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三坊鄉歷史名人

三坊鄉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13 14:40:47

『壹』 平陰縣有哪些歷史名人

平陰縣是山東省會濟南的市郊縣。歷史名人:

柳下惠(前—前621)展氏,名獲,字禽,春秋時期魯國人,是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柳下」(現平陰縣店子鄉展窪一帶)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謚號。柳下惠被認為是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範,他「坐懷不亂」的故事中國歷代廣為傳頌。《孟子》中說「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聖」之稱。柳下惠還是中國柳姓的得姓始祖。

於慎行(1545~1608) 明代政治家,學者、詩人、文學家。萬曆年間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於慎行為人忠厚老成,熟悉歷代典章,對明朝禮制建設有較大貢獻。其文學造詣亦極高,與馮琦並稱於世。

朱鼎延(1603~1669)字元孚。清初兗州平陰人。明代永嘉侯朱亮祖的後裔。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考中進士。清順治初年被經巡撫方大猷舉薦為禮部主事,又遷郎中,考選雲南道御史。後任太僕寺少卿、左右通政、太常寺卿、通政使、工部左右侍郎,督修乾清宮,竣工後晉升工部尚書。以母病乞歸,奉養十餘年,潛心研究程朱理學,不經營家產。曾多次上書朝廷,談論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主張治理國家要法與禮並存,五刑與八議共施,文武並用。著有《奏疏》、《知年初集》、《蘧未庵集》等。

平陰縣,另有同名古縣:西漢置,屬河南郡,故治在今河南孟津縣東。東漢屬河南尹。建安年間改名河陰縣。

『貳』 歷史人物

魯迅目錄[隱藏]

魯迅簡介
魯迅的生平和創作
家庭背景
周海嬰眼中的魯迅與許廣平
魯迅名言
魯迅年譜
周氏三兄弟
名人評論
魯迅文集選
相關書籍
魯迅曾用筆名
臧克家紀念魯迅
2005年版《魯迅全集》目錄
魯迅與梁實秋的論戰 魯迅簡介
魯迅的生平和創作
家庭背景
周海嬰眼中的魯迅與許廣平
魯迅名言
魯迅年譜
周氏三兄弟
名人評論
魯迅文集選相關書籍魯迅曾用筆名臧克家紀念魯迅2005年版《魯迅全集》目錄魯迅與梁實秋的論戰

魯迅圖片
[編輯本段]魯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才。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編輯本段]魯迅的生平和創作
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葯方到葯店去取葯,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過去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但現在他家窮了下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對他心靈的打擊也太大了,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對有錢有勢的人是一種態度,對無錢無勢的人又是另一種態度。多年以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裡,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真誠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友」,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借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時他已經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他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魯迅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學生對故事中所描寫的魯鎮等江南水鄉、三味書屋等風土人情還不夠熟悉,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3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魯迅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
其中《故鄉》、《風箏》、《孔已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
1918年起,先後發表《狂人日記》《阿Q正傳》《葯》《故鄉》等小說名篇,後來收入小說集《吶喊》。
[編輯本段]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清光緒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魯迅出生地: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歲,使用魯迅為筆名。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縣知縣,此時正在北京任內閣中書。後任內閣中書。
父親: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閑居在家。因肺結核而死。
母親:魯瑞(1858~1943)當地舉人魯希曾三女,思想頗為開通,出身於紹興平橋村一戶官宦人家,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
家庭:
在紹興,周家算得上一門望族,做官經商且都不說,單是人丁的繁衍,就相當可觀,所以到魯迅出世的時候,周家已經分居三處,彼此照應,儼然是大戶了。魯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過江西一個縣的知縣老爺,後來又到北京當上內閣中書,成為標準的京官。紹興城並不大,像周介孚這樣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贏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門上那一 欽點"翰林"的橫匾,正明白無誤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魯迅真是幸運,他的人生長途的起點,就設在這樣一處似乎距樂園相當近便的地方。
這就使魯迅獲得了一系列窮家小戶的孩子所無法享受的條件。家裡四五十畝水田,就是周介孚不從北京匯一文錢回來,日常生計總是綽綽有餘,足以將貧困從他身邊趕得遠遠的。周家是講究讀書的,周介孚甚至有過讓兒孫一起考取翰林,在門上懸掛著「祖孫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額的雄心,那種書香人家的氣氛,自然相當濃厚,魯迅家中有兩只大書箱,從《十三經註疏》和《四史》,到《王陽明全集》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從《古文析義》和《唐詩叩彈集》,到科舉專用的《經策統纂》,甚至《三國演義》和《封神榜》那樣的小說,都擠擠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家裡有書,眾多親戚本家 中,不少人也藏書甚豐,而且不單是那些枯燥難懂的正經書,更有許多使小孩子非常喜 歡的好玩的書,從畫著插圖的《花鏡》,到描寫少男少女的《紅樓夢》,幾乎什麼都有。
一次,一位親戚甚至允許魯迅到一間堆滿雜書的小屋子裡自由翻揀,他推開那房門的一剎那間,臉上的表情會是多麼驚喜!從六歲開始,魯迅就開始讀書,先是隨本家親戚學,後來又被送到紹興城內最有名的一家三味書屋去讀經書,《論語》、《孟子》……甚至連古舊難懂的訓詁書《爾雅直音》,也在塾師的指導下讀了一遍。自然,要他自己說, 一定不覺得這樣讀書有什麼快樂,但是,一個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又受著書香門第的熏陶,有博學的老師指點,能夠日日讀書,還能用壓歲錢自己買喜歡的書來讀,這實在是那個時代的小孩子能夠享受的最好的條件了。 魯迅全集
中國是個講究父權的國家,獨鍾那種粗暴專橫,將子女認為私產的父母。你就是生在再富裕的家庭里,倘遇上這樣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會被糟蹋得暗淡無光。魯迅的運氣如何呢?周介孚雖然脾氣暴躁,有時候要打罵孩子,但在教魯迅讀書這件事上,卻顯 得相當開通。那時一般人家的孩子,開蒙總是直接就讀四書五經,叫一個六歲的孩子天 天去念"學而時習之",他會多麼痛苦?周介孚卻不這樣,他讓魯迅先讀歷史,從《鑒略》開始,然後是《詩經》,再然後是《西遊記》,都是選小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書。即使讀唐詩,也是先選白居易那些比較淺直的詩,然後再讀李白和杜甫,這就大大減輕了魯迅開蒙的苦悶。祖母更是特別疼愛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讓魯迅躺在大桂樹下的小板桌上,搖著芭蕉扇,在習習的涼風中給他講故事,什麼貓是老虎的師父啦,什麼許仙救白蛇啦,魯迅直到晚年,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興味和愜意。魯迅的父親周伯宜,神態一本正經,卻比祖父更為溫和。他家教雖嚴,卻從不打小孩子。魯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會》中,記過他一件事,就是在小魯迅那樣快樂的時刻,偏偏逼他去背書。可實際上,周伯宜平時對兒子們的讀書,監督得並不緊。在日常管教上,更常常很寬容。 有一次魯迅和弟弟偷偷買回來一本《花經》,被周伯宜發現了,他們又害怕又絕望,因 為這是屬於閑書,一般人家都不許小孩子看的:"糟了,這下子肯定要沒收了!"誰料周伯宜翻了幾頁,一聲不響地還給了他們,使他們喜出望外,從此放心大膽地買閑書,再不用提心吊膽,像做賊似的。至於母親魯瑞,對他的摯愛就更不必說了,幾個孩子當 中,她最喜歡的就是魯迅。從人情來講,父母總是愛子女的,可由於中國人祖傳的陋習,這種父母之愛竟常常會演化成對幼小心靈的嚴酷的摧殘。當然不能說魯迅就沒有遭過這 樣的摧殘,他後來會寫《五猖會》,就說明內心也有深刻的傷痕。但總的來說,他還是相當幸運的,至少在童年,他經常都是沐浴在溫和寬厚的長輩之愛中。魯迅曾在《野草》中寫了一篇關於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這篇文章叫《風箏》,初中七年級上冊有選這篇文章。
[編輯本段]周海嬰眼中的魯迅與許廣平
魯迅一家人或許是由於政治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父親的形象都被塑造為「橫眉冷對」,好像不橫眉冷對就不是真正的魯迅、社會需要的魯迅。的確,魯迅是愛憎分明的,但不等於說魯迅沒有普通人的情感,沒有他溫和、慈愛的那一面。我後來也問過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沒有看見過我爸爸發脾氣的樣子?」他說從來沒有。在我眼裡,母親與父親之間的感情包含著兩種:一種是學生對老師的崇敬,還有一種是夫妻之間的愛護、幫助。我母親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父親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裝等等。母親喊父親什麼,我不記得了,記憶中也沒有她老遠喊父親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親面前,詢問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該量體溫了、該吃葯了,是一種自然的平視的狀態。
母親是父親的一片綠葉,為父親做了很多工作,母親當年也是一位有才華的女性。母親告訴我,她後來也跟父親提到過,想出去工作;父親聽到後,把筆放下嘆了口氣:「那你出去我又要過我原來的生活了……」於是母親放棄了原來的想法。我想魯迅最後十年能創造出那麼多的傳世作品,當中也有母親的犧牲。雖然希望出去教書的母親心情也很矛盾,但她覺得用自己的犧牲換來父親創作的高峰,一切付出是值得的。
魯迅相貌普通,濃眉大眼,眼神透有幾分深邃。濃八字鬍,頭發整齊肅起,頗為滄桑。臉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魯迅多很嚴肅,但實際魯迅很愛笑,有時笑起來煙斗都拿不住。
[編輯本段]魯迅名言
詩句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3、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無題)
4、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魯迅·無題)
5、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
6、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
7、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魯迅題三義塔)
8、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魯迅·悼楊銓)
9、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評《史記》)

