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軍校前身是保定講武堂,培養出了許多高級將領,白崇禧等。保定直隸總督署,是清朝時期的直隸總督的府邸,李鴻章、李衛等都在這兒待過,然後保定還是紅色聖地,狼牙山五壯士,白洋淀雁翎隊,清苑冉庄地道戰等等
㈡ 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
把滿江紅抄上去吧
怒發沖冠,憑闌(lán)(有的版本寫作欄)處,瀟瀟雨歇(xiē)回。抬望眼,仰天長嘯答(xiào),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jìng)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lu)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què)!
㈢ 關於歷史人物的故事
1、孔子的故事:逆境識顏回
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時,有一段時間的處境非常悲慘。
有一次,孔子師徒被人困在陳國境內的荒野里,糧食吃光了,連續七天沒吃上飯,以至於孔子餓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車上。
孔子的弟子顏回為了救師傅,不惜拉下臉皮求乞於人,四處奔波,找來一點糧米,便趕緊拾柴燃火,燒起飯來。在飯快要煮熟時,鍋里飄出的香味使孔子來了精神,不禁抬頭觀看,正巧,他看見顏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飯填入口中。
過了不久,飯熟了,顏回首先盛來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給孔子。
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偷食之事,坐起來說:「剛才睡夢中見到我的父親,這飯若是干凈的話,我想先用來祭奠一下他老人家。」
顏回聞言忙說:「不行,不行,這飯不幹凈。剛才燒飯時,有些煙塵落入鍋中,棄掉沾上煙塵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來吃掉了。」
孔子聞言大吃一驚,深為自己錯怪了顏回而內疚不已,這才知道「顏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當即把弟子們召到跟前,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從此,孔子更加信任顏回。
哲理點撥:即使是自己親眼所見的事情,也還得加以仔細分析才能避免出差錯。
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如果僅憑對事對人的表象就妄下結論,有時也難免出錯誤!
㈣ 淶水縣與明清歷史有關的地名
淶水縣明屬保定府易州。清初屬保定府。雍正十一年(1733)淶水屬易州。
怡賢親王園寢位於北京西南大約88公里、淶水縣以北12.5公里的石亭鎮東營房村西雲溪水峪。墓主人就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該陵寢也叫十三爺墳。
民國時期。淶水初沿清制,屬易州。民國二年(1913年)屬直隸省范陽道)、保定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淶水直屬河北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8月,淶水隸屬河北省保定專區。1968年8月,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淶水屬保定地區。
1993年調整行政區劃,設:淶水鎮、永陽鎮、義安鎮、石亭鎮、趙各庄鎮、九龍鎮、三坡鎮等7個鎮,明義鄉、王村鄉、東文山鄉、婁村滿族鄉、宋各庄鄉、其中口鄉、龍門鄉、胡家莊鄉等8個鄉,轄284個行政村。1994年保定地、市合並後,淶水屬保定市未變。面積1650.5平方公里。
(4)淶水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易州治所在今易縣,後置易縣為州治。唐轄境相當今河北內長城以南,安新、滿城以北,南拒馬河以西。遼以後屢有改變。清雍正時升直隸州。轄境兼有今淶源、淶水兩縣地。
1913年廢,改本州為縣。境內有長城之險,為河北地區門戶。五代、北宋初,常在此和契丹劇烈戰爭。明代和瓦剌等部相持,此地為節制紫荊諸關重鎮。又以產佳墨著名,世稱「易水法」。
古易州文化源遠流長。有8000年的人類活動史、5000年的炎黃奮斗史、2400年的慷慨悲歌史、1400年的置州管縣史。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遠近聞名的「易州十景」:雷溪春濤、紫荊殘月、侯台清曉、太巍煙嵐、狼山競秀、洪崖積雪、孔山星月、太寧疊翠、易水秋風、金台夕照。
㈤ 求十個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急急急!!!
