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正面歷史故事

正面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12 16:09:52

❶ 中國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1、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2、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3、溫酒斬華雄

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華雄,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

4、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5、單刀赴會

公元215年,劉備取益州,孫權令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不答應,孫權極為惱恨,便派呂蒙率軍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蜀將當即投降。劉備得知後,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軍關羽爭奪三郡。

孫權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貝,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孫劉聯盟因此能繼續維持。

❷ 歷史故事有哪些

1、勢如破竹

三國末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奪取魏國政權以後,准備出兵攻打東吳,實現統一全中國的願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們商量統一大計。

多數人認為,吳國還有一定實力,一舉消滅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夠的准備再說。大將杜預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寫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

杜預認為,必須趁目前吳國衰弱立即滅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實力就很難打敗它了。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張華徵求意見。

張華很同意杜預的分析,也勸司馬炎快快攻打吳國,以免留下後患。於是司馬炎就下了決心,任命杜預為征南大將軍。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兵六路水陸並進,攻打吳國,一路戰鼓齊鳴,戰旗飄揚,戰士威武雄壯。

第二年就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國一員大將,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司馬炎下令讓杜預從小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此時,有人擔心長江水勢暴漲,不如暫收兵等到冬天進攻更有利。

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現在士氣高漲,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就迎刃破裂)。

一舉攻擊吳國不會再費多大力氣了!」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沖吳都建業,不久就攻佔建業滅了吳國。晉武帝統一了全國。

2、背水一戰

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

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

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

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

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3、窮兵黷武

東吳名將陸遜之後陸抗,有勇有謀,很年輕就被任命為建武校尉。東吳後期朝政zheng腐fu敗,且國君孫皓荒淫暴虐,濫殺無辜。陸抗對此非常不滿,便多次上疏勸諫。

但是,孫皓對這些建議置之不理。盡管東吳內政混亂不堪,但由於陸抗謀略過人,善於用兵,因此一直虎視東吳,而欲南下一統中國的晉,也無可奈何。

當時,晉朝的車騎將軍羊祜鎮守襄陽。他見陸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敗東吳並不容易,於是改變對東吳策略,採取了和的戰略。陸抗也明白羊祜用意。

於是也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晉方。在邊境,兩人還常派使者往來,以示友好。因此當時吳、晉一部分邊境竟出現了和平局面。

孫皓聽說了邊境的情況,十分不悅,派人責問陸抗。陸抗回話說:「我如果不採取這樣的政策,反而會助長羊祜的威德。」孫皓聽後,也就沒再說什麼。

但他還是想出兵攻晉統一中國。於是頻頻調兵。陸抗知道後,便又向孫皓上疏說:「現在,朝廷應該加緊農業生產,儲備糧食,增強國力。

讓有才能的人發揮作用,使各級官員不荒怠職守,嚴明賞罰以勵百官,審慎實施刑罰以戒黎民。如果圖虛名重形式,處處用兵,好戰不止,耗費的資財動以萬計。

士兵疲勞不堪,即使敵寇沒有削弱,我們自己也會因此受累而被拖垮。」但是,孫皓對陸抗的忠告仍是置若罔聞,以致於國力日漸衰退。而陸抗死後,晉軍便揮師南下討伐東吳,吳國最終為晉所滅。

4、紙上談兵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

因此很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

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

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5、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異母兄長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九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

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

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

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

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❸ 關於歷史古今名人的誠信的正反面例子

(反例)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正反都可以)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正面)阿伯拉罕·林肯出身卑微,但為人和藹公正,誠實厚道。他21歲那年,在朋友開的一家商店裡當店員。有一天一老婦來買紡織,多付了12美分,林肯當時沒有發覺。等他結帳時發現多收了錢,當晚就步行趕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錢退給了那個老婦,附近的居民都很尊敬和喜愛這個年輕人,親熱地稱他「誠實的林肯」。真因為這種誠信的做人態度,林肯後來才成為了最著名的美國總統之一。

(正面)曾子殺豬
曾參殺豬的故事。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裡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正面)商鞅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正面)季布「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終於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

❹ 歷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反面、正面)

教子故事:

