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臨淄有名的歷史故事

臨淄有名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12 07:38:34

A. 臨淄地區抗戰時期的歷史故事急求

臨淄抗戰時期的歷史故事 路子潤校長臨淄一小讀書的路子潤校長,我區年齡較大的各界人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解放初期,他在臨淄一小任校長,那時全縣只有一處高小,全縣大部分高小學生在那裡高小畢業。他培養的學生遍及臨淄城鄉,全國各地都有他的學生。路校長從小酷愛書法,他寫的字瀟灑大方舒展有神,堪稱臨淄的書法大師。曾和我國著名書法家郭沫若、舒同交換過字畫。他之所以成為臨淄的名人更重要的他還是一位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生入死闖過重重難關譜寫出可歌可泣事跡的老幹部。路校長1931年畢業於山東省立第四師范,在學校就受到黨的培養教育。這個老知識分子為人正直朴實,一生清貧,兩袖清風,他的一生有很多值得回憶的地方,但令人難忘的還是他在抗日戰爭中冒著很大風險幹革命的動人事跡。
路子潤1898年出生在臨淄區路山鎮田旺庄,1938年春參加革命工作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1年他任臨淄縣第四區區長。王硯田,人稱「一眼六」(他排行老六,又是一隻眼睛),他本是活動在廣饒、博興、臨淄邊界上的土匪頭子,後被八路軍收編為獨立營,王硯田任營長,他因過不慣八路軍的艱苦生活,和日軍勾結,於1941年2月4日叛變,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官橋慘案,王硯田在田旺庄村西烏河上的官橋殺害了原獨立營內的共產黨員王賢臣、邊鳳山、高士元、朱德平等19名同志,把屍體全部沉到烏河裡。他惡狠狠地說:「願意跟我乾的是好兄弟,不願乾的在這里磕三個頭,跟他們(指被害的共產黨員)一快走!」那天一眼六派軍隊把田旺庄圍個水泄不通。來人只准進不準出,當時路子潤區長還在家整理文件,出村的路已被截住,只好隱蔽在家裡讓愛人韓馥秋探聽消息。這時恰好四區的財糧助理路俊臣來找路區長聯系工作,剛進宅子碰上了韓馥秋,韓說:「你怎麼來了,王六已叛變了,快藏起來!」韓把路俊臣藏在她家西屋的菸簾子底下,外面放上傢具。剛藏好,王六的保安團包圍了路區長的宅子。漢奸們用槍點著韓馥秋的頭威脅說:「剛才進來的人到哪裡去了?交不出來要你的命!」韓馥秋一口咬定沒進任何人。漢奸隊找了一會沒找到便罵咧咧地走了。等到半夜,路區長和助理員穿上女人衣服,帶上圍巾,把文件包好抱在懷里象抱著小孩似的,憑著熟悉地理環境的優勢,出了村,隨後,把王硯田叛變的消息傳送給黨組織,使黨組織免受了更大的損失。
王硯田投敵後被日偽當局改編為剿共建國軍臨淄縣保安團,王硯田任團長,他和日冠勾結起來瘋狂屠殺共產黨員,田旺庄11個黨員就有7個自首的。這里的環境惡化,路區長的辦公地點到處流動,先搬到建立官莊張玉春家,又轉移到朱台。王六的保安團帶領日本鬼子到朱台大搜捕,路區長沒來得及轉移,便鑽到房東家的麥根垛里藏身,房東一看沒藏好,就趕忙把路區長往裡塞了塞,用舊麥根堵了堵,直到看不出破綻才放心地離去。鬼子兵到處找八路,門後頭、閑屋裡、樹叢中,他們惡狠似的吼叫著,一個鬼子還往路區長藏身的安糧垛里穿了兩刺刀,幸虧沒穿著他。
