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武丁

歷史人物武丁

發布時間:2021-02-05 23:23:14

Ⅰ 姓武的是誰的後代有什麼歷史名人

武氏來源
[武氏屬地]
太原郡,現在山西省太原縣。後相繼向四周發展。

[武氏來歷]
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記載:「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為氏。」這是最正宗的。另外,武姓來源還有三支。其一是出自夏朝,是後羿的賢臣武羅的後人。其二,據《通志·氏族略》雲:「子姓,宋武公之後也。」其三,漢《武斑碑》雲:「君諱斑,字宣張。昔殷王武丁克伐鬼方,元功章炳,勛藏王府,官族分析,因以為氏。」這是說武姓是殷王武丁的後代。 由此可見,武姓的組成分子很復雜,既有周平王的後裔,又有夏代大臣武羅的後裔;既有春秋時代宋武公的後裔,又有殷王武丁的後裔。 此外,唐代還有冒姓和被賜姓為武氏的。《唐書》雲:「唐賀蘭敏為武士護之嗣,冒姓武。」武則天則曾賜傅游★、左玉鈴等為武氏,此為賜姓的武臣。

[武氏名望]
武姓發展到唐代,由於出了一位女皇武則天而名振天下。她所在的家族不僅在當時是天下最為尊貴的家族,其他武氏也由此而盛極一時。清末的山東堂邑(今聊城西)人武訓,也是武姓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武訓自小是孝子,但因家境貧窮,無法上學讀書,長大後就以乞討、放高利貨的方法舉辦義學。電影《武訓傳》把他的功德傳頌天下。 另外,武姓名人中仍有許多出名的人物,如秦末農民起義將領武臣;唐代權臣武士彟、武承嗣;宋代畫家武宗元,元代戲曲作家武漢臣等。 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專家考證,武姓是中國第九十五大姓。新加坡等國有武姓華僑。

歷史人物

第一個人物嘛,是盤古,夏世系表 (約公元前21—16世紀, 姒姓)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發-桀(履癸)

商世系表 (約公元前16—11世紀, 子姓)

大乙(湯)—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稟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紂)

西周世系表 (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0年, 姬姓)

武王(發)—成王(誦)—康王(釗)—昭王(瑕)—穆王(滿)—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厲王(胡)—宣王(靜)—幽王(宮涅)

東周世系表(一)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 姬姓)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齊)—惠王(閬)—襄王(鄭)—頃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簡王(夷)—靈王(泄心)—景王(貴)—敬王

東周世系表(二)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56年, 姬姓)

元王(仁)—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個月)—思王(叔,五個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驕)—烈王(喜)—顯王(扁)—慎靚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於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於河南,即洛)—東周惠公(封於鞏)

秦世系表 (公元前221---207年, 贏姓)

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嬰

西漢世系表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劉姓)

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呂後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啟)—武帝(世宗,徹)—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嬰)—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公元8—23年)

東漢世系表 (公元25---220年, 劉姓)

光武帝(世祖,秀)—明帝(顯宗,庄)—章帝(肅宗)—和帝(肇)—殤帝(隆)—安帝(恭宗,祜)—順帝(保)—沖帝(炳)—質帝(纘)—桓帝(志)—靈帝(宏)—少帝(弘農王,辯)—獻帝(協,禪位於曹丕)

三國世系表 (公元220---280年)

(一) 魏國(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齊王(芳)—高貴鄉公—陳留王(奐,禪於司馬炎)

(二) 蜀國(公元221---263年,劉姓) 昭烈帝(備)---後主(禪,為魏所滅)

(三) 吳國(公元222---280年, 孫姓) 大帝(權)—會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為西晉所滅)

西晉世系表 (公元265---316年,司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懷帝(熾,為匈奴族所俘)—吳王(晏)—愍帝(鄴,為匈奴族所滅)

東晉世系表 (公元317---420年, 司馬姓)

