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外插畫歷史
插畫藝術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從世界最古老的插畫洞窟壁畫到日本江戶時代的民間版畫浮世繪,無一不演示著插畫的發展。
插畫最先是在十九世紀初隨著報刊、圖書的變遷發展起來的。而它真正的黃金時代則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首先從美國開始的,當時剛從美術作品中分離出來的插圖明顯帶有繪畫色彩,而從事插圖的作者也多半是職業畫家,以後又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影響,從具象轉變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畫又重新回到了寫實風格。
中國最早的插畫是以版畫形式出現的,是隨佛教文化的傳入,為宣傳教義而在經書中用「變相」圖解經文。目前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版畫作品,唐肅宗時刊行的《陀羅尼經咒圖》。刊記確切年代的則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剛般若經》中的扉頁畫。
到了宋、金、元時期書籍插畫有了長足的進步。應用范圍擴大到醫葯書、歷史地理書、考古圖錄書、日用網路書等書籍中,並出現了彩色套印插畫。明清時期,可以說古代插畫藝術大發展時期,全國各地都有刻書行業。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插畫的形式大體有以下幾種:卷首附圖、文中插圖、上圖下文或下圖上文、內封面或扉頁畫和牌記等。
(1)歐洲插畫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插畫現狀插畫最發達的地方:美國是插畫市場非常發達的國家,欣賞插畫在社會上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方面有大量獨立的插畫產品在終端市場上出售,比如插畫圖書、雜志、插畫賀卡等等。另一方面插畫作為視覺傳達體系平面設計、插畫、商業攝影的一部分,廣泛地運用於平面廣告、海報、封面等設計的內容中。
插畫在日本、韓國、香港和台灣:眾所周知,日本的商業動漫已經有了龐大的市場和運作隊伍。而動漫是插畫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在CG技術Computer Graphics,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進入插畫領域之前,靠手工繪制的動畫就已經成了日本的朝陽產業。今天的年輕一代則越來越傾向於使用電腦數碼技術。
而在韓國,隨著近幾年游戲產業攀升為國民經濟第二大支柱產業,插畫尤其是數碼插畫異軍突起,用數碼插畫設計出來的游戲人物隨著韓國游戲在中國的普及而贏得了更大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香港和台灣的插畫設計師還在尋找著屬於自己的產業之路,盡管他們的作品都有著明顯的學步日本的痕跡。
插畫教育:北京印刷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廣播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院校,都在近兩年開設了插畫或與插畫相關的專業,但是教學內容往往只包括出版物插圖而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商業插畫。
但在國外,插畫教育和市場的結合很緊密。很多知名的插畫師都是各個大學的客座教師,他們把最時尚最前沿的商業意識帶到學校。今天通行於國外市場的商業插畫包括出版物插圖、卡通吉祥物、影視與游戲美術設計和廣告插畫4種形式。
Ⅱ 插圖的發展史
插圖是運用圖案表現的形象,本著審美與實用相統一的原則,盡量使線條,形態清晰明快,製作方便。插圖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語言,其設計在商業應用上通常分為人物,動物,商品形象。
