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姚最出名的歷史人物是誰

姚最出名的歷史人物是誰

發布時間:2021-03-13 08:13:35

1. 餘姚的著名人物

虞世南,唐代詩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餘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於他,故字伯施。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嚴光,又名嚴遵,字子陵,漢元帝建昭二年八月十二日出生於姚北黃清堰村(現下河嚴家村),是一位歷代傳頌的高風亮節之士。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成化八年(1472年)出生於餘姚城內的瑞雲樓,是心學大師,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
朱之瑜,字魯嶼,號舜水,出生於餘姚城內,是中國明清之際的學者,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驅。
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稱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史學家、學問家。
虞國,漢代人。是孝義傳世、德行遠著的學者名宦。
董襲,餘姚人中難得的一員勇猛的武將,為經營江東(長江下游地區),建立孫吳政權的基業立下汗馬功勞。
虞翻(164年—233年),是三國時期的經學家。
虞喜(281年—356年),字仲寧,是東晉時期的經學家和天文學家。
虞預(約285年—340年),字叔寧,東晉的歷史學家,是天文學家虞喜之弟。
胡沂(1107年—1174年),字周伯,是南宋時期學者,有膽略的諫臣。
孫介,字不朋,餘姚燭湖人,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學者。因著《雪齋野語》一書被人們尊稱為「雪齋先生」。
王逨(1116年—1178年),字致君,祖籍宛丘(今河南淮陽),幼年隨父遷居姚江,是為餘姚人,南宋學者。
方山京,字子高,南宋理宗年間人,出生於梁弄姚巷。是南宋理宗景定三年的狀元。
趙善譽(1143年—1189年),字精之,祖籍浚都(今河南開封),生於餘姚。是宋太宗趙光義後裔。
孫應時(1154年—1206年),字季和。是南宋前期的儒家名臣。
高翥(1170年—1241年),初名公弼,後改名翥,字九萬,號菊磵,餘姚石山樟樹人(今屬慈溪)。是南宋時期「江湖派」詩人中的詩家。
楊璲,字元度,號西園,元末明初人,一生崇尚儒學,是宋代理學在姚江的傳人。王綱(1302—1371),字性常,一字德常,以文學知名,是思想家王陽明的六世祖。
謝遷(1449年—1531年),字於喬,號木齋。是明代前期秉節直諒的大臣,為當時世稱的「天下三賢相」之一。
孫燧(1460年—1519年),字德成,號一川。出生於橫河孫家境一個世代官宦之家。是一位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謀判分裂,不惜以身殉難的忠烈之士。
倪宗正(1471年—1537年),字本端,號小野,出生於餘姚北城武勝門內清暉佳氣樓。是明代的文章家。
徐愛(1487年—1517年),字日仁,號橫山,餘姚馬堰(現屬慈溪)人,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最先及門弟子,妹夫。是王學的主要傳人。
徐珊(1487年—1548年),字汝佩,號三溪,王陽明學生,是一位不畏權貴的志士,嚴尊師說的王學傳人。
韓應龍(1498年—1536年),字汝化,是明代餘姚三狀元之一。
錢德洪(1496年—1574年),名寬,字德洪,以字行,又字洪甫。出生於餘姚緒山(即龍泉山)北麓的瑞雲樓,又曾在緒山就學,因此取名緒山,學者尊稱他為緒山先生。是五代吳越國君錢鏐的第十九世裔孫,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高足弟子,嘉靖十一年進士。
趙錦(1516年—1591年),字元朴,號麟陽,是王陽明弟子中最年輕的學生,明代的學者型官員。
諸燮(1522年—1566年),字子相,明代餘姚人,歷官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曾守山海關,忠貞為國。精理學,一洗陳言。
謝志望(1528年—1555年),字見甫,系謝遷之長玄孫,是明嘉靖年間浙東地區的抗倭英雄。
何良臣,字際明,號惟聖,生活於明正德至萬曆年間,是明代的軍事家。
葉憲祖(1566年—1641年),字美度,一字相攸,號六桐、桐柏,園居士、紫金道人,是明代的戲曲作家。
沈國模(1575年—1656年),字叔則,號求如,晚年居住橫嶴之石浪山,又號石浪老樵,是晚明王學傳人,姚江書院的首創者。
