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魚的典故
1、沉魚落雁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漏網之魚
晉襄公打敗了秦國。秦國的將軍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都被俘了。後來晉襄公聽母親說,秦國和晉國是親戚, 冤讎宜解不宜結, 他就放了這三個俘虜。這時, 晉將先軫一聽說國君把秦國的俘虜放走了, 當下三步兩步地跑去見晉襄公, 說服他收回成命。
大將陽處父立刻提了刀, 駕車去追。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這三人也怕晉襄公後悔, 派人來追, 就拚命地跑, 他們一直跑到黃河邊, 回頭一瞧, 果然塵土大起, 有大隊人馬追來,三個人只是叫苦。
正在吃緊時, 卻見河邊有一隻打魚小船, 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 都跳進船里, 原來打魚船是秦國派來接應的。陽處父追到河岸, 眼睜睜地瞧著他們遠去了。於是他們成了「網漏於吞舟之魚」。即: 魚網疏漏, 可以吞下船的大魚都被漏掉了。後來, 這句話就演變為「漏網之魚」。
3、如魚得水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
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復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
4、城門失火,禍及池魚。
從前,有個地方,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在里邊快樂地游著。突然,城門著了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叫說:「不好了,城門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魚兒都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除了那條魚兒之外,其它魚都沒有逃走。
這時,人們拿著裝水的東西來池塘取水救火。過一會,火被撲滅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幹了,滿池的魚都遭了殃。
5、魚躍龍門
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從河南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到了龍門山上,因為無水路被擋在了一邊。
一條大紅鯉魚自告奮勇,去嘗試跳躍龍門,它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
其它鯉魚也做了同樣的嘗試,但是只有少數的幾個成功,而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貳』 東坡魚的歷史典故
蘇東坡是我國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傳,有一次,他讓廚師做道魚餚開開鮮。廚師送來後,只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東坡食慾大開,正欲舉筷子品嘗忽見窗外閃過一人影,原來是好友佛印和尚來了。東坡心想:「好個趕飯的和尚,我偏不讓你吃,看怎麼辦?」於是順手將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佛印和尚其實早已看見,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東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來請教一個字?」「何字?」「姓蘇的『蘇』怎麼寫?」蘇東坡知道佛印學問好,這裡面一定有名堂,便裝著認真地回答:「『蘇』字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邊左是『魚』,右是『禾』字。」佛印又問:「草頭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呢?」「那還念『蘇』啊。」「那麼魚擱在草頭上邊呢?」蘇東坡急忙說:「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說:「那就把魚拿下來吧。」蘇東坡這才恍然大悟,佛印說來說去還要吃他的那盤五柳魚。後來有一次,佛印聽說蘇東坡要來,就照樣蒸了一盤五柳魚,心想上次你開我玩笑,今日我也難難你。於是就順手將魚放在旁的馨里。
不料蘇東坡早已看見,只是裝著不知道。說道:「有件事請教:我想寫副對聯,誰知寫好了上聯,下聯一時想不出好句子。」佛印問:「不知上聯是什麼?」蘇東坡回答說:「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蘇東坡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幾乎不假思索地說:「下聯乃『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聽完,佯裝驚嘆道:「高才,高才!」原一你專罄(慶)里有魚(余)呀!快拿出來一同分享吧。佛印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蘇東坡的「當」。但他還想「戲弄」一下蘇東坡一看,一條清蒸的西湖鮮魚,身上劃了5刀。便笑咪咪地說:「五柳魚唄。」佛印笑笑回答說:「這條『五柳魚』算給你『釣』到了,不如叫『東坡魚』算了。」
從此以後,人們把「五柳魚」又叫「東坡魚」,而且這道西湖名菜名氣也越來越大,一直流傳到今天。
『叄』 糖醋魚的歷史典故求解
西湖醋魚是杭州名菜,它本來叫「宋嫂魚」。說起「宋嫂魚」的來歷,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西湖斷橋邊,從前有一座孤單單的茅屋。男主人宋五哥早已去世,只留下妻子宋五嫂和一個十來歲的弟弟。宋五嫂一心一意撫養小叔,待他象自己的親弟弟一樣,總揀好的給他吃,做好的給他穿;小叔待嫂嫂也象親姐姐,到湖邊捕魚,處處搶著乾重活。
不料,小叔因為年紀太小,經不起湖上長年累月的風霜雨露,生起病來。後來病雖然好了,身體還是十分虛弱,胃口也不開。宋五嫂原是魚家出身,燒魚的手藝很不錯,為了讓小叔開胃,一天他留了一條草魚,准備燒了給小叔吃。聽老年人說,糖醋可以開胃,宋五嫂特地去買了糖,打了醋。可是小叔一聽說吃魚,就連連搖頭:「嫂嫂,我這兩天一見魚腥就特別惡心,也不知道是啥緣故。我不想吃魚!」宋五嫂勸他說:「我今天的燒法特別,等會你一定愛吃!」一邊說,一邊越發精心侍弄了。她將草魚活殺活剖洗干凈,燒滾了水,在沸燙的水裡一氽,放在碗里;又取出自己做的西湖藕粉,配上糖、醋、酒、蔥、薑末等佐料,熬調成汁,澆在熟魚上。
宋五嫂把魚端到小叔面前,小叔一聞,沒腥氣,再一嘗,有點甜,又有點兒酸,特別地鮮,又特別地嫩。他開頭還一點一點地嘗,到後來就大塊大塊地往嘴裡送啦!