『叄』 福州三坊七巷的歷史故事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
「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
「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街」指南後街)。
三坊七巷全貌「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 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柱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三坊七巷圖「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在首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評選」中,我國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街區———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獲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
2009年7月19日,「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後街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

衣錦坊

衣錦坊衣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據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朝的「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名祿錦,後王益祥致江東提刑任,更名衣錦。」宋時稱「祿錦」,明朝更為「衣錦」,其實都是說坊內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現在衣錦還鄉,榮耀鄉里,所以坊名也改過去稱「通潮」,則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這個坊巷的溝渠里去。
坊中16號為清嘉慶進士鄭鵬程居宅,其中的衣錦坊水榭戲台最具特色。這是一個木構單層平台,四柱單開間,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為閣樓。於此觀看戲劇演出,水清、風清、音清,具有聲學原理和美學價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現存的水榭戲台。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為文儒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據《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台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也在坊內。陳承裘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清代的著名詩人、《石遺室詩話》作者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內有光華閣是為入室弟子課業的地主。陳寓隔壁是現代著名法學家柯凌漢教授的住宅,這條坊就因歷代文儒輩出而聞名。

光祿坊

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祿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閩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歷史上,光祿坊內有一座法祥院,俗稱「閩山保福寺」(在今光祿坊公園內)。當時曾任過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台」四字於石上。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光祿坊的名字就從此而來的。
光祿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有萬曆間舉人、畫家林有台,提學孫昌裔,以及學政許豸,其子許友、許賓,孫許遇,曾孫許鼎、許均,玄孫許良臣、許藎臣,都是詩人、書畫家。清康熙年間有林侗、林佶兄弟。林侗是考古學家,著有《來齋選古》、《來齋金石考》等。林佶精詩文,著有《朴學齋詩文集》,又善書法,他手寫的刻本《漁洋山人精華錄》、《堯峰文抄》、《古夫於亭雜錄》、《午亭文編》非常有名,被稱為「林佶四刻」,在中國印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還有詩人、著名藏硯家黃任,琉球國冊封使齊鯤、同榜兄弟兩進士——劉齊衢和劉齊銜、博物學家郭柏蒼、近代小說翻譯家林紓、著名作家郁達夫等等。還出過不少才女,如黃任之女黃淑宨和黃淑畹,齊鯤之女齊祥棣,郭柏蒼之女郭拾珠姐妹,她們或精書畫,或工詩文。
光祿坊名勝以光祿吟台最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勝,以及宋至清摩崖題刻多處,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光祿吟台西荔枝樹下,原有石刻「鶴磴」,是紀念林則徐晚年放鶴處。還有清代大木構造、寬敞明亮的劉家大院(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末古樸木構房的黃任故居,高牆窄道的早題巷,明代石板鋪設的老佛亭橋,都保存了明清建築的特色。
因原來光祿坊旁的房屋都比較老舊,目前該地正在進行整體大修工作,預計2010年國慶節前全部完工。

楊橋巷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楊橋而改名。民國時因城市建設需要,已被擴建為馬路,所以後來便更名為「楊橋路」。在楊橋路與南後街交叉處的林姓大宅,是林覺民烈士生前的住處,這一烈士故居,後來賣給作家冰心的祖父謝鑾恩。冰心小時候在這里居住過,《我的故鄉》中,亦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巷道擴大為道路後,林覺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可參見詞條「福州冰心故居」),有相當部份被保存下來。
楊橋巷(南)有座「雙拋橋」,規模不大但傳奇多。一是此橋所處內河溝道,是東西兩水「合潮」的地方,「萬里潮來一呼吸」的內河奇觀,在此感受得最為真切。二是雙拋橋邊兩岸相向而長的一對榕樹,在空中竟枝葉連理,相擁成陰,於是就有個青年男女殉愛的凄美故事,傳之久遠,以至後人已說不清先有愛後有樹、先有樹後有橋,還是相反。近聞有海外作家將之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絕唱相提並論,更添了幾分悲情。不過,由於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設的緣故,雙拋橋已經由「橋」慢慢變成了一座街邊的「亭」,成為路人歇腳品茶的場所。

郎官巷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後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東能八一七北路鬧市區,西能南後街。據《榕城考古略》載:「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名興文,後改文興。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此大塔位於巷北,並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徵。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後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 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傳有一首贊譽他詩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至今仍傳為美談。

黃巷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據志載,晉永嘉年間(307-312的)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黃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書郎黃璞退隱歸居這里。黃巢軍入福州,因聞黃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過黃巷"滅燭而過",勿擾其家,從此黃巷名聲大振。。巷內歷代多住儒林學士人文薈萃,成為文化名人和社會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撫李馥、楹聯大師梁章鉅、進士陳壽棋、趙新等,都曾居巷內。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後稱新美里。巷內有一「唐黃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還有人見過。 黃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黃樓」,屬於文物保護單位。

安民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文儒坊相對,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誌》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舊有錫類坊,以宋劉藻以孝聞,後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歷史上巷內人家多為社會賢達。元行省都事賈訥居之。巷西側民居舊宅仍保留勻稱格局和古樸風韻。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駐閩辦事處設在其間。今此老宅列為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宮巷

宮巷宮巷在安民巷之南,東西兩端分別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後街相接。據清《榕場面考古略》載:「舊名仙居,以中有紫極宮得名。後崔、李二姓貴顯,更名聚英達,明得改英達。」
宮巷裡的豪門住宅結構精巧,單是室內的木雕石刻構件就今人嘆為觀止。如漏花窗戶採用縷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過木格骨骼的各種精心編排構成了豐富的圖案裝飾。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飾以重點雕刻。各種精巧生動的石刻在柱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上隨處可見。可以說是福州古建築藝術集大成者。

吉庇巷

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稱「吉避巷」。宋鄭性之中狀元衣錦還鄉時,巷中居民因凌辱過他而趕緊迴避,遂稱「急避巷」。明代以諧音改名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福州著名的「安泰樓」酒樓也就位於吉庇巷口。

南後街

福州三坊七巷不僅僅是三條「坊」和七條「巷」,還有一條聞名遐邇的南後街。
三坊七巷之南後街福州南後街西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路達澳門橋,全長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它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賈雲集。
這里柴米油鹽、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業)一應俱全。還有專為文化人服務的刻書坊、舊書攤、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兩節的燈市。「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客里偷閑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清末舉人王國瑞這道詩中將南後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體現南後街以前的文化風貌。明、清時期的南後街依舊是「粉牆黛瓦石板路」、兩旁鋪面林立的熱鬧街市。至民國時,將路面拓寬,改成柏油馬路。
南後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軸, 翻修後的南後街將充滿古色古香韻味,路面的寬度將達到12米,包括中間寬7米的步行街和兩側各2~2.5米的路側帶。起於楊橋路、止於吉庇路的南後街全長只有634米,定位上,它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休閑文化商業街。
歷史上的南後街曾聚集了花燈、裱褙、書坊等許多福州傳統工藝行業。有關人士說,根據相關規劃,南後街的定位是傳統文化商業街,初步打算根據老字型大小的經營現狀選擇一部分予以恢復,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書坊、花燈等百年老字型大小,市民喜愛的傳統燈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舉辦。此外,有關部門還有意邀請壽山石刻、脫胎漆器、軟木畫等福州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在南後街設置工藝美術大師展示店,以增加傳統商業氛圍。
現在,在南後街的經營商業業態規劃上,出現了酒吧咖啡、頂尖奢侈品等「新面孔」。這些新面孔的出現,將給傳統的南後街注入現代化的因素。
南後街沿街保護性修復工程於2009年1月全面完成,目前已經開街,再現其「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的歷史風貌。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習慣上講,我們都先說三坊後講七巷,其實,從建築位置來分析應該是先有七巷後有三坊。唐代的先民們先是沿著城市的軸線--南街,建起了一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後,再隔一條南後街,向西發展,建起一組坊巷,成為以南後街為中心軸線的"非"字形結構的街區。經過千百年的風雨變遷,大多於宋代定下坊巷之名,於明清時代形成今天建築格局,成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築。
從建築空間的處理來看,三坊七巷在中軸線上的主廳堂,比北方的廳堂明顯高、大、寬,與其他廊、榭等建築形成高低錯落,活潑而又極富變化的空間格局。廳堂一般是開敞式的,與天井融為一體。特別要指出的是,為了使廳堂顯得高大、寬敞、開放,一般在廊軒的處理上著力,承檐的檁木,或再加一根協助承檐的檁木,都特意採用粗大的而長的優質硬木材,並用減柱造的辦法,使的廳堂前無任何障礙,這在北方建築及其他南方建築中,都極少見到。例如宮巷林聰彝故居之轎廳以及祠廟的戲台,均是如此處理。這是福州古建築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結構上與眾不同之外,在圍牆、雕飾、門面上都很有特色。
馬鞍牆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線型,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江南建築中,絕大多數是成90度角的直線構成的階梯形的山牆,福州僅個別建築有,包括福建的閩北、閩南、閩東也有存在,惟獨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馬鞍牆是曲線形的馬鞍牆。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翹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
雕飾
三坊七巷在建築裝飾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數對門窗扇的雕飾。普通居民樑柱多不加修飾,簡潔朴實,而在門窗扇雕飾上則煞費苦心。其窗欞製作之精緻,鑲嵌的木雕之華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難以企及的。窗飾的類型特別豐富,有卡榫式圖案漏花,有純木雕式窗扇,也有兩者相間使用。可以說是江南藝術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過精心編排,構成不同的裝飾效果,有直線型、曲線型、混合型--直線型疏密有致,曲線型富有動感,混合型變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題材有飛禽走獸,人物花卉,整個窗扇雕飾有對稱式有不對稱式。如文儒坊尤恆盛的明代古宅,在二進廂房的門窗隔扇上,透雕了較復雜的瓶花圖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滌環板上是淺浮雕的花開富貴.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鏤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飾,充分顯示了福建民間工匠的高超技藝。
建築門
三坊七巷建築門的處理也極具特色,約有四種。一種是在前院牆正中,由石框構成的與牆同一平面的矩形師門,另一種則是兩側馬鞍牆延伸作飛起的牌堵,馬鞍牆夾著兩面坡的屋蓋形成較大的樓,像沈葆楨故居、陳承裘故居、林聰彝故居都是這種門樓。
[編輯本段]《三坊七巷宣言》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09年7月20日在福州舉辦的「老城保護與整治———三坊七巷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通過。宣言就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提出如下共識和行動倡議: 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基因,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遺產,它不僅屬於一個城市,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每個城市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
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的保護是社會發展的進步。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應不僅注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應注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應重視建立民眾與文化遺產間的情感聯系,應建立、積極、合理、有效的途徑,使文化遺產為民眾所關注與分享,使文化遺產真正為社會發展提供取之不盡的動力。
文化遺產對於經濟社會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而深刻長遠的,是不可復生的精神資本、文化資本、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文化遺產的喪失是無法補償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遺產,每個城市都有她應保護的「紫禁城」。