翟方進,字子威,西漢上蔡人。祖業至方進父時,家道衰落。方進父勤奮好學,曾為汝南郡文學。方進十二三歲時,喪父失學,在太守府中做小吏,因生性遲頓,辦事不力,常常遭到掾史辱罵,方進自感憂傷,就向蔡父問自己適宜從事什麼職業。蔡父對他的形貌非常驚奇,對他說:你有封侯骨,應當在經術這方面進取,努力研究諸子學問。方進本來就討厭做小吏,又聽了蔡父一番話,心中暗喜,託病歸家,辭其後母,欲到京師長安學習經術。母親憐其年幼,隨他同到長安,紡績做鞋供方進讀書。方進從博士學習《春秋》,經過十多年,對經學研究得極為透徹,門徒日眾,京師諸儒極為稱贊。以射策甲科為郎。23歲時,舉明經,調任議郎。 當時有一清河老儒胡常,和方進同樣研究經術,官職比方進高,研究學問比方進早,但其名望卻在方進之下,胡常嫉妒方進的才能,議論方進多有不敬之處。方進知道後,每當胡常聚集諸生講經時,就派門下弟子到胡常處提問疑難問題,記其學說,如此很久。後來胡常知道方進這樣做是尊重謙讓自己,心中非常慚愧。之後在與士大夫來往之中常常贊揚方進,兩人也成為摯友。 河平中,方進轉為博士。又過數年,任朔方剌史。方進做官不怕煩瑣,所辦政務均按條令執行,甚有威名。 幾年後翟方進任丞相司直。在甘泉宮,方進彈劾司隸校尉陳慶,認為陳慶有罪未伏誅,卻無恐懼之心,有損聖德,陳慶被免官。按照慣例,司隸校尉位在丞相司直下,初授官,應該拜會丞相、御史。如有朝會,應該居中,在食祿兩千石的官員之前,同司直一起拜迎丞相、御史。涓勛初任司隸校尉,不肯拜會丞相、御史大夫;朝會相見,禮節又傲慢。路遇外戚成都侯王商,下車肅立,成都侯過後,才上車,禮節又極謙恭。方進上奏彈劾涓勛,列舉了涓勛上述情形,並指出:「涓勛不遵禮儀,輕謾宰相,低視上卿,詘節失度,邪諂無常,色厲內荏,有失國體,擾亂朝廷禮儀秩序。」請求免去涓勛司隸校尉職位。皇上認為方進所列舉的皆符合律科,涓勛觸逆禮儀正法,貶涓勛為昌陵令。方進在一年之間,連奏免兩位司隸校尉,朝廷百官因此懼怕他。丞相薛宣很器重他,時常告誡掾史:「小心侍奉司直翟方進,他不久一定做丞相。」 當時在昌陵建立皇家陵墓,貴戚近臣子弟很多人獨斷專營,從中漁利,方進部署掾史立案審查,反復驗問,追繳贓款數千萬錢。皇上認為其才能堪任公卿,讓他做京兆尹。他搏擊豪強,京師權貴畏之。居京兆尹三年,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方進任御史大夫,數月之後,因為在做京兆尹時辦理喪事,騷擾百姓而降職任執金吾。20多天後,丞相薛宣被免職,相位空缺,群臣大多推舉方進任宰相,漢成帝也很器重他的才能,於是提拔翟方進任丞相,封高陵侯。方進後母尚在,身雖富貴,供養甚厚。到後母病故,埋葬後母36日後,即除喪服,辦理政務。方進身居西漢國相位,不委託四方郡國辦理自己私事,嚴格依法辦事,不徇私情,對牧、守、九卿嚴格要求。對結黨營私者嚴厲打擊,如陳咸、朱博、肖育、逢信、孫宏等人,皆京師世家,知名當世,才拙位居牧、守。方進為後起之輩,十餘年間位至宰相,按照法律彈劾陳咸等,使他們全部被罷免或降職使用。 翟方進博學多識,通曉法律,善於用人,以儒學正道修飾法律,為相知能有餘,號稱「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他。方進善於體會天子意圖,所奏之事,無不稱天子之意。當初,定陵侯淳於長盡管是外戚,但憑其才能智謀位居九卿。剛任職時,惟獨方進與他交往並多次稱贊、推薦他。後來淳於長以大逆不道被殺,與淳於長關系密切的很多人被免官,方進為宰相,一直受到皇上重用,卻沒受到任何責備。方進感到慚愧,上表謝罪,自請辭官。皇帝答復說:定陵侯已認罪伏法,你盡管同他有過交往,不曾聽過,朝過夕改,君子稱贊,你還有什麼疑慮呢?應該專心一意,不要懈怠,就醫吃葯,保持身體。方進自此才開始辦理政務,上奏條陳於淳於長厚交的京兆尹孫寶、右扶風肖育及刺史等官吏20餘人,皆被免去官職。 翟方進雖然學習、傳授《穀梁》,但喜好《左氏傳》及天文星相,其《左氏傳》的老師為古文經學大師劉歆,星歷老師是長安令田終術。綏和二年(前7年)春,火星與心星相遇,世人迷信,認為不祥,當時賁麗善占星象,稱應該由大臣承擔責任。漢成帝賜冊斥責方進,認為方進為相10年,災害並至,民受飢餓;盜賊眾多,吏民相殘;群下凶凶,懷奸朋黨;政令變更無常,逼迫方進自盡,方進即日自殺。成帝多次親臨翟府弔唁,禮節及所賜之物都超過先前舊例,謚恭侯。
㈥ 歷史人物故事
祖沖之,429年(南朝宋元嘉六年)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西晉末期,北方發生大規模戰亂,祖沖之的先輩從河北遷徙到江南,並在江南定居下來。祖沖之就出生在江南,其祖父祖昌任劉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父親祖朔之做「奉朝請」,學識淵博,常被邀請參加皇室的典禮、宴會。
