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四運動的先進事例
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2、新思想與社團
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戰爭之後大量傳入中國並影響年輕一族,而在民國初年這種影響隨著陳獨秀所創辦的《青年》雜志(後改名為《新青年》)等刊物的發展以及白話文運動的推動,自由、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影響了學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從思想、文化領域激發和影響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青年的愛國救國熱情,從根本上為五四運動的出現奠定了思想基礎和智力來源。
社團組織在中華民國的發展,包括少年中國學會、工學會、新民學會、新潮社、平民教育講演團、工讀互助團等等,為五四運動在全國的開展奠定了組織基礎。
3、抵制日貨
1928年5月,南京成立了「首都各界反日運動委員會」,痛陳國力衰微,經濟絕交乃是阻止日軍侵略的惟一方法,號召對日進行經濟戰。
一場聲勢浩大的抵制日貨運動,在當時執政黨的大力推動下,激盪全國。違反抵制日貨者,甚至被剝奪一定的公民權。這種經濟上的堅壁清野,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悲壯抗戰。
4、上海工人罷工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以響應學生。上海日商的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紗廠、日華紗廠、上海紗廠和商務印書館的工人全體罷工,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
1919年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電車工人、船塢工人、清潔工人、輪船水手,也相繼罷工,總數前後約有六、七萬人。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自此起,運動的主力也由北京轉向了上海。
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聯合會成立,反對開課、開市,並且聯合其他地區,告知上海罷工主張。通過上海的三罷運動,全國22個省150多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等人到北京前門外鬧市區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聲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惟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之改造」。
陳獨秀因此被捕。各地學生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通電,抗議政府的這一暴行。面對強大社會輿論壓力,曹、陸、章相繼被免職,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
1919年6月12日以後,工人相繼復工,學生停止罷課。
1919年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5、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概括地講: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仆後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五四運動的詮釋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
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一種青春的贊歌。
B. 張愛華的人物經歷
1985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1985年7月新疆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
1981.09 新疆大學歷史系專業學習;
1985.07 烏魯木齊市人事局幹部;
1992.08 烏魯木齊市委組織部幹部;
1994.05 烏魯木齊市委組織部幹部二處副處長;
1997.01 烏魯木齊市委組織部幹部二處處長;(其間:1998.09—2000.07新疆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2001.03 烏魯木齊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2003.05 烏魯木齊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正縣級);
2004.06 水磨溝區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理區長;
2005.01 水磨溝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2006.08 水磨溝區區委書記(其間:2008.03—2008.09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個人金融業務部掛職任總經理助理);
2011.07 米東區區委書記(副廳長級);
