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閩侯名人
閩籍水利專家嚴愷昨逝世
據新華社消息 著名水利專家、中國科專學院院士屬、中國工程院院士、墨西哥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共黨員、河海大學名譽校長嚴愷昨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歲。
嚴愷是福建閩侯人,水利和海岸工程專家。他從事水利事業近70年,為中國的水利教育和建設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嚴愷早年曾承擔並主持國家重點項目《天津新港回淤研究》,長期參加長江三峽工程的技術咨詢工作和論證工作,並致力於長江口航道整治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整治研究,取得許多重大成果。80高齡後嚴愷仍堅持教學、科研工作,並於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獲首屆中國工程科技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1年獲中國水利功勛獎。
董奉:與南陽張機、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醫」
王審知:五代閩國創建者
朱熹版:儒學大師
李綱:權宋代抗金名臣
蔡襄:宋代書法四大家之一
鄭成功:收復台灣
林則徐:虎門禁煙
薩鎮冰:中國近代著名的海軍將領(以前就傳說中國第一艘航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
文學家:冰心、鄧拓、林語堂、鄭振鐸、林徽因
數學家:陳景潤
③ 沿海地區的福建,歷史上有出過什麼名人
1、朱熹
朱熹(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④ 福建有哪些名人
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參與國徽設計,改造傳統景泰藍,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
⑤ 閩侯歷史名人
1周希孟故居
周希孟(?-1054年),字公辟。少時熟讀《五經》,精通《易》。曾任福州州學教授。史載,福州太守劉夔、曹穎叔、蔡襄等曾經都到他的學舍向他討教過經義。著有《易義》、《詩義》十卷、《春秋總例》十二卷、《周四門文集》二卷等行世。他與陳襄、陳烈、鄭穆在縣學讀書時成為好友,並提倡道學於福州,被稱為「海濱四先生」。理學在閩中的發展,最初就是由他們所倡導,後有楊時、游酢、胡安國等傳授,最後由朱熹集其大成。所以,「海濱四先生」有「閩學」先驅之稱。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福州百姓在烏石山上為「海濱四先生」建造專祠奉祀。
周希孟故居究竟在哪裡,均不見史料記載。去年,筆者與縣政協陳曉峰、林展飛兩位同志深入南嶼鎮調查時發現芝田村《周氏族譜》。據族譜記載,唐光啟元年(885年),芝田周氏始祖周維岳隨王審知入閩,初卜居福州石井,至二世周漢遷侯邑六都芝田(今閩侯縣南嶼鎮芝田村),至周希孟已有七世。周希孟故居在芝田村31號,據當地老人介紹,周希孟故居是芝田村現存最古老的房子,俗稱祖厝、古厝,現村裡的年輕人,多已不知道。故居始建於宋代,現為明代建築,系院落式民居。坐北朝南,面闊6扇5間,進深5楹,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屋前石鋪天井式庭院,周木構環廊;門頭為清代建築,單檐歇山頂;周圍以磚土風火牆,建築面積約有300平方米。整座院落保存較好。
2黃鎬故居
黃鎬(1420-1483年),字叔高,南嶼鎮新聯村人。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進士,試事都察院,復以明習法律授御史。十四年(1449年)巡撫貴州,年僅30歲,制勝策,守若素,嫻軍旅,屢建功。景泰三年(1452年)遷廣東按察司僉事,後改浙江。成化初,以朝中大臣會薦,擢廣東左參政。時值高、雷、廉三郡濱海,海寇為患,皆討平之。再遷廣西左布政,以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兼理屯田諸事。先後歷吏部左、右侍郎16年,官終南京戶部尚書。成化十九年(1483年)告老還鄉,中途而逝。卒贈太子少保,謚襄敏。在嶺東村還流傳很多黃鎬少年時的軼聞趣事。
黃鎬故居坐落於新聯村嶺東自然村88號。坐東朝西,背枕山麓,依山而建。門前通村河,左前方為著名的響石崖名勝,後有鰲石奇觀。故居始建於明代,原為三落透後,分前層、中層、後層,條石鋪砌,逐層高升,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原構木房毀於火,厝基、大埕等依舊保留。現存後座建築為清代所建,面闊四扇三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門前左右有一對石旗桿夾,令人注目,高11.2米,寬0.6米,如此高大的旗桿夾為他處少見。故居北後側有石井一口,為黃鎬所造,人稱「尚書井」。「五四」時期著名的女作家廬隱祖居就倚靠在黃鎬故居的北邊。
3張利民故居
張利民(1598-1663年),字能因,洋里鄉田壋村人。明崇禎庚辰年(1640年)進士,桐城知縣。值張獻忠來攻,勢危急,桐城首當其沖,利民糾集將士,積極防禦,終使張獻忠退走。在任三年,治行推為天下第一。甲申年(1641年)福王立南京,征入朝授戶科給事中。未幾,南都失守,唐王入閩稱號,復授兵科右給事中兼刑、工二科。召對,利民條陳守御策略,轉禮科左給事中。翌年,進都給事中兼吏科左,尋遷太常寺少卿。同年八月,唐王敗於汀州,利民削發雪峰寺,自稱田中和尚,絕口不言時事。清順治乙酉年(1645年),魯王至閩,以左遷都御史召,不赴,數年後病逝。
