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上的悲情皇後
隋朝的蕭皇後·
關於蕭皇後的出身,<<北史>>和<<隋書>>都有記載,曾祖是梁朝傑出的文學家昭明太子蕭統.父親蕭巋是赫赫有名的西梁王,帝室後裔,根正苗紅.
1. 楊廣:掀起你的紅蓋頭
老公楊廣曾是歷史最牛最帥最有本事的皇帝,」美姿儀,少敏慧」.命運本來安排她姐姐進入洞房花燭夜的,可婆母獨孤皇後相當厲害,硬是讓她做了晉王妃子.原因簡單:」性婉順,有智識,好學解屬文,頗知占候」.
鞭炮齊鳴,鼓月喧闐,.楊廣撥亮花燭,掀起蕭家四姑娘的蓋頭來.
大業元年,35歲的蕭妃晉升為蕭皇後,這是她和丈夫苦守23年的酬勞.可做了天子的楊廣突然變了,變的犯起了大頭症:貪婪,好色,猥瑣,剛愎自用,反復無常!……
2. 女戰俘,最怕男人過手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良言勸不了該死鬼,花樣帝王,到了花樣輪回,楊大老闆自詡「好頭顱」,然而618年還是被叛臣用一條褲腰帶勒死了.
揚州明月,顧影自憐.
寡婦門前是非多!
國色的皇後,誤入紅塵.宇文化及霸佔了她,竇建德搶來後做起了地下二奶.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蕭皇後不得不賣肉生存……
苦樂年華,沒多久.處羅可汗承蒙隋文帝的女兒的推薦,納蕭氏於羅帳.處羅死後,姑嫂而人又順理成章地侍奉他的弟弟頡利可汗.
春雨江南,江都月下,淚已流光……
3. 李世民:恨不相逢未嫁時
公元630年,年已花甲的蕭氏,依然貌若天人,可鬢上白發,兩行清淚,是滄桑的苦累……
唐太宗破格接待他的親表嫂,恨不相知,今又重逢,多少惆悵,欲語還休……
貞觀23年,半世女俘蕭皇後離開塵世.日日夜夜,揚州的明月流淌著哀怨的淚水……
『貳』 <三國演義>里的人物介紹.
劉備
此圖為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中的劉備像,為存世的最為客觀的版本,請勿隨意改動,尤其不允許改為日本漫畫中的劉備形象!!
漢昭烈帝 劉備 (161-223) 官職:皇帝 皇叔 左將軍 宜城亭侯
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與關羽、張飛一道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寨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謚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桃園結義
民間俗傳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兄弟。《三國演義》第一回:"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
孫權(字仲謀)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大帝,吳國的開國皇帝。幼年跟隨長兄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208年,孫權起兵西進,收復甘寧,剿滅了黃祖。
同年,曹操南下,劉備大敗,曹操佔了荊襄後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東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黃蓋為首,主和以張昭為首。張昭在當時是很有說服力的,但孫權卻有意一戰。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曹操的種種弊端,說明戰有望獲勝。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為主帥,出兵三江口,與曹操決戰。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戰後,孫權為聯合劉備,將其妹孫尚香嫁給劉備。後又從魯肅之計,將荊州借給劉備。後劉備取川成功,孫權讓劉備歸還荊州,劉備不從。魯肅單刀會後討回了三郡。後孫權出戰合淝,被張遼擊敗。217年,魏吳大戰於濡須口,雙方均不能獲勝。濡須口之戰後,孫權與曹操和睦,並簽定了魏吳秘密同盟,共伐關羽。
219年,關羽攻打樊城,孫權任命呂蒙取下荊州。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取下荊州,又在麥城生擒了關羽。關羽被帶到建業後,孫權將關羽殺害,並將頭顱送給曹操。220年,曹丕代漢。孫權宣稱東吳是魏國的附庸,曹丕授予孫權九賜。221年,劉備稱帝,然後立即起兵攻打東吳,名曰為關羽報仇,實為爭奪荊州。孫權果斷任命39歲的陸遜為都督,迎戰劉備。陸遜在彝陵火攻大破劉備。223年,劉備病逝,諸葛亮為了北伐,派鄧芝過江講和。孫權與蜀漢和睦,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讓徐盛火攻破敵。226年,曹丕病逝。孫權親自率軍攻打江夏,卻因太守文聘的堅守而敗。
229年,孫權稱帝,東吳政權正式成立。234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卻敗於揚州都督滿寵。稱帝後的孫權日益驕奢,寵信呂壹,大將軍陸遜憂憤而卒。在立太子方面,孫權犯了很大的錯誤。太字孫登夭折後,孫權先是廢了孫和,又賜死孫霸,最後立孫亮為太子,這為日後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252年,孫權病逝,終年71歲。
孟德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統帥。
曹操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中的一員。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後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太尉等官。
曹操是曹嵩的長子,他「少機警,有權數」,自幼博覽群書,善詩詞,通古學。曹操也有過人的武藝。曹操「任俠放盪,不治行業」,未被時人所重,但素以知人名世的太尉橋玄一見曹操就大為驚奇,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隨之,橋玄又讓曹操去拜訪漢末主持「月旦評」的名士許子將,許子將評價曹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由此,曹操漸知名於世。
龐統
龐統,字士元,早年便以「鳳雛」之名與諸葛亮齊名於荊州。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龐統傳》)。劉備領荊州牧,龐統來投,但未得重用,不過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其後經諸葛亮、魯肅極力推薦,劉備方才再度召見龐統,與之談論軍國大事,大為器重,於是拜龐統為治中從事,不久又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和魯肅舉賢薦能的寬廣胸襟固然令人欽佩,但龐統本身具有的非凡才華,恐怕才是其最終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龐統正是實現隆中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為劉備集團提供了進一步飛躍的契機。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取得荊州、站穩腳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荊益,然後兵分兩路,消滅曹操,最終統一天下。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打敗南下的曹操,又趁機取得荊南四郡,進駐南郡,可以說已經實現了「隆中對」的初步目標。龐統的職位變化,也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因為軍師中郎將不是一般的軍師,後者止絕軍謀,而前者既參謀決策,又統御兵權。劉備設兩個軍師中郎將,意味著要將兵力分成兩部分,去執行兩個大任務了。
不久之後,經過精心策劃,再加上益州內部張松、法正、孟達等人的策應,入川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諸葛亮、龐統各司其職,前者負責留守荊州、鞏固後方,後者負責輔佐劉備,進占益州。兩人之所以作出如此分工,也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進占益州和鞏固荊州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不進占益州,則不能實現一統天下、興復漢室的大業;不鞏固荊州,則進占益州的行動缺乏可靠的後方保證。要同時完成這兩件大事,必須要有諸葛亮一流的人才協助劉備才行。綜觀劉備早期的謀臣團,「麋竺、孫乾、簡雍、伊籍,皆雍容風議,見禮於世」(《三國志·蜀書》卷8陳壽評曰),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實非其所長。毫無疑問,無論是進占益州,還是鞏固荊州,諸葛亮都是最適合的人選,但他分身乏術,只能顧一頭;而龐統不但學識淵博,善於鑒別人物,而且有「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本事,正適合協助劉備進占益州。在入川過程中,龐統不但協助劉備作出了幾次意義重大的正確決策,而且以其獨有的聰明才智,使劉備擺脫了信義寬仁等觀念的束縛,為日後平定西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不幸的是,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中箭身亡,年僅三十六歲。
吳國將領周瑜幫助劉備攻取荊州,兼任南郡太守,龐統仍為功曹。周瑜去世,龐統送葬到吳地。吳人多聞其名,因此,當他要西返荊州時,眾多知名人士齊會昌門,為他送行,陸績、顧劭、全琮都參加了聚會。龐統又開始品評人物,他說:「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接著,他又對全琮說:「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陸績、顧劭對龐統說:「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於是,龐統跟他們深相結交而歸。
事後,有人曾問龐統:「照您看,陸績比顧劭好嗎?」龐統說:「駑馬雖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罷了。駑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負載的哪裡只是一個人的重量呢?」據說,顧劭去見龐統,住在龐統那裡,兩人談論起來。顧劭問:「您有善於知人之名,你說說,我和您相比,誰好一些?」龐統說:「講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我可就比您強一點了。」顧劭認為龐統的話有道理,和他親近起來。
周瑜
【周瑜】(175—210)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謀善斷,人稱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奠定三分天下基礎。後圖進中原,不幸早逝。(商務印書館《新華詞典》1288頁。)
簡明傳記
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於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盪江東。後來回去鎮守丹陽。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孫策相待甚厚,又同時迎娶有「國色」之稱的二喬,成為連襟。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為中護軍,執掌軍政大事。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拒曹,而指揮全軍在烏林迎擊曹軍取得勝利。赤壁大戰之後,周瑜諫議孫權將劉備安撫在吳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孫權未採納。孫權後來採納周瑜的諫議,擬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然後消滅曹操,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准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孫權曾為其素服吊喪。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維恩顯著。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生平事跡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為東漢太尉。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長壯有姿貌」(《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周瑜志向遠大,自幼刻苦讀書,尤喜兵法。他生逢亂世,時局不靖,烽火連延,戰端四起,於是總想廓清天下。
周瑜與孫策是摯友。當年孫堅兵討董卓時,家小移居舒縣。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且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兩家有無通共。周瑜和孫策在此廣交江南名士,很有聲譽。