這年夏天,路區長黑夜回家拿文件,他很小心地把埋在瓮里的文件包好,把部分需要銷毀的文件燒掉。心想趕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以防敵人知道後趕來追捕。在漆黑的深夜,路區長從鄰家的園子里,深一腳淺一腳地一溜小跑。驚慌失措中掉到井裡,水井有一人多深,路區長腳蹬手扒地浮出水面,四處找抓手。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夜焦急中,抓到了從井口旁扎在井裡的樹根,他定了定神,便高聲呼救。當時大約在半夜後兩點多鍾,正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叫了半個多小時沒人回聲,路區長歇了一會又呼救。那天本村周四的兒子結婚,周四沒睡覺,聽到呼救聲,叫上幾個人把他打撈上來。大約在凌晨3點多鍾,路區長趕快換好衣服,整好文件,大步流星地離開了村莊。
同年臘月,路區長回來探望家人,被本村的地主姜三看到了,便向保安團報告了。保安團帶領日本鬼子從村東北的桐林進村。路區長得到消息後趕緊出西門逃走,他聽到村裡的狗叫聲加快了步伐。他過了烏河,從河邊葦灘里路過,冬天鋒利的葦茬子一大片一大片地像一把把尖刀似的直豎著,路區長慌忙中跑掉一隻鞋也不知道,只穿襪子的那隻腳踩在鋒利的葦茬子上,扎得鮮血直流,只好用手巾包紮好。不一會兒腳腫起來。他找了一道河彎溝處,躺下休息。腳一陣陣地疼痛難忍。正在危難之時,從南邊來了本村放羊的,路區長讓他找人用小推車把他推到區公所房東家,養了一段時間方能走路。
1942年3月,王硯田聯合盤據在廣饒的國民黨頑固派李清山、博興的國民黨頑固派周勝芳2000餘人掃盪,臨淄五區「中共臨南工作委員會」遭破壞,書記劉晨光被捕遭殺害,臨淄的革命形勢進一步惡化,我臨淄縣政府和區公所要向博興轉移。臨淄四區新換的財糧助理畢德吉和路區長是一個村,關系不錯,路區長對他從不戒備。一天,路區長領到較大的一筆經費交給畢德吉管理。畢德吉得到這筆經費想據為己有,心生一計:跑到縣政府誣告路區長說路區長要叛變投敵。縣長陳梅川認為:路子潤是個立場堅定經得住考驗的領導幹部,而且他的家屬還在解放區受保護。這樣一個好同志怎麼會背叛組織離開親人呢?但有人告發也不能不引起注意。隨即決定:派10名便衣部隊監護。監護人找到路區長說上級有緊急命令,讓他趕快轉移。路區長在他們的監護下,向北進發。在過小清河時,他們10多人坐一隻小帆船。因船小載重量大不慎翻了船。路區長在他們的救護下安全過河,一名不會水的戰士不幸淹死。就在路區長北上之時,畢德吉把上級撥的一批款給他家留下,自己離隊出走。此時誣告案真相大白。消息傳來,事實給路區長鳴了不白之冤。路區長找到李人鳳,兩人相見比往常更加親切。一是他倆都是益都四師這個革命搖籃里的前後同學,二是經過革命年代的艱苦經歷,革命隊伍內部的復雜斗爭,老路更加成熟老練,李人鳳也更加信任自己的老戰友、老同學。在路子潤找到李人鳳後的第二天渤海行署公布了路子潤的提升職務:路子潤任渤海行署第六科科長(財糧科科長),後來印的一種錢鈔就是王贛(臨淄耿工人)設計繪畫,路子潤書寫製版印刷的。
革命形勢暫時安定下來,路子潤回來搬家屬,此時正是他的大女兒出生的第七天,當過小清河快到對岸時,因風浪大、小帆船顛彼得厲害,船失去了平衡船又一次翻了,真是禍不單行。坐月子的韓馥香在將近一人深的冷水裡托著孩子,在大夥的救助下爬上了河岸。他們長途跋涉又累又餓,找到組織,每人吃了兩個高粱米煎餅安頓下來。
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路子潤在革命的道路上經受了內憂外患的嚴峻考驗,走過了一段坎坷驚險的道路,闖過了一道道難關,迎來了新中國的解放。新中國成立後路子潤曾任臨淄縣第一任衛生科科長,被選為臨淄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擔任了多年的臨淄一小校長,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於革命,解放後在教育戰線勤勤懇懇育人才。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寫下了不平凡的歷史。他的事跡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鼓舞我們前進!

