑪喇或薩嘛拉,後改漢姓為蔡氏。

愛新覺羅
拼音---Aishinjeilo
郡望---滿洲
名人---愛新覺羅溥儀, 愛新覺羅裕庸
勝跡---北京故宮, 承德夏宮
文獻---愛新覺羅宗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後改漢姓為金、趙、肇、羅、艾等氏。據滿洲語之音與譯義,愛新一詞為金,覺羅兩字為趙,此族應始興於金國。

葉赫那拉
拼音---Yehonala
郡望---滿洲
名人---葉赫那拉銘安, 葉赫那拉瑞麟
文獻---正白旗滿洲葉赫那拉氏宗譜, 葉赫那拉氏族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氏之一,慈禧太後即為此姓名人。

葉赫那蘭
拼音---Yehonalan
郡望---滿洲
名人---葉赫那蘭常鈞
文獻---葉赫那蘭氏八旗族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著姓氏之一,疑與葉赫那拉同屬一姓。

訥殷富察
拼音---Nayinfuchai
郡望---滿洲
名人---缺
文獻---訥殷富察氏譜傳, 訥殷富察氏增修支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

額爾德特
拼音---Erdete
郡望---滿洲
名人---缺
文獻---額爾德特家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

依爾覺羅
拼音---Yearjeilo
郡望---滿洲
名人---缺
文獻---依爾覺羅氏家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

依爾根覺羅
拼音---Yeargenjeilo
郡望---滿洲
名人---依爾根覺羅阿山, 依爾根覺羅穆精阿, 依爾根覺羅鶴年
文獻---依爾根覺羅氏家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後改漢姓為趙、伊、佟等氏。

[那拉]
拼音---Nala
郡望---滿洲
名人---那拉舒蘭, 那拉德福, 那拉盛安
文獻---那拉氏宗譜
歷史---世居東北吉林伊通河一帶,以地為氏,即納蘭氏,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

[章佳]
拼音---Changjia
郡望---滿洲
名人---章佳富勒渾, 章佳珠隆阿
文獻---章佳氏族譜
歷史---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亦作章嘉。

[烏孫]
拼音---Wusen
郡望---河西郡
名人---烏孫訛論
文獻---缺
歷史---金國女真族姓,金有烏孫訛論者,善於騎射,曾為石壘節度使。據姓氏考略載:金姓,望出河西。河西郡設於戰國時代之魏國,其境約在今日山西、□西一帶。

㈥ 歷史上烏扎那拉氏有哪些名人

歷史上烏扎那拉氏名人有:

  1. 清世宗雍正皇帝孝敬憲皇後烏喇那拉氏以及內大臣費揚古版女。權

  2. 烏拉那拉·阿巴亥,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大妃。

  3. 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二位皇後烏拉那拉氏。

㈦ 科左後旗的歷史名人

科爾沁左翼後旗人傑地靈,歷史上以能征善戰、愛國尚武著稱。「專清初,朝廷凡有徵伐,旗屬札薩克無不率丁隨征,並屢建戰功。
旗祖明安子棟果爾伊勒都奇,隨清軍定朝鮮、克錦州、戰松山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鎮國公;
第四任札薩克郡王岱布兩次隨康熙皇帝北征判逆噶爾丹;
岱布之子羅布藏喇什郡王隨征小策凌,穩定喀爾喀,建立了殊勛。
近現代史上,有為反對外夷侵略、維護國家尊嚴,督師清軍大敗英法聯軍、威振中外的愛國將領僧格林沁親王;
在清末民初,有倡導蒙旗興辦實業公司,開辦礦業、修築鐵路、振興教育,向宣統皇帝首呈奏摺,辛亥革命後又力主議和、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第十二任札薩克親王阿穆爾靈圭」( 《 科左後旗志 》 第 4 頁)
他們都出自科爾沁左翼後旗博爾濟吉特氏族。