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志,統率部卒。周瑜從父周尚為丹陽太守,周瑜去看望,時孫策入歷陽(今安徽和縣西北),將要東渡,寫信給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孫策,給他以大力支持。孫策十分喜悅,說:「吾得卿,諧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於是,二人協同作戰,先克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今安徽和縣東,當利水入江處)、當利,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今江蘇江寧秣陵關),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佔湖孰(今江蘇江寧湖熟鎮)、江乘,進入曲阿(今江蘇丹陽),逼走劉繇(參見孫策平江東之戰)。時孫策部眾已發展到幾萬人。他對周瑜說:「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於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陽。
不久,袁術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到了壽春(今安徽壽縣)。袁術發現周瑜有才,便欲收羅周瑜為已將。周瑜看出袁術最終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只請求做居巢縣長,欲借機回江東,袁術同意了周瑜的請求。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經居巢回到吳郡(今江蘇蘇州)。孫策聞周瑜歸來,親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將,調撥給他士兵兩千人,戰騎五十匹。此外,孫策還賜給周瑜鼓吹樂隊,替周瑜修建住所,賞賜之厚,無人能與之相比。孫策還在發布的命令中說:「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和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陽時,他率領兵眾,調發船糧相助於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論功酬德,今天的賞賜還遠不能回報他在關鍵時刻給我的支持呢!」周瑜時年二十四歲,吳郡人皆稱之為周郎。
因廬江一帶,士民素服周瑜的恩德信義,於是孫策命他出守牛渚、後來又兼任春谷長。不久,孫策欲取荊州,拜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隨軍征討。周瑜、孫策攻破皖城,得到橋公兩個女兒,皆國色天姿。孫策自娶大喬,周瑜娶小喬。(註:大喬、小喬本姓橋,後橋、喬二姓不分,都作喬,通稱二喬,連他們的父親也被叫做喬國老。)孫策對周瑜說:「橋公之女,雖經戰亂流離之苦,但得我們二人作女婿,也足可慶幸了。」
接著進攻尋陽,敗劉勛,然後討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廬陵。周瑜留下來鎮守巴丘。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臨終把軍國大事託付孫權。時孫權只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數郡,其偏遠險要之處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傑散在各個州郡,他們只注意個人安危去就,並未和孫氏建立起君臣之間相互依賴的關系。關鍵時刻,首先出面支持孫權的是張昭、周瑜、呂范、程普等人。周瑜從外地帶兵前來奔喪,留在吳郡孫權身邊任中護軍。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禮對待孫權,同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軍政大事,其他人自然不敢有異議異動。
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兵威日盛,志得意滿,以為天下可運於掌。於是,在建安七年(202年),下書責令孫權,讓他把兒子送到自己這里來做人質。孫權亦是人英,當然不願如此受制於人,便召集群臣會商。臣下眾說紛紜,張昭、秦松等重臣,猶豫再三,不能決斷。
孫權本意雖不想送人質,但由於沒有得到強有力的支持,也有點舉棋不定。於是,他只帶周瑜一人到母親面前議定此事。周瑜立場堅定,堅決反對送人質,他給孫權分析利害說:「當年楚君剛被封到荊山之側時,地方不夠百里。他的後輩既賢且能,擴張土地,開拓疆宇,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據荊揚之地,直到南海。子孫代代相傳,延續九百多年。現在將軍您繼承父兄的餘威舊業,統御六郡,兵精糧足,戰士們士氣旺盛。而且,鑄山為銅,煮海為鹽,人心安定,士風強勁,可以說所向無敵,為什麼要送質於人呢?人質一到曹操手下,我們就不得不與曹操相呼應,也就必然受制於曹氏。那時,我們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過就是一方侯印、十數仆從、幾輛車、幾匹馬罷了,哪能跟我們自己創建功業稱孤道寡相提並論呢?為今之計,最好是不送人質,先靜觀曹操的動向和變化。如果曹操能遵行道義,整飭天下,那時我們再歸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驕縱,圖謀生亂,那麼玩兵如玩火,玩火必自焚,將軍您只要靜待天命即可,為何要送質於人呢?」
周瑜這番話,說到了孫權心裡。孫權的母親也認為該這樣做,她對孫權說:「公瑾的話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一個月,我一向把他當兒子對待,你該把他當成兄長才是。」孫權便沒給曹操送人質。
周瑜越來越得孫權的信賴,而他也越發竭誠盡智,為孫氏集團的崛起奔波勞碌,不辭辛勞,說得上忠貞不二。《江表傳》記載,曹操曾派人去游說,想使周瑜為自己所用,所派的人是九江蔣干。 蔣干儀容過人,很有才氣,善於辯說,江淮人士,無人能比。 這次受命後,他頭戴葛巾,身著布衣,裝作閑游,去見周瑜。 周瑜猜出了他的來意,出來迎接,劈頭便問:「子翼真是用心良苦,居然遠涉江湖,替曹操來做說客!」蔣干被周瑜開口便道破機關,頗為尷尬。勉強自解:「我和您本是州里鄉親,這次來,不過是來拜訪您,順便看看您的部隊罷了。您卻說我是說客,豈不過分?」周瑜笑道:「我雖不及夔與師曠,稱不上知音,但聞韶賞樂,足知雅曲。」言下之意,你的心理,我是清清楚楚。 於是請蔣干進入營帳,擺設酒宴,盛情款待,酒罷,對他說:「我有軍機密事,您先到外面客館住下,等事辦完,我去請您。」三天之後,周瑜又把蔣干請人營中。這次,先領著他遍觀軍營,檢視倉庫和軍資器仗,然後,仍然置酒高會。席間,周瑜向蔣干展示了自己的侍從、服飾珍寶,並對他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忠臣之義,內結骨肉之親,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即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周瑜既已表示得十分堅決,蔣干也就無話可說,只好微笑。 蔣干回見曹操,對曹操說,周瑜器量端雅,趣致高卓,言詞說他不動。 天下之士,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斬其首領,俘萬餘人。江夏太守黃祖遣部將鄧龍率數千人入柴桑,周瑜率軍擊之,生俘鄧龍。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參見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後,想進而統一全國,第一個戰略目標便是荊州。時劉備中原逐鹿失敗,正寄居在荊州劉表那裡。孫權也早看中了荊州之地。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討江夏,周瑜為前部大督都,打敗了盤踞在那裡的黃祖。
曹操恐孫權佔了先手,在同年九月,大舉揮師南下。時劉表病死,劉琮不戰而降。劉備力孤,無法與曹操爭衡,率眾南逃。
曹操順利佔領荊州,收降劉琮的八萬人馬,擁有大軍數十萬,實力陡增,驕橫益甚。揚言要順流而下,席捲江東。行前,曹操寫信給孫權,信中說:「我奉旨南征,劉琮束手就擒。如今我訓練了大軍八十萬,准備與您會獵江東。」
在這嚴重的局勢面前,東吳的謀臣將士十分驚恐。孫權召集他們商討對策,以張昭為首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應該「迎曹」。他們說:「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斗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只有魯肅等少數人力主「抗曹」,然而不足以扭轉局勢。魯肅建議孫權把周瑜從外地召回。
周瑜一歸來,便力挽狂瀾。他針對「迎曹」派的觀點向孫權指出:「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揖,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藁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擒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孫權聞言大喜,對周瑜說:「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台,此天以君授孤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當夜,周瑜為了堅定孫權的信心,消除他的疑慮,又單獨進謁。他對孫權說:「大臣們一見曹操的戰書上寫有水步兵八十萬,心中恐懼,也不認真推測一下虛實,就提出了降敵的見解,這是沒道理的。現在,我們可以認真地估算一下,曹操所帶的中原士兵,最多十五、六萬,而且是經過長途跋涉、疲憊不堪之眾;收降劉表的人馬,最多不過七、八萬,而且這部分人尚心懷觀望、懷疑,並未一心一德。曹操統御著這些疲憊病弱、狐疑觀望的士兵,人數雖多,何足畏懼?我們只要有精兵五萬就完全可以戰勝他。請您不要遲疑,不要有所顧忌。」
孫權聽了,大受感動,拍著周瑜的背說:「公瑾之言,大合我心!張昭等人,顧惜家人妻小,只為小我考慮,真讓我失望。只有你與魯肅的看法跟我一致,這是老天讓你們二人來輔助我的!五萬人,一時難以湊全。但我已選好三萬人馬,船隻糧草和各種戰具也已准備妥當,你和魯肅、程普馬上就可以帶兵出發。我會繼續調發人眾、糧草,做你的後援。你能一戰破曹,當然好,假如遇到挫折,就回來找我,我將與曹操決一死戰!」
時劉備欲率軍渡江,與魯肅在當陽相遇,共圖計策,劉備於是進住夏口,派諸葛亮謁見孫權,孫權與劉備遂結成聯盟,共同抗曹。
孫權任命周瑜為左督,統軍三萬。程普為右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協助周瑜。周瑜和劉備部隊會師,沿江而上,與曹軍在赤壁相遇。曹軍新到江南,不服水土,疾病流行,士氣低落。剛一接戰,立即敗退,只好駐扎在江北,想等冬天過後,第二年春天再戰;周瑜所部,初戰獲勝,士氣振奮,駐扎在南岸。
曹營將士,好多人不習水性,為了克服這一弱點,曹操下令把戰船用鐵索鎖在一起,上面鋪上木板,連接成水上營寨,以便利行走。他自以為得計,稱這些船為連環船。 看到這種情況,周瑜部下老將黃蓋獻計:「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周瑜認為黃蓋說得有理。便選蒙沖斗艦數十艘,裡面裝滿柴草,澆上油脂,外面用帳幕包裹,插上牙旗,做好火攻的准備。
黃蓋先派人送信給曹操,信中說:「我世受孫氏厚恩,地位待遇本不低卑,但是,為人當識時務。孫氏要用江東六郡山越之人與中原百萬之眾對抗,眾寡懸殊,勝負已定。江東士吏,不分賢愚,均知此理。只有周瑜、魯肅執意如此。」他還在信中表示:「交鋒之日,蓋為前部,當因事變化,效命在近。」
周瑜選擇了一個刮東南風的夜晚,命令黃蓋帶領數十艘戰船(每一戰船後拖一隻小船,以備放火人員後退時使用),乘風向曹營進發。曹軍以為黃蓋真來投降,毫不防備,只是指點觀看。船隊行到距離曹軍水寨一里左右,黃蓋下令各船同時點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曹操留曹仁守江陵,自己返回北方(參見赤壁之戰)。
周瑜又與程普進軍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兩軍尚未交鋒,周瑜先派甘寧前去占據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馬包圍了甘寧,甘寧向周瑜告急。周瑜採用了呂蒙的計謀,留下凌統守衛後方,親帶呂蒙去救甘寧,解除了甘寧之圍。周瑜率兵屯駐北岸,約定日期大戰曹仁。周瑜親自騎馬督戰,被飛箭射中右脅,傷勢嚴重,退兵回營。曹仁聞周瑜卧病在床,親自督帥士兵上陣攻擊吳兵。周瑜奮身而起,巡視各營,激勵將士,用命殺敵,曹仁只好退走。
孫權任命周瑜為偏將軍,兼仁南郡太守,並把下雋、漢昌、劉陽、州陵作為他的奉邑,讓他屯兵於江陵。
赤壁之戰,中國統一過程暫告中斷,三足鼎立局面已露端倪,周瑜則聲威大震,名揚天下。
赤壁戰後,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已乘機攻佔了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駐在公安。劉表舊部多附劉備。劉備為了進一步擴大地盤,到京口去見孫權,以江南四郡地少,不能安民為理由,請求孫權把南郡借給他,使他得以控制荊州地區的局面。
