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更樂歷史名人

更樂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15 03:01:14

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人及事例

文天祥在元軍兵臨城下時,明知前去談判凶多吉少,考慮到「國事至此」,就「不得愛身」了。他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幾度掙脫元軍魔掌,以期重整旗鼓,為國雪恥。臨死時還一心要挽救祖國。他在《指南錄後序》中發誓:「生不能救國難,死猶為厲鬼以擊賊」,還在一首詩中發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這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嗎?

在我們的民族解放斗爭中,憂國憂民的志士更是浩如煙海了。無數的革命先烈英勇斗爭,以鮮血染紅紅旗,目的是「天下之樂」。斗爭的倖存者,當他們看到革命勝利,人民翻身了,感到無比欣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更是「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還為了祖國人民進一步的「樂」――實現四化,正在「老驥伏櫪」,真是「烈士墓年,壯心未已」呀!
抗清義士夏完淳,十七歲血灑刑場。他在獄中書贈難友詩中的名句「英雄生死路,卻似壯游時」,毫無疑問是對氣節的升華。氣節的升華極為嚴峻,一般要通過生死考驗來進行最後提純。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生死觀,在歷史上進步與反動、正義與邪惡、忠誠與奸佞的矛盾沖突中,永遠是鑒別光榮與恥辱、勇士與懦夫、英雄與叛逆的試金石和分水嶺。勿庸諱言,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中國古代社會精英的氣節難免醇疵粘連(譬如他們身上同時留有「愛國」與「忠君」、慷慨就義與民族仇恨的印記等),但只要我們以科學的態度認真剝離,去蕪存菁,就應該承認他們表現出的氣節還是瑕不掩瑜的。下面再舉幾例,權作註解。

蘇武牧羊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生動故事之一。西漢前期,與漢交惡多年的匈奴族且

㈡ 歷史上」先憂後樂」的名人很多,現代也不少,請舉一例,對他們作簡略介紹!!!!!!!

1、周恩來
夜乘公交,微服私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詩人陸游的這句詩說的是深入實際,親身實踐對獲得正確認識的重要性。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了解民意,掌握真實情況,為管理決策提供幫助,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周恩來是幾十年如一日,到群眾中去,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事必躬親,祖國的大江南北,城市鄉村,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
這里說一段周恩來「夜乘公交車,調查北京市民乘車難」的佳話。
1954年某一天下午5點多鍾,周恩來對秘書何謙、衛士趙行志說:「群眾反映北京市公共汽車擁擠得很厲害,一下班要在路上浪費一兩個小時,今天咱們去乘公共汽車,了解一下情況。」說著,周恩來披上大衣,帶著秘書和衛士出了國務院北門,來到北京圖書館停靠站。
等一會兒,公共汽車來了,周恩來等群眾都上車了,才最後上車。車上果然很擁擠,沒有空座位。周恩來往裡走了幾步,手握住吊環,站在車中間。汽車開動了,人們在擁擠中顧不上東張西望。一直走了幾分鍾,站在周恩來對面的一個乘客才大聲叫起來:「哎呀!,這不是周總理嗎?」「總理」?「總理?!」車廂內立即活躍起來,有的乘客站起來讓坐,有的往中間擠,有的把手伸過來。隨行的秘書和衛士見此情景,心裡十分緊張,忙往周恩來身邊靠攏一些,恐怕他被擠倒。周恩來揮動著一隻手臂,對大家說:「請坐!請坐!別擠!別擠!不要動。」
乘客們請周恩來坐下,他堅決不坐。一個乘客湊上來,握住他的手說:「總理,您那麼忙,怎麼還來坐公共汽車?」周恩來笑著回答:「我也來體驗一下你們的生活嘛?」接著,周恩來就和乘客們攀談起來。問他們都是哪個單位的?住在什麼地方?每天上下班需要多少時間?有的乘客光顧和周恩來談話,忘了下車,坐過了站;有的乘客擠不到周恩來跟前,總不甘心。新上來的乘客向他打招呼,下車的乘客又向他告別。隨行的同志勸他說:「公共汽車上的情況就是這樣了,咱們趕緊回去吧。」周恩來不肯,下了這趟公共汽車,又上了無軌電車,在北京城轉了大半圈。
回來後,周恩來將交通局等有關部門的領導找來召開專門會議,討論和制定解決公共汽車擁擠的具體措施。他還指示:「國務院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如有條件的話,都要用大車接送職工上下班。」經過周恩來的努力,緩和了北京市乘公共汽車擁擠的問題。
2、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3、范仲淹
宋代名臣范仲淹,字希文,989年生於江蘇吳縣,他的生母生父早年亡,繼母謝氏無以為生,便改嫁於青陽縣長山朱文瀚。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范仲淹,也隨繼母育於朱家,不久,朱氏因病而亡,范仲淹全由繼母撫養長大。盡管生活貧苦,但他堅持刻苦讀書。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與滕子京同時進士及第,不久,便邀滕子京來青陽長山,並赴九華山遊憩。從此,兩人成為至交。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慶歷三年(1043),仁宗任用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宰相)。這年9月,他奉詔條上十事,即「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桑農」、「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意欲改革時弊、考核官吏、裁減閑冗。但他提出的所謂「新政」,前後只一年時間,便因貴族官僚的攻擊和反對而告失敗。慶歷四年,范仲淹出任陝西河東宣撫使,翌年初又被罷。滕子京中進士後也曾任京官多年,後因被人誣告,於仁宗慶歷四年貶為岳州(岳陽縣)知州。1046年,滕子京重修建於唐初的岳陽樓,並加以擴建,把唐宋人詠岳陽樓的詩賦刻在石上,嵌於樓壁。范仲淹於這年9月15日「作文以記之」。盡管他們當時或被謫貶,或被罷官,但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指出自己的更高抱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這樣的思想境界,《岳陽樓記》成了世世代代的名篇。

