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埋頭苦乾的人
左思是我國西晉著名文學家,著有《三都賦》、《詠史》等。抄錄讀書法是在讀書時運用抄寫版的方法來啟權迪思維,提高讀寫能力。左思抄錄法的步驟是誦讀一抄寫一記憶。貫穿全過程的是「思」,讀中思,寫中思,記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時候跟人學書法、彈琴、讀書,但學習成績到不好。他父親很泄氣,認為這孩子沒有出息。有一次他父親對朋友說:「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還趕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聽了很不服氣,從此發憤讀書學習,決心追回失去時光。經過幾年後,他開始著手撰寫《三都賦》。他把讀書、抄錄、寫作結合起來,發憤攻讀,勤於動筆,抄錄了無數書文警句。他在室內的門上、牆上,以及廁所里都掛滿了紙、毛筆,隨讀隨記。他還把隨時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語句也隨時記下。經過10年構思、琢磨及反復修改,左思終於完成了《三都賦》。
消息很快傳開,一時轟動了洛陽,大家競相傳抄,因為用紙太多,洛陽紙張都漲價了,流傳下了「洛陽紙貴」的佳話。
2. 中國歷史以來:埋頭苦乾的人。拚命硬乾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這四種人各舉例幾個。謝謝~
埋頭苦乾的人:左思 蘇秦 曹雪芹 賈島
拚命硬乾的人:1、愚公移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尚大言炎炎: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難纏的傢伙。
2、誇父追日:又一個抓狂的瘋子。最後因為自己的愚蠢而喪命。據說喝乾了黃河,最後渴死在找水的路上。
3、精衛填海:游泳溺斃,從此遷怒於大海。靈魂化鳥,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4、海瑞:和所有的潛規則過不去,和腐敗的大環境過不去,甚至和皇帝過不去。強硬的態度令所有官員側目。
5、魏徵:又一個直諫之臣。讓李世民數次產生宰了他的念頭。
6、諸葛亮:六齣祁山,率疲敝之師,征討強大的魏國。發動毫無道理的戰爭,只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光復漢室的理想。勞民傷財不算,還賠上了性命。
7、隋煬帝:挖運河,打朝鮮,窮兵黷武,好大喜功,自恃國力強盛,不顧民眾悲苦。才氣不錯,膽氣過足,運氣不佳。畢竟國家不是玩物,老百姓玩不起。
8、王安石:改革沒有錯,但是用人太欠。問題出現了,倔強卻不正視,認定了是舊黨們在作梗。最後身敗名裂,留下千古罵名。
為民請命的人:1.屈原是個真正的好官.為民做主,為民請命 ,不過人們更多的是關注他的文學才華。
2.王書瑞——「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中為民請命的好官
3.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包拯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4.況鍾(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5.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6.湯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並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捨身求法的人:商鞅 ,唐三藏, 康有為,梁啟超 戊戌變法
3. 求中國歷史上 埋頭苦乾的人 拚命硬乾的人 為民請命的人 捨身求法的人
埋頭苦幹 南仁東,畢升,張衡
拚命硬幹 戚繼光,王進喜,焦裕祿
4. 中國古代埋頭苦乾的人,拚命硬乾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
魯迅,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一生著作極多。1934年,魯迅寫了一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後來編入《且介亭雜文》。這篇為主寫於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當時是為了反駁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以及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論,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鬥志。
范仲淹,是北宋改革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集多種成就於一身,且為官廉潔,提拔賢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讀書人,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事實上,大宋帝國對范仲淹的評價也非常高,去世之後,給他了一個「文正」的謚號,就足以說明對其一生的肯定了。北宋總共有9人獲得「文正」謚號,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就範仲淹和司馬光兩人,而范仲淹相對更勝一籌,畢竟他是改革派,做出成績相對更難一些。
