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故宮的歷史價值是什麼
以故宮來的古建築來說,它是世界文源化遺產,是世界上現存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每年有七八百萬遊客來此駐足觀賞。但故宮不是一般的古建築,它是皇宮,不僅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而且承襲了中國古代宮殿的傳統形式、典制規范,在總體布局上最接近「左祖右社,面朝後市」、「五門三朝」等封建禮制,在建築設計上反映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如天人合一)、倫理思想(如皇權至上)、美學思想(如壯麗崇威、平衡對稱)以及陰陽五行學說,就是它採用的顏色也很有講究。不僅如此,這些建築物不只是個「空殼」,與故宮博物院的100多萬件清宮舊藏密不可分。又由於明清24個皇帝曾在此登基執政,490年間中國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就在此發生,其千門萬戶、一草一木都有豐富的內涵,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因此,要真正認識故宮古建築的價值,就不是很容易的了。 對故宮及其藏品的價值的認識,即使是故宮博物院的研究人員也是在不斷加深的
B. 為什麼說故宮及收藏是中華文明的象徵與典範
這句話好象不那麼准確,因為除了故宮及其收藏,天下能彰顯中華文明的東西還有很多,諸如長城、兵馬俑等等。
C. 故宮的歷史 故宮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從故宮學的視野看待故宮,不僅認識到故宮古建築、宮廷文物珍藏的重要價值,而且看到宮廷歷史遺存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古建築、文物藏品、歷史遺存以及在此發生過的人和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文化整體。這一認識是故宮學得以產生的重要依據,也有利於進一步挖掘故宮的歷史文化內涵。
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使人們對故宮古建築價值的認識有了深化。故宮所代表的是已經成為歷史的文化,而且有著宮廷文化的外殼,同時它卻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文化,經過了長時期的歷史篩選和積累,當然不能簡單用「封建落後」來概括。故宮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對立的,而是有機的統一,相得益彰。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D. 故宮的意義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城發展史上現存的唯一實例和最高典範,在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上代表了中國古代官式建築的最高水平。故宮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時國家的政治中心、封建權力的中樞所在地,是歷史的縮影,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結晶,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見證與載體。他用大量的圖片展示了故宮里精美的館藏。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極少數同時具備藝術博物館、建築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宮廷文化博物館等特色並且符合國際公認的「原址保護」、「原狀陳列」基本原則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在弘揚中華文明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重點介紹了在抗日戰爭期間,大量文物南遷,我國人民為保護「國寶」,保護國家傳統文化所付出的艱辛及做出重大貢獻的史實。
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都在弘揚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兩岸故宮文物藏品之間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是由文物內涵以及歷史原因決定的。還介紹兩個故宮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情況,說故宮學是兩岸故宮博物院長期交往的內在動力。
說故宮收藏顯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一條綿延不斷的歷史長河。中華民族綿延不斷的歷史文化在故宮的各類文物藏品里均得到充分的印證。
E. 故宮在古代建築史上有什麼歷史意義
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城抄發展史上現存的唯一實例和最高典範,在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上代表了中國古代官式建築的最高水平。故宮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時國家的政治中心、封建權力的中樞所在地,是歷史的縮影,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結晶,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見證與載體。他用大量的圖片展示了故宮里精美的館藏。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極少數同時具備藝術博物館、建築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宮廷文化博物館等特色並且符合國際公認的「原址保護」、「原狀陳列」基本原則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在弘揚中華文明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重點介紹了在抗日戰爭期間,大量文物南遷,中國人民為保護「國寶」,保護國家傳統文化所付出的艱辛及做出重大貢獻的史實。