㈧ 汶河的歷史名人

汶河流域涌現出眾多歷史文化名人,如五代後梁名將劉鄩,漢代名儒大家管寧、邴原版、孫嵩及王修等;又權如安丘名門望族安泰劉氏家族,一門八進士,閣老劉正宗權傾朝野,抗英名將劉耀椿,百姓呼之「劉青天」,理學名儒劉源淥,著述流芳;再如文字書畫家張貞父子,修志世家馬文偉家族,兄弟英才曹氏兄弟等等,皆史書有傳,見諸報端。沿河一帶有著眾多美妙的傳說和神奇的故事,大盛牛沐寺的傳說,紅沙溝九曲鴛鴦河的傳說,管寧故里「割席」、「揮金坡」的傳說,凌河董家莊漢墓主人孫嵩與趙岐的傳說,興安街辦「卧牛石」的傳說,關王慈母埠、王八、黑牛冢的傳說,黃旗堡逄王冢及九女墳的傳說……文化名人推動安丘文化的發展,眾多民間傳說構築安丘民間文學的藝術寶庫。

㈨ 漢八旗和蒙八旗的旗主分別是誰 有很出名的歷史人物嗎

蒙八旗和漢八旗是沒有獨立旗主的,蒙漢八旗也歸滿旗旗主進行統領。

滿洲八旗的旗主都由愛新覺羅氏掌握。具體來說,就是由努爾哈赤和其弟舒爾哈齊的後裔來掌控。八旗分為滿蒙漢,總計二十四旗。

八旗蒙古是清朝八旗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蒙古旗份佐領,並非單獨有八個蒙古旗,部分誤稱為「蒙古八旗」。

與八旗滿洲、八旗漢軍構成八旗軍的整體,皆以兵籍編制。分屬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八旗蒙古產生於盟旗制度之前,與蒙古地區盟旗不同,直屬清廷八旗編制。惟地位略低於八旗滿洲,而高於八旗漢軍。

(9)旗的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蒙八旗種類

分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8個種類。

八旗「戰則為兵,安則為民」

八旗蒙古是社會組織形成:八旗蒙古萌芽於1621年,始建於1633年,完成於1635年。與八旗滿洲、八旗漢軍全部隸屬於同一社會組織形式「八旗」之下。

八旗蒙古是軍事組織形式:八旗蒙古與八旗滿洲、八旗漢軍是清代八旗組織中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清帝的親軍,其基本職能還應是一種軍事組織。

漢八旗種類

分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8個種類。八旗「戰則為兵,安則為民」。

八旗漢軍是社會組織形成:八旗漢軍萌牙於1631年,始建於1637年,完成於1642年。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全部隸屬於同一社會組織形式「八旗」之下。

八旗漢軍是軍事組織形式:八旗漢軍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是清代八旗組織中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清帝的親軍,其基本職能還應是一種軍事組織。