B. 臨淄區解放時期的歷史故事

魯庄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庄公准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宮進見魯庄公。曹劌問魯庄公:「您憑什麼條件同齊國打仗?」庄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庄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庄公說:「對於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於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魯庄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庄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被打得大敗。魯庄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後,魯庄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後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C. 臨淄的歷史

臨淄是位於山東省中部的一座石油化工業城市。在古代曾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國都,1994年被中國政府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淄靠近勝利油田,附近也多產煤炭和鐵礦石。1969年臨淄縣被並入工礦城市淄博市,成為其臨淄區。區駐地辛店位於膠濟鐵路線上,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鎮。目前經濟以化學工業為主,齊魯石化公司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的核心企業之一,擁有居中國前列的乙烯、合成樹脂、橡膠、燒鹼生產能力。華能辛店電廠是一座裝機容量達百萬千瓦的大型發電企業。此外還有建材、紡織、機電等工業門類。農業盛產小麥、玉米、棉花等,有「魯中糧倉」之稱。

臨淄的歷史極為悠久,相傳伏羲、顓頊都曾在這里活動。此後為爽鳩氏、蒲姑氏等部落的聚居地。周朝建立後,周武王把首席功臣姜尚(姜太公)分封至此,建立了齊國,都城稱為營丘。後第七代齊獻公因此地瀕臨淄水,而將營丘改名為臨淄,此後臨淄之名一直延續至今。

齊國是周朝時的東方第一大國,春秋戰國時更為「五霸」、「七雄」之一,因此臨淄作為其都城,歷史上極為繁榮。目前臨淄齊國故城的城址尚存,分民眾生活的大城和君主居住的小城,兩城相連,周長21千米,面積15平方千米,共有十三座城門。城內幹道縱橫交錯,排成「井」字形,並有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統。城外還有埋葬齊國六位君主的田齊王陵等多處先秦墓葬。

東周時的臨淄文化昌盛,孔子曾來聞韶樂,孟子也曾在齊國擔任客卿。戰國時更設稷下學宮,以招徠諸子百家來此講學辯論、著書立說,荀子即為稷下的祭酒之一。當時的臨淄鄰近渤海,因而兼具魚鹽之利,經濟繁榮、貿易發達,各種冶鐵、煉銅、鑄錢、制陶、紡織的作坊遍布城市內外。

臨淄作為齊國的都城,共延續了八百餘年歷史,直到被秦國所滅。秦置臨淄縣,屬齊郡。秦末,漢高祖劉邦封元帥韓信為齊王,都臨淄。韓信死後,劉邦又將自己的兒子封為齊王,建齊國,治於臨淄。據史載,當時的臨淄約有十萬戶人家,依然是東部地區最大的城市。及至晉代,臨淄多遭兵禍,政權更迭頻繁,其中後燕曾短暫地建都於此。南北朝後的歷代,臨淄先後屬齊郡、青州、益都府、益都路、青州府等管轄。元末原城址被廢棄,而在東南部另築新城,即今臨淄城。

2004年7月15日,經權威專家證實,世界足球起源於中國山東淄博臨淄。早在2300多年前蹴鞠就已誕生並流行於中國臨淄,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前身。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淄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齊國故城 田齊王陵 桐林遺址 殉馬坑 中國古車博物館 齊國故城博物館

D. 臨淄境內的歷史介紹

臨淄原名營丘,因東臨淄河,被齊獻公更名為臨淄。
姜氏自太公始,經西周、春秋時期,傳位31代,治齊達六七百年之久,史稱姜齊。公元前386年(康公十九年),大夫田和遷康公於東海,篡權自立,仍都臨淄。改

E. 要一個臨淄的英雄故事

唐朝最有個性的女子: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和李世民是一母同胞的姐弟,只是她的故事卻不像是真實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兒呀!

當年,她父親李淵和弟弟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了,消息傳到長安,她和丈夫柴紹都成了叛臣的家屬,危在旦夕。李淵來密函,讓他們夫婦速來太原,柴紹就和公主商量怎麼個走法。兩人一起上路,顯然目標太大,分開走又不能保障公主安全,這讓柴紹左右為難、委決不下。豈知公主卻鎮定地一笑,說父親起兵了,正是用人之際,你速速前去幫忙,我一個女子,很好隱慝,不會成為重點通輯對象,走吧、走吧。柴紹心中不舍,無奈公主堅持如此,他一時也想不出更周全之策,只好自己一個人上路了。

丈夫走了,兵荒馬亂、風聲鶴唳之際,孤身一人的平陽公主真能把自己藏得好好的,等待自己的父兄、丈夫打到長安再露面,作為一個女孩兒,也算是本領不小了。但她卻悄然回到自己鄉下的庄園,在男僕馬三寶的協助下,散財聚眾、收降盜匪、自樹旗幟。等到李世民攻打渭北時,平陽公主帥七萬部眾和他勝利會師。李淵把她和柴紹都劃歸李世民節度,眾所周知,李世民所帥部隊是大唐精銳中的精銳,從此,平陽公主隨弟弟南征北戰,她和柴紹都自建幕府——就是自己有一個軍事參謀團,她的僕人馬三寶後來也成了一名將軍,李世民把他比做自己姐姐的衛青。公主的部隊又稱「娘子軍」,從此這個名號傳揚千古。