周瑜上疏給孫權,疏中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但孫權認為曹操在北方勢力太大,應該廣泛招攬英雄人物才能與之抗衡;而劉備又絕非可以輕易制服之人,所以,沒有採納周瑜的建策。
周瑜扼制劉備的計謀未被採用,很不甘心,於是又向孫權獻上另一計策。時劉璋任益州牧,張魯不斷生事滋擾。周瑜對孫權說:「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周瑜這一計劃,非常有戰略眼光。孫權當即表示同意。 周瑜想趕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備工作。半途染病,死於巴丘(今湖南嶽陽。一說死廬陵巴丘,今峽江縣巴邱鎮),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叄』 葛姓起源於那裡
葛(Gě)姓源出有四:
1、出自嬴姓,是黃帝後裔,以封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孟子·滕文公》所載,夏時,黃帝之支庶封於葛,後世子孫以國為氏。
2、出自以部落名作姓氏。據《風俗通》所載,遠古時有部落名葛天氏(今河南省長葛一帶),其子孫後代稱為葛姓。
3、出自洪姓改葛而來。據《姓氏考略》所載,漢時蒲廬,一作葛廬,乃洪曩祖之子,起兵佐漢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縣侯,廬讓封於弟文,向南渡江,家於句容,為吳中葛姓所出。
4、出自他族改姓而來: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賀葛氏入中原後,改單姓葛。
② 清滿洲八旗姓墨勒哲埒氏、格濟勒氏等後均有改姓葛者;赫哲族葛依克勒氏漢姓為葛。
③ 鄂倫春族葛瓦依爾氏漢姓為葛。
④ 裕固族格勒克氏漢姓為葛。
⑤ 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葛姓。
得姓始祖——葛伯。夏朝時,黃帝支庶封於葛(故城在今河南寧陵縣北十五里),為伯爵,故稱葛伯。夏朝末年,商湯欲取夏而代之,首先以都城亳附近的葛國為目標。湯先以助祭為名送牲畜給葛伯,又派人為葛伯耕田,因葛伯殺了為助耕之人送飯的童子,湯以此為借口,一舉攻滅葛國。葛國亡後,後世子孫以國為氏,稱葛姓,他們尊葛伯為葛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盡管關於葛姓源自上古葛天氏之說不盡可靠,但葛姓源於河南卻為大家所認同。葛姓在得姓以後的很長時間里,始終在中原地區發展繁衍。周成王時有羌族人葛由,入蜀至峨嵋山西南的綏山,這說明西周初期已有葛姓人遷入四川。《史記·陳涉世家》中有:「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皆下之」句,說明在秦朝時已有葛姓徙居安徽。《元和姓纂》稱,西漢有潁川太守葛興,東漢有歷任盪陰令、臨汾令的葛龔,為葛興的後裔。葛龔,字元甫,梁國寧陵(今屬河南)人。由此可知,史載葛姓有潁川、梁國之郡望,當形成並昌盛於此際,並且還說明,兩漢時期葛姓仍有留居故國舊地者。東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葛姓還有:《韓 傳》中提到的太守葛興,《天文志》提到的為賊所拘的交趾刺史葛祗。新莽時期,葛廬渡江向南,安家於句容,其後繁衍昌盛,發展成為吳中大族。此支葛姓來源與北方葛姓不同,卻大大壯大了葛姓家族。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板盪,戰火連天,使得原居於河南之葛姓有遷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姓卻一直長盛不衰,並有東晉葛洪為煉丹,攜子侄至廣州。此際至隋唐,由於戰亂、自然災害、官職調遷等原因,今山東、山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均有葛姓人。五代十國時,名將葛從周因仕宦之故由山東鄄城徙居偃師縣亳邑鄉。兩宋時,葛姓以江浙之地繁衍為甚,葛立方由丹陽徙居湖州吳興,葛天民由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徙居台州黃岩。明初,葛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陝西、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等地。自清代開始,閩粵沿海地區的葛姓有渡海赴台,進而播遷海外者。如今,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浙江、江蘇等省多此姓,二省葛姓約佔全國漢族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葛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二。
三、歷史名人
葛 龔:東漢梁國寧陵人,性慷慨壯烈,勇力過人,以善文記知名,有人請其捉刀寫奏章,並照抄上奏,忘自載其名,以龔名進之,故當時有語:「作奏雖工,宜去葛龔。」
葛 玄:丹陽(今屬江蘇省)人,三國吳道士,曾從左慈學道,並入深山修道。道教尊為葛仙翁,又稱太極仙翁。
葛 洪:丹陽句容人,葛玄曾孫,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術家。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養之法,後卒於羅浮山。其對化學、醫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著有《抱朴子》等傳世。
葛 邲:吳興(今屬浙江省)人,宋代名臣。祖籍丹陽,進士及第,官刑部尚書。紹熙年間任左丞相,論疏皆切中時弊。身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薦人才。
葛 密:江陰(今屬江蘇省)人,宋代官吏。中進士,任光州推官,善於審決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格淡泊,號草堂逸老。
葛 林:浙江省杭州人,明代太醫院官。善小兒科,杏林懸壺,醫術高超,因一匕葯治癒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聲大噪,累官太醫院判。有《杏塢秘訣》。
葛 優:北京市人,當代名伶,葛存壯之子。曾出演影視劇多部,擅演小人物,冷峻中見幽默,平實中見功夫。
葛從周:濮州鄄城(今屬山東省)人,五代十國名將。其心情豁達,智勇兼備,先從黃巢,後從朱溫,曾於陣前浴血奮戰救助朱溫,頻戰克敵,戰功顯赫,累任袞州節度使、潞州節度使、太子太師、檢校太師等高職,並封陳留郡王。
葛起耕:丹陽人,宋代詩人。字君顧,負才淪落,以詩自鳴,有《檜庭吟稿》。葛天民: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宋代詩人。字無懷,號補翁。初為僧,後還俗,其詩為葉紹翁所推許,有《無懷小集》。
葛立方:丹陽人,宋代詩人。紹興年間進士,歷官校書郎、中書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著有《西疇筆耕》、《韻語陽秋》、《歸愚集》,詞學晏殊,有《歸愚詞》。
葛勝仲:丹陽人,宋代詞人。紹聖年間進士,元符三年中鴻詞科,曾兩知湖州。有《丹陽詞》。
葛長庚:字如晦,號海瓊子。宋代南京瓊州人。博學多聞,工書善畫,尤精梅竹。開設命館太一宮,封為紫清真人。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號神霄散吏。著有《瓊海集》、《羅浮山志》。
葛徵奇:字無奇,一字輪以,號介龕,明代浙江海寧人,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善畫山水,嘗以自負。側室李因擅畫花卉,得徐黃遺意,有名於時,夫妻曲房靜幾,互以繪事為娛。無奇嘗語人曰:「山水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傳世作品有崇禎七年(1634年)作《溪山清趣圖》,圖錄於《支那名畫寶鑒》;崇禎十三年(1640年)作《山水圖冊》十開,金箋,墨筆,縱28厘米,橫28厘米,筆墨沉著,濃淡相宜,功力頗深,現藏廣東省博物館。
葛德新:山西省浮山人,清代官吏。初任陝西大荔典史。後因抓獲張格爾叛亂黨羽,擢升直隸滄州知州。
葛元煦:清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號理齋,學古齋為室名。少工篆、隸,不輕以酬應。家藏書畫甚巨,嘗輯刻叢書。兼擅鐵筆。
葛士達:清代上海人,同治初隨軍剿捻,官知平定知州。工詩古文。著有《從戎日記》、《遂志齋集》。
葛雲飛:字鵬起。清代浙江省山陰(今紹興)人。道光武進士。為人剛毅勇敢,廉潔正直。制寶刀兩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自勵。道光二十一年九月英軍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將身份,團結從夕)地調來的鄭國鴻、王錫朋二總兵共同抗敵,堅守陣地,奮戰六晝夜。十月一日三總兵中,他最後一個英勇戰死。著有《制械制葯要言,、《浙海險要圖說》、《名將錄》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頓丘郡:漢置頓丘縣,在今河南清豐西南。晉以此為頓丘郡治所(今河南省清豐西南)。北齊廢頓丘郡。唐五代曾以頓丘為澶州治所。
梁 國:即梁郡,漢建梁國,治所在淮陽(今河南省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省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句容縣: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縣。即今江蘇省句容縣。初隸鄣郡,元封元年(公元前109年)改隸丹陽郡。
潁川郡:秦滅韓,以所得韓地置潁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陽翟(今河南省禹縣)。東魏遷治潁陰(後為長社,即今許昌)。隋唐為許州潁川郡。
2、堂號
葛姓的堂號主要有:「清柳堂」、「梁國堂」、「余慶堂」、「崇德堂」等。
五、宗族特徵
1、葛姓得姓是相當早的,比後來成為我國諸家姓氏主流的周文王姬姓後代之得姓,最少要早六七百年。
2、我國有南方和北方兩支不同宗的葛姓。江南葛姓是東漢初年由洪姓分出來的,北方葛姓是傳由葛伯之後,因此說南北兩支葛姓應該沒有血緣上的關系。
『肆』 葛這個姓氏的來歷
一、姓氏源流
葛(Gě)姓源出有四:
1、出自嬴姓,是黃帝後裔,以封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孟子·滕文公》所載,夏時,黃帝之支庶封於葛,後世子孫以國為氏。
2、出自以部落名作姓氏。據《風俗通》所載,遠古時有部落名葛天氏(今河南省長葛一帶),其子孫後代稱為葛姓。
3、出自洪姓改葛而來。據《姓氏考略》所載,漢時蒲廬,一作葛廬,乃洪曩祖之子,起兵佐漢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縣侯,廬讓封於弟文,向南渡江,家於句容,為吳中葛姓所出。
4、出自他族改姓而來: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賀葛氏入中原後,改單姓葛。
② 清滿洲八旗姓墨勒哲埒氏、格濟勒氏等後均有改姓葛者;赫哲族葛依克勒氏漢姓為葛。
③ 鄂倫春族葛瓦依爾氏漢姓為葛。
④ 裕固族格勒克氏漢姓為葛。
⑤ 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葛姓。
★★★得姓始祖——葛伯。夏朝時,黃帝支庶封於葛(故城在今河南寧陵縣北十五里),為伯爵,故稱葛伯。夏朝末年,商湯欲取夏而代之,首先以都城亳附近的葛國為目標。湯先以助祭為名送牲畜給葛伯,又派人為葛伯耕田,因葛伯殺了為助耕之人送飯的童子,湯以此為借口,一舉攻滅葛國。葛國亡後,後世子孫以國為氏,稱葛姓,他們尊葛伯為葛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盡管關於葛姓源自上古葛天氏之說不盡可靠,但葛姓源於河南卻為大家所認同。葛姓在得姓以後的很長時間里,始終在中原地區發展繁衍。周成王時有羌族人葛由,入蜀至峨嵋山西南的綏山,這說明西周初期已有葛姓人遷入四川。《史記·陳涉世家》中有:「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皆下之」句,說明在秦朝時已有葛姓徙居安徽。《元和姓纂》稱,西漢有潁川太守葛興,東漢有歷任盪陰令、臨汾令的葛龔,為葛興的後裔。葛龔,字元甫,梁國寧陵(今屬河南)人。由此可知,史載葛姓有潁川、梁國之郡望,當形成並昌盛於此際,並且還說明,兩漢時期葛姓仍有留居故國舊地者。東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葛姓還有:《韓 傳》中提到的太守葛興,《天文志》提到的為賊所拘的交趾刺史葛祗。新莽時期,葛廬渡江向南,安家於句容,其後繁衍昌盛,發展成為吳中大族。此支葛姓來源與北方葛姓不同,卻大大壯大了葛姓家族。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板盪,戰火連天,使得原居於河南之葛姓有遷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姓卻一直長盛不衰,並有東晉葛洪為煉丹,攜子侄至廣州。此際至隋唐,由於戰亂、自然災害、官職調遷等原因,今山東、山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均有葛姓人。五代十國時,名將葛從周因仕宦之故由山東鄄城徙居偃師縣亳邑鄉。兩宋時,葛姓以江浙之地繁衍為甚,葛立方由丹陽徙居湖州吳興,葛天民由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徙居台州黃岩。明初,葛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陝西、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等地。自清代開始,閩粵沿海地區的葛姓有渡海赴台,進而播遷海外者。如今,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浙江、江蘇等省多此姓,二省葛姓約佔全國漢族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葛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二。