㈩ 歷史名人

▲唐姓名人
【唐姓得姓始祖——唐堯】
唐堯姓伊祁,名放勛,堯是他的謚號。他最初被封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後,又立國號唐,所以稱為唐堯。唐堯是傳說中的聖明天子,被後人尊為「良師帝范」、「文明始祖」。據說,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後來禪位給舜。他死後,帝舜又封他的子孫為唐侯。唐國經歷夏商兩代,周初被周公滅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後人為杜伯(把唐公及其後人遷於杜城,降爵為伯),稱為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者,此為陝西唐姓。唐氏後人奉唐堯為唐姓的得姓始祖。
【唐姓其他歷史名人】
唐 昧:一作唐蔑,戰國時代任楚國(今湖北省北部一帶)大將。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齊、韓、魏聯合攻楚,楚將唐昧戰死。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楚懷王受騙往秦,被扣留,最後死於秦國。從此,楚國一蹶不振。
唐 勒:戰國時期楚國(今湖北省北部一帶)辭賦家。仕頃襄王為大夫,後於屈原,大約和宋玉、景差同時期人。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唐 舉:戰國時期梁國(今陝西韓城南)相術家,以善相術著名。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稱之。
唐 寅:江蘇吳縣人,字伯虎,明代畫家、文學家。擅畫山水,並工畫人物、花鳥,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唐順之:江蘇武進人,明代散文家,官至右僉都御史、代鳳陽巡撫。「唐宋派」人物之一。
唐 甄:達州(今四川省達縣)人,清初思想家,著有《衡書》九十七篇,後更名為《潛書》。宗陽明良知之學,反對空談心性,主張「富民」。
唐 英:清陶瓷藝術家。字俊公,關東沈陽人,隸漢軍正白旗。初授內務府外郎兼佐領,歷任淮關、九江關、粵海關監督以及督陶使等。他能文善畫,兼書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清《熙朝雅頌集》收集了唐英的23首詩;故宮博物院中珍藏著他的許多精美字畫;清人曾集其詩文為《陶人心語》。
唐 蘭:現代文學家、音韻學家、歷史學家、業余曲家、古文字學家。字立庵,號立廠,浙江秀水(嘉興)人。1920年入無錫國學專修館。曾教周學熙家館。1931年後在北平師范大學、輔仁大學和中國大學任教。1932年受聘為北平故宮博物館金石鑒定專門委員。雅好崑曲,工大官生,喜清唱《驚變》、《慘睹》等劇目。1935年至1937年間是俞平伯所組清華大學谷音社成員,參加曲集。亦參加北平城內各曲社活動。1939年在昆明任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40年任教授。參加昆明三高等學校崑曲研究會等業余崑曲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北京大學教授,是曲家許麗香所組藕香曲社成員。1949年出版專著《中國文字學》。五十年代後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部主任、副院長、研究員。其間亦參加北京崑曲研習社曲事活動。
唐寓之:南朝宋時三吳地區農民起義軍首領,在攻佔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後稱帝建吳國。改元興平,立太子,置百官。隨即遣高道度攻東陽郡。東陽太守、齊高帝族弟蕭崇之、長山(今浙江金華)令劉國重拒戰被殺,一時朝野震動。時值會稽太守王敬則進京述職,禹之乘虛襲擊,命孫泓取山陰(今浙江省紹興)。軍至浦陽江,郡丞張思祖使浹口戌主楊休武抵禦,孫部失利;而齊武帝又出禁軍數千,前往鎮壓,戰於錢江南岸。禹之所部無充分應戰之准備,又無抗禦騎兵之經驗,潰敗而死。
