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李氏起源始祖聚集地及歷史名人

李氏起源始祖聚集地及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13 02:10:09

『壹』 李姓家族的歷史和名人有哪些

一、歷史:

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 ,遂以官命族為理氏,先為理氏,後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2、李悝

李悝,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戰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師從子夏,魏文侯以為相國,主持變法事宜。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

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余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

3、李牧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4、李斯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5、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詳,字有成,槐里(今陝西咸陽興平東)人,戰國末期秦國著名將領。李信在滅燕國之戰中立有大功。後領兵二十萬攻打楚國,先是一路凱歌,後被楚將項燕大敗。

李信年輕時強壯勇敢,是秦國少壯派中較有為的顯赫人物,同時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輕將領之一。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國俘虜韓王安、滅亡韓國後,秦王政派王翦率領數十萬大軍逼近漳水、鄴城,李信則出兵太原、雲中,與王翦軍隊共同包圍趙軍,並一舉攻破趙國。

『貳』 李字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李字一般作為姓氏,有關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復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於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4、春秋時趙國將領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車,其後以李命姓。
5、為北魏代北復姓所改。北魏時有代北復姓叱李氏、高護氏,隨孝文帝入中原後,改為單姓李氏。見《魏書官氏書》、《通志.氏族略》。
6、少數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邊朝鮮族常見姓氏有李姓。李白
李耳(老子)、李斯 、李世民、李清照 、李贄、李大釗、李悝、李牧、李冰、李廣、李固、李沖、李春、李延壽、李靖、李隆基、李光弼、李朔、李商隱、李後主、李仿、李沆、李綱、李庭芝、李時珍、李自成李光地、李秀成、李賀 、李煜李岩、李小龍 李連傑、李鴻章、李四光

『叄』 李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有哪些

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族興旺,人數眾多,遠在其他姓之上。據說當今李姓人氏大約有1億,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並排站在一起,能夠環繞地球一圈半。
據史載,李姓原是顓頊帝高陽氏的直系後裔。顓頊有一個孫子叫皋陶,做了堯帝的理官。理官,專管獄訟推斷,有些像當代的法官,當時盛行以官職為姓,皋陶也就以「理」為姓。
商朝末年,皋陶後裔有一個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進諫紂王,當時紂王暴虐無道,沉湎酒色,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紂王對理征的多次勸諫很惱火,便把他殺了。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聽到消息後,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契和氏本是陳國(今河南淮陽)人,想逃回娘家,又怕連累家人,於是便逃往豫西。當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經居住過而後已經荒廢了的地方)時,母子兩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小利貞已經奄奄一息。那裡荒無人煙,根本無法找到食物。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的野樹還有一些「木子」(野果),於是採下來吃,這才保全了性命。母子倆逃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縣(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戶。為了表示對「木子」保命的感激,而且理、李同音,可以躲避紂王的追捕,自利貞開始改姓李。這就是李姓的起源

歷史名人
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陳國人,重要的哲學家,他崇尚自然,周時以著《道德經》而聞名,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國重要的哲學思想「道家」的創始人,是見於史書記載的李姓第一人。
李斯:河南省上蔡人。戰國時任秦國宰相,曾輔佐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成就了封建帝業。
李冰:戰國時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馳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為國家農業生產、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貢獻,被後世奉為川神。
李白:祖籍甘肅秦安,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仙」。他的一生創作甚多,現存有九百多首,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等。
李廣: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人,西漢名將,曾七十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春:隋代工匠。他所創建的趙州橋,是我國現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橋,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建橋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
李世民:即唐太宗,祖籍隴西成紀,他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是一位比較開明的封建帝王。其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刑法寬平,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史稱「貞觀之治」。創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李清照:濟南(今屬山東省)人,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她一生創作了許多詩、詞、文章,原有《李易安集》,已佚,後人輯有《漱玉詞》。
李元昊:黨項羌族,1031年,承其父位,決定不再沿用唐宋賜姓,宣告西夏王族改姓「嵬名氏」,自號「兀卒」,稱西夏皇帝。
李時珍:字東壁,號瀕湖,明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出身中醫世家,明代傑出醫葯學家。他歷時三十七年編寫完成了《本草綱目》,對我國的醫葯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自成:今陝西米脂人,明末農民義軍領袖,號「闖王」。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次年建立大順政權,攻克北京。1645年被害。
李鴻章:字少荃,安徽省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國有功,歷任直隸、湖廣、兩廣總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與外國簽訂條約。後因積勞嘔血而死,晉封一等侯,卒諡文忠。

