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遙感技術發展概況
我國的遙感技術起步較晚,系統的遙感技術發展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主要是引進原蘇聯常規航空攝影技術,進行了大面積航空攝影,並開始航測成圖和航空像片的綜合利用(主要是進行森林資源調查和資源開發)。到了60年代航空攝影與航空像片的應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廣泛應用於森林資源抽樣調查、成圖,環境質量調查和評價,部分受災調查、監測中。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遙感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開始引進和研究現代遙感技術,一方面是從國外購進一批陸地衛星影像和少量儀器設備,開展圖像的解譯應用工作;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我國自己的遙感研究工作,建立了地面接收站,發射了一系列對地觀測衛星(表1-1)。1970年我國成功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88年中國首次成功發射了試驗型氣象衛星風雲一號A星。此後,陸續發射的風雲一號B星、C星、D星,風雲二號A星、B星,直至2004年發射的風雲二號C星,我國已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風雲氣象衛星系列,這對我國氣象事業的現代化,以及工農業生產、航空、航海、森林防火、環境監測和軍事應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999年我國第一顆以陸地資源和環境為主要觀測目標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01)發射成功,結束了我國沒有較高空間解析度傳輸型資源衛星的歷史,此後又於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相繼發射了三顆資源二號衛星(CBERS-02),為我國農業、林業、水利、海洋和國土資源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准確的遙感數字圖像和光學圖像產品。海洋方面,我國正在建立獨立的海洋衛星系列,並於2002年發射了第一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在對地觀測小衛星方面,2005年發射的「北京一號」(北京-1)是一顆具有雙遙感器的對地觀測小衛星,它能定期提供覆蓋北京市的遙感影像,為北京市城市規劃、生態環境監測、重大工程監測、土地利用監測,提供及時、可靠和優質服務,並曾直接服務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
表1-1我國的遙感衛星系列
在感測器的研究上,我國已成功研製了多光譜相機、多光譜掃描儀、紅外掃描儀、微波輻射計、激光測高儀、合成孔徑側視雷達等各種類型的感測器,彩色合成儀和密度分割儀,數字圖像處理系統也研製成功;在遙感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上,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等部門陸續成立了遙感研究、教育機構,從事理論研究和應用工作,設置了專門培養遙感技術人才的遙感專業和學科,許多專業開設了遙感課程,國家成立了空間科學技術委員會和遙感中心,組織、領導和協調全國的遙感工作,積極開展與國外的技術與人才交流。
② 我國遙感技術的發展狀況
我國經過「八五」,「九五」的攻關研究,RS、GIS和GPS的綜合配套發展能力開始形成,為3S走向實用奠定了基礎。在應用方面, 3S技術已在國家的經濟建設中,尤其在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評估和資源調查等方面,為國家領導人和各級政府部門提供了大量科學的宏觀輔助決策信息,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在技術應用逐步由國家行為向產業行業的轉化過程中,有力地推動了國土、農業、林業等部門對這些新技術的認同和採用,越來越多的部門,已經正在將這些技術擺上部門業務化應用的日程,成為主管部門執法或制定產業政策、規范及行業技術改造的重要依據之一。
遙感技術集中了空間、電子、光學、計算機通信和地學等學科的最新成就,是當代高新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遙感技術的發展,將在未來15年將人類帶入一個多層。立體。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對地觀測的新時代。各種高、中、低軌道相結合,大、中、小衛星相互協同,高、中、低分辯率互補的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將能快速、及時地提供多種空間分辯率、時間分辯率和光譜分辯率的對地觀測海量數據。
