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林州歷史人物

林州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15 09:03:46

Ⅰ 玉林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李紹昉,乾隆五十二年舊歷二月初二日亥時,李紹昉誕生於清灣鄉硃砂村樹樓坡,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舊歷四月十六日丑卒於桂林,後移葬於清灣鄉鳳塘村陳埇深陂(土化)山。

李紹昉才華卓絕,在中舉之後,聲名遠震京師,為嘉慶皇帝殿試欽點的「復元」,並因此成為科場佳話。李紹昉秉性忠耿,持身廉潔,雖從政二十多年,落得兩袖清風,家境蕭條,此人所共知之事。

紹昉於道光五年(1825年)丁父艱回里,服滿生,籌建奎光塔於縣城東六巷大嶺頂,塔高九層,一百尺。紹昉寫《奎光塔上樑文》。塔於道光十年十月建成,咸豐七年(1857年)被匪焚毀。紹昉在建塔期間,應廣東高廉觀察使之聘,到高雷書院講學多次。

紹昉題黃鶴樓聯:「詩在上頭多,看江水依然,誰復唱銅琶別調;仙如招手至,問梅花落未,我欲聞玉笛遺音」。 玉林信息港曾肇圖
玉林林大泉塘村人(今茂林鄉),是從廣東省興寧州於清道光初遷來定居的。曾肇圖雖出生於書宦之家,但不曾讀過書,家貧如洗,初來時只得在茂林橋擺賣茶水謀生,因言語不通,常被土著視其為侮辱、剝削的對象。

大約在清道光初,曾肇圖由一個農村貧民,變為富翁。時人皆說其是「富甲玉林州」。

變富後,「有錢不識享福」是鄉人對他的評語。他仍保持著過去勞動者的本色,穿大襟土布衫,戴大母笠,著草鞋勞動,在家是這樣,出圩入城也是一樣。

道光十四年(1834年)在清州宮王彥和倡導的大修州城的募捐開始了。曾肇圖接邀請信後,派晚子曾韋滿代表參加。曾韋滿執筆書「曾肇圖認捐五千貫」(考清未出版《玉林州鄉土歷史教書》所載:則以曾重光名義認捐的。)還說:是五千貫,包足亦可。這次獻捐以曾肇圖獻捐最多,論功行賞,功績最大。

玉林州城建築完成了,其規模之大,建築之牢固,外觀之壯麗,除桂林皇城外,冠壓全省。「千州萬州不如玉林州」是百多年來兩粵人民對玉林城的贊歌。以後不少次戰亂,轉危為安,均賴此城垣,群稱「玉林城是福地」。

在贊揚玉林城的同時也贊揚曾肇圖慷慨捐獻大修玉林城的功績。有說「由南門至東門的一段城牆是曾肇圖捐修的」,「由南門經東門到八角樓這一段是曾肇圖捐修的」,「西湖池萬壽宮是曾肇圖包修的」,雖似屬誇張,實質上都是贊揚曾肇圖。可是後來《玉林州志》登載大修玉林城事跡時對於曾肇圖的功績卻一字不題。

曾肇圖軼事,是從清道光至今百多年來在玉林五屬各縣流傳很廣的故事。各地傳說在情節上是略有差別的,而內容卻基本相同。有不少人對曾肇圖慷慨捐修玉林城而予以贊揚;又有人以曾肇圖是布衣,雖然捐資修城有功,不應載入史冊;有人以其行動是故意造作出乎常理之外,而把他作為嘲笑的對象;也有人以此是心有痛苦,是咬牙,不是好笑,予以同情。玉林信息港俞作豫
字備予,參加地下工作時,曾化名劉慈;因排行十三,人們親切地稱他「十三叔」。公元1901年4月10日(光緒27年農歷2月22日)出生於廣西北流縣平政石梯口村(今平政鄉嶺垌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Ⅱ 南木林縣的歷史名人

八世達賴強白嘉措,意為「妙吉海」,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生於托布嘉拉日。5歲時版,認定為七世達權賴的轉世靈童。在札什倫布寺剪發起法名,次年迎至布達拉宮坐床,受近事戒。因年幼,擔任攝政的是第穆呼圖克圖,這種作法自此成為定製。八世達賴8歲時拜六世班禪羅桑華丹益希為師,受了沙彌戒,20歲又從六世班禪受了比丘戒。此時第穆呼圖克圖去世,由策滿林呼圖克圖任攝政。
八世達賴於清嘉慶九年(1804年)在布達拉宮圓寂,時年49歲。 羅桑益西貝桑布(1663—1737年),第五世班禪額爾德尼。清康熙二年(1663年)七月十五日,生於後藏托布加卡(今土布加鄉)的竹倉家。父名索朗旺扎,母名澤丹普赤。經高僧蘇本·羅桑丹增等攜前輩班禪遺物,終被選擇認定。
乾隆二年(1737年)八月初,一生力主維護多民族團結的五世班禪圓寂於扎什倫布寺,享壽75歲,法身寶塔,現藏於該寺中殿內。

Ⅲ 玉林有哪些歷史名人

李紹昉
李紹昉,乾隆五十二年舊歷二月初二日亥時,李紹昉誕生於清灣鄉硃砂村樹樓坡,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舊歷四月十六日丑卒於桂林,後移葬於清灣鄉鳳塘村陳埇深陂(土化)山。

李紹昉才華卓絕,在中舉之後,聲名遠震京師,為嘉慶皇帝殿試欽點的「復元」,並因此成為科場佳話。李紹昉秉性忠耿,持身廉潔,雖從政二十多年,落得兩袖清風,家境蕭條,此人所共知之事。

紹昉於道光五年(1825年)丁父艱回里,服滿生,籌建奎光塔於縣城東六巷大嶺頂,塔高九層,一百尺。紹昉寫《奎光塔上樑文》。塔於道光十年十月建成,咸豐七年(1857年)被匪焚毀。紹昉在建塔期間,應廣東高廉觀察使之聘,到高雷書院講學多次。

紹昉題黃鶴樓聯:「詩在上頭多,看江水依然,誰復唱銅琶別調;仙如招手至,問梅花落未,我欲聞玉笛遺音」。 玉林信息港曾肇圖 玉林林大泉塘村人(今茂林鄉),是從廣東省興寧州於清道光初遷來定居的。曾肇圖雖出生於書宦之家,但不曾讀過書,家貧如洗,初來時只得在茂林橋擺賣茶水謀生,因言語不通,常被土著視其為侮辱、剝削的對象。