『肆』 姓氏"李"的由來及簡介還有姓李的代表人物的成就

一、起源

1、源出嬴姓說。

即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為理氏,後為李氏。 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即認為李姓起源於圖騰崇拜, 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 後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 並以李樹為神樹, 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 常於宅旁種李以為象徵, 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 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虎圖騰)說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4、源於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漢晉時期,北方游牧的少數民族內附,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隨之被賜為劉、李等姓;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後,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復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實為漢將李陵後裔。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約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詳),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4)李氏起源始祖聚集地及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李姓的起源還有一種源於老姓說。這種說法主要源於對老子姓氏的考證, 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 李姓源於老姓。從先秦歷史文獻來看,在老子之前,似無「李」姓之人及活動的記載,除傳說中的殷商人物李利貞(原姓理,後改姓李無信史證明)外,到春秋時代只有晉文公的法官李離。

不過據專家考證,在《史記·循吏列傳》中記載的李離,系《左傳》士離之誤,不作李。直至戰國初期魏文公時才出現的李悝之人,此名姓也有爭議或幾種寫法:「里克」,或訛作「李兌」、「季充」。所以有一種觀點,李姓是因「老子」之後而起、繼而流傳下來的。

古文字學家唐蘭就認為,老子姓李名耳的說法不確實:「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

『伍』 李姓的由來和歷史上的名人短文

李姓是大姓抄,最早起源於贏姓,祖先是皋陶,上古四聖之一,舜的大臣,因為被舜任命為大理,以官名為姓,先為理氏,後為李氏,成為李姓始祖。李姓名人很多,有老子李耳,戰國李牧,漢朝李廣,唐朝李淵,李世民,李隆基。

『陸』 李姓家族的歷史和名人

李:起源於陳地的中華第一大姓

——撲朔迷離的得姓傳說

李姓是當今中華第一大姓,也是世界頭號大姓。李姓起源於河南鹿邑。鹿邑古稱苦縣,自古以來都屬於陳地轄區,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李耳)的生地。

關於李姓的起源和得姓始祖,唐朝李延壽的《北史·序傳》和北宋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中講了一個十分傳奇的故事:李姓源於嬴姓,是五帝之一顓頊高陽氏的後裔,是皋陶的後代。皋陶在帝堯時任大理(司法長官),他的子孫世襲大理之職,以官職為氏,姓理。商朝末年,理氏後代有一個叫理徵的,因直諫觸怒紂王被殺。理徵的妻子契和氏是陳國人,契和氏帶著兒子理利貞逃回陳國,走到伊侯墟時,母子飢餓不堪,靠採食木子(樹木果實)得以保全性命。為感激木子,躲避紂王追緝,利貞隱去原姓,因為「理」與「李」同音,改理氏為李氏,李利貞為李姓得姓始祖。李利貞母子回到陳國,在離陳不遠的苦縣定居。李利貞也是娶陳國契和氏之女為妻,生子昌祖,昌祖在陳國任大夫。李昌祖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於苦縣。李碩宗的五世孫李乾,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生李耳。《史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有的古籍說老子李耳是李利貞的第11代孫,而有的姓氏書說李利貞是老子的六世祖。

還有一種說法更有神話色彩,《史記·正義》引《玄妙內篇》說:「李母懷胎八十一載,逍遙李樹下,乃割左腋而生。」《史記·索隱》說老子「生而指李樹,因以為姓。」今天鹿邑仍有民間傳說,李母懷胎八十一年,在李樹下分娩,李耳誕生時已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李母呼道:「我的老兒子」,因而名之「老子」,老子一誕生就用手指著李樹,自認李姓。

以上關於李姓起源的故事過於生動而富於傳奇色彩,難免引起後人的疑義。史家認為這些傳說起於唐代,有為李唐宗室抬高門第,強為攀附,主觀臆測的成份,可信度不高。再者,老子之前的人物,如理徵、李利貞不見於先秦古籍,是否確有其人值得懷疑。

那麼,李姓的真實淵源是什麼呢?

其實,李姓起源並不復雜,不過與「李樹」無關,也與「食木子」的傳說無關。李氏出於理姓,先祖為大理之官,後代「以官為氏」,為理氏。春秋前作理氏,或里氏,因李、理同音相通,戰國時作李姓。早在隋唐之前,東漢王符的《潛夫論·志氏姓》和應劭的《風俗通義·姓氏篇》中,就考證了李氏和理氏同音相通,但隻字未提食木子而改李氏的事,可見東漢的時候還沒有那些神化的傳說。