史孝咸(1582年—1659年),字子虛,號拙修,出生於城南半霖史家村,是南宋臣相史浩之後裔,是姚江書院首創者之一。
黃尊素(1584年—1626年),字真長,號白安,城東黃竹浦人,明季東林黨骨幹人物,思想家黃宗羲的父親。
朱啟明(1590年—1671年),原名之琦,字伯球,號蒼曙,出生於餘姚城內龍泉山麓。他是明軍將領,明末清初學者朱舜水的胞兄。
韓孔當(1599年—1671年),字仁甫,是姚江書院第二代主講。
孫嘉績(1604年—1646年),字碩膚,天啟年間閣老孫如游之孫。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著有《五世傳贊》、《存直錄》等作。
呂章成,字裁之,號餘民,是明末清初餘姚的一位身懷奇才的氣節之士。
熊汝霖,字雨殷,姚北天華街(今朗霞街道天華)人,明末抗清志士。
鄭遵謙,字履恭,餘姚臨山衛人,少年時即有俠義心腸,輕財好義,是明末一位堅持民族氣節,為大義而斷絕親情的抗清英烈。
史標(1616年—1693年),字顯臣,是沈國模弟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是姚江書院第三代主講。
王翊(1616年—1651年),字完勛,號篤庵,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將領,民族英雄。
黃宗炎(1616年—1689年),字晦木,號立溪,學者稱鷓鴣先生,通德鄉黃竹浦人,黃宗羲胞弟,抗清義士、學者。
黃宗會(1618年—1663年),字澤望,號縮齋,世稱石田先生,黃宗羲二弟,清初學者。
徐景范,字文亦,號正庵,是清代中興「姚江書院」的王學傳人。著有《四勿徽錄》、《學問偶存》、《五經疑》、《紀史》、《正庵詩稿》等作。
黃百家(1643年—1709年),黃宗羲第三子,字主一,號不失,別號黃竹農家,通德鄉黃竹浦人,清初史學家,是近代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者。
邵廷采(1648年—1711年),原名行中,字允斯,後改名廷采,字念魯。餘姚城區人,是清朝初期浙東地區的重要史學家。
勞史(1655年—1713年),字麟書,號餘山,是清康熙至雍正年間的平民學者。
陳梓(1683年—1759年),字敷公,字右民,號一齋,又號客星山人。姚北臨山人,是清代康熙至乾隆間的詩人。著有《四書質疑》、《經義質疑》、《刪後詩文存》、《客星零草》、《寓峽草》、《九九樂府》、《一知雜著》、《定泉詩話》等作。
邵昂霄,字子政,清朝的天文歷算學家。
盧文弨(1717年—1795年),字紹弓,好磯漁,人稱抱經先生,是清代的經籍校勘學家、藏書家。
邵晉涵(1743年—1796年),字與桐,又字二雲,號南江,是的歷史學家,浙東史學的殿軍。
翁元圻(1751年—1825年),字載青,號鳳西。清代學者,書法家。
黃澄量(生卒年未詳),字式筌,號石泉。梁弄人,諸生,清乾嘉時藏書家。
葉樊(1791年—1836年),字季衛,號槿圃,餘姚城北武勝門人。是清代餘姚地區的橋梁建築師。好土木營建,尤長橋梁建築,相繼督造修建餘姚東門外皇山橋(今改建混凝土閘橋)、跨舜江的通濟橋(今存,為餘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城石巍橋(今河填橋廢)、轉良橋(今稱最良橋)。又捐資3萬緡,擴建北門外候青橋,改3孔為5孔,民感其德,改名季衛橋。橋成,越年卒。建宅壽山堂即今王陽明故居
朱蘭(1800年—1873年),字久香,號耐庵,文治先生之子,姚城東門外醬園街人。清中晚期聞名全國的考試官。
黃春生(1811年—1861年),鄭巷黃李鮑村人,是清咸豐年間餘姚「十八局」佃農起義的領袖。
黃炳垕(1815年—1893年),字慰亭,號了翁,是清代後期的天文、歷算、史地學家,是黃宗羲的七世孫。
翁慶龍,初名琳,字巳蘭,號解虛心室主人。清代學者翁元圻曾孫,晚清的書法家。
虞悰(434年—499年),字景豫,出生於虞氏豪強大族之家,是南北朝時期的貴官巨宦。
阮令瀛(474年—540年),原姓石,是南北時期蕭梁朝的文宣皇太後。
顧全武(866年—930年),少年時曾做過和尚,故又名顧和尚。是五代時期餘姚人中的吳越王錢鏐胡名將。
孫子秀(1212年—1266年),字元實,號靜見,梁弄汪巷人。是宋代較有才氣,注重儒學的官員。
謝丕,字以中,號汝湖,泗門人,明大學士謝遷之子。又是奸相嚴嵩的知心朋友。
呂本(1504年—1587年),字汝立,號南渠、期齋,出生於餘姚南城的玉蘭堂。明代餘姚三閣老之一,亦是依附嚴嵩奸黨的親信之一。
翁大立(1517年—1597年),字儒參,明代中期為治理洪水作出重大貢獻的大臣。
孫如游(1549年—1624年),字景文,是忠烈公孫燧的曾孫,明代餘姚三閣老之一。
王喜姐,祖籍餘姚雙雁鄉上王村(今東南街道茭湖上王村),為明神宗的皇後,世稱孝端皇後。
駱尚志,號雲谷,浙江紹興餘姚人,明萬曆年間神機營參將,臂力驚人,能舉千斤,且擅長劍術。參加明軍入朝作戰,取得不錯戰績。
高士奇(1645年—1704年),字澹人,號瓶廬、江村,原籍餘姚匡堰鄉(今屬慈溪市)。是清代的書畫、古董鑒賞家、收藏家、歷史學家。
