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乳山籍作家
姜孟之,山東乳山人。1981年畢業於黑龍江函授廣播大學中文系。1963年參加工作,歷任烏馬河小學教師,文教科科員、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中學校長,宣傳部幹事,伊春市文聯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副主席、黨組書記、主席,《綠地》編輯部主編,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伊春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市作家協會第一屆主席,中國林業文協第一屆副秘書長。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長篇小說《馬齒莧苦鬥記》,小說集《黃牌警告》,中篇小說集《飛龍飛飛》,散文報告文學集《綠色的搖籃》等。評論《散文的前途》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黑龍江分會首屆二等獎,《文學投入經濟懷抱以後》獲1993年菊花獎,小說《老跟漿汁館》獲1982年《小說林》優秀作品獎,報告文學《放下大斧也能生存》獲1989年全軍綠化委員會、林業部綠
.描寫革命戰爭題材的作家馮德英。馮德英,1935年生於山東乳山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5年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說。長篇小說《苦菜花》以故鄉人民抗日斗爭生活為素材的第一部作品。《迎春花》是繼苦菜花以後第二部長篇力作。描寫膠東半島人民,越過了嚴冬的考驗,以頑強的斗爭迎來了解放的春天
仇善文
真是沒有什麼別人了......
⑵ 乳山喜餅的歷史傳說
那麼乳山喜餅到底是從何朝哪代沿襲下來的呢?沒有一個人敢斷然說出個子丑寅卯。早就有史學家研究證明,東夷文化是指以山東為中心的東部地區的文化。乳山是齊魯大地的一部分,於是有人猜測,喜餅應該從東夷文化興起時就有,這一點我沒有見過確鑿的歷史記載,不敢妄下定語。但是,劉備帶著喜餅去娶孫尚香的故事,卻是眼下最早記載喜餅由來的典故。
⑶ 山東乳山墮崮山中的碧霞元君祠始建於哪年代它的歷史簡介
碧霞元君祠初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位於泰山極頂南側,。原名昭真祠,金代稱昭真觀,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改名碧霞靈應宮,又稱碧霞靈佑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後改稱碧霞祠,沿用至今。碧霞祠大殿為五楹,九脊歇山式頂,瓦壟三百六十條,以象周天之數。蓋瓦、鴟吻、戧獸、大脊等均為銅鑄。檐下高懸雍正帝「贊化東皇」、乾隆帝「福綏海宇」巨匾。整個大殿雕梁畫棟,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為壯觀。殿內正中神龕內的碧霞元君貼金銅坐像,鳳冠霞帔,慈顏安詳端莊。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聖母、泰山奶奶,傳說是東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時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經中說,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位證天仙,受玉帝之命,統領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民間傳說碧霞元君能福佑眾生,特別保護婦女兒童,有求必應。現今每年有逾百萬的香客遊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祈神福佑。大殿左右為東、西配殿。東配殿祀眼光娘娘。傳說眼光娘娘能治療各種疾病,保佑人們眼明心亮、身體健康。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類生兒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紅布包一個石膏娃娃帶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賜子,稱為「拴娃娃」。東、西殿之間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時代,大殿輕易不開,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資格進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禱泰山娘娘。