三、歷史名人
葛 龔:東漢梁國寧陵人,性慷慨壯烈,勇力過人,以善文記知名,有人請其捉刀寫奏章,並照抄上奏,忘自載其名,以龔名進之,故當時有語:「作奏雖工,宜去葛龔。」
葛 玄:丹陽(今屬江蘇省)人,三國吳道士,曾從左慈學道,並入深山修道。道教尊為葛仙翁,又稱太極仙翁。
葛 洪:丹陽句容人,葛玄曾孫,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術家。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養之法,後卒於羅浮山。其對化學、醫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著有《抱朴子》等傳世。
葛 邲:吳興(今屬浙江省)人,宋代名臣。祖籍丹陽,進士及第,官刑部尚書。紹熙年間任左丞相,論疏皆切中時弊。身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薦人才。
葛 密:江陰(今屬江蘇省)人,宋代官吏。中進士,任光州推官,善於審決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格淡泊,號草堂逸老。
葛 林:浙江省杭州人,明代太醫院官。善小兒科,杏林懸壺,醫術高超,因一匕葯治癒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聲大噪,累官太醫院判。有《杏塢秘訣》。
葛 優:北京市人,當代名伶,葛存壯之子。曾出演影視劇多部,擅演小人物,冷峻中見幽默,平實中見功夫。
葛從周:濮州鄄城(今屬山東省)人,五代十國名將。其心情豁達,智勇兼備,先從黃巢,後從朱溫,曾於陣前浴血奮戰救助朱溫,頻戰克敵,戰功顯赫,累任袞州節度使、潞州節度使、太子太師、檢校太師等高職,並封陳留郡王。
葛起耕:丹陽人,宋代詩人。字君顧,負才淪落,以詩自鳴,有《檜庭吟稿》。葛天民: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宋代詩人。字無懷,號補翁。初為僧,後還俗,其詩為葉紹翁所推許,有《無懷小集》。
葛立方:丹陽人,宋代詩人。紹興年間進士,歷官校書郎、中書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著有《西疇筆耕》、《韻語陽秋》、《歸愚集》,詞學晏殊,有《歸愚詞》。
葛勝仲:丹陽人,宋代詞人。紹聖年間進士,元符三年中鴻詞科,曾兩知湖州。有《丹陽詞》。
葛長庚:字如晦,號海瓊子。宋代南京瓊州人。博學多聞,工書善畫,尤精梅竹。開設命館太一宮,封為紫清真人。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號神霄散吏。著有《瓊海集》、《羅浮山志》。
葛徵奇:字無奇,一字輪以,號介龕,明代浙江海寧人,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善畫山水,嘗以自負。側室李因擅畫花卉,得徐黃遺意,有名於時,夫妻曲房靜幾,互以繪事為娛。無奇嘗語人曰:「山水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傳世作品有崇禎七年(1634年)作《溪山清趣圖》,圖錄於《支那名畫寶鑒》;崇禎十三年(1640年)作《山水圖冊》十開,金箋,墨筆,縱28厘米,橫28厘米,筆墨沉著,濃淡相宜,功力頗深,現藏廣東省博物館。
葛德新:山西省浮山人,清代官吏。初任陝西大荔典史。後因抓獲張格爾叛亂黨羽,擢升直隸滄州知州。
葛元煦:清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號理齋,學古齋為室名。少工篆、隸,不輕以酬應。家藏書畫甚巨,嘗輯刻叢書。兼擅鐵筆。
葛士達:清代上海人,同治初隨軍剿捻,官知平定知州。工詩古文。著有《從戎日記》、《遂志齋集》。
葛雲飛:字鵬起。清代浙江省山陰(今紹興)人。道光武進士。為人剛毅勇敢,廉潔正直。制寶刀兩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自勵。道光二十一年九月英軍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將身份,團結從夕)地調來的鄭國鴻、王錫朋二總兵共同抗敵,堅守陣地,奮戰六晝夜。十月一日三總兵中,他最後一個英勇戰死。著有《制械制葯要言,、《浙海險要圖說》、《名將錄》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頓丘郡:漢置頓丘縣,在今河南清豐西南。晉以此為頓丘郡治所(今河南省清豐西南)。北齊廢頓丘郡。唐五代曾以頓丘為澶州治所。
梁 國:即梁郡,漢建梁國,治所在淮陽(今河南省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省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句容縣: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縣。即今江蘇省句容縣。初隸鄣郡,元封元年(公元前109年)改隸丹陽郡。
潁川郡:秦滅韓,以所得韓地置潁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陽翟(今河南省禹縣)。東魏遷治潁陰(後為長社,即今許昌)。隋唐為許州潁川郡。
2、堂號
葛姓的堂號主要有:「清柳堂」、「梁國堂」、「余慶堂」、「崇德堂」等。
五、宗族特徵
1、葛姓得姓是相當早的,比後來成為我國諸家姓氏主流的周文王姬姓後代之得姓,最少要早六七百年。
2、我國有南方和北方兩支不同宗的葛姓。江南葛姓是東漢初年由洪姓分出來的,北方葛姓是傳由葛伯之後,因此說南北兩支葛姓應該沒有血緣上的關系。
============================================================
【葛姓宗祠通用對聯】
〖葛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梁郡;
源自葛天。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葛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二、郡望堂號》介紹)。
市無喧鵲;
飯可成蜂。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南宋青陽人葛邠,字用光,乾道初年任青陽知縣,有政績,市上沒有喧鵲之警示,野外卻有馴雉之異象。下聯典指三國時吳國方士葛玄,字孝光,丹陽句容人,相傳隨左慈學道,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經,在閣皂山修道。道教尊為葛仙公,又稱太極仙公,宋代封為沖應真人、沖應孚佐真君。據說曾與客人對坐吃飯,吐出米飯化為蜜蜂。
綏山得道;
定海成仁。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周代羌人葛由,成王時,曾雕刻木羊出賣,後騎羊入蜀中綏山,王侯貴人追隨他一起去的,都得道成了仙。當地諺語說:「能得綏山一枚桃,雖不能成仙,也足自豪。」下聯典出清末浙江省山陰人葛雲飛,字雨田,又字鵬起,道光年間進士,任浙江省定海鎮總兵。英軍侵犯定海時,他與鄭國鴻、王錫朋二位總兵協力抗敵,據守定海土城,血戰六晝夜,英勇戰死。著有《浙海險要圖說》等。
清節著譽;
文記知名。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北宋江陰人葛密,字子發,進士出身,任光州推官,善於審決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情恬談,五十歲時辭官歸家,自號草堂遺老。能寫詩,著有《西昆高致》。下聯典出東漢寧陵人葛龔,字元甫,和帝時以善於文記(文奏,官府文書)知名。安帝時為太官丞,後歷任盪陰、臨汾縣令,均有政績。
位列仙班;
凡煉羅浮。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吳·葛玄,號「葛仙公」。下聯典指東晉·葛洪煉丹於粵中羅浮山。
系承嬴氏;
望出句容。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晉·葛洪,句容(今屬江蘇省)人。
綏山得道;
定海成仁。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葛由,成王時好刻木羊出賣,一日騎羊入蜀中,王侯貴人追上綏山,皆得仙道。下聯典指清·葛雲飛,定海抗英陣亡,謚壯節。
盪陰金石;
句漏丹沙。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葛龔任盪陰令,有政績。下聯典指東晉·葛洪因求丹出為句漏令。
稚川傳冶;
楚輔忠貞。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葛洪。下聯典指宋葛邲。
-----------------------------------------------------------------
〖葛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乞丹砂於句漏;
勒金石於盪陰。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家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人,三國時方士葛玄的族孫。少年時喜歡神仙導養法術,隨葛玄的弟子鄭隱學習煉丹術。司馬睿為丞相時,任他為掾,後任咨議參軍等職。聽說交趾出產丹砂,便請求出任句漏令,攜子侄到了廣州,就在羅浮山煉丹。他把道家術語附會到綱常思想相結合。對化學、醫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記載了當時流行的煉丹方法,保存了中國早期醫學典籍和民間方劑。著作有《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外篇》、《神仙傳》等。下聯典指東漢寧陵人葛龔。
畫有幄圖真跡;
書藏杏塢秘決。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晉代畫家葛洪第三子,不傳名,善繪畫。相傳於大歷初在幄中少頃畫出三人、二樹、一白鹿、一葯笈,皆非常意所及,茅山李舍光見了後說:「此葛洪第三子所畫也。」下聯典出明代太醫院官葛林,善小兒科。成化中充太醫院官。累官太醫院判。有《杏塢秘訣》。
-----------------------------------------------------------------
〖葛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抗英名將有鵬起;
太極仙翁惟孝先。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清代抗英名將葛雲飛,字鵬起,道光武進士,曾任浙江定海鎮總兵。公元1841年,英軍再犯定海,他與鄭國鴻等率兵英勇抗擊,血戰六晝夜後英勇戰死。有《浙海險要圖說》等傳世。下聯典出三國吳道士葛玄,字孝先,曾從左慈學道,道教尊為葛仙翁,又稱太極仙翁。
績境二梅殊可貴;
綏山一桃亦足豪。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明代孝子葛泰,績溪人。正統初,母疾篤,思食生梅,時八月,梅無存者。泰但遇梅樹,盤桓涕泣,竟得生梅二顆如初熟者。持以食母,疾遂愈。下聯傳說周成王時,羌人葛由曾騎羊入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皆得仙道。因有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
繭紙閑臨初斷帖;
膽瓶長養欲開花。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明末書法家葛應典撰書聯。葛應典,字貞白,江蘇省吳縣人。
-----------------------------------------------------------------
〖葛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抱朴煉丹,妻亦壽世;
妙真茹素,母果延年。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晉·葛洪,號抱朴子,著《抱朴子內篇》。下聯典指元·葛妙真,終生吃素,以延母年,母果以壽終。
辭令尹隱居,書傳抱朴;
棄侯封不拜,術煮丹砂。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聯
全典出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術家葛洪,對化學、醫學發展有一定貢獻,有《抱朴子》等傳世。
【中國人民解放軍葛姓當代將軍生平簡介】
葛振峰上將
葛振峰(1944.10-——),河北省清苑縣人。1962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戰士、排長、團參謀、營長,團參謀長、團長,某師參謀長、副師長。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入國軍事學院指揮系學習。1984年任軍副參謀長,1988年任陸軍第39集團軍參謀長,1992年任陸軍第64集團軍軍長。1996年11月任沈陽軍區參謀長,1999年1月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員。2000年12月任解放軍**副校長。2001年7月任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2002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黨委副書記。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90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98年晉升為中將軍銜,2004年6月20日晉升上將軍銜。