邵友濂(1840年—1901年),原名維誕,字小村,是清末的外交大臣。
高似孫,字續古,號疏寮,原籍鄞縣,晚年遷居餘姚。是宋代的方誌學家和目錄學家。
朱然(181年—249年),字義封,三國時期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是餘姚有史籍可查的首任行政長官。
宋漢章,餘姚豐南郎霞宋家人。近代銀行家,上海中國銀行負責人。
黃楚九,名承乾,字楚九,號磋玖,清同治十一年出生於餘姚通德鄉黃竹浦(今屬梁輝鎮)醫葯世家,為上海大世界的創始人。對近代醫葯業和娛樂業的發展作出過貢獻。
蔣夢麟(1886年—1964年),原名夢然,後改夢麟,字兆賢、少賢,號孟鄰,筆名唯心。1886年1月20日誕生於餘姚老蔣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曾任浙江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長、西南聯合大學主要領導人、國民政府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是教育活動家。
楊賢江,餘姚雲和鄉楊家村人。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一代青年的導師、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沈宗瀚,乳名修年,字海槎,別號克難居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2月15日)生於餘姚鳳亭鄉,為中國農學家。
吳耕民,1896年3月17日出生於餘姚鎮精忠鄉東溜場村(今屬慈溪),現代園藝學奠基人,逝世前為中國園藝學會名譽理事、浙江農業大學一級教授。
谷鏡,公歷1896年9月26日生於浙江餘姚梁輝鄉楊梅潭村,為中國現代病理學創始人,病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
黃雲眉,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出生於餘姚城內筍行弄銹衣坊。字子亭,以「半坡」為號,教育家、歷史學家,現代史學界公認的明史專家。1965年曾將舊籍245種,3130冊贈送給梨洲文獻館及餘姚梨洲中學。
嚴景耀,1905年7月24日出生於餘姚低塘姆湖嚴家村。社會學家,中國犯罪學的開拓者。嚴景耀、雷潔瓊夫婦俱為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
胡考,祖籍餘姚。1912年12月23日生於上海。1994年6月23日逝世於北京。是集畫家、小說家、詩人於一身的藝術家。
王仲犖,1913年11月9日生於餘姚(一說生於上海),一名頌平,又名元崇,為中國現代史學家。
楊積芳(1856年—1938年),字馥笙,號福蓀、寄篁,又取號東漁,下沙畈人。曾在朗霞篁封橋住過。編纂有《六倉志》,留有《東漁印存》。
郭靜唐(1903年—1952年)幼名寅生,又名挹青,字琴堂。姚北周巷人。與樓適夷合辦《餘姚評論》、《餘姚青年》等刊物。
高培良(1894年—1967年)餘姚候青門高家弄人。與親戚郭永泉合資創辦「餘姚唯一特產製造廠」,生產筍乾菜,以「唯一」商標向政府注冊。
裘樹堂(1906年—1990年),又名柱常,筆名裘重,出生於餘姚龍泉山北麓的鄔家道地。為上海《新聞日報》的編委,中國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另著有《黃賓虹傳記年譜合編》。
樓適夷(1905年-),中共餘姚第一任支部書記。1944年12月到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浙東行政公署擔任文教處副處長。參加過抗美援朝。1980年寫有散文《誇我的故鄉》《適夷散文選》。
陸一飛,又名瑞雲,字挹斐,1931年出生於餘姚桐江橋。中國山水畫家,有不少畫是餘姚山水,出版過專集三本。
胡景耀,1937年出生於餘姚鎮,北京天文台研究員。1989年在歐洲南方天文台發現一顆閃爍綠色光環的行星狀星雲,被國際天文界命名為「胡星」。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大陸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校長。
沈君山,1932年8月29日生,浙江餘姚人,家世顯赫,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曾任職於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太空總署太空研究所及普度大學。1973年回台灣後,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兼理學院院長,後曾擔任行院政務委員,並於1993年當選第一屆民選校長。