祖沖之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爺爺給他講「斗轉星移」,父親領他讀經書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奮,使他對自然科學和文學、哲學,特別是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青年時代就有了博學的名聲。
祖沖之簡介,祖沖之生平介紹
早年經歷
祖沖之曾在著作中自述說,從很小的時候起便「專功數術,搜爍古今」。他把從上古時起直至他生活的時代止的各種文獻、記錄、資料,幾乎全都搜羅來進行考察。同時,主張決不「虛推古人」,決不把自己束縛在古人陳腐的錯誤結論之中,並且親自進行精密的測量和仔細的推算。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每每「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釐,心窮籌策」。
由於祖沖之博學多才的名聲,被南朝宋孝武帝派至當時朝廷的學術研究機關華林學省做研究工作,後來又到總明觀任職。當時的總明觀是全國最高的科研學術機構,相當於現在的中國科學院。總明觀內分設文、史、儒、道、陰陽5門學科,實行分科教授制度,請來各地有名望的學者任教,祖沖之就是其一。在這里,祖沖之接觸了大量國家藏書,包括天文、歷法、術算方面的書籍,具備了借鑒與拓展的先決條件。
㈦ 淶水的歷史人物
祖沖之,學文遠,祖籍河北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生於公元429年,卒於公元500年。他的家庭,從曾祖父起,大都對天文、歷法和數學很有研究。祖沖之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和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親自觀察天象,進行推算,終於使他成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逖(266—321年),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北)人,東晉名將,著名愛國將領
㈧ 聞雞起舞是關於哪一個歷史人物的故事
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典出自《晉書·祖逖傳》: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同義詞:發奮圖強、自強不息.
涉及的歷史人物
祖逖[tì](266~321),字士雅.河北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有傳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漢族.中國東晉初有志於恢復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將.父親祖武,任過上谷(今河北懷來縣)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還小,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潑、開朗.他好動不愛靜,十四五歲了,沒讀進多少書.幾個哥哥為此都很憂慮.但他為人豁落,講義氣,好打不平,深得鄰里好評.他常常以他兄長的名義,把家裡的穀米、布匹捐給受災的貧苦農民,可實際上他的哥哥們並沒有這個意思.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313年,以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的身份進行北伐.當他北渡長江,船至中流之時,眼望面前滾滾東去的江水,感慨萬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塗炭的情景,想到困難的處境和壯志難伸的憤懣,豪氣干雲,熱血涌動,於是
敲著船楫朗聲發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中流擊楫)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決不重回江東!祖逖所部紀律嚴明,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封鎮西將軍.後因朝廷內亂,北伐失敗.文天祥《正氣歌》有一句: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是指祖逖.