大約在清道光初,曾肇圖由一個農村貧民,變為富翁。時人皆說其是「富甲玉林州」。

變富後,「有錢不識享福」是鄉人對他的評語。他仍保持著過去勞動者的本色,穿大襟土布衫,戴大母笠,著草鞋勞動,在家是這樣,出圩入城也是一樣。

道光十四年(1834年)在清州宮王彥和倡導的大修州城的募捐開始了。曾肇圖接邀請信後,派晚子曾韋滿代表參加。曾韋滿執筆書「曾肇圖認捐五千貫」(考清未出版《玉林州鄉土歷史教書》所載:則以曾重光名義認捐的。)還說:是五千貫,包足亦可。這次獻捐以曾肇圖獻捐最多,論功行賞,功績最大。

玉林州城建築完成了,其規模之大,建築之牢固,外觀之壯麗,除桂林皇城外,冠壓全省。「千州萬州不如玉林州」是百多年來兩粵人民對玉林城的贊歌。以後不少次戰亂,轉危為安,均賴此城垣,群稱「玉林城是福地」。

在贊揚玉林城的同時也贊揚曾肇圖慷慨捐獻大修玉林城的功績。有說「由南門至東門的一段城牆是曾肇圖捐修的」,「由南門經東門到八角樓這一段是曾肇圖捐修的」,「西湖池萬壽宮是曾肇圖包修的」,雖似屬誇張,實質上都是贊揚曾肇圖。可是後來《玉林州志》登載大修玉林城事跡時對於曾肇圖的功績卻一字不題。

曾肇圖軼事,是從清道光至今百多年來在玉林五屬各縣流傳很廣的故事。各地傳說在情節上是略有差別的,而內容卻基本相同。有不少人對曾肇圖慷慨捐修玉林城而予以贊揚;又有人以曾肇圖是布衣,雖然捐資修城有功,不應載入史冊;有人以其行動是故意造作出乎常理之外,而把他作為嘲笑的對象;也有人以此是心有痛苦,是咬牙,不是好笑,予以同情。玉林信息港俞作豫
字備予,參加地下工作時,曾化名劉慈;因排行十三,人們親切地稱他「十三叔」。公元1901年4月10日(光緒27年農歷2月22日)出生於廣西北流縣平政石梯口村(今平政鄉嶺垌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俞作豫自小勤奮好學,天資聰穎,記性很強。七歲時開始在本村大路寨念私塾。十三歲(1914年)入北流縣立中學第一班就讀。在學校里,受到了民主革命新思想的熏染,積極參加討袁和反帝愛國示威遊行。1918年中學畢業後,為了「護法」報國,便入廣東西南護法軍二軍燕塘講武堂學習軍事。1920年以優異成績在講武堂結業後,任桂軍的排長、邊長、營長。1930年9月6日(農歷7月14日),年僅29歲的俞作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廣州紅花崗。就義前,他揮筆寫下了「十載英名宜自慰,一腔熱血豈徒流」的豪邁詩句。臨刑時,神色自若,視死如歸,昂首高呼:「打倒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革命勝利成功萬歲!」

聶榮臻同志在回憶錄中對俞作豫作了很高的評價。他說:「俞作豫同志1930年被捕犧牲,他對廣西工作的開展和左、右江起義是有重要工獻的。」玉林信息港楊 妃,
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維,母葉氏。維嘗謂先人雲:葬其祖去此十里許,逢一術士,忘其姓名,雲此墳若高數尺必出貴子,惜太低,生女亦貴。妃母懷孕十二月生。初誕時,滿室馨香,胎衣如蓮花,三日目不開。母夜夢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開,眸如點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絕倫。後軍都督楊康見之,以財帛啖其父,求為女。妃家素窶,不得已與之。康有子二讀書,妃三歲,日夜同坐聽其誦。漸長工,通語孟。康夫婦惜如珠玉。楊長史琰攝行帥事,聞之左右,令與母偕來,一見大奇,私謂厥妻曰:『此女資質異常,貌有貴相,吾二女遠未逮也。』遂給以金帛與康,求為女,康不從,乃脅取之。舉家號泣。送去無幾何,長史秩滿,攜歸長安,與二女同教,性妃性昭慧,諳音律,明經史,後進入壽宮。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太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雲。玉林信息港王 力
(1900~1986年)字了一,博白縣城廂鎮新仲村岐山坡人。他從小天資超人,四五歲的時候,秀才出身的父親就教他讀書識字,六七歲在村裡的私塾讀書時,對《三字經》、《神童詩》就能熟讀成誦。八歲跟隨父親到當時博白的最高學府環書院讀小學,每次考試都名列第一,14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高小畢業,但家中無法供他繼續升學。

王力小學畢業後,白天到父親在城裡開的「仁安」雜貨店幫工,晚上在家秉燭夜自學,憑著多年苦學的積累,他考上了國學研究的以工代殿堂清華園,其畢業論文《中國古文法》得到國學大師梁啟超「開拓千古,推倒一時」的高度評價。

王力一生既勤於教學又善於做學問。在語言學的各個領域,如語法學、語義學、音韻學、訓詁學、語言史、中國語言學史、漢語規范化、文字改革、語言教育,以及詩律學、修辭學、翻譯學、雜文學、教育學等,都有精深的研究,並寫下了一千多萬字的著作,出版了專著五十多種,論文二百多篇,譯作二十多部,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不少鴻篇巨著被譯成日、英、俄、法、捷等國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成為世上聞名的學者。

王力知識淵博,貢獻巨大,一生擔任過許多職務,還信得過任過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央推廣普通話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如今人等,被選為北京市政協常委和全國政協常委。王力這個名字已成為成千上萬的工人、農民、學生、戰士、教師、幹部所熟悉。他是當今世界上著名的語言學家。玉林信息港陶 魯(1430~1490),字自強,陶成之子。因其父陶成有戰功,明景泰元年(1450年)蔭授新會縣丞。當時「土寇」屢犯,都被擊退。因此升陶魯為新會知縣。後因戰功,又晉升為廣州同知兼新會知縣。明成化二年(1466年)隨總督韓雍出征大藤峽有功,升為僉事,管理新會、陽江、陽春、瀧水、新興諸縣兵事。冬天,破「劇賊」廖婆保於欽州、化州。次年,連破「劇賊」王公漢等。陶魯任僉事期滿,經評比功績最大,晉升為廣東按察副使。九年任滿,考察評比,陶魯成績最好,升任湖廣按察使。明弘治四年(1491年)任湖廣右布政使。後改任湖廣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副使,領嶺西道事,治兵湖廣,人稱「三廣公」。