李姓起源在春秋時期,戰國時已很普遍。春秋時有里氏,見於記載的有里克、里革、里析等人。里克是晉獻公的重臣,里革是魯國太史,里析是鄭國大夫。戰國時的李氏人物有李耳、李離、李悝、李冰、李牧、李斯等,蹤跡遍及列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李離、李悝、李斯都曾是執法大臣,與「李(理)」氏的含義相同。李離在晉文公時任大理。李悝戰國初年在魏國主持變法,李悝開戰國變法運動之先河,他所制定的《法經》集前代法律之大成,對後世法律有重要影響。李斯則在秦國曾任廷尉,掌管秦法,「明法度,定律令」,是秦代法制政治的主要策劃者。這些早期李姓人物的司法理論和實踐,繼承了李(理)氏家族的歷史傳統。

——李姓遠祖皋陶與嬴姓的分支

東漢以來的姓氏著作大都將李(理)氏的淵源上溯至皋陶,把皋陶視為李氏的遠祖。那麼皋陶是怎樣的一個歷史人物呢?

皋陶在上古史籍中也寫作咎繇,是古史傳說中的人物。他和許多傳說時代的人物一樣,既是一個真實的部族首領,也代表了一個部族名號。皋陶生活在堯、舜、禹時代。《尚書》中有一篇《皋陶謨》,記述了皋陶與舜、禹議政的許多言論。據《史記·夏本紀》記載,皋陶還差一點成為繼舜禹之後的帝王,禹帝曾有意禪位於皋陶,但因皋陶去世而作罷。這些傳說,反映了皋陶在夏代之前聲名顯赫的地位和影響。

帝舜時,皋陶的官職是「大理」。相傳「皋陶作刑」,他是中國刑法的創立者。傳說皋陶專門訓養了一頭名叫觸的獨角奇獸,這奇獸有一種特異功能,那就是能辨善惡真偽。它一遇見有罪的人,就會用尖利的獨角去沖撞;一發現誰在說假話,就會怒氣沖沖,令人生畏。皋陶就是用這樣的奇獸斷案。神話畢竟是神話,可這個神話故事卻把人們帶到遙遠的上古時代,彷彿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斷的形象。

皋陶本姓偃,他的兒子伯益被舜帝賜姓為嬴。嬴姓分支很多,其中趙、徐、黃、江、秦等都是當今中華大姓。

趙氏形成於西周,祖先是伯益,始祖是造父。造父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周穆王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以趙為氏。周幽王時,造父的裔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趙國為秦國所滅,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趙氏。

黃氏大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被楚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就是黃氏。

徐氏是伯益之子若木的後裔。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賜他為嬴姓以外,還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給他,姚女後來生了兩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叫若木。因為他的父親有功,所以封他於徐,建立徐國。春秋時期,徐國被吳國所滅,徐國的後裔就稱為徐氏。

秦氏出自嬴姓,伯益的後人有個叫大駱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隴西秦亭為附庸國,讓他恢復嬴姓,稱為秦嬴。秦國後來成為戰國七雄之首,並進一步統一了全國。秦滅後,王族子孫以國為氏,稱為秦氏。

江氏出自嬴姓。伯益傳至十幾代,至西周時,伯益的後裔受封於江,春秋時被楚國所滅,子孫就以國名為氏而姓江。江國在今河南正陽縣一帶。

此外,出自嬴姓的還有馬氏。馬氏形成於戰國後期,出自趙氏,始祖是趙奢。趙奢是戰國時趙國人,為趙國將軍,因功被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子孫因以為氏,即馬服氏,後又省「服」為馬氏。

——偉大的始祖老子李耳

說到李姓,當然不可不說李氏的這位偉大的先祖——老子李耳。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當之無愧的中國哲學之父。天下李姓子孫共認老子李耳是他們的一世先祖,而鹿邑是則李姓的千年祖地。

最早為老子作傳的,是太史公司馬遷。《史記》中有老子傳四百多字,開頭的第一句話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厲鄉曲仁里,即今鹿邑縣太清宮鎮。太清宮老子故里的老子祠建於何時已不可考知。東漢時,由於道教的興起,老子祠香火就已經很盛,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對老子進行了擴建,擴建後的老子廟宇分前後兩宮,前宮祭祀老子,後宮供奉李母。

老子被奉為李姓始祖自唐時始。三國魏晉時中原實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士族制度,任用官吏特別重門第家世,高門大姓享有特殊的榮譽。北魏時確定范陽盧氏、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漢族四姓為最高門。唐高祖李淵源於隴西,入主中原後,自己李姓的門第不高,為了提高自己的門第,採取的最簡便的辦法就是與漢族李姓最著名的歷史人物攀親,於是他找上了老子李耳。李淵登基的第三年,就封李耳為始祖,在李耳生地鹿邑按照帝王居住的規格建築宮闕殿宇,並以老子的生日(2月25日)為降聖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都曾親自到鹿邑拜謁先祖李耳。唐玄宗還親注《道德經》頒布天下,並刻石於太清宮,名為《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此碑今存太清宮。除這兩位李唐皇帝外,到鹿邑祭老子的還有武則天和宋代的真宗趙恆。