劉琨[kūn](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中國西晉時期名將.漢中山靖王之後,美姿儀,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陽,「人稱洛中奕奕,慶孫越石」.廁身以帥哥才子聞名的文學政治團體「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紀最小,排名最後.為司州主簿時,與祖逖聞雞起舞,八王之亂又經永嘉之亂,神州陸沉,北方淪陷,只有劉琨堅守在並州,是當時北方僅存的漢人地盤.後因愛慕劉琨發兵幫助的鮮卑首領拓跋猗盧被兄弟殺死,沒有兵力與各族爭斗,投奔遼北,後因遼北內部爭權而死.詩僅存4首,卻與左思齊名.
㈨ 河北古代名人及主要事跡
1、酈道元
酈道元(約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他自幼博覽群書,年輕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人物掌故、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酈道元。
酈道元一生獵奇涉險,不畏險阻,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把一生獻給祖國的大江小河,所著的《水經注》是我國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著作詳細介紹了一千五百多條河流,書寫了他壯麗的如水年華。
北魏之後,《水經注》成為歷代統治者和治水官員的必修課目。明清兩代,對《水經注》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專門的學科,名為「酈學」。
2、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
東漢漢靈帝末年,劉備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漢末政治舞台,三顧茅廬後始得諸葛亮輔佐。
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與孫權將周瑜等大勝曹操於赤壁,其後得到荊州五郡,後又奪取益州。奪取漢中擊退曹操後,劉備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為漢中王。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時曹丕已於去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讓皇帝位,蜀中又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劉備遂於成都武擔之南即皇帝位,年號章武。次年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
3、趙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再次派遣大軍南攻,當時劉表剛死,其子劉琮繼位,派遣使者向曹操請降。劉備措手不及,於是率軍向南逃往江陵,但是劉備不願放棄自願跟隨他的人民,每天僅能行走十幾里,曹操便派輕騎兵快馬追趕,一天之中追襲了三百里,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
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數十騎向南逃逸。當時,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便用手戟打那告狀的人說:「子龍不會棄我而去。」
不久之後,趙雲果然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到劉備身邊。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江南之地。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范,兼任桂陽(今湖南郴縣)太守。趙范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有國色之貌,趙范欲將她許配給趙雲,意欲和趙雲結親。但是趙雲堅持不同意,並說:「我們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
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趙雲回答說:「趙范是被迫投降,心不可測,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趙范果然借機逃走,而趙雲也就因此不受到影響。
4、祖沖之
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范陽遒縣(今河北省淶水縣)人
在天文學方面,祖沖之創制了中國歷法史上著名的新歷——《大明歷》。在《大明歷》中,他首次引用了歲差,是我國歷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他還採用了391年中設置144個閏月的新閏周,比古代發明的19年7閏的閏周更加精密。 祖沖之推算的回歸年和交點月天數都與觀測值非常接近。
在數學上, 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的真值應該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
在機械製造上,曾製造了銅鑄指南車、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能日行百里的「千里船」和計時儀器漏壺、欹器等。
5、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
勵精圖治,整頓軍事、政治、經濟,嚴明軍紀,賞有功,斬臨陣退卻者,檢閱禁軍,汰老弱,留精銳,募天下壯士。詔群臣直言,撰《平邊策》,禁官吏貪污。
停廢大批寺院,收購民間銅器佛像鑄錢。頒《均田圖》,均定河南等地60州田賦,減免租稅,招撫流散,興修水利,發展經濟。擴建京城,恢復漕運,修訂刑律,改訂歷法,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遺書、雕印古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