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電影愛國者的歷史人物

電影愛國者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12 17:58:51

1. 電影《愛國者》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事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英軍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梅爾·吉卜森飾)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本傑明並不想參加他們的斗爭,直到他的妻子死去留給他5個孩子,眼前的現實和悲劇使本傑明開始轉變,心靈遭受著沖擊,但是過去戰爭中的殘暴場面依然不斷地困擾著他。這時,他的他兒子傑布列卻沒有絲毫猶豫地開始投入到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中,但當英軍大舉入侵而威脅到他的家園還殺死了他的二兒子時,他發現唯一能保護家園和家人的方式,就是全力捍衛年輕人民的自由。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一個新的獨立的國家正要誕生,本傑明決定跟隨兒子而去……

2. 電影愛國者的觀後感

看了《愛國者》,很受感動。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主人公是一位議員和一群孩子的父親。一家人過得還算和諧。作為父親,他在家裡有著相當的威嚴,而一群孩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頑皮讓這位父親吃盡苦頭卻又無可奈何。但因其反對對英國作戰而被孩子們誤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參軍夢,甚至遠遠聽到槍炮聲,他們也會熟練搬出槍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英軍的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在家園被毀又即將失去第二個兒子時父親終於爆發了,和兩個小兒子一起殲滅了一股二十一人的英軍,這讓人聯想到他當年的英姿,也讓他找回了自己潛藏的勇氣。在復仇和追求自由這兩條主線的引導下,主人公帶領著國民軍逐步走向勝利。
影片花了很大的手筆來闡述美國對自由的嚮往和因此付出的沉重代價,從激烈的議會討論,人們參軍的熱情,到家園的被毀,戰場上的慘烈犧牲。相信看過該片的決不會忘記那些古老而又獨特的戰爭場面,兩軍(正規軍)對壘都是以人員和武器作為籌碼,而這往往是英軍占優,美軍是即輸場面又輸戰爭,這看上去有點幽默的味道,完全是對現代戰爭的顛覆,看不到現代戰爭中的謀軍布局。而國民軍卻也會玩游擊戰,有一段時間竟被英軍稱之為「幽靈」,很有點中國特色的味道。但這確實是一支雜牌軍,就連教堂里的牧師也披裝上陣,只是不知道他在殺人之前會不會念上一句「上帝保佑」,其最後的犧牲卻也充滿了悲劇色彩。

雖然這是一部戰爭片,但是導演在戰爭之外的細節上有很好的把握,除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外,也不失暖暖的溫情,真實而感人。其中身為國民軍上校的父親與剛剛會說話的女兒的告別一段,導演處理得別具匠心,將主角在軍隊與家庭角色的矛盾和女兒對父親的理解盡融於女兒的呼喚和轉身的深情一抱之中,可謂感人至深。導演對種族矛盾的解構也是該片的亮點之一,最初白人對黑奴的歧視,通過戰爭的隱含功能最終達成了和解,「與你並肩作戰是我的榮幸。」將這對不大不小的矛盾融於對自由不懈追求的主題之中,也是對黑人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的一種認同,他們也是美國歷史的創造者。

不能不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無論你對美國有如何的偏見,看了該片你卻不由的對那些為自由而戰的勇士們產生由衷的敬意,這確實是一個非凡的國度,這樣的民族沒有理由不屹立於世界強者之林。

然而相比之下,小時侯很喜歡的國產戰爭片,現在看來實在很少有深層次的東西,導演的思維極其狹隘,創作的影片只是對歷史的一種簡單重復。比如電影藝術大師斯皮爾伯格就將幾條命救一條命的價值問題帶入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充滿了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從而使影片脫離了戰爭本身而得以實現主題的升華,像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的戰爭片里很難找到,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根本上還得在思維的形式內涵上下一番工夫。

3. 電影<<愛國者>>講的什麼...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英軍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梅爾·吉卜森 飾)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本傑明並不想參加他們的斗爭,直到他的妻子死去留給他5個孩子,眼前的現實和悲劇使本傑明開始轉變,心靈遭受著沖擊,但是過去戰爭中的殘暴場面依然不斷地困擾著他。
這時,他的他兒子傑布列卻沒有絲毫猶豫地開始投入到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中,但當英軍大舉入侵而威脅到他的家園還殺死了他的二兒子時,他發現唯一能保護家園和家人的方式,就是全力捍衛年輕人民的自由。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一個新的獨立的國家正要誕生,本傑明決定跟隨兒子而去……

4. 美國電影《愛國者》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該電影時代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
《愛國者》(The Patriot)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梅爾·吉布森、希斯·萊傑、朱莉·理查德森等主演的一部史詩戰爭片,於2000年上映。
梅爾·吉布森在片中飾演男主角本傑明·馬丁,一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雄,早期曾經為殖民擴張而戰,後來對戰爭產生了厭惡,直到轟轟烈烈的美國獨立戰爭的戰火燒到了家門口,才逼他又投身到了美國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斗爭中。
美國獨立戰爭(英語: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1775年—1783年)或稱為美國革命戰爭,是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范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之外。

5. 歷史上有哪些愛國人物,主要事跡是什麼

1、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

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2、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文天祥

