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寧夏的發展歷史故事

寧夏的發展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12 16:48:55

『壹』 寧夏有哪些歷史典故

坐落在賀蘭山腳下的歷代西夏帝王後妃的陵墓,是這個歷史上盛極一時的王朝的回神秘背影。

西夏,是寧夏歷答史上最重要的階段之一,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以寧夏地區為政治、經濟中心。這個立國長達189年的王朝,曾與宋、遼、金等政權分庭抗禮,最盛時,其疆域包括如今寧夏全部、甘肅大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和內蒙古一些地區。

而如今,這個沒有在正史中被記載的王朝,只剩夯土墳丘的西夏陵,孤零零地聳立在平原上,顯示出這個民族骨子裡的硬朗與悲壯。

西夏王朝由黨項人所建立,這個民族與寧夏產生深刻的聯系,則始於唐朝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則前往靈州(今寧夏靈武)整頓兵馬,並在此地即位,是為唐肅宗。駐扎靈州的朔方節度使即中興名將郭子儀,依靠靈州的兵馬,唐皇室才算穩住了心神。

在寧夏,像這樣的峽谷地貌十分常見,因而也被不同朝代的兵家用作屯兵之地。

『貳』 寧夏的歷史文化

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十六國,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

北魏、北周,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唐朝,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北宋,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元朝,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明朝,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寧夏最有名的地方特產,首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二毛皮等種,因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所以又稱「四寶」。寧夏美食以西北麵食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為農業發達,蔬菜水果較甘肅地區豐富,而黃河等河流分布於區內各地。

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類,各個縣城都有大型的市場內現殺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餚不能不嘗。回族傳統不近煙酒,所以較為傳統的清真餐館不供應酒類飲品。但西北人飲酒者居多,該地盛產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純正。

(2)寧夏的發展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銀川。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截至2018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共有11個縣,2個縣級市,9個市轄區。

『叄』 寧夏的歷史由來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系。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後,建立中央政權,寧夏屬北地郡。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范圍。

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國號大夏(因其位於宋王朝西面,故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回人。

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庄」,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范圍與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並入甘肅省。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2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並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肆』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三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

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1949年9月,寧夏解放;12月,成立寧夏省,沿用寧夏原稱。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

(4)寧夏的發展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成立,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河上游、河套西部。簡稱寧。介於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寧夏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區之一,面積5.18萬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465.5451萬。轄5地級市、2縣級市、11縣、9市轄區。

自治區首府銀川市。寧夏位於「絲綢之路」上,歷史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里同樣有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

寧夏得黃河水灌溉,形成了悠久的黃河文明。歷史上是「 絲綢之路」的 要道,素有「 塞上江南」之美譽。

寧夏地居內陸,遠離海洋,位於中國季風的西緣,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正當冷空氣南下之要沖,夏冬處在東南季風西行末梢,形成較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大陸度為52~68)。

具有冬寒長、夏熱短、春暖快、秋涼早;乾旱少雨、日照充足、蒸發強烈、風大沙多;南涼北暖、南濕北乾和氣象災害較多等優點。

西部大開發以來,寧夏加大了投資環境改善的力度,並取得了的顯著成效。到2002年底外商投資企業累計達467家,涉及機械、電子、能源、冶金等工業及農業、水利、科技、醫療衛生、環保、扶貧等30多個行業和領域。

投資客商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科威特、日本、義大利、挪威、澳大利亞及港澳台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些國際大公司、大商社如日本松下、山崎馬扎克、新加坡中策集團、韓國三星、泰國正大、挪威埃肯集團等開始在寧夏投資。

『伍』 求助:關於寧夏民間的歷史故事,傳說

1、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銀川叫鳳凰城。說起鳳凰城來,東門外高台寺是鳳凰的頭,頭挨在黃河邊;高台寺旁邊有兩眼井,那是鳳凰的眼睛;城中心的鼓樓是鳳凰的心臟;西塔和北塔是鳳凰的兩只爪子;西馬營里花花草草,樹木成陰,那是鳳凰的尾巴,那邊,鳳凰的尾巴長得一直拉到賀蘭山。

鳳凰鳥是幸福鳥,哪裡有鳳凰,哪裡就有幸福。鳳凰姐妹一共七個,住在長江南邊的一架高山上,鳳凰常常為人們造福,所以江南很美麗,山是青山,水是綠水,鮮花遍地香,樹木都成行,人長得清秀健壯,年年五穀豐登,大夥兒過著富裕的日子,什麼也不愁,都歡歡樂樂、高高興興......