范仲淹在池州許多地方留下足跡,《建德縣志》卷之九中,載有他的一首題為《堯廟》的詩:「千古如天日,巍巍與善功。禹終平洚水,舜載致熏風。江海生靈外,乾坤揖讓中。鄉人不知此,蕭鼓謝年豐。」歷史悠久的建德(今東至)縣,素有堯舜之鄉的稱譽。堯廟即位於縣城堯渡鎮北10公里處的歷山。相傳舜帝耕於此山,堯帝千里來訪。所以,歷山及縣城有多處皆以「堯舜」命名。范仲淹游歷山唱堯廟,也許罷官之後游此而作,亦或進士及第所寫,均無從考據。《堯廟》這首詩是對堯舜功勛的贊頌。

范仲淹卒於1052年,卒謚文正,生前著有《範文正公集》。因其與池州結下不解之緣,後人對其十分景仰。清代,曾在范仲淹少時居地的長山(今青陽木鎮長山村),建有範文正公祠堂,「為屋十楣,有室以奉遺像,有堂以嚴祭享,有廊以居守祀者」(丁黼:《範文正公祠堂記》)。由此可見,范氏祠堂規模之大。惜歷經兵火,今已無存。

㈢ 有哪些助人為樂的名人,要事例!

雷鋒故事:永遠幫助最有需要的人

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葯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

後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遭受水災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於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王羲之故事:題字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天下聞名,但是他輕易不肯給人寫字。 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見了一位貧苦的老婆婆,提著一籃竹扇在集市旁叫賣,卻沒有什麼 人去買。他看到後心裡很感同情,於是就幫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題上字。人們知道後紛紛 圍攏來搶著購買,一籃子竹扇很快被搶購一空。等著買米下鍋的老婆婆非常高興,十分感謝樂於助人的大書法家。

辛公義故事

隋朝人辛公義曾任岷州(今甘肅岷縣)刺史。當地的老百姓有一 種陋習,凡是家裡有人生了病,大家都害怕染上,誰都不肯照料病人往往得不到照顧和治療 而病情加重,很快死去。辛公義到任後了解到這相情況,就下令將病人抬到衙門里來,自己 和數百位病人住在一起,親自安排給他們看病服葯的事情。經過細心照料,這些病人都恢復 了健康。辛公義的行為不僅得到了人們的贊頌,也徹底改變了當地的陋習。

楚懷王雪中送炭

戰國,楚冬下大雪,連走路都很困難,在皇宮里的楚懷王讓人找出皮大襖穿上,但還是覺得很冷,侍從們不停地往爐子里加木炭,楚懷王想到,百姓草房裡更冷,馬上下令給貧苦百姓送去取暖的炭。

