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名勝古跡的歷史小故事真實的故事
盧溝橋 位於廣安門外豐台區,距離市中心約20公里.該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專而得名屬.
1 937年7月7日,盤踞於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強行要過盧溝橋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國民黨二十九路軍的拒絕.於是日本侵略軍就大舉武裝進攻橋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Ⅱ 西安景點的美麗景色和歷史故事50字的
西安主要旅遊景點介紹
1.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秦始皇從葬坑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陵園夕陽東門外3公里處。秦始皇兵馬俑造型逼真,無一雷同。秦始皇兵馬俑的車兵、步乓、騎兵列成各種陣勢,嚴陣以待,遇敵出擊,儼然一支整齊威嚴、浩浩盪盪的秦朝軍隊,保衛著秦始皇地下王國的安全.整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2.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約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陵墓規模宏大,修建時間長達37年之久,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方形,外城長方形。陵園南部是墓葬區,今墓冢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墓內機關重重,有眾多的珍品陪葬。雖然始皇陵的價值極高,但由於各種原因,迄今為止尚不能挖掘,所以現在這里只能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堆,沒有太大的觀賞性。
3.華清池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華清池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華清池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華清池就是游覽沐浴勝地,華清池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清池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 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華清宮是唐代唐玄宗天寶六載(公元 747)修建,華清池是唐玄宗和楊貴妃遊玩、沐浴的場所。華清池驪山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43度,華清池被稱為「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是游覽和沐浴勝地。
4.驪山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郁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又名「綉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5.陝西歷史博物館
位於西安市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組仿唐建築,內部分為三個陳列廳,所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都是從陝西省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而出,大多為稀世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6.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相傳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台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
7.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距西安城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薦福寺創建於公元684年,是在唐高宗死後百日,為其獻福而建的,所以最初起叫獻福寺。公元698年改名薦福寺。大.小雁塔是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這一「小」字小出了精緻和典雅,但也小出了小氣,在聲名和氣勢上與大雁塔簡直是天壤之別。
8.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坐落於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因清代的長安學、府學、咸寧學均設在這里而得此名)。它於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而建立。九百多年來,經歷代徵集,擴大收藏,精心保護,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現有六個碑廊、七座碑室、八個碑亭,陳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薈萃的展室里,展示了聖儒、哲人的浩瀚石經;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魏晉北朝墓誌的英華;大唐名家的絕代書法以及宋元名士的瀟灑筆墨。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書畫同輝的筆墨跡以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鍾樓
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它以其金碧輝煌的雄姿踞於西安城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古城西安的標志建築,被譽為「古城明珠」。
10.鼓樓
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11.半坡博物館
西安半坡遺址即半坡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約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有6000年的歷史。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址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12.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棗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牆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建築穩重堅固。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為遊客直觀了解古代戰爭提供了珍貴的人文景觀.
13.清真大寺
大清真寺位於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並 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大清真寺位於西安市鼓樓西北隅,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14.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的大唐芙蓉園佔地1000畝,其中水面300畝,總投資13億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包括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飲等眾多景點。.
15.青龍寺
青龍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1986年,青龍寺從日本引進千餘株櫻花樹,植於寺院,每年五、六月間,櫻花盛開,春色滿圓,奼紫嫣紅,風光異常。至今,青龍寺也以它傳奇的歷史角色和美麗的靜謐風景吸引這眾多的中外遊客。 青龍寺位於西安是鐵爐廟村,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象徵。 它的建築風格非常的日式,從古到今很有文人墨客到此游覽,並留下了很多很好的文章和詩詞。 每年一到3、4月份,寺院內的幾株櫻花樹落英繽紛、如雪如霜、非常的漂亮。這也是青龍寺每年的幾個勝景之一!