東晉十六國簡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肅宗,紹)—成帝(顯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廢帝(海西公,奕)—簡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禪於劉裕)

南朝世系表 (公元420---589年)

(一) 宋(公元420---479年,劉姓) 武帝(高祖,裕)—少帝(義符)—文帝(太祖,義隆)—孝武帝(世祖,駿)—前廢帝(子業)—明帝(太宗)—後廢帝(昱)—順帝(禪於蕭道成)

(二) 齊(公元479---520年,蕭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賾)—昭業—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鸞)—東昏侯(寶卷)—和帝(寶融,禪於蕭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蕭姓) 武帝(高祖,衍)—簡文帝(太宗,綱)—元帝(世祖,繹)—敬帝(方智,禪於陳霸先)

(四) 陳(公元557---589年,陳姓) 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廢帝(伯宗)—宣帝(高宗,頊)—後主(叔寶,滅於隋)

北魏世系表 (公元386---534年,鮮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時改本姓拓跋為元)

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實—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燾)—景穆帝(見)—文成帝(高宗,睿)—獻文帝(顯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肅宗,詡)—孝庄帝(敬宗,子攸)—節閔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東魏孝靜帝(善見,禪於北齊) 西魏文帝(寶炬)-廢帝(欽)-恭帝(廓,禪於北周)

北齊世系表 (公元550--557年,鮮卑族,高姓)

高歡――文宣帝(顯祖,洋)-廢帝(殷)-孝昭帝(肅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後主(緯)-幼主(恆,滅於北周)

北周世系表 (公元557--581年,鮮卑族,宇文姓)

宇文泰-孝閔帝(覺)-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靜帝(闡,禪於隋)

隋世系表 (公元581--618年,楊姓)

文帝(高祖,堅)-煬帝(廣,被宇文化及殺於江都)

唐世系表 (公元618--906年,李姓)

高祖(淵)-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顯)-睿宗(旦)-武則天(稱制,即帝位改國號為「周」晚年去位。)中宗(顯)-睿宗(旦)-玄宗(隆基)-肅宗(亨)-代宗(豫)-德宗(適)-順宗(誦)-憲宗(炎)-宣宗(忱)-懿宗-僖宗(儇)-昭宗(曄)-哀帝(禪於朱溫)

五代世系表

十國簡表

後梁(公元907--923年,朱姓) 太祖(溫)-郢王-末帝(友貞,為後唐所滅)

後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 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養子)-閔帝(從厚)-末帝(從珂,李嗣源養子,為後晉所滅)

後晉(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 高祖(敬瑭)-出帝(重貴,石敬瑭養子,為契丹所滅)

後漢(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劉姓) 高祖(知遠)-隱帝(承佑,為後周所滅)

後周(公元950--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榮,郭威養子)-恭帝(柴宗訓,禪於趙匡胤)

遼世系表 (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機)-太宗(德光)-義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賢)-聖宗(隆緒)-興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為金所滅)

北宋世系表 (公元960--1127年,趙姓)

太祖(匡胤)-太宗(光義)-真宗(恆)-仁宗(禎)-英宗(曙)-神宗(頊)-哲宗(煦)-徽宗(佶)-欽宗(桓),(徽、欽均為金人所俘)

西遼世系表 (公元1131--1211年,契丹族,耶律姓)

德宗(大石)-感天後(塔不煙)-仁宗(夷列)-承天後(普速完)-末主(直魯古,亡於蒙古族乃蠻部)

西夏世系表 (公元1038--1227年,黨項族,趙姓)

景宗(元昊)-毅宗(諒祚)-惠帝(秉常)-崇宗(乾順)-仁宗(仁孝)-桓宗(純估)-襄宗(安全)-神宗(遵頊)-獻宗(德旺)-末主(為成吉思汗所滅)

金世系表 (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顏部,完顏姓)

