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統計學歷史人物及貢獻

統計學歷史人物及貢獻

發布時間:2021-03-11 20:26:44

① 統計學的發展史

「統計」一詞,英語為statistics,用作復數名詞時,意思是統計資料,作單數名詞時,指的是統計學。一般來說,統計這個詞包括三個含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學。這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統計學來源於統計工作。原始的統計工作即人們收集數據的原始形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而它作為一門科學,還是從17世紀開始的。英語中統計學家和統計員是同一個(statistician),但統計學並不是直接產生於統計工作的經驗總結。每一門科學都有其建立、發展和客觀條件,統計科學則是統計工作經驗、社會經濟理論、計量經濟方法融合、提煉、發展而來的一種邊緣性學科。
1,關於單詞statistics
起源於國情調查,最早意為國情學。
十 七世紀,在英格蘭人們對「政治算術」感興趣。1662年,John Graunt發表了他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手稿,《natural and politics observations upon the bills of mortality》, 分析了生男孩和女孩的比例,發展了現在保險公司所用的那種類型的死亡率表。
英文的statistics大約在十八世紀中葉由德國學者 Gottfried Achenwall所創造,是由狀態status和德文的政治算術聯合推導得出的,第一次由John Sinclair所使用,即1797年出現在Encyclopaedia Britannica。(早期還有一個單詞publicitics和statistics競爭「統計」這一含義,如果得勝,現在就開始流行 publicitical learning了)。
2,關於高斯分布或正態分布
1733年,德-莫佛(De Moivre)在給友人分發的一篇文章中給出了正態曲線(這一歷史開始被人們忽略)
1783年,拉普拉斯建議正態曲線方程適合於表示誤差分布的概率。
1809年,高斯發表了他的關於天體運行論的偉大著作,在這一著作的第二卷第三節中,他導出正態曲線適宜於表示誤差規律,同時承認拉普拉斯較早的推導。
正態分布在十九世紀前葉因高斯的工作而加以推廣,所以通常稱作高斯分布。卡爾-皮爾遜指出德-莫佛是正態曲線的創始人,第一個稱它為正態分布,但人們仍習慣稱之高斯分布。
3,關於最小二乘法
1805年,Legendre提出最小二乘法,Gauss聲稱自己在1794年用過,並在1809年基於誤差的高斯分布假設,給出了嚴格推導。
4,其它
在十九世紀中葉,三個不同領域產生的重要發展都是基於隨機性是自然界固有的這個前提上的。
阿道夫·凱特萊特(A. Quetlet,1869)利用概率性的概念來描述社會學和生物學現象(正態曲線從觀察誤差推廣到各種數據)
孟德爾(G.Mendel,1870)通過簡單的隨機性結構公式化了他的遺傳法則
玻爾茲曼(Boltzmann,1866)對理論物理中最重要的基本命題之一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給出了一個統計學的解釋。
1859 年,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達爾文的工作對他的表兄弟高爾登爵士有深遠影響,高爾登比達爾文更有數學素養,他開始利用概率工具分析生物現象,對生物計 量學的基礎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稱他為生物信息學之父吧),高爾登爵士是第一個使用相關和回歸這兩個重要概念的人,他還是中位數和百分位數這種概念的創始 人。
受高爾登工作影響,在倫敦的大學學院工作的卡爾-皮爾遜開始把數學和概率論應用於達爾文進化論,從而開創了現代統計時代,贏得了統計之父的稱號,1901年Biometrika第一期出版(卡-皮爾遜是創始人之一)。
5,關於總體和樣本
在早期文獻中可找到由某個總體中抽樣的明確例子,然而從總體中只能取得樣本的認識常常是缺乏的。 ----K.皮爾遜時代
到十九世紀末,對樣本和總體的區別已普遍知道,然而這種區分並不一定總被堅持。----1910年Yule在自己的教科書中指出。
在 1900年代的早期,區分變的更清楚,並在1922年被Fisher特別強調。----Fisher在1922年發表的一篇重要論文中《On 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theoretical statistics》,說明了總體和樣本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其他概念,奠定了「理論統計學」的基礎。
6,期望、標准差和方差
期望是一個比概率更原始的概念,在十七世紀帕斯卡和費馬時代,期望概念已被公認了。K.皮爾遜最早定義了標准差的概念。1918年,Fisher引入方差的概念。
力學中的矩和統計學中的中數兩者之間的相似性已被概率領域的早期工作者注意到,而K.皮爾遜在1893年第一次在統計意義下使用「矩」。
7,卡方統計量
卡方統計量,是卡-皮爾遜提出用於檢驗已知數據是否來自某一特定的隨機模型,或已知數據是否與已給定的假設一致。卡方檢驗被譽為自1900年以來在科學技術所有分支中20個尖端發明之一,甚至敵人Fisher都對此有極高評價。
8,矩估計與最大似然
卡-皮爾遜提出了使用矩來估計參數的方法。
Fisher則在1912年到1922年間提出了最大似然估計方法,基於直覺,提出了估計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的概念。
9,概率的公理化
1933年,前蘇聯數學家柯爾莫格洛夫(Kolmogorov)發表了《概率論的基本概念》,奠定了概率論的嚴格數學基礎。
10,貝葉斯定理
貝葉斯對統計學幾乎沒有什麼貢獻,然而貝葉斯的一篇文章成為貝葉斯學派統計學的思想模式的焦點,這一篇文章發表於1763年,由貝葉斯的朋友、著名人壽保險原理的開拓者Richard Price在貝葉斯死後提出來的----貝葉斯定理。
概 率思想的兩種方法,(1)作為一個物理系統內在的一種物理特性,(2)對某一陳述相信程度的度量。 在1950年代後期止,多數統計學家採取第一種觀點,即概率的相對頻數解釋,這一時期貝葉斯定理僅應用在概率能在頻數框架內解釋的場合。貝葉斯統計學派著 作的一個浪潮始於1960年。自此,贊成和反對貝葉斯學派統計的兩方以皮爾遜和費舍爾所特有的激情和狂怒進行申辯和爭辯。
在1960年以前,幾乎所有的統計書刊都避免使用貝葉斯學派方法,Fisher堅持避免使用貝葉斯定理,並在他的最後一本書中再一次堅決的拒絕了它。卡爾-皮爾遜偶然使用,總的來說是避免的。奈曼和E.S.皮爾遜在他們有關假設檢驗的文章中堅決反對使用。