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二十一處重點道教宮觀之一。1985年,這座千年古觀重新交由道教組織管理,作為宗教活動場所開放。
⑷ 乳山市抗日英雄事跡
1942年,敵後抗戰正處在最艱苦的困難時期,日軍對山東抗日根據地進行版更加頻繁的「掃權盪」,這一年內,敵軍千人以上的大「掃盪」就達40多次。膠東半島由於其獨特的戰略位置,一直被日軍作為往來海上與華北之間的重要通道和重要補給基地之一,所以更是日軍頻繁進犯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多次的「掃盪」中,尤以1942年冬的大 「掃盪」最為殘酷。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親抵煙台,布置這次大「掃盪」,企圖消滅膠東地區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及膠東黨政群機關。八路軍山東軍區第五旅和膠東軍區部隊採取主力以營、連為單位分散活動,同地方武裝、民兵密切結合,分區堅持的方針,進行反「掃盪」。經過軍民艱苦鬥爭,粉碎了敵人對膠東進行的歷時40天規模最大的一次「掃盪」。當然我們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馬石山慘案就是一例。
希望採納
⑸ 乳山有什麼歷史名人嗎男女都可以。乳山有他們的故居之類的嗎
馮德英,寫《苦菜花》的文學家,乳山市金茂大廈對面是馮德英文學館。
⑹ 山東省乳山市的名字來歷
地名由來:
乳山市因境內聳立於乳山口灣南岸渾圓挺拔、頂峰凸起、狀如母乳的大乳山而得名
乳山市是中國沿海的長壽之鄉,被授予「山東省長壽之鄉」稱號 。
乳山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是中國著名作家馮德英長篇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背景發生地,也是聞名全國的民族先鋒「馬石山十勇士」英雄事跡發生地。
乳山市地處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台階式下降。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發源北部山區,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平原。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
乳山市主要地貌類型分為山地、丘陵、平原,微地貌單元有14種。乳山屬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台階式下降。
境內山脈自西向東可分為三列,西列自垛山、馬石山向南延伸至玉皇山;中列由雙山、三佛山、寨山、多福山向南延伸於海陽所半島的帽山、大乳山;東列為昆嵛山脈,由虎山、尼姑頂、黃道頂構成主峰,斜貫東北邊境。
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12座,最高山峰垛山612.6米。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小平原。
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境內山地平均海拔300米以上,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22.4%;丘陵海拔100—300米,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50.3%;平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27.3%。
(6)乳山歷史名乳山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
據境內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和史籍記載,遠在新石器時代,乳山境內就有人類居住。
夏,地屬嵎夷,亦稱東夷。
商時,屬青州。
西周時,屬萊國。
春秋時期,先後為齊國萊地、牟子國地。
秦代,屬齊郡腄縣(治所在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村)。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育犁縣(治所在今育黎鎮城陰村南),此為境內第一次置縣,屬青州東萊郡。
東漢建武五年(29年),育犁縣並入東牟縣。
三國時,屬魏國青州長廣郡東牟縣。
西晉時,屬青州東萊郡牟平縣。