2. 武漢歷史最有名的人物是誰

如果說電視上面經常出現的娛樂圈.. 那就是何祚歡,陸鳴,田克兢,尹北琛... 徐帆(馮小剛他老婆), 田原回(跳房子樂隊主答唱) 劉亦菲(她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武漢的..) 現在還出了個段思思~,呵呵.. 作家方面.. 池莉,方方,葉傾城(生於東北小城丹東,長於中南重鎮武漢,現移居北京) 體育方面的.. 伏明霞,肖海亮,李婷... 其實還是蠻多的.!

3. 歷史上的姚姓名人有多少!最好三國時期的!

三國時期 姓姚的人
目前能找到的一共有三位:
姚伷(?—242)蜀國官吏。字子緒,閬中人。劉備定益州後,為功曹書佐。建興中任廣漢太守。諸葛亮駐漢中,辟為掾,並進文武之士。亮卒,稍遷為尚書僕射。時人服其真誠篤粹。延熙五年卒。
姚信,三國吳國官吏。字元直,武康人。任太常卿。時孫權欲廢太子,信因親附太子,被流放。信精於天文、經書,著有《周易注》。
姚泰,三國吳江陵令。曹魏圍攻江陵,泰領兵備城北門,見外兵盛,城中人少,乃與曹軍交通,謀為內應。事泄,被殺。

4. 金庸著名的小說中 姓姚的人物都有誰

金庸先生共寫了15部長篇武俠小說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分別是
飛—《飛狐外傳》 姚氏
雪—《雪山飛狐》 無
連—《連城訣》 無
天—《天龍八部》 姚伯當
射—《射鵰英雄傳》 姚燧
白—《白馬嘯西風》
鹿—《鹿鼎記》(封筆之作) 姚必達 姚春

笑—《笑傲江湖》 無
書—《書劍恩仇錄》 無
神—《神鵰俠侶》 無
俠—《俠客行》 無
倚—《倚天屠龍記》 姚清泉
碧—《碧血劍》 無
鴛—《鴛鴦刀》 無

還有一部越女劍 《越女劍》 無

5. 歷史上姓姚的名人有哪些

1、姚椿(1777~1852),字春木,一字子壽,自號樗寮生、蹇道人,金山廊下人,姚宏緒五世孫。其父姚令儀任四川布政使,家富藏書,編有《姚氏家藏書目》,並築藏書樓「通藝閣」藏之。姚椿少年時即好學勤讀,博聞強記,有「兩腳書櫥」之稱。