② 統計學歷史上曾有哪些重要的學派代表人物是誰

(1)統計學抄的創立時期
1、國勢學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海爾曼·康令和阿亨華爾
2、政治算術學派
創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代表人物是約翰·格朗特(1620-1674)
(2)統計學的發展時期
1、數理統計學派
奠基人是比利時的阿道夫·凱特勒(1796-1874)
2、社會統計學派
創始人克尼斯(1821-1889)

③ 近代統計學社會經濟統計派的歷史貢獻

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
王見定

【摘要】 首次引進「自然資源指數」概念,以此指數為依據,將國民經濟各行業有序地排列起來,排列的結果揭示了行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為政府的各種預測、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可行工具。(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聯合國在1990年對國民經濟各行業作過分類,蘇聯、美國、中國也作過類似分類。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分類大致相同。
經過多年的仔細考查,我們發現,行業的分類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著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影響著各行業的發展。這種東西就是自然資源。為了應用方便,我們引進「自然資源指數」,記為N(A),0<1.其中A是行業名稱,N是英文自然資源的首字母,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強,N(A)越接近「1」;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弱,N(A)越接近「0」。
跟據這種原則,我們把國民經濟的各行業粗略地進行量化如下:
1-0.9:糧食作物種植業,蔬菜瓜類種植業,果樹種植業,特種作物種植業,采種、育苗、植樹造林、森林保護、天然林場經 營管理、牲畜飼養、水產養殖、水產捕撈業
0.9-0.8:金屬礦業、非金屬礦業、木材采運業
0.8-0.7:電力、煤氣、自來水生產和供應
0.7-0.6:食品、飲料、煙草、紡織、縫紉、皮革、木材加工、傢具、造紙、化學工業、治金工業
0.6-0.5:金屬製品、非金屬製品、機械、電氣、電子、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
0.5-0.4:建築業.地質堪探
0.4-0.3:商業、倉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
0.3-0.2:住宅、公用、服務
0.2-0.1: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
0.1-0: 金融業、國家機關、社會團體
以上分類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在某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注釋:
關於自然資源指數計算的說明
自然資源的投入
計算公式:N(A)= ——————(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
總投入
(1)自然資源是指土地、森林、礦產、能源等被人類利用進行生產從而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的天然物質的統稱。
(2)由於一些行業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如各種種植、養植業、故計算比較簡便。對於大多數行業都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如煙草、造紙、治金工業,當然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就更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這時分母的總投入很容易計算,但分子自然資源投入的計算則要從本行業的物質投入中逐次減去人力資源的投入。
(3)為了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一般價格固定在某一年份,並採取平均價格。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墨西哥.
{9}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④ 以下人物對於統計學的貢獻 歐拉 高斯 馬爾薩斯 孟德爾 拉普拉斯