嚴植之救人急難

南朝梁天監年間,有位五經博士叫嚴植之,學識淵博,品格高尚。有一天,他在江邊偶然看見一個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爛,面目浮腫,詢問之後得知此人姓黃,是荊州人,因家貧外出幫工。近來身患重病,被急於趕路的船主拋在岸上。嚴植之於是將此人接回家中,為他治病。一年之後,姓黃的病人康復了,為了感謝嚴植之,他雙膝跪地,懇切地表示,願留在嚴植之府中終身充當奴僕,以報答救命大恩。嚴植之謝絕了,並取出錢和干糧,讓他回自我的家鄉。

拓展資料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

雷鋒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它影響了後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㈣ 姓樂的名人有哪些

樂毅,戰國時期燕國名將,中山國靈壽(今河北平山東北)人。燕昭王二十八年回(前284年),他率領燕軍答攻破齊者臨淄,並接連攻下齊國70多座城。因為戰功顯赫,他被封為昌國君。
古代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公子叫樂父,這位公子的曾孫那一輩開始,以樂為姓,世代相傳。樂父的父親就是宋戴公。而宋戴公另外還有個玄孫,叫樂莒,和樂父的曾孫是族兄,這位樂莒在朝中任職,做大司寇,是專門掌管刑法、監獄、打官司的官,樂莒的子孫以祖上做過這么重要的官職而為光榮,就以樂字為姓,世代相傳。

樂姓先人還有如〔樂羊〕春秋時魏國的將軍,魏王叫他去攻打中山國,恰好樂羊的兒子就在中山國。樂羊來到中山國城下時,中山王將樂羊兒子殺了,煮成肉粥,送到樂羊面前,試圖引起樂羊悲傷而亂他的陣腳。樂羊卻面不改色,一口氣喝完肉粥,揮兵直攻城門,一舉而勝。〔樂毅〕樂羊的後代,戰國時的名將,英雄豪傑。

樂進為三國時期的名將,與張遼共破孫權。

㈤ 20位中外歷史名人的事跡

1、居里夫人"幸運"的失戀

1883年,16歲的波蘭姑娘瑪麗亞,即後來的居里夫人,到某貴族之家當家庭教師,她計劃掙一些錢出去上大學。兩年後,這家的長子卡西米爾與瑪麗亞相戀,瑪麗亞剛過19歲,他們計劃結婚。當然,上大學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由於門第不同,他們的婚姻遭到卡西米爾父母的堅決反對,意志薄弱的卡西米爾屈從了父母。

瑪麗亞痛苦萬分,竟准備"同塵世告別",但她終於憑著頑強的意志克制住自己。於是,她把個人的不幸化為獻身更大目標的動力,化為教育培養當地貧苦孩子的善心以及隻身赴巴黎求學的勇氣。人們認為,這是一次幸運的失戀。否則,她的歷史將會重寫,人類將失去一位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女科學家。

2、貧窮造就了作家

年輕時的左拉很窮。為了抵擋飢餓,他拿捕雀器在屋頂上捉麻雀,用掛窗簾的鐵絲將麻雀串起來在火上烤著吃;為了堅持寫作,他把僅有的幾件衣服也送進了當鋪,只能用被子來禦寒。偶爾得到一個蠟燭頭,他竟會如過節似的高興,因為今夜可以讀書寫作了。正是貧窮磨礪了他的意志,他終於寫成了轟動一時的《盧貢·馬加爾家族》。

3、專利-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

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Robert Hutchings Goddard,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日)是美國教授、工程師和發明家,液體火箭的發明者。他於1926年3月16日發射了世界的第一枚液體火箭。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在他生前獲得。

設立於1959年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戈達德環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4、磨難是財富

蘇聯"宇宙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少年時患猩紅熱病而耳聾,被趕出學校。但他靠圖書館自學,顯示了驚人的數學才能。德國詩人海涅生前最後八年是在"被褥的墳墓"中度過的,他手足不能動彈,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滅,吟出了大量譽滿人間的優秀詩篇。

5、面對失敗和貧困

傑克·倫敦自幼家境貧寒,但他雄心勃勃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做大作家、用筆桿子改造社會的遠大前程。為了當作家,他在中學補課一年,然後考入加利福利亞大學,但因難以支付學費,只讀了半年就輟學了。

失學並沒有動搖他當作家的決心,他改變主意,以社會為學習的課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學習。達爾文、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學會思考;莎士比亞、歌德、巴爾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學會寫作。他開始寫稿投稿,但卻一次次地被退回。可他並不灰心。