『伍』 山東韓氏 輩分 隆平承孔孟 聖賢(晉際)紹禹湯 樂業傳家遠 文章繼盛唐 有知道的么出自哪裡
Zachary 上帝知道的人 男性
Aaron 閃耀的光芒;巍峨高山 男性
Lambert 光明之地 男性
Lucas 發光的 男性
『陸』 韓氏尋祖
樓主的提問還真不好回答,因為我國的姓氏從古至今遷徙很大,而且還不是一次遷徙。某一個地方的姓氏並不是一次從某地遷入,往往經過數代復雜的變更、流動。就某一個具體姓氏來說,又往往分為許多支派,每一種支派的家譜也有多少種版本。因此您要考證您所在地姓氏的起源,最好查看您那一支派的宗譜記載,其他回答由於缺乏必要資料和相關證據而並不準確。
下面就韓姓的一般知識作一個泛泛的介紹,您可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對號入座。
▲韓氏來源主要有四:
一、是出自姬姓
以邑為氏或以國為氏,為唐叔虞之後裔,韓侯為其得姓始祖。西周初年,周公滅唐後,封叔虞於唐,史稱晉國,因建都在唐,故叔虞又稱唐叔虞。春秋時期晉昭侯分封叔父成師於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後為曲沃武公統一。曲沃武公奪得晉國君位以後,滅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韓國,封其叔父姬萬於韓,稱為韓武子,武子的曾孫韓厥以封邑為氏,稱韓氏。當時的韓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韓氏一直在晉國位列公卿。至戰國初,韓厥的七世孫韓虔同趙氏、魏氏一起瓜分晉國,建立韓、趙、魏三國。起初,韓國建都於平陽,到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陽翟。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於新鄭,歷經八代,至韓襄王倉於公元前230年被秦所滅。於是其宗室子孫以國為氏,稱韓姓,並大多聚居在古時的潁川郡。到西漢末年,河南尹韓騫因躲避王莽之亂,移居古時的南陽郡,是為河南、陝西韓氏。
二、少數民族復姓改為韓姓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鮮卑復姓為單音漢姓。北鮮卑族有三字姓「出大汗」氏,北魏孝文帝進行漢化改革時,因「汗」與「韓」音相近,而把「出大汗」改為單姓「韓」氏。同時把鮮卑族的三字姓「破六韓」也改為單姓「韓」了。
明代甘肅臨夏土司改「可汗」氏為韓姓。明代賜元人實哈塔為韓姓。
清朝滿州八旗的「罕札氏」取「罕」與「韓」之諧音,改為韓姓。
清朝甘肅循化廳土司,是撒拉回人,也取韓為其族姓。
錫伯族哈斯胡里氏、韓吉利氏、韓亞喇氏,均改為漢姓的韓氏。
黑龍江省的富裕柯欠克孜族嘎普韓部落也取漢姓的韓為姓。
彝族安韓氏省掉「安」改為單姓韓。
回族、保安、土家、達斡爾、苗族、蒙古、壯族、白族、黎族中也有韓姓。
三、異國韓姓
漢武帝時獲直侯韓陶,朝鮮人。唐憲宗飛龍衛士韓志和系倭國人。
四、源於韓王信
韓王信,是故韓襄王的庶孫,劉邦立為漢王後,立信為韓王,因破項羽有功,漢王即王帝位後,便剖符給他,正式封他為韓王。以潁川為王都。後又下詔把他的封邑改在太原以北的地方,以防禦胡人,並以晉陽為王都。信請求將王都改設在馬邑。後叛漢降胡,並出兵攻打太原,兵敗。韓王信遂與太子亡走匈奴。
這是韓姓比較晚起的一個源頭。韓王信亡走匈奴,生頹當,以後頹當率眾內附,與韓嬰都被封侯。又因軍功,子孫累登顯仕。後遭王莽之亂,分昌黎、三原(漢池陽縣地,在今陝西省中部)、潁川、陽夏(秦代縣名,治所在今河南太康縣)之系,異地而居,但都是弓高侯的後裔。
▲韓姓三祖:
一、遠古始祖:韓浞
韓浞(亦作寒浞),夏代伯明氏之子,今山東濰坊東北人。曾殺羿代夏,立為帝。因為在姬周之前,所以是韓姓的遠古始祖。他是現存所有先秦古籍中記載最早的韓姓人。
二、血緣祖先:唐叔虞
周武王有個幼子叫叔虞,是周代晉國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韓姓的血緣祖先。武王死後,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周公滅唐(今山西省翼城西部)後,把唐封給了叔虞。
三、受姓始祖:韓武子萬
叔虞的兒子名燮(Xiè 音謝),燮自唐徙居晉水旁,就改稱晉侯。燮生武侯,名寧旅,為三世。武侯生成侯,名服人,為四世。成侯生厲侯,名福,為五世。厲侯生靖後,名宜臼,為六世。靖侯生厘侯,名司徒,為七世。厘侯生獻侯,名籍,為八世。獻侯生穆侯,名費王,為九世。穆侯生成師,封於曲沃,是為桓叔,為十世。成師之子萬,即韓武子,為韓氏受姓始祖。
▲源於韓姓的變姓
1、韓氏
韓姓除「韓氏」以外,據《通志·氏族略·一》,韓姓中還有以國爵為氏的,如「韓侯氏」;有以名字為氏的,如「韓嬰氏」、 「韓言氏」、「韓厥氏」、「韓籍氏「」、「韓褐氏」。
2、韓侯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韓侯氏:周宣王時,韓侯支孫氏焉。
《元和姓纂》韓侯氏:周宣王錫命韓侯,支孫氏焉。
《姓鎬》韓侯氏:《韓詩外傳》雲,周宣王大夫韓侯子有賢德。
3、韓嬰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韓嬰氏:姬姓。《姓纂》雲,晉韓宣子元孫也,為韓嬰氏。
《元和姓纂》韓嬰氏:晉韓宣子子孫韓嬰,雲韓嬰氏。
《姓氏尋源》韓嬰氏:《潛夫論》雲,韓桓叔之後有韓嬰氏。鄭夾漈雲,《世譜》韓宣子元孫無名嬰者,惟韓宣王太子名嬰。漢韓王信之子名嬰,為襄城侯。或其後世以為氏。
4、韓言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韓言氏:姬姓。《世本》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元和姓纂》韓言氏:《世本》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魯,為韓言氏。
《姓(角崔商)》韓言氏:《左傳類解》雲,晉大夫韓子魚之後為韓言氏。
《姓氏尋源》韓言氏:「《姓纂》「魚」作「魯」,訛。《潛夫論》雲,韓桓叔之後有韓言氏。
5、韓厥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韓厥氏:姬姓。韓獻子厥支孫氏焉。
《姓氏尋源》韓厥氏:《姓纂》雲,韓獻子厥支孫以為氏。一引作韓獻氏,訛。有斡獻氏出於宋,無韓獻氏。
6、韓籍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韓籍氏:姬姓。晉韓起之子籍,字叔禽,為韓籍氏。
《元和姓纂》韓籍氏:晉韓起子籍,字叔禽,為韓籍氏。《姓(角崔商)》、《姓氏尋源》並引。
7、韓褐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韓褐氏:姬姓。《英賢傳》雲,晉韓厥之後韓子雲,趙肅侯大夫有韓褐胥居。
《古今姓氏書辨證》韓褐氏:《英賢傳》日,韓厥後,趙肅侯大夫有韓褐胥居,《姓腮》與《姓氏尋源》並同。
8、韓餘氏
《通志·氏族略第六》韓餘氏:韓餘氏者,韓氏餘子之族也。《古今姓氏書辨證》韓餘氏:《世本》韓宣子餘子之後氏焉。謹按《春秋》,晉成公宦卿之餘子以為餘氏。蓋嫡子之母弟,官子韓起也。
《姓(角崔商)》韓餘氏:《姓考》雲,晉卿韓宣子之後有名餘子者,奔齊為韓餘氏。《路史》雲,韓信子(應為韓王信)亡人匈奴,景帝時,子頹當亦來降,餘在匈奴者為韓餘氏。
《姓氏尋源》韓餘氏:《路史》其說與《世本》異,疑非是。
9、韓獻氏
《元和姓纂》韓獻氏:晉韓獻子,支孫因氏焉。
10、韓信氏
《姓(角崔商)》韓信氏:出《姓纂》。
《姓氏尋源》韓信氏:《姓纂》雲,韓王信之後有韓信氏。
11、公族氏
《古今姓氏書辨證》上平聲一東:公族氏,東漢《郭泰傳》有公族進階,其先出自晉公族大夫之後。春秋時,驪姬亂晉,詛無畜群公子,自是晉元公族。及成公自周歸,晉始宦卿之嫡子,以鞅欒盈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其後遂有以官為氏者。
《姓(角崔商)》公族氏:《姓源》雲;韓無忌為公族大夫,稱公族穆子,後因氏。又夷姓,後魏獨孤部有公族氏。
《姓氏尋源》公族氏:《風俗通》雲,晉成公立嫡子為公族大夫,韓無忌號公族穆子,後以為氏。《潛夫論》雲,韓桓叔之後有公族氏。
12、平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平氏:姬姓,韓哀侯少子姥,食采平邑,因以為氏。秦滅韓,徙下邑。漢有臣相平當,生晏,司徒。北齊有平筌,望出河內、燕郡。
《路史》:韓哀侯少子姥,食采平邑,後以為氏。
《古今姓氏書辨證》平氏:出韓侯少子姥,食采平邑。秦滅韓,因徙下邑,氏焉。
《姓(角崔商)》平氏:《氏族大全》雲,韓哀侯少子采邑,因氏。《集韻》雲,齊相晏平仲之後。《千家姓》雲,河內族,北齊有平桓。
經何光岳先生考證,他認為:「韓之平邑,在乎陽,今山西臨汾市。為韓哀侯少子姥所封,則平出於姬姓之韓後無疑。」
13、橫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橫氏:《風俗通》雲,韓公子咸,號橫陽君,子孫氏焉。
《姓(角崔商)》平聲升三庚:橫氏,《風俗通》雲,韓王子咸,號橫陽君,因氏。《千家姓》雲,潁川族。《呂氏春秋》橫革佐禹。
《姓氏尋源》橫氏:《荀子·成相篇》橫革佐禹。亦見《呂氏春秋》。橫姓宜始此。《路史》雲,劉後有橫氏,韓萬後有橫氏。《戰國策》楚知橫門君之善用兵,後必有為氏者。
14、俠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俠氏:即莢氏,音莢。韓俠累之後。《急就章》有俠卻敵。
《古今姓氏書辨證》人聲三十帖:俠氏,韓相俠累之後。《急就篇》有俠卻敵。
《姓(角崔商)》俠氏:《姓纂》雲,韓相俠累之後。《姓源》雲,《漢書·功臣表》有俠侯,後以封為氏。《千家姓》雲,平陽族。
《姓氏尋源》俠氏:《史記》俠累。高誘雲,韓傀俠累也。《戰國策》名傀累,一雲即莢氏,音莢。《路史》雲,漢(夾鳥)侯國後有俠氏。
15、藺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藺氏:姬姓,韓厥玄孫曰康,仕趙,食采於藺,因氏焉。
《元和姓纂》藺氏:韓厥玄孫康食采於藺,因氏焉。裔孫相如,為趙上卿。
《古今姓氏書辨證》去聲升一震:藺,今望出中山、華陰。出自姬姓,晉穆侯之子成師,封邑於韓,裔孫韓獻子厥,厥玄孫康,食采於藺,因氏焉。
▲韓姓遷徙概述
韓姓最初得姓是在今陝西韓城,韓姓的繁衍發展主要有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及唐宋三個時期。
戰國之時,是韓姓最主要的發展時期。自三家分晉之後,韓國建都於平陽,韓景侯時,遷都於陽翟,至韓哀侯時,又遷都於新鄭。韓國的多次遷都,使韓姓迅速繁衍,也使得韓姓在河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至後來韓姓迅速成為當地的一大望族,並且成為韓姓歷史上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至漢時,韓姓的兩大郡望已經形成。與此同時,已有韓氏遷居江蘇。
魏晉南北朝之時,因中原多年戰亂,小國林立,韓姓從河南等地大舉南遷。
唐憲宗時,韓愈被貶潮州刺史,為韓姓入廣東最早者。唐末已有韓姓遷至福建。
韓姓的發展、流布,從春秋戰國的遷地、徙都、拓展,經潁昌黎、南陽、相州、越城各個世系,到南宋以後,就幾乎逐漸遍及全國。其中浙江、江蘇、湖北、安徽等地的韓姓,多為韓世忠的支系子孫。
南宋末,曾於建炎南渡至浙江的韓氏後裔御前大將軍韓先,扈駕南下,由浙江人福建,由福建而廣東平遠縣.南宋時,番禺古塌韓氏,南渡之後,先是居於浙江會稽,相傳韓世卿謫廣南後,即居於南雄珠璣巷。後來他的孫子韓振宗(一說韓洪澤)又由南雄徙廣州番禺。
從南宋起,經元、明而至清,韓姓在江南的流布,范圍越來越廣,支系越來越多,人數越來越眾。
湖南湘潭雲湖韓氏,為當地望族。其祖自明代由安徽徙江西,後由江西徙湖南星沙(今長沙),再由星沙徙雲湖。
江蘇蘇州韓氏,是韓琦十二世孫由安徽鳳陽遷往蘇州的,後又有一支由蘇州遷海安(江蘇東部)。另外,蘇州韓氏還有一支是由浙江柘林山頭遷入的。
自南宋以後,浙江、江蘇、安徽、江 西、湖北、湖南、廣東、福建等省,都是韓姓遷居生息之地。每遷徙一次,就開拓一地,流布一方。 四川、廣西、台灣等省,先後也有韓姓遷入。
移居海外的韓姓:
韓姓的流布在海外亦有流布發展,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英國、新加坡、越南、古巴、法國、美國、瑞士等。他們祖孫相繼,僑居國外,艱苦創業,不僅為所在該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而且為中國,為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的聯系,為傳播中華文化,為增進與各有關國家的友誼,也都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在海外韓姓中,各有關國家都出現了一批事業突出、成績顯著、為該國或為當地所認可的代表性人物。
▲從大槐樹遷民之韓姓後裔分布於豫、魯、冀、鄂、皖等地。
▲韓姓家譜介紹
韓姓家譜的內容和體例、格式,一般包括譜名、序、凡例、遺像、像贊、祠規、族約、家法、世系、傳記、遺事、藝文、派字、碑記、婚冠喪祭、族產、墳塋、墓誌銘、祠記、遺稿、跋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序、世系、傳記、派語等。
韓姓家譜的序的內容,一般都是寫本支派之來歷,有的序,不僅溯源,而且旁及有關分支分派;寫先世事跡;闡明家譜的意義;修譜經過,等等。韓姓家譜的序,其中不少都出自名人手筆。
北宋宰相韓琦於嘉佑七年(1062年)中秋日作《韓氏家譜序》,明代劉基於洪武三年(1370年)仲春作《黟北南陽韓氏宗譜序》,明代文學家程敏政作《南陽韓氏宗譜敘》。