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都在弘揚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兩岸故宮文物藏品之間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是由文物內涵以及歷史原因決定的。還介紹兩個故宮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情況,說故宮學是兩岸故宮博物院長期交往的內在動力。
說故宮收藏顯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一條綿延不斷的歷史長河。中華民族綿延不斷的歷史文化在故宮的各類文物藏品里均得到充分的印證。
F. 故宮歷史
1、名稱考義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
2、營建原則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築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
3、建造過程
北京本來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難之役以後,永樂元年(1403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稱,燕京北平是皇帝「龍興之地」,應當效仿明太祖對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明成祖於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稱為「行在」。
4、明朝時期
故宮建成後,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歷史,包含了帝後活動,等級制度、權力斗爭、宗教祭祀等。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竣工。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
5、清朝時期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但李自成很快被清軍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五月初二,清軍進入北京,紫禁城被清軍接管。
6、民國時期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紫禁城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按照那時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即「後寢」部分。侍衛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舊」等條款。
7、現代狀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博物院現存文物150萬件(套)。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辟為「故宮博物院」。
(6)故宮博物院成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故宮的建築布局:
1、整體格局
故宮位於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據《周禮·考工記》中所載:「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原則,建築在北京城南北長八公里的中軸線上,南北取直,左右對稱。如今故宮左前面的勞動人民文化宮,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廟;右前面的中山公園是皇帝祭祀土神和穀神的社稷壇;前面有朝臣辦事的處所;後面有人們進行交易的市場。
2、外朝分布
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三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鍾鼓齊鳴,極盡皇家氣派。
3、故宮內廷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故宮
G. 修建故宮的歷史意義
一 在故宮現有的150萬件文物中,論其時代,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宋元明清直至近現代;論其范圍,囊括了古代中國各個地域的文明精華;論其民族,包容了漢族和古代許多少數民族的藝術精粹;論其類別,我們藏有25大類、69小項文物。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故宮博物院的各類藏品中都能一一得到充分的印證。
二 另外,故宮最為人們矚目的皇家建築,也是文化整體里的一部分。故宮的建築群包括了政治、宗教、祭祀、文化、家居、休閑、娛樂等各種功用,它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藝術成就和營造水平,甚至可以說是古代東方建築的典範之作。一條中軸線、金色的琉璃瓦、朱紅的高牆,故宮的一磚一瓦都將皇權、禮制的語言鑄造在其中。故宮的建築是以凝固的形態,留住了歷史的精神氣質。
三除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國璽外,還有御用的各種閑璽。例如,《石渠寶笈》中記載的書畫都不按我們現在的分類,而是按文物在何處擺放記錄的。因此,宮中收藏的、經過皇帝御覽欣賞過的書畫作品上,大多鈐有俗稱的「殿座章」:藏於乾清宮的,加「乾清宮鑒藏寶」,收藏於養心殿、重華宮、御書房的也是如此。再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三希堂」,其中的三件書法作品,就和這個「堂」密不可分。文物要結合歷史地理背景研究,離開了這個歷史環境,研究就深入不了。
