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歷史發展規律4000字論文
國古代治亂、衰亡,都有上下兩方面因素:
興盛時期:
上層,君主及其臣子經歷戰亂,創業艱難,因此對自我約束較嚴,實行各種恢復經濟、鼓勵農業生產政策,任用一批高素質官僚、打擊貪官污吏,避免其侵害君權,減輕他們對百姓的壓迫。同時打擊豪強,使其不敢過分兼並土地。
下層,長期戰亂使得人口大減,出現大量空閑土地,豪強地主不敢兼並土地對抗官府,農民生存較易,不會賣掉土地逃亡或賣給豪強地主,小農經濟得以發展。
衰亡時期:
上層,由於君主世襲制度,後代君主生於深宮之內、長於綺羅叢中,生來便榮華富貴、高高在上,既無社會經驗,也缺乏足夠的政治經驗,(君主獨裁,大權獨攬,不會在其還能處理政務時交給繼承人太多權力。)加上從小接觸人少,多為身邊近臣、宦官,一旦即位,難免任用這些親信,也難免喜諛惡直、奢侈無度、沉湎某種個人愛好中等行為,這樣君權就會被君主所信用的奸佞代行,從而用不受制約的權力做出種種蠹國害民行為。同時整個統治階級的腐化(絕對的權力必然帶來絕對腐化。)導致橫征暴斂、貪腐橫行,把種種苛捐雜稅、徭役等經濟、人身負擔加於百姓身上。
下層,經濟發展、人口繁衍、土地兼並加快,人地矛盾逐漸尖銳,而統治階級增加的各種經濟、人身負擔使得廣大農民不堪忍受,不得不把土地賣給豪強地主,同時為了逃避徭役、人丁稅,往往自身也賣為奴隸,如此一來,朝廷收入減少,統治階級的胃口又越來越大,就只能繼續增加苛捐雜稅。百姓於是繼續投靠豪強地主,形成惡性循環。但是,豪強地主在吸納百姓的同時,也壓迫百姓,和朝廷一起,製造出大量「流民」這些無業流民數量少時還不足為患,一旦豪強地主承載農民達到上限,就會出現大量的流民,此時一旦出現災荒,農業生產遭到破壞,大量無以為生的流民就只能選擇造反,於是,一個王朝結束了,經過造反的戰亂,出現一個強大的勢力集團,再建立一個新的朝廷。這就是「中國古代史周期律」
除此之外,還有些偶發的不確定因素,比如軍閥割據、外敵入侵,但是,這兩個因素要想消滅一個王朝,首先也要有客觀條件,即上下層之間的階級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才能消滅一個王朝。
② 歷史論文2000字求主題
論改革變法。。。歷史上有名的四大變法,商鞅變法、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回、張居正改革(也有人加答戊戌變法的或者鄧爺爺的改革)。我們的歷史總是從歷史局限性來議論。為什麼會展開變法?如何策劃成功呢?什麼時候需要變法?等等,不要說太多什麼人民的選擇等廢話,也不要說運氣。。。我們考量客觀的,不要帶主觀判斷的。希望能多讀些客觀歷史,不需要強加判斷好壞的,歷史再壞,它已經發生過了,而且算是祖宗,沒必要帶有色眼鏡。
③ 歷史論文2000字
中國人民正是從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歷史進程中,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驚天動地偉業中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符合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都是與其歷史發展走向密切相關的,都有其歷史決定性。鄧小平同志指出:「人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中國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來,中國是不是也能翻身?讓我們看看歷史吧。國民黨搞了二十幾年,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是不能成功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的毛澤東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把中國革命搞成功了。」這一表述,充分說明了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同樣的,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走什麼樣的道路就已經成為先進的中國人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他們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試圖按圖索驥,依照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來改造中國,把中國富強的希望寄託於實行和發展資本主義。從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到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以至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國民黨也曾在大陸搞資本主義,最後留下的是一個四分五裂、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使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歷史以其血的代價告訴我們,在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義不願意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達兩、三千年,在中國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備也最頑固的封建主義生產關系。雖然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封建勢力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不允許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在近代中國,封建勢力還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帝國主義勢力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毛澤東同志曾說:「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同時,也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它們的目的,就是要佔領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資源,使中國變成它們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並以其強大