▲韓姓家譜文獻目錄
《汾陽韓氏支譜》,1冊,清韓診敬重修,同治六年福蔭堂校刊本。
《汾陽韓氏支譜》,4卷,清韓鎮岳等纂修,光緒十年恭壽堂刻本。
《洪洞韓氏家譜》,2冊,明韓景伶編,乾隆年刻本。
《洪洞韓氏家譜》,明韓文等纂修,清韓殿魁等續修,咸豐七年鈔本。
《洪洞韓氏重修宗譜》,2卷,清韓有慶等纂修,嘉慶二十年刻本。
《松江韓氏支譜》,2卷,清韓文衍重修,民國四年鈔本。
《松江韓氏文若公支宗譜》,民國十年韓綺章鈔雜本。《揚州韓氏支譜》,4卷,清光緒十八年活字本。
《延令韓氏族譜》,8卷,清韓長貴等重修,光緒十七年活字本。
《潤州韓氏家乘》,3卷,清韓復纂修,嘉慶二十年繼錦堂木刻本。
《鎮江韓氏宗譜》,2卷,清韓有和主修,同治七年廣德堂刊本。
《金陵韓氏族譜錄》,1冊,清韓印纂修,光緒六年活字本。
《潤州大沙韓氏宗譜》,2卷,清宣統元年廣德堂刻本。
《毗陵韓氏宗譜》,原道堂活字本。
《金埴韓氏家乘》,12卷,清韓樹榀重修,光緒二年永思堂活字本。
《錫山韓氏宗譜》,20卷,民國韓念祖等修,民國九年敦倫堂活字本。
《春暉韓氏宗譜》,16卷,首1卷,清韓勰修,光緒八年晝錦堂活字本。
《雲東韓氏家譜》,5卷,清韓奕輯,嘉慶間刊本。
《晉陽韓氏世譜》,1冊,清韓學韓等輯,清光緒二十八年刊本。
《杭州韓氏譜》,3冊,鈔本。
《義橋韓氏家譜》,10卷,清韓乃建重修,同治九年永思堂活字本。
《義橋韓氏家譜》,10卷,首1卷,民國韓拜旒接修,民國四年永思堂活字本。
《湘南韓氏續修宗譜》,40卷,末1卷,清韓家坤主修,光緒元年重修,晝錦堂活字本。
《湘南韓氏家譜》,68卷,清韓殿揚等增修,宣統三年晝錦堂活字本。
《一都韓氏家譜》,16卷,首1卷,民國韓沛金等修,民國十八年晝錦堂活字本。
《寧波相韓家譜》,清晝錦堂活字本,3冊。
《寧波韓氏宗譜》,6冊,民國周頌清等纂修,民國十六年晝錦堂活字本。
《餘姚韓氏東嶴支宗譜》,7卷,清韓明和修,韓明盛纂,光緒三十一年活字本。
《咸安韓氏宗譜》,16卷,民國韓叔金等主修,韓思溶纂修,民國三十五年大本堂木刻本。
《重編羊山韓氏宗譜》,4冊,民國韓迪周、韓百年重修,民國二十年晝錦堂鉛印本。
《遷東陽高陽韓氏宗譜》,6卷,民國葛樹棠纂,民國十七年活字本。
《徽州韓氏宗譜》,1冊,清鈔本。
《黟北南陽韓氏宗譜》,1冊,明萬曆二十四年鈔本。
《南陽郡韓氏族譜》,清韓家相等纂,嘉慶三年刻本。
《袁郡韓祠主譜》,3卷,清韓修五纂修,道光二十一年南陽堂活字本。
《袁郡韓祠主譜》,3卷,清韓文蔚等纂修,同治七年南陽堂活字本。
《韓煥先祠主譜》,4卷,清韓毓淇等纂修,光緒二年南陽堂活字本。
《韓煥先祠丁享譜》,4卷,清韓毓淇等纂修,光緒二十三年南陽堂活字本。
《萬載韓氏世譜》,1冊,清韓文禎等纂修,康熙四十七年刊本。
《萬載韓氏族譜》,1冊,清嘉慶六年南陽堂活字本。
《萬載韓氏族譜》,1冊,清道光二十八年南陽堂活字本。
《萬載韓氏榮公支譜》,3冊,清韓聯俊纂修,光緒十五年南陽堂活字本。
《萬載韓氏族譜》,1冊,清南陽堂活字本。
《淄川韓氏世譜》,4冊,清韓瀛州等修,光緒十三年刻本。
《淄川韓氏邑乘》,5卷,首1卷,民國韓振銘續輯,民國七年刻本。
《棲霞韓氏譜書》,清韓元英纂,光緒二十六年鈔本。
《臨沭韓氏宗譜》,鈔本。
《武漢韓氏宗譜》,清韓洪蔗、韓國海總理兼纂修,光緒三十三年韓氏南陽堂活字本。
《花山韓氏宗譜》,民國韓繼海等采輯,民國三十六年晝錦堂闔族同刊活字本。
《新洲韓氏宗譜》,民國韓溶等續修,民國三十四年木刻本。
《韓氏南渡支譜》,3冊,清韓學志撰,道光十五年刻本。
《雲湖韓氏四修族譜》,19卷,首1卷,清韓朝瀛修,民國十五年活字本。
《長沙韓氏支譜》,12冊,清韓文龍等纂修,同治六年南陽堂木刻本。
《長沙韓氏支譜》,6卷,民國韓開錫纂修,民國九年南陽堂刻本。
《紫泥韓氏族譜》,1冊,清韓勉茲編,咸豐九年鈔本。
《宣漢韓氏宗譜》,1卷,民國韓艷如修,民國元年木刻本。
《合州南陽郡韓氏支譜》,1卷,民國韓氏宗祠編,民國間十四世裔孫忠槐鈔本。
《禮縣韓氏家譜》,清稿本。
《庄浪韓氏世系源流》,4卷,民國唐維翰纂修,民國十七年鈔本。
《韓氏宗譜》,23卷,首1卷,末1卷,清韓寰康等修,乾隆五十六年晝錦堂活字本。
《韓氏宗譜》,12卷,民國韓國霖等纂輯,民國二年有懷堂活字本。
《韓氏族譜》,4冊,明韓士鰲纂輯,鈔本。
▲韓姓字輩派語
《相韓譜》載,宋室南渡前,宋忠獻王韓琦創訂的8世派語為:
玉 彥 口 胄,鄉 卿 立 甫。
《義橋譜》載,宋中散大夫韓休卿所訂蕭山韓氏8世派語為:
心 之 言 可,山 問 日 世。
《越韓譜》載,明刑部尚書韓邦問為紹興韓姓所訂16世派語為:
人 淳 禾 溥,金 信 水 貞,火 明 土 永,木 茂 竹 承。
《相州韓氏文獻》載,民國十三年(1924年),經南北宗族會同集議,訂32世派語,咨明內務部備案並通咨宗族占籍省分行政長官,同時轉行族屬繁衍縣分,俾資遵守。32字為:
一 本 大 宗,子 孫 千 載,一 修 寸 念,門 尚 中 行,
示 以 文 為,工 其 力 作,曰 惟 、 善,卜 兆 方 長。
《春暉譜》,所載當地韓姓20世派語為:
學 以 全 為 范,衷 其,填 是 舉,作 求 躬 昉 迪,遵 集 受 敷 宜。
《雲湖譜》,為本宗原定5字,後又增加20字,實定為25派:
學 應 辵 知 金,世 映 興 朝 久,
家 承 建 業 傳,作 忠 培 遠 澤,
篤 孝 紹 先 賢。
《紫泥譜》載本支韓姓派字為10字:
元 受 祖 宗 善,德 福 慶 昌 隆。
《麻陽姓氏》載全縣韓姓派語15字:
友 文 遷 通 上,啟 朝 正 天 子, 宗 景 志 永 仲。
派語的用法及其規律
凡逢字輩的單數,則取其為人名的偏旁,人名取單名;凡逢字輩的雙數,則取其獨立而人人名,人名取雙名。如第一組「玉彥口胄」等8字,韓琦兄弟逢字輩單數「玉」字,故人名都以「玉」字為偏旁,取單名,如韓琦、韓琚、韓碹。忠獻王韓琦的子侄,逢字輩雙嫩「彥」字,故皆取「彥」字獨立人人名,起雙名,如韓琦有五子,名忠彥、端彥、純彥、粹彥、嘉彥;他的侄子有考彥、方彥等。第三字「口」,系單數,故取其為偏旁,單名,如韓治、韓浩、韓邕等。第四字「胄」,系雙數,故取「胄」字獨立,雙名,如韓肖胄、韓膺胄、韓仁胄、韓保胄、韓述胄等。余此類推。
派語的使用方法,還有一種情況,即人數較少又處偏遠之地的支族,其派語不是用完若干字,又另起新的派字,而是採用周而復始的辦法。如湖南麻陽縣栗坪鄉的韓姓,就是以「友文遜通上,啟朝正天子,宗景志永仲」這15字,輪轉使用下去。
派語的社會功能
派語的功能與作用,簡單地說,就是用來區分同姓同系人的輩分。如果沒有字派,而僅僅只知道年齡,就很難判斷同姓者某某的輩分,因為有的人年齡大反而輩分小,有的人年齡小反而輩分在前,這就會輩分不分,尊卑難辨。有了派語,在同姓交際的過程中,互通派字,祖孫父子叔侄兄弟等等關系,就一清二楚了,才不致於產生輩分世次的混亂。《相州韓氏文獻》的一段話,很清楚地說明了派語的這種功能:「相韓本支得與聖賢孔、顏、曾、孟諸氏後裔同,能世次毫不紊亂,實賴有此命名、宗派維系所致也。」
▲韓姓歷史名人
韓 信:西漢初期官至大將軍,封為楚王,後貶為淮陰侯。著名軍事家。他智勇雙全,治軍嚴明,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屢建奇功,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之頌。與張良、蕭何並稱「興漢三傑」。著有《兵法》三篇。
韓 當:字義公,幽州遼西郡令支縣(今河北省遷安)人,與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三國吳名將、都督。因為長於弓箭、騎術,膂力過人,武藝高強,英勇善戰,被孫堅賞識。參加過多次重要戰役,佐孫氏屢建戰功,熟悉水戰,勇猛過人。222年夷陵之役,與大都督鎮西將軍陸遜、昭武將軍朱然共同在南郡的涿鄉攻擊並大破蜀軍。轉任為威烈將軍,封都亭侯。曹魏的上軍大將軍曹真攻擊南郡,韓當保守東南方,在邊境身為將帥,激厲將士同心固守,又敬重督司,遵行法令,孫權稱善。223年,封石城侯,升遷為昭武將軍,遙領荊州冠軍郡太守,後來又加都督的稱號。統帥敢死及解煩營兵萬人,討伐丹陽郡賊寇,擊破。旋即病逝。兒子韓綜承襲侯爵、統領兵馬。
韓 愈:唐朝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首開宋明理學之先河。他還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稱為「百代文宗」。
韓 非: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創始人韓國公族,與李斯同師事荀卿。他縱觀天下形勢,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緣道理以從事」,實現「法、術、勢」合一,以收「道法萬全」之效果。
韓 滉:唐代畫家。字太沖,長安(個陝西省西安)人。德宗朝宰相,這樣一位高官顯貴,卻尤好畫田家風俗,人物水牛曲盡其妙。《宣和畫譜》記載他有作品三十六件,其中表現農村生活與生產的就有二十四件。他的畫,與張萱、周棠所表現的綺羅人物有所不同,兩者似不可比,把選材重點從宮廷、豪門生活擴大到當時的農村,這是我國風俗畫發展中的 大進步。韓滉描寫農家風俗的繪畫,至今傳世的只有這幅《五牛圖》。
韓 偓:唐代詩人。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人。龍紀元年(889年)進士。歷任左拾遺、刑部員外郎、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兵部侍郎等職。昭宗倚重之,欲拜相,固辭不受。後因忤朱溫,兩遭貶謫。又詔復為翰林學士,懼不赴任,入閩依王審知。他十歲能詩,李商隱贊為「雛鳳清於老鳳聲」(《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詩多感時傷亂之作,頗具風骨。而其《香奩集》則輕薄香艷,開「香奩體」詩風。著有《玉山樵人集》等。
韓 琦:河南安陽人,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有歌贊之:「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韓昭侯:戰國名君,建立了因功行賞制度,於是韓國大治,諸侯不敢來犯。韓非:戰國末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韓非子》一書,為先秦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韓擒虎:東垣(今河南省新安)人,字子通(538-592),出身將門,父為北周大將軍,襲封新義郡公。因軍功升至上儀同,曾任永州、和州刺史。隋朝建立後,經高熲推薦為廬州總管,坐鎮廬江(今安徽省合肥),為滅陳做好准備。開皇八年(588年)十一月,隋以韓擒虎為先鋒,率精兵五百人自橫江夜渡,襲取採石(今安徽省當塗縣東北),向建康挺進。所過之地,陳軍喪膽乞降,由是很快便攻下建康城,並俘陳後主於枯井之中。韓擒虎以功封上柱國,出為涼州(今甘肅省武威)總管。不久召還,開皇十二年(592年),突發病而死,時年五十五。
韓湘子: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韓愈的侄孫子。生性放盪不拘,不好讀書,只好飲酒,世傳其學道成仙,在二十歲時去洛下探親的時候,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訊全無。在唐元和年間,忽然回到長安,衣衫破舊,行為怪異,韓愈讓他入學校和學生們讀書,但韓湘子和學員討論時一言不發,只跟下人賭博,喝醉了就睡在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頭,韓愈擔心不已,問他「人各有所長,就算小販也有一技之長,你如此胡鬧,將來能做什麼呢?」韓湘子說:「我也有一問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韓愈問:「那你能做什麼?」當時正值初冬季節,令牡丹花開數色,又嘗令聚盆覆土,頃刻開花。韓湘子後傳說跟呂洞賓學道。位列仙班。
韓世忠:南宋大將。他與岳飛同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先在河北屢敗金兵,後駐鎮江曾以八千兵迎擊金兀術,激戰黃天盪,金兵聞之膽寒。
韓山童:元末農民起義軍(紅巾軍)領袖。原為欒城(今河北省欒城)人,其祖父為白蓮教主,被謫徙廣平永年(今河北永年東南)。韓山童繼續宣傳白蓮教,倡言「天下大亂,彌勒佛降生,明王出世」;他的徒弟劉福通等宣傳他是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原之主。至正十一年(1351年)黃河多次決口,元政府征民夫15萬,在戍軍監督下治河。趁此機會,韓山童與劉福通等鼓動治河民夫起義。他們發布文告,揭露元王朝
『柒』 南陽有什麼歷史名人
西周時期政治家軍事家申伯
申伯(西周厲王至宣王時期人),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申國(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
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時,為了遏制「南土」楚國勢力的崛起,又能「封建親戚以蕃屏國」,宣王於公元前827年或稍後改封其舅申伯於南陽,建立申國。
南陽,原為西周謝國封地。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從淮夷前線調至南陽,「於邑(城垣)於謝」,「定申伯之宅(宮室)」,營建先王「寢廟」,劃定「申伯土田」。
申伯就國的時候,宣王為其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詩歌詠其事,此篇後收入《詩經》。
申伯就國南陽後,改進石、陶生活用具,發展金屬生產工具,擴大黃牛飼養,鼓勵國人墾荒。同時調整防禦思想,加強戰車與水軍建設,有效地阻止了楚國勢力的北進,為南陽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宣王中興」作出了貢獻。
西周末年,幽王廢申後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滿。申侯與繒、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的滅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王(周平王),遷都洛邑,再次充當了扭轉乾坤、開辟新時代的角色。