拉普拉斯變換在統計學中有廣泛應用,孟德爾研究遺傳學的,生物統計方面有重要貢獻,歐拉是數學家····看你問的問題這么專業這些估計你都知道···

⑤ 統計學的發展史是什麼

「統計」一詞,英語為,用作復數名詞時,意思是統計資料,作單數名詞時,指的是統計學。一般來說,統計這個詞包括三個含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學。這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統計學來源於統計工作。原始的統計工作即人們收集數據的原始形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而它作為一門科學,還是從17世紀開始的。英語中統計學家和統計員是同一個(statistician),但統計學並不是直接產生於統計工作的經驗總結。每一門科學都有其建立、發展和客觀條件,統計科學則是統計工作經驗、社會經濟理論、計量經濟方法融合、提煉、發展而來的一種邊緣性學科。
1,關於單詞statistics
起源於國情調查,最早意為國情學。
十 七世紀,在英格蘭人們對「政治算術」感興趣。1662年,John Graunt發表了他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手稿,《natural and politics observations upon the bills of mortality》, 分析了生男孩和女孩的比例,發展了現在保險公司所用的那種類型的死亡率表。
英文的statistics大約在十八世紀中葉由德國學者 Gottfried Achenwall所創造,是由狀態status和德文的政治算術聯合推導得出的,第一次由John Sinclair所使用,即1797年出現在Encyclopaedia Britannica。(早期還有一個單詞publicitics和statistics競爭「統計」這一含義,如果得勝,現在就開始流行 publicitical learning了)。
2,關於高斯分布或正態分布
1733年,德-莫佛(De Moivre)在給友人分發的一篇文章中給出了正態曲線(這一歷史開始被人們忽略)
1783年,拉普拉斯建議正態曲線方程適合於表示誤差分布的概率。
1809年,高斯發表了他的關於天體運行論的偉大著作,在這一著作的第二卷第三節中,他導出正態曲線適宜於表示誤差規律,同時承認拉普拉斯較早的推導。
正態分布在十九世紀前葉因高斯的工作而加以推廣,所以通常稱作高斯分布。卡爾-皮爾遜指出德-莫佛是正態曲線的創始人,第一個稱它為正態分布,但人們仍習慣稱之高斯分布。
3,關於最小二乘法
1805年,Legendre提出最小二乘法,Gauss聲稱自己在1794年用過,並在1809年基於誤差的高斯分布假設,給出了嚴格推導。
4,其它
在十九世紀中葉,三個不同領域產生的重要發展都是基於隨機性是自然界固有的這個前提上的。
阿道夫·凱特萊特(A. Quetlet,1869)利用概率性的概念來描述社會學和生物學現象(正態曲線從觀察誤差推廣到各種數據)
孟德爾(G.Mendel,1870)通過簡單的隨機性結構公式化了他的遺傳法則
玻爾茲曼(Boltzmann,1866)對理論物理中最重要的基本命題之一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給出了一個統計學的解釋。
1859 年,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達爾文的工作對他的表兄弟高爾登爵士有深遠影響,高爾登比達爾文更有數學素養,他開始利用概率工具分析生物現象,對生物計 量學的基礎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稱他為生物信息學之父吧),高爾登爵士是第一個使用相關和回歸這兩個重要概念的人,他還是中位數和百分位數這種概念的創始 人。
受高爾登工作影響,在倫敦的大學學院工作的卡爾-皮爾遜開始把數學和概率論應用於達爾文進化論,從而開創了現代統計時代,贏得了統計之父的稱號,1901年Biometrika第一期出版(卡-皮爾遜是創始人之一)。
5,關於總體和樣本
在早期文獻中可找到由某個總體中抽樣的明確例子,然而從總體中只能取得樣本的認識常常是缺乏的。 ----K.皮爾遜時代
到十九世紀末,對樣本和總體的區別已普遍知道,然而這種區分並不一定總被堅持。----1910年Yule在自己的教科書中指出。
在 1900年代的早期,區分變的更清楚,並在1922年被Fisher特別強調。----Fisher在1922年發表的一篇重要論文中《On 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theoretical statistics》,說明了總體和樣本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其他概念,奠定了「理論統計學」的基礎。
6,期望、標准差和方差
期望是一個比概率更原始的概念,在十七世紀帕斯卡和費馬時代,期望概念已被公認了。K.皮爾遜最早定義了標准差的概念。1918年,Fisher引入方差的概念。
力學中的矩和統計學中的中數兩者之間的相似性已被概率領域的早期工作者注意到,而K.皮爾遜在1893年第一次在統計意義下使用「矩」。
7,卡方統計量
卡方統計量,是卡-皮爾遜提出用於檢驗已知數據是否來自某一特定的隨機模型,或已知數據是否與已給定的假設一致。卡方檢驗被譽為自1900年以來在科學技術所有分支中20個尖端發明之一,甚至敵人Fisher都對此有極高評價。
8,矩估計與最大似然
卡-皮爾遜提出了使用矩來估計參數的方法。
Fisher則在1912年到1922年間提出了最大似然估計方法,基於直覺,提出了估計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的概念。
9,概率的公理化
1933年,前蘇聯數學家柯爾莫格洛夫(Kolmogorov)發表了《概率論的基本概念》,奠定了概率論的嚴格數學基礎。
10,貝葉斯定理
貝葉斯對統計學幾乎沒有什麼貢獻,然而貝葉斯的一篇文章成為貝葉斯學派統計學的思想模式的焦點,這一篇文章發表於1763年,由貝葉斯的朋友、著名人壽保險原理的開拓者Richard Price在貝葉斯死後提出來的----貝葉斯定理。
概 率思想的兩種方法,(1)作為一個物理系統內在的一種物理特性,(2)對某一陳述相信程度的度量。 在1950年代後期止,多數統計學家採取第一種觀點,即概率的相對頻數解釋,這一時期貝葉斯定理僅應用在概率能在頻數框架內解釋的場合。貝葉斯統計學派著 作的一個浪潮始於1960年。自此,贊成和反對貝葉斯學派統計的兩方以皮爾遜和費舍爾所特有的激情和狂怒進行申辯和爭辯。
在1960年以前,幾乎所有的統計書刊都避免使用貝葉斯學派方法,Fisher堅持避免使用貝葉斯定理,並在他的最後一本書中再一次堅決的拒絕了它。卡爾-皮爾遜偶然使用,總的來說是避免的。奈曼和E.S.皮爾遜在他們有關假設檢驗的文章中堅決反對使用。