人物形象:插圖以人物為題材,容易與消費者相投合,因為人物形象最能表現出可愛感與親切感,人物形象的想像性創造空間是非常大的,首先,塑造的比例是重點,生活中成年人的頭身比為1:7或1:7.5,兒童的比例為1:4左右,而卡通人常以1:2或1:1的大頭形態出現,這樣的比例可以充分利用頭部面積來再現形象神態。人物的臉部表情是整體的焦點,因此描繪眼睛非常重要。其次,運用誇張變形不會給人不自然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能夠使人發笑,讓人產生好感,整體形象更明朗,給人印象更深。
動物形象:動物作為卡通形象歷史已相當久遠,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動物成了人們的寵物,這些動物作為卡通形象更受到公眾的歡迎。在創作動物形象時,必須十分重視創造性,注重於形象的擬人化手法,比如,動物與人類的差別之一,久是表情上不顯露笑容。但是卡通形象可以通過擬人化手法賦予動物具有如人類一樣的笑容,使動物形象具有人情味。運用人們生活中所熟知的,喜愛的動物校容易被人們接受。
商品形象:是動物擬人化在商品領域中的擴展,經過擬人化的商品給人以親切感。個性化的造型,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加深人們對商品的直接印象,以商品擬人化的構思來說,大致分為兩類:
第一類為完全擬人化,即誇張商品,運用商品本身特徵和造型結構作擬人化的表現。
第二類為半擬人化,即在商品上另加上與商品無關的手,足,頭等作為擬人化的特徵元素。
以上兩種擬人化塑造手法,使商品富有人情味和個性化。通過動畫形式,強調商品特徵,其動作,言語與商品直接聯系起來,宣傳效果較為明顯。
插圖畫家經常為圖形設計師繪制插圖或直接為雜志、報紙等媒體配畫。他們一般是職業插圖畫家或自由藝術家,像攝影師一樣具有各自的表現題材和繪畫風格。對新形式、新工具的職業敏感和渴望,使他們中的很多人開始採用電腦圖形設計工具創作插圖。電腦圖形軟體功能使他們的創作才能得到了更大的發揮,無論簡潔還是繁復綿密,無論傳統媒介效果,如油畫、水彩、版畫風格還是數字圖形無窮無盡的新變化、新趣味,都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完成。數字攝影是攝影的最新發展。攝影師用數字照相機拍攝對象或通過掃描儀將傳統的正片掃描進電腦,然後在電腦屏幕上調整、組合、創作新的視覺形象,最後通過膠片記錄儀輸出正片或負片。這種新的攝影技術完全改變了攝影的光學成像的創作概念,而以數字圖形處理為核心,又稱'不用暗房的攝影'。它模糊了攝影師、插圖畫家及圖形設計師之間的界限,現今只要有才能,完全可以在同一台電腦上完成這三種工作。
插圖類型
插圖在大多數廣告中比文案占據更多的位置,它在促銷商品上與文案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招貼廣告中,插圖甚至比文案更重要。
插圖在廣告中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注功能,看讀功能和誘導功能。吸注功能主要是指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美國廣告界有人發明插圖的"閱讀最省力原則"即看一眼廣告比不看它也費不了多大勁的原則。他假設他的消費者從心理上對一切廣告都感到厭煩,而在無意看廣告時突然看到了廣告,廣告上的精彩插圖使消費者忘掉了他不是來看廣告的,就像愛麗思掉進了兔窩那樣地跌入深淵,而在深淵里消費者卻發現了真理,進而按真理去行事。這就是你應怎樣讓消費者跌下去後又跟著你爬上來的辦法。插圖的看讀功能則主要指快速,有效地傳達招貼廣告的內容。最好的招貼廣告插圖應是簡潔明了。便於讀者抓住重點的插圖。國外有一些廣告插圖家通過"藏文法"來測試廣告插圖的表達能力,即把廣告的正文和標題等掩蓋起來,讓讀者只見插圖,看其能否了解廣告所要表達的內容,好的插圖往往有三秒鍾見效的力量。插圖的誘導功能指抓住消費者心理反應,把視線引至文案。好的插圖應能將廣告內容與消費者自身的實際聯系起來,插圖本身應使消費者迷戀和感興趣,畫面要有足夠的力量促使消費者進一步想要得知有關產品的細節內容,誘使消費者的視線從插圖轉入文案。
插圖表現的形象有產品本身,產品的某部分,准備使用的產品,使用中的產品,試驗對照的產品,產品的區別特徵,使用該產品能得到的收益,不使用該產品可能帶來的惡果,證詞性圖例等等。表現方法主要有攝影插圖,繪畫插圖(包括寫實的,純粹抽象的,新具象的,漫畫卡通式的,圖解式的等)和立體插圖三大類。攝影插圖是最常用的一種插圖,因為一般消費者認為照片是真實可靠的,它能客觀的表現產品。作為招貼廣告的攝影插圖與一般的藝術攝影之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要盡量表達商品的特徵,擴大產品的真實感,而藝術攝影為了追求某種意境,常將拍攝對象的某些真實特徵作藝術性的減弱。作為招貼廣告用的攝影插圖最好用120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來進行拍攝,根據不同題材要求,還要配備一些常用的鏡頭,如廣角鏡,長焦鏡,微距鏡以及近攝鏡等。招貼的攝影插圖創作一般採用彩色反轉片,以保證印刷製版的質量。