南陽城市文明的開拓者
□張曉東
有文字記載歷史以來,關於南陽城市建設的歷史,可能要追溯到西周。這一成就應歸功於申伯,《詩經》有句專門歌頌申伯的詩里提到:「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從大周宮廷正式下文件,修建申伯宮室的那一刻起,南陽的城市文明就拉開了序幕。
由於申伯領導有方,墾荒屯田,改進工具,申國一天天強盛起來。它不僅遏制了楚國,而且成就了「宣王中興」。仰仗申伯的文治武功,又兼南陽特殊的地理優勢,南陽很快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城市。在此後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南陽成為東周的冶鐵中心,並發展成商賈雲集的「六大都會」之一。
申伯揭開了南陽城市建設的新篇章,可以說,申伯是開拓南陽城市建設第一人。
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
百里奚(約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姓百里,字子明,春秋時期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統一天下的奠基丞相。
百里奚早年家境貧困,在妻子杜氏支持下出遊列國求仕,歷經宋國、齊國等諸侯國。後在其好友蹇叔的舉薦下,做了虞國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晉國(獻公)滅掉虞國。百里奚拒絕在晉國做官,被充作媵人(奴隸),後逃回楚國牧牛。秦穆公聞奚賢,後派人以五張黑公羊皮將百里奚換回,拜為上大夫,故世人稱之為「五(公羊)大夫」。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這一時期,秦孝公稱之為「甚光美」的時代。史載百里奚「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百里奚身為秦國大夫,勤理政務,平易近人,生活簡朴。「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戈」。深受百姓愛戴,「及卒,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
百里奚故宅及墓冢在今南陽市中心城區西百里奚村一帶。《水經注》記載:「梅溪水出(宛)縣北紫山,南經百里奚故宅。」《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在百里奚村東,高約七米,稱百里大夫墓。墓前擺放七塊巨石,俗呼七星冢。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鄭璉書五大夫碣銘,後佚。」墓左側有碑,碑陰刻唐韓賞詩。我國著名秦史學家馬非百先生所著《秦集史》否定「虞國說」,對百里奚為南陽人進行了詳盡的考證。
心與牛一
□陳明遠
楚成王至死也不會清楚,自己比秦穆公更早地聆聽了百里奚的治國之道而全然不覺。那次盡展百里奚才智與韜略的談話不能被愚鈍淺薄的楚成王所理解,卻為楚成王落下了一則笑柄。
直到260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能夠記得二人當時在宛地一段對話。那是楚成王聽說宛地的百里奚擅長養牛,便問:「飼牛有道乎?」百里奚答:「時其食,恤其力,心與牛而為一。」楚王道:「善哉,子之言!非獨牛也,可通於馬。」於是百里奚做了楚成王的馬夫。
自以為是的楚成王就這樣錯過了賢才百里奚,而後來的百里奚在秦國正是用「心與牛而為一」這條飼牛之道使秦穆公稱伯於西戎。
自百里奚始,「心與牛一」就是歷代統治藝術的一條基本追求而被廣泛接受,即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同情體諒,並以此構建融洽和諧的理想社會。後來孔子的「仁者愛人」以及今天我們的「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等都是這種觀念的發展與演化,這是一種體恤關愛的教化,而不是討價還價的談判,更不是爾虞我詐的「博弈」,而是一種「心與民一」、「其樂融融」的和諧場景。
從後來百里奚在秦國的作為來看,他的確實踐了這種政治主張。他給秦國帶去的不是殘酷的征戰殺伐,不是苛刻的政治高壓,而是「心與牛一」的仁厚寬容的治國之道。在他的輔佐下,秦穆公三立晉君、稱霸諸侯,並征服西戎、拓地千里,為後來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春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范蠡
范蠡(約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45年),字少伯,楚宛三戶(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年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後世尊稱為「商聖」。
史載:「文種為宛令」,聞其賢「得蠡而悅」,後同至越國出仕,共同輔佐越王勾踐,俱為著名越國大夫。
公元前494年,吳越兩國發生戰爭。吳王夫差大破越軍,勾踐偕妻入吳為奴,范蠡伴越王赴吳為人質。范蠡用計取得吳王信任,使勾踐得以順利歸國。歸國後,輔佐勾踐卧薪嘗膽,以圖強雪恥。經過十餘年努力,越國終於轉弱為強。公元前479年,吳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黃池會盟諸侯,留太子與老弱守國。在范蠡建議下,勾踐發奇兵伐吳,襲破吳都(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終於滅吳興越。
在功成名就之後,范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達齊國海濱,改稱鴟夷子皮,在海濱耕作,圍海煮鹽,捕魚養殖。經過苦心經營,終積資達數十萬,名聲遠揚。這時,齊人發現了他的才能,又請他出任齊相三年。范蠡具有「富好行德」思想,曾對人說:「治家能置千金之產,做官能至卿相之位,這已達到極限了,長期享受這樣的榮華,是不吉利的。」於是,他歸還相印,散盡家財,贈送親友和鄉鄰,又悄悄離開了海濱,到陶地定居,重新經商,又擁資產千萬,成了遠近聞名的陶朱公。
范蠡在經營上「夏則資皮,冬則資糹希(細葛布),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等樸素的中國古典經濟理論,千百年來被歷朝歷代的商賈所尊崇、效法,一直在影響著後人,被中外經濟學家奉為圭臬。
范蠡評贊
□王建中
范蠡的前半生輔佐越王勾踐滅吳興越,功勛卓著,應該引起重視。然而,他的後半生更值得加以總結。他的後半生是非常坎坷的,大致經歷了「浮海出齊」、「耕於海畔」、「父子耕畜」、貨物「交易」。也就是辭職下海、以農為本、農牧結合、棄農經商四個階段。其中,第四階段是其資產由「十萬」到「千金」,再到「巨萬」的重要積累階段。這一階段,不僅需要與傳統的「賤商」、「抑商」觀念大膽地挑戰,而且還需要創造出新的經商理論與實踐。在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歷史大潮中,范蠡順流劃槳,率先駛向了改制的彼岸。為什麼范蠡做官、種田、經商樣樣都能夠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有文化。倘若還有其他什麼可景仰的,那就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對他所評價的:「富好行其德者也。」
「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張騫
張騫,字子文(?~公元前114年),西漢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西漢傑出的外交家、「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因軍功被封為博望侯,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陽方城縣博望鎮。
漢初,匈奴屢犯中原,為聯合大月氏夾攻匈奴,漢武帝派張騫於公元前138年,率百餘人前往西域。西行途中,為匈奴人俘虜,拘禁達十年之久。十年中,他為匈奴人牧羊、放馬、做苦工,並精心保管使者節杖,牢記著使命。後擇機逃脫,西行數十日到達大月氏。當時,生活已獲安定的大月氏人,不願東返與匈奴作戰,張騫只好東返歸國。歸途中又被匈奴俘虜,被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張騫在出使西域過程中,將西域的山川地理,風土民情記錄下來,使漢朝廷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實情況。司馬遷稱此行為「鑿空」。
公元前123年,張騫以校尉之職隨衛青出擊匈奴,因軍功被封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張騫受命為中郎將,率將士300人,攜牛羊萬頭,幣帛數千萬,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偕同烏孫使者返抵長安,官拜太行。公元前114年,張騫因病去世。隨後,被張騫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等國的副使,也陸續偕同各國使者來到長安。從此,漢王朝與西域各國建立了長期的友好交往關系。
張騫與開放
□周家昌
張騫擔負友好使者的重任,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司馬遷稱之為「鑿空」———封閉的打通。「鑿空」,如果用現代的詞語代替,再沒有用「開放」這個詞更准確了。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今天,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搞改革開放了。
作為一個南陽人,我為張騫分封到南陽而驕傲,為張騫的精神而感動,南陽的改革開放事業應該從中汲取力量,讓新的絲綢之路從南陽延伸,通往世界各個地方,讓南陽走向世界。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東漢南陽郡西鄂(今卧龍區石橋鎮)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和文學家,後世尊其為「科聖」。國際天文組織於1970年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山」,1977年又將太陽系中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2003年,為了彰顯生養他的家鄉南陽,又將國際永久編號為9092的小行星,命名為「南陽星」。
張衡自幼勤學,十六七歲時游歷了峽西、洛陽,並入太學讀書。公元100年,張衡出任南陽主簿。公元111年,他應召入京,先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公元136年出任河間相,後又拜尚書。
張衡是一位網路全書式的人物。在天文學方面,張衡創造的「漏水轉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台演示恆星和太陽周日運行的儀器。是我國古代宇宙結構學說之一———渾天說的代表人物。
在地震學方面,他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儀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與3.1622之間,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另外,他還研製出「記里鼓車」、「指南車」、「獨飛木鳶」、「瑞輪莢」等令人驚嘆的奇巧裝置。文學方面,張衡所撰《二京賦》,為漢賦「長篇之極軌」。《南都賦》以飽滿熱烈的感情,抒發了一個家鄉赤子熱愛南陽、贊美南陽的拳拳之心,時人爭相傳閱。藝術方面,他曾被列為後漢六大名畫家之首。
為紀念張衡,南陽市在石橋鎮建有張衡紀念館。
永恆的張衡
□周同賓
我曾建議,在南陽市區最顯眼的地方,矗立起張衡的偉岸塑像,讓這位最有資格堪稱偉大的先輩作為人傑地靈的象徵,作為南陽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為向世界展示南陽文化魅力的形象大使,作為南陽人繼往開來、再造輝煌的精神原動力。張衡的名字早已寫在宇宙間的小行星,早已刻在月球上的環形山,這樣的人物在中國和世界都極少。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他幾乎是南陽人可以向寰宇驕傲的惟一。
張衡是天才、奇才、全才、通才,在科學研究、機械製造、哲學思辨、文學創作等多方面都有傑出建樹,都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他的根牢牢扎在故鄉南陽,他的心時時牽系社稷蒼生。從幼讀詩書,宦遊京師,到河間相任上上書「乞骸骨」退休,終於歸葬桑梓,雖迭遭困擾,飽經憂患,他硬是實現了人生的燦爛,走出了完美的圓滿。歷史的張衡,文化的張衡,人格的張衡,思想的張衡,均可作為知識分子的百代楷模。當代的南陽人,更應該繼承張衡的精神遺產,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他那篇用如椽大筆寫出的《南都賦》,是唱給故鄉的深情的贊歌、戀歌,大漢的南陽永遠在這篇大氣磅礴、氣勢恢弘的瑰美大賦里鮮活,而且永生。今天,我們應當寫出新的《南都賦》,不只寫在紙上,更應當寫在大地上。能如此,才不愧於張衡的後人啊!
很多人,很多事,都速朽,而張衡卻永恆。想,即便張衡的塑像一時不能樹起,起碼應該先讓他矗立在南陽人的心裡。
南 陽 特 產:::::::...