小叔喜歡吃醋魚,這可樂壞了宋五嫂。過了幾天,五嫂又留了幾條草魚,這回燒得味道更美啦!醋魚使小叔胃口大開,身體也慢慢地好了起來。
這事傳到鄰舍隔壁,大家聽說醋魚好吃開胃,又補身體,都來請教宋五嫂。還把這種醋魚叫做「宋嫂魚」。宋五嫂看到大家都喜歡吃,就索性用捕魚積攢下的一些錢,開了一爿小店,專門賣起醋魚來。
小店開張以後,生意十分興隆,來往游湖的人吃了醋魚都贊不絕口。有一天,蘇東坡也興沖沖地到小店裡來吃醋魚。當他品嘗到這色澤紅亮、肉質鮮嫩的醋魚以後,禁不住連聲贊到:「好魚,好魚,真是杭州第一名菜!」過了幾天,還專門邀同僚好友來吃。這一來,斷橋的「宋嫂魚」便越來越出名了。
『肆』 有關魚的傳說 故事
魚的傳說
千百年來,海島淬著許許多多有關魚的傳說。例如"梅童魚成親,蝦蠶魚哭掉了下巴"、"咬尾巴帶魚找銀劍","東海龍女嫁漁郎,獻出雙目為船眼"等等,這些來自漁民的捕魚生產實踐,加以想像和創造的魚類故事,既是美麗坳人的傳說,又是魚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龍的傳說
自古至今,龍與海洋魚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人們傳說中的"魚躍龍門",而成為神龍的也只有個別的"幸運者",要想躍過龍門成龍的魚,必須歷經磨難,天火燒去魚尾,才能跳躍龍門而成龍。從中可見這些登越龍門成為神龍的,其老祖宗本身還是魚類,悠久的中國歷史孕育了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與獨特的民俗風情。龍崇拜、龍信仰與龍風俗,在嵊泗列島,以其獨有的魅力,滲透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嵊泗列島地處東海大洋,無論人們的生產還是生活,都與大海息息相關。龍與海龍王,自然地成為人們心目中具有萬般神力的祥瑞靈物,漁民敬東海發現王敖廣為群龍之首,視其為大海的主宰,生靈萬物的佑護神,從而把它作為圖騰來敬畏和崇拜。
往昔漁民第一天出海時,都要跑到龍王廟或是抬龍王偶像到沙灘,港灣內舉行海祭儀式,人們在供桌上擺上全豬、全羊或豬羊之首及黃魚鯗、水果、糕餅和酒等供品,祭奉龍王。
在海島的建築物上,也頗能體現龍崇拜與龍信仰,如漁家屋頂正中,塑上雙龍戲珠,有的還在廚房灶頭上塑上雙龍呈祥或供奉龍王塑像等,東海漁家真是無處不龍。
不知道對不對 呵呵。。。
『伍』 姓魚的傳說故事
魚玄機(844——955),唐末五代詩人,長安(今西安)人,女,初名魚幼微,字蕙蘭。生於唐武宗會昌四年,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大中十二年春(858)游長安崇真觀南樓觀看進士榜[1],得識當時頭名進士李億。
咸通初(860)嫁與李億為妾。
咸通四年(863),曾在昭義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劉潼府中當差[2]。
咸通七年(866)劉潼代李福為西川節度使,遂辭職回到家中,後因與李億妻不和被送至長安咸宜觀出家。
咸通九年(868)在咸宜觀中更名為魚玄機,後因「戕婢」事件被捕入獄。獲救出獄後,改名虞有賢或魚又玄,隱居虢州(今河南省靈寶市地區)苦讀詩書。
乾符五年(878),長安應試不利,更名為韋庄。廣明元年(880)應舉不第。適逢黃巢軍入長安,遷居洛陽[3]。中和三年(883)入鎮海軍節度使周寶府中任職[4]。
光啟元年(885)為赴寶雞「迎駕」卜居衢州[5],次年出發前往寶雞[6],聽聞僖宗已到興元(今陝西漢中),亦尾隨而至[7]。接駕行動失敗後,她為尋找李億先後游歷汧陽(今陝西千陽),安定(今寧夏固原)。十分遺憾的是,尋找李億無果[8]。
魚玄機被斬首了,終年24歲。「一個會寫詩的賣笑的道姑,最後捲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歷史最終對她竟然用了這樣一句評價。
古代人稱她為,賣笑的道姑但是我更喜歡叫她才女喜歡叫她詩人魚玄機只是生不逢時.一生命運凄涼悲慘.