H. 北京故宮的歷史以及歷史價值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它坐落於北京市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14年(公元1407—1420年)時間建成的。
歷史價值有:北京故宮有35萬件,一級品1100多件,二級品約5.6萬件,還有上世紀以來在全國110多個窯口所採集的3萬余片陶瓷標本。
北京故宮藏歷代銅器1.5萬余件,其中先秦青銅器約1萬件,有銘文的1600餘件,這三個數量均佔中外傳世與出土數量總和的1/10以上,是國內外收藏中國青銅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8)故宮博物院成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故宮四面環有高10米的城牆,城牆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故宮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布局嚴謹,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委員會評價: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I. 故宮有何特殊的政治意義
專訪:故宮半壁在台北
2003-1-9 環球時報
歷史的因緣際會,造成了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對於大陸絕大多數民眾來說,台北的故宮博物院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久聞其名,陌生是至今不能親歷。那麼,現在就允許記者帶您走一遭台北故宮。
游台北故宮不用解說員
台北故宮位於台北市郊外雙溪,佔地1200畝,1962年動工興建,1965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那天落成,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中山博物院」。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的形式,採取中國宮廷式的設計風格,碧瓦黃牆,雕欄玉砌,在青山掩映之下,顯得格外典雅壯麗。
來到台北故宮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頗有氣勢的六柱牌坊,上有孫中山先生手跡「天下為公」四字。拾級而上,在平台處可見刻有「博愛」二字的銅鼎。再上去,就是「故宮博物院」了。台北故宮的門票是成人100元新台幣(下同,4元新台幣相當於1元人民幣),軍人、警察、學生憑證優惠價50元,6歲以下兒童及65歲以上台灣民眾免費,20人以上團體優惠價是80元。此外在門口,你押一個有效證件再花100元,就可以租一個語音導覽器,這樣你不用解說員,到時候只要輸入你眼前文物的編列序號,導覽器就會告訴你這件文物是從哪裡來的,哪個朝代的,有什麼用場以及奧妙在哪裡等。
藏品極其豐富,主題展覽更是膾炙人口
台北故宮的文物源於當年北京故宮和當年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後來還有一些接收、捐贈和收購等,主要收藏著宋、元、明、清等歷代宮廷的瑰寶,現有器物近7萬件,包括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琅器、文玩等;書畫近1萬件,包括書法、繪畫、織綉等,圖書文獻最多,近57萬件,包括四庫全書和善本圖書等等。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而又以翠玉白菜、肉形石最受遊客矚目,成為台北故宮的招牌。台北故宮這么多的文物,如果3個月換一次展品且不重樣,大約可供展100年。
限於展出場地,台北故宮每次僅能展出各類文物1700餘件,定期或不定期更換。長期展出的有商周青銅器、漢至五代陶器、宋元明清瓷器、中國歷代玉器等。所以,面對琳琅滿目的展出內容,選定一個主題慢慢玩味遠比走馬觀花收獲更豐,若想要仔細欣賞每一個展覽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參觀。比如宋代的書畫,可以親眼一見「蘇、黃、米、蔡」及宋徽宗的墨寶,足以讓人留連忘返。看完全部真跡後,你還可以靜下心來,坐在小小的影院里,仔細欣賞經過翻拍放大處理後的書畫的局部輪廓,加上古雅的樂曲和通俗的解說,宋代書畫之美早已瞭然於胸。
當然,台北故宮不定期推出的主題展覽更是膾炙人口。比如「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畫特展」,共展出唐、宋、明、清各個朝代的茶器、茶書等共197組件,讓人系統地領略了中國文化特有的論茶典籍、品茶情境和飲茶器皿。為了讓展覽更具完整性,台北故宮特意從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借來了唐代和宋代的茶器。整個展覽的布置也是獨具匠心,就像江南的一個茶館,粉牆黛瓦,漏窗、修竹,清泉汩汩而出。
記者有幸看到了2002年的年度大展———「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這個展覽匯集了許多珍貴的文物,有些甚至是首次公開面世。其中乾隆皇帝與孝賢皇後大婚時的畫像,是義大利傳教士、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所作,現藏於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為了此次展覽特地去商借的。同時借來的還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乾隆南巡圖》,此外還展出了兩幅台北故宮限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米芾的《蜀素帖》,僅展出40天。在近200組件的展品中,有一幅美麗的戎裝女子畫像引起人們的好奇,這是一幅西洋油畫,據傳是「香妃」畫像,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由於畫卷時間長遠,卷軸下方的簽名已無從知曉。不過,這倒是給文藝作品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大可以再「戲說乾隆」。利用豐富的館藏,台北故宮每年舉行一次大展,2001年的主題是成吉思汗,2000年是宋代文物展。