李姓在陳地鹿邑起源,在這里生息繁衍,發展壯大,逐漸成為中國望族,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李唐王朝的建立與隴西李氏的興盛

舊時李姓家族祠堂前,常掛這樣兩幅對聯:一是「隴西世族,柱下名家。」二是「經傳道德,名重謫仙。」兩幅對聯除了頌及李姓始祖老子之外,上一聯提到了涌現出飛將軍李廣和建立盛唐的隴西李氏,下一聯提到了也是出自隴西李氏的詩仙李白。李氏家族代有名人,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史記·老子傳》把老子寫得「神龍不見首尾」,但對老子後代家世的記載卻十分詳盡: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李假漢文帝時做官。而李假之子李解為膠西王昂太傅,於是居住在齊地。這說明西漢時李姓已有一支遷往山東。又據《新唐書·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記載,李耳的8世孫李曇時,戰國時遷居趙國和秦國,這一派後來分為兩支。一支為長子李崇,任隴西太守、南鄭公,居隴西,後來成為隴西李氏的始祖。一支為四子李璣,居趙郡,成為趙郡李氏的始祖。這兩支人丁興旺,都成為名門望族。趙郡李氏後來涌現了趙國大將李牧、秦末將軍李左車、唐代大臣李吉甫、李德裕和文學家李陽冰。隴西李氏從李崇起居住在今甘肅隴西,世代為官,其孫李信任秦大將軍,封隴西侯,李信的後人「飛將軍」李廣和他的兒子李椒、李敢,孫子李陵都是西漢將軍。到了十六國時,李廣的16世孫李暠建立了西涼國。李暠的16世孫就是唐高祖李淵。

公元618年,李淵建立了唐朝。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李姓作為「國姓」,是最尊貴的姓氏,在唐朝蓬勃發展,所以唐朝也是李姓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唐朝李氏貴為「國姓」,李姓人口的增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李姓人口急劇擴張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李唐宗室子孫蕃盛。李唐宗室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他們創造了發展繁衍的優越條件。唐朝有19位皇帝,皇帝妻妾成群,兒子自然也眾多。這些皇子們被分封到各地,都成了當地的貴姓大家。此外,李氏宰相數十人,各成一支,子孫繁衍,又為李姓擴充了許多人口。李姓人口擴充的第二個原因是賜姓。李唐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往往以褒賞、恩惠、籠絡的手段,賜給外姓人以「國姓」,使他們更忠於李唐王朝,這也為李姓增添了許多新的成員。由於「國姓」至高無上的地位,對被賜姓者來說,也是一種無尚的榮耀。據史書記載,唐朝被賜李姓的有漢族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張、董、羅諸姓,也有少數民族的鮮於、阿布、阿跌、舍利、朱邪氏等等。

李氏經唐代大發展後,子孫開始向全國播遷。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族望而作詩曰:「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可見唐代時期,李姓的分布已經很廣了。宋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後,為宋朝第二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四川、河南、山東,這四省這四省李姓大約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44%;明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1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5.5%,僅排王、張之後,為明朝第三大姓,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山西、山東三省。當代李姓的人口已達9 500餘萬,為全國第一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7.9%,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四川、山東三省。時到當今,李姓遍布於中華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陳地除是李、陳、胡、田、孫、姚、袁等大姓的族源之地外,還是陽夏(今太康)謝氏、陳郡袁氏、陽夏何氏、長平(今西華)殷氏、南頓(今項城西南)應氏、宛丘符氏的族望之地。如果把這些姓氏人口加起來,數字將是十分驚人。從陳楚地區走出來的姓氏和家族,作為中華民族的血脈的主要源頭,匯入中華民族的浩翰大河,為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炎黃子孫根脈相連。陳地豐厚的姓氏文化資源吸引著眾多海內外華人來陳尋根祭祖,認祖歸宗。

『柒』 李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

1、源出嬴姓說

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為理氏,後為李氏。 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 後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 並以李樹為神樹, 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 常於宅旁種李以為象徵, 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 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4、源於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後,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復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 。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實為漢將李陵後裔。

(7)李氏起源始祖聚集地及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李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華北是最常見的姓氏。李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雲南、四川南部、豫冀魯晉大部、甘肅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圖面積的18%,大約30%的李姓人口居住於此。

陝甘寧蒙大部、川東、重慶、黔湘鄂、桂粵大部、蘇皖北部、山東東部、遼寧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6.6%—8.8%,約佔了國圖面積的36%,大約51%的李姓人口居住於此。

閱讀全文

與李氏起源始祖聚集地及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