『肆』 福州三坊七巷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簡介:
「三坊七巷」起於晉,完善於唐五代,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
「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
「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歷史故事:
光祿坊擁有近代著名小說翻譯家林紓的故居,作家郁達夫流寓福州時,也曾居住於此;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巷中有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的故居,作家謝冰心小時候也曾在這里居住過;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是宋代就有的坊巷。據清代的《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時劉濤居此,其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郎官巷。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榕城考古略》記載:「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巷內舊有旌孝坊,為旌表明代孝子高惟一而立,當時流傳一首詩道:「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
黃巷,因西晉永嘉南渡時,固始人黃元方落戶於此,故稱黃巷。這里是儒林學士薈萃之地,清代時榜眼林枝春、進士陳壽祺、學者梁章鉅等人都曾居住於黃巷。;
安民巷,據說唐末黃巢入閩時,曾在巷內廣布安民告示,故名安民巷;
吉庇巷。傳說,宋代時鄭性之高中狀元,衣錦還鄉,巷中居民因曾凌辱過他而趕緊迴避,遂稱「急避巷」,後又以諧音改名為今天的吉庇巷;
南後街,它是三坊七巷的中軸,也是其最主要的商業街。

『伍』 江西臨川的歷史名人

1、湯顯祖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

湯氏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葯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明萬曆十九年(1591)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縣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憤而棄官歸里。

家居期間,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後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於戲劇及詩詞創作。

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戲曲創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

2、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

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朴,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3、謝逸

謝逸(1068-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與其從弟謝薖並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並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

4、謝薖

謝薖(kē)(1074~1116),字幼盤,自號竹友居士。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東館鎮)人。北宋著名詩人,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謝逸從弟,與兄齊名,同學於呂希哲,並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逸並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5、揭重熙

揭重熙(?-1651年12月15日),字祝萬、又字萬年,號蒿庵,江西臨川湖南鄉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詩人。

揭重熙自幼聰明好學。崇禎九年(1636年)鄉試及次年會試均以五經中試,時稱異才。崇禎十年(1637年)進士。初任福寧(今福建霞浦)知州,有「一清如水愛如春」之譽。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下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敗走。滿清鐵騎揮戈南下,迅速佔領了大半個中國。

揭重熙決心以身許國,與福寧州副總兵洪日升起兵勤王。當年八月,他和洪日升率兵到達南都,輔助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抗清,任吏部考功主事。三個月後,因父喪回撫州守孝。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六月,進占江西,正在撫州為父守孝的揭重熙,與艾南英、傅鼎銓、曾亨應等招募鄉人,組織抗清隊伍。

不久,撫州亦被佔領,揭重熙往福建投奔隆武帝朱聿鍵。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揭重熙任右僉都御史,取代劉廣允巡撫河東。八月,隆武帝朱聿鍵在汀州被俘,揭重熙率部進入深山。

永曆元年(1647年),揭重熙得知南昌總兵金聲桓、副總兵王得仁及邵武守將郭天才等欲舉兵反清。他克服重重困難,多方聯絡,共圖復明大業,促成金聲桓等舉兵。

永曆五年(1651年),向邵武進軍,在崇安百丈石被清軍包圍,揭重熙奮勇殺敵,頸部中箭,斃敵數十,力竭被俘。永曆五年(1651年)十一月初三日(12月15日),揭重熙在建寧南街市口遇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湯顯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安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謝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謝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揭重熙

『陸』 潮州出現過什麼偉大的歷史名人

1、林大春

林大春生於1523年12月9日(明嘉靖二年十一月三日),字井丹、邦陽,號石洲,潮州府潮陽縣縣廓都(今汕頭市潮陽區)人。 [1-2] 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中嘉靖庚戌科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戶部主事、浙江提學。晚年歸老,於1588年(明隆慶二十二年)2月12日離世。

林大春官不顯赫但文名頗著。為人操守高潔,為官廉潔剛正,晚年作為潮州府最為著名的鄉賢之一,積極參與鄉梓事務,對當地社會具有很大的貢獻。代表作品有《井丹集》、《潮陽縣志》等。《明史》「藝文四」收有《井丹集》目。

2、翁萬達

翁萬達(1498年-1552年),字仁夫,號東涯。明朝中期名將、詩人。潮州府揭陽縣(今汕頭市金平區鮀浦一帶)人。翁萬達出身寒門,為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

歷任廣西梧州府知府,陝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銜巡撫陝西,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軍務兼莉糧餉,左副都御史、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職,曾參與平定安南莫登庸叛亂,後期統理北方邊防,抗擊蒙古俺答汗侵擾,統邊五六年間,屢立戰功。

又修築大同宣府間長城800餘里,烽堠300餘座,使邊境得以安定。後三罷三起,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逝於回鄉途中。明穆宗時追贈太子少保,謚號「襄敏」。

3、王大寶

王大寶(1094年-1170年),又名王元龜、二龜、二王,海陽縣湯頭村人(今廣東省潮安縣歸湖鎮),宋朝名臣 。早年被選入太學讀書,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中進士 ,廷試第二,成為宋代嶺南唯一的榜眼。

歷任南雄州教授,樞密院計議 ,差監登聞鼓院(接受士民向皇帝申訴奏稟的衙門)等職。王大寶對儒學頗有研究,尤長於易學,著有《諫垣秦議》、《周易證義》、《毛詩國風證義》、《詩解》、《王元龜遺文》等。後人將他與崔與之、李昴英等同尊為「嶺南六先生」,並被推為「潮州八賢」之首。

4、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靜,小名雨生,別名禹生,廣東省豐順縣人。歷任廣東瓊州府儒學訓導,江西萬安、廬陵縣令,蘇松太道,兩淮鹽運使,江蘇布政使,江蘇巡撫,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撫,總督銜會辦海防、節制沿海水師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是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風雲人物和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

5、鄭大進

鄭大進(1709(己丑年)~1782),清代人,又名譽捷,號謙基,退谷。生於廣東潮州府揭陽縣梅崗都山美村(今屬揭陽市揭東區玉滘鎮),少時有神童之稱。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歷任大名府、河間府同知,正定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兩淮鹽運使,浙江按察使,貴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官至直隸總督。任政期間,草除積弊,關心民生,所至頗具政績。

後加授太子少傅銜。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時,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乾隆帝御制墓碑,親撰碑文,賜祭賜葬,追謚勤恪。主要著作有《愛日堂詩文集》和《鄭勤恪公奏議》。

『柒』 安徽懷寧有哪些歷史名人。

1、丁永泉(1892~1968)藝名丁玉蘭,因排行第六,人稱丁老六,總鋪鄉丁家嘴人,著名黃梅戲演員,有"南程北丁"(江南程積善、江北丁老六)之贊。民國15年(1926年)組班進入安慶市區演出,成為黃梅戲從農村進入城市的先行者。民國24年(1935年)又帶班首闖上海,擴大了黃梅戲的影響。在演出中大膽探索革新,虛心吸取姊妹劇種的表演藝術,移植了一批劇目,為提高黃梅戲表演藝術和豐富上演劇目,做出卓越的貢獻。丁永泉以嗓音圓亮、行腔流暢、吐字清晰、表演細膩著稱,譽滿大江南北。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也曾得其教益。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合肥江淮大劇院接見黃梅戲演員,在省藝校任教的丁永泉參與接見並合影。