生活困難,就靠典當過日子,擠時間寫。白天時間不夠就晚上寫;勤奮地做筆記,搞索引,抄卡片。終於在1890年發表了處女作《給獵人》,後來名著累累,成為一名大作家。

6、重振旗鼓創輝煌

艾柯卡是美國汽車業超級巨星,他那譽滿汽車行業的推銷術為福特公司創造了上百億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無思想准備的情況下被嫉賢的老闆開除了。老闆把他趕到一個倉庫中的小房間,還美其名曰是給艾柯卡還沒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辦公室。

在奇恥大辱面前,艾柯卡沒有消沉。在被解僱受辱之後,艾柯卡接受擔任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一職,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萊斯勒公司喜獲新生。僅1984年一年,他就為公司賺取了24億美元的利潤,比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潤之和還要多!頑強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輝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7、身陷囹圄志不移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稱為"獨弦琴上練出來的小提琴家"。他的藝術道路坎坷不平。他生於一小商人家庭,據說,曾因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堅持獄中學習。

他在獄窗邊,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堅持苦練,幾十年如一日,終於在演奏技巧方面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創作和演奏,奔放不羈,富於激情,對同時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較大的影響。

8、海倫·凱勒--殘疾人的驕傲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

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9、博迪眨眼寫作

博迪是一名法國記者。他在一次心臟病發作後四肢癱瘓,只有左眼可以活動。但他決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潛水衣與蝴蝶》寫出來,於是他要求筆錄員門迪寶協助他,每天花6小時筆錄他的著述。而他們之間的溝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動來完成。

每次,門迪寶按順序讀出法語常用字母,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確,眨兩次表示錯誤,然後拼成詞語。這種常人難以想像的"寫作"終於在數月後奇跡般地完成了。這本150頁的著作已被出版,受到人們的歡迎。

10、紅頂商人的中庸之道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圓通能力在夾縫里生存發展。在官場、漕幫黑白兩道的夾縫里,在民族經濟與西方經濟的夾縫里,在左宗棠與李鴻章的夾縫里,他踢打出了一個世界、一方天地。胡雪岩的飛黃騰達是熟諳、遵守、利用潛規則的結果。但遺憾的是,這個夾縫最終毀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場傾軋的犧牲品。從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雪岩走完了他人生軌跡的圓圈。

11、屈原以死報國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

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

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12、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扎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

但是,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准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13、辛棄疾憂國憂民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准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14、宋慶齡的執著

宋慶齡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於中國革命事業,謀求中華民族獨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長歲月里,經過護法運動(1917年)、國民大革命(1924-1927年)、國共對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解放戰爭(1945-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美滿幸福而殫精竭慮,英勇奮斗,在中國現代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宋慶齡因此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15、嚴復的擔憂

1912年嚴復擔任北大校長之職,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出於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憂慮,嚴復曾經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學合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這一行為在當時稱得上用心良苦。

16、張伯苓的理想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後,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

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於在1907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17、於右任的臨終詩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臨終前有詩《望大陸》雲:"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詩作於1964年公開發表,立刻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18、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國公開提出反對"台灣託管"和"台灣獨立",主張國共再度和談,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中國的事情。

1965年7月,在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下,李宗仁沖破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干擾,擺脫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暗殺,毅然返回祖國,他聲明:"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並欲對一切有關愛國反帝事業有所貢獻。"

他還希望留在台灣的國民黨人,凜於民族大義,毅然回到祖國懷抱,為完成國家最後統一做出貢獻。

19、肖邦的遺願

1830年11月,費列德利克·肖邦(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決定到外國深造,為祖國爭光。出發前,朋友們為他舉行了一個送別晚會。肖邦滿懷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們贈送的裝滿祖國泥土的銀杯,表示永遠不會忘記可愛的祖國。

肖邦輾轉於維也納、倫敦、巴黎等地,通過他的藝術活動,增進西歐人民對當時正在受難的波蘭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輾轉流離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臨終時告訴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是不會允許把他的遺體運回華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臟帶回去。

肖邦的心臟,按照他的遺願被送到華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長的祖國大地中

20、華羅庚立志回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早年在美國很受學術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簽訂合同,把他留在美國,給予優厚的待遇,但當他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後,立即決定回國。途經香港時,他發表了一封給留美學生的公開信,滿懷熱情地呼籲他們:「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