攝影插圖的製作大多數在室內進行,背景需要人工布置,以烘托主攝體,要備用的的襯景材料包括呢絨,絲絨,布,紙等,當然還可大膽試用目前市面已出現的牆布,毛麻料等,有條件的還可採用幻燈背景,它們的優點是可不受時間,地點,氣候的影響,達到廣告創意的要求。
繪畫插圖多少帶有作者主觀意識,它具有自由表現的個性,無論是幻想的,誇張的,幽默的,情緒的還是象徵化的情緒,都能自由表現處理,作為一個插畫師必須完成消化廣告創意的主題,對事物有較深刻的理解,才能創作出優秀的插畫作品。自古繪畫插圖都是由畫家兼任,隨著設計領域的擴大,插畫技巧日益專門化,如今插畫工作早已由專門插畫家來擔任。
繪畫插畫中用得最多的技法是噴繪法,這是一種利用空氣壓縮機的空氣輸送,將顏料透過噴筆來作畫的技法。它的特點在於沒有一般繪畫所造成的筆觸,且畫面過渡自然,應用價值極高。
繪畫插畫中,漫畫卡通形式也很多見。漫畫卡通插圖可區分為誇張性插圖,諷刺性插圖,幽默性插圖及詼諧性插圖四種。誇張性插圖抓住被描述對象的某些特點加以誇大和強調,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加強表現效果。諷刺性的插圖一般用以貶斥敵對的或落後的事物,它以含蓄的語氣譏諷,以達到否定的宣傳效果,幽默性的插圖則是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訛和不通情理之處,從而引人發笑,從笑中領悟到一些事理;詼諧性插圖則使廣告畫面富有情趣,使人在輕松情境之中接受廣告信息,在愉悅環境之中感受新概念,並且特別難以忘卻。
繪畫插圖中的圖解形式(diagrams)則是一種極適合用來表現復雜產品的插圖形式,如新式家用電器的操作程序,某新式食品的烹飪方法,家用組合器具的安裝,兒童積木的各種搭配形式等都可以用連續數幅圖解形式的插圖來向讀者介紹正確的操作步驟。
立體插圖是應用於招貼廣告中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插圖形式,目前在國內還較少見,但從國際上招貼廣告發展來看,已是必然趨勢。它的製作方法是:根據廣告創意先做一件立體構成形式的作品,再拍成照片,用於招貼廣告畫面中。這就要求招貼設計師和插畫師不僅要有較好的平面設計能力,還要具備扎實的立體構成基礎。立體插圖的另一種方法就是以描畫來表現出立體形象,是在二維紙面上表現出的三維空間的幻象。總之,現代插畫已不再局限在二維表現空間范圍,僅靠二維表現技法已不適應現代插畫設計的要求。
Ⅲ 插畫的歷史(簡介)
《辭海》對「插畫」的解釋是:「指插附在書刊中的圖畫。有的印在正文中間,有的用插頁方式,對正文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作用。」這種解釋主要是針對書籍插圖作為的定義,是一種狹義的定義。
中國最早的插畫是以版畫形式出現的,是隨佛教文化的傳入,為宣傳教義而在經書中用「變相」圖解經文。
歐洲的插畫歷史與我國相似,最早也是運用於宗教讀物之中。後來,插畫被廣泛運用於自然科學書籍、文法書籍和經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之中
這種插畫是電腦設計的,而且肯定是80年代之後的
插畫有名的可能有:
[美國]伯克利·布雷思德
Christina Bretschneider[德國]
Calef Brown[美國]
Jan Brett[美國]珍·布瑞德
Linda Bronson[美國]
Alison Bartlett[英國]
Bob Barner[美國]
Riikkas[芬蘭]
Kei Kobayashi[日本]雕椦丂宯
123klan(Scien VS Klor)[法國]希昂與克洛爾
Quentin Blake[英國]昆丁·布萊克
Tomie Depaola[美國]湯米·狄波拉
Eric Carle[美國]艾瑞·卡爾
Rebecca Dautremer[法國]海貝卡·朵特梅
Cristiana Cerretti[義大利]
Joe Cepeda[美國]喬·塞丕達
...
這個太多了,但從這幅畫下手有點難耶,而且同一個作者不同事情不同心情的作品採用的形式也會不同啊
Boris Vallejo好像畫機動類的插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