張利民故居坐落於田壋村舊堡後街50號。故居始建於明代,是一座很有特色的方形樓堡式民居聚落,人稱堡街寨。這里地理獨特,景色優美。東瞻牛乾山(俗稱「牛墓穴」),西枕天湖頂(謂「兩山日月壋」),周擁五座山(譽稱「五鳳朝陽」),居址所在之處得七個水井,亦稱「七星墜地」,是一方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土堡呈長方形,南北向橫排,長90米,寬55米。中間有一條3米寬的卵石鋪就的石板路貫通南北,謂「堡街」。兩座木構樓閣式排樓隔堡街相向坐落,周圍築磚土堡牆,堡牆較後,約有3米寬,轉角處建有瞭望樓。門前有石旗桿夾。張利民故居在堡街東側,為其祖上所建。樓閣排樓與堡牆多已毀壞。排樓建築十分考究,全用杉木,樑柱粗大,且不用一釘一鉚,堅固厚實。堡街排樓歷經風霜,毀壞嚴重,1996年族人按原貌予以重建。雖然材料與做工均不如原來講究,但亦可體味這座明代名人故居的獨具風韻。與堡街寨相對峙的南山上,有一座始建於元代的芹岩寺,內供奉有張利民的塑像。
4宋鴻圖故居
宋鴻圖(1849-1879年),字瑤軒,因身材魁梧,膂力過人,外號「金剛姆」,南嶼鎮江口村人。父早喪,兒時常幫家中幹些活,也進私塾讀點書,達理好義。傳說16歲那年,鄰鄉有人走海為捕魚頭者,一手能拖得四五百斤重,曾自詡無人能敵。鄉人公推「金剛姆」與其比試高低,並下了賭注,在浦口村設台較量。兩人扭手僵持甚久,「金剛姆」突吼一聲:「你手拗斷了!」那人聞聲大駭而敗。少年鴻圖就以膽大力雄而名噪里閭。
清同治八年(1869年),他堂兄從永泰聘來一位武功高深的師父傳授武藝,鴻圖亦拜師學藝。由於天分高再加上勤學苦練,武功長進較快。180多斤的偃月大刀耍弄起來有如雪飄梨花,錦簇一團,令人眼花繚亂。同治十二年(1873年)武鄉試中取得第二名。傳說,光緒丙子年(1876年)殿試中,以「魁星踢斗」一招,博得主考官的青睞,欽賜武狀元。光緒四年(1878年)選任廣東參將,正准備赴任時,突聞母親病故,請假回鄉守孝,不幸年僅30歲因染痢暴疾,撒手人寰。
5黃春平(1938—)。福建閩侯人。航天系統工程管理和彈頭技術專家,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火箭系統總指揮。先後參加或主持9種型號28次飛行試驗任務,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總裝備部載人航天突出貢獻獎及兩次航天獎等,是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964年從北京工業學院工程力學系彈頭總體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國防部五院一分院工作,歷任技術員、工程組長、室主任、副所長、綜合計劃部部長、軍品科研生產部部長、院長助理、副院長、科技委副主任;多個型號主任設計師、副總設計師、正副總指揮。1987年至1992年擔任國家高技術計劃中的「863- 409」首席科學家。擔任過長征三號、長征二號戊火箭總指揮,現任長征二號己火箭總指揮。參加或主持了5種核彈頭的研製、「兩彈結合」定型、一種常規導彈研製定型以及3種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
6林則徐、林祥謙
7林徽因(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夫人)也是閩侯人
8民族英雄林則徐、民主革命者林覺民、啟蒙思想家嚴復、報界先驅林白水、「二七」烈士林祥謙、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化學家侯德榜等均是閩侯人。
⑥ 誰知道福建有那些歷史名人和事跡
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回《兩個家答庭》,此後,相繼發表《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你們都不知道什麼情況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我要睡覺啊,我就覺得這個世界你不懂啊啊啊吧
⑦ 福建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少穆,福州閩侯人,。嘉慶進士。曾與龔自珍、魏源、黃爵滋等提倡經世之學。歷官道員、按察使、布政使、東河河道總督、巡撫,以干練廉明名重於時。1838年7月,他遵旨籌議《嚴禁鴉片章程》六條,極力贊成黃爵滋的主張。他說:「(吸煙)論死之說,私相擬議者,未嘗乏人,而毅然上陳者,獨有此奏。然流毒至於已甚,斷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頹波,非嚴蔑濟。」林則徐在兩湖地區厲行禁煙,成績斐然。同年9月,他再陳道光皇帝,痛切指出:鴉片「迨流毒於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的言行,使他成為主張禁煙的著名代表人物。
葉祖珪(1852-1905),字桐侯,福建閩侯人,出生於一個塾師家庭,共有兄妹九人,葉祖 珪排行第三,由於看到家庭負擔很重,便放棄了科考之途。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1871年7月畢業,船政第一期畢業,畢業時在寫給洋 教習卡羅的告別信上說道「願盡所能為國效勞」,1876冬年作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學生,與劉步蟾、薩鎮冰等被選派出國,1877年春進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 校學習,先後在英國海軍「索來克伯林」號裝甲戰列艦(與英國王太子同艦實習)、「芬昔勃爾」號巡洋艦實習,三年期滿後回國,洋監督恭薩克對他的評語是:「勤敏穎悟,歷練甚精」,堪「勝管駕官之任」。