太祖(阿骨打)-太宗(晟,本名吳乞買)-熙宗(亶) -海陵王(亮)-世宗(雍)-章宗(璟)-衛紹王(永濟)-宣宗(珣)-哀宗(守緒,為南宋、蒙古聯軍所滅。

南宋世系表 (公元1127--1279年,趙姓)

高宗(構,徽宗趙佶之九子)-孝宗(趙匡胤子德芳後)-光宗(敦)-寧宗(擴)-理宗(昀,趙匡胤子德昭後)-度宗(理宗侄)-恭帝(顯)-端宗-帝(為元所滅)

蒙古、元世系表 (公元1206--1368年,蒙古部孛兒只斤氏族)

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太宗(窩闊台)-定宗(貴由)-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鐵穆耳)-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德八刺)-泰定帝(也孫鐵木耳)-天順帝(阿速吉八)-明宗-文宗(圖貼睦爾)-寧宗(懿璘質班)-惠宗(順帝,妥歡貼睦爾,明滅元,北逃沙漠)

明世系表 (公元1368--1644年,朱姓)

太祖(元璋)-惠帝(允炆)-成祖(棣)-仁宗(高熾)-宣宗(瞻基)-英宗(祁鎮)-代宗(祁鈺)-英宗(祁鎮)-憲宗(見深)-孝宗(佑樘)-武宗(厚照)-世宗-穆宗(載垕)-神宗(翊鈞)-光宗(常洛)-熹宗(由校)-思宗(由檢,為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滅)

清世系表 (公元1644--1911年,滿族,愛新覺羅氏 )

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福臨)-聖祖(玄燁)-世宗(胤禛)-高宗(弘歷)-仁宗(順琰)-宣宗(旻寧)-文宗(奕寧)-穆宗(載淳)-德宗(載湉)-溥儀,辛亥革命時退位,清亡。

Ⅲ 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1、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自名武曌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

3、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4、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5、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Ⅳ 歷史上的武姓名人

武 丁:商代國王。後世稱作高宗。傳說名昭,為盤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時,武丁曾在外行役,與「小人」一起勞作,因而較了解「稼穡之艱難」。他即王位後,提拔傅說執政。傅說原為刑徒,被武丁發現,加以重用。武丁還任用甘盤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鞏固統治,增強國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記·卷三》稱:「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殷道復興。」由於武丁將商王朝推向極盛,被稱作「中興之王」。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西面的□方、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據殷墟卜辭記載,武丁的配偶婦好還親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卜辭中還有許多「獲羌」、「用羌」的記載,即抓獲了羌人的俘虜並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武丁向四方連年用兵,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戰爭,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後,由其子祖庚繼承王位。
武 臣:秦末陳縣(今河南省淮陽)人,隨陳勝起義,後自立趙王,因違抗陳勝命令,被部將李良所殺。
武 漳:文水(今山西省汾陽)人,五代後蜀著名將領,職山南節度使,重視農業,對當地農田水利建設有所貢獻。
武 億:清代著名學者,乾隆進士。創辦范泉書院,親自講學。治經史,精於考訂金石文字。著有《經讀考異》、《群經義證》、《偃師金石記》、《授堂詩抄》等。 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 祺:元代太谷(今屬山西省)人,歷任中書參議、戶部尚書、甘肅行省參政等職。曾參與更改鈔法,鑄寶錢,然時不助祺,物價騰踴,鈔法遂壞。著有《寶鈔通考》等。
武 億:河南偃師人,清代著名學者,官任博山知縣。曾創辦范泉書院,精於金石文字考訂。著有《經讀考異》、《偃師金石記》等。
武 訓: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偉大的平民教育家,為窮人創辦了堂邑、館陶、臨清三縣義學。
武士彠:唐代並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東)人,武則天之父。以經營木材致富,隨李淵征戰有功,被封官爵。高宗時,以皇後之父身份受封周國公,被賜太原王。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唐高宗皇後,公元690年建周代唐,在位21年。執政期間,頗多政績,如善用人才,開創殿試,重視農業,加強邊防等。但其任用酷吏,時有冤案。公元705年,則天帝被迫讓位與子唐中宗,中宗遂復唐。
武承嗣:武則天之侄,因蔭而權重。後武承嗣爭立太子,不果,怏怏而死。
武三思:武則天之侄,陰謀作亂,事敗被殺。
武元衡:河南緱氏(今河南省偃師南)人,唐代建中進士,官至宰相,帝評之曰「是真宰相器。」因剛直不阿,觸犯權貴,被刺客暗殺。
武宗元:河南省白波(今孟津)人,北宋著名畫家,學吳道子,行筆流暢,擅佛道鬼神,曾為寺觀作壁畫,人皆稱之。
武允蹈:宋代高詩人,兩貢於鄉,詩文刻意,多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武元直:金代北京人,善畫山水,亦能詩文。有《東坡游赤壁圖》等傳世。
武漢臣:元代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今知有10種。 武元直:明昌間名士。善畫山水,能詩文。作品有《蓮峰小隱圖》、《漁樵閑話圖》、《東坡游赤壁圖》等。 武宗元:北宋著名畫家,善畫 道鬼神,行筆流暢。
武之望:明代陝西省關中人,對醫術有獨到之處,曾參王肯堂之《證治准繩》,編有《濟陰綱目》,另著有《濟陽綱目》。
武禹襄:河北人,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人。其融貫眾派,自成一體,稱「武式小架」。
武士敏:民國抗日將領。字勉之(1892-1941),懷安(今河北省懷安)人。1937年出任第一六九師師長,兩年後升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與八路軍精誠團結,並肩作戰,共同抗日。1941年9月,武士敏率部在與日軍的戰斗中犧牲,終年49年。武士敏壯烈殉國後,舉國悲痛,全國許多地方紛紛為其舉行追悼大會,《新華日報》華北版發表了報道、社論和紀念文章。1984年 11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長治市太行山烈士陵園中,為武士敏將軍舉行樂遺骸遷葬儀式,並在墓前立了一通墓碑,以追悼先烈。