1、正面:曾參殺豬

曾子和孟子一樣也是孔子的徒弟,他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思想家,他還撰寫了《大學》和《孝經》。曾子除了自己學習很好以外,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也是非常上心的。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外出買東西,曾子的兒子也要去,曾子的妻子為了哄住兒子,告訴他等自己回來殺豬給他吃。沒想到曾子的妻子回去的時候,看見曾子居然在殺豬,於是她說她只是為了哄騙兒子,怎麼真的把豬殺了呢。

曾子說你今天騙了兒子,兒子會有樣學樣,以後去騙別人,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會造成很深的影響,我們得做好榜樣。如果曾子沒有殺豬給兒子吃,或許以後他的兒子以後會變成坑蒙拐騙之人。

2、反面:傷仲永

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 給全鄉的秀才觀賞。

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並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了。」

(4)正面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歷史上,教子故事成功傳承的除了曾子殺豬還有孟母三遷、剪發退魚等故事。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

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2、剪發退魚

東晉人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一位賢淑仁慈、德行高尚的人。

她經常告誡自己的兒子,一定要爭取與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以便學習他們的長處。陶侃謹記母親的教誨,虛心向品德高尚的人學習。同郡的孝廉范逵是一位賢達之士,陶侃對他很仰慕,與他結成了好朋友。

有一年冬天,范逵因為有事要去洛陽,途中經過陶家時,恰巧天色已晚,他想在陶家住下,但陶家房屋太小,又無糧米,當時正在下大雪,無法外出借貸。范逵有僕從多人,還有馬匹牲畜。一時間,陶侃感到十分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到里間去問母親。

陶母聽後,稍稍考慮了一會兒,就對他說:「你只管到外面招呼客人,我自有辦法。」等兒子出去後,陶母就開始准備。她的頭發本來又長又美,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羨慕,這時,為了能夠很好地招待客人,她毫不猶豫地將它剪了下來,托鄰人拿到市上賣掉,換了一些米和蔬菜佳餚。她又把房內的柱子從中間鋸開,劈下半邊來截為燒柴,把床上鋪的草苫子拿下來,切碎給馬吃……就這樣,飯菜馬料以最快的速度准備好了,范逵及其仆從都受到了款待,馬匹也吃得很飽。

范逵知道內情後十分感動,他贊嘆說:「這樣的母親實在讓我敬佩!」范逵到洛陽後,向一些親友談起此事,他們對陶母也都稱贊不已。

不久,陶侃被徵聘為尋陽縣縣吏,做了個管理漁業的小官。

有一次,魚汛到來,陶侃指揮漁民連夜捕撈,捕獲了很多魚。陶侃看著那活蹦亂跳的魚,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貧困的母親,於是派人送了一罐腌魚回家。管魚的官員送點魚回家,這在當時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但沒有想到,一天之後,腌魚又被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

來人還帶來了一封陶母的信,信中說:「你身為一個官員,竟然拿公家的東西送給我,你這樣做,並不是孝順我。不但不能使我得到好處,反而增加了我的憂慮!希望你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以後一定要廉潔奉公,再也不要做這樣的事了!」

他時刻牢記這次的教訓。後來,他由一個小官吏,逐步升遷為武昌太守,荊州刺史及都督八州軍事等高官,但他總是克制自己,廉潔奉公。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士氣旺盛。在行軍打仗時,他能夠和兵士們同甘共苦,凡有所獲,陶侃都分給士卒,自己絕不會私藏一點兒。

❺ 試舉歷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孟母三遷,岳母刺字,三娘教子,曾子殺豬,畫荻教子。(正面)
反面的就是傷仲永了……

❻ 十個正面歷史人物事跡和十個反面歷史人物事跡拜託了!!!