2015.11 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副廳長級);
2016.02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選;
2016.03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C. 鞏乃斯的馬資料和作者的資料
作者簡介: 周濤,原名周小濤,1946年3月15日出生,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著有詩集《神山》、《野馬群》及散文《鞏乃斯的馬》、《哈拉沙爾隨筆》等。祖籍山西,在京啟蒙,少年隨父遷徙新疆。1969 年畢業於新疆大學中文系,現為新疆軍區創作室主任。 目前出版詩集、散文集20多種,深得讀喜愛。曾獲全國詩集獎和全軍八一獎,1998年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系新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當代中國最具個性魅力和文學氣質的優秀作家。
自由生命境界的贊美和追求
――《鞏乃斯的馬》賞析
主題意蘊
周濤的散文《鞏乃斯的馬》藉助對馬的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生命力與進取精神的嚮往與渴求。
文章以詩一般的語言贊美了馬的優美形象、崇高品性,揭示了馬作為人類朋友的特殊品格:奔放雄健而不凶暴,優美柔順而不懦弱,它是進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徵,是力與美的美妙結合,並揭示了馬與人類的藝術和歷史生活的密切關聯,認為騎兵和馬車雖被淘汰,馬卻不會被取代,它有它的價值,而歷代名馬的筋骨、血脈、氣韻、精神,那種「龍馬精神」,也會永遠傳下去不會消失。
作者是在「文革」期間政治氣候極端險惡時,在伊犁鞏乃斯大草原的農場里,體驗到鞏乃斯馬的品格的。馬給作者以勇氣和幻想,從馬的世界裡作者找到了賓士的詩韻,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壯美。通過對馬的觀照,表現了作者對人類美好精神的嚮往、追求。
正文前的小序還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名馬需要遼闊的草地才能馳騁,創作也要擺脫各種束縛限制,需要廣闊自由的環境。
作品分析
《鞏乃斯的馬》文章藉助對馬的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生命力與進取精神的嚮往與渴求。
作品通過以下方法揭示馬的特殊品格。
1.比較。將馬與牛、駱駝和驢子等動物進行比較,從形象、品性和與人類的關系等方面,揭示馬與眾不同的特點:它在廣闊的草原上「是茫茫天地之間的一種尤物」,雖然接受了文明的洗禮,卻仍然保持了自由的生命力,與人類是朋友而非奴隸,兼得文明與自然之長:「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凶暴之相;它優美柔順卻不讓人隨意欺凌,並不懦弱」,故而認為「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徵,是崇高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很顯然,馬的形象寄託了作者自己對不受羈絆的自由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2.以濃筆重彩,描繪了三幅鞏乃斯馬的壯闊圖景:一幅是鞏乃斯大草原雪夜馳馬圖,作者1970年在一個農場接受再教育時忍受不了精神的壓抑,在冬夜曠野的雪地上縱馬狂奔:「隨著馬的賓士、起伏、跳躍和喘息,我們的心情變得開朗、舒展,壓抑消失,豪興頓起……感受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暢啊!」馬的狂奔與人的情感的宣洩合拍,生命的強力沖動抗拒著陰暗低沉的氣候,在壓抑的環境中使人重溫到自由的快樂——了解了這層含義,就不難理解作者何以如此鍾情於馬。一幅是夕照曠野里的群馬景觀,突出描寫了馬群首領的美麗強壯和尊嚴。一幅是暴雨雷電下萬馬奔騰的壯闊圖景,作者用詩的語言描繪了這世間罕見的奇景,這古戰場的再現,這交響樂伴奏下的復活的雕塑群和油畫長卷。這是描寫鞏乃斯馬的主體部分。在這個場景中,作者進一步展示了這種生命力的沖動達到極致時酒神式的狂亂奮發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縱橫馳騁,所有外界的羈絆都不放在它的眼裡。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鞏乃斯草原上所見到的最壯闊的馬群奔跑場面:
彷彿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馬都被趕到這兒來了,好傢伙,被暴雨的長鞭抽打著,被低沉的怒雷恐嚇著,被刺進大地倏忽消逝的閃電激奮著,馬,這不安分的精靈從無數谷口、山坡湧出來,山洪奔瀉式地在這原野上匯聚了,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展,成為一片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沖鋒場面!爭先恐後,前呼後應,披頭散發,淋漓盡致!……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的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問碰撞、飛濺,劃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台。……