5. 歷史上埋頭苦乾的人
1、左思是我國西晉著名文學家,著有《三都賦》、《詠史》等。抄錄讀書法是在讀書時運用抄寫的方法來啟迪思維,提高讀寫能力。左思抄錄法的步驟是誦讀一抄寫一記憶。貫穿全過程的是「思」,讀中思,寫中思,記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時候跟人學書法、彈琴、讀書,但學習成績到不好。他父親很泄氣,認為這孩子沒有出息。有一次他父親對朋友說:「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還趕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聽了很不服氣,從此發憤讀書學習,決心追回失去時光。經過幾年後,他開始著手撰寫《三都賦》。他把讀書、抄錄、寫作結合起來,發憤攻讀,勤於動筆,抄錄了無數書文警句。他在室內的門上、牆上,以及廁所里都掛滿了紙、毛筆,隨讀隨記。他還把隨時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語句也隨時記下。經過10年構思、琢磨及反復修改,左思終於完成了《三都賦》。
消息很快傳開,一時轟動了洛陽,大家競相傳抄,因為用紙太多,洛陽紙張都漲價了,流傳下了「洛陽紙貴」的佳話。
2、蘇秦是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乘軒里人,出身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蘇秦是五兄弟中最小的,故字季子,其兄蘇代、蘇厲、蘇辟、蘇鶴,均為一時著名的縱橫之士。蘇秦的准確生年,今已不可考。《史記·燕世家》載:「(文公)二十八年(前334),蘇秦始來見。」根據《帛書》,這一記述有誤。《帛書二十二》說:齊宋攻魏,楚圍翁(雍)是(氏),秦敗屈丐。」又說「今者秦立於門」,顯然為蘇秦初出茅廬,游說陳軫的談話。按「秦敗屈丐」在前312年,假設青年蘇秦首次出現在政治舞台上是20歲左右,則推算他大概生於前332年前後。
其時,正值戰國中期,各國龍爭虎鬥,風雲際會,很多縱橫之士游說諸侯,以口舌博取功名富貴,成為白衣卿相,權傾人主,聲震天下。蘇秦對此非常艷羨,加之兄長對他的影響。從小便立志獻身此道。他獨自前往齊國,投身於一代縱橫大師鬼谷先生門下,學習縱橫之術。
學成之後,蘇秦曾先後游說周、秦。趙等國,然而均不為所用,碰壁而歸,感到十分羞慚。蘇秦回家後,妻子及嫂嫂都看不起他,譏諷他不務正業,不事農商,認為以他的才能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夢。蘇秦聽後,不但不灰心喪氣,反而閉門不出,發憤攻讀。他日夜研習《陰符》、《揣情》、《摩意》等篇,揣摩打動人主的方法。夜半讀書昏昏欲睡,他「弓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秦策一》)。此等刻苦攻讀的精神歷代為人們所傳誦,錐刺股的蘇秦與頭懸梁的孫敬,都被編入《三宅經》中,成為發憤讀書的楷模。當然,蘇秦刺股攻讀的目的是為了求取功名富貴,然而他那種銳意進取。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提倡的。
功夫不負苦心人,期年,他的學問大進,揣情摩意的功夫也提高了不少,蘇秦再次踏上了游說列國的征途。
3、曹雪芹: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出生在南京,少年時代過著「綿衣紈袴」、「飫甘饜肥」的富貴生活。在他十三歲時,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遷回北京,家道急遽衰落。從此,曹雪芹過著「茅椽蓬牖,瓦灶繩床」、「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困頓生活。關於《紅樓夢》的創作過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獻資料極少,很多問題無法確知,只能存疑。從曹雪芹的好友張宜泉、敦敏、敦誠等人的零星記載中,我們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嗜酒狷狂,對黑暗社會抱傲岸的態度。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是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進行的,「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部巨著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但全書尚未完稿,他就因愛子夭折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淚盡而逝」,終年還不到。
6. 埋頭苦乾的人物及事跡
1、張居正
張居正為國事夜以繼日地操勞,萬曆五年,多年未見的老父文明去世,按照祖制,朝廷官員的父母過世,必須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個月,期滿起復為官。
張居正的改革才剛剛開始,此時離開必使改革功虧一簣,他做出了唯一的選擇:奪情。明朝的士大夫忠君盡孝的觀念根深蒂固,未能盡孝何來忠君。
武宗朝的大學士楊廷和也是一代名輔,收到父親的訃告即回家守制。如此一來,人情洶洶,無論是御史還是六部官員都上疏要居正守制,給居正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此時神宗還不能親政,國家大政均需居正裁決,不想讓居正回家守孝。最終由神宗詔諭群臣,再及張居正奪情者,誅無赦,非議才消止。