唐慎微:字審元(1086-1094),蜀州晉原(今四川省崇慶)人,北宋代醫葯學家。他世世代代以醫為業,自己又精通經方,在當地很有名氣。盡管如此,他仍然好學不倦,又拜李端伯為師,並因此從晉原遷到成都華陽。據當地一位很有名氣的大臣宇文虛中回憶,他小的時候曾見過唐慎微。唐慎微貌不驚人,甚至可以說是醜陋。從外表來看,他舉止樸拙,且不善言詞,但內心卻極為明敏,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如果有人求他出診,他決不會考慮病人的身份、地位和財富,而是有求必往,不避寒暑雨雪。著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唐賽兒:山東省蒲台人,明末山東農民起義女首領。為山東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識文字。丈夫死後,削發為尼,自稱佛母,傳教於山東一些州縣。永樂年間,明朝為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無以為生。唐賽兒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二月起事,迅速發展至數萬人,殺死青州衛指揮高鳳、都指揮僉事劉忠。但因遭山東都指揮僉事衛青、鰲山衛指揮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襲,於三月失敗。明廷搜捕唐賽兒,而唐賽兒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終。
唐才常:湖南省瀏陽人,清末維新派人物之一。早年參與時務學堂的創辦,編輯《湘學報》,後被張之洞勾結英國領事將其殺害。
唐廷樞:清末廣東省中山人,曾任職英商怡和洋行總買辦、輪船招商局總辦,後開辦開平煤礦和修建鐵路,為洋務運動中主幹分子。
唐正才:又名正財。湖南祁陽人。早年以販運木材、糧米為業。咸豐二年(1852年)秋,聯合船戶在益陽參加太平軍,被任命為典水匠,職同將軍,統轄水營。後串聯大批船戶水手加入太平軍,隨洪秀全從洞庭湖進入湖北。12月22日太平軍攻佔漢陽城,擬在長江上架設浮橋,以利水陸兩軍合力攻取武昌,由唐負責設計浮橋方案並主持架設工程。24日晚,架橋開始,大批船隻進駛江中,以鐵索緊鎖群船,銜頭接尾,橫跨大江,進抵對岸;又將鸚鵡洲上的木材、漢陽城內的木板搬運上船鋪為橋面。次日黎明,從漢陽鸚鵡洲到武昌白沙洲,從漢陽南岸嘴到武昌大堤口,兩座浮橋架成。29日,太平軍攻佔漢口後,又在漢陽、漢口之間的漢江上架起一座浮橋,第一次把三鎮連接起來。次年1月12日,太平軍通過長江浮橋,一舉攻克武昌城。25日,長江浮橋纜繩被大風吹斷,27日,仍由其主持重建武昌漢陽門至漢陽晴川閣浮橋,上以巨纜橫縛大木,下系三四千斤重鐵錨沉於江中,以穩固橋身,人馬往來,如履坦途。因功升為指揮。太平天國建都天京後,歷任恩賞丞相、殿左五指揮、提水營事務,並封為航王。1863年戰死於蘇州。
唐紹儀:廣東省香山(今中山)人,清政府時任天津關道、外務部侍郎等職,袁世凱任職臨時大總統時,他任國務總理,後任護法軍政府代表、國民黨政府國府委員等職。
唐繼堯:雲南省會澤人,為滇軍軍閥,曾任職貴州、雲南都督。唐澍:河北人,陝西渭華起義的領導人,曾任職西北工農革命軍前敵總指揮。
唐生智:湖南省東安縣人,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曾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委會中央常委、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建國後任職湖南省副省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唐生明:號季澧,湖南省東安縣人。系曾與蔣介石爭奪過中國統治權的唐生智先生的弟弟,在舊社會被人稱為「福將」。但更多的人卻在背地裡叫他為「花花公子」,並公開說他是一位「哪裡有福享就那裡去的人」,這是指在抗日戰爭中,他跑到南京去投汪逆精衛,他去投靠汪逆,不是為了追求淪陷區的生活享受,而是奉命去搞「曲線救國」的。直到解放後,但誰也不會料到,他能一心一意跟著共產黨,在新社會歡度晚年,保持了崇高的晚節。