十一年(1498年)陶魯病卒。封典為通奉大夫(二品宮),葬在廣東番禺縣,玉林市仁東鎮三山有其衣冠.黃紹竑 字季寬, 1895年12月1日生於廣西容縣一里(現黎村鎮)珊萃村。1908年考入桂林廣西陸軍小學學堂第三期,與白崇禧為同期同學。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黃紹竑報名參加「廣西學生軍伐敢死隊」,前往武昌作戰。上將軍銜,曾任軍長、戰區副司令長官,廣西省主席、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國民黨政府內政部長、交通部長、監察部副院長、立法委員,是廣西大學創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國家政務院政務委員、全國人大常務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務委員等職。

黃紹竑一生經歷坎坷,從戎英勇善戰、謀略過人、不畏艱險,從政則注重文化科學及地方建設,目光遠大,成效卓著。他大半生致力於和平事業,調和蔣桂矛盾、國共矛盾,極具政治家的思維和目光,外交家的智謀和手腕。同時,他又是一個科學發明者、詞人,他在長期動亂的歷史環境中走完的復雜一生,很值得後人研究。玉林信息港何以尚 字仁甫,石南鎮附城東山村,是興業縣唯一載入《明史》的歷史人物

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年),二十五歲的何以尚鄉試中試,以舉人出身進入仕途,被委任江西建昌縣儒學教諭(官階為正八品),後入京為戶部司務(官階如前)。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十月,海瑞以卓著政績,得到吏部文選司郎陸光祖的提拔,由興國知縣調升入京為戶部雲南司主事(官階為從六品)。從此,何以尚有機會參預海瑞的兩次政治活動,其仁途生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明嘉靖帝深居西苑,祈求長生不老,以致朝政荒廢,奸臣開權。對進言者橫加迫害,大臣楊繼盛、楊最上諫均被處死。

海瑞此時也上諫嘉靖帝,嘉靖帝大為震怒,把海瑞逮捕入獄,送刑部論死。何以尚與海瑞來往密切,二人經常談論時政,針砭時弊,他上疏奏請釋放,結果也觸怒了嘉靖帝,被打一百杖,禁閉於監獄中。

兩個月後,嘉靖帝病卒,海瑞和何以尚都由遺詔獲釋。穆宗即位後,何以尚被起用為光祿寺丞。以尚更慷慨論列,為朝廷權奸劣跡,特別是對輔臣高拱的罪惡陰謀大膽揭露。高拱被劾,十分抱恨何以尚,撤銷他的職務。何以尚因病歸家休養。不久,高拱被罷掉宮職,何以尚任雷州司理,後歷任戶部主事、尚寶光祿少卿、南京大理寺丞、鴻臚寺卿等職。他雖升宮而屢辭乞休,臨退休之際朝廷晉升他為太僕寺卿以示嘉獎。

何以尚年老還鄉後,十分關心家鄉事業,倡建興業縣街上的登雲橋和通往?d林州道路的鳴水橋,鼓勵人民發展農業生產,並撰有一聯勉勵後人,聯曰:「植樹修河山水秀;精耕細作物阜豐。」著有《便蒙詩訓、《忠孝經》行世。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病逝於家。萬曆帝聞以尚病故,於次年派布政司林震來祭他。

Ⅳ 介紹一下林州的風土民情和名勝古跡

三孝離市區9公里,有北孝、南孝、和西孝三個自然村。南面是施家崗,回北面馮家口,東面吳答家泊,西面是師街。北孝和南孝別有兩條河流通過。

河南林州姚村三孝-舊址歷史
三孝是東漢孝子郭巨故里。三孝村東券門楣上嵌砌著一塊橫額,上刻「郭巨故鄉」。券門南是郭巨房屋舊址,村旁雙泉河北岸有「埋子處」遺址。元大德年間( 1297-1307 年)在三孝村東建了「郭巨廟」。據晉朝干寶著《搜神記》書說:「巨,兄弟三人,早喪父,禮畢,二弟求分,以錢兩千萬,二弟各取千萬,巨獨與母居客舍,夫婦佣憑,以給公養。居有頃,妻產男。巨念兒妨母,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孫兒減饌,二也,乃於野鑿地欲埋兒,得黃金一釜。」因此,郭巨被歷代崇敬為二十四孝人物之一。

Ⅳ 玉林歷史人物

李紹昉
李紹昉,乾隆五十二年舊歷二月初二日亥時,李紹昉誕生於清灣鄉硃砂村樹樓坡,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舊歷四月十六日丑卒於桂林,後移葬於清灣鄉鳳塘村陳埇深陂(土化)山。
李紹昉才華卓絕,在中舉之後,聲名遠震京師,為嘉慶皇帝殿試欽點的「復元」,並因此成為科場佳話。李紹昉秉性忠耿,持身廉潔,雖從政二十多年,落得兩袖清風,家境蕭條,此人所共
知之事。
紹昉於道光五年(1825年)丁父艱回里,服滿生,籌建奎光塔於縣城東六巷大嶺頂,塔高九層,一百尺。紹昉寫《奎光塔上樑文》。塔於道光十年十月建成,咸豐七年(1857年)被匪焚
毀。 紹昉在建塔期間,應廣東高廉觀察使之聘,到高雷書院講學多次。 紹昉題黃鶴樓聯:「詩在上頭多,看江水依然,誰復唱銅琶別調;仙如招手至,問梅花落未,我欲聞玉笛遺音」。