開慶元年文天祥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文天祥尚未就職,建策建方鎮分地防守,從民兵中選精兵,破格選用將帥。並請除殺動搖民心的董宋臣,未被採納,辭官回鄉。後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尚書左司郎官等職。

德祐元年元軍沿長江東下,宋守將多降。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今杭州)。在各地抗元義軍和人民支持下,攻江西,於雩都擊敗元軍,收復興國及贛州、吉州的屬縣,但最後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厚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

後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最後文天祥於大都就義,終年47歲。是南宋末偉大的抗元名臣和民族英雄。

4、肖邦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

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附姐姐路德維卡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5、廉頗

戰國時期的趙國,有一位出名的武將叫廉頗,他不但武藝高強,箭法出眾,還善於用兵打仗。秦國、齊國這些大國常來攻打趙國,趙王用廉頗為統帥,多次打敗了敵軍。

敵軍聽到廉頗的名字,都很害怕,可後來,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認為廉頗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將領趙括代替他。趙括驕傲輕敵,使趙軍打了大敗仗,趙國也險些亡國。

趙王想重新起用老將廉頗,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將軍身體怎麼樣,是否還願意為國效力。廉頗見到趙王的使者,高興極了。為了表示自己威風不減當年,還能上陣打仗,為國立功,他一頓飯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鎧甲,躍上戰馬,拉弓射箭,舞槍刺殺,果然身手不凡。

他對使者說:「你看我,雖然老了,可是能吃飯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萬死不辭,馬上回去領兵參戰!」

使者走了以後,廉頗日夜盼望趙王的調令,可一直沒等到。原來那個使者接受了一個叫郭開的壞人賄賂,故意在趙王面前說了瞎話,說廉頗飯量雖好,可一會兒工夫拉了三次屎。趙王聽了,認為廉頗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調用他。

廉頗為趙國的安寧奮鬥了一生,晚年仍希望為國出力,對人說:「我真想有一天,還能率領趙國的兵士沖鋒陷陣啊!」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報效祖國。

6. 關於影片《愛國者》中主人公本傑明.馬丁的一點疑問。

原創編纂,希望採納

這個問題涉及到美國歷史,在美國的獨立戰爭前,發生過幾場戰爭,其中有一場英法爭奪美洲殖民地利益的戰爭,歐洲稱為「七年戰爭」,在美洲稱「法國和印第安人戰爭」,時間是1756-1763年。戰爭起初是為爭奪對俄亥俄流域的控制權,1754年,弗吉尼亞民兵與法國軍隊發生沖突,敵意由此產生。開始,法國人連連取勝,後來威廉·皮特1757年出任英國首相後派遣英軍抵達北美,同時殖民地民兵也有所增加,戰場形勢開始扭轉。1759年,詹姆斯·沃爾夫率軍奪取法國人在聖勞倫斯河上的要塞——魁北克。次年,傑弗瑞·阿默斯特率軍奪取蒙特利爾,從而結束了在加拿大的戰爭。與此同時,英國還在印度戰場取得勝利,英國的盟國普魯士在歐洲戰場取得勝利。法國被徹底擊敗。

這個時候殖民地民兵與英軍是同盟,考慮到時間,本傑明.馬丁應該是這個時候參戰的,他可能並未加入英軍,只是指揮殖民地民兵,因此游擊戰的能力才很強,而且我猜他接受了英軍的軍銜,在電影中看起來應該挺高,估計是上校。

七年戰爭後,殖民地人贏得了自信和有益的軍事經驗;認識到為了面對共同的難題殖民地有必要團結一致;更重要的是,消除了邊疆地區法國人和某些印第安人部落進攻的威脅,因而對母國英國的依賴減少,也因此產生了獨立的條件,以至於最後展開了獨立戰爭。

據記載,本傑明·馬丁以及他的兒子等人物都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本傑明·馬丁擁有豐富的游擊戰爭經驗,並成為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雄也就很正常了。

7. 《愛國者》各人物結局都有誰死了

岸谷雄一、宋煙橋在結局的時候都失去了生命。

宋煙橋大結局

實力演員張魯一此次不僅沒有演反派,還挑大樑飾演男一號,劇中宋煙橋是個表面冷漠寡言,其實是一名正義的地下黨員,與舒婕是一對伉儷,不過在電視劇《愛國者》結局中宋煙橋犧牲了。

劇中李丞峰飾演的徐柱國是那個時期少有的正直軍官,劇中他是東北狼師的師長,徐柱國帶領的東北軍戰功赫赫,小編猜想這樣的人物結局不會太慘。

《愛國者》各個人物結局——彭措大

電視劇《愛國者》中王子辰飾演的彭措大是宋煙橋的左膀右臂,追隨宋煙橋出生入死,原本是農村名不見經傳的小青年,最後為抗戰勝利也盡了自己一份力,據悉彭措大結局並沒有死。

《愛國者》各個人物結局——馮碩英

劇中周密飾演的馮碩英身份是地下特工,通過劇照可以看出馮碩英是個有文化的愛國者,當然作為特工他的業務能力也是一流,在電視劇《愛國者》中馮碩英結局生死未卜。

8. 名人電影(歷史人物的,有都可以)