北魏時,屬光州東牟郡觀陽縣(治所一說為今牟平觀水,一說在今海陽發城)。北齊天統四年(568年),由牟平縣、觀陽縣析置文登縣,境域改屬光州長廣郡文登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屬青州東萊郡觀陽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屬河南道登州東牟郡觀陽縣。貞觀元年(627年),改屬萊州文登縣。麟德二年(665年),屬登州牟平縣。
五代因之。
宋時,屬京東東路登州牟平縣。
金時,屬山東東路寧海州牟平縣。
元初,屬益都路寧海州牟平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牟平縣省入寧海州,屬山東省登州府寧海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海陽縣,境內原屬寧海州的乳山鄉全部(轄於疃社、石山社、野子社、玉泉社、寬洪社、龍山社、登寧社、邵村社、桃花社)和城陰鄉的魯濟、興善兩社劃歸海陽縣,其餘仍歸寧海州。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寧海州改稱牟平縣,境內分屬山東省膠東道(民國十七年改稱東海道)牟平、海陽兩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分屬山東省第七行政區牟平縣、海陽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9月,牟海縣全境解放,改屬膠東行政區東海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26日,牟海縣更名乳山縣(以境內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隸屬不變,並確定夏村為縣城。
1950年5月,膠東行政區撤銷,東海專區改為文登專區,乳山縣屬之。1956年3月,文登專區撤銷,乳山改屬萊陽專區。
1958年12月,撤銷乳山縣,原所轄育黎、崖子、午極、馮家、諸往、石頭圈、下初、上冊8個公社劃歸煙台市(1959年11月劃歸新復設的牟平縣),夏村、乳山寨、白沙灘、唐家、海陽所5個公社劃歸海陽縣,南黃、洋村公社劃歸文登縣。
1961年10月5日,根據國務院〔1961〕議字34號文《關於恢復山東省禹城等22個縣和設兗州、嶗山兩縣的決定》,恢復乳山縣,隸屬煙台專區。
翌年1月1日,縣人民委員會正式掛牌辦公。1983年8月,煙台專區改為省轄煙台市,乳山縣隸屬煙台市。1987年6月,威海市升為地級市,乳山縣改屬威海市。
1993年7月17日,國家民政部以民批〔1993〕153號文件批復,同意撤銷乳山縣,設立乳山市(縣級),以原乳山縣的行政區劃為乳山市的行政區劃。8月8日,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
⑺ 從古至今威海的名人
王玉陽(1142~1217) 名處一,號玉陽,據考鄉居在今乳山市馮家鎮一帶。金大定八年(1168年),遇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請為弟子,從師至煙霞洞,「授以正法三十有六」。後玉陽獨去文登鐵槎山(今榮成市)雲光洞結庵修煉,常赤腳往來於山石荊棘,人稱「鐵腳仙人」。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奉詔進京為世宗皇帝講道,凡所應對,無不時中。世宗「延問修真之道,就御果園建道院,給三品俸,敕充生辰醮高功主,賜冠簡紫衣」,玉陽皆上表辭之。未幾,懇求還山,世宗「不諱其志」,仍賜錢20萬為回山盤費。家鄉道徒、百姓聞其歸鄉,「千百相率,前十餘舍遮道歡迎,不令他適」。玉陽遂在聖水岩結茅為庵,行道修煉,收弟子300餘,創立全真教嵛山派。承安二年(1197年),章宗皇帝召玉陽進京,問養身之道,玉陽「以無為清靜少私寡
欲為對」。復問教法規儀治國之道,玉陽「以雅對,妙沃帝心」。帝特賜號「體玄大師」,並再旨留京主持修真觀,玉陽再辭,求還山。帝許之,乃賜道經一藏, 「綾羅絹各兩千匹,月給齋廚錢二百鏹」, 並牒敕聖水庵為「玉虛觀」。還山後,約集「善眾門人」,「獻木」、「獻谷」、「施財」,「剪荊芟草,夷峻堙谷」,修建玉虛觀,時為北方三大道觀之一。玉陽居玉虛觀20餘年,三次受帝王詔見。卒時,「乃沐浴冠帶,焚香朝禮而逝」。生前著作有《雲光集》、《清真集》行世,其中《雲光集》輯詩、詞、歌、賦600餘篇,被收入《道藏》。
王 悅(1456~1510) 字恭軒,(籍貫?威海城裡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赴京游太學,不久返居鄉里,致力於讀書寫作。他熱愛鄉土,悉心調查民俗,收集佚文傳說,首纂《威海衛志》一編,惜失於戰亂。王悅以威海地域的山海奇貌勝景,仿《京都賦》創作《威海賦》,對威海倍加贊美。弘治元年(1488年)明廷有修衛志之命,巡察海道副使趙鶴齡來威海,取閱衛志和詩文舊著,贊賞《威海賦》鋪陳巧妙,氣勢磅礴,足以了解一衛之風物,堪稱傑作,令載入志書。《威海賦》遂流傳於世。弘治年間,由歲貢生任京畿縣丞。因為人疏放,不肯討好上司,任縣丞九年,辭歸鄉里。明正德二年(1507年)春夏間,歷游江南、中州等地名勝,將沿途所見所感,賦詞作記,整理編輯成《南遊錄》三集。他在後記中寫道:「我與江湖似有緣,漫遊何幸一周旋。道途來往七千里,詩句吟哦二百篇。總把名山與勝水,都收斷簡共殘編。