鄭孝胥(1860-1938)福州閩侯人,字太夷,號蘇戡,一作蘇龕。嘗取東坡『萬人如海一身藏』詩意,顏所居曰『海藏樓』,世稱『鄭海藏』。宣統三年,任湖南布政使;八月, 武昌起義,辭職之瀘,以鬻書自給,一度任商務印書館董事,民國十二年,以二師傅陳寶琛,英人庄士敦之薦,任為小朝廷『懋勸殿行走』。
林白水(1874—1926),福州閩侯人,教過書、辦過學、從過政,但就其一生來,主要還是辦報,自1901年他27歲出任《杭州白話報》主筆以來,25年間他先後創辦或參與編輯的報刊就有10多種,經歷了晚清到軍閥肆虐的動盪歲月。
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福州閩侯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學堂,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1905年 與陳意映結婚。1906年自費去日本留學,專攻日語。翌年補為官費生,入慶應大學文科,攻讀哲學,兼習英、德文。此間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並加入同盟會。 1911年春,得知黃興、趙聲等在香港建立統籌部,籌劃廣州起義,遂赴香港,後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7日,與陳更新等率福建志士進入廣州。下午5時 30分,隨黃興勇猛攻入總督衙門,縱火焚燒督署。沖出督署後,轉攻督練所,途中與清巡防營大隊人馬相遇,展開激烈巷戰,受傷力盡被俘。清兩廣總督張鳴歧、 水師提督李准親自在提督衙門內審訊,他毫無懼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談,綜論世界大勢和各國時事,宣傳革命道理。又在堂上發表演說,談到時局險惡的地方,捶胸 頓足,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後奉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關押幾天,滴水米粒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刑場,從容就義,年僅24 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著譯有《六國比較憲法論》等。
陳紹寬(1889—1969),字厚甫,閩侯縣人,原福建省副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政協福建省委員會副主席。於 「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投身中國海軍建設,從「鏡清」練習艦上尉大副累升至海軍部上將部長。當了大官的陳紹寬卻不肯與蔣介石同流合污,時常不領他的 情,得罪了蔣介石。抗戰勝利後,由於他反對內戰,被盛怒的蔣介石罷免了海軍部長的官職。陳紹寬絲毫不留戀這一頂官帽,通電辭職,搬到南京揚子江飯店當寓 公。當蔣介石覺得處理欠妥,欲往南京召見陳紹寬時,陳紹寬卻避而不見,當即提早離開南京南下福州,隱居故里臚雷鄉,每日粗茶淡飯,讀書看報。解放後,年逾 花甲、德高望重的陳紹寬被重請「出山」,先後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等要職。
無論為官為民,陳紹寬都廉潔自守。1945年,他解甲歸田時,帶回30多箱行李,竟全部是書籍。以後這些書都貢獻給福建省立圖書館,編為「厚甫書目」。出任福建省副省長期間,陳紹 寬儉朴如舊,而把節省下的錢作為修建臚雷村「臚峰一橋」和「臚峰二橋」的經費。
陳紹寬說:「不論做官與做人,都要光明磊落,清廉自守。」還說, 「當官不是終身職,而做人卻是終身的事。不當官,人還是要做的。」他用光明磊落的一生詮釋了他的做人之道。
唐鉞(1891~1987)字率黃,原名柏凡,福建閩侯人。中國現代實驗心理學家、心理學史家。1914年入美國康奈爾大學修習心理和哲學。畢業後,在哈佛大學研究院哲學部心理系繼續深造並從事心理學研究工作,1920年得博士學位。
蕭其煊(1894-1945)字叔萱,福建閩侯人。保定陸軍學堂和北京陸軍大學畢業。歷任福州軍務司科長、營長、北京陸軍講武堂教官。旋留學日本,於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回國後,於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任奉天陸軍第二梯隊參謀長。
張鈺哲(1902.2.16-1986.7.21)福建閩侯人。1926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文學系。1929年獲美國葉凱士天文台天文學博 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名譽台長,中國天文學會名譽理事長。1928年發現1125號小行星,命名為「中華」。30多年來拍攝和領導拍攝 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確位置,發現800多顆小行星和3顆命名為「紫金山」的新彗星。1957年初應用天體力學基礎理論對人造衛星軌道問題作了 開創性研究。開創並領導了天文學多個領域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天文學史研究、天文儀器研製、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閩侯人,別名馭聰,又名秋心。現代散文家,優秀的散文文體家,郁達夫稱之為「中國的愛利亞」。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淚與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淚與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