的經濟勢力排除和壓迫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它們決不允許中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的資產階級也不具備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由於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由於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並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系,所以,他們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更沒有推翻封建統治,推翻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於國際資本主義才能得以生存、發展。因而,靠中國資產階級的力量,中國最終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因此中國人民選擇馬列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④ 一篇關於歷史的論文。2000字以上。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年。我記得在最初改革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想到中國改革會如此的漫長,如此的艱難,到1987年的時候,國務院要求部委的一些研究人員制訂了一個「358」規劃,改革3年、5年、8年規劃,短期、中期、長期規劃,希望這個改革到95年的時候就基本完成,現在我們知道,整體30年過去了,我們改革遠遠沒有完成,是不是還需要30年,都很難講。我想可能到60年的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也許改革還沒有真正的完成,所以改革是一個非常艱難、漫長的過程,我們在計劃體制下生活了也不過就是29年,真正計劃體制下,我們改革已經是30年。這樣如此漫長的一個過程,同時我們又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有些什麼經驗值得我們總結?我們究竟是怎麼走過來的?我們未來應該怎麼走?有哪些方面需要政府、企業界或者學者採取一些有效的行動,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我們知道今年各個方面都涉及了很多有關改革30年的紀念,光華新年論壇是第一次大規模的紀念活動,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在那一天,我們請到了10位中國的經濟學家,他們先後在各個領域對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一些重要的有價值的貢獻,或者發表了一些重要的有爭議的思想,但是無論是他們對政策的研究,還是對經濟理論的探討,都為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就我個人理解來講,可以說沒有經濟學家的這些探討,不會有改革的今天!不會有今天改革的成就!
⑤ 歷史小論文 2000字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首先,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的封建統治,結束了2000年君主專制制度,在完全意義上的創造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其次,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府,制定了「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再次,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資本主義經濟的良好發展,資產階級民主法令創造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一定的條件。最後,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的斗爭中,對亞洲國家的一個顯著的影響,促進民族解放斗爭。總之,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20世紀的變化。
革命失敗的原因:一方面,客觀原因是太強大了反動勢力在國內和國外。在另一方面,主觀原因是在經濟和政治上的軟弱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首先,缺乏反帝反封完全的勇氣和力量,其次,沒有提出一個明確而完整的反帝革命計劃;再次,未能調動農民革命,最後,還有一個強大和有效的革命政黨。
革命歷史的教訓:不要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第一顯示了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舊時代的第二次民主革命,資產階級領導的宣告結束;第一第三,從舊的歷史必然性的新民主轉型的中國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歷史評價一直是一個不同的討論。筆者認為,過去的估計往往過低。革命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侵略和中國封建勢力的問題,但它是在歷史條件下,君主專制一舉統治中國幾千年來關閉系統,經過這場革命打開了通道。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革命。清朝反動政府,是革命性的拋頭顱灑熱血,推翻它,還是以保持它作為立憲?這是道路的一個基本問題。此時的立憲派的方向是錯誤的,但它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但不能否認的。 通過強烈興奮人的革命的一代,從現在已經整整七年。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各種文物的就成了。然而,對案情和這場革命的缺點在國內乃至國外已經有一個不同的討論。本文不準備充分發掘革命的歷史評價只是想談談自己對兩個更重要的問題的想法。
四十年前的歷史的地方
林伯渠同志的革命在很感慨地說:「對於許多年輕人沒有去過帝國統治,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往往被低估,而這種奇怪的和不充分的,因為他們沒有看到幾千年專制被推翻繼承下來多麼困難的事情。「(」蒼蠅三十年「)林老的人參加了革命。這語重心長的他的話,把什麼公平!