那時,寧夏山川,地薄人窮。東有黃河,可河水淺得上不了岸;西有賀蘭山,南有六盤山,可山高擋不住西伯利亞的寒流,擋不住騰格里的黃沙滾滾。住在這里的回族、蒙古族、漢族人民,並不灰心,老是一個勁兒地在土地上辛勤地勞動著。

但是,盡管人們把筋都快要苦斷了,把心血都快要熬幹了,還是改變不了窮樣子。人們都憂愁地唱著:這么大的河來,這么高的山,寧夏川呀,一眼望不盡荒草灘。這么大的河來,這么高的山,寧夏川呀,百姓年年沒吃穿!

幸福鳥的事,傳到了寧夏川以後,不論是回民呀,漢民呀,蒙民呀,都急切地天天盼,月月盼,把眼都盼紅啦,盼望鳳凰飛到寧夏來。這事被大雁知道了,她被大家盼望鳳凰的誠心所感動,便自告奮勇,不怕辛苦,飛往江南,見了鳳凰,咋長咋短,一五一十地把寧夏百姓的心意都告訴了鳳凰。

鳳凰知道這些情況後,坐在高山的松林里商量,最小的七妹說啥也要到寧夏去看看,姐妹們都知道她是「板上釘釘」的脾氣,就同意了,希望她早去早回。七妹說走就走,山林里的百鳥都來送行,吹簫的吹簫,彈琴的彈琴,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熱鬧得簡直沒法說。

江南的百姓也都趕到長江邊送行,送的禮物可多啦,有的是送給七妹的,有的是送給寧夏各兄弟民族老百姓的。六個姐姐和百靈鳥把七妹送過長江以後,七妹就高興地告別了眾親友,由大雁領路,朝寧夏飛來。七妹駕著一朵紅雲,飛行在藍天里。一會會子,就飛到六盤山區。

七妹在六盤山頂上盤旋了又盤旋,這里的回民看見了,趕忙道一聲「色倆目」之類的話,都認為藍天里飄紅雲是吉慶到來了。

鳳凰也高興地在六盤山和賀山之間的黃河邊上落了下來。黃河兩岸早已搭滿了帳篷、草棚、蒙古包,口念「胡達」的回民,驚喜呼喊「老天」的漢民,叨叨不休「不休」佛爺的蒙民,都穿上各色各樣的民族服裝,敲鑼打鼓,早在黃河兩岸等著迎接鳳凰。

六盤山、賀蘭山的百鳥,平川、草原上的牛、羊、駱駝、馬也都來了。大家都扯開嗓子唱呀唱呀,越唱越攢勁,連黃河的水也跳著奔著唱起來啦。鳳凰來到寧夏後,也不緩一緩,就飛到這,飛到那。

「啊!這么大的一片平川,怎麼都幹得裂開了嘴?」她轉臉看了看黃河,就這兒劃一條線,那兒劃一條線,劃得可多了,劃過後都變成了一條一條的渠道,渠里淌著水,渠口都搭在黃河裡。第二天,天剛麻麻亮,她又飛到這,飛到那,忙得汗都不得顧不上擦。她把帶的禮物都灑在六盤山、賀蘭山和銀川平原上。

馬上,銀川平原處處都是花草樹木,五穀莊稼;牛、馬、駱駝、羊,成群結隊地歡奔在草原上;六盤山褪掉了雲(容),換上了翠綠翠綠的衣衫.寧夏山山水水變了樣,人人都感激鳳凰,說是她給大家帶來了幸福,帶來了江南鳳光,人們後來乾脆就把寧夏叫成「塞上江南」。

有了渠水,土地吃飽喝足了,莊稼長得格外壯實。從此以後,寧夏山川年年豐收,百姓都高興地跳起來,唱起來: 寧夏川,兩頭子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南邊站著六盤山,年種年收水澆田。