2、王星拱(1888~1949)字撫五,高河埠王家大屋人,我國著名教育家、科學家、愛國民主人士。1916年王星拱獲英倫敦大學化學碩士學位回國,應蔡元培之聘,擔任北大化學系教授兼二院主任,歷任南京教育處處長、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兼教務長、安徽大學校長、武漢大學校長、中山大學校長,著有《科學概論》、《科學方法論》等作品。王星拱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歐洲支部,積極參加反清活動,曾與陳獨秀等共同組織大學生俱樂部,並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王星拱斷然拒絕當局讓其去台灣的要求,後因積勞成疾於1949年10月病逝於上海,剛上任的陳毅市長以"一代完人"的輓聯,以示哀悼。

3、王來聘(不詳~1633)懷寧人。明崇禎四年(1631年)武科會試,王來聘獲第一,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授副總兵。崇禎五年(1632年),孔有德(明登州參將,後降清)據登州反明,官軍久攻不下。次年二月,用火葯攻城,城塌,官軍殺入又被叛軍擊退。王來聘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再次登城拼殺,不幸受傷陣亡。清乾隆年間修《勝朝殉節錄》賜謚"忠愍"。

4、王鴻壽(1850~1925)藝名三麻子,石牌人,清末民初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工老生、紅生。他演老生戲,別具一格,尤以擅演關羽戲著稱。塑造的關羽形象,於庄嚴肅穆、沉著穩重中顯出蘊含於內的神威,林樹森、李吉來、唐韻笙、李洪春等所演關羽戲,莫不宗之為法。周信芳早年曾得其教益。編演的代表劇目《徐策跑城》、《掃松下書》、《三搜蘇府》等老生戲,《壩橋挑袍》、《過五關》、《古城會》、《水淹七軍》、《走麥城》等單折戲,南北流傳,盛行各地。

5、鄧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自號頑伯、完白山人等,白麟畈(五橫鄉白麟村)鄧家大屋人。他的篆書參以隸意、熔篆隸於一爐;他的隸書,集各家精髓;他的楷書,真氣彌漫,楷則俱備;他的篆刻藝術更以獨樹一幟的風格,巍然崛起於印壇。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產生了大量的藝術珍品,且形成書法理論上的獨見:"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終成雄琚中國書壇數百年而不衰的一代宗師,譽為"千年一人"。

6、鄧以蟄(1892~1973)字叔存,白麟畈(今五橫鄉白麟村)鄧家大屋人,是著名書法家鄧石如的五世孫,教育家鄧藝孫的第三子,現代美學家、美術史家、教育家。1917年赴美,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哲學,特重學習美學,是我國留學生到歐美系統學習的先行者之一。1923年回國,補聘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27年到廈門大學任教,1928年轉至清華大學。1933~1934年出遊西歐意、比、西、英、德、法等國,訪問很多藝術博物館,歸國後寫成《西班牙游記》一書。自歐洲回國後,在清華大學任教,同時潛心從事中國書畫及其美學理論的研究,並取得重大成果,寫成《畫理探微》、《六法通銓》、《病餘錄》(未寫完)、《書法欣賞》。解放後,先後在清華大學哲學系、北大哲學系任教。1962年他把家中珍藏的鄧石如大量書法篆刻作品捐獻給北京故宮博物院,受到國家文化部的嘉獎。

7、鄧稼先(1924~1986)白麟畈(五橫鄉白麟村)鄧家大屋人,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的奠基者、開拓者之一,也是我國研製、發展核武器的主要組織領導者之一,被稱為"兩彈元勛"。1941年考取西南聯大物理系,畢業後被聘為北大物理系助教。1948年,考入美國印弟安那州普渡大學物理系研究生。1950年8月29日,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後,毅然回國,從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8年起擔任中國原子彈理論設計的總負責人,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之後又擔任氫彈理論設計的負責人,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氫彈的國家。1986年7月29日,他因積勞成疾,與世長辭。同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追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8、劉蘭芝(生卒年不詳)出生於漢朝,小市鎮小吏港人。自幼聰明能幹,長大後嫁與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夫妻恩愛,情投意合。然而劉蘭芝活潑開朗的性格卻為焦母所不容。在焦母的淫威逼迫下,焦仲卿不得已休棄了劉蘭芝。劉蘭芝含辱回到娘家,勢利的兄長不顧她的反對,硬將她再嫁太守之子為妻。劉蘭芝抗婚不成,為捍衛自己的愛情和婚姻自主權,在迎娶之日投河自盡,焦仲卿聞之亦自縊殉情。劉蘭芝、焦仲卿忠貞、悲壯的愛情故事傳揚開來,打動了世人,根據他們的故事創作的漢樂府著名長詩《孔雀東南飛》一代一代流傳,成為千古愛情絕唱。

9、劉若宰(1595~1640)字胤平,號退齋,平山大塅人,明崇禎元年(1628)文科狀元、書畫家。劉若宰出生於書香門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長書畫,楷、行、草書均精絕。他常向朝廷舉薦智勇忠貞的人才,明末名將史可法由安池道監軍升為安徽巡撫,就是因為他的舉薦。崇禎十三年四月十三日,他因積勞成疾辭世。死後追贈"詹事",賜祭葬,蔭子,後因子餘王慧仕,加贈太僕太卿。舊時縣學宮(今安慶市)前建有狀元坊,劉若宰在安慶的府邸稱"狀元府",今安慶狀元府賓館得名於此。

10、陳獨秀(1879~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號獨秀山民,原籍懷寧縣廣濟圩陳家破屋(今屬安慶市郊區)人,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五四"運動總司令。1915年9月,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首創者。創辦的《新青年》、《每周評論》等政論刊物,對五四運動起了號召和指導作用。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陳獨秀,稱之為"思想界的明星"。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把《新青年》改為小組機關刊物,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介紹黨的知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當選為中央局書記。後擔任中共"二大"到"五大"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1、陳延年(1898~1927)懷寧縣在城鄉(今屬安慶市)人,陳獨秀長子。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政治活動家。1925年春,出任中共廣東區委書記。是年6月,為聲援上海"五卅"反帝愛國運動,他與鄧中夏一起發動和領導了震驚中外的有25萬工人參加的"省港大罷工"。1927年先後任中共江浙區委書記、江蘇省委書記,當選為中共五屆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是年6月26日,江蘇省委機關被軍警包圍,陳延年為掩護其他同志脫險而被捕,獄中受盡酷刑,堅貞不屈。7月4日在上海龍華壯烈犧牲,時年29歲。

12、陳喬年(1902~1928)懷寧在城鄉(今屬安慶市)人,陳獨秀次子。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先後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湖北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書記、江蘇省委組織部長。上海爆發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李大釗、陳喬年等領導北京各界民眾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反帝示威遊行,有力支援了上海工人階級的斗爭運動。1926年3月,陳喬年、李大釗等發動北京各界10萬多群眾舉行請願斗爭,抗議日本等八國駐華公使向中國政府發出的所謂"最後通牒",軍閥政府殘酷鎮壓,釀成"三·一八"慘案,喬年在斗爭中受傷,仍不顧個人安危,堅持指揮群眾撤退。1928年2月26日,由於叛徒告密,陳喬年不幸被捕。在獄中,寧死不屈,同年6月6日,在上海楓林橋畔英勇就義,年僅26歲。

13、陳攖寧(1880~1969)祖籍懷寧洪家鋪新陳埂。他是我國現代著名道教學者和道教著作集大成者,是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陳攖寧自幼聰穎過人,才華出眾。29歲時,歷游九華、武當、嶗山等名山勝跡,求師訪友,窮研仙道之學。著有《四庫全書不識道家學術之全體》文稿。民國6年,編寫《道藏分類目錄提要索引》。三十年代,任教上海仙學院,主編《半場月刊》、《仙學月刊》。先後著有《黃庭經講義》、《孫不二女丹詩注》、《靜動必成》等。1953年被聘為浙江省文史館館員。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成立,歷任秘書長、副會長、會長等職。1961年中國道教協會設立研究室,主持編寫《中國道教史提要》。此後,著有《道教起源》、《靜動總說》等。

14、楊月樓(1844~1890)名久昌,譜名久先,以字行,石牌楊家墩人,清末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名列"同光十三絕"。因演《芭蕉扇》、《五花洞》、《蟠桃會》等猴戲,靈活如猴,有出入風雲之概,又得外號"楊猴子"。被著名京劇老生張二奎收為弟子,與俞菊笙稱為"雙璧"。後掌著名班社三慶班。楊月樓嗓音宏亮,文武兼備,能戲偏多。演孫悟空出台時翻筋斗108個,在一定尺寸內不離故步,有"一般京劇非偏愛,只因貪看楊月樓"之譽。