參觀完台北故宮,遊客還可以到四樓的「三希堂」品茗談心,小憩片刻。這個「三希堂」仿清乾隆皇帝的養心殿而設,除了展示王羲之的真跡外,四根樑柱上還掛著唐朝陸羽《茶經》的局部放大照片。當然,欣賞了古字器玩之後,最後還可以到復製品供應中心選購紀念品,帶回家慢慢賞玩。
兩岸故宮各有千秋
兩岸都有故宮,它們都以清室宮廷收藏為基礎,在追溯博物院的歷史時,也都將1925年的開院視作各自誕生的標志。有人說北京故宮「有故宮,沒文物」,台北故宮「有文物,沒故宮」,也有人說遷台的文物僅占原南遷文物的1/4,台北故宮根本不能與北京故宮相比。實際情形到底如何呢?兩個故宮,記者都多次到過,這次又特別采訪了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與他交換了一些看法。平心而論,兩岸故宮是各有千秋。
要說書畫,台北故宮的宋畫達943幅。此外,還有西周時代的青銅器300多件,其中一半刻有銘文,都是傳世珍品,比如毛功鼎,腹底有3行497個字,十分罕見,至今仍是西周青銅器銘文數目之冠。瓷器中精品更多,宋瓷中的汝窯,清瓷中的古月軒,90%都在台灣,這也是台北故宮最值得誇耀的收藏之一。
台北故宮65萬件藏品堪稱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但北京故宮超過100萬件的珍藏同樣無可匹敵。新中國成立後,溥儀出宮前流失的精品如《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游春圖》等基本都收回故宮,幾年前更以千萬巨款收購了流落民間的懷素狂草《食魚帖》。此外,由於對文物的評價當時與現在有很大不同,使得像宗教文物,特別是清王朝以後藏傳佛教文物等當時都沒有被國民黨拿走。此外限於當年的運輸能力,皇帝寶座太大,傢具太大,無法搬運,使很多珍貴的明清傢具至今還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而最不能忽視的是,北京故宮美輪美奐,本身就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和偉大文物。
歷史的原因,造成海峽兩岸至今還處於分離狀態,而作為中華瑰寶的文物有些也分離在兩岸故宮博物院中。比如「三希」中的二希藏於北京故宮,另一希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則藏於台北故宮。其他如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其實只是它的前半卷,後半卷今藏台北故宮。
台北故宮的文物如何防盜,又是如何編號的
台北故宮有仿古的展室展廳,同時又伴有現代化的展覽手段和展覽條件。當然並不只是硬體,其他如文書檔案的整理、開發、利用也很好,特別是向社會提供一些檢索和服務,真正起到了一個博物館深層次的作用。在文物的保護方面,台北故宮尤為盡心。
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告訴記者,新知識和科技的運用首先可以使文物免於火、盜而萬無一失,其次可使文物需要的溫度和濕度有充分保障,再就是能使藏品庫房的管理更加周密完備。按照台北故宮的規定,庫房開啟、關閉,須由分持電腦鎖卡片和普通鎖鑰匙的職員2人、工友1人同行,配合電腦控制中心完成作業。進出人員需要填寫庫房日記,並經電腦通過閉路電視錄像。開啟文物箱件,也需要工作人員2人、工友2人在場。非公務或非經核准,外人不能進庫房,包括院長本人。入藏庫房的文物,均需要經過熏蒸殺菌處理。
有意思的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匣和畫軸與北京故宮的一模一樣,質地顏色以及入庫程序等,兩岸故宮也都非常統一。
那麼,台北故宮這么多文物是怎麼編號的呢?故宮文物最早的編號方式,是以宮殿為單位,給予《千字文》一字為代號,如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給「天」,皇後居住的坤寧宮給「地」,然後登記宮殿內陳設的文物,順序再給以流水號。大家一定好奇,想知道編號「天」字第一號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寶貝?大概誰也想不到,它竟是乾清宮內一個踏腳的木門墩,因為這是進門第一眼看到的東西,於是編列為第一號。這套千字文編號,台北故宮一直在延續使用。
擔心被要求「物歸原主」,台北故宮文物未能在大陸展出
至於兩岸文物交流和兩岸文物界的人員互訪,還是近10年的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兩岸文物交流也基本上是單向的。
台北故宮自1999年開始向大陸借展文物,當年為「三星堆傳奇」特展及「漢代文物大展」向大陸商借了「馬王堆漢墓」和「南越王墓」文物赴台,曾引起很大轟動。2001年,「天可漢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中赴台展出的陝西省唐代文物來自12家文物單位,共120組件,種類包括金銀、銅鐵、玉石水晶、瑪瑙和陶瓷等。至於台北故宮文物何時可赴大陸展出,當地的輿論一般認為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辦理「司法免扣壓」手續,主要是有人擔心台北故宮文物赴大陸展出,會被要求「物歸原主」;二是展室符合「恆溫、恆濕」的要求,這些可稱之為技術條件。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了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精粹,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光輝。這里每年接待參觀者約200萬人次,名列台灣地區主要觀光點接待人數的前3名。隨著參觀者的增多,當年規劃的正館及附屬服務設施,包括展覽場所、公共空間及周邊道路、交通、停車設施等等都已無法滿足需求,尤其難以應付每天高達1.2萬—1.5萬的參觀人潮。為了有效改善狀況,台北故宮制定了總投資高達4億元新台幣的改造計劃,預計將於2003年3、4月開工,2003年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