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台灣的一些著名人物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
登陸成功、連戰皆捷的鄭成功,開始實施攻佔赤坎城計劃,派出「右武衛」周全斌、「中衛鎮」蕭拱辰、「宣毅後鎮」吳豪等部負責此事。
荷蘭人感到勝利無望,寄望通過談判保住荷蘭在台灣的利益,賴在台灣不走。荷蘭人很快收到鄭成功的回信:「然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久為貴國所據,今吾既來索還,該土地自當歸我。」並且表示,如果願意投降,則生命財產安全將受到保障;否則,到那時必土崩瓦解,玉石俱焚,悔之晚矣!鄭成功的信明確表示,荷蘭殖民者只有投降一條路。
荷蘭人繼續玩弄花招,圖謀賴在台灣。5月3日,荷蘭使者秘書韋恩·利普倫和檢察官伍德·豪斯威爾,帶著通事小彼德爾來到鄭成功大營,提出願意支付一筆賠款給鄭成功,但鄭成功必須退出台灣;荷蘭人可以退出台灣,但必須繼續居住大員。鄭成功在領土和主權問題上沒有做交易,明確堅持要麼荷蘭人全部撤離台灣,要麼武力解決。荷蘭殖民當局見談判沒有成果,只得交出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的普羅文查城,以保在台灣的最後一個據點--熱蘭遮城。
第二天,即1661年5月4日,描難實丁同意投降。第三天,他帶著230名士兵退出普羅文查城。鄭成功進駐這位代理司令的府邸,殖民者第二大據點如今回到中國人的手中。
收回普羅文查城後,鄭成功的大軍開進大員市區。揆一在決定撤出大員市區的同時,下令上尉哈豪維爾拆除裝在市區的4座大炮,把市區的所有荷蘭人遷往熱蘭遮城中,同時燒毀工廠、作坊、貨棧、糧倉,給中國軍隊留下一座廢墟。事至今日,殖民者還在行凶作惡。
面對殖民者的暴行,鄭成功率軍突襲哈豪維爾的營地,斷荷蘭人的退路。荷蘭方面在中國軍隊的進攻之下,數百名荷軍和奴僕被殺被傷,哈豪維爾帶著殘余軍隊,殺開一條血路逃入熱蘭遮城,放火焚城計劃失敗,鄭軍在民眾的歡迎之中,進入大員城。
佔領台江、攻佔赤坎計劃實現後,鄭成功開始實施最後一項,即包圍熱蘭遮城。5月25日,鄭成功進攻熱蘭遮城失利,決定採取圍而不打戰術。荷蘭人插翅難逃,只有投降。
台灣作戰勝利之時,也迎來了從廈門趕來的後續部隊,兩軍會師,鄭軍信心大增,民眾歡欣鼓舞。
勝利在望的鄭成功開始實施長期固守計劃,在佔領區設立行政管理系統。最高行政機構為承天府,後改為台灣府,府治設在赤坎樓;分為東安、西安、宋南、鎮北四坊;由楊朝棟為承天府府尹。北路天興縣,南至新港溪,北至雞籠,縣治設在大目降和新港之間(今新市鄉),由庄文烈為知縣。南路為萬年縣,縣治設於二贊行(今台南縣仁德鄉二行村),由祝敬任知縣。這是中國人在島上設立的第一套行政管理機構。
同時,鄭成功出於長遠考慮,同時出於解決糧草供應和長期包圍熱蘭遮城、把台灣建成軍事基地的需要,決定實施「寓兵於農計劃」。除了包圍熱蘭遮城的部隊外,其餘軍隊奔赴大員南北進行屯墾;同時,也從閩粵沿海地區招募移民,開發土地。鄭成功的軍事屯墾和移民政策,形成新一波的開發熱潮。