革命的成就包括很多的歷史。其中突出的一個統治中國幾千年來推翻君主專制制度。這的確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事件。我們不能從絕對君主制採取共和制,只有在政府的形式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甚至只是看到一個新的名稱,以取代的跡象。
根據中國的君主專制經過幾千年漫長歲月消失的規則。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繼承是可怕的!多年來,君主制的最高象徵一直是封建主義的一個重點。從小時候起人,將繼續以「三綱」這是一個封建禮教的思想被灌輸,把它看作永恆不變的天經地義。 「國家不能一日無王」。君主成為神的代表,站在最高代表英國頂級封建等級制度。大家在這樣一個系統的前端必須符合誠惶誠恐「名分」,不容許有絲毫超越。這就是所謂的「定理君主和他的兒子的世界裡,沒有什麼天地間逃跑。」 (「河南誠遺書」卷五)誰膽敢有一點點的犯罪嫌疑人,包括被稱為「離經叛道」,「非聖無法」減肥已經成為「亂臣賊子,人人是相當聲樂。」在王熙鳳「紅樓夢」有句名言:。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可以看出,在那個時候,那些誰想要「把皇帝拉下馬」,那就得有「捨得一身剮」的大無畏精神,大多數人連想都不敢想。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迅速階級矛盾激化,中國社會劇烈動盪和變化。反抗的群眾斗爭。但是,直到孫中山作為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登上歷史舞台之前登上,沒有人提出一個命題,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大力太平天國革命是中國最高的老農民革命。洪秀全做國王,但它仍然是皇帝。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更多的只是「幫助清理過的海洋。」愛國救亡主張資產階級改良派,引進了許多西方資產階級社會學說,政治制度到中國,在啟蒙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他們被看作是忠誠和愛國是一回事。康有為那些淚水到處忘了「我的祖先和滋潤大漢天子徐澤深深體恤生育世紀恩典」,那麼,是最吸引一般學者心臟。然後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上,美國和兩個海外事業部,英國,日本,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俄羅斯等都是保留了君主制。因此,康供Peter俄羅斯的大和日本的明治天皇作為中國改革和借鑒,很多人似乎是很有道理的。
為首的孫中山資產階級革命派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有史以來第一次在中國的歷史上,第一次提出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國命題。孫中山在幾個講話明確指出:「中國數千年之久,是君主專制,政府,不是平等自由的Kanshou的公民。」 (見「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與世界憲政,無疑是為了得到血,被稱為真正的憲政秩序。流淌著同樣的,為什麼共和黨簡單,這幾乎是無止境的憲法不準備了嗎?「(見」中國民主革命的重要「)1905成立於八月的中國聯盟明確」創造中國的共和國「作為其目標之一。它是在冬天的第二年頒布的「革命戰略」的大肆渲染:! 「這人從平民革命建立國民政府」,「誰還敢有一個君主制以來,命中的世界」這的確是一個開創性的理論!比較,並從「亂臣賊子,人人是相當聲樂」到「不敢有,因為演員君主制,佔世界總罷工」,因為它是在多麼偉大的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他們的毅力通過報紙鼓吹秘密宣傳,使這一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當革命爆發,推倒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已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任何反動勢力都無法把它再扭轉這種局面。
真的把革命「皇帝拉下馬」,而統治中國幾千年下來的君主專制制度。這是真的「天捅了個大洞。」它帶來的直接後果,至少兩個。
首先,中國的政治混亂的反動統治者。中國封建社會本來高大的,它是皇帝。它是在反動統治秩序賴以保持重心穩定的中心位於掌舵的絕對權威。革命突然斷了這個頭,就混淆了整個反動統治。在此之後,從元到蔣介石的燈籠形的舞台上一個接一個,但不能總是建立有序和穩定的一個統一的規則。不用說,一浪高過人民革命浪高過一浪,這是反動陣營裡面再也不能保持統一。它有很多的原因,以及革命在這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能否認的是,它為中國人民的革命開辟了道路。
二,中國人一直在思考一個大解放。皇帝,如果這是至高無上的,它的神聖性。今天可以被打倒,那麼還有什麼不能被懷疑的陳腐的東西不能打破?陳寫在五四運動「偶像破壞論」前夕,說:「王子也是他自己的偶像並沒有什麼神聖出奇的作用;感謝所有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命令全國各地,被稱為國家元首,一旦該國的亡,就像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但也是普通人比這更悲慘的,如君主的征服這個時候,作為如果一個泥塑木雕的偶像投糞缸,看他到底有什麼神奇的過人之處它,但這個和其他的偶像面前,未受污染的,很有些惡作劇;?看外國史書,這等偶像邪惡的東西是相當小的,「一旦思想打開門,這股思想解放?洪流奔騰向前,不可阻擋。雖然革命後,有時似乎政治局勢仍然很危險,但人們尋求一種新的,大膽的方式來拯救中國,再加上十月革命炮聲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聲音很快發展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