曾肇圖
玉林林大泉塘村人(今茂林鄉),是從廣東省興寧州於清道光初遷來定居的。曾肇圖雖出生於書宦之家,但不曾讀過書,家貧如洗,初來時只得在茂林橋擺賣茶水謀生,因言語不通,常
被土著視其為侮辱、剝削的對象。
大約在清道光初,曾肇圖由一個農村貧民,變為富翁。時人皆說其是「富甲玉林州」。
變富後,「有錢不識享福」是鄉人對他的評語。他仍保持著過去勞動者的本色,穿大襟土布衫,戴大母笠,著草鞋勞動,在家是這樣,出圩入城也是一樣。
道光十四年(1834年)在清州宮王彥和倡導的大修州城的募捐開始了。曾肇圖接邀請信後,派晚子曾韋滿代表參加。曾韋滿執筆書「曾肇圖認捐五千貫」(考清未出版《玉林州鄉土歷史教書》所載:則以曾重光名義認捐的。)還說:是五千貫,包足亦可。這次獻捐以曾肇圖獻捐最多,論功行賞,功績最大。
玉林州城建築完成了,其規模之大,建築之牢固,外觀之壯麗,除桂林皇城外,冠壓全省。「千州萬州不如玉林州」是百多年來兩粵人民對玉林城的贊歌。以後不少次戰亂,轉危為安,
均賴此城垣,群稱「玉林城是福地」。
在贊揚玉林城的同時也贊揚曾肇圖慷慨捐獻大修玉林城的功績。有說「由南門至東門的一段城牆是曾肇圖捐修的」,「由南門經東門到八角樓這一段是曾肇圖捐修的」,「西湖池萬壽宮
是曾肇圖包修的」,雖似屬誇張,實質上都是贊揚曾肇圖。可是後來《玉林州志》登載大修玉林城事跡時對於曾肇圖的功績卻一字不題。
曾肇圖軼事,是從清道光至今百多年來在玉林五屬各縣流傳很廣的故事。各地傳說在情節上是略有差別的,而內容卻基本相同。有不少人對曾肇圖慷慨捐修玉林城而予以贊揚;又有人以
曾肇圖是布衣,雖然捐資修城有功,不應載入史冊;有人以其行動是故意造作出乎常理之外,而把他作為嘲笑的對象;也有人以此是心有痛苦,是咬牙,不是好笑,予以同情。

Ⅵ 抗日名將范天喜簡歷

范天喜,是塑造人物,由多名歷史人物的原型混合而成。

《信者無敵》版劇中人物范天喜:權滇軍第九旅旅長,是個驍勇善戰,行事荒誕不經卻卻有理有據的硬漢戰士。忠心又明智的共產黨員,不願配合蔣介石中央軍剿共的活動而成為國名黨消滅的對象,身處危機的他幾番與敵人鬥智斗勇,並出滇抗戰八年,最終瓦解了敵人陰謀,令雲南得到解放。

(6)林州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信者無敵》是張國慶執導的戰爭劇,由陳寶國、袁志博、於明加、楊雪等主演 。

該劇以驍勇善戰的滇軍第九旅旅長范天喜的故事為藍本,講述了滇軍抗戰八年,英勇作戰的故事。

Ⅶ 林縣元姓是北魏皇族後代嗎

元(yuán)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1位。其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銑之後,世代相傳姓元。
2、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魏國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代畢萬之後,以地名為氏。
3、出自拓跋姓,為鮮卑族的後代,至魏孝文帝時下詔改姓為元氏。
4、出自復姓紇骨氏、是雲氏所改。
5、出自玄姓,為北宋時為避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的父親聖祖趙玄朗名諱,改姓元氏。

Ⅷ 林州市紅色人物傳記300字

人物傳記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領域進行系統描述、介紹的一種文學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達到對人物特徵和深層精神的表達和反映。人物傳記是後人或人物資料的有效記錄形式,對歷史和時代的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人物傳記是人物誌的主體,是地方誌中的重要內容。人物傳 記的特徵有二個:其首要特徵是真實,另一個顯著特徵是生動。(即真實性和文學性)
「人物傳記」中的「人物」都是歷史、文化等領域的名人(政治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文學家、甚至藝術家等)。
記載人物經歷的作品稱傳記,其中文學性較強的作品即是傳記文學。傳記文學的基本特徵是:以歷史上或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描寫對象,所寫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須符合史實,不允許虛構。在局部細節和次要人物上則可以運用想像或誇張,作一定的藝術加工,但這種加工也必須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邏輯。在這一點上,它有別於以虛構為主的小說。所寫的人物生平經歷必須具有相當的完整性。在這一點上,它有別於只寫人物一事數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報告文學、人物特寫等。它必須寫出較鮮明的人物形像,較生動的情節和語言,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在這一點上,它有別於普通的人物傳。傳記文學一般採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說接近。
這種文體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古代傳記文學大體上包括兩類,一類是歷史傳記文學即史傳文學,一類是雜體傳記文學即雜傳文學。司馬遷是第一位史傳作家,他的《史記》中的「本紀」、「世家」、「列傳」,幾乎都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一些歷史人物傳記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司馬遷開創的以人物描寫為中心的「紀傳體」,成為以後歷代正史的標准文體。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後漢書》,沈約的《宋書》,李延壽的《南史》、《北史》,歐陽修的《新唐書》等,都包含一些較出色的史傳文學篇章。雜體傳記文學包括史傳之外的一切具有傳記性質的作品,如碑誄、傳狀、自傳等。秦漢時期即已出現這類作品,但它的發達興盛,主要在唐代以後,至明清尤盛。雜傳作家有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宋濂、顧炎武、黃宗羲、戴名世、全祖望等。雜傳作品往往能道正史所不能道,作家的感情和傾向也更鮮明強烈,有許多優秀篇章。專門成集的有《列女傳》、《聖賢高士傳》、《高僧傳》、《明儒學案》、《國壽錄》等,更多的作品則編入各家的文集中。
到了近代,正式的史書和個人的傳記逐漸分家;「五四」文學革命以後,文學創作又從一般的文學作品中獨立出來——史、傳、文三者的關系發生明顯的變化,傳記文學也由傳統的體裁向現代的文體演變。因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為新文學作家中很少有人專門創作這種邊緣性文體的作品,在一個時期里傳記文學顯得比較沉寂。由文史學者朱東潤撰寫的《張居正大傳》,被公認為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此外,像魯迅的自敘性散文《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長篇自傳《反正前後》、《創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傳記文學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著回憶錄和人物傳記等文體的繁榮,這種情況有所改觀,陸續產生了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傳記文學出現興盛的趨勢;特別是一些英雄模範人物的傳記文學作品(如吳運鐸的《把一切獻給黨》等),成為流傳很廣的青年讀物。《人物》、《名人傳記》等刊物也經常刊些傳記文學作品。