1 「賦得江邊柳(一作臨江樹)」魚玄機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2 「贈鄰女(一作寄李億員外)」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3 「寄國香」魚玄機
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雨中寄書使,窗下斷腸人。
山卷珠簾看,愁隨芳草新。別來清宴上,幾度落梁塵。
4 「寄題煉師」魚玄機
霞彩剪為衣,添香出綉幃。芙蓉花葉□,山水帔□稀。
駐履聞鶯語,開籠放鶴飛。高堂春睡覺,暮雨正霏霏。
5 「寄劉尚書」魚玄機
八座鎮雄軍,歌謠滿路新。汾川三月雨,晉水百花春。
囹圄長空鎖,干戈久覆塵。儒僧觀子夜,羈客醉紅茵。
筆硯行隨手,詩書坐繞身。小材多顧盼,得作食魚人。
6 「浣紗廟」魚玄機
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神女已相和。一雙笑靨才回面,
十萬精兵盡倒戈。范蠡功成身隱遁,伍胥諫死國消磨。
只今諸暨長江畔,空有青山號薴蘿。
7 「賣殘牡丹」魚玄機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應為價高人不問,
卻緣香甚蝶難親。紅英只稱生宮里,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8 「酬李學士寄簟」魚玄機
珍簟新鋪翡翠樓,泓澄玉水記方流。
唯應雲扇情相似,同向銀床恨早秋。
9 「情書(一作書情寄李子安)」魚玄機
飲冰食檗志無功,晉水壺關在夢中。秦鏡欲分愁墮鵲,
舜琴將弄怨飛鴻。井邊桐葉鳴秋雨,窗下銀燈暗曉風。
書信茫茫何處問,持竿盡日碧江空。
10 「閨怨」魚玄機
蘼蕪盈手泣斜暉,聞道鄰家夫婿歸。別日南鴻才北去,
今朝北雁又南飛。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信息稀。
扃閉朱門人不到,砧聲何事透羅幃。
11 「春情寄子安」魚玄機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銷遠澗憐清韻,
雪遠寒峰想玉姿。莫聽凡歌春病酒,休招閑客夜貪棋。
如松匪石盟長在,比翼連襟會肯遲。雖恨獨行冬盡日,
終期相見月圓時。別君何物堪持贈,淚落晴光一首詩。
12 「打球作」魚玄機
堅圓凈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無滯礙時從撥弄,
有遮欄處任鉤留。不辭宛轉長隨手,卻恐相將不到頭。
畢竟入門應始了,願君爭取最前籌。
13 「暮春有感寄友人」魚玄機
鶯語驚殘夢,輕妝改淚容。竹陰初月薄,江靜晚煙濃。
濕觜銜泥燕,香須采蕊蜂。獨憐無限思,吟罷亞枝松。
14 「冬夜寄溫飛卿」魚玄機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滿庭木葉愁風起,
透幌紗窗惜月沈。疏散未閑終遂願,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15 「酬李郢夏日釣魚回見示」魚玄機
住處雖同巷,經年不一過。清詞勸舊女,香桂折新柯。
道性欺冰雪,禪心笑綺羅。跡登霄漢上,無路接煙波。
16 「次韻西鄰新居兼乞酒」魚玄機
一首詩來網路吟,新情字字又聲金。西看已有登垣意,
遠望能無化石心。河漢期賒空極目,瀟湘夢斷罷調琴。
況逢寒節添鄉思,叔夜佳醪莫獨斟。
17 「和友人次韻」魚玄機
何事能銷旅館愁,紅箋開處見銀鉤。蓬山雨灑千峰小,
嶰谷風吹萬葉秋。字字朝看輕碧玉,篇篇夜誦在衾裯.