2、姚燮(1805—1864),字梅伯,號復庄,又號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復翁、復道人、野橋、東海生等,浙江寧波府鎮海縣崇邱鄉姚家斗(今屬寧波市北侖區下邵鄉)人,祖籍浙江諸暨。晚清文學家、畫家。

道光舉人,以著作教授終身。治學廣涉經史、地理、釋道、戲曲、小說、紅學、詩歌、書畫等多個領域。五歲賦詩,一生作詩萬首。又擅畫人物花鳥,尤精墨梅,人稱「大梅先生」。

3、姚綬(1422—1495),字公綬,號谷庵、仙痴、雲東逸史,人稱丹丘先生,浙江嘉興府嘉善縣大雲寺人。明代官員、書畫家。

少有才名,專攻古文辭,詩賦茂暢。明天順年間進士,官監察御史,奉命巡鹽兩淮,鏟除積弊。因得罪權貴,謫永寧知府。以母老辭歸,居大雲,築室名丹丘。又作滄江虹月舟,泛遊吳越間。

4、姚鼐(1731-1815年),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派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鄉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授庶吉士,三年後散館改主事,曾任山東、湖南副主考,會試同考官。

5、姚文田(1758—1827)字秋農, 號梅漪。歸安(浙江吳興)人。清代狀元。姚文田清朝嘉慶4年(1799)己未科進士第1名,世稱文狀元。翰苑名賢,文壇巨匠。是清代一代蜚聲朝野的著名學士,他於嘉慶年間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這位德高望重老先生治學嚴謹,為官耿直,一身正氣。

6.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6、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7. 尋找姓姚的名人

姚姓的來源主要有三個:
1、是五帝之一舜的後裔,出自媯姓。舜所屬的氏族,居住虞地,因此歷史上稱他為虞舜。後來堯接受了四岳的推舉決定由舜接替自己,擔任首領,並且把自己的兩個女兒給他作妻室。據《堯典》記載舜在位期間命後稷根據使節播灑鍾植百穀;挖溝開渠,興修水利;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他根據各人不同的才能,讓他們擔任不同的官職,如任命禹作司空,主管水土;任命棄作後稷,主管農業;任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任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因此舜在位期間,使上古時期出現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史記》對此的評價是:「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相傳舜因生在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南宋鄭樵的《通志•氏族略》記載:「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於姚墟,故因生以為姓」。至於姚墟的確切位置,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位於今河南省范縣南,唐朝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中引用《括地誌》的記載:「姚墟在濮州雷澤縣東十三里。」另一種說法是位於今山東省荷澤縣東北一帶。
另外,據鄭樵說舜「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可推斷舜還姓媯,因此姚姓也出自媯姓。
2、出自子姓。據《路史》記載,春秋時的姚國是商族的後代(商族的姓是子姓),他們便以國為氏,稱為姚氏。
3、其他族改為姚姓。據有關史料所載,西晉時有羌族首領姚弋仲,原是漢朝時西羌燒當氏的後裔,他們自稱是帝舜的後代,因此改姓為姚。《晉書》中記載:「姚弋仲南安(治所在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赤亭(在隴西縣西)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於西戎,世為羌酋。其後燒當雄於洮罕之間。」
姚姓自誕生後至春秋期間,主要在河南發展,到晉代以前,姚姓已經發展到了山西,廣西,四川等地。公元384年,姚姓建立了後秦政權,姚氏因為有了這支來自甘肅隴西一帶姚姓的加入而壯大起來。後秦政權消亡後,據《晉書》記載,劉裕將姚姓「余宗遷於江南。」,因此,江南的姚姓人中有不少是這支姚姓的後裔。之後姚姓的繁衍的速度更快,播遷的范圍更廣,到唐代以前,就已經成為今天浙江、吳興以及甘肅隴州一帶的望族。後來吳興的一支姚姓,遷入陝郡。唐朝以後姚氏的繁衍更加廣泛,已遍及我國的大江南北。唐朝,姚姓首次進入福建。據史書記載,陳元光入閩開辟漳州時,隨行人中就有姚姓人。其中,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雲南的姚安、大姚等縣的姚姓人最多而專門設姚州。宋朝,姚姓發展到了廣東。明朝初年,原籍廣西的福建莆田人姚武定,姚武寬,姚武官進入海南,成為姚姓入瓊始祖。江西籍姚姓中的一支也於這一時期遷入雲南蒙化(現雲南省巍山縣),2001年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發現了一份由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親筆題序的《姚氏族譜》,落款為「熙寧四年辛亥年,現文殿學士特進上柱國太子少師、六一居士歐陽修書」。書字後蓋「六一居士」篆字方形圖記。從族譜及序文中可以看出,巍山姚姓原為江西籍,他們的先祖在唐宋時期已經成為海內望族,這支姚姓的第二十四祖克明、克澄跟隨明軍進入雲南後入籍蒙化(現巍山縣),歐陽修真跡應為明朝初年帶入雲南的,成為巍山姚姓家族的祖傳之寶。清朝,姚姓進入台灣並開始播遷海外。
姚姓在向南發展的同時也向北發展到了內蒙古,遼寧等地。姚姓人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名人輩出,為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一點從有歷代關姚姓人的對聯中便可管窺一斑。如「父子成雙史 兄弟號二姚」,上聯說的是隋朝散騎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陳》、《梁》兩部史書,直到去世時還沒有完成,他的兒子繼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聯指宋代都指揮使姚麟,字君瑞,節度建雄定武軍,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誇,治軍嚴明,下屬兵將都樂意為他效命。兄弟二人後來都立了大功,人稱 「二姚」。 「爵封梁國 文重桐城」,上聯說的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姚崇,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則天、玄宗朝宰相,為政清廉,深得眾望,開元初年被封為梁國;下聯指清代散文家姚鼐,字姬傳,桐城人。乾隆年間進士。參與了《四庫全書》的修纂。主持江寧、揚州等地書院長達四十年。姚鼐工古文,與方苞等為「桐城派」代表。著有《古文辭類纂》、《惜抱軒文集》、《竺集》等。另外,談到姚姓,臘梅和姚黃牡丹也不能不說。河南省鄢陵縣的蠟梅在中國最為著名,縣城西的姚家村 ,家家戶戶,房前宅後,遍植蠟梅,歷來享有「姚家黃梅冠天下」的盛譽。牡丹花中的名品——姚黃是一個古老品種,據說起源於宋朝一姚姓庭院,被譽為花王。