16.興教寺
興教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畔,長安區杜曲鎮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後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並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17.水陸庵
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壁塑群把繪畫、圓雕、浮雕、樓刻藝術手段容為一體,在牆、梁、柱上鑲滿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及自然界萬物的塑像。件件栩栩如生,個個活靈活現,在方寸之地上映出氣象萬千的意識效果。在人物雕塑上匠心獨具,尤為突出,立足故事情節,追求場面動感,抓住表情、眼神、動態等環節的變化,以寫意而達意境,以塑體而托思,以人物粗礦、文靜性格、喜怒哀樂的表情躍染壁上。
18.八仙庵
道教勝地八仙庵,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內,為西安最大的道教廟宇,也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建築。相傳修建於宋代,隨後歷代均有修葺。現存主建築均為清代所建,因庵中供奉以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的塑像為主,故名「八仙庵」。
19.曲江寒窯
曲江寒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郊,大雁塔東側、雁引路以南、曲江池東南方向的一條溝里。進入寒窯,可欣賞雕繪精美的山門坊,一覽王寶釧當年綉球擇婿的飄綵樓,可觀畫室、寒窯故事蠟像館。
20.樓觀台
陝西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距古城西安70公里,107國道橫穿而過,與隴海鐵路、西寶高速公路、108國道相接。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城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樓觀台得名於西周,古代聖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高崗築台授經,故此地是全國的道教聖所,並受道教信徒的仰慕膜拜,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被譽為中華文化之魂所在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21.草堂寺
中國佛教寺院。在陝西戶縣東南15千米,面對終南山。龜茲僧人、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為後秦姚興迎至長安後不久,即安住此寺譯經。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名。北周時毀,唐宋以後多次重建。今有大殿三間及鳩摩羅什舍利塔等。距西安約50公里的草堂寺位於陝西省戶縣圭峰山北麓,東臨灃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22.翠華山
翠華山在終南山太乙鎮,去了終南山就一定要去一下翠華山。據說大約在周幽王時期,關中發生大地震到這里。地質構造比較脆弱的翠華山一帶發生強烈山崩,甘湫池和翠華峰是山崩破壞最嚴重的地段大量的崩積物堆滿山谷,截水成湖,形成秦嶺北坡罕見的兩個堰塞湖,即水湫池和甘湫池。水湫池的面積約20公頃,因為它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也叫翠華山天池。崩積體的上部有天然冰洞和風洞各一個冰洞內外的溫差可達23℃終年結冰不化。
23.高家大院
高家民俗大院位於北院門144號,總居住面積2310平方米,是磚木結構的四合院,西安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大院明朝末年崇禎時期開始興建,到清朝乾隆時期基本初具規模。大院主體完工在乾隆時期,到道光年間整個院子完成。最後一次大修在同治十年,最近一次恢復是在六十年代進行。
24.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世界聞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庭,已有歷史1350餘年。據史書記載,慈恩寺始建於隋開皇9年(公元589年),初名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為追念他母親文德皇後而擴建,寺院的規模很大,共有13個院落,897間房屋,雲閣禪院,重樓復殿,異常豪華。唐代高僧玄奘受朝廷聖命,為首任上座住持,並在此翻譯佛經十餘年。
Ⅲ 有關名勝古跡來歷的故事
黃鶴樓的傳說
武昌靠近長江有一座蛇山,山上有一棟尖頂飛檐、金碧輝煌的黃鶴樓。要問這黃鶴樓的來歷,那還得從呂洞賓跨鶴飛天說起哩!
相傳,呂洞賓遊玩了四川的峨媚山後,一時心血來潮,打算去東海尋仙訪友。他身背寶劍,沿著長江順流而下。這一天,來到了武昌城。這里的秀麗景色把他迷住了,他興沖沖地登上了蛇山,站在山頂上舉目一望,嗬!只見對岸的那座山好象是一隻伏著的大龜,正伸著頭吸吮江水;自己腳下的這座山,卻象一條長蛇昂首注視著大龜的動靜。呂洞賓心想:要是在這蛇頭上再修一座高樓,站在上面觀看四周遠近的美景不是更妙嗎!可這山又高,坡又陡,誰能在這上面修樓呢?有了,還是請幾位仙友來商量商量吧。
他把寶劍往天空劃了那麼一個圈,何仙姑就駕著一朵彩雲來了,他連忙把自己的想法向她說了,何仙姑一聽就笑了:「你讓我用針描個龍綉個鳳還差不多,要說修樓,你還是請別人吧!」呂洞賓又請來了鐵拐李,鐵拐李一聽哈哈大笑:「你要是頭發昏,我這里有靈丹妙葯,要修樓,你另請高明吧!」呂洞賓又請來了張果老,張果老搖著頭說:「我只會倒騎著毛驢看唱本。」說罷,也走了。呂洞賓想,這下完了,連八仙都不行,哪裡還有能工巧匠呢?正在這時,忽然聽到從空中傳來一陣奇怪的鳥叫聲,他連忙抬頭一看,只見魯班師傅正騎著一隻木鳶朝著他呵呵地笑呢。呂洞賓急忙迎上去,把自己的想法又說了一遍。魯班師傅走下木鳶,看了看山的高度,又打量了一下地勢,隨手從山坡上撿來幾根樹枝,在地下架了拆,拆了架,想了一會說:「咱們明天早上再商議吧。」