中國封建統治勢力,實在是太根深蒂固!推翻它,消滅它,絕不是一個革命運動或兩者的影響可以完成。革命當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它總是應該有一個明確的估計),但它是在歷史條件下,君主專制統治中國幾千年來關閉系統一舉,為以後革命打開了通道。這座具有紀念意義的表現,不值得我們熱烈好評一天嗎?
這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中的革命史上的地位,林伯渠同志今年的確如前所述,往往被低估。除了了解原因,也有這里的原因時代。雖然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但並沒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革命尚未成功」。這是事實,因此,我們黨領導階段的民主革命,許多同志強調的是經常的革命並沒有解決問題的這個根,激勵人們不斷進取無產階級的領導下,開拓,走向勝利。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這在當時是正確的。但在革命史上的偉大成就未來,它往往是來不及做出充分的估計,甚至是無意的忽視或貶低。林彪,橫沖直撞期間「四人幫」,左翼思想的傳播,肯定革命歷史功績,彷彿這將是資產階級粉飾了大罪。在這種情況下,革命的性質,更不用說做出公正的評價。
現在是時候了!從我們的革命已經有七年之久。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統治的中國,中國人已經被拆掉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也應該完全按照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歷史的真相,使一個更現實的評估!
⑥ 關於唐代的歷史論文2000字左右
盛唐氣象之我見
盛唐氣象在宋元明清時代是一個文學批評的專門術語,指盛唐時期詩歌的總體風貌特徵。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詩,指出盛唐詩的特徵是「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並對此在其詩話中多有闡述。以後明清詩論家承嚴羽之說,常把雄壯、渾厚二者(有時合稱雄渾)作為盛唐詩歌的風貌特徵,並稱之為盛唐氣象。後來林庚在論文《盛唐氣象》中,正式提出「盛唐氣象」一詞,後來也被指為盛唐時代的整體風貌。
盛唐氣象最主要指的是盛唐時代的詩歌。雄壯渾厚確是盛唐詩的風貌特徵。南朝以至初唐詩風,大抵綺靡柔弱,雕琢詞句,缺乏雄渾之氣,它被盛唐詩人揚棄了。盛唐以後的中晚唐詩,有的偏於平易柔弱,如大歷十才子、白居易、賈島、姚合等,缺乏雄壯;有的偏於雄健,如韓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險,缺乏渾成自然,所以雄渾確是盛唐詩區別於初唐與中晚唐詩的突出特徵。嚴羽最推崇盛唐詩,於盛唐詩中最推崇李白、杜甫兩大家。《滄浪詩話•詩評》稱道李杜等盛唐詩人詩「如金鳷〔鳷(zhī)傳說中的異鳥、大鳥)擘海,香象渡河」,是贊美其雄壯。嚴羽又強調詩歌應寫得渾然天成,不露文辭斧鑿痕跡,即所謂「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滄浪詩話•詩辯》),並認為盛唐詩在這方面表現突出。嚴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詩風,不但因為盛唐詩的確寫得好,還有其時代背景。宋代影響最大的江西詩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錘煉字句的篇章和韓愈、孟郊詩為學習對象,寫得瘦硬剛健而缺乏自然渾成之美。南宋後期流行的永嘉四靈詩派,取法賈島、姚合,氣局狹小,缺乏雄壯闊大的氣象。嚴羽竭力主張作詩應取法盛唐,寓有針砭當代詩風、補偏救弊之意。
盛唐氣象之所以被冠為一個「盛」字,不僅僅在於它經濟實力之強大,軍事武功之強盛,朝野政治之清明,律法制度之完善,更加在於它具有其他封建王朝所難以企及的文化張力。
文化張力是一種對外擴張外向,對內兼收並蓄,並且將外向與內蓄相互融合、促進,以外向為主的一種文化擴張力。同時,對內的兼收並蓄是為了更加的外向擴張。但是,張而不破。文化張力使得某文化將自己的文化觸角伸向其他文化,並將之轉變為內部文化,並不全盤外化。就像是《天龍八部》中的北冥神功,將別人的內力吸去化為己用,而自己的內力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文化也有這種吞噬吸納的作用。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伴隨著民族融合速度加快,漢族以自己的儒教文化為根基,逐步吸收外來文化並將之吸納轉換。其文化核心也在逐步多樣化。由獨尊儒術變成了儒釋道的有機組合,外圍又融入其它民族的文化,使得舊有的陳腐顢頇的漢文化轉為新漢文化。由內斂含蓄變為外放擴張,同時唐朝吸收的文化包括了北邊的匈奴鮮卑、西邊的柔然吐谷渾、東邊的高麗、南方的南越天竺,從而使得唐朝在文化在擴張時,兼容性加強。由於這種強有力的文化張力,讓唐朝的文化顯現出來一種獨特的氣質,就是極度外向。而外向的直接影響就是,從上到下,從里到外,讓唐朝人都顯現出來一種自信、雍容、大度、豪放、進取、無所畏懼和積極入世的心態。例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孟浩然「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岑參「丈夫三十無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銀磧山西館》。唐代的士人功名心極重,這種積極進取的心態,也就說明了唐代文化的張力之強大。
第二,是長江流域的開發並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
唐代與漢代不同,漢代也是盛世,但漢代的興盛只有黃河流域一個經濟中心,而支撐盛唐經濟的則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大經濟中心,並且此時長江流域的實力已遠勝於黃河流域。這一中國經濟構架大變化的過程也是發生在魏晉南北朝。。