姚姓歷史上的名人

1姚范: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學家,乾隆進士,任三禮館纂修,
其學深究遺經,綜括精粹。

2姚鼐:姚范的侄子,與方苞、劉大槐創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
——桐城派,曾參加過清代《四庫全書》的編纂,其治學以經為主,
兼及子、史、詩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3姚文田:清學者。字秋農,浙江歸安人,嘉慶進士,官禮部尚
書。治學宗宋儒,亦取漢學之長。

4姚廣孝:明代蘇州長州人,初為燕王心腹,朱隸奪取帝位後拜太
子少師。曾參與修纂《太祖實錄》、《永樂大典》等宏大工作。

5姚長子:明朝浙江會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進入縣境,逼迫
他作向導。他把敵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壇,並於事先密秘吩咐鄉親
撤橋,斷其後路。倭寇中計,遂為明軍所圍殲。而姚長子因此殉難。
事後,被鄉人尊為英雄。

6姚綬:畫家,嘉善人,曾官至監察御史,江西永寧面府。

7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將。

8姚思廉:唐初史學家,江蘇吳興人,後遷入關中,為今天的陝
西西安市人。編纂有《梁書》50卷、《陳書》30卷。他的孫子姚壽博
涉經史,育才辯,武後時他任地官尚書,姚壽弟姚班自幼聰明好學,
官至戶部尚書,亦善經史,撰有《漢書紹卷》40卷。

9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
。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則天、玄宗朝宰相。為政清廉,深得眾望,
後來宋景繼他為相,史稱「姚宋」。姚宋曾孫姚合,元和進士,官終
秘書監。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他開創的詩體也稱武功體。
姚崇玄孫姚瑁,長慶進士,湖、常二州刺史。