15、楊小樓(1878~1938)楊月樓之子,譚鑫培義子,藝名小樓。石牌楊家墩人,清末民初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與梅蘭芳、余叔岩並稱"京劇三大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師"的盛譽。擅演劇目甚多,據《中國大網路全書》記載有30多種。他扮相英偉,嗓音清亮,兼具"炸音";行腔朴實無華,富有韻味;擅從人物劇情出發,體現意境,重在神似。他又是一位愛國藝人,1937年日本侵佔北平後,不顧安危,拒絕為冀東偽政權作"祝賀演出"。

16、楊石先(1897~1985)原名紹曾,懷寧縣人,我國現代化學家、教育家。曾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化學部主任,國家科委化學組長,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1949年9月,他作為教育界代表出席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參加了開國大典。不久被任命為南開大學校長。1954年9月,受到周恩來總理的單獨接見。1956年,開始研究當時在國內尚屬空白的有機磷化學。毛澤東同志曾到南開視察他創辦的兩個農葯車間。1963年後,研製出磷32、47和除草劑一號等4種新農葯,獲國家科研獎。之後,還研製出防治白葉枯病的新農葯--枯葉凈等10多種新農葯,為促進農業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17、楊兆成(1902~1926)原名楊自濤,化名楊昭,東廣村(今月山鎮新光村人),著名革命烈士,是安徽省第一個為革命捐軀的共產黨員。1925年,楊兆成先後被推選為共青團安慶特支幹事會書記、共青團安慶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並迅速建立了團地委的各個工作機構。1926年1月,年過20剛入黨的楊兆成任中央安慶特支書記兼安慶團地委書記,參與組織了紀念"二七"慘案死難烈士會議、反"三·一八"慘案的安慶市民遊行大會、紀念"五卅"運動大會。1926年秋,楊兆成被捕,英勇就義,年僅24歲。1927年9月中共安徽省臨委在《安徽省臨委悼楊兆成同志》中,贊譽他是"青年工作的指導者"。

18、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高河鎮查灣人,詩人。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一時被譽為"天才"少年,畢業後任教於中國政法大學,1989年3月26日卒於河北省山海關。從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里,海子以超乎尋常的熱情和才華,創作出詩歌、文學評論、小說、隨筆等近200萬字的作品。已結集出版的有長詩《大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海子詩全編》。1986年他的作品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2001年,榮獲第三屆人民文學詩歌獎。2000年,他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編入到高中語文課本。

19、郝蘭田(1832~1872)懷寧人,清末京劇老旦著名演員,京劇改革家王瑤卿之外祖父。原為徽戲演員,工老生。以唱《祭風台》(即京劇《借東風》)名遍皖中。大約在道光、咸豐之間來北京,因與程長庚同鄉,搭入三慶班演唱。入班後,初演《天水關》孔明一角,聲容並茂,氣度高華,頗受觀眾贊賞。後因三慶班缺少老旦一工,郝自請改唱老旦。郝蘭田能綜合各家老旦之特長,並以老生唱法合旦腔韻味,而創制出老旦新腔。從此,京劇老旦一行的地位,一躍而上,始為劇界內外所重視。

20、程演生(1888~1955)譜名存材,字源銓,又字總持,別號天柱外吏、寂寞程生。平山程家大屋人,現代教育家、考古學家。程演生留學法國,獲法國考古研究院博士學位,並任該院研究員。歸國後,歷任杭州華嚴大學文學主任、北京大學、暨南大學教授、安徽省第一師范學校校長。1932年4月接任安徽大學校長。民國34年抗戰勝利,出任安徽學院院長,36年辭職至上海,新中國成立後,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程演生著述宏富,著有《模範文選》、《離騷講義》、《太平天國史考》、《圓明園圖考》等二十餘部。

『捌』 三坊七巷的歷史故事

給你些資料吧
福建省 福州市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 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算"三坊七巷"街區。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
「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
「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街」指南後街)。
三坊七巷全貌「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 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柱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三坊七巷圖「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在首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評選」中,我國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街區———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獲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
2009年7月19日,「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後街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

衣錦坊

衣錦坊衣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據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朝的「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名祿錦,後王益祥致江東提刑任,更名衣錦。」宋時稱「祿錦」,明朝更為「衣錦」,其實都是說坊內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現在衣錦還鄉,榮耀鄉里,所以坊名也改過去稱「通潮」,則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這個坊巷的溝渠里去。
坊中16號為清嘉慶進士鄭鵬程居宅,其中的衣錦坊水榭戲台最具特色。這是一個木構單層平台,四柱單開間,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為閣樓。於此觀看戲劇演出,水清、風清、音清,具有聲學原理和美學價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現存的水榭戲台。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為文儒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據《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台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也在坊內。陳承裘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清代的著名詩人、《石遺室詩話》作者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內有光華閣是為入室弟子課業的地主。陳寓隔壁是現代著名法學家柯凌漢教授的住宅,這條坊就因歷代文儒輩出而聞名。

光祿坊

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祿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閩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歷史上,光祿坊內有一座法祥院,俗稱「閩山保福寺」(在今光祿坊公園內)。當時曾任過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台」四字於石上。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光祿坊的名字就從此而來的。
光祿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有萬曆間舉人、畫家林有台,提學孫昌裔,以及學政許豸,其子許友、許賓,孫許遇,曾孫許鼎、許均,玄孫許良臣、許藎臣,都是詩人、書畫家。清康熙年間有林侗、林佶兄弟。林侗是考古學家,著有《來齋選古》、《來齋金石考》等。林佶精詩文,著有《朴學齋詩文集》,又善書法,他手寫的刻本《漁洋山人精華錄》、《堯峰文抄》、《古夫於亭雜錄》、《午亭文編》非常有名,被稱為「林佶四刻」,在中國印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還有詩人、著名藏硯家黃任,琉球國冊封使齊鯤、同榜兄弟兩進士——劉齊衢和劉齊銜、博物學家郭柏蒼、近代小說翻譯家林紓、著名作家郁達夫等等。還出過不少才女,如黃任之女黃淑宨和黃淑畹,齊鯤之女齊祥棣,郭柏蒼之女郭拾珠姐妹,她們或精書畫,或工詩文。
光祿坊名勝以光祿吟台最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勝,以及宋至清摩崖題刻多處,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光祿吟台西荔枝樹下,原有石刻「鶴磴」,是紀念林則徐晚年放鶴處。還有清代大木構造、寬敞明亮的劉家大院(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末古樸木構房的黃任故居,高牆窄道的早題巷,明代石板鋪設的老佛亭橋,都保存了明清建築的特色。
因原來光祿坊旁的房屋都比較老舊,目前該地正在進行整體大修工作,預計2010年國慶節前全部完工。

楊橋巷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楊橋而改名。民國時因城市建設需要,已被擴建為馬路,所以後來便更名為「楊橋路」。在楊橋路與南後街交叉處的林姓大宅,是林覺民烈士生前的住處,這一烈士故居,後來賣給作家冰心的祖父謝鑾恩。冰心小時候在這里居住過,《我的故鄉》中,亦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巷道擴大為道路後,林覺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可參見詞條「福州冰心故居」),有相當部份被保存下來。
楊橋巷(南)有座「雙拋橋」,規模不大但傳奇多。一是此橋所處內河溝道,是東西兩水「合潮」的地方,「萬里潮來一呼吸」的內河奇觀,在此感受得最為真切。二是雙拋橋邊兩岸相向而長的一對榕樹,在空中竟枝葉連理,相擁成陰,於是就有個青年男女殉愛的凄美故事,傳之久遠,以至後人已說不清先有愛後有樹、先有樹後有橋,還是相反。近聞有海外作家將之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絕唱相提並論,更添了幾分悲情。不過,由於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設的緣故,雙拋橋已經由「橋」慢慢變成了一座街邊的「亭」,成為路人歇腳品茶的場所。

郎官巷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後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東能八一七北路鬧市區,西能南後街。據《榕城考古略》載:「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名興文,後改文興。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此大塔位於巷北,並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徵。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後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 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傳有一首贊譽他詩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至今仍傳為美談。

黃巷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據志載,晉永嘉年間(307-312的)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黃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書郎黃璞退隱歸居這里。黃巢軍入福州,因聞黃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過黃巷"滅燭而過",勿擾其家,從此黃巷名聲大振。。巷內歷代多住儒林學士人文薈萃,成為文化名人和社會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撫李馥、楹聯大師梁章鉅、進士陳壽棋、趙新等,都曾居巷內。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後稱新美里。巷內有一「唐黃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還有人見過。 黃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黃樓」,屬於文物保護單位。

安民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文儒坊相對,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誌》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舊有錫類坊,以宋劉藻以孝聞,後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歷史上巷內人家多為社會賢達。元行省都事賈訥居之。巷西側民居舊宅仍保留勻稱格局和古樸風韻。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駐閩辦事處設在其間。今此老宅列為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宮巷

宮巷宮巷在安民巷之南,東西兩端分別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後街相接。據清《榕場面考古略》載:「舊名仙居,以中有紫極宮得名。後崔、李二姓貴顯,更名聚英達,明得改英達。」
宮巷裡的豪門住宅結構精巧,單是室內的木雕石刻構件就今人嘆為觀止。如漏花窗戶採用縷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過木格骨骼的各種精心編排構成了豐富的圖案裝飾。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飾以重點雕刻。各種精巧生動的石刻在柱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上隨處可見。可以說是福州古建築藝術集大成者。