這淋漓盡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種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種恢宏壯闊的崇高的場面,使得敘事人「發愣、發痴、發呆」,在幾分鍾內見到的將「終身受用不盡」,因為在人生的瞬間他難得地面對了生命界真正的崇高壯烈。
3.展開聯想,揭示馬與人類的藝術和歷史生活的密切聯系:托爾斯泰的愛馬和堅信「這匹馬能思考並且是有感情的」,馬常和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和民族英雄一起被鑄成銅像,成吉思汗的鐵騎,中國名馬的歷史及其和民族歷史的緊密相連,等等。
4.描寫與議論、抒情並用。描寫雪夜馳馬感受後,說「馬能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幻想,這也不是笨拙的動物所能有的」。描寫群馬景觀後,議論馬的首領不搞「指定」,不靠關系,不憑血緣關系接班,以保證馬群不退化,而人卻常會忘記這重要之點。描寫暴雨雷電下萬馬奔騰的壯闊圖景後,揭示馬的品格:「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粗暴之相;它優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凌,並不懦弱,我說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徵,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恐怕也並不過分。」描寫與議論、抒情並用,使馬的崇高品性得到生動形象、富有感情而又簡練有力合乎理性的表現。
藝術特色
一、情感濃烈飽滿,無論是描寫、抒情還是議論,都滿蘊著作者的愛馬之心,對馬的情有獨鍾。情感滲透在對馬的優美外形的描寫上,更滲透在對馬的精神、品格的描寫中,尤其是人馬感應的描寫,感情色彩極濃。雪夜馳馬,馬的雄健奔放,使作者壓抑消失,心情開朗舒展,豪興頓起,在顛簸的馬背上感受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高興得大笑,狂笑,笑得從馬背上跌下來;馬的溫柔;使作者在雪夜感受到暖意;那銅號般高亢、鷹啼般蒼涼的馬嘶,使作者熱血陡涌、熱淚含眶,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之慨。這些是描寫,也是濃烈的抒情文字,描寫和抒情融而為一了。有些議論也是這樣,例如,關於馬的品性的一段概括,「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是力與美的結合」,這是議論,但同時也是對馬的最熱烈的贊美詩,議論與抒情融而為一。在抒情手法上,則運用了比喻、比擬、排比等手法,如寫馬「溫柔的眼睛裡彷彿充滿了憐憫和抱怨,還有一點詫異」,寫種公馬「眼光里保持著父愛的尊嚴」,寫賓士的馬「像一隊尖兵」,像臨危不亂的大將;寫鞏乃斯的馬「它們好像永遠是這樣散漫而又有所期待,這樣原始而又有感知,這樣不假雕飾而又優美,這樣我行我素而又不會被世界所淘汰」,運用排比手法揭示和贊美它們。語言則穠麗、有力而流暢。
二、意境闊大雄壯。天蒼蒼野茫茫的鞏乃斯大草原的背景,健壯優美的鞏乃斯名馬,無論是雪夜馳馬,還是夏牧場上馬群游移,都具有闊大雄壯的特色,尤其是暴雨電閃雷鳴中萬馬奔騰,則是這一藝術特點的極致。
三、將思想的表現與感性的敘述、描寫結合起來,形成特有的清澈而又深邃的風格。在《鞏乃斯的馬》中,「馬」作為核心形象引起了他對世界的思考,通過馬聯想到人生不朽的壯美和潛藏在其深層的憂郁,聯想到流淌於民族精神中的英雄豪氣與進取精神——現實與想像、情感與理性交織在一起,呈現出崇高深邃的氣韻。不過,這種理性頗強的寫作之所以能夠達致崇高的風格,與其浸透了生命體驗的感性的敘述、描寫是分不開的。《鞏乃斯的馬》中描寫的兩個「馬」的場面,是具有典型的西部草原特色的廣闊壯烈的場面,正是這種特有的西部風情,提升了作為個體的作者生命境界,形成一種特定的西部氣質,同時也顯示出作為特定人文景觀的西部氣質是與特有的自然景觀分不開的:這種廣闊純潔的自然景觀是精神處於絕境的人的最後的支持,既逼迫又提升著使個體達到一種崇高壯烈的生命境界。對於周濤來說,馬的優美而不羈的精神正是這種西部氣質的象徵,他偏重它自然的一面,尤其是自然作為人的精神的最後支撐這一點。他寫到,在那個與世隔絕、生活單調、充滿潛伏危險的年代,他只有一個樂趣,看馬:「不像書可以被焚,畫可以被禁,知識可以被踐踏,馬總不至於被驅逐出境吧?」這樣,他就從鞏乃斯的馬身上找到了「賓士的詩韻,遼闊草原的油畫,夕陽落照中兀立於荒原的群雕,大規模轉場時鋪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當然,也有我們在上段所指出的淋漓盡致、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人與自然處於一種互相激發的狀態,終於將本來地方色彩頗濃的西部風情上升到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文境界。
四、結構嚴謹。文章以「對不愛馬的人有一點偏見」起始,將馬和其它動物作比,接著描述了鞏乃斯馬的三幅壯麗圖景,然後展開聯想,揭示和贊美馬的品性,最後回到自己的「偏見」作結,照應開頭,首尾呼應。
D. 請問:關於粟特人的歷史
公元前1千紀前半葉粟特地區就有居民定居,從公元前6世紀到4世紀,粟特是波斯帝國的一部分。它與帕提亞帝國﹑古代花拉子模﹑阿瑞亞一起組成帝國的一省。
從公元前329年到公元前328年,粟特人奮起反抗征服馬其頓大帝亞歷山大。(見征服中亞的亞歷山大大帝)。
公元前323年,塞琉西王國統治粟特(見塞琉西王國統治下的中亞)。
公元前255年左右,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建立,其勢力向北擴展到粟特。
從公元前139年到公元前129年,大越一家向西遷移,佔領了阿木河以北,很快就渡過了阿木河,征服了大夏。康居五小王也曾控制粟特與花拉子模地區。