Ⅸ 歷史老師要求調查 林州市歷史重要人物 知道的幫幫忙 謝謝

太行山在林州境內的一段支脈,被稱為林慮山,林州市(原林縣)也由此得名。林慮山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有很多人文歷史在其中。今天搜集到一些歷史名人和林慮山的介紹,作為一個資料收藏。
趙武靈王(戰國) 名雍(?~公元前295年),戰國時期趙國趙肅侯之子。公元前325年即位。公元前307年正月,趙武靈王召集肥義等人,議論軍政大事。隨後,勘視趙國南部邊疆,來到林慮山,登上黃華山,和近臣樓緩分析趙國面臨的戰爭形勢,肯定先王肅侯修築長城,保衛國家邊疆的功績後,趙武靈王在此提出讓軍隊改穿胡人服裝,練習騎馬射箭本領。
夏馥 (東漢)字子治,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省杞縣圉鎮鄉)人。東漢桓帝之時(165年),宦官亂政,夏馥支持司隸校尉李膺、太尉陳蕃改革朝政,罷斥宦官的舉動,被宦官誣陷,為不連累別人,夏馥剪掉胡須長發,進入林慮山,隱居在今石板岩鄉南部懸崖絕壁的王相岩里,給冶鐵人家當僱工,伐木燒炭,形貌瘦弱如疾。兩三年後,含冤死去。
曹丕 (三國)(187~223年)即魏文帝。字子恆,譙(今安徽亳縣)人,曹操次子。曾游覽林慮山,並賦詩一篇。
荊浩 (五代)字浩然,河內沁水縣(今河南省濟源市,亦說山西省沁水縣)人。著名畫家,博通經史,善於詩文和繪山水樹石畫。尤愛雲中奇峰,立於天際。五代社會多亂,荊浩為迴避政治上的紛擾,不願做官,便隱居在林慮山的洪谷,買田數畝,躬耕而食,就地作畫,自號「洪穀子」。洪谷一帶崇山峻嶺,山峰奇峭,溪流迂迴,三疊瀑布,山間怪石,禾秀山巔,雲擁翠柏,如同仙境。使荊浩「驚其異,遍而賞之」,繼而「明日攜筆復就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即太行風光的客觀景物,在他的畫筆下得到了藝術的真實再現。
柳開 (宋)字仲塗,初名肩愈,字紹元,號東郊野夫、補亡先生,河北省大名縣人。宋開寶六年(973年)進士,曾任殿中侍御史。是宋代最早提倡古文的作家,以繼承韓愈、柳宗元的古文傳統為己任,著有《河東集》。至道元年(995年),柳開來林慮山游覽,寫了《游天平山記》(見後),詳細記述了五日游情況,為林慮山旅遊史上第一篇游記,影響深遠,歷代文人游記幾乎都有引證。
王獵 (宋)字得之,河南省長垣縣人。赴考屢次落弟,後到湖南永興縣、陝西蘭田縣任主簿。宋至和二年(1055年),任林慮縣(今林州)縣令。他看到全縣山巒起伏,風景宜人,鄉民都以打獵耕田為生,求學者甚少。於是設法籌集資金,修建孔子廟,倡辦廟學,物色有學識的人作教師,招收兒童入學讀書,深受群眾歡迎。還為杜喬(杜喬為東漢林慮人,官至太尉,以廉正聞名,後遭梁冀迫害)修建了祠堂。後升為諸王教授,官至龍圖閣學士工部侍郎。他的業跡在歷代《林縣志》中都有銘記,《宋史》有傳。
韓琦 (宋)(1008~1075年)字稚圭,號憨叟,河南省安陽人。是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死後被謚為忠獻,後又增封為魏郡王,亦稱其為「魏國公」。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韓琦從他的侄婿柳材(柳開之孫)家得到柳開《游天平山記》稿,認為十分珍貴,便寫了一篇《(游天平山記)跋》,說「此文不傳久矣」。即讓天平山明教院主僧刻之於石。韓琦還饒有興趣地游暢了林慮山所有名勝,寫下了游記詩文。
邵雍 (宋)(1011~1077年)字堯夫,謚康節,林州市城郊鄉邵康莊村人,宋朝唯心主義哲學家。精通《易經》,相傳其能順倒背誦,為專心研究象數,三年不下讀書樓,著成《梅花易數》等書。通曉天文,熟識地理,被人們尊稱為「活諸葛亮」,出現了許多有關他的民間傳說,諸如范仲淹訪邵雍、雨打街前石等,至今在邵康莊仍留有龜山、鳳嶺、樓後邵雍洗硯池、雨打街前石等遺跡。
張商英 (宋)字天覺,四川省新津縣人。宋元?元年(1086年)為開封府推官,不久由蘇軾推薦人台省,最後官至尚書右僕射。元?五年(1090年)十一月為河東提點刑獄公事時,來相州(安陽),提點監牧段仲容對他說:「林慮洪谷峰有聖燈(即金燈),只聽說而未見過。」十八日從輝縣侯兆川人林縣。在縣令錢景允陪同下,先後游覽了洪谷山、金燈寺、天平山、黃華等景觀。在洪谷千佛洞石窟寫下《張商英結緣來此》,並寫了《聖燈記》和覽勝詩篇。
1回復1樓2012-05-17 17:09舉報 |
哥特式De哀傷豫林參將12
錢景允 (宋)宋元?年間(1086~1093年),任林慮縣令。在天平山、黃華勝景處,興建亭台軒宇。舊有名宦祠只列其名而未記其事。
李琮 (宋)字獻甫,江陵府(今湖北省江陵縣)人。哲宗時,先後任寧國軍推官、陽武縣知縣,相州太守官至寶文閣侍制。來林慮山游覽,作《游天平山》長詩一首。
翟 炳 (金)字欽夫,號梅軒逸老,林州市人。他和賈竹(字彥青,號竹軒,又號乖公)、王鼎(字大鼐,號松軒)三人結為好友,在林慮隱居不仕,修煉書法,作詩著文,求書者接踵而至,被人們稱為「林慮三老」和「三仙翁」。
王庭筠 (金) (1156~1202年)字子端,原籍河東熊岳(今遼寧省蓋縣)。明昌元年(1190年),章宗帝給翰林學士院下旨說:「王庭筠所試文句太長,聯不喜此,亦恐四方效之。」又給平章張汝霖下諭日:「王庭筠文藝頗佳,然語句不佳,其人才高,亦不難改也。」四月,召王庭筠參加館閣考試,錄取賜職。但御史誣陷他「嘗犯臟罪」而被罷官解職。不久,來林慮山隱居。在黃華山周圍買田200畝,種糧種菜。在黃華上寺(即慈明院)設立讀書處,創辦黃華書院,授徒教書,作詩繪畫,自號「黃華老人」、「黃華山主」、「雪溪翁」,與鄉民、學者打成一片,使林慮山的文化教育事業興盛起來。短暫的隱居生活,同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結下了不解良緣,留下了許多詩篇、書畫、碑刻。至今他的《黃華山居詩》碑仍立於山寺。
