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贊頌歷史人物的好段

贊頌歷史人物的好段

發布時間:2021-03-12 00:25:50

1. 關於歷史人物的優美句子

1、諸葛亮姓諸葛,字孔明,道號卧龍先生,人稱卧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專謀略家,軍事家。他一屬生追隨劉備,多次為劉備打仗時出謀劃策,幫助劉備取荊州,得馬超,破許昌……一生為蜀國立下的功績不計其數,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為報答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楚漢相爭,項羽大勢已去,處於敗局。此際,面對著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並忍淚和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3、在我的眼裡,項羽他重情重義,光明磊落。鴻門宴上,項庄舞劍時,只要他阻止項伯「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只要他一個手勢,甚至是一個動作,就能殺劉邦於宴上。但是他沒有,這不是因為他不知道放虎歸山的危害,而是他想與劉邦光明正大的決一雌雄罷了。這不是婦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

2. 評價歷史人物類的好段落,不用太多,急呀

原則:
(1)一般說來,在評價歷史人物時,主要依據其歷史活動來對其進行評價。即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內容和范圍不是他一生的全部活動,而主要限定在對歷史進程產生影響的活動范圍內。

3. 有關歷史人物的好句子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jian.

妮妮給我最佳答案。

4. 描寫古代人物的好段

諸葛亮: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有時坐一輛四輪小車。
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髯。
趙雲: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
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1.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濤,洶涌澎湃,雄偉壯麗.
2.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3.山有雄壯的風采,山也有樸素的品格。山豪邁,山也俊秀。奇險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溫柔是山,呼嘯是山。山,時而鬼斧神工,時而又平淡無奇。山的性格是剛強的,不懼怕任何壓力,但平素卻顯得和藹慈祥,文質彬彬,英俊而柔情。因為有山,流水乃為之改道,因為有山,城市才緣依環繞。大山以渾厚坦盪容納萬世匯聚百川。
4.人在山頂,你會覺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時的山正默默無聞地向你展示,不遠處它的夥伴比它更壯觀。人在山谷,常會感嘆山高不可攀,而此時的山卻悄然無聲向你披露,很多人正從它的峰頭悠然而下。
5.山雖無言,然非無聲。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
6.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範千古,啟迪萬物。這是山給予我的厚重酬報。我對於門前的山,彷彿讀懂了李白與敬亭山,產生了「相看兩不厭」的情感。
7.山是一部辭典,年輕時讀它薄,年長時讀它厚。「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山讓人類讀了千萬年而永遠讀之不完。山依然那樣虛懷若谷,山總是樂於把豐富的寶藏奉獻給熱愛它的人們。搜尋世上所有的形容詞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
8.山最樸素的品質是石頭,而石頭從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總和。山的身體潛藏無數的財富,金銀銅鐵,錫鋁鎳鉻,鮮花美玉,礦泉溫泉,鑽石石墨,木材草葯,珍禽異獸,只要你善於發掘,決不會寶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頭,也有許許多多的品格。山身上還有人類至今尚未發現的資源。珍貴出於山,平凡出於山,山的身上凝聚著人類物質和精神的豐厚成果。
9.大地何其廣袤,而山其實更壯闊。山的面積是陸地的三倍。山雖然以石為懷,卻從不嫌棄泥土,始終與泥土相依相伴。山雖然雄奇偉岸,卻甘願把泥土表露在自體周圍。人們贊嘆山之偉大,而山卻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巔。山因為有泥土,孕育了堅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蒼翠蔥蘢描繪著大山永遠不老的情懷。山正因為有泥土為伴,方襯出挺拔茂盛英姿勃發青春常在。