⑥ 計算機史著名人物及貢獻,要詳細,拜託了。

1、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 , 1903-1957)

馮·諾依曼是美籍匈牙利裔科學家、數學家,被譽為「電子計算機之父」。1945年,馮·諾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儲程序」的概念和二進制原理,後來人們把利用這種概念和原理設計的電子計算機系統統稱為「馮.諾曼型結構」計算機。

馮·諾依曼的主要貢獻就是提出並實現了「存儲程序」的概念。由於指令和數據都是二進制碼,指令和操作數的地址又密切相關,因此,,當初選擇這種結構是自然的。但是,這種指令和數據共享同一匯流排的結構,使得信息流的傳輸成為限制計算機性能的瓶頸,影響了數據處理速度的提高。

在這篇論文里,范內瓦提出的諸多理論預測了二戰後到現在幾十年計算機的發展,許多後來的計算機領域先驅們都是受到這篇文章的啟發,後來的滑鼠,超文本等計算機技術的創造都是基於這篇具有理論時代意義的論文。

中國歷史著名的統計學家有哪些

韋博成. 東南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應用概率統計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概率統計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江蘇省概率統計學會理事長;《應用概率統計》副主編;《Statistica Sinica》(美國),《應用概率統計》,《高校應用數學學報》,《數理統計與應用概率》編委;同時為英國皇家統計協會高級會員 (Fellow), 美國數理統計學會海外會員. 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1960-1973年,任教於清華大學數學系;1973年至今,任教於東南大學 (原南京工學院) 數學系.1981-1983年,留學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應用統計系.1985年,任副教授,同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師;1987年5月,破格晉升為教授;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4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專業方向為非線性統計,統計診斷, 統計學的微分幾何方法等.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非線性統計模型和統計學的微分幾何方法以及統計診斷方法的系統研究, 為國內研究這些方向的主要據點.1984年以來, 共發表論文120多篇(詳見論著目錄),其中SCI 收錄30餘篇,引用100多次.1988年以來出版著作6本(其中5本為填補國內空白),1998年,在世界著名出版社Springer 出版 英文專著《Exponential Family Nonlinear Models》.1984年以來, 共培養碩士研究生30人, 博士研究生6人, 博士後5人.1986年以來,先後獲得12項基金.其中有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都是主持人,下同), 其中1項為 重點基金;並承擔了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以及2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1990年以來, 共獲得10次獎項.其中1991年, 1997年兩次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都是第一獲獎人,下同).專著 「近代非線性回歸分析」, 「統計診斷引論」 分別獲1990年和1995年華東區高校出版社優秀圖書二等獎.2000年.2006年獲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2004年, 獲得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兩名博士生分別獲得全國統計優秀博士論文一等獎和二等獎(導師為第二獲獎人).2004 年教師節被評為東南大學突出貢獻科技工作者.2005年10退休.2006年,由19位海內外學生發起,捐贈10萬元,在東南大學數學系設立「韋博成獎學金」. 統計學家只有當代才有