陳景潤(1933~1997)年生,福建省閩侯人。是著名的數學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陳景潤早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曾任職於北京一所中學,後任職於廈門大學圖書館。曾從師於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1956年,在華羅庚先生的推薦下,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他很早就對「哥德巴赫猜想」問題有獨到的見解, 經過多年的精心解析和推算,終於取得了世界領先地位。他所證明的(1+2),是一個200多年來許多科學家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為了採摘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沿著極其艱難曲折的路不斷攀登。他身患腹膜炎、肺結核等多種疾病,醫生一次次給他開了病假條,可是他從早到晚不停筆,甚至連節假日也不停止工作。「二 層半」的資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個位子,即使他沒有來,人們也很少去坐它。
劉以鍾 (1889—1918),字資厚,福建閩侯人。1905年肄業全閩師范學堂。考選福建留日學生,入宏文學院及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歷經7年,研究教育學,崇尚人格教育。畢業回國後,任全閩兩級師范學堂教習。1912年任福建教育司次官。同年夏,被推薦為出席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的福建代表。1914年參加全國教育聯合會,並被聘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1917年,任教育部視學,9月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後又調任教育部參事。
嚴愷(1912—2006),福建閩侯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水利和海岸工程專家。現任河海大學名譽校長,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水利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他從事水利事業近70年,為中國的水利教育和建設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林祥謙,1892年10月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一個農民家庭。1906年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1912年到京漢鐵路江岸機車車輛廠當鉗工。1921年12月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會議,並作為發起人之一籌備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1922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江岸京漢鐵路工會委員長。
⑧ 在福建歷史上有沒有出現什麼名人啊他們都有什麼歷史嗎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少穆,福州閩侯人,。嘉慶進士。曾與龔自珍、魏源、黃爵滋等提倡經世之學。歷官道員、按察使、布政使、東河河道總督、巡撫,以干練廉明名重於時。1838年7月,他遵旨籌議《嚴禁鴉片章程》六條,極力贊成黃爵滋的主張。他說:「(吸煙)論死之說,私相擬議者,未嘗乏人,而毅然上陳者,獨有此奏。然流毒至於已甚,斷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頹波,非嚴蔑濟。」林則徐在兩湖地區厲行禁煙,成績斐然。同年9月,他再陳道光皇帝,痛切指出:鴉片「迨流毒於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的言行,使他成為主張禁煙的著名代表人物。
葉祖珪(1852-1905),字桐侯,福建閩侯人,出生於一個塾師家庭,共有兄妹九人,葉祖 珪排行第三,由於看到家庭負擔很重,便放棄了科考之途。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1871年7月畢業,船政第一期畢業,畢業時在寫給洋 教習卡羅的告別信上說道「願盡所能為國效勞」,1876冬年作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學生,與劉步蟾、薩鎮冰等被選派出國,1877年春進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 校學習,先後在英國海軍「索來克伯林」號裝甲戰列艦(與英國王太子同艦實習)、「芬昔勃爾」號巡洋艦實習,三年期滿後回國,洋監督恭薩克對他的評語是:「勤敏穎悟,歷練甚精」,堪「勝管駕官之任」。