正面人物
1。諸葛亮,三國蜀國丞相
2、魏徵,唐太宗時期的名臣
3、寇準,北宋名臣
4、包拯、北宋名臣,人稱包青天
5。文天祥、南宋名臣
6。於謙、明朝名臣
7。海瑞、明朝名臣
8。史可法、明朝名臣
9。鄭成功、明朝
10.林則徐,清末
反面人物
1慶父:春秋時期魯國貴族,魯庄公的弟弟。他慣於挑撥離間,先後殺了兩個國君,後來自縊身亡。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就源於此。
2趙高:秦朝宦官,原為趙國貴族,他與李斯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六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不久又殺死李斯,自任丞相,後又謀害胡亥,立子嬰為帝,後被子嬰誅殺。
3梁冀:東漢大臣,兩個妹妹分別為順帝、恆帝皇後,順帝死後,於梁太後合謀,先後立沖、質、恆三帝,專橫朝政20年。他掠奪的財產相當於全國半年租賦。159年,恆帝誅殺粱氏一家,梁冀自殺身亡。
4董卓:初為瓊州豪強,漢靈帝時任州牧,兇殘異常。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陽,毒殺少帝,另立獻帝,自立太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後被王允、呂布殺掉。
5來俊臣:唐朝武則天時酷吏,因告密受寵,任中丞,後因得罪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被武則天處死。成語「請君入瓮」講的就是他和右丞周興之事。
6李林甫:唐朝權臣,玄宗時任禮部尚書兼中書令。他有「口有蜜、腹有劍」之稱。在任19年中,唐王政事敗壞,終於釀成「安史之亂」。
7秦檜:北宋歷任御史中丞等職。靖康二年,被金軍掠至北方,不久遣歸,充當內奸。他勾結黨羽,專橫權勢,力主投降,以「莫須有」待得罪名殺害岳飛及其子岳雲等抗金名將,為後人唾棄。
8嚴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書,官至太子太師,以其子世蕃等為爪牙,操縱國事,在任時大半軍餉被他侵吞。1562年,御史周應龍,林潤相繼彈劾世蕃,嚴世蕃被殺,抄出黃金10000餘兩,白銀200餘兩,嚴嵩被革職,不久病死。
9.(魏忠賢:明代宦官,萬曆年入宮。1620年,他被任為司禮秉筆太監並監管東廠,網羅死黨,殺害東林黨人揚漣、左光斗等正直官吏。
10和珅:原在清廷鑾儀衛當差,因逢迎獻媚,為乾隆所寵,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乾隆死後,嘉慶帝宣布他20條罪狀並令其自殺,被抄家,家產約值8億兩黃金,等於朝廷10年收
入。

❼ 中國古代歷史具有正面意義的故事,按正常語速大約5——6分鍾能讀完

------程門立雪
楊時,字中立,劍南將樂地方人。小的時候就很聰穎顯得與眾不同,回善寫文章。年紀答稍大一點既潛心學習經史,宋熙寧九年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hào] 和弟弟程頤[yí]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我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卧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
程顥死以後,楊時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已四十歲了。拜見程頤時,程頤正閉著眼睛坐著,楊時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程頤已經察覺的時候,那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
楊時的德性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遠千里與之相交遊,其號為龜山先生。
程門立雪,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比喻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

❽ 試舉歷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事例各一)

正面: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正面的還有岳母刺字 曾子殺豬等
反面:傷仲永:
金溪有個平民叫方仲永,世代從事於農業生產。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書寫工具。 有一天仲永忽然大哭要書寫書具。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近借來給他,仲永立即書寫詩歌四句,並且在詩後署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詩以團結宗親作為詩的內容,(父親)把他的詩傳遞給全鄉的學識優秀的士人欣賞。從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讓他)寫詩,仲永立刻完成,他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同鄉的人感到驚奇,漸漸的用賓客的禮節款待他的父親,有的人用錢討取仲永的詩作。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是有利的,每天強拉著仲永到處拜訪同鄉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見到了仲永,仲永已經十二三歲了。我讓他作詩,作出的詩已經不能符合以前的傳聞了。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方仲永的事,舅舅說:「仲永的才能已經消失盡凈,成為了普通的人。」 王先生說:方仲永的聰慧,是天生的。他天生聰明,遠勝過有才能的人。他最終成為常人,是因為它受於後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後天不教育,尚且成為平人;現在那些天生不聰明的人,本來是平人,後天又不接受教育,就能成為普通人了嗎?

閱讀全文

與正面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