公元1至3世紀,桂樹帝國崛起後,粟特被控制。三世紀以後,珍貴的霜凍逐漸減少。薩珊·沙佩爾我已趕往塔什干。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阿迪斯佔領了粟特。
20世紀60年代,在薩珊波斯和土耳其聯盟解體後,粟特回到土耳其人手中。七世紀中葉,唐朝消滅了西域突厥人,在蘇特建立了吉米府。
從7世紀下半葉到8世紀上半葉,粟特逐漸被阿拉伯人征服(見阿拉伯帝國對中亞的征服)。從10世紀到11世紀,蘇丹的文化優勢最終被突厥伊斯蘭文化所取代。
(4)新疆大學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粟特人以善經商聞名,多豪商大賈,操印歐語系東伊朗語,早就創立了源自阿拉美字母系統的拼音文字,一般稱之為粟特文,一作牽利文,於闐塞語中稱為suli人,即牽利人(粟特人)。
其復數形式則為suliya,貝利教授指出,在於闐諸佛教文獻中,suliya一詞意為商人,這恰恰說明粟特人是以經商聞名於世的。
E. 晉中歷史人物故事與感想
周濤
周濤 (1946~)山西榆社人。中共黨員。1969年畢業於新疆大學中文系。1971年赴伊犁新源縣部隊農場接受再教育,1972年在喀什市、喀什地區工作。1979年到原烏魯木齊軍區文化部創作組從事專業文學創作。歷任創作員、創作組副組長、創作室主任。中國作協第五、六、七屆全委會委員。新疆文聯、作協副主席,自治區政協委員。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詩集《神山》、《野馬群》
趙奇克
趙奇克 (1954~)山西昔陽人。中共黨員。1970年參加工作。歷任第三鐵路工程局四處工人、團委幹事,鐵道部政治部宣傳幹事、主任科員,鐵道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副秘書長,鐵道部政治部宣傳部宣傳處處長,鐵道部政治部宣傳部助理巡視員。2003年至今任中國鐵路文聯秘書長。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委會委員。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張衛明
張衛明 (1950~)山西榆社人。中共黨員。1967年畢業於北京第九中學。1968年應征入伍,歷任炮兵35團八-士、七連指導員,24軍新聞幹事,北京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業作家。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長篇小說《城門》(三卷)、《英雄殤》,小說集《愛與恨的交織》,中短篇小說《雙兔傍地走》、《鐵盾零二》、《兒子睡中間》、《英雄圈》等
F. 維吾爾族有哪些名人
法拉比法拉比(870—950),全名穆罕默德·艾卜·奈斯爾·法拉比。出生於中亞錫爾河北岸法拉卜城(今名喀喇楚),突厥(語)人。掌握阿拉伯和古希臘文化,通曉十餘種語言,以「全才」學者著稱於整個伊斯蘭世界,被譽為中世紀的亞里士多德。
音樂造詣亦深,對律學與樂器創制貢獻突出。他創作的木卡姆,迄今保留在維吾爾音樂中。著有哲學、邏輯學、文學、音樂等方面著作達160篇(部)。其文藝理論論著有《論音樂》、《音樂全書》、《長詩和韻律》、《詩藝》等。 ——《中國少數民族文藝理論集成》第30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優素甫·哈斯·哈吉甫優素甫·哈斯·哈吉甫(1018——1085) 喀剌汗王朝著名詩人。1012至1017年間出生乾巴拉沙袞名門世家。後移居喀喇汗王朝的文化中心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1069—70年完成著名長詩《福樂智慧》。《福樂智慧》是一部以喀什噶爾當地人民的語言寫成的勸誡性長詩,共13290行。
宗旨是宣傳伊斯蘭教的哲學倫理,用清新、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了抽象、難懂、枯燥的哲學概念。在突厥語諸族的文學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為其以後的文學發展奠定了基礎。是研究喀喇汗王朝的重要史料,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社會經濟、階級關系、國家組織、思想意識和風俗習慣等。
有維吾爾文、漢文及德文、土耳其文的全譯本和節譯本,—《中國民族史人物辭典》第95、96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北京。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麻赫穆德·喀什噶里(1019—1005)喀喇汗王朝著名學者。
納瓦依。 納瓦依(1441—1501)的全名是艾里什爾·納瓦依。出生在赫拉特。他是繼尤素甫·哈斯·哈吉甫之後,維吾爾族文學史和文化思想史上又一個最有名的代表人物。納瓦依出身於巴克什(知識分子)家庭,受著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一生留下了《深邃的寶庫》、《五部詩集》等15卷文學和學術巨著。他在中亞和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顯著的地位。現在,研究納瓦依的文學和學術遺產已成為專門的學科,稱為「納瓦依」。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
G. 廣西西林縣革命歷史人物梁學政