鄭孝胥(1860-1938)福州閩侯人,字太夷,號蘇戡,一作蘇龕。嘗取東坡『萬人如海一身藏』詩意,顏所居曰『海藏樓』,世稱『鄭海藏』。宣統三年,任湖南布政使;八月, 武昌起義,辭職之瀘,以鬻書自給,一度任商務印書館董事,民國十二年,以二師傅陳寶琛,英人庄士敦之薦,任為小朝廷『懋勸殿行走』。
林白水(1874—1926),福州閩侯人,教過書、辦過學、從過政,但就其一生來,主要還是辦報,自1901年他27歲出任《杭州白話報》主筆以來,25年間他先後創辦或參與編輯的報刊就有10多種,經歷了晚清到軍閥肆虐的動盪歲月。
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福州閩侯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學堂,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1905年 與陳意映結婚。1906年自費去日本留學,專攻日語。翌年補為官費生,入慶應大學文科,攻讀哲學,兼習英、德文。此間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並加入同盟會。 1911年春,得知黃興、趙聲等在香港建立統籌部,籌劃廣州起義,遂赴香港,後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7日,與陳更新等率福建志士進入廣州。下午5時 30分,隨黃興勇猛攻入總督衙門,縱火焚燒督署。沖出督署後,轉攻督練所,途中與清巡防營大隊人馬相遇,展開激烈巷戰,受傷力盡被俘。清兩廣總督張鳴歧、 水師提督李准親自在提督衙門內審訊,他毫無懼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談,綜論世界大勢和各國時事,宣傳革命道理。又在堂上發表演說,談到時局險惡的地方,捶胸 頓足,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後奉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關押幾天,滴水米粒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刑場,從容就義,年僅24 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著譯有《六國比較憲法論》等。
陳紹寬(1889—1969),字厚甫,閩侯縣人,原福建省副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政協福建省委員會副主席。於 「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投身中國海軍建設,從「鏡清」練習艦上尉大副累升至海軍部上將部長。當了大官的陳紹寬卻不肯與蔣介石同流合污,時常不領他的 情,得罪了蔣介石。抗戰勝利後,由於他反對內戰,被盛怒的蔣介石罷免了海軍部長的官職。陳紹寬絲毫不留戀這一頂官帽,通電辭職,搬到南京揚子江飯店當寓 公。當蔣介石覺得處理欠妥,欲往南京召見陳紹寬時,陳紹寬卻避而不見,當即提早離開南京南下福州,隱居故里臚雷鄉,每日粗茶淡飯,讀書看報。解放後,年逾 花甲、德高望重的陳紹寬被重請「出山」,先後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等要職。
無論為官為民,陳紹寬都廉潔自守。1945年,他解甲歸田時,帶回30多箱行李,竟全部是書籍。以後這些書都貢獻給福建省立圖書館,編為「厚甫書目」。出任福建省副省長期間,陳紹 寬儉朴如舊,而把節省下的錢作為修建臚雷村「臚峰一橋」和「臚峰二橋」的經費。
陳紹寬說:「不論做官與做人,都要光明磊落,清廉自守。」還說, 「當官不是終身職,而做人卻是終身的事。不當官,人還是要做的。」他用光明磊落的一生詮釋了他的做人之道。
唐鉞(1891~1987)字率黃,原名柏凡,福建閩侯人。中國現代實驗心理學家、心理學史家。1914年入美國康奈爾大學修習心理和哲學。畢業後,在哈佛大學研究院哲學部心理系繼續深造並從事心理學研究工作,1920年得博士學位。
蕭其煊(1894-1945)字叔萱,福建閩侯人。保定陸軍學堂和北京陸軍大學畢業。歷任福州軍務司科長、營長、北京陸軍講武堂教官。旋留學日本,於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回國後,於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任奉天陸軍第二梯隊參謀長。
張鈺哲(1902.2.16-1986.7.21)福建閩侯人。1926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文學系。1929年獲美國葉凱士天文台天文學博 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名譽台長,中國天文學會名譽理事長。1928年發現1125號小行星,命名為「中華」。30多年來拍攝和領導拍攝 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確位置,發現800多顆小行星和3顆命名為「紫金山」的新彗星。1957年初應用天體力學基礎理論對人造衛星軌道問題作了 開創性研究。開創並領導了天文學多個領域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天文學史研究、天文儀器研製、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閩侯人,別名馭聰,又名秋心。現代散文家,優秀的散文文體家,郁達夫稱之為「中國的愛利亞」。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淚與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淚與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