第二天早上,雞剛叫頭遍,呂洞賓就急急忙忙地爬上蛇山,只見一座飛檐雕棟的高樓已經立在山頂上了。他大聲呼喊著魯班的名字,登上最高一層,可連魯班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只看見魯班留下的一隻木鶴。這木鶴身上披著黃色的羽毛,正用一對又大又黑的眼睛望著他。呂洞賓非常高興,一會兒摸模樓上的欄桿,一會兒看看樓下的江水,又取出一隻洞簫對著波浪滾滾的江水吹起了曲子。他一邊吹簫,一邊又看看木鶴,這木鶴竟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呢!他騎到了木鶴身上,木鶴立時騰空,沖出了樓宙,繞著這座高樓飛了三圈,一聲鶴唳,鑽進白雲里去了。後來,人們就給這座樓起了個名字,叫黃鶴樓。
Ⅳ 中國有哪些名勝古跡的故事
盧溝橋 位於廣安門外豐台區,距離市中心約20公里.該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1 937年7月7日,盤踞於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強行要過盧溝橋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國民黨二十九路軍的拒絕.於是日本侵略軍就大舉武裝進攻橋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八廓街,是拉薩最古老的一條街道,也是整個拉薩老城區最典型的藏式建築代表,藏族人把這條拉薩「轉中經」的街道稱為「聖路」,可見其地位之殊勝。
早在南宋時期,它就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幹道,一條長長的平江路,承載了蘇州幾百年的歷史,這里有全蘇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鋪 , 最有韻味的石板路。平江路上的街與河,始終一體的相得益彰,就像是這片土壤上滋養出的雙生花,始終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古老格局。於是,你能看到兩岸的河上人家,水中倒影。
八大關濃縮了近代青島的歷史,它形成於1930年代,因其主要大路以我國八大著名關隘命名,故統稱為「八大關」。走進八大關,恍如踏上了歐洲大陸,各式各樣的外國建築給這里增添了一份異域風情,也將古典和浪漫融入了這片海邊的街區。有人稱贊,這里就是一場盛大的「萬國建築博覽會」。
Ⅳ 外國著名景點的有意義的歷史故事
位於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0公里吉薩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巨石建築,建於4500多年前,被稱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境內已發現的110座金字塔中,吉薩高地的祖孫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卡法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個法老王胡夫統治時期,被認為是胡夫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從登基之日起,即著手為自己修築陵墓,以求死後超度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方,誤差不超過圓弧的3分,底邊原長230米,由於塔外層石灰石脫落,現在底邊減短為227米,傾角為51度52分。塔原高146.5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相當於一座40層摩天大樓,塔底面呈正方形,佔地5公頃。
胡夫金字塔的塔身由大小不一的230萬塊巨石組成,每塊重量在1.5噸至160噸,石塊間合縫嚴密,不用任何粘合物。如把這些石頭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塊並排列成行,其長度相當於地球周長的2/3。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結構精細,其建造涉及測量學、天文學、力學、物理學和數學等各領域,被稱之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石頭建築,至今還有許多未被揭開的謎。
2002年9月,「金字塔漫遊者"機器人對胡夫金字塔內的王後殯室南通道進行探秘。
這座金字塔的入口在北側面離地18米高處,經入口的一段甬道下行通往深邃的地下室,上行則抵達國王殯室。殯室長10.43米、寬5.21米、高5.82米,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42.28米,室內僅一紅色花崗岩石棺,別無他物。另外塔內已知還有王後殯室和地下墓室。
據考古學者先前考證,法老胡夫一共動用了10萬奴隸花了20年時間修建金字塔。然而,一個月前公布的權威考古學家的最新發現顯示,金字塔是由勞工建造的,而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至少要花費30多年的時間。考古人員還在金字塔附近地區發現了勞工們的集體宿舍等生活設施的遺跡和勞工墓地,並在死者隨葬品中發現了大量測量、計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學者推測,當時這些勞工輪流來到工地參加勞動,工期約3個月,大多是貧窮的農民和工匠
古埃及人有建造金字塔作為國王和王後的陵墓的習俗,因此埃及的金字塔很多,素有金字塔之國的美稱。其中最宏偉的當然是位於吉薩的胡夫金字塔(又叫大金字塔),它已成為埃及國家和文明的象徵。大金字塔總共由大約230萬塊石灰石和花崗岩壘疊而成,中間不用任何粘合材料。而石塊與石塊之間吻合得天衣無縫,盡管歷經4000多年的風吹雨打,石縫之間都插不進哪怕一把鋒利的小刀。每一方石塊平均有2。5噸,最重的達到100多噸。以古埃及人當時的勞動力,它們是如何把巨大的石塊開采出來,並且運到這里來?又如何把它們壘砌起來? 何以抗拒時間的侵蝕直至今日?而且金字塔的底部四邊幾乎對著掙南、正被、征東、鄭洗,誤差小於一度。古埃及人是怎麼計算的這精確的呢?