吉庇巷

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稱「吉避巷」。宋鄭性之中狀元衣錦還鄉時,巷中居民因凌辱過他而趕緊迴避,遂稱「急避巷」。明代以諧音改名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福州著名的「安泰樓」酒樓也就位於吉庇巷口。

南後街

福州三坊七巷不僅僅是三條「坊」和七條「巷」,還有一條聞名遐邇的南後街。
三坊七巷之南後街福州南後街西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路達澳門橋,全長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它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賈雲集。
這里柴米油鹽、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業)一應俱全。還有專為文化人服務的刻書坊、舊書攤、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兩節的燈市。「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客里偷閑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清末舉人王國瑞這道詩中將南後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體現南後街以前的文化風貌。明、清時期的南後街依舊是「粉牆黛瓦石板路」、兩旁鋪面林立的熱鬧街市。至民國時,將路面拓寬,改成柏油馬路。
南後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軸, 翻修後的南後街將充滿古色古香韻味,路面的寬度將達到12米,包括中間寬7米的步行街和兩側各2~2.5米的路側帶。起於楊橋路、止於吉庇路的南後街全長只有634米,定位上,它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休閑文化商業街。
歷史上的南後街曾聚集了花燈、裱褙、書坊等許多福州傳統工藝行業。有關人士說,根據相關規劃,南後街的定位是傳統文化商業街,初步打算根據老字型大小的經營現狀選擇一部分予以恢復,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書坊、花燈等百年老字型大小,市民喜愛的傳統燈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舉辦。此外,有關部門還有意邀請壽山石刻、脫胎漆器、軟木畫等福州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在南後街設置工藝美術大師展示店,以增加傳統商業氛圍。
現在,在南後街的經營商業業態規劃上,出現了酒吧咖啡、頂尖奢侈品等「新面孔」。這些新面孔的出現,將給傳統的南後街注入現代化的因素。
南後街沿街保護性修復工程於2009年1月全面完成,目前已經開街,再現其「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的歷史風貌。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習慣上講,我們都先說三坊後講七巷,其實,從建築位置來分析應該是先有七巷後有三坊。唐代的先民們先是沿著城市的軸線--南街,建起了一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後,再隔一條南後街,向西發展,建起一組坊巷,成為以南後街為中心軸線的"非"字形結構的街區。經過千百年的風雨變遷,大多於宋代定下坊巷之名,於明清時代形成今天建築格局,成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築。
從建築空間的處理來看,三坊七巷在中軸線上的主廳堂,比北方的廳堂明顯高、大、寬,與其他廊、榭等建築形成高低錯落,活潑而又極富變化的空間格局。廳堂一般是開敞式的,與天井融為一體。特別要指出的是,為了使廳堂顯得高大、寬敞、開放,一般在廊軒的處理上著力,承檐的檁木,或再加一根協助承檐的檁木,都特意採用粗大的而長的優質硬木材,並用減柱造的辦法,使的廳堂前無任何障礙,這在北方建築及其他南方建築中,都極少見到。例如宮巷林聰彝故居之轎廳以及祠廟的戲台,均是如此處理。這是福州古建築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結構上與眾不同之外,在圍牆、雕飾、門面上都很有特色。
馬鞍牆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線型,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江南建築中,絕大多數是成90度角的直線構成的階梯形的山牆,福州僅個別建築有,包括福建的閩北、閩南、閩東也有存在,惟獨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馬鞍牆是曲線形的馬鞍牆。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翹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
雕飾
三坊七巷在建築裝飾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數對門窗扇的雕飾。普通居民樑柱多不加修飾,簡潔朴實,而在門窗扇雕飾上則煞費苦心。其窗欞製作之精緻,鑲嵌的木雕之華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難以企及的。窗飾的類型特別豐富,有卡榫式圖案漏花,有純木雕式窗扇,也有兩者相間使用。可以說是江南藝術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過精心編排,構成不同的裝飾效果,有直線型、曲線型、混合型--直線型疏密有致,曲線型富有動感,混合型變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題材有飛禽走獸,人物花卉,整個窗扇雕飾有對稱式有不對稱式。如文儒坊尤恆盛的明代古宅,在二進廂房的門窗隔扇上,透雕了較復雜的瓶花圖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滌環板上是淺浮雕的花開富貴.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鏤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飾,充分顯示了福建民間工匠的高超技藝。
建築門
三坊七巷建築門的處理也極具特色,約有四種。一種是在前院牆正中,由石框構成的與牆同一平面的矩形師門,另一種則是兩側馬鞍牆延伸作飛起的牌堵,馬鞍牆夾著兩面坡的屋蓋形成較大的樓,像沈葆楨故居、陳承裘故居、林聰彝故居都是這種門樓。
[編輯本段]《三坊七巷宣言》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09年7月20日在福州舉辦的「老城保護與整治———三坊七巷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通過。宣言就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提出如下共識和行動倡議: 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基因,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遺產,它不僅屬於一個城市,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每個城市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
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的保護是社會發展的進步。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應不僅注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應注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應重視建立民眾與文化遺產間的情感聯系,應建立、積極、合理、有效的途徑,使文化遺產為民眾所關注與分享,使文化遺產真正為社會發展提供取之不盡的動力。
文化遺產對於經濟社會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而深刻長遠的,是不可復生的精神資本、文化資本、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文化遺產的喪失是無法補償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遺產,每個城市都有她應保護的「紫禁城」。
[編輯本段]主題展館
用於展示三坊七巷文化價值的博物館擬選地址現已基本確定,將開辟8個博物館和3個展示區:
1.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博物館,擬選址劉家大院。理由是劉家大院是福州乃至全國領先的城市公共事業的先驅,又臨近光祿坊,是三坊七巷的「客廳」。
2.福州當代藝術中心,擬選址藍建樞故居。理由這里緊貼光祿坊公園,對帶動人流,提高知名度,方便參觀都極為有利。 3.當代漆藝博物館,擬選址南後街中心地段的葉氏民居。理由是這里是福州百年老店與老行當和現代生活嫁接的中轉平台。 4.福州民俗展示與演藝中心,擬選址郭柏蔭故居。 5.戲劇戲曲演藝中心,擬選址水榭戲台。 6.茶文化世術館和國賓級接待中心,擬選址林聰彝故居。 7.明清傢具民俗博物館,擬選址二梅書屋。 8.楹聯博物館擬選址梁章鉅故居(梁章鉅是福州先賢楹聯學鼻祖)。 擬開辟的3個展示區為:「一個專項展示區」,即「七巷」中自郎官巷至黃巷之間的展示區,主要展示閩台親緣關系;「第一綜合展示區」為黃巷至吉庇路之間的展示區,主要展示林氏價值的各種文化和船政文化;「第二綜合展示區」即「三坊」中各展示點有機結合形成的展示區,主要展示文人墨客的相關文化。 此外,三坊七巷還將藉助「一水一節點兩街兩片區」的結構,構建不同功能區。其中「一水」即安泰河的濱水休閑風情帶。「一節點」規劃是擬將光祿坊的「光祿吟台」作為三坊七巷南節點。「兩街」為南後街傳統特色商業帶和南街商業更新發展帶,「兩片區」規劃是結合北入口,將郎官巷、塔巷及水榭戲台部分作為旅遊集中展示區。宮巷—安民巷有大量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保護建築,將作為博物館建築集中區;文儒坊南北段兩側作為會館會所片區,以創意和休閑為主。
如果你的老師看到了我寫的,肯定會說你抄的。。
所以還是給你些資料吧
希望給我加分啊
先謝謝啦~ ~