萬曆十年(1582年)6月20日,張居正病逝,神宗為之輟朝,贈上柱國,謚「文忠」。張居正逝世後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
潘晟乃張居正生前所薦,他的下台,標明了張居正的失寵。言官也把矛頭指向張居正。神宗於是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
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後萬曆在輿論的壓力下中止進一步的迫害。張居正在世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天啟二年(1622年),天啟皇帝為張居正復官復蔭。
2、左思
在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人們嘖嘖稱贊,競相傳抄,一下子使紙昂貴了幾倍。
原來每刀千文的紙一下子漲到兩千文、三千文,後來竟傾銷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買紙,抄寫這篇千古名賦。然而,左思寫成《三都賦》卻是歷經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視的。
沒有伯樂識才,也許這篇《三都賦》便成為一堆廢紙,不得流傳。在左思小時候,他父親就一直看不起他。父親左雍從一個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見兒子身材矮小,貌不驚人。
說話結巴,倒顯出一副痴痴獃獃的樣子,常常對外人說後悔生了這個兒子。及至左思成年,左雍還對朋友們說:「左思雖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識和道理,還不如我小時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這種鄙視,開始發憤學習。當他讀過東漢班固寫的《兩都賦》和張衡寫的《兩京賦》,雖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氣魄,華麗的文辭,寫出了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的京城氣派。
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虛而不實、大而無當的弊病。從此,他決心依據事實和歷史的發展,寫一篇《三都賦》,把三國時魏都鄴城、蜀都成都、吳都南京寫入賦中。
為寫《三都賦》,使得筆筆有著落有根據,左思開始收集大量的歷史、地理、物產、風俗人情的資料。收集好後,他閉門謝客,開始苦寫。
他在一個書紙鋪天蓋地的屋子裡晝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個滿意的句子。經過十年,這篇凝結著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3、蘇秦
正值戰國中期,各國龍爭虎鬥,風雲際會,很多縱橫之士游說諸侯,以口舌博取功名富貴,成為白衣卿相,權傾人主,聲震天下。蘇秦對此非常艷羨,加之兄長對他的影響。
從小便立志獻身此道。他獨自前往齊國,投身於一代縱橫大師鬼谷先生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學成之後,蘇秦曾先後游說周、秦。趙等國,然而均不為所用,碰壁而歸,感到十分羞慚。
蘇秦回家後,妻子及嫂嫂都看不起他,譏諷他不務正業,不事農商,認為以他的才能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夢。蘇秦聽後,不但不灰心喪氣,反而閉門不出,發憤攻讀。
他日夜研習《陰符》、《揣情》、《摩意》等篇,揣摩打動人主的方法。夜半讀書昏昏欲睡,他「弓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秦策一》)。
此等刻苦攻讀的精神歷代為人們所傳誦,錐刺股的蘇秦與頭懸梁的孫敬,都被編入《三宅經》中,成為發憤讀書的楷模。當然,蘇秦刺股攻讀的目的是為了求取功名富貴。
然而他那種銳意進取。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提倡的。功夫不負苦心人,期年,他的學問大進,揣情摩意的功夫也提高了不少,蘇秦再次踏上了游說列國的征途。
4、李時珍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時珍著手開始編寫《本草綱目》。
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葯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葯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復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
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葯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葯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象大青。
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葯,有的說它象萆薢,有的說它象拔葜,有的又說它象貫眾,說法很不一致。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
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經過27年的長期努力,於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61歲。