經過東晉的百年經營,至南北朝時,長江流域的經濟已遠遠超過黃河流域,此後不管中國的政局如何變動,都不能撼動長江流域經濟中心的地位。隋朝建立後,政治中心北移,但文化中心南北分立,黃河流域文化從此不能獨占鰲頭。其內部文化的融合也在悄然進行。從庾信開始,我國的南北文化逐漸合流,交融。形成了恢弘的大唐氣度。而這種恢弘的氣度和文化張力,創造了有利於文化繁榮的環境,史學、音樂、舞蹈、美術等等,都顯現出來一種外放的氣質。南北的統一,使得唐朝擁有了強大的國力,在對外方面顯現出一種主動的、炫耀式的氣質。李白的詩歌,就是這種氣質的完美體現。盛唐兼容並包、恢弘大氣、開闊昂揚的氣象,數百年來為人所稱道。
總而言之,盛唐氣象的出現,是國力強大下的文化張力的體現,同時,由於產生的文化張力的足夠強大,使得士人的心態變得積極,而積極的心態又使得唐人在對外對內顯現出來的是一種不由自主的強勢的進取。而這種不由自主的強勢的進取,又使得唐人積極開拓他們的疆土,發展他們的經濟,強硬他們的外交,從而使得國力進一步強大。這樣形成的一個良性的循環,讓盛唐展現出來一種千年不滅的氣度——盛唐氣象。
⑦ 關於中國古代科技的論文2000字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已經誕生並日趨成熟了。關於漢字起源的歷史,基於現存的古代文獻記載和現已得到確認的考古發現,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而漢字起源的歷史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開端歷史,所以通常我們說中華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國的文字從出現至今,已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紀後期,在河南安陽,農民在耕地時偶爾發現了甲骨的碎片,他們把這些甲骨作為龍骨賣到葯房。1899年,古文字學家劉鄂在別人所服的中葯中,發現了這種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開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後期寫在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凶。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後驗證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徵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硃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的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復,近似於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金文
繼甲骨文之後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於這種文字多鑄於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鍾鼎文或青銅器銘文。至今所見最早有銘文的青銅器,為商代中期以後之物,銘文都很簡單,文字書體近似於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銅器銘文。金文還載於各種彝器、樂器、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載文數量最多。各種器物上的文字,較之甲骨文長且完整,字數少者數十字,多者數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載字二百九十一個。
大篆和小篆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隸書
隸書始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於秦始皇而被投入雲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凝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採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更為省簡、規范的文字,以便於書寫和鐫刻。由於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急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范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得以面世。
楷書
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楷書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書之名出於草率、草稿,楷書之名則反之。雖然篆書和隸書也有草寫者,以此而論,其工整者亦可謂之為"楷",但這里所說的楷書,是指自成一體、現在通用的"楷書"而言,如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的字等。關於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來的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鍾繇的「賀克捷表」的法度可稱為楷書之祖。鍾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今天的楷書,其筆畫端莊,是由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簡捷等脫化、演變而來的(註:章草指「用於章程文書之上者」,是由八分隸再簡約其點畫,以便於書寫之字體)。從三國時期鍾繇作「楷書」起,這種字體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准字體而為世人所喜愛。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是後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幾乎均用之。