武德年間,平陽公主不幸去世,李淵破例下令用軍樂為她送葬,儼然把她當做一個能征慣戰的將軍。

李世民和姐姐平陽公主是一對英雄兒女,他們吹起了剛毅智慧的大唐雄風,他們在風雲際會的時代相映生輝,是人間真實的傳奇。李建成、李元吉,甚至李淵,似乎缺少的就是他們這種超乎凡俗之上的氣概。

秦良玉
中國明朝女將。秦良玉,字貞素,四川忠州(今忠縣)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嫁與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為妻,隨夫攻打播州(今貴州遵義一帶)土司楊應龍。夫死,代領其職,統兵嚴峻,所部號白桿兵。泰昌元年(1620),為抗擊後金軍,她遣兄邦屏、弟民屏率兵救援沈陽。次年,邦屏戰歿,她出家財為軍資,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不久,回蜀攻打土司奢崇明等人,解成都之圍,並乘勝收復重慶,因功升都督僉事,充總兵官。崇禎三年(1630),她再次出家財濟餉,率兵馳援京師(今北京)。後金軍退去,崇禎帝召見賜詩,以褒其功。她回蜀後11年間,曾多次與張獻忠農民起義軍交戰。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後人贊她為摧鋒陷陣、崎嶇轉斗的女中豪傑。
今天北京還有「四川營」這個地名,就是秦良玉留下的。當時全國各地勤王軍隊中,只有四川的是女將領兵,讓各地大開眼界。崇禎皇帝親自為她寫了詩: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
古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蜀錦征袍手剪成,桃花馬上請長纓。
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胡虜飢餐誓不辭,飲將鮮血帶胭脂。
凱歌馬上清吟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憑將箕帚掃虜胡,一派歡聲動地呼。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北京至今有地名叫四川營,是秦良玉駐扎營房的地方。
後人憑吊四川營址時曾留下「金印夙傳三世將。綉旗爭認四川營。至今秋雨秋風夜,隱約笳聲雜紡聲」的詩句。直到今天北京宣武門外當年秦良玉駐兵之處,仍保留有「四川營胡同」、「棉花胡同」一類的地名,

詹西女王與反英大起義
拉克西米·芭伊(1835—1858)亦稱詹西女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主要領袖之一。原為印度詹西邦土王甘加達爾·拉奧的王後。

在反抗英國殖民者的大起義中,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詹西女王就是一位。

詹西原是一個小王國,後與英國人簽約,成為東印度公司的附屬國。1853年王公去世無子,由收養的一個幼兒繼承,但東印度公司不承認,將該王國兼並。詹西女王的本名叫拉克希米·拜依,幼年進宮,被封為皇後,詹西王公死時她才19歲,便成為該國的實際統治者。王後多次吁請東印度公司歸還國土,均遭拒絕。大起義爆發後,詹西在女王的率領下也宣布起義。後受英軍攻打,詹西陷落。女王身著男裝,背負養子,率部突出重圍,輾轉來到爪廖爾,與另一位起義軍領袖丹地耶會合,准備利用爪廖爾的有利地形迎擊英軍。詹西女王在守城的戰斗中打得很英勇,最後壯烈犧牲,死時年僅23歲。詹西女王的壯舉為印度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她的英勇事跡一直為印度人民所傳頌。

起義雖然被殘酷鎮壓下去了,但大起義大大打擊了英國殖民主義者,英國人不得不從大起義中吸取教訓,調整了對印度的政策。1858年英國取消了東印度公司,印度政府的統治權直接由英國政府承擔,向印度派遺了第一任總督,1877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印度女王,印度完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統治地區,稱「英屬印度」,面積約佔印度的三分之二;另一部分是受英國保護的幾百個土邦,稱「土邦印度」,佔印度的三分之一。英國人的殖民統治給次大陸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它對印度傳統社會結構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回答者: 0哈哈小子0 - 門吏 二級 3-16 20:06
武則天當上了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 o ⊙ )啊!
( ⊙ o ⊙ )!
O(∩_∩)O哈哈~
回答者: hyqa1234 - 試用期 一級 3-20 19:21
穆桂英掛帥故事梗概(簡介)
北宋時期,遼東安王興兵造反,邊關緊急。宋王命令王強匯集京師武將,在校場比武點帥。但奸臣王強囑他的兒子王倫奪帥,以便將來共掌兵權,篡奪朝政。楊家將自破了天門陣,保住宋王以後,只剩下了佘太君、楊宗保、穆桂英、楊思鄉、文廣和金花等人。佘太君因宋王無道,攜子孫辭官回河東,已經二十餘年。一天,楊宗保將安王造反、邊關緊急事稟報佘太君。余太君惦記國事,不知由誰帶兵抵抗,遂派文廣前往京城打探。文廣、金花在京城看到王倫在比武場上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心中不忿,與王倫校場比武。他們先是以箭穿金錢眼取勝,後又刀劈王倫。宋王問明楊家情況,命穆桂英掛帥,文廣、金花為馬前先鋒。文廣、金花歸來,將帥印交給穆桂英。穆桂英因對宋王昏庸、聽信讒言不滿,不願意掛帥出征,用繩索捆了文廣,准備進京辭官請罪。佘太君以國事為重,勸說穆桂英回心轉意,打消了她的重重顧慮。穆桂英終於同意掛帥出征,去保大宋江山。出征之日,穆桂英全身披掛,威風凜凜,余太君親自前來送行,大隊人馬浩浩盪盪,前往平定安王之亂。時年,穆桂英53歲。