多少年來,大金字塔一直是人們探索而又無法確證的一個謎。因為不知道如何解釋這些現象,現代人用盡了自己的想像力和推斷能力。有人說金字塔時外星人所建,是他們到地球上來的一個降落點,還有人說胡夫金字塔是由失蹤的亞特蘭蒂斯島先民所建。
為了揭開金字塔之謎,人們進入大金字塔探密的嘗試從未停止。與中國的秦始皇陵設置機關對付盜墓人不同,埃及法老憑借咒語來保護自己。胡夫金字塔上刻有一段讓人不寒而慄的文字:「不論誰打擾了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將降臨在他頭上。」而且美國《醫學月刊》也確切刊登過報告,證實100名曾經進入過大金字塔的人之中,未來10年內死於癌症的幾率高達40%,但是,這並沒有阻擋人們探尋金字塔深處的奧秘的腳步。最近一次也是最受關注的一次行動便是2002年全球142個國家同時直播的考古發掘過程,還動用了微型機器人。然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人們並沒有發現期待中的寶藏,墓室,或是木乃伊。石門的背後又是一道石門。未解的迷仍然困擾著好奇的現代人。只要金字塔仍然屹立,人們大約還會繼續追尋下去。
雖然無法確證雄偉的金字塔是如何造就的,但是金字塔的存在卻可以很好地解釋古埃及人的生死觀。古埃及人認為現世是暫時的,來世才是永恆的,而死亡就是開往永生的大門。但是前提是要妥善報關號它們的屍體。
同樣成為埃及象徵的獅身人面像,是吉薩另一個吸引遊人的地方。古埃及人崇拜獅子,他們認為獅子是力量的化身。獅身加上法老的頭像,則是智慧加力量的象徵,同時這種奇特的形象也符合了古埃及人認為法老既是神又是人的觀點。
大金字塔的秘密仍然沒有破解,而吸引人的又豈止金字塔或是獅身人面像?整個埃及的文明,沙漠中的一切都讓人神往不已。不管金字塔的迷有沒有被揭開,人們都會嚮往去尼羅河西岸親自體驗金字塔撒向大地的光芒,畢竟這也是四千年前同樣撒向大地的光芒啊。
地理概況:
埃及現存金字塔107座,主要位於埃及首都開羅附近的吉薩(Giza)高原。這一地區有三座較大的金字塔,分別是胡夫金字塔(也叫大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為著名,它是吉薩金字塔群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也是建築成就最高的一座。
歷史概況: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埋葬國王和王後的陵墓,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歷史從第三王朝延續到第十三王朝(前2686年-前2181),距今已有四千六百多年。鼎盛時期出現於法老胡夫以及其後的兩代君主卡夫拉和孟卡拉統治時期,他們都選擇了吉薩地區沙漠與綠洲的交界出建造他們的金字塔和其他附屬建築。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游歷埃及時記下了最早關於金字塔的文字,近代關於金字塔的研究開始於拿破崙入侵埃及之後的進行的資料調查。
名稱來由:
金字塔在阿拉伯文里是「放錐體」的意思,因為形狀頗似漢字「金」,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金字塔。
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及其附屬建築物:
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孟卡拉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埃及規模最大的金字塔,通常被稱為「大金字塔」,是法老胡夫(Khufu)(前2543年至前2520年在位)的繼承人為他建造的王陵。大金字塔大約建造於前2570年,動用了十萬勞工和奴隸,歷時20年才完成。大金字塔原始高度為146.6米,幾千年的風化後,現在高度為138米,在1889年巴黎320米的艾菲爾鐵塔落成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大金字塔四周整齊排列著許多貴族的平頂石墓,眾星捧月般襯托出大金字塔的雄壯與威嚴。