Ⅳ 歷史人物評析

樓上的朋友說的很全面了 這里就不復制粘貼了 只是補充下 商歷代國王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商紂 武丁是歷史上一名君,武丁之道指賢明的政治. 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的國勢就一直處於上升階段。到了武丁統治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空前發展,國力趨於鼎盛,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是商朝的第23個國王。據說,武丁年少之時,父王小乙為了其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國王,就把他派到外地觀省民風、增長見識和鍛煉才能。於是,武丁來到黃河兩岸,觀察當地人民的生活,接觸大量的平民和奴隸。有時,武丁還和這些人一起參加農業勞動。這些生活體驗,使他了解到生活的艱辛和勞動的不易。 武丁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國王,具有雄才大略和遠大的政治理想。有個叫傅說的賢人,是個奴隸,他在參加修建工程時,被掌管該項工程的百工發現,向武丁舉薦。武丁親自去面見這位賢人,發現他果然談吐不凡,是一個經世濟民的奇才。武丁為了任用傅說為相,三年不管事,自稱夢見聖人,並畫出傅說的相貌,令百官去尋找。殷人信鬼,武丁以此方法舉傅說做宰相,貴族們便不敢反對。事實證明,武丁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自從傅說被提拔為相後,一心一意輔佐武丁,幫助武丁大力振興政治、經濟、文化,緩和了奴隸的對抗,商因此復興起來。武丁死後,被稱為高宗。 武丁時期,對周圍侵擾商朝的各諸侯國、方國,包括羌方、土方、人方、鬼方、虎方、荊楚等展開了一系列的征討。此舉在帶來了國家穩定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比較安定的生活空間。當然,從另一方面看,戰爭同樣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比如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等等。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武丁的大規模戰爭,為商朝幾百年的基業過早唱起了日暮時分的蒼涼之曲。武丁中興既是商朝興盛的頂點,也是由興盛走向衰敗的開始。 能以名字命名為一個治國之道 武丁無疑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君王