⑧ 歷史上有哪幾位統計學家

中國十大歷史學家及理由 1、 左丘明 2、 司馬遷 3、 班固 4、 陳壽 5、 范曄 6、 劉知幾 7、 杜佑 8、 司馬光 9、 章學誠 10、梁啟超 1、理由一,左丘明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歷史學奠基人、先秦史官文化時代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史學家、相傳他所著《左傳》與早前的《尚書》相比,應是中國第一部完備的編年史、堪稱中國史學形成的標志;理由二,《左傳》與五經中的《春秋》有明顯的互文性聯系,其記人敘事不但更清晰完整,而且史料更豐富,范圍遠超出一國一地,對社會重大發展變革更加敏銳,典籍專家孔穎達特別指出「傳實經虛」以示區別;理由三,《左傳》作為紀傳史學的最早範本,具有很高史學文學價值,尤擅戰爭描寫,許多場面已成為軍事史上的著名戰例和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人物性格鮮明,夾敘夾議手法簡潔,述評公允,對人事的預言精準。 2、理由一,司馬遷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西漢史傳文學泰斗,他的史學地位在中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世界上也堪稱一流大師;理由二,作為中國第一部通史的《史記》對漢族與周邊多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一視同仁,首開記錄社會經濟的範例,不但有耿直犯顏的公義勇氣、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撥亂反正的調查研究,而且,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宏大敘事的整體構思、對史實因果關系的精闢分析、層次分明而五種類型相融的體例編制所具的原創性,都堪稱千古典範;理由三,《史記》既是史家之絕唱,又是無韻之離騷,表現出發憤著書的頑強毅力,其人物之鮮明豐滿、敘事之簡潔老練、語言之豐富多彩都代表了中國史傳文學的最高成就。 3、理由一,班固是東漢時期最傑出的史學家、中國斷代史學第一人,傳世名著《漢書》作為中國第一部斷代史經班氏家族門生四人之手歷數十年嘔心瀝血而成;理由二,班固治史意在追述西漢帝業,「綜其行事,旁貫《五經》,上下洽通」,體例仿效《史記》而有所增刪,內容因事命篇,述及五朝70餘年大事,開創了以群雄奪權為始,以篡權賊臣被誅告終的斷代記述新格局;理由三,班固敘事規模宏大,內容廣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內外征戰與國際關系、物質生產與文化交流,以五行災變說來取代司馬遷的興衰規律論,觀念有蛻化而體例有改進,對後世官方正統史學影響深遠。 4、理由一,陳壽是西晉時代最重要的史學家,也是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其史學名著《三國志》屬首次撰述的當代史書;理由二,陳壽以天下大事分合有律的史學理念整體觀照紛爭戰亂,魏、蜀、吳三書貫通編撰,既相對獨立、各有君臣朝綱,又相互勾連、渾然一體,宏偉地展現了從群雄割據到三足鼎立再到西晉統一的全過程,開創了以帝王年號劃分史界的先例;理由三,陳壽治史,首先確保史料的原真性,同時又帶入忌諱與美飾筆法,詳略主次褒貶取捨合度,力避「諱敗誇勝」,編撰特點在於突出英雄的謀略作用,文臣優先於武將,其優美文筆和精彩紛呈的戰爭權謀描寫,直接影響了經典小說《三國演義》。 5、理由一,范曄是南朝首屈一指的史學家、紀傳史學的代表作家、種類繁多的東漢史之集大成者和佼佼者;理由二,他「詳觀古今著述」,自成一格,「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紀傳體例雖非他獨創,但因他而成熟完備,列傳敘事,以類相從,所述廣泛涉及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許多民族的社會風貌和思想文化;理由三,他的《後漢書》力圖「正一代得失」,其主觀史學特點鮮明,猛烈抨擊外戚後妃干政、軍閥權貴暴亂的現實,多有真知灼見,作者自稱其文采傑思為「天下之奇作」,但敘事過於簡略,引起許多史家為其作注,今本《後漢書》即加入了司馬彪《續漢書》志30卷為補注。 