劉 濤 (金)字德潤,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曾為右諫議大夫,後退居河南洛陽,以書史自娛。金貞?五年(1217年),清明節游林慮山,為洪谷五松亭作詩,並刻於《五松亭記》碑陰。
張敏修 (金)字忠傑,林州市人。金大安元年(1209年)進士,官至戶部郎中。做官後在山東省館陶縣寓居7年,正大三年(1266年)正月初一,作詩憶念故鄉山水,不願繼續做官。開興元年(1232年)離任,返回安陽定居,晚年作有許多描繪林慮山水的詩篇。卒後葬於林慮山。
元好問 (金)(1190~1957年)字裕之,號遺山,秀容(今山西省忻縣)人,著名文學家。金興定年間進士,任內鄉(今河南省內鄉縣)縣令。金正大四年(1227年),又任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縣令,後為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元好問聽說河南西北部有素稱「景物雄奇,秀絕一郡」的林慮山,又有黃華老人讀書處,就高興地跋山涉水,遠道而來領略勝景。他登臨黃華山,拜謁了王庭筠讀書處,瞻仰了《黃華山居詩》碑,覽了黃華七十二景觀,觸景生情,詩興大發,揮毫寫下《黃華水簾》詩,此詩不僅描繪了名山秀水,而且也顯示出了自己胸懷豁達與高奇的想像。
許有壬 (元)(1287~1364年)字可用,河南省湯陰縣人。元延?二年(1315年)進士,至治二年(1322年)任江南行台監察御史,至正十二年(1352年)任河南行省左丞,後官至集賢殿大學士。至元四年(1338年)九月,許有壬獲假還鄉,在當地官員陪下,他暢游林慮山數日,對林慮山的天工造物、名勝古跡驚奇嘆絕,揮毫寫下了近3000字的《游林慮記》,全面而系統地記述了見聞觀感。同時還寫了游山詩和碑文。
高書訓 (元)河東(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元代大德年間任國史院編修官。大德三年(1299年),l司洋州知州劉淵等人來林慮山游覽。為縣城南關湯王廟寫了《感應記》碑文,作游山詩數首。
胡汝嘉 (明)號秋字,金陵(今南京市)人。明嘉靖年間進士,曾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分司左參議等職。游覽林慮山,寫了游黃華長篇詩。萬曆四年(1576年)三月,林縣城修築石城牆告竣後,他撰寫了《林縣新建石城記》碑文。黃華覺仁院也留有他的草書詩碑。
李畫 (明)(1509~1556年)字元素,號龍崗,林州市姚村鎮李家崗村人。其父李聰,為人忠厚,以孝敬父母名傳四鄉。李畫從小求學於林縣柳泉村馬卿名下,苦讀詩文。嘉靖二十年(1541年)考取進士,任江蘇省武進縣知縣。李畫任戶部主事後,被誣陷而罷官,返歸故里。他對家鄉秀麗山水倍加熱愛,著有《草堂遺稿》6卷,《李畫詩集》等。其子李瑞,字輯夫,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取舉人,官至雲南按察司副使,因治疆有功,受到皇帝「詔獎」。在林慮山也留下了許多墨跡,李畫的《草堂遺稿》和《李畫詩集》刻本均出自李瑞之手,現存李氏後裔家中。
回復2樓2012-05-17 17:09舉報 |
哥特式De哀傷豫林參將12
馮棟 (明)安汝隆,林州市五龍鎮合脈掌村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舉人,官至山東平度知州。他居官10年,為民謀利甚多,自己卻清貧如洗,善作詩歌,尤喜作短小精悍的適時小令。對故鄉山水甚感親切,曾登臨黃華山、王相岩、龍頭山,觀賞勝景,寫下《桃源流水》、《墨池》、《游王相岩》等語言優美的詩文。其著《東庵小令》,在民間也廣為流傳。民國21年(1932年)修志時,從其後裔家裡收集到該書抄本一冊,惜今已散佚。
張應登 (明)字玉車,四川省內江縣人。進士第出身,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冬,任彰德府推官(亦稱司理)兼林縣知事。他素知林慮山是風景宜人,秀絕一郡的名勝區,特地游覽和考察林慮山名勝古跡的保護情況,發現有些建築物已多年失修損壞,即重修黃華書院、杜喬墓、郭巨墓及黃華寺等。他在林慮山裡作了許多詩賦和碑文石刻,如《黃華山賦》、《獨坐亭記》、《祭漢忠臣杜太尉墓記》、《祭郭孝子墓記》、《林縣險要圖記》、《重修黃華書院記》等。後人把其列入「公生明」祠堂,以彰業跡。
符驗 (明)字大克,浙江省黃岩縣人。進士,明嘉靖年間以御史出守常州,後降職為彰德府同知,後升按察僉事。游林慮山,在黃華慈明院留《游黃華山詩碑》。
張崇雅 (明)河北省大名縣人。舉人,萬曆十一年(1583年)任林縣知縣,後為開封通判。萬曆十七年(189年)登王相岩,題寫「王相岩」三字,並作詩和賦。
許三禮 (清)(1625~1691年)字典三,號酉山。曾任太常侍少卿、大理寺少卿、兵部督捕右侍郎等職。祖籍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由先祖許彪遷居彰德(今河南省安陽市),許三禮自幼受業於著名學者孫奇逢門下,苦讀於黃華山中。清順治二年(1645年),將王相岩建為別墅,並將其他建築物修飾一新,寫有《重修王相岩記》碑文。
潘 耒 (清)字次耕,號稼堂,江蘇吳江人。清康熙中試授檢討,纂修明史,是著名學者顧炎武的學生,著有《堂詩文集》。他在飽覽南方各地山川之後,亟盼有緣登涉北方雄秀名山喬岳,以領略「蒼古渾噩」之氣。經過參閱大量游記史料後,毅然登臨林慮山游覽。在這里跋山涉水,步行百餘公里,轉遍了全部景點,寫了《游林慮山記》,對進一步擴大林慮山的影響,起了很大作用。
