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人物故事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B. 歷史人物的故事
這個命題不太成立吧。趙雲並沒有受到諸如排擠被雪藏,所以談不上不被重用。前期劉備沒根據地時,趙雲就是劉備的重要將領,到後面劉備據荊益兩地後,無非是趙雲沒有成為一方封疆大吏,難道這就算不被重用了?論地位,趙雲肯定比不得關張,畢竟恩若兄弟的待遇可是關張的特殊待遇,馬超本身就有地位,且來投後立了大功,黃忠斬夏侯奪漢中。這四人作為軍中領軍人物無異議。而封疆大吏的挑選上啟用魏延不是趙雲,劉備也沒看走眼。可見劉備的確是慧眼獨具。畢竟黃忠也沒有當封疆大吏嘛,劉備是只選合適的。所以最終結論就是:劉備勢力擁有的名將太多而已。
死之其二就是胡軍兒,胡軍兒武功也十分高強,曹操對此人也敬佩三分。在一次出征中,被劉備軍中招遠埋伏,胡軍兒為護曹操,被趙雲斬與馬下。曹操為此心痛不已。更有當時青州有名的四將,在戰役中與趙子龍對陣一一落敗。更有曹營之說,聽子龍二字,如聽鬼差抓人,驚嚇不已。
那趙雲的武功又出自何處呢?武功世家還是高人指點,歷史自有分曉。據歷史記載,趙雲小時,對武就有極強的天賦,也曾拜訪過一個叫童淵的高人。童淵仙風道骨一身白衣,在趙雲眼中有一種仙人的感覺,此時的童淵也打量著趙雲,看出趙雲之武術天分,心中自由計算。毅然收下趙雲為徒,傳授武功。趙雲天資聰慧,並能夠學以自用。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槍法,並在公孫瓚的戰役中運用此槍,從此走上三國名將道路。
C. 歷史人物故事
三國時期,戰亂紛紛,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名垂歷史的英雄,如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等,今天我們就著重講一下趙雲的故事。三國志裡面,趙雲被稱為常勝將軍,一生未嘗敗績,但是卻始終得不到重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第二個原因是趙雲時運不濟,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一直到蜀漢後期,諸葛亮實在無將可用了,才派趙雲為主將上陣。那時的趙雲,已經是滿頭白發了。但趙雲似乎辜負了他的期望。
D. 關於歷史人物的故事
1、孔子的故事:逆境識顏回
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時,有一段時間的處境非常悲慘。
有一次,孔子師徒被人困在陳國境內的荒野里,糧食吃光了,連續七天沒吃上飯,以至於孔子餓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車上。
孔子的弟子顏回為了救師傅,不惜拉下臉皮求乞於人,四處奔波,找來一點糧米,便趕緊拾柴燃火,燒起飯來。在飯快要煮熟時,鍋里飄出的香味使孔子來了精神,不禁抬頭觀看,正巧,他看見顏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飯填入口中。
過了不久,飯熟了,顏回首先盛來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給孔子。
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偷食之事,坐起來說:「剛才睡夢中見到我的父親,這飯若是干凈的話,我想先用來祭奠一下他老人家。」
顏回聞言忙說:「不行,不行,這飯不幹凈。剛才燒飯時,有些煙塵落入鍋中,棄掉沾上煙塵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來吃掉了。」
孔子聞言大吃一驚,深為自己錯怪了顏回而內疚不已,這才知道「顏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當即把弟子們召到跟前,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從此,孔子更加信任顏回。
哲理點撥:即使是自己親眼所見的事情,也還得加以仔細分析才能避免出差錯。
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如果僅憑對事對人的表象就妄下結論,有時也難免出錯誤!
E. 簡要介紹一位福州的傳說人物故事
1.金雞山
福州晉安區有座山,叫「金雞山」。據記載開拓於秦代。有一段美妙的傳說是,上八洞大仙李鐵拐駕祥雲東行,欲同呂純賓等7位大仙過海。路經鄒魯之邦的福州東關城外的易俗里時,只見有一山冒出一股望氣,鐵拐子心覺有異,便墜下雲頭,登山跟蹤尋找,只見山峰下面突出一塊又長又大的岩石,形似「狀元帽」,俗稱「金雞洞」。
他發現了山上有金雞(雉雞)成群在這塊岩石附近飛翔,「金雞三唱,天色黎明」。他情不自禁地拄著拐杖在山頂一塊狀若棋盤巨石上一跺,對周圍的山川景色贊不絕口。留連良久,才駕起祥雲飛向東海而去。到今,山上還留下李鐵拐的腳印及其拐杖拄地的痕跡。這個優美的故事,就是「金雞山」山名的起因啊!