『玖』 撫寧縣歷史人物

翟鵬(1481一1545年),字扶九(又字志南),號聯峰,生於撫寧縣城內。其父翟昊,性溫厚,不善理財,家 道貧寒。翟鵬自幼聰穎好學,才思敏捷,其母王氏下決心供他讀書,自己晝夜紡織,以籌筆硯之資,霍鵬府試,其母割發易銀為其拼湊盤纏。明正德三年(公元 1508年),翟鵬飽學成才,一舉考中進士,出任戶部主事,轉任員外郎,後又出任衛輝府知府,升陝西副使,進按察使。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再升右 金都御史,巡撫寧夏。
翟鵬生性耿介剛直,為官清廉,對官場陋習深惡痛絕。他初至衛輝,嚴禁賄賂,致力於舉賢薦能。 翟鵬巡撫寧夏時,邊塞防守鬆弛,朝中無人過問,邊官邊將任意私占精壯兵卒供自己役使,邊塞重地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把守。野雞台一帶20餘座煙敦孤懸塞 外,翟鵬下令盡數清理被私役的兵丁,恢復了野雞台一帶的守備。此舉傷害了一些邊官邊將的利益,他們對霍鵬懷恨在心。 同年,俺答大舉入侵,邊塞糧草不足,邊民啼飢號寒,翟鵬據實陳請求朝廷賑濟,朝廷不但不允,反將翟鵬停俸。在俺答大舉入侵時,總兵官趙瑛不能竭力抵敵,致 使百姓塗炭。翟鵬秉公劾奏,反被趙瑛所訐。皇帝大怒,翟鵬被撤職。翟鵬卸任後,回家省親,在故鄉住月余,游覽了故鄉的名勝古跡,寫下了《綠灣蛙靜》、《過 蘆峰將軍墓》、《望聯峰山》、《聯峰海市》等詩篇,其中《望聯峰山》、《聯峰海市》兩詩,通過贊美聯峰山的壯麗景色,抒發了他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的真摯感情。 嘉靖二十年八月,俺答又興師入侵,鐵騎直搗山西內地。兵部薦翟鵬復故官,整飭畿輔、山西、河南軍務,兼督糧餉。嘉靖二十一年三月,宣大總督黃繼祖被罷 職,升翟鵬為兵部右待郎,此間,翟鵬對舊的對敵政策和獎罰制度進行了大膽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殺降邀功者宜罪」。可是他這次復官僅百日,又因向朝 廷連乞兵餉而被革職。
同年七月,俺答又大舉入侵山西,殺掠太原、璐安。翟鵬又復宮,兼督山東、河南軍務,巡撫以下均受其節制。這次復官後,翟鵬在建設邊塞方面建 樹頗多,浚壕築垣,修邊牆390餘里,增築新墩292 座,墩堡14座,建營舍1500間,墾回14900餘頃,招募新軍1500餘人,每人給田50畝,節省倉儲無數;對邊塞守備重新進行了部署,並制定了「戰 中有守、守中有戰」的戰術原則,剔除了以往單純防禦的弊病。其間尚著有《籌邊錄》暢行於時。嘉靖二十三年三月,因翟鵬退敵有功,擢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 當時嚴嵩在朝專權,但看到翟鵬是個難得的人才,一心想攏絡為私黨。他親手題了一塊匾--「尚書府」遣心腹送到翟鵬的故鄉。不料翟鵬並不感恩戴德,理事仍秉 公無私,即使是嚴氏的羽翼也毫不徇私。他這種對上不能逢迎,對下不能遷就的性格,便註定了他宦途坎坷,不能終其位的命運。
據縣志記載:翟鵬曾有詩雲:「唯有寸心懸帝闕,更無尺素達權門」。由此可窺其情懷之一斑。另據翟鵬家譜記載:嚴嵩的兒子、吏部尚書嚴世蕃到 山海衛「閱邊」時,途經撫寧鼓樓東的「尚書府」順便到翟府拜訪。飲茶間,偶見正堂中懸著一對條幅即翟鵬詩句。當時嚴氏並未多心,連連誇贊翟鵬的書法功底純 厚,筆力蒼勁,大有氣吞長虹之勢,待嚴世蕃事畢回朝又到翟府「道憂」時,突然發現條幅不見了,這時才產生了疑心。從此嚴翟隔閡日深。嘉靖二十三年正月,皇 帝命翟鵬根除邊患(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責效甚急。翟鵬雖竭盡全力往來驅馳,終因八方掣肘,呼喚不靈未能如願。此時,忌者乘機中 傷,奸黨借題誹謗,翟鵬請求罷官,皇帝不允。同年九月,因薊州巡撫朱方清撒諸路防秋兵,兵部尚書毛伯溫並撒宣大三關客兵,俺答遂乘機於十月犯膳房堡,又於 萬全破牆而人,由順聖川至蔚州,犯屠浮峪,直抵完縣,京師戒嚴。皇帝大怒。此時,御史楊本深、兵科戴夢桂又乘機動奏翟鵬逗留,致使敵震畿輔,皇帝遂遣官將 翟鵬逮捕入獄。
三個月後,翟鵬被判充軍罪。當押解官押翟鵬途經河西務時,被當地百姓所阻,眾呼翟尚書冤枉。又將其解回京師,重下詔獄。嘉靖二十四年六月七日辰時卒於獄中。
翟鵬死後,民間藝人很快編出影卷,皆有嚴氏奸黨害忠良的情節,後被霍鵬的次子、衛輝通判翟重光得知,花重金收買了影卷。隆慶二年(公元 1568年),朝廷為翟鵬昭雪,追論前功,復官賜祭,遣永平府知府劉祥諭祭。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四月,翟鵬的曾孫翟凌雲等建墓碑於撫寧南關路東, 上鐫祭文,言翟鵬督師於重鎮,志欲有為,才能應變,屢著忠勛......。

許碧山(1850一1912年),本縣台營人,後居峪門口,清代有名的民間畫家。他工國畫善習山水人 物,以漁樵耕讀、五子登科見佳,尤以畫鏡面為長。代表作品為漁樵耕讀四扇屏。他的面筆姿健秀,靜閑而不俗媚,飄逸而不輕浮,瀟灑而不放盪,生態活脫, 堪為妙稱,贏得了世人的贊譽。從現在的《教五子》反《亂桎忘世》中可見一斑。 少年時代,他特別喜愛丹青佳作,把收集到的畫裱貼四壁,悉心揣摩。白日自不必言,到晚上,也要躺在炕上貪戀地望上一陣,從此他開始學習畫面。一天早晨,他 端著飯碗在門前石板上吃飯時,看到一行仙鶴振翅沖向旭日,幾棵紅染的勁松搖枝舞干,不禁神思於懷,用手中的筷子在地上作起畫來......直到他的耳朵被母親揪得生痛時,他才看到飯碗碎裂在地上。有一次他隨父趕台營廟會,廟會上人山人海,三教九流無所不有,而他卻獨獨對一白發畫匠發起楞來。老者見他如此痴 迷,便和他交談起來。老人發現他聰明伶俐,臨別鄭重地送給他一管祖傳狼毫,把鐫在上面的「腹吞百毫,手生萬象」指給他看。碧山點頭會意,拱手拜謝。筆耕生 涯的艱辛,磨煉了他的意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廣收博取,排劣存優,別出一格,獨樹一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然而世事昏暗。任憑千里馬鐵蹄生風,也只 能聲匿沼池,更何況他不願為人所識,討得更多的麻煩呢。為此,他常常過著流浪生活,靠窮苦父老的微細酬勞勉強度日。幾管纖毫,一方墨硯,伴著他走遍祖國的 名山大川,遍訪丹青高手。一次,他到北京遊玩覽勝,正值撫寧縣小李庄的王庚陽赴京趕考。王庚陽聽說他在京,便設法找到他,說自己畫藝不佳,求他代畫一張 (當時,考試須入場作策論三篇、律詩二首、畫卷一幅)矇混過關。許碧山念及鄉里之惰,便允諾了。可是沒有想到,那幅畫被獻媚的宦官呈給了慈禧太後。太後 看罷贊不絕口,命王庚陽再畫兩幅。王庚陽忙去店中找許碧山,卻撲了空,原來許碧山二日前巳返回撫寧老家去了。因太監催促太急,王庚陽只得竭盡吃奶功力作 畫,怎奈畫技迥異,馬牛好識,王庚陽被傳進宮去質問時,只得實說原委。不料慈禧太後轉怒為喜,命王庚陽把許碧山尋來為她畫像。許碧山聽王庚陽說明經過, 苦苦嘆息,還是隨王進宮了。幾日後,許碧山的另兩幅作品被送進宮去,慈禧見畫欣喜非常,宣他進宮,命他為自己畫像。從此,他的畫的署名便由碧山改成了 「昨非」。 王庚陽在科考中名中進士,官至上海道。他在榆關鎮開設了一個鏡子鋪,請許碧山畫鏡面。許碧山畫的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躍然活脫,官吏鄉民競相購買,凡有幸購得者則視為奇珍,悉心保存,引以為榮。

楊德生(1866-1941),撫寧縣前石河村人,幼年隨父去沈陽從商。此時正值冀東皮影班在沈陽活 動,楊對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皮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時常出入影棚與影界人士交往,天長日久,耳濡目染,漸漸對影人雕刻技藝有所領悟。後來他毅然棄 商從藝,開始練習畫草圖。剪圖案,幾千幅頭插、戳子、坐騎道具等圖案,在他的心血和酷愛滋潤下誕生了。而後,他開始操刀練功,晨昏寒暑,潛心藝事,百折不 能奪其志,復經過名人指點,其作品在整體布局的完美和人物性格的表現上,逐步達到了神采飛揚、氣韻感人的地步,被行家裡手譽為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藝術品。 然而,他從不固步自封,無休止的追求和探索,使他的刀法日趨嫻熟,構圖更加清新而又不失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唐山皮影流派遺韻。 楊德生到中年時期,在影人雕刻藝術上已造詣頗深,人稱北派高手,且自成面目。其作品風靡京東及東北名家影棚。著名影界藝人李秀影棚的全部片子,皆委託楊德 生刻制。由於他的作品刀法游潤,裝飾富麗,工藝精美,造型生動,富於典型化、性格化,深為影界歡迎。 為全面繼承和發展唐山皮影流派的獨特風格,楊德生善於博採眾家之長融會貫通,去劣揚優。他晚年繪制了幾千幅影人圖案,並裝訂成冊。可惜今已大部散失,只留 下少量烤圖,被市群藝館購得收藏。