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書趨於簡捷者。漢字發展到草書一體,已近完美無暇。唐朝之後,雖又出新體,即張旭之「狂草」,但狂草寫出來他人多不能識,只能作為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而失去了它作為記載和傳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鑒於此因,草書難以再向前發展。文字的發展只能另闢新徑,沿著新開辟的方向——印刷字體演進了。
象形字
象形字源於繪畫,容易辨認,易於區別。如「人、目、山、火、木、魚」等等。「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我國殷商時代的青銅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最早的漢字像畫的畫兒,如「月」字,多像彎彎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頭還有三個高高的山尖。
會意字
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組成的漢字,它的意義往往就是它包含的幾個漢字的意義組合成的。比如:「明」是由「日、月」兩個字組成的,因為「日、月」都是能發光、明亮的東西,所以,「明」也就是「光亮、明亮」的意思;像大家學過的「尖」也是如此,上面「小」,下面「大」,可不就是「尖」嗎?最有意思的,還要數「淚」字,它是由「水」和「目」兩個字組成,「目」中的「水」,就是眼淚。
形聲字
用形旁和聲旁組成的字,就叫形聲字。由於古今字音、字形的變化,今天形聲字聲旁的表音作用已十分有限,但適當利用這有限的作用還是必要的。因為漢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字形不能直接標示字音,除了需要依靠拼音字母來註明字音外,聲旁也可以幫助提供字音信息。
(這也是我的考試論文,有些事網上的,有些事我找的資料,有些是我自己的,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呵呵)
分享
評論 |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已經誕生並日趨成熟了。關於漢字起源的歷史,基於現存的古代文獻記載和現已得到確認的考古發現,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而漢字起源的歷史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開端歷史,所以通常我們說中華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國的文字從出現至今,已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紀後期,在河南安陽,農民在耕地時偶爾發現了甲骨的碎片,他們把這些甲骨作為龍骨賣到葯房。1899年,古文字學家劉鄂在別人所服的中葯中,發現了這種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開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後期寫在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凶。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後驗證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徵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硃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的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復,近似於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金文
繼甲骨文之後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於這種文字多鑄於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鍾鼎文或青銅器銘文。至今所見最早有銘文的青銅器,為商代中期以後之物,銘文都很簡單,文字書體近似於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銅器銘文。金文還載於各種彝器、樂器、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載文數量最多。各種器物上的文字,較之甲骨文長且完整,字數少者數十字,多者數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載字二百九十一個。
大篆和小篆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隸書
隸書始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於秦始皇而被投入雲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凝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採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更為省簡、規范的文字,以便於書寫和鐫刻。由於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急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范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得以面世。
楷書