陳景潤(1933~1997)年生,福建省閩侯人。是著名的數學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陳景潤早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曾任職於北京一所中學,後任職於廈門大學圖書館。曾從師於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1956年,在華羅庚先生的推薦下,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他很早就對「哥德巴赫猜想」問題有獨到的見解, 經過多年的精心解析和推算,終於取得了世界領先地位。他所證明的(1+2),是一個200多年來許多科學家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為了採摘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沿著極其艱難曲折的路不斷攀登。他身患腹膜炎、肺結核等多種疾病,醫生一次次給他開了病假條,可是他從早到晚不停筆,甚至連節假日也不停止工作。「二 層半」的資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個位子,即使他沒有來,人們也很少去坐它。
劉以鍾 (1889—1918),字資厚,福建閩侯人。1905年肄業全閩師范學堂。考選福建留日學生,入宏文學院及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歷經7年,研究教育學,崇尚人格教育。畢業回國後,任全閩兩級師范學堂教習。1912年任福建教育司次官。同年夏,被推薦為出席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的福建代表。1914年參加全國教育聯合會,並被聘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1917年,任教育部視學,9月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後又調任教育部參事。
嚴愷(1912—2006),福建閩侯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水利和海岸工程專家。現任河海大學名譽校長,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水利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他從事水利事業近70年,為中國的水利教育和建設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林祥謙,1892年10月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一個農民家庭。1906年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1912年到京漢鐵路江岸機車車輛廠當鉗工。1921年12月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會議,並作為發起人之一籌備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1922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江岸京漢鐵路工會委員長。
⑨ 閩侯縣的著名人物
閩侯縣近現代著名人物人物 標簽 人物 標簽 林則徐 民族英雄 林徽因 著名建築師、詩回人、作家 林覺民答 民主革命者 嚴復 啟蒙思想家 陳寶琛 末代帝師 林白水 報界先驅 林祥謙 「二七」烈士 林森 國民政府主席 林庚 北京大學教授 侯德榜 化學家 陳體誠 公路運輸專家 張鈺哲 天文學家 陳岱孫 中國當代經濟學家 薩本棟 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 薩本鐵 化學家,計算機科學家 薩師煊 中科院院士 薩鎮冰 愛國將領 陳運和 中國名詩人 陳彪 科學院士 龔子榮 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國務院副秘書長、中共中央辦公廳常務副主任 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 資料來源:
⑩ 中國歷史上哪些人是福建人