奚囊傾出聊收錄,為付兒童作話傳。」《南遊錄》編成不久病故。
畢 高(1520~1563) 字士登,號月亭,威海神道口村人。善騎射,愛讀兵書,少年時即有抵抗外侮之志,手書「捨生取義,殺身成仁」貼於壁上,以自勵。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襲威海衛指揮同知,後升任登州營後營把總、即墨營守備、泗洲營游擊等職。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3月),升任淮揚營參將,負責揚州、儀征、泰興、高郵、寶應、興化一帶防倭事宜。到任後,見衛所軍隊紀律鬆弛,缺乏訓練,無戰鬥力,便從徐州、邳縣、淮陰、揚州招募剽悍兵勇2000人,從揚州衛存留班軍中精選千人,組成一支抗倭軍,嚴加操練,在淮、揚一帶抗倭戰斗中,屢敗倭寇,功績卓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7月),調任福建興化營參將,分守中路,兼統水寨兵船,為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得力助手。是年12月,戚繼光回浙江作戰,倭寇乘機進犯福建, 圍攻興化城。他率眾固守。倭寇攻城不下,圍困月余。翌年1月,倭寇假扮明兵詐開城門, 他與副使翁時器突出重圍。4月,在與倭寇作戰中陣亡,賜祭葬威海欽村獅子園。
劉振民(1900.5~1938.4) 代號水子,文登界石大界石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1932年4月,任文登二區農民協會宣傳幹事。同年7月,經曹雲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利用賣文具和農民協會幹事的身份,走村串校,廣泛結交進步教師和學生,並積極在農民中發展組織。 1933年春,任中共文登二區區委書記。翌年2月,任膠東特委委員。以行醫為掩護,在文登、榮成石島一帶開展黨的工作,協助建立石島黨支部和新亞葯房聯絡站。
1935年春,任中共膠東特委委員兼宣傳部長。年底,參與組織和領導「一一·四」農民武裝暴動,與張連珠負責指揮東路的行動,並任第三大隊政委。暴動失敗,特委書記張連珠和其他領導人曹雲章、程倫等人犧牲,劉振民和於得水、王亮等人帶領突圍出來的暴動隊員,進駐昆嵛山區,建立了昆嵛山紅軍游擊隊,同國民黨地方武裝展開游擊戰。
1936年4月,劉振民主持在昆嵛山「老蜂窩」舉辦訓練班。同年5月,被派去延安學習,並出席中共中央召開的白區黨代表會議。1937年10月返回膠東,在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部工作。1938年2月,帶領中共海陽縣委組織部李桂岩等3人,去即墨縣國民黨地方武裝韓炳宸部做統戰工作,被韓部扣留,受盡酷刑,寧死不屈,於同年4月被殺害。
叢禾生(1871~1940) 名漣珠,又名寶清,字禾生。文登文城北宮村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以廩生資格考入濟南優級師范第一班。翌年官費留學日本,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夏畢業回國。為挽救孱弱的祖國,他力主學習西方的科學文化,徵得煙台漁業公司總辦王季樵和東海關道何秋輦贊助支持,奔波膠東十餘縣,發動知識分子83人,如徐鏡心、謝鴻濤、馬秋儀等,自費去日本留學。後來這些人大都成為山東辛亥革命骨幹。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5月),叢禾生 與同盟會員於春暄等在煙台創辦東牟公學。該校後來成為同盟會北方支部所在地。 同年8月,再次東渡,入日本叢禾生(1871~1940) 名漣珠,又名寶清,字禾生。文登文城北宮村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以廩生資格考入濟南優級師范第一班。翌年官費留學日本,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夏畢業回國。為挽救孱弱的祖國,他力主學習西方的科學文化,徵得煙台漁業公司總辦王季樵和東海關道何秋輦贊助支持,奔波膠東十餘縣,發動知識分子83人,如徐鏡心、謝鴻濤、馬秋儀等,自費去日本留學。後來這些人大都成為山東辛亥革命骨幹。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5月),叢禾生 與同盟會員於春暄等在煙台創辦東牟公學。該校後來成為同盟會北方支部所在地。 同年8月,再次東渡,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11月,由胡瑛介紹加入同盟會,與孫中山、黃興等人均有交往。1907年1月, 被山東提學司電召回國,任省學務處視學員。武昌起義爆發,他與濟南同盟會員積極響應,成立山東獨立聯合會,被選為會員。後因山東巡撫孫寶琦迫害革命黨人,便回到文登。1912年1月與叢琯珠等發動起義,光復文登。復辟勢力血洗文登時,他正在章子山嶽父家探親,倖免遇難。