王玉麟 (清)河北省滄州市人。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任林縣知縣。為了掌握縣情,得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目的,走遍林縣山山嶺嶺,調查到一些現實情況,並閱覽萬曆《林縣志》,認為國有史鑒,縣有志鑒,林縣64年無志太可惜。於是物色人才,撰寫志稿,自己親手訂錄,用一冬一春時間,編纂了一部《林縣志》,分12卷,成書2冊。王玉麟對林慮山古跡景觀十分重視,親自到黃華、洪谷山、天平山、王相岩等處進行調查,復修了一些已廢建築物。並寫了《游林慮山記》,為墨灶寺、洪谷寺等題寫詩碑。
牛應征 (清)字葉應,林州市城關鎮小池村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清代初任陽曲縣知縣,後升禮部主事,又遷郎中,官至為通政司右參議。因事牽連受譴,解職歸里。除參加田間勞動外,爬山嶺登崖壁,賞景選材,陶冶胸懷,增長知識,作詩著文,至今留有《飲覺仁院可枕溪》、《深秋遊桃源》等詩。
王鐸 (清)(1592~1652年)字覺新,號嵩樵,河南省孟津縣人。官至禮部尚書,清初書法家,尤工行草,亦善繪畫。游林慮山後,寫有《林慮金燈寺》詩和《黃華慈明院詩》碑等。
王綉 (清)號鴛蒲,河南省湯陰縣人。清道光五年(1825年)同其好友數人來林慮山游覽,一地一詩,輯錄為《黃華詩集》。
閻賓 (清)字美章,號璞庵,林州市臨淇鎮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在鄉間創辦「買書會」,便利鄉民求學讀書。著有《淇源文集》、《詩集》。
朱存仁 (清)字樂山,號紅圃,晚號寄瓢,原籍山西省山陰縣人。幼年隨父在安陽求學讀書,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考為舉人,在黃華書院任主講,後調河南沈丘縣任教諭。離任後,返回林慮山,同全家一起居住林州官莊村。他喜作詩善書法,向他求教者門庭若市,當地鄉民都說:「前有黃華老人(即王庭筠),後有紅圃先生。」他在林慮山寫了許多文章和書籍,其中有《黃華日記》、《楚游集》、《得意山房詩草》等。但這些著作多已散佚,民國中期,林縣廩生李芳階搜集其部分詩稿,集為《紅圃詩抄》2卷。
張南薰 (清)字虞弦,林州市東姚鎮玉崇村人。家貧,以教書為業,培養有學識的人才多人,著有《林慮山記》、《九曲山館一琴集》。郭文亭 (清)字瑞庵,林州市桂林鎮三井村人。書法以篆、隸為佳,作有許多歌頌林慮山風光的散文和詩,著有《獅泉山人集》。
武丁:
商朝奴隸時期,武湯第10代孫,商朝第22個國王,在位59年。繼位前,父親小乙送其到林慮山和平民百姓一起生活,增長才幹。他在這里學會了生產勞動和本領,養成儉朴的生活習慣,還和名叫傅說的奴隸交上了朋友。武丁深知傅說是知識淵博,很有雄才大略之人,但他是奴隸身份,無法重用。後來,武丁繼位做了商王,想請傅說出山,幫其治國安邦,但怎樣徵得大臣們的同意呢?武丁苦思冥想,終於謀劃出一條妙計,他要利用百官的迷信心理,導演一幕威震群臣的啞劇。有一天,武丁對大臣們說:「我希望能有一個大才德的人幫助治理國家,請大家舉薦。」文武百官議論紛紛,挨個把王公貴族的名字數了一遍,武丁總是搖頭嘆息,驀然間竟昏然昏了過去。大家急忙搶救,忙活好一陣子,武丁才慢慢醒來,卻是一語不發,如痴如呆。就這樣,武丁在宮中整整昏睡三年。一天,丞相甘盤正在召集大臣們議事,武丁突然醒來大笑不止,文武百官頓時驚呆了。只聽武丁邊笑邊說:「我們商朝有希望了!我夢見先王給我推薦了一位大聖人,名叫傅說,他說這人定能輔佐我治理好國家,你們火速派人把他請來。」文武百官信以為真,立即遵照武丁指的方向去尋找。這樣,在林濾山太行大峽谷里找到了傅說,將其請到了殷都,大臣們一齊下跪致禮。
武丁見到當年好友,喜出望外,連連點頭說:「就是他,就是他!」於是大臣們急忙為傅說換上朝服拜為宰相,武丁還讓大臣們凈傅說尊稱為「夢父」,以顯示他是先王托夢才求得的賢才。武丁在傅說的輔佐下,文治武吏,很快使商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史稱「殷道復興」。武丁死後被謚為「高宗」。
·傅說:
商朝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被武丁選拔入閣,大膽起用,輔佐治理朝政,使商王朝得到空前發展。傅說自幼聰明,雖出身卑微,但胸懷天下,以天下大事為己任,勤奮好學,學識淵博。武丁被送到林濾山後,很快就認識了他,並和他交上了朋友。傅說感到武丁雖是商王的兒子,卻沒有貴族的高傲,不僅能自由平等和睦相處,而且還肯和自己這樣奴隸身份的人交朋友,所以很贊賞武丁。武丁在和傅說相處之中,學到了不少知識,想幫助其解除奴隸身份,成為一個自由民。後來,武丁繼位做了商王,用了三年不語的苦肉之計,終將傅說接進王宮,拜為宰相。傅說盡己所學,竭盡文韜武略之才,三年功夫,輔佐武丁把朝政治理得秩序井然。對傅說的功績,武丁心中甚為感激,傅說年老後,武丁賞其許多財物,讓其退休養老,同時負責教育宮廷子弟,讓他們讀書明理,學習治理國家的本領。頗受後人尊敬。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奴隸出身卻功績卓越的宰相,把其住過生活過的林州石板岩往南3公里處的寶泉岩,稱為「王相岩」。
·夏馥:
東漢名人夏馥,字子治,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省杞縣圉鎮鄉)人。