卡夫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卡夫拉金字塔是繼胡夫金字塔後第二座在吉薩建造金字塔,其規模完全可以和胡夫金字塔媲美,只是內部構造較為簡單。著名的獅身人面守護在卡夫拉金字塔前。這是一尊具有獅身和卡夫拉王頭像的巨型石像。古埃及有許多獅身人面像,象徵法老既是神又是人的概念,以吉薩的這座最大,石像長73米,高21米。石像原本有鼻子,耳朵和胡須。可惜在土耳其人攻打埃及時被當作炮靶子,被打掉的獅身人面像的耳朵和胡須現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孟卡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是卡拉夫的繼承者的金字塔,不過規模和建築藝術遠遠低於前面兩座金字塔。
Ⅵ 歷史名勝古跡的游記,含八上歷史故事
有西湖的蘇堤和白堤,有崔灝湖北黃鶴樓的,有王勃的滕王閣,有西安的駝經的白馬四
Ⅶ 旅遊景點的故事介紹
斷橋殘雪
美麗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相會之橋,位於白堤始端。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古時橋上有門,門上有檐,下雪時中間一段的雪都在門檐上,橋上只有兩頭有雪,遠遠望去橋像斷了一樣,所以稱作斷橋。
橋堍有御碑亭等亭軒建築,面臨里西湖,與寶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對,山、塔、湖、亭、橋與湖邊桃、柳組成一幅如畫景色,十分迷人。斷橋是通往孤山的必經之路,每當雪後人們紛紛去斷橋欣賞西湖雪景,孤山與里西湖銀裝素裹,格外動人,因稱「斷橋殘雪」。
鹿回頭山頂公園:
鹿回頭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南部約6公里處,傳說在遙遠的年代,五指山上有一個勤勞勇敢的黎族青年,手拿弩弓,身備竹箭,正在搜山打獵。突然間,只見一隻梅花鹿從樹林中跑出.梅花鹿被黎族視為吉祥之物,誰能獵。、獲它誰就得到幸福.青年獵手窮追不舍,翻山越嶺一直追到這個最南端的海灣,正要搭箭拉弓,只見梅花鹿倏然回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含情脈脈地迎上前來向他表示愛慕之心.後來,獵手和她結為恩愛夫妻,定居此地,把荒灘開拓成椰林,男耕女織,繁衍子孫,便成了一座村落。嶺是金鹿的化身,故此地以傳說命名...
神秘島傳說
浩瀚的海洋,有無數的精靈。五大善靈被黑暗之神派去守護連接海洋和陸地唯一出口――溫泉口。他們將神力附在溫泉中,暗中幫助疾苦的人類。人們漸漸到溫泉取水,並發現了溫泉水的神奇力量。為了方便遠方的人們,在溫泉附近修建了燈塔。塔格諾發現了善靈幫助人類,要懲罰善靈們;在懲罰前,允許他們提最後的願望。他們相視一笑,留下軀體,靈魂附在熊熊燈塔,給予人們光明和力量。
次日,燈塔的底部浮現出五個不同面孔,口中流出五股溫暖甘甜的溫泉水。人們為了感激善靈,在島嶼的四周恭敬地安放好善靈的石像,並在附近修建了一個大型的度假城。
今天,善靈們氣息和身影依然在這里飄盪。他們在度假城的不同地點關愛地注視著每一個人。
娘娘橋傳說
娘娘橋又名天後橋,建於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為木結構,橋上建有涼亭,內供天後娘娘像。何為「天後」?,古時候有兩說,一說天後是唐代女皇武則天做皇後時的稱號。《新唐書後妃傳上》載:「高宗則天順聖皇後武氏……上元開年進號天後。」二說天後為海神名。民間傳說宋代福建莆田大戶林家第六女,一次出海遊玩時遇風暴船沉,不幸溺死,林女死後,後屢顯靈於海上,救助漁民脫難,百姓感恩,多在海邊燒香膜拜。至元代朝延賜天妃稱號,清康熙時又加封為天後。舊時通海之地多立廟禱祀之,有天後廟、天後宮、天妃宮等。靈渠上所建的娘娘橋,應該取意為後一種。靈渠雖不近海卻通海,想當年靈渠上商船南通珠江,入南海;北達長江,入東海,內地船民們受沿海船民影響,也希望天後娘娘給以保護,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天後娘娘的法力並非無邊,只能救苦救難於海上,對於遠離大海的靈渠,看來是無暇顧及了。