1914年,叢禾生創辦省立女二師,任校長。後又創辦曹州中學(後命名省立第六中學),任校長。主持六中教學十餘年間,適逢政局動盪,經費困難。他傾盡全力,以校為家,慘淡經營,延聘中西學士名流如梁漱溟、王近信、張雪門、亓養齋等到校任教,把該校建設成為30年代山東中等學校的楷模。他愛護學生,有如子弟,親授修身課,示以修身立己之道。有患病者,顧撫周至。令學生組織「自治團」,自我管理衛生、自修、風紀等。又組織「互助會」,輔助困難者,薄俸收入,多捐於此。1926年,調任山東大學附設高中部主任。1928年應聘為山東大學講師,並兼重華學院學監和國文教員。1940年病逝於文登縣口子後村。
叢禾生一生淡泊,不慕仕途,專心教育,被譽為山東近代教育家。山東省立第六中學為表彰他同其他三位教師的功績,立「四先生碑」以作紀念(此碑在今菏澤一中院內)。
⑻ 威海名人、環翠區名人、文登區名人、榮成市名人、乳山市名人
李宮俊 姜大明 鞠萍 董潔 張梓琳
⑼ 乳山姓隋氏歷史
隋姓,中國姓氏之一。當代隋姓的人口大約有46萬,排在大姓姓氏中第203位(根據2012年調查結果),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3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大約占隋姓總人口的51%,其次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這五省區又集中了45%。全國形成了以山東和東北為中心的兩塊隋姓分布區。
隋姓是由隨姓分化而來的姓氏,姓氏原作「隨」,後改為隋。相傳早在女媧開天闢地時,就有一個名為隨的人,他的後代就以隨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於隨(今湖北隨州),建隨國,侯爵,為周諸侯國之一。周未,並於楚,原隨國貴族有人以隨為姓。另外,春時戰國時,原陶唐氏之後杜伯的玄孫士會在晉國擔任士大夫職務,以隨為食邑,史稱隨會。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東,子孫留居於此,也姓隨。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隨姓人大都隨例改為隋姓,並進一步發展成為當今隋姓主體。
除從隨姓分化而來外,隋姓還有自己的血統本源。早在漢代時,就有一位名為隋昱的人名載史籍,於東漢初年官至五原太守,其姓氏的來源顯然另有所出。另外在明代,將軍王驥遠征麓川(治所在今雲南騰沖一帶),後又在當地任職。原土著居民請求他賜給像漢人一樣的姓氏,他便以怕、刀、剁三姓相於。後來,以怕為姓的人因姓氏讀音不雅,改為與怕字字形相近的隋姓,從而成為隋姓中的一員。至於在當代,除漢族以外,滿、蒙等民族也都有人以隋為姓。
隋姓得姓以後,在發展中還在清河(今屬河北)一帶形成望族,以致仍被人當作隋姓的代表郡望。同樣,在分布上,隋姓人口也以清河及其附近的山東省最為集中,幾乎佔全國隋姓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另外自古至今的隋姓名人中,如宋高密令隋寶、元代人隋業昌、明巢縣丞隋贇(上斌下貝)、主簿隋翥等人,籍貫也大多集中在這一地區。
⑽ 乳山從九十年代到現在的歷史
乳山歷史悠久,據境內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和史籍記載,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境內就有人類聚居。商、周時期,農、牧、漁業已很興盛。漢時,人民已將柞繭用於繅絲制帛。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境內置育犁縣。東漢建武五年(29年),育犁縣並入東牟縣。此後,境域先後屬文登縣、觀陽縣、牟平縣。隋時,採金業興起。唐時,乳山口已成為與外埠進行物資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時,繅絲、制鹽、釀造、食品等手工業已較發達。清末,夏村、乳山口等地已成為規模較大的商貿之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境域分屬海陽縣、寧海州(1914年改稱牟平縣)。1945年(乙酉年)置乳山縣。因山得名。1930年,乳山境內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活動。1932年,中共牟海縣委建立。1941年2月,劃牟平縣南部和海陽縣東部707個自然村成立牟海縣。是年3月7日,牟海縣第一次參議員會議召開,宣告牟海行署誕生。1942年9月,牟海縣全境獲得解放。1945年1月,牟海縣更名乳山縣(以乳山口南岸的大乳山而得名),確定夏村為縣城。1958年10月撤銷乳山縣,境域分劃歸海陽縣、文登縣及煙台市。1961年10月恢復乳山縣,隸屬煙台專區,1983年11月改屬煙台市(地級)。1987年6月威海市升為地級市,乳山縣改屬威海市。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