從東漢和帝起,逐漸形成外戚專權的局面。桓帝即位,外戚專權轉向宦官專政。桓帝封單超等5名宦官為「五侯」,宦官「五侯」掌權後,更是胡作非為,搞得社會烏煙瘴氣。
延熹八年(165),李膺當了司隸校尉,陳蕃作了太尉,主張改革朝政,罷斥了一些宦官。宦官夏馥,積極支持李、陳反宦官的舉動,並得到眾多太學士的擁護,但也引起宦官的仇視。他們聯合起來誣告李、陳等200我「黨人」名單,蒙蔽桓帝,致使桓帝下令全國抓捕這200多名改革派人士。
建寧元年(168),夏馥為不連累別人,剪掉胡須長發,來到林慮山,隱居在今石板岩懸崖絕壁的王相岩里,給冶鐵人家當僱工,伐木燒炭,形貌瘦弱如疾,「黨禁」未解,兩三年後,含冤而死。《後漢書》和《辭源》有傳。
·高歡:
高歡為南北朝(496—547)時期人。他系鮮卑化漢人,一名賀六渾,祖籍勃海修(今河北省景縣南)。北魏孝昌元年(525)高歡參加杜洛周起義。武泰元年(528),為晉州刺史,爾朱兆殺北魏孝武帝,高歡統帥六鎮流民,由晉州起年代征伐爾朱兆,在韓陵山(今河南安陽縣韓陵鄉)布下圓陣,爾朱兆土崩瓦解,被高歡打敗。韓陵山大捷,高歡廢節閔帝,於晉泰二年(532),立元修為北魏孝武帝,年號太昌,高歡為丞相。永熙元年(532)高歡在韓陵山建定國寺,旌功刻碑,其碑歷負盛名,為安陽八大景之一。
北魏的末代皇帝不堪高歡的專權,被迫逃往長安。高歡失去這一傀儡皇帝,削弱了政治上的號召力。為換回政治上的優勢,他在洛陽又立元善見為孝靜帝,高歡仍為丞相,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元象之年(538),高歡建南鄴城,除仿造曹操宮殿建築外,又增許多奢華建築,特別是城西建築的仙都苑,其工程龐大,雄偉壯觀,時屬少見。
高歡西登林慮山,見這里山勢奇特,氣候清爽,依山就勢,修建了避署宮等,東魏武定四年(546),高歡率領大軍圍攻西魏重鎮玉壁(今山西省稷山縣西南),苦攻50天不克,氣病退兵。於武定五年(547)病卒於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齊天保元年(550),追崇為獻武帝,天統元年(565)改謚為神武帝。《北齊書》卷一·《北史》卷六皆有記。
·高洋
高洋為南北朝時期人(529—559),字進,為高歡次子,東魏時被封為齊王。武定八年(550),廢孝靜帝自立,稱文宣帝,國號為齊,史稱北齊,年號天保,建都於鄴。天保元年(550),為僧達建造洪谷寺,四年(553)五月庚午狩獵於林慮山,戊子還宮,歷時19日。
·趙得秀
趙號九峰,明朝河北省肥鄉縣人。道家出身,傳說其有很多法術。明嘉靖元年(1522),他雲游林慮山,卜居王相岩,涵真煉性,修煉道家法術。趙對王相岩山水風光情有獨鍾,進行了長時間景區建設,如九拱橋、玉皇閣、老君殿、書齋樓、上山古道等;還用石碾碾葯,煉制長生不老丹等。從嘉靖乙丑(1529)到嘉靖甲子(1564),經他35年的修建,王相岩才始彰於世。他本人也卒於王相岩,為後人留下民美麗而神奇的王相岩人文景觀,深得林州人的懷念。民國《重修林縣志》「列傳七·流寓」有傳。
·馮棟
字汝隆,林縣澤下鄉合脈掌村人。明嘉靖二十二年(543)舉人,官至山東平度知州。他居官十年,為民謀利甚多,自己卻清貧如洗。他善作詩歌,尤喜作短小精悍的適時小令。對故鄉山水甚感親切,曾登臨黃華山、王相岩、龍頭山等,觀賞勝景,寫下《桃源流水》、《墨池》、《游王相岩》等語言優美的詩文。他著的《東庵小令》在民間也廣為流傳。民國21年(1932)修志時,從其後人家裡收集到該書抄本一冊,惜今已散失。
·張崇雅
明朝河北省大昌縣人。舉人,萬曆11年(1583)任林縣知縣,後為開封通判。萬曆17年(1589)登王相岩,題寫「王相岩」三字,並作詩和賦。
·許三禮
清朝(1625—1691)人。字典三,號酉山。祖籍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由先祖許彪遷居彰德(今河南省安陽市),許三禮自幼受業於著名學者孫奇逢門下,苦讀於黃華山中。
清順治二年(1645),在王相岩建立別墅,並將其它建築物修飾一新,寫有《重修王相岩記》碑文。
康熙12年(1673),許三禮任浙江海寧縣知縣,重視教育,先後創辦了正學書院和海昌講院。他除自己親自登台授課外,還廣招社會名人志士、學者前來任教。慕名而來的學生很多,教室座無虛席,一些人不得不在屋外旁聽,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用自己部分俸金請老師,資助家貧交不起學費者,允許免費入學,在校學習優秀者均給予獎勵。他還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疏浚河道,控淤肥田,不到一個月,便使數千萬畝農田得以灌溉,深得百姓稱贊。
康熙二十年(168)秋,許三禮入京考授御史,康熙二十三年(1684)七月,蒞任福建道監察御史。康熙二十六年(1687)兼掌登聞鼓廳事,後又任道政司右參議。二十七年(1688)任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充武殿試讀卷官,遷順天府府尹。二十八年(1689),任都察院左副督御史,二十九年(1690),任兵部督捕右侍郎。
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初九日,許三禮病逝於邸舍,年67歲。靈柩運回故里,葬於安陽縣西之靈岳。主要著述有《讀禮偶見》、《海寧縣志》、《易貫》、《彰郡逸志》和《政學合一集》等。

Ⅹ 敘永縣向林鎮歷史 「向林」是歷史人物的名字嗎

不是,地處神似大象的鼻子 古稱向鼻子 後來變 向別
,最後不知咋個變向林咯!反正不是人名

閱讀全文

與林州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