紅栗南瓜 彌猴桃
南陽黃牛 山茱萸樹苗
板 栗 靈 芝
香 菇 玉 雕
南陽玉器 烙 花
『捌』 莢姓有多少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
根據成書於公元前三世紀的《世本·姓氏略》記載,「莢氏,晉大夫莢成僖子。」從這條記載可知,在春秋時期的晉國(前349年前)有一個莢氏大夫,謚號為成僖子。根據古代封爵、謚法的規定,這位莢姓祖先應是西周晉國的一位重臣,且是由周朝分封的小諸侯國的小諸侯。這種諸侯國是世襲制的,後代子孫因而以國為姓。至於這個小諸侯國具體在什麼位置,已難以追蹤了。這是史書中關於莢姓的最早記載,距今已有2500年歷史,這充分說明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福建莢姓中有個傳說,說莢姓源於郟姓。傳說某位郟姓將軍因受到追害,因藏於草木之中而僥幸逃脫,進而將郟姓去耳加草而成莢,從而成為莢姓的起源。這種傳說不僅是毫無根據的,而且有辱於祖先。其它的關於莢姓起源於郟姓的歷史源由也十分荒唐。如某朝郟昶公,認為郟字無所取義,不如從蓂莢之莢,「猶有根蒂」,遂改郟為莢。
因此,根據歷史記載,莢姓的歷史淵源十分清晰,它是早已存在於今山西地區的古老的姓氏。莢成熹子(成僖公)是莢姓的始祖,為晉西周國的一個小諸侯(今山西地區),並在晉國為一個重臣。數千年以來,莢氏子孫繁衍,並播遷各地,現人口雖少,但也遍布全國各地。據了解,在全國主要漢族聚居地都有莢姓人口分布,北至黑龍江、南至廣東,東至上海,西至成渝地區,莢姓人口均有分布。
根據莢氏的有關族譜記載,今安徽省巢湖市莢姓是由南宋(南宋1127年-1279年)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靖康之亂後54年)因金滅北宋為避戰亂而自幽薊宛平(現北京市豐台區宛平城)播遷至古巢地,屬於歷史上著名的南渡難民。他們先是「遷居古巢之南大秀山麓向家壇棗樹崗,入巢籍居守數載,生 超、越二公;超、越兄弟二人於淳佑元年(1241年,南渡後62年)復遷於邑之西鄉長壠崗下, 焦湖(即巢湖)北岸邊居之。迨數傳後,族衍繁興,建成村落名曰:大莢村 ,從此我莢姓族人世代安居置業至今」。現為安徽省巢湖市中垾鎮小聯圩村大莢村,後又遷移至中莢村、小莢村,夏閣鎮大莢村、柘皋鎮柴莢埠等。因此,莢姓在巢湖之北岸已繁衍生息約800年。
以上內容來自於莢氏宗譜的記載,該宗譜由明朝初(明朝1368-1644年)巢湖莢氏十世裔(從1179年至1400年左右,約220年)學士徯斯公撰寫。宗譜堂號為武陵堂。根據以上宗譜,本族字輩順序排列為延士志文昌、振守本萬良、起雲兆世澤、永業厚存長。後經歷次修譜,又增加恆德祥培祖、禮義尚維岡、承宣家之道、福壽有餘芳。
『玖』 南陽歷史名人(地位、代表事件、影響)
朱華是你吧,我這有更好的資料:(還有南陽的特產)
西周時期政治家軍事家申伯
申伯(西周厲王至宣王時期人),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申國(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
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時,為了遏制「南土」楚國勢力的崛起,又能「封建親戚以蕃屏國」,宣王於公元前827年或稍後改封其舅申伯於南陽,建立申國。
南陽,原為西周謝國封地。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從淮夷前線調至南陽,「於邑(城垣)於謝」,「定申伯之宅(宮室)」,營建先王「寢廟」,劃定「申伯土田」。
申伯就國的時候,宣王為其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詩歌詠其事,此篇後收入《詩經》。
申伯就國南陽後,改進石、陶生活用具,發展金屬生產工具,擴大黃牛飼養,鼓勵國人墾荒。同時調整防禦思想,加強戰車與水軍建設,有效地阻止了楚國勢力的北進,為南陽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宣王中興」作出了貢獻。
西周末年,幽王廢申後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滿。申侯與繒、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的滅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王(周平王),遷都洛邑,再次充當了扭轉乾坤、開辟新時代的角色。
南陽城市文明的開拓者
□張曉東
有文字記載歷史以來,關於南陽城市建設的歷史,可能要追溯到西周。這一成就應歸功於申伯,《詩經》有句專門歌頌申伯的詩里提到:「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從大周宮廷正式下文件,修建申伯宮室的那一刻起,南陽的城市文明就拉開了序幕。
由於申伯領導有方,墾荒屯田,改進工具,申國一天天強盛起來。它不僅遏制了楚國,而且成就了「宣王中興」。仰仗申伯的文治武功,又兼南陽特殊的地理優勢,南陽很快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城市。在此後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南陽成為東周的冶鐵中心,並發展成商賈雲集的「六大都會」之一。
申伯揭開了南陽城市建設的新篇章,可以說,申伯是開拓南陽城市建設第一人。
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
百里奚(約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姓百里,字子明,春秋時期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統一天下的奠基丞相。
百里奚早年家境貧困,在妻子杜氏支持下出遊列國求仕,歷經宋國、齊國等諸侯國。後在其好友蹇叔的舉薦下,做了虞國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晉國(獻公)滅掉虞國。百里奚拒絕在晉國做官,被充作媵人(奴隸),後逃回楚國牧牛。秦穆公聞奚賢,後派人以五張黑公羊皮將百里奚換回,拜為上大夫,故世人稱之為「五(公羊)大夫」。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這一時期,秦孝公稱之為「甚光美」的時代。史載百里奚「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百里奚身為秦國大夫,勤理政務,平易近人,生活簡朴。「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戈」。深受百姓愛戴,「及卒,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
百里奚故宅及墓冢在今南陽市中心城區西百里奚村一帶。《水經注》記載:「梅溪水出(宛)縣北紫山,南經百里奚故宅。」《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在百里奚村東,高約七米,稱百里大夫墓。墓前擺放七塊巨石,俗呼七星冢。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鄭璉書五大夫碣銘,後佚。」墓左側有碑,碑陰刻唐韓賞詩。我國著名秦史學家馬非百先生所著《秦集史》否定「虞國說」,對百里奚為南陽人進行了詳盡的考證。
心與牛一
□陳明遠
楚成王至死也不會清楚,自己比秦穆公更早地聆聽了百里奚的治國之道而全然不覺。那次盡展百里奚才智與韜略的談話不能被愚鈍淺薄的楚成王所理解,卻為楚成王落下了一則笑柄。
直到260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能夠記得二人當時在宛地一段對話。那是楚成王聽說宛地的百里奚擅長養牛,便問:「飼牛有道乎?」百里奚答:「時其食,恤其力,心與牛而為一。」楚王道:「善哉,子之言!非獨牛也,可通於馬。」於是百里奚做了楚成王的馬夫。
自以為是的楚成王就這樣錯過了賢才百里奚,而後來的百里奚在秦國正是用「心與牛而為一」這條飼牛之道使秦穆公稱伯於西戎。
自百里奚始,「心與牛一」就是歷代統治藝術的一條基本追求而被廣泛接受,即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同情體諒,並以此構建融洽和諧的理想社會。後來孔子的「仁者愛人」以及今天我們的「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等都是這種觀念的發展與演化,這是一種體恤關愛的教化,而不是討價還價的談判,更不是爾虞我詐的「博弈」,而是一種「心與民一」、「其樂融融」的和諧場景。
從後來百里奚在秦國的作為來看,他的確實踐了這種政治主張。他給秦國帶去的不是殘酷的征戰殺伐,不是苛刻的政治高壓,而是「心與牛一」的仁厚寬容的治國之道。在他的輔佐下,秦穆公三立晉君、稱霸諸侯,並征服西戎、拓地千里,為後來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春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范蠡
范蠡(約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45年),字少伯,楚宛三戶(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年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後世尊稱為「商聖」。
史載:「文種為宛令」,聞其賢「得蠡而悅」,後同至越國出仕,共同輔佐越王勾踐,俱為著名越國大夫。
公元前494年,吳越兩國發生戰爭。吳王夫差大破越軍,勾踐偕妻入吳為奴,范蠡伴越王赴吳為人質。范蠡用計取得吳王信任,使勾踐得以順利歸國。歸國後,輔佐勾踐卧薪嘗膽,以圖強雪恥。經過十餘年努力,越國終於轉弱為強。公元前479年,吳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黃池會盟諸侯,留太子與老弱守國。在范蠡建議下,勾踐發奇兵伐吳,襲破吳都(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終於滅吳興越。
在功成名就之後,范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達齊國海濱,改稱鴟夷子皮,在海濱耕作,圍海煮鹽,捕魚養殖。經過苦心經營,終積資達數十萬,名聲遠揚。這時,齊人發現了他的才能,又請他出任齊相三年。范蠡具有「富好行德」思想,曾對人說:「治家能置千金之產,做官能至卿相之位,這已達到極限了,長期享受這樣的榮華,是不吉利的。」於是,他歸還相印,散盡家財,贈送親友和鄉鄰,又悄悄離開了海濱,到陶地定居,重新經商,又擁資產千萬,成了遠近聞名的陶朱公。
范蠡在經營上「夏則資皮,冬則資糹希(細葛布),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等樸素的中國古典經濟理論,千百年來被歷朝歷代的商賈所尊崇、效法,一直在影響著後人,被中外經濟學家奉為圭臬。
范蠡評贊
□王建中
范蠡的前半生輔佐越王勾踐滅吳興越,功勛卓著,應該引起重視。然而,他的後半生更值得加以總結。他的後半生是非常坎坷的,大致經歷了「浮海出齊」、「耕於海畔」、「父子耕畜」、貨物「交易」。也就是辭職下海、以農為本、農牧結合、棄農經商四個階段。其中,第四階段是其資產由「十萬」到「千金」,再到「巨萬」的重要積累階段。這一階段,不僅需要與傳統的「賤商」、「抑商」觀念大膽地挑戰,而且還需要創造出新的經商理論與實踐。在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歷史大潮中,范蠡順流劃槳,率先駛向了改制的彼岸。為什麼范蠡做官、種田、經商樣樣都能夠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有文化。倘若還有其他什麼可景仰的,那就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對他所評價的:「富好行其德者也。」
「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張騫
張騫,字子文(?~公元前114年),西漢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西漢傑出的外交家、「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因軍功被封為博望侯,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陽方城縣博望鎮。
漢初,匈奴屢犯中原,為聯合大月氏夾攻匈奴,漢武帝派張騫於公元前138年,率百餘人前往西域。西行途中,為匈奴人俘虜,拘禁達十年之久。十年中,他為匈奴人牧羊、放馬、做苦工,並精心保管使者節杖,牢記著使命。後擇機逃脫,西行數十日到達大月氏。當時,生活已獲安定的大月氏人,不願東返與匈奴作戰,張騫只好東返歸國。歸途中又被匈奴俘虜,被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張騫在出使西域過程中,將西域的山川地理,風土民情記錄下來,使漢朝廷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實情況。司馬遷稱此行為「鑿空」。
公元前123年,張騫以校尉之職隨衛青出擊匈奴,因軍功被封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張騫受命為中郎將,率將士300人,攜牛羊萬頭,幣帛數千萬,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偕同烏孫使者返抵長安,官拜太行。公元前114年,張騫因病去世。隨後,被張騫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等國的副使,也陸續偕同各國使者來到長安。從此,漢王朝與西域各國建立了長期的友好交往關系。
張騫與開放
□周家昌
張騫擔負友好使者的重任,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司馬遷稱之為「鑿空」———封閉的打通。「鑿空」,如果用現代的詞語代替,再沒有用「開放」這個詞更准確了。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今天,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搞改革開放了。
作為一個南陽人,我為張騫分封到南陽而驕傲,為張騫的精神而感動,南陽的改革開放事業應該從中汲取力量,讓新的絲綢之路從南陽延伸,通往世界各個地方,讓南陽走向世界。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東漢南陽郡西鄂(今卧龍區石橋鎮)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和文學家,後世尊其為「科聖」。國際天文組織於1970年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山」,1977年又將太陽系中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2003年,為了彰顯生養他的家鄉南陽,又將國際永久編號為9092的小行星,命名為「南陽星」。
張衡自幼勤學,十六七歲時游歷了峽西、洛陽,並入太學讀書。公元100年,張衡出任南陽主簿。公元111年,他應召入京,先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公元136年出任河間相,後又拜尚書。
張衡是一位網路全書式的人物。在天文學方面,張衡創造的「漏水轉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台演示恆星和太陽周日運行的儀器。是我國古代宇宙結構學說之一———渾天說的代表人物。
在地震學方面,他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儀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與3.1622之間,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另外,他還研製出「記里鼓車」、「指南車」、「獨飛木鳶」、「瑞輪莢」等令人驚嘆的奇巧裝置。文學方面,張衡所撰《二京賦》,為漢賦「長篇之極軌」。《南都賦》以飽滿熱烈的感情,抒發了一個家鄉赤子熱愛南陽、贊美南陽的拳拳之心,時人爭相傳閱。藝術方面,他曾被列為後漢六大名畫家之首。
為紀念張衡,南陽市在石橋鎮建有張衡紀念館。
永恆的張衡
□周同賓
我曾建議,在南陽市區最顯眼的地方,矗立起張衡的偉岸塑像,讓這位最有資格堪稱偉大的先輩作為人傑地靈的象徵,作為南陽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為向世界展示南陽文化魅力的形象大使,作為南陽人繼往開來、再造輝煌的精神原動力。張衡的名字早已寫在宇宙間的小行星,早已刻在月球上的環形山,這樣的人物在中國和世界都極少。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他幾乎是南陽人可以向寰宇驕傲的惟一。
張衡是天才、奇才、全才、通才,在科學研究、機械製造、哲學思辨、文學創作等多方面都有傑出建樹,都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他的根牢牢扎在故鄉南陽,他的心時時牽系社稷蒼生。從幼讀詩書,宦遊京師,到河間相任上上書「乞骸骨」退休,終於歸葬桑梓,雖迭遭困擾,飽經憂患,他硬是實現了人生的燦爛,走出了完美的圓滿。歷史的張衡,文化的張衡,人格的張衡,思想的張衡,均可作為知識分子的百代楷模。當代的南陽人,更應該繼承張衡的精神遺產,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他那篇用如椽大筆寫出的《南都賦》,是唱給故鄉的深情的贊歌、戀歌,大漢的南陽永遠在這篇大氣磅礴、氣勢恢弘的瑰美大賦里鮮活,而且永生。今天,我們應當寫出新的《南都賦》,不只寫在紙上,更應當寫在大地上。能如此,才不愧於張衡的後人啊!
很多人,很多事,都速朽,而張衡卻永恆。想,即便張衡的塑像一時不能樹起,起碼應該先讓他矗立在南陽人的心裡。
南 陽 特 產:::::::...
紅栗南瓜 彌猴桃
南陽黃牛 山茱萸樹苗
板 栗 靈 芝
香 菇 玉 雕
南陽玉器 烙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