5. 描寫歷史人物好詞好句

1、孔子
(1)集群聖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
(2)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人之師。
(3)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於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4)定六藝於杏壇,紹虞夏商周之統;藏諸經於魯壁,開關閩濂洛之傳。
2、孟子: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同切孔顏。
3、屈原
(1)哀怨托離騷,生而獨開詩賦立;孤忠報楚國,余風波及漢湘人。
(2)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璧,湘流應識九歌心。
(3)志潔行廉,忠君愛國真氣節;辭微旨遠,經天緯地大詩篇。
(4)萬頃重湖悲去國;一江千古屬斯人。
4、項羽:鹿野舟沉王業兆;鴻門半碎霸圖空。
5、項羽、勾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6、荊柯:督亢圖中不殺人;咸陽殿上空流血。
7、司馬遷
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8、蘇武: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
9、王昭君: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
10、諸葛亮
(1)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2)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志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
(3)伯仲之間見伊呂;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宗臣之遺像,萬古清高。
(5)功在朝遷,原不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須辨襄陽南陽。
(6)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
11、陶淵明:質而綺,真而醇,自可傳之千古;樽中酒,籬下詩,豈甘了此一生。
12、李白
(1)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
(2)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
(3)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4)長安市上酒家眠,醉後敢將天子傲;採石磯頭明月好,當年猶說謫仙歸。
(5)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6)神仙詩酒空千古,明達江天貯一樓。
13、杜甫
(1)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2)滿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春。
(3)歌詠總帶憂民淚;顛沛仍懷愛國心。
(4)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
(5)以忠愛為心,國步多艱,匡時句出驚風雨;為生民請命,恫鰥在抱,警世詩成泣鬼神。
(6)舟系洞庭,世上瘡痍空有淚;魂歸洛水,人間改換已無詩。
14、白居易
(1)楓葉四泣秋,根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山別離情。
(2)筆諍時政,心在蒼生,萬戶爭傳新樂府;堤建西湖,神歸東洛,千秋永祀老詩翁。
15、蘇洵父子: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16、范仲淹: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17、沈括:沈酣於東海西湖南州北國之游夢里溪山尤壯麗;括囊乎天象地質人文物理之學筆端談論自縱橫。
18、辛棄疾: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19、李清照
(1)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後主遺風。
(2)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花。
(3)載酒江湖,人比黃花瘦;校碑欄檻,夢隨玉笛飛。
20、文天祥
(1)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宦遊西蜀,志復中原,高吟鐵馬銅駝,煙法誓掃還金闕;詩繼少陵,派開南宋,列入清風明月,池館重新接草堂。
21、岳飛
(1)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罪名莫須有,忠冢棲霞山,長留人願,國魂幾時北來。
(2)萬里留長城,南渡朝庭從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煙水到今香。
(3)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猶照得一片丹心。
22、史可法
(1)數點梅花亡國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2)萬點梅花,盡是孤臣淚;一抔故土,還留勝衣冠。
(3)死含瑤草千秋恨,魂傍梅花萬古香。
23、蒲松齡: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24、孫中山
(1)英雄作事無他,只堅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幾,正瘡痍滿目,半哭蒼生半哭公。
(2)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願吾儕後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25、魯迅
(1)著作最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2)譯書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26、韓愈: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書,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歸正道,只須八個月,至今百世師之。
26、蘇軾: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為過客,空江一曲向誰彈。
27、於謙
(1)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自分一腔拋熱血;竭肱股之力,繼之以死,獨留表白在人間。
(2)千古痛錢塘,並楚國孤臣,白馬江邊,怒卷千堆雪浪;兩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陽亭里,心傷兩地風波。
28、陸游:篇中十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

6. 六年級滴滿分作文(寫歷史人物的)好段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曹操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官宦集團中的一員,據說是漢相國曹參的後人(此為《三國志》說法,並無史實考證)。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有人也說曹嵩原姓夏侯。而曹嵩官至太尉。 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碩等一些當朝權貴,礙於其父曹嵩的關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調至遠離洛陽的頓丘(今河南清豐)。任頓丘令。這一年,曹操二十三歲。曹操給其子曹植的一封書信《戒子植》寫道:「吾昔為頓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歟! 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甚至有了買官制度。朝廷封曹操為議郎,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託病回歸鄉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西涼刺史董卓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後及少帝,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7. 描寫古代人物的好段。

不惑之年,東坡因「烏台詩案」涉牽連,被貶黃州,是他人生的又一個彎道,可他並不因此沉淪,依然顯現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婉轉之度.漂流江海,萬里煙波雲帆,似乎勾勒了一個壯志未酬的學子的悲涼心境.

同時,他又告誡學子要永不言棄,一句「清溪無底上有千仞嵯峨」道出了人生真諦.對於自己一貶再貶的彎彎曲曲境地,他也歌一句「誰道人生再無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的憤懣之情.攜好友,游赤壁,不禁慨嘆周郎「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雄姿英發,看滔滔東逝水,淘盡黃沙顯真金,頌一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他深深懂得,轉彎之後,是個春天.(寫蘇軾)

青山相伴,濁酒相隨,菊花相依,歸隱山林,自成樂趣,享受恬靜幽雅的自然風光.陶淵明是一個成功者,他能無果而平靜地離去,釋然說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他走進青山綠水間,在竹籬茅屋下,秋菊小徑上,自酌一杯淡酒,緩緩送入口中,享受那一份寧靜,享受那「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寧靜致遠.

