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語"一言九鼎"涉及的歷史人物是誰
成語"一言九鼎"涉及的歷史人物是平原君.
話說東周有一國寶,九鼎,是君臨天下的象徵,世人都想擁有它。當時的周朝勢微,又想保住這個鼎,又不敢得罪各個諸侯強國。
秦國仗自己兵多馬壯,想用武力來強迫周王交出寶鼎,周王(應為周顯王〈前321年〉)非常害怕,但又不敢真得罪秦國,這時周出了一個能人,名叫顏率,能言會道,對大王說:「大王,你不用擔心,我向東邊的齊國借兵求救就可以了。」
顏率到了齊國,對齊王說:「如今秦王暴虐無道,興強暴之師、兵臨城下威脅周君,還索要九鼎。我東周君臣在宮廷內尋思對策,最終君臣一致認為:與其把九鼎送給暴秦,實在不如送給貴國。挽救面臨危亡的國家必定美名傳揚,贏得天下人的認同和贊譽;如果能得到九鼎這樣的國之珍寶,也確實是貴國的大幸。但願大王能努力爭取!」齊王一聽非常高興,立刻派遣5萬大軍,任命陳臣思為統帥前往救助東周,秦兵無奈地撤了兵。
當齊王准備向周君要九鼎,以兌現顏率的諾言時,周王又憂心忡忡了。顏率說:「大王不必擔心,請允許臣去齊國解決這件事。」顏率來到齊國,對齊王說:「這次在貴國的義舉下,我們國家才得到保全,所以我們願意讓出九鼎,但是從我們國家到東齊要經過好幾個國家,大王打算借哪條道將鼎運過來呢?」齊王回答:「寡人准備借道梁國。」
顏率說:「萬萬不可借道梁國,因為梁國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們在暉台和少海一帶謀劃這件事已很長時間了。所以九鼎一旦進入梁國,必然很難再出來。」於是齊王又說:「那麼寡人准備借道楚國。」顏率回答說:「這也行不通,因為楚國君臣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葉庭(地方名)進行謀劃。假如九鼎進入楚國,也絕對不會再運出來」。齊王說:「那麼寡人究竟從那裡把九鼎運到齊國呢?」
顏率說:「我東周君臣也在私下為大王這件事憂慮。因為所謂九鼎,並不是像醋瓶子或醬罐子一類的東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懷中就能拿到齊國,也不像群鳥聚集、烏鴉飛散、兔子奔跳、駿馬疾馳那樣飛快地進入齊國。當初周武王伐商紂王獲得九鼎之後,為了拉運一鼎就動用了9萬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萬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難以計數,此外還要准備相應的搬運工具和被服糧餉等物資,如今大王即使有這種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從哪條路把九鼎運來齊國。所以臣一直在私下為大王擔憂。」
齊王說:「賢卿屢次來我齊國,說來說去還是不想把九鼎給寡人了!」顏率趕緊解釋說:「臣怎敢欺騙貴國呢,只要大王能趕快決定從哪條路搬運,我東周君臣可遷移九鼎聽候命令。」齊王終於打消了獲得九鼎的念頭。
由此可見,九鼎的分量之重。《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毛先生(毛遂)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意思是「一句話抵得上九鼎」,形容一句話的作用很大。後來,人們漸漸引申出「一言九鼎」的成語。——《戰國策·東周策》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貳』 涉及這些成語的歷史人物是誰
1勾踐
2班超
3江淹
4馬援
5趙括
6趙高
7苻堅
8曹操
9韓信
『叄』 寫出這句話涉及的歷史人物
睢園:指西漢梁孝王在睢陽建造的菟園。園中多綠竹,梁孝王常和能文善賦之客在此飲宴。這里借指滕王閣。彭澤:指彭澤令,陶淵明,此句有比喻座中也有像陶公之雅量。鄴水朱華,應該是取自曹植《公宴詩》中「朱華冒綠池「的典故。臨川,指在當時在臨川做官的謝靈運。
這句話涉及: 梁孝王、陶潛、曹植、謝靈運
『肆』 下列涉及歷史人物的成語有哪些
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
投筆從戎 班超
江郎才盡 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在安逸享樂中才情減退。
馬革裹屍 馬援
紙上談兵 趙括
指鹿為馬 趙高
風聲鶴唳 苻堅 謝玄
望梅止渴 曹操
暗度陳倉劉邦項羽
『伍』 下列成語涉及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卧薪嘗膽 ——勾踐(越王)
投筆從戎——班超(漢)
江郎才盡——江淹(南朝)
馬革裹屍——馬援(漢)
紙上談兵——趙括(戰國)
指鹿為馬——趙高(秦)
風聲鶴吠——符堅(晉)
望梅止渴——曹操(三國)
暗度陳倉——劉邦(漢)
『陸』 指出下列成語中涉及的歷史人物
曹操
越王勾踐
大禹
廉頗
『柒』 脫穎而出涉及的歷史人物是誰
脫穎而出涉及的歷史人物是趙國的毛遂和秦朝的宰相李斯。
『捌』 指出下列成語涉及的歷史人物。 (1)望梅止渴( ) (2...
曹操
藺相如
趙括
趙高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所掌握的成語知識了解成語的出處來判斷。可先判斷一個大致的范圍,再考慮具體的出處,判斷有關人信息。
考點: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