荷蘭殖民當局在重兵包圍下極不穩定,內部並沒有忘記爭權奪利。此時巴達維亞總裁莫斯契爾聽信前台灣艦隊指揮官韋德拉恩、前台灣總督費爾堡和卡薩的情報,認為揆一謊報軍情,管理不善,任命檢察官赫爾曼·克林科接替揆一出任台灣總督。克林科躊躇滿志帶著兩條戰艦上任時,見到的是台江四周和大員附近都是中國軍隊的旗幟,熱蘭遮城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如此接任豈不是接替揆一充當替死鬼嗎?嚇得他根本沒有上岸,就繞道日本回巴達維亞去了。投降在即,克林科當然不會充當替死鬼。
揆一終於等到增援部隊。8月中旬,東印度公司總裁莫斯契爾根據台江5月海戰中逃走、在海上飄泊50餘天才回巴達維亞的「瑪利亞號」提供的消息,確知台灣已有中國軍隊登陸,所以立即派出援兵。派出的增援艦隊到達台江外海。艦隊由「庫克肯號」、「克登霍夫號」等12艘戰艦、725名士兵組成,雅科布·考烏(Jacob Caeuw)任指揮官,副指揮官是當年鎮壓郭懷一起義、屠殺中國人的劊子手君士坦丁·諾貝爾。這批侵略者趕來台灣,根本沒有把只有木帆船的中國軍隊放在眼裏。
荷軍出師不利,剛到台江外海不久,遇到風暴,「約克號」當場沉沒,其餘艦只開往澎湖避風。過了約20餘天,這支艦隊在搶光了澎湖島上民眾僅有的糧食、家禽家畜後回到大員,登岸進入熱蘭遮城。兩軍會師,准備與鄭軍決一死戰。
休整多日後,9月16日,揆一和考烏決定兵分三路向中國軍隊進攻,希望一舉打退鄭軍防線。
三路進攻,三路敗北。北路軍由軍艦「庫克肯號」率領兩艘戰艦,直撲鹿耳嶼、北線尾,鄭成功部將左虎衛鎮陳沖迎戰。結果「庫克肯號」被燒毀,另外兩艘戰艦被擊傷向澎湖方向逃竄。後被澎湖守將陳璋、洪暄擒獲,成為鄭軍的戰利品。
台江江面上的戰斗也是如此。攻打台江江面上鄭軍水師的是「克登霍夫號」戰艦領頭的7艘戰艦。迎戰的鄭成功部將陳澤把自己的指揮船作為誘餌,駛向淺水區,噸位遠大於鄭軍水師船隻的「克登霍夫號」求勝心切,不知是計,緊追不放,結果擱淺,被陳澤的副手宣毅前鎮副將林進坤身帶炸葯包攀登上艦將其炸毀。另外三艘當場投降,又成為鄭軍的戰利品。
第三路是大員城。荷蘭一艘戰艦沖進一鯤鯓附近的海面,與熱蘭遮城中的荷蘭守軍合擊進攻大員市區,也被包圍熱蘭遮城的鄭軍所打垮。
等待多日、一直在尋找殲敵戰機的鄭軍,收獲甚豐,擊沉荷蘭兩艘大型指揮艦及另外幾艘戰艦,繳獲3艘戰艦和俘虜艦長1人、士兵100多人;擊斃荷蘭艦長1人、尉官2人和士兵128人。收獲之大,超過登島初期的作戰。
三路出擊失利,荷蘭殖民當局的敗局已定,再無進攻的實力,內部也開始分裂。12月間,考烏借與福建清軍聯合攻取廈門為名,率領艦隊離去,不久帶著2艘逃回巴達維亞,增援行動全部失敗。
再度獲勝的鄭成功,為向荷蘭總督揆一施加促降壓力,於1662年1月25日組織了進攻熱蘭遮城的主要周邊陣堡——烏特利支堡的戰斗。戰鬥打響後,鄭成功指揮30多門大炮連續發射2500餘發炮彈,整個城堡變為一片廢墟。倖存的7、8個荷蘭士兵死不投降,引爆地窖裏僅存的4桶炸葯自殺,白白放棄了投降求生的希望。