王增(1873一1958年),原籍河北省高陽縣人,9歲時隨祖父王聚賢來撫寧落 戶。全家典房居住,以煮豬頭為業。起初日煮一兩個,通過刻苦鑽研技術,精心製作,味道越來越好,銷量大增,後發展到日煮十餘個。 王聚賢是保定府口音,說話呔,他每天將煮好的熟肉背到鼓樓根下叫賣:「燒腸、燒肉喔!」當地人聽不清字音,誤聽為「髦肉喔」。天長日久,人們便喚他「老 髦」,他煮的肉得名「老髦肉」。 1917年後,王增繼承祖父遺業,繼續開設「老髦肉鋪」。因「老髦肉」味美適口,肥肉不膩,頗受顧客贊譽,連奉軍大帥張作霖也經常派人來關內購買「老髦 肉」用以饋贈親友。因此,「老髦肉」馳名東北三省及京津一帶。「老髦肉」的加工製作非常講究,選肉嚴格,不鮮的不要,過肥的不要,清洗認真,不得留下殘存 毛根,豬肉和豬頭、下水配比適量,確保老湯純凈。

張墨林(1880一1958年),字硯樵,本縣留守營鄉張各庄橋西人,家有良田百畝,其父經商,為教子成才,聘一老秀 才為師,在家教墨林兄弟讀寫詩文。墨林酷愛繪畫,12歲習畫,到20歲已很有名氣,尤其善畫花鳥人物山水,無論工筆寫意均頗有功底。在技法上,他潛心繼 承明清以來山水畫的優良傳統。他繪制的「百蝶圖」活脫超俗,獨具風格,被世人譽為傑作。墨林善言強記,視錢財如糞土,青年時期即開始周遊東北各地,以繪畫 為生。1920年他進京游覽,在郵電局長家作畫。彼時郵電局長的弟弟正在北京藝術學校學習美術,看到張氏的山水畫作品後贊嘆不止,並將墨林介紹給正在北京 藝術學校執教的齊白石先生,張氏很受齊先生賞識。事後,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齊白石談到中國繪畫流派時說:「現在能繼承清代四王風韻者,唯有冀東張某(指 張墨林)一人。」

翟秉均(1893一1973年),又名靜修,字啟亭,本縣城關人。翟秉均幼年入撫寧城內「南學」讀書,後考入直隸省 第三師范學堂,畢業後受聘於撫寧縣立高等小學堂任教。在教學實踐中,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取了學生的尊敬及校方的重視,升任縣立完全小學校長之職。翟秉 均任職期間任人為賢,善於調動同仁智慧,以能者為師,從不獨斷專行。在教學方面,他堅信「凡學之道,嚴師為難」。他強調教師背課、授課、批改作業、課 堂提問、審閱試卷一絲不苟,倡導教師誨人不倦。翟霍秉均家住城裡卻常在學校住宿,把全部精力傾注於教育事業。他經濟拮據,但竭盡全力資助貧困學生, 給學生買書買本。在嚴寒的冬季,他常把離校遠的學生帶回家去,給他們熱飯、燒湯。翟秉均接受先進思想,勇於走向社會,宣傳男女都應識字,公開同「女子 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禮教挑戰。在本校,他毅然決定同年級男女合班,頂住了某些所謂「有傷大雅」的議論,這在全縣首開第一例。翟秉均領導下的撫寧縣完全 小學在文化、體育、美術諸方面在全縣均名列前茅,學校成績展室里的銀杯、銀盾、錦旗、獎鏡、獎狀琳琅滿目。省長、縣長曾頒發給翟秉均個人以「教師楷 模」、「治校有方」的獎狀。1941年翟秉均升任為撫寧初級中學校長。就任後,他精心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擇優聘請教師,充實教學設備,擴充班級數量, 使教學工作井然有序,成績顯著。國民黨軍隊侵佔撫寧後,國民黨縣黨部企圖利用他在廣大人民中的威望動員他入黨並兼任第一區黨支部書記,他堅決拒絕 了。1946年他毅然辭去縣立初級中學校長的職務,攜眷屬離開撫寧到蔣營小學教書。1954年,翟秉均被選為撫寧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8年撫寧 並入秦皇島市,他又被吸收為市政協委員。翟秉均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為祖國培養了大量人才。

李輯伍(1893一1962年)又名尚文、鐵山,本縣曹東庄鄉後石河村人。青年時期從事教育事業,1921年參與 創辦撫寧縣第一所私立女子小學(城內西街)。1942年任鄉中心小學校長期間,參加抗日地下活動。1947年調專署皮影社做編輯工作,著有《李自成》、 《水泊梁山隊》、《大八義》、《紅娘子》、《五峰會》、《家仇國害》、《打錦州》、《打四平》、《震冤塔》、《打輸關》、《抓特務》、《平狗墳》、 《清算復仇》、《黃河蔣災記》等影本,《高樹勛起義》為其代表作。還有配合宣傳工作編寫的小型影本和快板,有的劇本現在仍在演唱。1954年調撫寧縣 後,被選為撫寧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任撫寧縣第一文化館館長,後又被選為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縣人民政府委員。1962年2月病逝。

杜萬林(1896一1969年),河北省豐潤縣趙子庄人,後遷居本縣牛頭崖村,杜氏自幼家道貧寒,少時打草拾柴,稍長 以理發為業,因其酷愛祖國傳統醫學,發奮鑽研正骨、按摩、治療眼疾,後經名師指點,加之本人力圖進取,經過長期的艱苦探索,終於達到了醫術精湛的地步。 起初,他只在本地行醫,為鄉民解除痛苦,先後治癒多人,次後名聲遠揚,不遠千里前來就醫者日多,往往門庭若市,車水馬龍。杜萬林看病不為發財,有錢無錢 先治病。杜萬林看病從不分親疏遠近、顯貴貧賤,凡前來就醫者,均能受到熱情接待,精心治療。 杜萬林從醫30多年,接待了來自17個省市的患者,治癒者無數,直到他去世以後,慕名而來投醫的外地患者還為數不少。 建國後杜萬林被人民政府聘為醫師,曾任牛頭崖醫院副院長。1959年當選為縣人民代表。杜萬林擔任副院長後,時常有外地人前來就醫。杜萬林由於工作積 極,在醫術上有較深的造詣,深受患者愛戴,1960年被推選出席了全國群英會。杜萬林在「四清」運動中受到打擊,給其加上許多莫須有的罪名,被開除回 家。打倒「四人幫」後始得昭雪。

趙會(1899--1945年),本縣城關西街人,冀東著名瑣吶演奏家。因排行第二,人稱「趙二」。 趙會自幼從父學習嗩吶。其父趙永發系清代在本縣衙供職的最後一任官瑣吶。1942年趙會到吉林省蛟河「萬清鼓樂屋」搭班活動,不久又投奔其義子崔占春 轉入吉林市「北窯屋鼓樂房」。 趙會是三四十年代冀東鼓吹樂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他與冀東一代瑣吶名家金財(遷安縣人,號「金鐵嘴」)、張秉之(本縣人,藝名「壓北蒙」)、顧炳 珠(盧龍縣人,藝名「扔 頭」)、郭文田(秦皇島人)、吳殿奎(昌黎縣人)結拜為兄弟,被群眾譽為東派(灤河以東)六大高手,其中趙會與金財名聲最大。1938年至1940 年,趙與盟兄弟及其弟子、義子等人,巡迴演出於東北三省各大城市和承德等地。這時趙會的演奏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地步,他所到之地,極受同行藝人尊崇。 趙會在鼓吹樂中是個多面手,擅長民間樂器「借字」技法的運用。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抄錄了大量的冀東鼓吹樂工尺字曲譜流行於世。這些曲譜抄寫的字跡工 整,曲調板眼清晰、准確,每首樂曲常常抄寫為母曲與演奏曲兩種形式,這是一般民間抄譜所不具備的。在十年浩劫中,這些樂譜大都被銷毀,唯一保存下來 的一本也僅有幾張殘頁。

任啟瑞(1912一1986年)藝名「筱核桃」,祖籍本縣楊戶村,1916年遷往秦皇島蔡各庄。 任啟瑞11歲正式從父學藝,15歲時被收吶名家金財收為義子,跟義父學藝5年。由於他在藝術上不斷探索,精益求精,從而譽滿冀東和東北三省。解放後,先 後被吸收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河北分會會員,秦皇島市音樂協會會員、理事、副主席,北戴河區政協委員,撫寧縣收集民間音樂藝術指導。 1936年,24歲的任啟瑞與趙文奎(山海關人,藝名「趙大晃」)等人到吉林省洮安開鼓樂棚,活動在吉林、長春、哈爾濱三市及洮安一帶的廣大農村。 1938年6月,應邀在長春勝利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灌制的樂曲有《句句雙》、《大姑娘愛》及評劇《花為媒》等。 1953年國慶節,任啟瑞與孫俊元、任啟文、陸雲起應邀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其中《小磨坊》、《冬來尾》兩首樂曲被製成唱片。 1955年秋,任啟瑞應聘任河北省藝術學校教師,1958年隨校並入天津音樂學院。1961年春辭職回鄉,重操舊業。自1977年6月起,他與縣文化館密 切合作,用了近九年的時間陸續全面、系統地錄制了一大批珍貴的音響資料。1984年12月,《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北卷編輯部聘請中央的專家,為全 省著名藝人錄制音像資料時重點為任啟瑞錄音錄像。 任啟瑞為河北省民間音樂的挖掘、整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演奏的曲目有150首左右。

閱讀全文

與三坊鄉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