『陸』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重要歷史事件,人物,地理事物

李元昊(1003年-年),別名曩霄,小字嵬理,黨項族人,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是北魏鮮卑族拓跋氏之後,遠祖李思恭,在唐朝時受賜李姓,李元昊繼夏國公之位後,棄李姓,自稱嵬名氏。北宋寶元元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修建宮殿,設立文武兩班官員,創造自己西夏文,並頒布禿發令。先後派遣軍隊攻擊並佔領了瓜州、沙州(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嘉峪關一帶)三個戰略要地。李元昊建國後,西夏與宋朝的外交關系正式破裂。在此後的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中,西夏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並在河曲之戰中擊敗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格局。北宋慶歷八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李元昊薨。謚武烈皇帝,廟號景宗。西周至秦西周建都於鎬(今西安市西)其統治中心在陝西關中,故其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時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唐至明清唐朝時期,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北宋時期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公元1271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建立元朝,但到1276年才完全滅宋。元朝時期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明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近代時期1912年元月1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1913年,又改回寧夏道。1928年10月17日,民國中央政府第159次會議決議,設寧夏省。全省面積約274910平方千米。1929年,寧夏建省。轄朔方道八縣外,將阿拉善、額濟納劃入。又將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劃置磴口縣。1933年元月,馬鴻逵受蔣介石委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主政寧夏。1933年9月劃中衛縣東部為中寧縣,1941年4月1日劃寧夏、寧朔兩縣為永寧縣,平羅縣北增為惠農縣、陶樂縣,並將寧夏縣改名為賀蘭縣,1945年將靈武縣屬之吳忠鎮改為吳忠市。新的寧夏省領二旗九縣:阿拉善旗、阿濟納旗;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戊縣(後改為預旺縣、再改為同心縣)、磴口縣。增設香山、居延、紫湖三個設治局,1944年4月增設銀川市。1947年寧夏省會置銀川市。此後,直到解放前夕,全省共增設達13縣,1市、3設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同年12月23日成立寧夏省,沿用了寧夏原稱。額濟納旗劃由甘肅酒泉專區代管,並於同年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23日,中共寧夏省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員會。同時,調三邊軍分區三大隊駐防定遠營。1950年1月,成立吳忠市,5月又改為吳忠鎮,10月恢復為吳忠市。5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原定西專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劃歸平涼專區。1952年5月,永寧縣第四、第六兩區及賀蘭縣第四區各一部劃歸銀川市。8月15日,為增進民族團結,阿旗首府定遠營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復備案通過。1953年11月27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區10月29日正式成立,4月1日,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吳忠市成立,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4月4日,寧夏省政府批准,惠農縣成立兩個相當於區級的回族自治區,即寶豐回族自治區和靈沙回族自治區。5月,中寧縣耍義山鄉(原四區六鄉)劃歸同心縣管轄。7月,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委會改名為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籌委會。1954年4月21日,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吳忠市、金積縣、靈武縣和同心縣。1954年7月14日,內務部批准,銀川市由6個區合並為4個區。1954年9月,寧夏省建制撤銷,並入甘肅省。1954年11月3日,寧夏省撤銷合並於甘肅省後,原河東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不變,新設銀川專區。1954年11月經內務部批准,惠農縣人民政府由寶豐城遷駐黃渠橋。1955年4月28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領導金積縣、靈武縣、同心縣,並代管鹽池縣。12月1日,國務院批准鹽池縣正式劃歸吳忠回族自治州管轄。1955年11月18日,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總面積約6.64萬平方千米。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所轄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自治區轄2市、1專區、1旗、16縣,市轄縣級區2個。自治區面積由原6.64萬平方千米增至17萬多平方千米。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1979年5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7月1日起正式劃回)。寧夏回族自治區轄2地級市(銀川、石嘴山)、2地區(銀南、固原),16縣,市轄縣級區7個。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員會」,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並以「鄉」名稱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稱。2001年7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2002年10月19日,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將銀川城區分別設立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和金鳳區;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10月25日,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紅寺堡開發區劃歸吳忠市管轄。2003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設立沙坡頭區;將中寧縣、海原縣劃歸入中衛市,隨後撤銷石嘴山市惠農縣和石嘴山區,設立惠農區;撤銷陶樂縣。2009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設立吳忠市紅寺堡區。2009年12月15日,寧夏成為中國5個「省直管縣」試點省區之一,同心縣、鹽池縣列為吳忠市擴權強縣試點縣。[7]