2.塔頭街
福州東門塔頭街,原名「抖頭街」,這個街名記載了明朝戚家軍抗倭衛國的英雄事跡,直至清末民國初期,才改稱為「塔頭街」。
相傳,明世宗嘉靖43年(1564年),倭寇不甘心寧德橫嶼之役的慘敗,又糾合新倭1萬多人來犯福州,愛國抗倭名將戚繼光奉令趕來剿倭。有一天凌晨,倭寇突然進犯福州城,敵我兩軍在東關城外遭遇,展開浴血大搏鬥。搏鬥中,戚軍中頭隊的舉旗戰士的頭被倭寇砍了一刀,抖來抖去血花四濺,而這個戰士依然一手高舉著戚家軍的大旗,向前沖鋒;一手揮刀逢倭就砍,連殺了好多個,敵軍望之膽戰心驚。戚家軍的戰士在旗手的鼓舞下,奮起追擊,殺得倭寇「屍橫滿城野,血染晉安河」。這次的勝利,為東郊卅六鄉村群眾爭得了多年安寧。當戰斗結束時,那個掛頭沖鋒的舉旗戰士,其「身」倒在街前,這一帶故稱抖頭街,而其「頭」橫在另一條街,人謂橫頭街。
傳說,這個舉旗的戰士,乃姓江,名叫依水,連江縣人氏,漁民出身,其父母討海為生,均遭倭寇殺害,家破人亡,逃生到福州城東門一家店鋪當伙計。當戚家軍進駐福州後,他毅然從軍,擔負舉旗重任。為了紀念他和戚家軍平倭功績,當地父老把他獻身的這條街,命名為「抖頭街」,今稱「塔頭街」。又在晉安河畔,建起一座廟宇「三神殿」,主神乃民族英雄、愛國抗倭名將戚繼光等,每逢春秋祭祀。
3.福州春卷
福州春卷,歷史悠久,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民間故事:
相傳宋朝年間,有一個書生名叫陳皓,年方十八,才貌出眾。他有一個非常聰明、賢惠、漂亮的妻子,叫阿玉。兩人你敬我愛,情投意合。
陳皓有志氣,有抱負,讀書專心致志,常常日以繼夜,通宵達旦。賢惠的阿玉眼看著自己丈夫消瘦下去,心裡好不難受。為了照顧陳皓,她總是伴隨著他起五更,睡半夜,每餐給他送去香美可口的飯菜。但陳皓讀書實在太專心了,經常總是忘記了吃,阿玉只好拿去熱了一次又一次。阿玉想:老這樣下去,丈夫的身體累垮了,怎麼好啊!她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第二天,阿玉用米磨成粉,製成皮,包上肉和菜,加上佐料作為餡,然後用油一炸,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好啊!既能當飯,又能當萊,既省時間,吃起來也方便。陳皓從心裡感激賢惠的妻子對自己的體貼關懷,從此他餐餐吃得香,吃得飽,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不久,陳皓進京趕考,一路上除了帶去應試的用品外,攜帶的干糧,就是妻子特地給他製作的這種食品。
三場試畢,陳皓得中頭名狀元。紅榜一出,他高興得把自己帶來的干糧送給考官先生品嘗。先生一吃,贊不絕口,便問陳皓是從哪家名師的飯鋪里買的。陳皓笑著告訴他,是自己的妻子做的。先生一聽,詩興大發,頓時寫詩作文,一時紛紛傳聞,並稱這干糧為「春卷」。從此,福州春卷名聲大振,後來竟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進貢的上等禮品。
4.關於祭灶的傳說
傳說之一
吉庇巷的由來:宋代,福州有個叫鄭性之的落魄書生。祭灶時他沒有可以祭供的東西,他就把人家砍掉的甘蔗尾撿回去作為供品。祭灶時,他寫了一首詩:「一隻烏騅一條鞭,送你灶王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就道文章不值錢。」後來此人當了高官,曾經欺負他的人在他衣錦還鄉時,急忙躲避,三坊七巷中的「吉庇(急避)巷」由此得名。
傳說之二
「阿凡提」劈棺材:明代,住在朱紫坊的鄭堂被稱為「福州的阿凡提」,傳說在祭灶這天,曾被他戲弄的富人給他送了口棺材想讓他晦氣一下。沒想到鄭堂把棺材劈開,一塊塊地丟進火里燒掉,邊燒邊唱:「鄭堂劈棺材,除死(意指一生)無大災。」這句話一直流傳到現在。
5.福州溫泉的傳說
傳說一是: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龍王龍母看上了東南沿海這塊寶地,下凡到今之福州,
F. 歷史人物故事
晉文公和介之推
晉文公的名字叫重耳,是春秋時期的另一位霸王。可是在他做
國家元首之前,經歷了許多坎坷,曾因受鱺姬的迫害而在外面
流浪了十九年之久。他流浪時有很多人跟隨他,介之推就是其
中的一個。重耳登基當了晉文公之後,大封群臣,論功行賞,
那些昔日站對了路線的隨從個個得了高官厚祿,可不知為什麼,
文公偏偏把之推忘到了腦後。
這事如果換了別人肯定早就跳高跺腳了,可之推是何等人?!