6、理由一,劉知幾是中國史學走向自覺時代的偉大史學家、唐朝史學泰斗,他打破了學術界獨尊皇家正史的局面,私撰《史通》代表了盛世史學的最高成就;理由二,作為中國第一部史學理論巨著的《史通》,系統而全面地總結了中國千年史學的成果,突出了紀傳體史學的正統主流地位,其學術范圍「上窮王道,下談人倫,總括萬殊,包吞千有」,指斥史界弊端,以為鑒戒,為史書規范化和史學史學科建設奠定了基礎;他最重要的史學思想是「實錄直書」與「激揚名教」的對立統一,既注重史料考據核查,又強調公義之名、教理之善,並把義理置於真相之前,他對中國史學方法論和史官制度的成熟具有指導意義,並發展出史學評論分支學科。 7、理由一,杜佑是中晚唐時期最重要的史學家、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奠基人、社會風俗史的開創者,他的代表作《通典》建立了認識社會結構的新體系和歷史編纂的新系列;理由二,他治史的超前性在於率先從政體入手「探討禮法刑政」,從過去對個人作為的描述興趣轉移到追尋社會制度變革的因果關系,他著名的「理道」說將司馬遷「通古今之變」論發展為對歷史興衰規律的「政理」掌握,堪稱史學創舉;理由三,他以社會進化觀反對是古非今論,力主「隨時立制、既弊而變」,啟發了經世致用史學思想萌芽,他重視以家庭為細胞的經濟基礎與禮儀倫常關系的考察,開創了社會風俗史研究的新范疇,預示了史學發展的新趨勢。 8、理由一,司馬光是西漢以後千年一現的史學大師、不但代表了宋朝史學的最高成就,而且把中國編年體通史發展到巔峰狀態;理由二,他的不朽巨著《資治通鑒》 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多人協力的集體智慧,皇帝御賜書名並提供思想指導,其書規模宏偉、結構嚴整、秩序井然,縱覽1362年史實,范圍也超越了治亂興衰,開創了社會文化史學的新思路,形成了源遠流長的通鑒學派;理由三,它首次將「國家興衰」 與「生民休戚」並列的先進史學觀意義重大,對歷次農民起義給與了更多關注與反省,其感慨論評雖為權謀之術,體現了正統保守觀念,以資當朝借鑒,但其民本之思、法制之識、和平之意、用賢之策,極大地影響了後世朝政及史家。 9、理由一,章學誠是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後一位大師、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清王朝盛極而衰時代史學界的領頭羊;理由二,他博聞強記、著作等身,30年心血寫成「性命之文」《文史通義》,以臻不朽,立意糾正「世俗風尚」之偏頗,校勘文史諸論之訛誤,主張文與史互通互義,復興先秦跨學科融匯的優良傳統,並腳踏實地建立起龐大的學術體系;理由三,他以主客觀辯證統一的理念發展了司馬遷「述往事,思來者」的精神,充分發揮史學敘事論理、經世致用的功能,認為六經諸子皆為史,可通用通變,他在修正整理舊史、考證史書體裁演變源流、提倡方誌專修、強化學術基本功訓練方面的貢獻均直接影響到近代和現代史學。 10、理由一,梁啟超是中國近現代之交傑出的學術大師和史學家、史學革命的發動機、中國現代新史學的奠基人;理由二,他學識淵博,功力深厚,在哲學、文學、藝術、教育、比較文化等學科多有建樹,是引進宣傳西方文化及史學並用以改造國學的旗手,新世紀之初接連發表重要史論《中國史敘論》(1901)《新史學》(1902),終結了近代舊史學,拉開了現代新史學的序幕;理由三,他清算了兩千年中國官方史學的弊端,批判「無有一書為國民而作」,倡導以進化論為指導的人民史觀,他把史學革命推廣到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領域,其史學救國論震驚朝野,深刻地影響了五四運動,平心而論,他對史學的破壞性貢獻要大於建設性。