秋瑾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閨瑾,字璇卿,後改名競雄,又稱鑒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廈門。性豪俠,習文練武,喜男裝。清光緒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鄉縣督銷總辦時,將秋瑾許配給今雙峰縣荷葉鄉神沖王廷鈞為妻。光緒二十二年,秋與王結婚。王廷鈞在湘潭開設「義源當鋪」,秋瑾大部分時間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沖,當著許多道喜的親友朗誦自作的《杞人憂》:「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未休;膝室空懷憂國恨,誰將巾幗易兜鍪」,以表憂民憂國之心,受到當地人們的敬重。

光緒二十六年(1900),王廷鈞納資為戶部主事,秋瑾隨王赴京。不久,因為八國聯軍入京之戰亂,又回到家鄉荷葉。次年在這里生下第二個孩子王燦芝(女)。光緒二十九年,王廷鈞再次去京復職,秋瑾攜女兒一同前往。翌年,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先入日語講習所,繼入青山實踐女校。

秋瑾在日期間,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與陳擷芬發起共愛會,和劉道一等組織十人會,創辦《白話報》,參加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光緒三十一年歸國。春夏間,經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翌年歸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不久,任教於潯溪女校。同年秋冬間,為籌措創辦《中國女報》經費,回到荷葉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筆經費,並和家人決別,聲明脫離家庭關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國女報》創刊。秋瑾撰文宣傳女解放主張提倡女權,宣傳革命。旋至諸暨、義烏、金華、蘭溪等地聯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

光緒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學堂督辦。不久與徐錫麟分頭准備在浙江、安徽兩省同時舉事。聯絡浙江、上海軍隊和會黨,組織光復軍,推徐錫麟為首領,自任協領,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因事泄,於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學堂被捕。七月十五日從容就義於浙江紹興軒亭口。光緒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將其遺骨遷葬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因清廷逼令遷移,其子王源德於宣統元年(1909)秋將墓遷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長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經湘、浙兩省商定,迎送其遺骨至浙,復葬西湖原墓地。後人輯有《秋瑾集》。

孫中山先生和宋床齡先生對秋瑾都有很高的評價。1912年12月9日孫中山致祭秋瑾墓,撰輓聯:「江戶矢丹忱,重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1916年8月16—20日孫中山、宋慶齡游杭州,赴秋瑾墓憑吊,孫說:「光復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會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風秋雨愁煞人 』之句,則傳誦不忘。」1942年7月宋慶齡在《中國婦女爭取自由的斗爭》一文中稱贊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為《秋瑾烈士革命史跡》一書題名。1979年8月宋為紹興秋瑾紀念館題詞:「秋瑾工詩文,有『秋風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馬攜槍,曾東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萬代傳俠名。

(664~710年) 上官婉兒,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因才氣過人,被武則天賞識,沒有被誅殺。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上官婉兒成為中宗後妃之一,被封為昭容,故又稱上官昭容。上官婉兒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後同時被殺。 後人稱其為「巾幗首相」。

王昭君wánɡ zhāo jūn 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嬋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李清照
李清照這樣的出身,在當時對一個女子來說是很可貴的。官宦門第及政治活動的濡染,使她視界開闊,氣質高貴。而文學藝術的熏陶,又讓她能更深切細微地感知生活,體驗美感。因為不可能有當時的照片傳世,我們現在無從知道她的相貌。但據這出身的推測,再參考她以後詩詞所流露的神韻,她該天生就是一個美人坯子。李清照幾乎一懂事,就開始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訓練。又幾乎是同時,她一邊創作,一邊評判他人,研究文藝理論。她不但會享受美,還能駕馭美,一下就躍上一個很高的起點,而這時她還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少女。