㈥ 歷史名人的資料

在我的認識里,評價一個君主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麼事來判斷,亦或者是功大於過亦或者是過大於功來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戰國的末期,當時戰國七雄之間彼此攻伐無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國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時間里,諸侯國之間頻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幾百個諸侯國,發展到最後變成七個諸侯國之間彼此攻打。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秦始皇的功勞絕對大過他的過錯,在我看來,修皇陵確實奢侈了一些,但正因為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足以震懾世人的秦兵馬俑。

總之我認為,秦始皇算是個明君。

㈦ 歷史上名人,都有誰

你是否有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聰明的人似乎更經常擁有古怪的行為或一些原始的習慣?例如,維克多·雨果將自己的頭發和胡須剃了一半,為了不讓自己離開家,不分心寫另一本小說;而查爾斯·狄更斯喜歡去巴黎太平間;而莎拉·伯恩哈特則喜歡睡在棺材裡。

通過一些偉大人物的傳記,今天沫沫將帶來13個偉大歷史人物的看似瘋狂的事跡。

1、查爾斯·達爾文

作為一名出色的自然主義者和旅行者,《物種起源》的作者查爾斯·達爾文有一個非常原始的食物偏好。在遠征船的環球航行中,他不僅觀察了動物世界的多樣性,而且還吃了他遇到的一些新生物的肉。這其中就包括了美洲獅,只不過美洲獅燉肉的味道似乎讓他感到很失望。達爾文甚至還加入了一個叫“貪食者”的美食俱樂部,其成員每周都會見面,並討論他們可以品嘗的各種罕見美食。

2、亞伯拉罕·林肯

美國第16任總統傾向於隨身攜帶所有的重要文件,所以他戴著他那頂著名的帽子。據說,在一個小女孩告訴他“所有的女士都喜歡胡須”之後,他開始留起了人們所熟知的鬍子。

3、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作家,而它也有一個和常人極為不同的習慣。他強迫著自己以一種非常原始的方式工作。他強迫僕人拿走他所有的衣服,以免自己會離開家,以防止自己會在寫小說時分分心。當雨果在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工作時,出於同樣的原因,他將鬍子和頭發剃了一遍,然後把剪刀扔出了窗外。

4、加布里埃·香奈兒

據說貝多芬很少剃須,因為他認為剃須干擾了創作靈感。而且,他也壓根就不注意它的外觀。他的衣服通常都是臟兮兮和破舊的,而灰白的頭發則是豎立著的。另外,他要求只能用60顆咖啡豆來煮咖啡。

㈧ 古代樂觀名人事例請給幾個唄

蘇軾數次被貶謫,但是仍舊豁達地面對人生,他有一首詩《薄薄酒》寫道:

五更待漏靴滿霜

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涼

珠襦玉柙萬人相送歸北邙

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

生前富貴,死後文章

百年瞬息萬世忙

夷、齊、盜跖俱亡羊

不如眼前一醉是非憂樂兩都忘

1.
卧薪嘗膽

公元前
496
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吳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負重傷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
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
回越國。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卻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志並等待時機反擊
吳國。勾踐害怕自己會因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
上睡覺不用褥子,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
。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
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加勞動,在越國人民的同心協力之下,越國強大起來,
最後找到時機,一舉滅亡了吳國。

2.
忍辱負重寫《史記》

我國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青年時期曾經游歷全國各地,接觸社會、體驗民情、考察史跡。後
來他繼承父職做了太史令,閱讀了國家國家珍藏的許多古代文獻。在此基礎上,他開始秉承父親的遺志撰寫
《史記》
。正當司馬遷專心著書的時候,發生了李陵事件,司馬遷秉公直言,觸怒了漢武帝,被處以宮刑(閹
割)
。宮刑是腐刑,污及先人,見笑親友。讓一個男人不是男人。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的創作,強忍屈辱,
在痛苦中發憤著書,用畢生精力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魯迅贊譽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
離騷」。