▲張姓名人
【張姓得姓始祖——張揮】
張姓的誕生很古老,約有五千年歷史。在人文初祖黃帝時代,黃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陽氏,少昊之子揮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一次,他觀看夜空,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啟發,經過研究,發明了弓。在當時人類基本以狩獵為生,弓的發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於是黃帝封揮為專門製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稱「弓長」,又將官名合二為一賜他「張」姓。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張姓其他歷史名人】
張 儀: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張儀的連橫戰略增強了秦的力量,加快了中國的統一進程。
張 良:西漢謀臣。(公元前?-公元前186),漢初大臣,城父(今安徽省亳縣)人,劉邦的重要謀士。和蕭何、韓信等人輔佐劉邦創建了西漢王朝,封留侯。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 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在今中亞阿姆河流域)。他的使命是幫助該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後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汗,直達現在的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的撒馬爾罕。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么遠的地方。因此,張騫給皇帝帶回了在中國第一次聽到的關於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消息。後來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並穿過了戈壁沙漠。這條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
張 角:東漢傑出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他組織發動的農民戰爭給漢政權以沉重的打擊。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 飛:字冀德,燕人,三國時名將。為蜀國五虎上將,戰長坂名震於時。傳與劉備、關羽結義於桃園,世稱桃園三結義,被後世所傳誦。
張 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省南樂人,唐初開國功臣張公謹之孫,少聰敏,博覽經史,尤精於歷象、陰陽、五行之學。為避武則天之侄武三思,而出家做和尚,法號一行。唐玄宗即位,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氣象、地震的調查統計工作,支持「渾天說」。後人只知其善演算法,他演算法方面的書籍早已散佚,是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
張 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張 謇:江蘇南通人,清代著名實業家和政治活動家。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並開創了士林一代新風。
張 瀾,愛國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著名愛國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後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擇端 字正道,北宋畫家,東武(今山東省諸城)人。曾在北宋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事繪畫,因為丟失官位家居,以賣畫為生。宣和年間翰林待詔,擅長「界畫」,尤善畫舟車、市街、城廓、橋架皆獨具風格。他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圖》、《煙雨風雪圖》和《西湖爭標圖》等。最著名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圖》,據說歷時十年完成,歷經輾轉,後為明賈似道得手,迭經明清兩朝皇室收藏。曾被溥儀帶至關外,是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中的極品,存北京故宮。
張道陵:原名張陵,字輔漢。東漢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留候張良九世孫,生於吳之天目山。通達五經,曾入太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任巴郡江州(今重慶)令。後棄官隱居北邙山(今洛陽北)。漢章帝、漢和帝征沼皆不就。與弟子王長杖策入淮,經鄱陽(今波陽),溯流至雲錦山(今貴溪龍虎山)煉丹,修長生之道,三年丹成。聞巴蜀診氣為害,遂與弟子赴四川鶴鳴山(一作鴿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傳道。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稱張天師。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僧繇:南朝梁代吳中(今江蘇省蘇州)人,著名書畫家。創造了「凹凸法」的繪畫手法,與顧愷之、陸探微並稱魏晉三大畫家。
張景岳: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張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字叔大(1525-1582),號太岳,湖廣江陵(今屬湖北省)人。穆宗時入閣,神宗時為首輔,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整飭紀綱,推行一條鞭法,為相(明太祖朱元璋時已經沒有宰相的設置,但是他卻有宰相的實權)十年,海內稱治。卒謚文忠。著有《太岳集》、《帝監圖說》等。
張德成:清末義和閉首領。直隸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白溝河人。船夫出身。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4月在靜海(今屬天津市)獨流鎮設拳壇,所部團民稱「天下第一壇」。6月下旬串閉民五、六千人至天津,在紫竹林等地抗擊八國聯軍。天津淪陷後,回獨流鎮准備再起,不久在靜海王家門被地主殺害。
張大千:名愛(1899-1983),又名秀,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或逕署「署人張大 千」,當代著名畫家。四川省內江人,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痴」的二哥張善的熏陶指引,並從名師曾農髯,李梅閹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鑽研,獲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生作畫無數,遺作甚多,與齊白石並稱「南張北齊」。
張自忠:著名愛國將領。字藎忱(1890-1940),山東省臨清市唐元村人。自1914年投筆從戎之日起,張將軍便將自己的生命和熱血奉獻給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抗戰期間馳騁抗日沙場,屢建戰功,一九四零年壯烈殉國於湖北。張自忠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五十多個同盟國中殉職最高的將領,也是抗日戰爭期間為國捐軀的唯一的國民黨上將級軍官,對於他的壯烈殉國,舉國同悲,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分別題寫「盡忠報國」、「為國捐軀」、「取義成仁」的輓詞。
張太雷: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江蘇省武進人,中共早期黨員之一。1920年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陪同共產國際代表,先後在北京、上海與李大釗、陳獨秀等會談,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以中共代表身份出席共產國際三大。1922年8月參加中共中央杭州會議,主張國共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統一戰線。曾任中共第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五屆中央委員,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1927年領導廣州起義,任總指揮。同年12月12日,在赴前方指揮戰斗途中,遭敵伏擊,壯烈犧牲。
張學良: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的組織者。字漢卿,號毅庵,奉天(今遼寧省)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長子。發動「西安事變」,促進了國共兩黨合作,共同抗日,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功績。2001年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病逝,享年101歲。

閱讀全文

與旗的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