梁學政,北京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曾就讀於台灣大學,後又回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幹部訓練班學答習。1949年參加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對台工作,1953年後歷任新華社西北總分社和新疆分社記者,新疆大學中文系教師,北京財貿學院語文組副教授,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北京市第八、九屆人大代表。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
H. 中國有哪幾所交通大學
中國有北京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大連交通大學、重慶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山東交通學院等大學。
1、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北京市、中國鐵路總公司共建的高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曾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高校。
北京交通大學在2018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當中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位列全球54個學科「冠軍」高校之一。北京交通大學在歷史上也創造了很多個第一,學校曾培養出中國第一個無線電台創始人劉瀚、中國第一台大馬力蒸汽機設計者應尚才、中國第一本鐵路專著作者金士宣等等。
2、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位於上海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位列「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 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
3、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簡稱「西安交大」,位於古都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
曾入選國家「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高校、「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七所高校、「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九所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中國九校聯盟、入選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2011計劃、高端製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發起高校。
西安交通大學為中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肇始於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為交通大學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學。
4、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入選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等計劃,是中歐精英大學聯盟成員、援藏計劃培養單位。
學校肇始於1896年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此後屢遷校址,數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學揚名海內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1952年經院系調整,更名唐山鐵道學院,專事軌道交通人才培養。1964年學校內遷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學。2000年劃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管理。
5、華東交通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位於江西省會南昌,是一所以工為主,經、管、文、理、法、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以交通為特色、軌道為核心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江西省屬重點大學,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國家鐵路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曾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國家招收和選拔培養後備軍官簽約高校、國家級知識產權培訓基地、中俄交通大學聯盟、中國—東盟軌道交通教育培訓聯盟成員。
1971年,國家決定將上海交通大學機車車輛系以及同濟大學鐵道工程專業並入上海鐵道學院,更名為華東交通大學,遷往江西;1978年,中央同意原上海鐵道學院不再搬遷,華東交通大學繼續在南昌建校,由原鐵道部和江西省雙重領導;2000年,學校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