Ⅵ 求一歷史人物名字

每個朝代各挑一個來。
夏朝:源大禹;
商朝前期:伊尹;
商朝後期:武丁;
西周:周公旦;
東周:齊桓公;
秦朝:秦始皇;
西漢:衛青;
東漢:馬援;
魏國:司馬懿;
蜀國:諸葛亮;
吳國:陸遜;
西晉:羊祜;
東晉:桓溫;
宋:檀道濟;
齊:蕭道成;
梁:梁武帝;
陳:陳霸先;
北魏:孝文帝;
東魏:高歡;
北齊:高長恭;
西魏:宇文泰;
北周:宇文護;
隋朝:隋煬帝;
唐朝:唐太宗;
後梁:梁太祖;
後唐:李存勖;
後晉:石敬瑭;
後漢:劉知遠;
後周:柴榮;
遼國:阿保機;
北宋:歐陽修;
西夏:李元昊;
金國:金兀術;
南宋:岳飛;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
元朝:忽必烈;
明朝:朱元璋;
清朝:慈禧太後;

Ⅶ 歷史人物有哪些

很多·

Ⅷ 武丁的歷史介紹

搜素「王二歷史漫談」微信公眾號,可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夏桀是夏朝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商湯征伐的對象,夏桀雖文武雙全,但其荒淫無度,暴虐無道。那麼商湯是怎樣一步步擴大自身的勢力范圍,並最終消滅夏桀的呢?

除擒獲俘虜和奴隸,商朝軍隊也會收繳戰車、戰船、武器、馬匹、糧草等其他戰利品。甲骨卜辭中有關戰利品的記載:

(1)……小臣牆從伐,擒危美,人二十人四……人五百七十,百……車二丙,盾百八十三,函五十,矢……伯口於大口……用惟伯印……於祖乙,用美於祖丁。曰京賜……《合集》

(收繳兩輛戰車、一百八十三件盾、五十個函,用惟伯印祭祀祖乙,用美祭祀祖丁)

(2)……卜,爭貞,擒得舟?《合集》

(3)......執舟……《英國》

(4)壬辰卜,賓貞,執多屯?《合集》

到這里「商王武丁對周圍方國的征伐」也就結束了,商王武丁作為商朝最有作為的君主之一,其不僅使殷商的奴隸制度達到頂峰,更通過對周圍方國的不斷征伐,擴張自身的統治疆域,並獲取到大量需要的稀缺資源。商王武丁時期的征伐戰爭,分為攻擊戰爭、防禦戰爭、俘獲或掠奪戰爭等,雖然這些出於正義或非正義的戰爭,能夠從一定方面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民族融合等,但也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並導致商朝後期國力的下降。而且自商王武丁以來,存在著大量有關祭祀殺殉、殉葬殺殉奴隸的記載,這也一定程度上激化奴隸主、奴隸之間的矛盾,並造成商朝後期社會動盪的局面。因此商王武丁時期的對外戰爭,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這之後奴隸制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

Ⅸ 有哪些姓武的歷史人物

歷史名人
武億:抄清代著名學者,乾隆進士。創辦范泉書院,親自講學。治經史,精於考訂金石文字。著有《經讀考異》、《群經義證》、《偃師金石記》、《授堂詩抄》等。
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祺:元朝人,著有《寶鈔通考》。
武漢臣:元代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今知有10種。
武元直:明昌間名士。善畫山水,能詩文。作品有《蓮峰小隱圖》、《漁樵閑話圖》、《東坡游赤壁圖》等。
武宗元:北宋著名畫家,善畫 道鬼神,行筆流暢。
武則天:中國第一位女皇帝,君臨天下21年。
武訓: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偉大的平民教育家.為窮人創辦了堂邑.館陶.臨清三縣義學.

Ⅹ 我國歷史上姓武的名人有哪些

武則天、武丁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武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