⑨ 統計學歷史上曾有哪些重要的學派代表人物是誰

一、18-19世紀——統計學的創立和發展 德國的斯勒茲曾說過:「統計是動態的歷史,歷史是靜態的統計。」可見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是和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緊密相聯的。 (1)統計學的創立時期 統計學的萌芽產生在歐洲。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中葉是統計學的創立時期。在這一時期,統計學理論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術派別,主要有國勢學派和政治算術學派。 1、國勢學派 國勢學派又稱記述學派,產生於17世紀的德國。由於該學派主要以文字記述國家的顯著事項,故稱記述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爾曼·康令和阿亨華爾。康令第一個在德國黑爾姆斯太特大學以「國勢學」為題講授政治活動家應具備的知識。阿亨華爾在格丁根大學開設「國家學」課程,其主要著作是《近代歐洲各國國勢學綱要》,書中講述「一國或多數國家的顯著事項」,主要用對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解國家組織、領土、人口、資源財富和國情國力,比較了各國實力的強弱,為德國的君主政體服務。因在外文中「國勢」與「統計」詞義相通,後來正式命名為「統計學」。該學派在進行國勢比較分析中,偏重事物性質的解釋,而不注重數量對比和數量計算,但卻為統計學的發展奠定了經濟理論基礎。但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事物量的計算和分析顯得越來越重要,該學派後來發生了分裂,分化為圖表學派和比較學派。 2、政治算術學派 政治算術學派產生於17世紀中葉的英國,創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其代表作是他於1676年完成的《政治算術》一書。這里的「政治」是指政治經濟學,「算術」是指統計方法。在這部書中,他利用實際資料,運用數字、重量和尺度等統計方法對英國、法國和荷蘭三國的國情國力,作了系統的數量對比分析,從而為統計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方法論基礎。因此馬克思說:「威廉·佩第——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政治算術學派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是約翰·格朗特(1620-1674)。他以1604年倫敦教會每周一次發表的「死亡公報」為研究資料,在 1662年發表了《關於死亡公報的自然和政治觀察》的論著。書中分析了60年來倫敦居民死亡的原因及人口變動的關系,首次提出通過大量觀察,可以發現新生兒性別比例具有穩定性和不同死因的比例等人口規律;並且第一次編制了「生命表」,對死亡率與人口壽命作了分析,從而引起了普遍的關注。他的研究清楚地表明了統計學作為國家管理工具的重要作用。 (2)統計學的發展時期 18世紀末至19世紀末是統計學的發展時期。在這時期,各種學派的學術觀點已經形成,並且形成了兩主要學派,即數理統計學派和社會統計學派。 1、數理統計學派 在18世紀,由於概率理論日益成熟,為統計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世紀中葉,把概率論引進統計學而形成數理學派。其奠基人是比利時的阿道夫·凱特勒(1796-1874),其主要著作有:《論人類》、《概率論書簡》、《社會制度》和《社會物理學》等。他主張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現象,正式把古典概率論引進統計學,使統計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凱特勒在研究過程中混淆了自然現象和本質區別,對犯罪、道德等社會問題,用研究自然現象的觀點和方法作出一些機械的、庸俗化的解釋。但是,他把概率論引入統計學,使統計學在「政治算術」所建立的「算術」方法的基礎上,在准確化道路上大大跨進了一步,為數理統計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2、社會統計學派 社會統計學派產生於19世紀後半葉,創始人是德國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克尼斯(1821-1889),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格爾(1821- 1896)、梅爾(1841-1925)等人。他們融合了國勢學派與政治算術學派的觀點,沿著凱特勒的「基本統計理論」向前發展,但在學科性質上認為統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現象變動原因和規律性的實質性科學,以此同數理統計學派通用方法相對立。社會統計學派在研究對象上認為統計學是研究體而不是個別現象,而且認為由於社會現象的復雜性和整體性,必須地總體進行大量觀察和分析,研究其內在聯系,才能揭示現象內在規律。這是社會統計學派的「實質性科學」的顯著特點。 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統計學提供更多的統計方法;社會科學本身也不斷地向細分化和定量化發展,也要求統計學能提供更有效的調查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因此,社會統計學派也日益重視方法論的研究,出現了從實質性方法論轉化的趨勢。但是,社會統計學派仍然強調在統計研究中必須以事物的質為前提和認識事物質的重要性,這同數理統計學派的計量不計質的方法論性質是有本質區別的。 二、20世紀——迅速發展的統計學 20世紀初以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統計學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記述統計向推斷統計發展。記述統計是對所搜集的大量數據資料進行加工整理、綜合概括,通過圖示、列表和數字,如編制次數分布表、繪制直方圖、計算各種特徵數等,對資料進行分析和描述。而推斷統計,則是在搜集、整理觀測的樣本數據基礎上,對有關總體作出推斷。其特點是根據帶隨機性的觀測樣本數據以及問題的條件和假定(模型),而對未知事物作出的,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斷。目前,西方國家所指的科學統計方法,主要就是指推斷統計來說的。 2、由社會、經濟統計向多分支學科發展。在20世紀以前,統計學的領域主要是人口統計、生命統計、社會統計和經濟統計。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到今天,統計的范疇已覆蓋了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幾乎無所不包,成為通用的方法論科學。它被廣泛用於研究社會和自然界的各個方面,並發展成為有著許多分支學科的科學。 3、統計預測和決策科學的發展。傳統的統計是對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物進行統計,提供統計資料和數據。20世紀30年代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經濟、社會、軍事等方面的客觀需要,統計預測和統計決策科學有了很大發展,使統計走出了傳統的領域而被賦予新的意義和使命。 4、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與統計學的相互滲透和結合,使統計科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日趨完善。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在許多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等方面有著共同之處,三者從不同角度、側面提出了解決共同問題的方法和原則。三論的創立和發展,徹底改變了世界的科學圖景和科學家的思維方式,也使統計科學和統計工作從中吸取了營養,拓寬了視野,豐富了內容,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 5、計算技術和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在統計領域不斷得到開發和應用。近幾十年間,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使統計數據的搜集、處理、分析、存貯、傳遞、印製等過程日益現代化,提高了統計工作的效能。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益擴大了傳統的和先進的統計技術的應用領域,促使統計科學和統計工作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如今,計算機科學已經成為統計科學不可分割組成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統計理論和實踐深度和廣度方面也不斷發展。 6.統計在現代化管理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統計在現代化國家管理和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會生活都離不開統計。英國統計學家哈斯利特說:「統計方法的應用是這樣普遍,在我們的生活和習慣中,統計的影響是這樣巨大,以致統計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過分。」甚至有的科學有還把我們的時代叫做「統計時代」。顯然,20世紀統計科學的發展及其未來,已經被賦予了劃時代的意義。