10姚戈仲:西晉永嘉年間人,一個羌族部落的首領,他率領他的
部落從赤亭遷到榆眉,後趙時被徙關中。公元323年被任為西羌大都
督,率羌眾數萬居於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兒子姚襄率領部眾返回
關中,在三原被殺。姚襄弟趁淝水之亂攻入長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
後秦。建都於今陝西西安西北。

11姚鉉:(968-1020) 宋廬州合肥人,字寶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善文辭,藏書頗富。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纂集唐代文章為《唐文粹》百卷,去取謹嚴。與柳開、穆修等開宋代古文運動之先聲。

12姚孳:宋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哲宗元佑中補武陵墓令,訊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資修孔子廟,督課諸士,奏課為天下第一。以薦除提舉成都府常平等事。後由江東副曹除知夔州,興學勸農,有古循吏風。有《桃花源集》。

8. 姓姚的歷史名人

1 姚范: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學家,乾隆進士,任三禮館纂修,其學深究遺經,綜括精粹。 2 姚鼐:姚范的侄子,與方苞、劉大槐創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曾參加過清代《四庫全書》的編纂,其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3 姚文田:清學者。字秋農,浙江歸安人,嘉慶進士,官禮部尚書。治學宗宋儒,亦取漢學之長。 4 姚廣孝:明代蘇州長州人,初為燕王心腹,朱隸奪取帝位後拜太子少師。曾參與修纂《太祖實錄》、《永樂大典》等宏大工作。 5 姚長子:明朝浙江會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進入縣境,逼迫他作向導。他把敵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壇,並於事先密秘吩咐鄉親撤橋,斷其後路。倭寇中計,遂為明軍所圍殲。而姚長子因此殉難。事後,被鄉人尊為英雄。 6 姚綬:畫家,嘉善人,曾官至監察御史,江西永寧面府。 7 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將。 8 姚思廉:唐初史學家,江蘇吳興人,後遷入關中,為今天的陝西西安市人。編纂有《梁書》50卷、《陳書》30卷。他的孫子姚壽博涉經史,育才辯,武後時他任地官尚書,姚壽弟姚班自幼聰明好學,官至戶部尚書,亦善經史,撰有《漢書紹卷》40卷。 9 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則天、玄宗朝宰相。為政清廉,深得眾望,後來宋景繼他為相,史稱「姚宋」。姚宋曾孫姚合,元和進士,官終秘書監。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他開創的詩體也稱武功體。姚崇玄孫姚瑁,長慶進士,湖、常二州刺史。 10 姚戈仲:西晉永嘉年間人,一個羌族部落的首領,他率領他的部落從赤亭遷到榆眉,後趙時被徙關中。公元323年被任為西羌大都督,率羌眾數萬居於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兒子姚襄率領部眾返回關中,在三原被殺。姚襄弟趁淝水之亂攻入長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後秦。建都於今陝西西安西北。 11 姚鉉:(968-1020) 宋廬州合肥人,字寶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善文辭,藏書頗富。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纂集唐代文章為《唐文粹》百卷,去取謹嚴。與柳開、穆修等開宋代古文運動之先聲。 12 姚孳:宋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哲宗元佑中補武陵墓令,訊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資修孔子廟,督課諸士,奏課為天下第一。以薦除提舉成都府常平等事。後由江東副曹除知夔州,興學勸農,有古循吏風。有《桃花源集》。

9. 姚氏的歷史名人...

1、姚綬(1422—1495)

明代官員、書畫家。字公綬,號谷庵,又號仙痴、丹丘生、谷庵子、雲東逸史,漢族,浙江嘉興大雲寺人。順八年進士,官監察御史。著有《谷庵集》、《雲東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詩文》。

5、姚樞(1203年—1280年)

字公茂,號雪齋、敬齋。原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後遷洛陽(今河南洛陽)。 金末元初政治家、理學家。

10. 歷史上,姓姚的做到最大的官是什麼官。

唐代的姚崇,做到宰相
唐玄宗時期,姚崇被任命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進拜中書令,封梁國公。他提出十事要說,實行新政,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被稱為救時宰相。姚崇執政三年,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並稱唐朝四大賢相。721年(開元九年),姚崇去世,追贈揚州大都督,賜謚文獻。

閱讀全文

與姚最出名的歷史人物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