形勢對揆一更加不利,周邊城堡被攻克後,熱蘭遮城暴露在鄭軍的火力威脅之下。為加速敵人的失敗,鄭成功切斷城堡賴以生存的從東南山上流下來的泉水;同時,在烏特利支堡廢墟上架起6門火炮,轟擊熱蘭遮城。揆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距離作出最後決定的時間越來越短。
殖民者當中也有覺悟者。在金廈海岸被陳永華俘獲的一位荷蘭船長拉迪斯,願意出面對揆一進行勸降。拉迪斯寫給揆一的勸降書,告知了卡烏已經逃走的消息,並稱贊鄭成功軍隊是仁義之師,提出只要投降就能確保生命財產安全。隨勸降信送給揆一的還有第二封信,這封信是一張只有簽名、沒有內容的白紙。揆一見到此信,頓時明白空白信的含義。它預示著荷蘭人如果拒絕投降,則將是一場無法估量的災難,揆一覺得作出最後決定的時間到了,中國人已不允許他這個外國總督繼續拖下去。
荷蘭殖民當局按照內部程式,於1662年1月27日召開「台灣評議會」決定命運。29名成員中只有4人反對議和,25人同意立即投降。
根據台灣評議會的決定,揆一的秘書韋恩·利普倫和檢察官伍德·豪斯威爾在會後立即來到鄭軍大營,交上議和書。9個月前他們二人來談判時拒絕了鄭成功提出的荷蘭人必須投降的建議,如今兵臨城下他們只有投降。
對於荷蘭方面的議和書,鄭成功指出,荷蘭方面必須明確表明是「獻城投降」,必須降下荷蘭三色國旗;屬於公司的財產如軍械、彈葯、糧食、物品及一切財產必須交出,屬於私人的財產除了巧取豪奪的珍貴文物外可以帶走。最後,荷蘭人的投降條約是18條,鄭成功方面提出的是16條,主要內容一樣。此外鄭成功還同意了談判代表的最後一個要求,即要在撤離時「擊鼓、鳴金、荷槍、揚旗」。這恐怕已無勝利的的含意,只是失敗的紀錄,鄭成功同意了他們的這一請求。
歷史應該記住這一天:1662年2月1日,鄭荷雙方代表在大員市鎮的稅務所完成協議的換文。
歷史應該記住這一天 :1662年2月9日,在台江邊的沙灘上,戰旗飄揚,鼓聲陣陣,受降儀式正式舉行。熱蘭遮城鐵門打開,揆一帶領荷蘭官員走出來。揆一向鄭成功交出了城堡的鑰匙,並獻上一把象徵權力的西洋寶劍。當天正午,隨著陽光下旗桿影子的消失,熱蘭遮城內降下了已經飄揚了38年的荷蘭國旗。殖民統治結束了,中國人第一次把佔領自己領土的外國侵略趕出去。
收復台灣的愛國英雄鄭成功,在接受荷蘭殖民者投降後,喜不勝收,題詩道:
開辟荊棒逐荷夷,
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
茹苦閭關不忍離。
鄭成功收復台灣,奠定了台灣開發和社會發展的基礎;他也成為中華民族的英雄。
孽子阪臣一稚儒,
填膺大義抗強胡,
豐功豈在尊明朔,
確何台灣入版圖。
這是愛國英雄張學良將軍在90歲參觀台南市延平祠時所作的詩,「確何台灣入版圖」道出了鄭成功功在何處,也說出了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❷ 跟台灣有關的歷史名人有哪些要3個
鄭成功:收復台灣;
蔣介石:退居台灣;
汪道涵:汪辜會談。
❸ 求一個視頻台灣講台灣歷史關系的視頻
老婆:老公,今天回來路上有個算命的給我算了一下,你猜他怎麼說的?老公:還內用猜?他一定說你容是個旺夫相對吧?老婆:啊,你怎麼知道?老公:就你這長相,我一看沒有性趣,就你這脾氣,我在外啥也不敢幹,除了賺錢還是賺錢,能不旺夫嗎?