⑩ 經濟學的歷史階段及各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或主要人物貢獻

1. 古典學派(The Classical School)--受重農學派「自由放任」思想影響。
A. 時間:大約起自1776年至1848年止
B. 創始學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
C. 學派精神:
a) 主張自由放任、反對政府幹涉
b) 人類皆有「利己心」,經濟體系自動會達成均衡
c) 充份就業是社會常態,失業是短暫社會現象
D. 代表人物有:
a) 亞當斯密:
1) 出版「國富論」,為經濟學奠定基礎,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後人尊稱為「經濟學之父」
2) 提出「價格機能」,即「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人類「利己心」的催使下可解決人類基本的經濟問題
3) 提出「絕對利益法則」,主張國際間的分工與專業,強調自由貿易。
b) 馬爾薩斯(T.R.Malthus):1798年《人口論》,提出悲觀的經濟學論調,即糧食以等差級數增加,出生率以等比級數增加,所以人類終會有糧食不足的慘象,可喜的是其預測與現況差距頗大。
c) 賽伊(J.B.Say):1803年《經濟學泛論》,提出「賽伊法則」(Say』s Law)─供給創造需求,認為充分就業是常態。與現今「消費者導向」的時代亦背道而馳。
d) 李嘉圖(David Richard):1817年《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提出邊際報酬遞減法則、差額地價說、比較利益法則及生存費用說。
e) 約翰密爾(John S.Mill) 1848年出版《政治經濟學原理》。

閱讀全文

與統計學歷史人物及貢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