『柒』 寧夏近代歷史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系。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後,建立中央政權,寧夏屬北地郡。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范圍。

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國號大夏(因其位於宋王朝西面,故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回人。

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庄」,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范圍與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並入甘肅省。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2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並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捌』 有誰知道寧夏的歷史

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位於「絲綢之路」上,歷史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里同樣有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早在三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28年,黨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並形成了西夏文化。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西周至秦朝時期西周建都於鎬(今西安市西)其統治中心在陝西關中,故其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時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唐朝至明清時期唐朝時期,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北宋時期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公元1271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建立元朝,但到1276年才完全滅宋。元朝時期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明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民國時期1912年元月1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1913年,又改回寧夏道。1928年10月17日,民國中央政府第159次會議決議,設寧夏省。全省面積約274910平方千米。1929年,寧夏建省。轄朔方道八縣外,將阿拉善、額濟納劃入。又將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劃置磴口縣。1933年元月,馬鴻逵受蔣介石委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主政寧夏。1933年9月劃中衛縣東部為中寧縣,1941年4月1日劃寧夏、寧朔兩縣為永寧縣,平羅縣北增為惠農縣、陶樂縣,並將寧夏縣改名為賀蘭縣,1945年將靈武縣屬之吳忠鎮改為吳忠市。新的寧夏省領二旗九縣:阿拉善旗、阿濟納旗;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戊縣(後改為預旺縣、再改為同心縣)、磴口縣。增設香山、居延、紫湖三個設治局,1944年4月增設銀川市。1947年寧夏省會置銀川市。此後,直到解放前夕,全省共增設達13縣,1市、3設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同年12月23日成立寧夏省,沿用了寧夏原稱。額濟納旗劃由甘肅酒泉專區代管,並於同年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23日,中共寧夏省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員會。同時,調三邊軍分區三大隊駐防定遠營。1950年1月,成立吳忠市,5月又改為吳忠鎮,10月恢復為吳忠市。5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原定西專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劃歸平涼專區。1952年5月,永寧縣第四、第六兩區及賀蘭縣第四區各一部劃歸銀川市。8月15日,為增進民族團結,阿旗首府定遠營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復備案通過。1953年11月27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區10月29日正式成立,4月1日,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吳忠市成立,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4月4日,寧夏省政府批准,惠農縣成立兩個相當於區級的回族自治區,即寶豐回族自治區和靈沙回族自治區。5月,中寧縣耍義山鄉(原四區六鄉)劃歸同心縣管轄。7月,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委會改名為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籌委會。1954年4月21日,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吳忠市、金積縣、靈武縣和同心縣。1954年7月14日,內務部批准,銀川市由6個區合並為4個區。1954年9月,寧夏省建制撤銷,並入甘肅省。1954年11月3日,寧夏省撤銷合並於甘肅省後,原河東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不變,新設銀川專區。1954年11月經內務部批准,惠農縣人民政府由寶豐城遷駐黃渠橋。1955年4月28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領導金積縣、靈武縣、同心縣,並代管鹽池縣。12月1日,國務院批准鹽池縣正式劃歸吳忠回族自治州管轄。1955年11月18日,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總面積約6.64萬平方千米。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所轄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自治區轄2市、1專區、1旗、16縣,市轄縣級區2個。自治區面積由原6.64萬平方千米增至17萬多平方千米。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1979年5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7月1日起正式劃回)。寧夏回族自治區轄2地級市(銀川、石嘴山)、2地區(銀南、固原),16縣,市轄縣級區7個。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員會」,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並以「鄉」名稱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稱。2001年7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2002年10月19日,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將銀川城區分別設立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和金鳳區;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10月25日,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紅寺堡開發區劃歸吳忠市管轄。2003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設立沙坡頭區;將中寧縣、海原縣劃歸入中衛市,隨後撤銷石嘴山市惠農縣和石嘴山區,設立惠農區;撤銷陶樂縣。2009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設立吳忠市紅寺堡區。2009年12月15日,寧夏成為中國5個「省直管縣」試點省區之一,同心縣、鹽池縣列為吳忠市擴權強縣試點縣。

閱讀全文

與寧夏的發展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