福建歷史上人才薈萃,涌現出一批在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傑出人物,如天文學家蘇頌,思想家朱熹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學家李贄,音韻學家陳第,學者、書法家黃道周、蔡襄,文人嚴羽、楊億、柳永,史學家鄭樵、袁樞,民族英雄鄭成功、林則徐,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林紓,鐵路建設專家詹天佑等。他們以自己的膽識和獻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下列舉近現代的幾個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少穆,福州閩侯人,。嘉慶進士。曾與龔自珍、魏源、黃爵滋等提倡經世之學。歷官道員、按察使、布政使、東河河道總督、巡撫,以干練廉明名重於時。1838年7月,他遵旨籌議《嚴禁鴉片章程》六條,極力贊成黃爵滋的主張。他說:「(吸煙)論死之說,私相擬議者,未嘗乏人,而毅然上陳者,獨有此奏。然流毒至於已甚,斷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頹波,非嚴蔑濟。」林則徐在兩湖地區厲行禁煙,成績斐然。同年9月,他再陳道光皇帝,痛切指出:鴉片「迨流毒於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的言行,使他成為主張禁煙的著名代表人物。
葉祖珪(1852-1905),字桐侯,福建閩侯人,出生於一個塾師家庭,共有兄妹九人,葉祖 珪排行第三,由於看到家庭負擔很重,便放棄了科考之途。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1871年7月畢業,船政第一期畢業,畢業時在寫給洋 教習卡羅的告別信上說道「願盡所能為國效勞」,1876冬年作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學生,與劉步蟾、薩鎮冰等被選派出國,1877年春進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 校學習,先後在英國海軍「索來克伯林」號裝甲戰列艦(與英國王太子同艦實習)、「芬昔勃爾」號巡洋艦實習,三年期滿後回國,洋監督恭薩克對他的評語是:「勤敏穎悟,歷練甚精」,堪「勝管駕官之任」。
鄭孝胥(1860-1938)福州閩侯人,字太夷,號蘇戡,一作蘇龕。嘗取東坡『萬人如海一身藏』詩意,顏所居曰『海藏樓』,世稱『鄭海藏』。宣統三年,任湖南布政使;八月, 武昌起義,辭職之瀘,以鬻書自給,一度任商務印書館董事,民國十二年,以二師傅陳寶琛,英人庄士敦之薦,任為小朝廷『懋勸殿行走』。 林白水(1874—1926),福州閩侯人,教過書、辦過學、從過政,但就其一生來,主要還是辦報,自1901年他27歲出任《杭州白話報》主筆以來,25年間他先後創辦或參與編輯的報刊就有10多種,經歷了晚清到軍閥肆虐的動盪歲月。
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福州閩侯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學堂,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1905年 與陳意映結婚。1906年自費去日本留學,專攻日語。翌年補為官費生,入慶應大學文科,攻讀哲學,兼習英、德文。此間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並加入同盟會。 1911年春,得知黃興、趙聲等在香港建立統籌部,籌劃廣州起義,遂赴香港,後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7日,與陳更新等率福建志士進入廣州。下午5時 30分,隨黃興勇猛攻入總督衙門,縱火焚燒督署。沖出督署後,轉攻督練所,途中與清巡防營大隊人馬相遇,展開激烈巷戰,受傷力盡被俘。清兩廣總督張鳴歧、 水師提督李准親自在提督衙門內審訊,他毫無懼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談,綜論世界大勢和各國時事,宣傳革命道理。又在堂上發表演說,談到時局險惡的地方,捶胸 頓足,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後奉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關押幾天,滴水米粒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刑場,從容就義,年僅24 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著譯有《六國比較憲法論》等。
陳紹寬(1889—1969),字厚甫,閩侯縣人,原福建省副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政協福建省委員會副主席。於 「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投身中國海軍建設,從「鏡清」練習艦上尉大副累升至海軍部上將部長。當了大官的陳紹寬卻不肯與蔣介石同流合污,時常不領他的 情,得罪了蔣介石。抗戰勝利後,由於他反對內戰,被盛怒的蔣介石罷免了海軍部長的官職。陳紹寬絲毫不留戀這一頂官帽,通電辭職,搬到南京揚子江飯店當寓 公。當蔣介石覺得處理欠妥,欲往南京召見陳紹寬時,陳紹寬卻避而不見,當即提早離開南京南下福州,隱居故里臚雷鄉,每日粗茶淡飯,讀書看報。解放後,年逾 花甲、德高望重的陳紹寬被重請「出山」,先後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等要職。 無論為官為民,陳紹寬都廉潔自守。1945年,他解甲歸田時,帶回30多箱行李,竟全部是書籍。以後這些書都貢獻給福建省立圖書館,編為「厚甫書目」。出任福建省副省長期間,陳紹 寬儉朴如舊,而把節省下的錢作為修建臚雷村「臚峰一橋」和「臚峰二橋」的經費。 陳紹寬說:「不論做官與做人,都要光明磊落,清廉自守。」還說, 「當官不是終身職,而做人卻是終身的事。不當官,人還是要做的。」他用光明磊落的一生詮釋了他的做人之道。
唐鉞(1891~1987)字率黃,原名柏凡,福建閩侯人。中國現代實驗心理學家、心理學史家。1914年入美國康奈爾大學修習心理和哲學。畢業後,在哈佛大學研究院哲學部心理系繼續深造並從事心理學研究工作,1920年得博士學位。