欲將香匣收藏卻,且惜時吟在手頭。
18 「和新及第悼亡詩二首」魚玄機
仙籍人間不久留,片時已過十經秋。鴛鴦帳下香猶暖,
鸚鵡籠中語未休。朝露綴花如臉恨,晚風欹柳似眉愁。
彩雲一去無消息,潘岳多情慾白頭。
一枝月桂和煙秀,萬樹江桃帶雨紅。
且醉尊前休悵望,古來悲樂與今同。
19 「游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魚玄機
雲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20 「愁思」魚玄機
落葉紛紛暮雨和,朱絲獨撫自清歌。放情休恨無心友,
養性空拋苦海波。長者車音門外有,道家書卷枕前多。
布衣終作雲霄客,綠水青山時一過。
21 「秋怨」魚玄機
自嘆多情是足愁,況當風月滿庭秋。
洞房偏與更聲近,夜夜燈前欲白頭。
『陸』 紅燒魚的背後歷史故事
傳說魚原是天上監管魚族的神靈,因同情神魚私自下凡,被玉皇大帝壓在武昌黃鶴樓版下的長江中,以權巨石鎮之,以化石為食。不知經過了多少年,有一天,黃鶴翩翩戲掠江面,聽得江中有呼救之聲,黃鶴隨聲潛至江底見到魚。魚悲慘地向它哭訴了自己觸犯天條受罰的經過,並請求黃鶴轉奏天帝把它解救出來為人造福。黃鶴聽後十分同情,便飛向天宮奏准玉帝,免去魚的苦役,在長江流域生存。到了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謫居湖北黃州時曾吃過魚,品嘗了它的美味後不禁揮毫寫下了《戲作魚一絕):「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葯人,寄語天公與河伯,何妨乞予水精靈。」詩中無限感慨地為魚祈求,望天帝和河神能對這晶瑩鮮嫩,無刺無鱗,勝似河豚而不害人的魚種賜封為水域中的神明,呼籲祈求未成現實,但魚的美味卻長留人間。
『柒』 神魚的歷史傳說
屈原被楚頃襄王放逐後,在洞庭湖流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眼專見楚國兵敗城破,含屬悲飲恨,懷石投下汨羅江。消息傳回故鄉,屈原的妹妹屈幺姑,朝朝暮暮坐在江邊一塊石頭上痛哭,望江呼喚:「我哥回喲!我哥回喲!……」過往行人無不掩面拭淚。有一天,屈幺姑哭得昏昏沉沉,枕著石頭進入夢鄉,見形容憔悴、衣衫襤褸的屈原站在她面前,望著她流淚。屈幺姑撲上前去,叫聲:「屈原哥」,屈原卻不見了。霎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江面忽然出現一抹陽光,一條神魚游到屈幺姑身邊。屈幺姑問:「神魚啊,你有什麼話,就對我說吧,我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妹妹屈幺姑。」神魚抬起頭,眼裡流著淚。屈幺姑迅速回家把情況告訴了從郢都逃回來的姐姐女須。姐妹分頭喚來鄉親,把神魚抬上岸來,只見神魚氣喘吁吁,腹部一鼓一泄的蠕動,張張口,眼裡流著淚。女須和屈幺姑請鄉親們把魚腹剖開,見屈原平靜地躺在魚腹里,面容跟屈幺姑夢中見到的一模一樣。姊妹倆心如刀絞,哭得死去活來。鄉親們縫好魚腹,把神魚送到江里,神魚搖頭擺尾地遊走了。屈原的屍體便葬在屈沱岸邊的一座山丘上,遂了他「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的心願。
『捌』 「魚」的典故
^_^ 這個我知道:
魚跟雁一樣,可作為書信的代名詞。古人為秘傳信息,以絹回帛寫信而裝在魚腹中。答這樣以魚傳信稱為「魚傳尺素」。唐宋時,顯貴達官身皆佩以金製作的信符稱「魚符」,以明貴賤。「魚」與「余」諧音,所以魚象徵著富貴。「如魚得水」用來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諧美滿、幸福、自在。
一位偉人曾說:「人是由魚變的。」這同人所共知的「猴子變人」說似乎悖杵;然細細想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而海洋中的高級生命是魚,人作為陸地上的高級生命,說其在進化鏈上曾同魚的蛋白基因有過相同的結構,不是又合乎進化論觀嗎?可見,「魚可變人」之說並非偉人信口開河,故作標新立異之論,而是他哲學思考的結果。這一說法還可從世界其他民族那裡找到「知音」,「魚美人」的傳說便是一例。人與魚的「遠親」關系,我們還可從我國歷史和我國民俗中找到旁證。我國民俗歲末祭祖中講究供魚,取年年有餘
『玖』 歷史上魚的典故
魚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