5、司馬遷
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
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
《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泄憤懣而作。終於,在那個「臧獲婢妾猶能引決」的時代,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
至此,司馬遷背負著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7. 歷史上哪個人物是屬於埋頭苦乾的人
詹天佑,錢學森,居里夫人,陳景潤,周恩來
8. 古代埋頭苦乾的名人事例
1、左思是我國西晉著名文學家,著有《三都賦》、《詠史》等。抄錄讀書法是在讀書時運用抄寫的方法來啟迪思維,提高讀寫能力。左思抄錄法的步驟是誦讀一抄寫一記憶。貫穿全過程的是「思」,讀中思,寫中思,記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時候跟人學書法、彈琴、讀書,但學習成績到不好。他父親很泄氣,認為這孩子沒有出息。有一次他父親對朋友說:「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還趕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聽了很不服氣,從此發憤讀書學習,決心追回失去時光。經過幾年後,他開始著手撰寫《三都賦》。他把讀書、抄錄、寫作結合起來,發憤攻讀,勤於動筆,抄錄了無數書文警句。他在室內的門上、牆上,以及廁所里都掛滿了紙、毛筆,隨讀隨記。他還把隨時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語句也隨時記下。經過10年構思、琢磨及反復修改,左思終於完成了《三都賦》。
消息很快傳開,一時轟動了洛陽,大家競相傳抄,因為用紙太多,洛陽紙張都漲價了,流傳下了「洛陽紙貴」的佳話。
2、蘇秦是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乘軒里人,出身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蘇秦是五兄弟中最小的,故字季子,其兄蘇代、蘇厲、蘇辟、蘇鶴,均為一時著名的縱橫之士。蘇秦的准確生年,今已不可考。《史記·燕世家》載:「(文公)二十八年(前334),蘇秦始來見。」根據《帛書》,這一記述有誤。《帛書二十二》說:齊宋攻魏,楚圍翁(雍)是(氏),秦敗屈丐。」又說「今者秦立於門」,顯然為蘇秦初出茅廬,游說陳軫的談話。按「秦敗屈丐」在前312年,假設青年蘇秦首次出現在政治舞台上是20歲左右,則推算他大概生於前332年前後。
其時,正值戰國中期,各國龍爭虎鬥,風雲際會,很多縱橫之士游說諸侯,以口舌博取功名富貴,成為白衣卿相,權傾人主,聲震天下。蘇秦對此非常艷羨,加之兄長對他的影響。從小便立志獻身此道。他獨自前往齊國,投身於一代縱橫大師鬼谷先生門下,學習縱橫之術。
學成之後,蘇秦曾先後游說周、秦。趙等國,然而均不為所用,碰壁而歸,感到十分羞慚。蘇秦回家後,妻子及嫂嫂都看不起他,譏諷他不務正業,不事農商,認為以他的才能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夢。蘇秦聽後,不但不灰心喪氣,反而閉門不出,發憤攻讀。他日夜研習《陰符》、《揣情》、《摩意》等篇,揣摩打動人主的方法。夜半讀書昏昏欲睡,他「弓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秦策一》)。此等刻苦攻讀的精神歷代為人們所傳誦,錐刺股的蘇秦與頭懸梁的孫敬,都被編入《三宅經》中,成為發憤讀書的楷模。當然,蘇秦刺股攻讀的目的是為了求取功名富貴,然而他那種銳意進取。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提倡的。
功夫不負苦心人,期年,他的學問大進,揣情摩意的功夫也提高了不少,蘇秦再次踏上了游說列國的征途。
3、曹雪芹: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出生在南京,少年時代過著「綿衣紈袴」、「飫甘饜肥」的富貴生活。在他十三歲時,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遷回北京,家道急遽衰落。從此,曹雪芹過著「茅椽蓬牖,瓦灶繩床」、「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困頓生活。關於《紅樓夢》的創作過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獻資料極少,很多問題無法確知,只能存疑。從曹雪芹的好友張宜泉、敦敏、敦誠等人的零星記載中,我們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嗜酒狷狂,對黑暗社會抱傲岸的態度。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是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進行的,「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部巨著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但全書尚未完稿,他就因愛子夭折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淚盡而逝」,終年還不到五十歲。
4、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