3.
頭懸梁,錐刺股

漢朝有個人名叫孫敬,自小就喜歡讀書,勤奮好學。孫敬每天晚上都學得很晚,為了避免發困,影響讀
書,他想了個辦法:用繩子的一頭拴住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一打盹,頭一低,繩子就會把頭皮揪疼,精
神又重新振作起來,這樣就又可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孫敬勤奮學習,收獲很大,後來成為了一個有
學問的大家。戰國的時候,有個人名叫蘇秦,他總想干一番大事業,然而由於學識不夠,總也早不到合適的
事情。他心裡想,一個人難道能這么沒有志氣嗎?從此,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讀到深夜,要打盹了,就用
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鮮血直流,睡意全無,於是他又振奮起精神,堅持學下去。蘇秦就是這樣勤奮讀書,
持之以恆,最終成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4.
鑿壁借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
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
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
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功夫看一點書,所
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想利用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
點燈的油,怎麼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忽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絲亮光,
他霍地站起來,走到牆邊一看,啊!原來是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辦法:他拿了
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點,這樣他就能勉強讀書了

㈨ 苦中作樂中國古代名人事例

李白、蘇軾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頗具代表性的文人,分屬於唐、宋兩個文學繁盛的歷史時期。他們在其各自不同的人生階段中所創作的詩歌篇章,往往與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相契合,以文學的意境和形象來詮釋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人生境界。閱讀他們的詩篇,可以看到他們人生境界上的差異,以及面對不同人生境遇時的不同心態,讓人頗感觸動,備受啟發。

志向高度決定著人生境界的高下,從李白與蘇軾的詩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志向所在,並由此感受他們不同的人生境界。我們先來看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是李白晚年因政治原因被貶至夜郎的途中,在白帝城忽然接到赦免的消息而乘輕舟返回,路過江陵時有感而作的。遭貶是李白的人生境遇,他此時正處於人生的低潮中,但他仍能滿懷「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壯志與信心,是很不容易的。探究李白一生:少長於四川,5歲學六甲(奇門遁甲),10歲觀百家……一生以成就帝王之師為目標,抱負很大。因此,他由政治被貶而得到的挫敗感也相對更大。他40歲進長安見唐玄宗時,以為自己滿腹經綸,肯定能夠得到皇帝適當的安排,卻奈何鯤鵬之志難以施展,只能仰天長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能出」(《行路難三首·其二》),這是一種強烈的懷才不遇的感慨;不過他仍自視甚高,用杜甫的詩句來說,即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因此,晚年的李白盡管屢遭貶謫,但他所寫的詩篇中,字里行間仍流露出志氣昂揚,他不墜青雲之志;盡管在人生的低潮時期,也不放棄理想,身被放逐,卻不曾放逐自我的氣節和心智。那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傲氣,「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的自信以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三首·其一》)的霸氣,在李白身上得到了混融的體現,他以詩酒做伴、山水為友,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是非常人所能企及的,因此不愧得「詩仙」的稱號。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人生境界是動態發展的。自李白始,經由杜甫、白居易等人,再一直發展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人生境界經歷了一個逐漸發展完善的過程。到蘇軾所處的北宋時期,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在為人行事、待人接物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蘇軾不僅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發展體現出了此前少有的全面性。蘇軾在人生境界上不似唐朝李白那般偏執,他的人生理想和境界以順應自然為主。這一點在蘇軾與和尚佛印的對話中有明顯表現,在他自己的詩作中也有體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聞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蘇軾在事業達到巔峰後跌入低谷,44歲還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謫黃州,人生發生重大轉折;「黃州、惠州、儋州」,他的一生經歷了這樣3次貶遷,可謂境遇悲慘。但這也始終沒有摧毀他的意志,蘇軾通過自我調整,在苦中作樂,真正做到了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在人生困頓的時候,蘇軾仍運行自然、揮灑自如,真正體現出一代儒者的風范。蘇軾早已看透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中秋》)的道理,因此在貶途中仍能發出「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定風波·贊柔奴》)的感慨,這種隨遇而安、寵辱不驚、「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的人生境界讓人可感可慷、可贊可嘆也。蘇軾將宋儒「動亦定,靜亦定」(《近思錄·為學大要》)的修養境界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美名。近代哲學家馮友蘭將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無疑,蘇軾應屬其中的「天地之境」,與天地、自然合一。

總之,從唐到宋的歷史縱向上總體把握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人生境界,可以發現:唐代重視功業和名氣,而不太關注道德層面修養;發展到宋代,文人開始以功業以及心性修養二者並重。唐與宋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負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獨立人格,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社會責任與獨立人格並存,才是知識分子健全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永遠是健全人生的保障。不論身陷囹圄,還是處於順境,都要活出自己的尊嚴,不墜青雲之志,這正是值得我們今天反復思考的主題。

閱讀全文

與更樂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