❹ 跟台灣有關的歷史名人的故事
我建議你去看來看一本書《張自學良大傳》,我看過,受益匪淺,很多地方提到關於台灣的史實。另外,多看一些近代台灣的史實,如甲午中日戰爭的台灣等等。對於人物類,建議從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派人到台灣開發起了解,到明時鄭成功,清時鄭克爽,以及施琅與鄭經的關系,以及台灣當局現在各派別與大陸的關系。
❺ 收復台灣歷史人物
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佔中國台灣,明末清初。鄭成功下決心趕走侵略軍,1661年3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分成幾百艘戰船。浩浩盪盪從金門出發,四年初侵略軍頭,木奎一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這次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的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神聖領土。
❻ 歷史上收復台灣的英雄有哪些人物
歷史上收復台灣的英雄有5位,如下:
1、施琅
施琅原本是鄭成功的手下,因為施琅殺了鄭成功的一個心腹,施琅家人被鄭成功殺了,於是施琅投降清朝,被康熙皇帝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積極備戰收復台灣。
公元1682年,施琅率領福建水師在康熙帝的命令下進攻台灣,1683年,施琅指揮水師在澎湖海戰中大敗鄭氏水師。
收復台灣後,施琅上書康熙帝《恭陳台灣棄留疏》,詳細的描述了台灣的重要性,作為清朝的東南屏障,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促使康熙帝留下台灣,時隔多年,台灣再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2、鄭成功
鄭成功原本是南明的大將軍,但是南明僅僅存在了18年就被滅亡,鄭成功率部在東南沿海一直抵抗清軍。
由於明末中原大亂,荷蘭殖民者趁機佔領了中國台灣,而且還派人賄賂鄭成功,但是鄭成功深知台灣是中國的領土,於是在積極准備後,於公元1661年率幾百艘戰船,數萬大軍橫渡台灣海峽,在經歷了8個月的斗爭,終於將荷蘭殖民者驅逐。
3、劉銘傳
劉銘傳是安徽合肥人,早年對戰太平軍有功,成為淮軍的重要將領,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政府派劉銘傳督辦台灣軍政要務。
劉銘傳到台灣後積極備戰,接連擊退法軍對台灣的進攻。中法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在台灣建立行省,劉銘傳成為台灣的第一任巡撫。
擔任巡撫的劉銘傳積極發展台灣,他將許多漢人遷往台灣,促進了台灣的民族融合和經濟發展。
4、姚瑩
姚瑩字石甫,安徽桐城人,公元1807年,他22歲就考中舉人,次年考中進士,得以入朝為官。
鴉片戰爭爆發後,姚瑩正在台灣擔任兵備道,英軍進犯台灣,他與當時擔任台灣總兵達洪阿堅決抵抗,先後五戰五捷,擊退了英軍的數次進攻,俘虜英軍300多人。
陳友冰先生在《文武兼備、''皆堪大用''的一代奇才--經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三十一》中說到:「姚瑩是鴉片戰爭時期,領導台灣軍民英勇抵抗英軍侵略,取得五戰皆捷的著名軍事家」。
奈何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英方要求嚴懲台灣的抗英領導人,姚瑩被撤職入獄。
5、連橫
連橫是台灣台南人,出生於書香門第,他本人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是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敗以及列強對台灣的侵略,寫下了《台灣通史》一書。
全書內容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寫起,止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一共1290年,有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
從最早到達台灣的開拓者,到清中後期抵抗日本侵略的志士將領,書中詳細記載了台灣的政治、軍事、經濟、物產、風俗、人物等等。
(6)老梁談台灣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為改善海峽兩岸關系,兩岸達成九二共識
1992年11月,中國兩會就解決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找到了解決辦法,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在「九二共識」中,雙方都表明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態度;
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海基會表示「認知不同」,海協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做了求同存異的處理。
換言之,「九二共識」是在雙方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態度的前提下,暫時擱置了對「一個中國」政治含義的分歧。
正是在此基礎上,兩會成功地舉行了汪辜會談,建立了制度化的協商與聯系機制,進行了一系列商談,開啟了兩岸政治對話,為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九二共識」雖然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的共識,但其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和文字記錄,是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的。
我們要求台灣當局領導人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就是要求他回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上來,求同存異、擱置政治歧見、面向未來、務實談判。
參考資料:網路-九二共識
❼ 在台灣的歷史上有那些傑出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
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回金門進軍台灣。答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劉銘傳
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
❽ 有沒有類似老梁這種節目單主要是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情的
《百家講壇》全是講歷史講師不是教授就是學者,老梁不過就是個業余的
❾ 跟台灣有關的歷史人物有
第一次明確記載是孫權打夷州,當時吳國大臣都不同意的,最有名的是版陸遜,結果孫權還是派權人去打,結果失敗了!
後來隋煬帝也曾派兵攻打台灣,有宋一代也是互有往來,元世祖開始在台灣設立政府機構!
明朝時期,由於航海技術的進步,我們才能更好的控制台灣!明末清初,鄭成功從西班牙手中奪回了台灣,康熙帝派施琅成功收復台灣,並建立了成熟的政府管理體制!
清末,台灣被日本佔領,後來蔣介石又逃到台灣!
歷史人物更多的是清朝更多一些,例如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劉永福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❿ 老梁講歷史的介紹
作者復:梁宏達,本書於2014年北京理制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輯錄於老梁故事匯欄目,其中老梁對明清奇案,江湖軼事的精彩講座,形成一部處處散發著老梁味道的歷史大餐。書中共編錄44篇內容,包含明清名帝的軼聞趣事,江湖幫派,武功傳奇,怪職異業等等,觀點犀利,引古喻今,精彩紛呈。捧之不忍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