1923年,一民間戲班在橋亭上演戲,百姓競相擁擠觀看,致使木橋翻倒,壓死百姓30人。天後娘娘不能保一方平安,於是也就受到當地文人的責難,橋重建後,有人便提議將橋名改為「滄浪橋」,取《詩經》「滄浪之水可以濯吾緡」之意。不過,民間還是習慣把該橋叫做娘娘橋。 不管是叫滄浪橋,不是叫娘娘橋,總是代表著百姓的一種美好的 傳說古代在靈渠中有一條人性化了的紅鯉魚,紅鯉魚化成了一個美麗的姑娘,愛上一個在娘娘橋上唱戲的小夥子。兩人愛情正要結出果實,卻不想遭到了一條鍺婆龍的嫉妒。鍺婆龍想占紅鯉魚為妻,但紅鯉魚堅持自己的愛情,於是,橫蠻的鍺婆龍就把紅鯉魚困在娘娘橋上。鯉魚離開了水,自然難以活下去,善良的小夥子抱著紅鯉魚,用自己的唾沫來不救助愛人,終於,純潔的愛情感動了上天,上天派來神仙,趕走了鍺婆龍,讓紅鯉魚和心上人永遠在一起,從此,娘娘橋更成了愛情的象徵。有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傳說,娘娘橋更顯得美麗,盡管橋上沒有了娘娘的牌位,但是我想,還是有許多年輕人願把自己的心願悄悄地與化成神的紅鯉魚訴說的。
到了現代,古橋的作用和意義有了改變,橋不但可以讓百姓通行,還成了休閑的地方,更成為歷史文化的象徵。如今,娘娘橋邊古樹遮日,綠陰蓋地,奇石疊壘,人在橋上,上仰斗拱飛檐,下俯滄浪流水,思昔日娘娘,望今日盛世,心曠神怡也。
Ⅷ 西安景點的美麗景色和歷史故事50字
沉香亭——貴妃研墨,力士脫靴
據說,當時興慶宮的沉香亭是用沉香木建成,所以稱「沉香亭」。亭周圍栽植著各色牡丹、芍葯,非常漂亮。來到沉香亭,我們不得不講到唐玄宗李隆基。因為這里是他和楊貴姐一年一度賞牡丹的地方。
沉香亭建在一座人工堆築的土山頂上,全部用沉香木構造。當年皇帝常帶他寵幸的妃子、大臣、宦官,在這里游樂宴飲,此處最方便觀賞極品牡丹。坐在亭子里,四周紅、紫、淡紅、純白的牡丹花爭妍斗奇,特別是那種能變色的珍奇品種,叫做「晨純赤、午濃綠、夕黃」,普通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見過。宮苑內還有宴外賓、觀馴獸、表演雜技的專門處所。
沉香亭的出名,跟一個風流超絕的傳說故事有關。開元年間,明皇正花天酒地享樂,把號稱「詩仙」的大詩人李白也傳召進宮內。一次皇上逸興勃發,傳詔要翰林學士李白作曲詞《清平調》。李白擺起譜兒來,喝得酩酊大醉,居然皇上親自給他送湯醒酒;李白趁勢侮弄大宦官高力士為他脫靴。李白吟罷,揮筆而成新詩三章。於是樂師李龜年歌詠,梨園弟子伴奏;連楊貴妃也命人拿來七寶杯,斟滿西域葡葡酒,敬給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來。李白的詩句立刻在興慶宮、沉香亭四周陣陣飛揚: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寫完 《清平調》不久,李白遭到宮中權貴的誣陷,在公元744年被趕出京城,美其名日「賜金還山」了。原亭早已毀圮(音pi)。現在我們看到的沉香亭,是後人依照原式樣重修的,重檐四角攢尖頂,紅檐碧瓦,古樸雅緻又華貴富麗,明顯有盛唐風格。襯著周遭艷如錦綉的五色牡丹,至今沉香亭也是非常值得觀賞流連的好地方,也是興慶宮公園內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
Ⅸ 國內這幾個充滿歷史故事感的幾個景區,個個有出處,你
古隆中風景區位於湖北襄陽市內,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這里自然環境清幽,羅貫中版曾這樣描寫古隆中:「權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這里人文底蘊深厚,劉備三往此地,誠請隱居躬耕於此的諸葛亮出山,留下了「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隆中對》定三分天下,拉開了三國鼎立的歷史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