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楷書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書之名出於草率、草稿,楷書之名則反之。雖然篆書和隸書也有草寫者,以此而論,其工整者亦可謂之為"楷",但這里所說的楷書,是指自成一體、現在通用的"楷書"而言,如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的字等。關於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來的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鍾繇的「賀克捷表」的法度可稱為楷書之祖。鍾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今天的楷書,其筆畫端莊,是由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簡捷等脫化、演變而來的(註:章草指「用於章程文書之上者」,是由八分隸再簡約其點畫,以便於書寫之字體)。從三國時期鍾繇作「楷書」起,這種字體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准字體而為世人所喜愛。
⑧ 歷史論文(2000字)
漢文化,是取代秦文化而在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它是西漢皇朝的政治統治在全中國確立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然後又隨兩漢(前206—220)的歷史進程進一步發展起來的。漢文化固然不是秦文化,但也不是楚文化。漢文化是全新的綜合性的新文化並非直接來源於單一的文化,而是繼承多種文化而形成的。無論較之秦文化還是楚文化,它都更為開放,更具兼融性,內容更為豐富,氣魄更為宏大。
據說,北宋蘇軾官翰林學士時,其幕下士曾以「柳郎中詞只合十八七女郎,執紅牙板,歌『
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來概括柳永、
蘇軾詞作的不同風格。那麼,我們能不能舉出一些最能代表秦文化、楚文化和漢文化不同風格的事物來呢?
「文化」一詞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因此,對它的使用,必須十分嚴謹而慎重。
說到「秦文化」,必須認識,其意義是多重疊合的。它本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圍大致上是今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甘肅一帶。它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於西部的諸侯國秦國的領地內。它又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許多世紀,達到頂峰,有一個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以政治統一為背景的全國性的文化——這就是秦朝文化。
春秋、戰國期間秦國的佔領范圍不斷擴大(到公元前3世紀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隨著秦的軍事征服、勢力擴張、人員遷動,秦文化所影響和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
在這樣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中,秦文化對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
到秦朝完成統一,實現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進而又採取許多措施鞏固和發展統一,包括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識地統一思想、文化,以至於「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
·禮書》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2],這是說,秦朝對六國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兼容
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確定的原則是不師古,不崇經,以法為治,以吏為師。推行這些政策的極致,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野蠻舉措,予文化以嚴重的摧殘,對思想和學
術自由更是沉重的打擊。因此,秦文化對於中原傳統文化又並非主要是「依古以來典法行之
」。
由於秦朝統治的時間很短,其目的在於統一思想文化的政策並未來得及完全實施,亦未取得預期的成效。與此同時,秦文化也未能在政治統一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其他文化予以充分
吸收和消化。因此,在秦朝統一的短時期內,秦文化並沒有和東方六國文化融為一體,其作為全中國的主導文化的地位,也沒有來得及完全得以確立。在原屬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區內,
各區域文化繼續表現著它們的特色和活力。
隨著秦政權的被推翻,秦文化所依倚的政治支柱倒折了,秦文化也由文化融合的主體變為客體,其作為全中國統治文化的短暫時期也就宣告結束。不過,在代之而起的漢代,秦文化的
要素繼續存在,而且還保持著強有力的影響。「自秦以後,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
」[3]。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大一統國家觀念的基礎,也就是奠
定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基礎。秦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建樹、對後世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應當說是它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