蕭其煊(1894-1945)字叔萱,福建閩侯人。保定陸軍學堂和北京陸軍大學畢業。歷任福州軍務司科長、營長、北京陸軍講武堂教官。旋留學日本,於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回國後,於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任奉天陸軍第二梯隊參謀長。 張鈺哲(1902.2.16-1986.7.21)福建閩侯人。1926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文學系。1929年獲美國葉凱士天文台天文學博 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名譽台長,中國天文學會名譽理事長。1928年發現1125號小行星,命名為「中華」。30多年來拍攝和領導拍攝 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確位置,發現800多顆小行星和3顆命名為「紫金山」的新彗星。1957年初應用天體力學基礎理論對人造衛星軌道問題作了 開創性研究。開創並領導了天文學多個領域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天文學史研究、天文儀器研製、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閩侯人,別名馭聰,又名秋心。現代散文家,優秀的散文文體家,郁達夫稱之為「中國的愛利亞」。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淚與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淚與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
陳景潤(1933~1997)年生,福建省閩侯人。是著名的數學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陳景潤早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曾任職於北京一所中學,後任職於廈門大學圖書館。曾從師於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1956年,在華羅庚先生的推薦下,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他很早就對「哥德巴赫猜想」問題有獨到的見解, 經過多年的精心解析和推算,終於取得了世界領先地位。他所證明的(1+2),是一個200多年來許多科學家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為了採摘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沿著極其艱難曲折的路不斷攀登。他身患腹膜炎、肺結核等多種疾病,醫生一次次給他開了病假條,可是他從早到晚不停筆,甚至連節假日也不停止工作。「二 層半」的資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個位子,即使他沒有來,人們也很少去坐它。
劉以鍾 (1889—1918),字資厚,福建閩侯人。1905年肄業全閩師范學堂。考選福建留日學生,入宏文學院及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歷經7年,研究教育學,崇尚人格教育。畢業回國後,任全閩兩級師范學堂教習。1912年任福建教育司次官。同年夏,被推薦為出席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的福建代表。1914年參加全國教育聯合會,並被聘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1917年,任教育部視學,9月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後又調任教育部參事。
嚴愷(1912—2006),福建閩侯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水利和海岸工程專家。現任河海大學名譽校長,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水利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他從事水利事業近70年,為中國的水利教育和建設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林祥謙,1892年10月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一個農民家庭。1906年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1912年到京漢鐵路江岸機車車輛廠當鉗工。1921年12月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會議,並作為發起人之一籌備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1922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江岸京漢鐵路工會委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