他非但沒有介意,反而說服老母,跟他一塊兒住進深山,免得文
公找到他們。
如果不節外生枝,文公一時半會大概真的想不起之推了。可是
之推有個鄰居,深深為之推的高風亮節所感動,冒著生命危險,
寫了一封小字報,偷偷貼在朝門上。這封小字報很快到了文公
手裡,他一讀,不由大驚失色:「哎呀!朕咋把救命恩人之推
給忘了呢?當年流亡到衛國的時候,朕沒有東西吃,是他把大
腿上的肉切下一片給朕充飢呀!朕飲水不忘掘井人,一定要厚
厚賞他。」
於是,文公派人到山上去找之推。只見那裡雜草叢生,荊棘遍
野,而且山外有峰,峰外有山,找了半天,連之推的影兒都沒
看著。文公不甘心,一口氣找了好幾天,仍然沒有下落。
直到有一天,文公忽然心生一計,他叫來小兵,讓他們放火燒
山。他的如意算盤是:火一燒,之推為了救老母,一定會背著
她跑出來,這不就成了嗎?哪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整座山
都快要燒焦了,之推也沒有露臉。火滅了以後,衛兵們在山頂
的一棵柳樹下,找到了之推和他老母的屍首。文公見狀,放聲
大哭,悔之已晚。
文公吩咐把他們倆藏在山的側面,又令農夫們開荒山,造農田,
並把荒上改名為介山,紀念介之推這位重友情、輕功名的賢士。
林則徐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廣總督,嚴禁鴉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煙,遂受命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赴粵查禁鴉片。十九年,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合力嚴緝走私煙販,懲處受賄官吏,迫令英美煙販交出鴉片237萬余斤,從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門當眾銷毀;又提出奉法者來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確貿易方針,以孤立英國侵略者;會同水師提督關天培籌劃海防,倡辦義勇,屢挫英軍武裝挑釁。
為了解西方情況,他設立譯館,翻譯外文書報,編成《四洲志》,並譯外國律例、軍事技術等著述,開創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風氣。1840年初任兩廣總督。6月,英國發動侵略戰爭,因廣州防守嚴密,遂被上攻佔定海,陳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機誣陷,旋被革職。次年5月,復受命往鎮海軍營幫辦軍務,又遭讒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曾在該地屯田,興辦水利,推廣先進生產技術。1845年起,被起用為陝甘總督、陝西巡撫、雲貴總督。1849年,因病退職返鄉。時英國侵略者強占福州城地築房,他聯合士紳上書閩浙總督劉韻珂,力主將侵略者驅逐出城。1850年,受命為欽差大臣,赴廣西鎮壓農民起義,病死於廣東普寧縣。贈太傅,謚文忠。
他對沙俄蓄謀侵略中國中國的野心有所覺察,晚年曾說:「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有《林文忠公政書》、《信及錄》、《林則徐日記》等。
G. 歷史人物故事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皇帝,他以孔明為丞相,圖精力治,在三國立足,
H. 福州的風俗習慣,民間傳說,歷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1、節俗
游神、迎神是福州鄉村正月里舉行的一種習俗活動。農歷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時間。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用敞篷大轎抬著當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烈。
福州傳統有個「拗九節」,已出嫁的女兒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縣仍保持此俗,但城區的「拗九節」卻漸漸被「母親節」所代替,一到這個節,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樓里也可以看到為父母親而設的宴席。
2、食俗
福州菜是閩菜的代表,閩菜有「福州菜香飄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之稱。選料精緻,刀工嚴密謹慎;講究火候,注重調湯;喜用佐料,口味多變。著名湯品如歷史悠久的佛跳牆,有「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的美譽。
福州五大代表菜是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雞。五碗代表是太極芋泥、鍋邊糊、肉丸、魚丸、肉燕。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麵筋、豆腐皮、豆腐筋、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為原料。名素菜有「南海金蓮」、「半月沉江」、「石鼓三鮮」、「湧泉三絲」等30多種。
3、婚俗
福州結婚習俗分為訂婚儀式、男方下聘禮、女方回禮、女方置辦嫁妝、接親、吃太平面、鋪床、見長輩、酒店設酒宴、回門。「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定婚姻關系。
4、傳統技藝
閩劇,又稱「福州戲」。明代,崑山腔、弋陽腔等傳入福州,福州方言戲曲逐漸興起。清光緒初到辛亥革命前後,稱「閩班」。民國十三年(1924年),鄭振鐸出版傳統劇目《紫玉釵》等,正式以「閩劇」取代了「閩班」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