強烈建議看看《林則徐》,一部國產老電影,有著深刻的愛國教育意義。

對於學生來說,這部電影絕對是有話題可寫,適合寫觀後感,又不會太深奧。

如果樓主想看更深層次和欣賞水平的歷史名人電影,不妨看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電影《屈原》、《蔡文姬》、《王昭君》,前兩部改編自郭沫若的話劇,後一部改編自曹禺的話劇。

如果樓主甚至想看關於「反面歷史人物」的電影,作深入的探討,不妨看看《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看看劉曉慶是怎樣「演活」慈禧太後的。

《拿破崙》《巴頓將軍》《沙漠之狐》

《墨攻》:以墨子為原型,宣揚「非攻」思想,為國為民,可以寫觀後感

《戚家軍》《西楚霸王》<赤壁>《建黨偉業》,建國大業

葉問

描寫歐洲歷史的如
<埃及艷後>
<斯巴達>
<賓虛>
<受難日>
<聖女貞德>
<牛虻>等
美國歷史的
<愛國者>

《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是一部改編自同名傳記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內容是關於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以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傳記是由西爾維雅·娜薩兒所撰寫,於1998年出版,電影則於2001年上映。

《127小時》,雖然不是你想要的歷史名人一類,但也是紀實性的電影,拍的很不錯。
《127小時》(英文片名《127 Hours》以艾朗·羅斯頓在峽谷探險時遇到意外,並且成功地拯救了自己這一真實故事為題材,詳盡敘述了這段經歷。

甘地傳
卓別林
飛行家
阿甘正傳
香奈爾傳
莫扎特傳

法拉利傳
憤怒的公牛

http://group.mtime.com/Dicaprio/discussion/891605/
http://group.mtime.com/Dicaprio/discussion/891605/

9. 求電影愛國者中的兵種,歷史,戰法分析……高手賜教,白板莫灌水……

兵種沒什麼好說的,都是滑膛槍步兵,使用的是碎發滑膛槍,歷史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北美大陸聯軍反抗英國,獨立戰爭的背景,
戰法,歐洲人打仗是紳士的戰爭,所以,一般200到300人變成一個連隊,有一名軍官指揮,一個棋手,一個鼓手,一般採用3橫隊隊列,軍官在隊伍最前面,指揮前進,鼓手敲鼓讓隊伍步伐整齊,棋手一是用來標示隊伍位置,二是一般前進100步會停下了,棋手用旗桿將隊伍排列整齊,然後繼續前進,
打仗時候也很有意思,一般會先謙讓一下,比如 英國:對面法國的紳士你們先開槍吧,然後法國會謙讓一番,大家距離20m左右開始射擊,應為滑膛槍精度很差,所以才會排成這樣的密集的隊形以保證火力,
然後大家就對射,直到對方潰散,戰斗就勝利了,
隊形除了3橫隊以外,還有散對,掩護交替陣等等,後來散兵隊形運用較多,慢慢向現在的軍事隊形轉化,應為根據實戰發現,齊射雖然火力猛,但是不如散兵亂射打擊士氣的效果好,散兵亂射更能瓦解對方士氣,所以就向這個方向發展了,
但是就電影里描寫的,還是早起紳士的戰斗
謝謝
補充下,歷史是1775年波士頓人民在美國來剋星頓與英軍交戰拉開獨立戰序幕到1783年英軍在法國簽訂《巴黎條約》投降的戰爭。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獨立戰爭,又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1607年,英國人來到北美大西洋沿岸,開始建立第一個殖民地弗吉尼亞。經過不斷拓殖,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人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在此期間大批移民移居北美,其中大多數是英國人,也有不少來自歐洲其他國家,此外還有不少從非洲販運過來的黑奴。他們為北美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時,英屬北美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快,成為經濟發展主流。同時,也存在著許多落後的經濟成分。殖民地的統治模式是依照英國政體建立的,每個殖民地都有自己的總督和議會。總督代表英國對殖民地進行統治,擁有行政、經濟和軍事大權,可以否決議會通過的法案。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英屬北美各殖民地的經濟來往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同時,在長期的交流、融合過程中,英語成為來自各殖民地的共同語言,逐漸產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礎上,美利堅民族開始形成。民族意識逐漸覺醒。18世紀上半期,啟蒙思想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得到傳播,涌現出一些傑出的思想家,如富蘭克林和傑斐遜。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民族和民主意識日趨增強。 18世紀中期,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發達,中部盛產小麥,南部種植園經濟繁榮。北美生產的很多產品甚至能在國際市場上與英國產品一爭高低。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中,為爭奪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國與法國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於是,英國政府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並實行高壓政策,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英國希望北美永遠做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殖民地經濟發展,並從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財富。殖民地人民不滿英國的盤剝和束縛,雙方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戰爭爆發。

10. 關於愛國主義者的故事,電影有哪些

關於愛國主義的故事,電影有很多,比如勇敢的心,愛國者。這些都是關於愛國主義的故事,電影值得反復觀看。

閱讀全文

與電影愛國者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