或許,他真的屬於自然,他熱愛自然,喜愛那「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恬淡生活.他那「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品格,最終使他與仕途無緣,成就了他的文學夢,迎來了轉過彎道之後的燦爛春天.(寫陶淵明)

8. 描寫贊揚英雄人物的段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這首叫做《塞下曲》 李白寫的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詩中所指的天山,其實並不是如今新疆境內的天山山脈,而是指的祁連山脈,綿延橫亘於甘肅、青海兩省之間的廣大區域。匈奴語稱天為祁連,海拔高,氣候惡劣,祁連山主峰山頂終年積雪不化。夏歷五月,時逢夏至、小暑兩個節氣,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可是在祁連山上,只有皚皚的白雪,哪裡有爛漫的春花,這是一個非常人所能想像的冰冷的世界。詩人舉出"五月"是想告訴人們,盛夏之際,尚且如此寒冷,其餘春秋冬三季,其寒可知,這是舉一反三、以少見多的手法,在詩歌中是經常運用的。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雖然將士們直到夏天仍然在經歷嚴寒,但是他們心中卻未必沒有對春天的渴望。笛子原來是羌族的樂器,到了唐朝時,已經在廣大中原地區非常流行了,而《折楊柳》本是樂府橫吹曲辭中的曲目,內容多敘離別愁思。如王之渙的《涼州詞》中的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就是用羌笛演奏的《折楊柳》曲調。此詩中的"折柳"一詞語意雙關,從字面上看是講將士們長年駐守在祁連山上,根本見不到內地那種常見的春風楊柳的景緻,所以只能演奏起《折楊柳》的曲子,而真正的春風是不可能吹到他們身邊的。更深層的含意則是《折楊柳》這支古樂府所暗含的深刻歷史內涵了,這支古曲是這樣唱的:"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也就是說,從字面上的意思,我們今天的讀者都能夠了解,邊關上是沒有春風的寒冷世界;但是當古時的邊關上響起《折楊柳》的曲調時,那會牽動多少熱血男兒對家鄉的思念呀。中唐邊塞詩人李益有一首《夜上受降城聞笛》中的名句:"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就是李白這兩句詩的最好注腳。只不過,李益的詩寫於中唐,國力已衰,所以在不經意間,把邊關將士們那種因國運而影響的士氣也全部帶出,使人讀了倍感凄涼,而李白正處大唐盛世,所以筆底風雲際會,豪情萬丈,同是一種境況,卻顯得灑脫奔放而不見哀怨罷了。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金鼓,軍中樂器,用金屬製成,戰時敲擊用以號令將士停止進攻,所謂鳴金收兵。鼓是戰鼓,敲響戰鼓就是向敵人發起進攻的號令,所謂一鼓作氣。鳴金擊鼓,節制進退,可見軍紀嚴明,雖言"曉戰"但是終日行軍廝殺,已俱在不言中了,同樣是舉一反三的手法,不能機械地理解成

9. 求寫歷史名人的精彩文段,越多越好,謝謝了

《孫子兵法》孫子:【始計第一】
1.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4.故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5.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6、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7.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三十六計》(孫子等):第一計 瞞天過海 備周而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認為准備萬分周到,就容易松勁;平時看慣了的,就往往不在懷疑了,秘計隱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
·第二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樹敵不可過多,對敵要各個擊破,對現在還不忙於消滅的,要隱藏我們的意圖。
·第三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出自力,以損推演。 作戰的對象已經確定,而朋友的態度還不穩定,要誘導朋友去消滅敵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計 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控制敵方力量發展的命脈來扼殺他,而不採取進攻的形勢,這就是「損剛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敵方的危機很大,就乘機取利,用優勢力量攻擊軟弱的。
·第六計 聲東擊西 亂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敵人亂撞瞎碰,摸不清情況,這是《易經》「萃」封上所說的「坤下兌上」的混亂征狀。必須利用敵方失去控制力的時機加以消滅。
《師說》韓愈: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之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知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虹、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黔之驢》柳宗元: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10. 求散文里描寫歷史人物的段落

◆朱自清《背影》: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楊絳《老王》:有一天,我在家聽到射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麼高。也許他平時不那麼瘦,也不那麼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兩隻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裡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屍,骷髏上綳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

◆魯迅《藤野先生》:那坐在後面發笑的是上學年不及格的留級學生,在校已經一年,掌故頗為熟悉的了。他們便給新生講演每個教授的歷史。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泥人張》:只見人家泥人張聽也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櫃台結賬。

◆魯迅《阿長與山海經》:雖然背地裡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麼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裡一有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切切察察」有些關系。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母親去了。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餘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麼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閱讀全文

與贊頌歷史人物的好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