F. 臨淄有哪些歷史背景

臨淄是齊國的都城抄,是齊國政襲治中心、文化中心、軍事指揮中心和經濟管理中心。臨淄城歷史悠久,太古太昊伏羲氏興起就在這里。這里又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高陽氏的故墟。古帝少昊的時代,以鳥為圖騰的爽鳩氏族部落曾聚居在這里。虞舜時期至夏代,有季氏族部落居住在這里。殷商時期,有姜姓逄伯陵氏居住在這里。殷商末年,有蒲姑氏居住在這里。

G. 臨淄境內的歷史名人和歷史故事

臨淄原名營丘,因東臨淄河,被齊獻公更名為臨淄。

淄河

淄河又稱淄水或淄江。因齊故城臨近淄水,由此而得名臨淄。淄河是山東重要河流之一,是淄博境內最大的河流,也是臨淄人民的母親河。

淄河發源於泰沂山脈及東南部的魯山山脈,經博山、淄川兩區及青州市流入臨淄區境內,再北去廣饒縣匯流小清河,全長122公里。臨淄境內河段42.5公里,流域面積227.1平方公里,河床寬一般在500—800米,最寬1公里以上。

上游多支流,河岸峰高,落差大,行洪快,力量最大時2030立方米/秒。因其河床沿山坡斷裂層伸延,多滲漏,故有「淄河十八漏」之說。每逢雨季,山洪爆發,巨濤滾滾,汪洋一片,驚心動魄,使人望之生畏。及至夏季,涓涓細流,靜靜地流淌,沙底可見,細鱗游泳,兩岸垂柳拂面,又使人心曠神怡。

臨淄歷史悠久,太古太昊伏羲氏興起在齊地。這里又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高陽氏的故墟。古帝少昊之世,以鳥為圖騰的爽鳩氏族部落聚居在這里。

虞舜時期至夏代,有季氏族部落居住在這里。殷商時期,有姜姓逄伯陵氏居住在這里。殷商末年,有蒲姑氏居住在這里。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武王二年封太公姜尚於齊地。建立周代齊國,都治營丘。傳至六世胡公靜,為避東方萊夷侵擾,被迫遷都薄姑(今博興縣境內)。公元前859年,七世獻公率營丘人殺其兄胡公,返都營丘。因臨淄水,故更名臨淄。此後,臨淄為齊都城,歷時638年。

姜氏自太公始,經西周、春秋時期,傳位31代,治齊達六七百年之久,史稱姜齊。公元前386年(康公十九年),大夫田和遷康公於東海,篡權自立,仍都臨淄。改

H. 誰知道臨淄的一位歷史人物,他的歷史故事,傳說,典故等

孫氏家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孫氏家譜。《新唐書·經籍志》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15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孫氏族譜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編修的。據不完全統計,現存的孫氏族譜總數四百種左右,其出地以江、浙、皖、閩四省之家譜為多。
山東鄄城《孫氏族譜》發現於山東鄄城紅船鎮孫老家村,該譜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部奉孫臏為家族先祖的孫氏家譜。修纂於清光緒年間,現有部分殘缺。它奉孫臏為家族始祖,完整記載了孫臏至清代65世孫的繁衍、遷徙及分布狀況;它還明確記載孫臏原名叫孫伯靈,受臏刑後改名為孫臏。
江西《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是一部記載孫中山先生上世源流的家譜。修撰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記載了孫中山先祖孫(言利)的生平事跡及孫氏家族繁衍、遷徙、分布等情況。
廣東中壩《孫氏族譜》是一部記載孫中山先生近代家世的家譜。卷首載有清雍正十年(1730年)孫繼周所作譜序,詳細記述了孫氏的遷徙過程,所載人物世系與《寧都孫氏族譜》所載人物世系完全銜接。
孫姓家譜中的「凡例」部分一般是闡明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譜論」則是收錄古人關於家譜修撰的意義和作用的言論;「圖像」即繪制的祖先畫像;「思榮錄」 主要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府贈送的能夠光耀家族門面的各種文字材料,如賜字、御制謚文、碑文等;「源流考」是對家族血統源流的考證;「族規家法」是宗族自己制定的約束和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規。

閱讀全文

與臨淄有名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