1.建立了國家級資源環境宏觀信息服務體系
該服務體系包括以中國1:25萬土地利用數據為核心的國家資源環境空間資料庫,二個部級服務系統,三個省級示範系統及五個縣級服務系統,珠江三角洲地區「4D」(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正射影像庫 DOQ,數字專題地圖庫DRG和數字專題信息DTI)技術系統以及全國資源環境信息技術系統。
2.建立了災害遙感監測評估業務運行系統
該系統由三部分組成:災害宏觀動態監測系統、機載SAR數據實時傳輸系統、洪澇災害測評估系統。 洪澇、乾旱。林火和雪災的宏觀動態監測與評估系統,已具備針對中國范圍內發生的洪澇、乾旱、林火和雪災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宏觀動態監測和成災區的區域覆蓋評估的能力;系統通過網路通信同其它子系統實現產品傳送和數據共享,並以VSAT和INTERNET網路通信方式向應用部門提供防災減災信息服務。 3.建立了海洋環境立體監測體系
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我國天然海域達48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 18000公里。海洋及海岸帶擁有豐富的資源,有12個省(市、自治區)處於沿海地帶,全國50%的大城市,40%的中小城市也在這個地帶,國民經濟總值的60%來自沿海地區。因此,建立海洋環境監測體系是我國一項戰略目標。在「九五」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支持下建立的海洋環境立體監測體系主要包括:近海環境自動監測技術、高頻地波雷達海洋環境監測技術。海洋環境遙感監測應用技術、系統集成技術以及示範試驗等。
③ 遙感科學和遙感地質學的發展歷史與發展前景
(一)遙感科學發展的幾個階段
遙感科學是從航空攝影測量逐步演變發展起來的,是通過一些高科技軍事偵察技術的解密和轉向民用而成長起來的。遙感科學的發展歷史通常分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早期階段,此階段實際上是航空攝影階段;1937-1960年的中期階段,其標志是成像技術從航空攝影發展到電視、掃描、雷達等多種方法,成像取得的資料應用從軍事偵察及民用攝影測量推廣到民用各個行業;第三階段即60年代以後,可以用下列幾點表明遙感技術已擺脫單一航空攝影成像,發展成為遙感科學。其標志是:①民用航天技術出現,尤其是美國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民用航天遙感階段的開始,使遙感的定時、定位觀測與對比解譯,在技術上成為可能,經濟上變得合算,並使人類對地球的觀測從高空擴展到外層空間;②新型遙感器技術的應用使電磁波譜從可見光攝影擴展到紅外、微波波段,延伸了人的感官,擴大了信息源;③大型電子計算機的開發和使用,為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奠定了基礎,使從遙感獲得的大量數據資料得以及時處理並提供給用戶,使得民用遙感技術走向實用化和商業化。
(二)遙感地質的發展前景
遙感地質學作為遙感的一個組成部分,將隨遙感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前進。其發展前景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新的遙感波段開發與遙感器的研製。前者如毫米波段、激光雷達和紫外波段的開發利用。後者主要對可見光,尤其紅外波段的高分辨力、窄波段的遙感器的研製。當然還有作為遙感器的運載工具的各種平台的研究(如太空梭和地質專用衛星等),以及遙感數據資料的實時傳輸等。
2.快速、省廉、有效的地學信息處理、提取、分析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統、專家系統以及新的圖像增強處理方案的開發等。
3.遙感技術在地質學已開展的領域的深化和新領域的開拓。現有應用領域的深化首先是在礦產資源勘查中的遙感技術應用方面,向模式化、自動化和定量化方向發展;其次是在區域構造分析,遙感地質編制圖件上的應用。在遙感技術地學應用新領域的開拓方面,深部構造的遙感分析,包括災害地質、城市地質等在內的(廣義的)環境地質遙感是主要內容。
4.遙感地學機理的研究。例如遙感地學信息的傳輸問題,以及一些巨大環狀構造的形成機理就是一個有待深入的問題。
遙感地質學作為一門新的地學分支,盡管它在理論上、技術上、應用上還不是十分成熟,人們對它的認識和評價還有不同,甚至它的有關名詞、術語的概念、譯名都有待統一,但它的技術長處和它在地質學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地學學科所無法取代的。在即將來臨的21世紀,遙感技術與遙感地質,一定會在我國地學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顯示技術優勢,作出更多的貢獻。
④ 軍事遙感的發展歷史或者歷程,急需答案,謝謝
遙感技術是指不直接接觸目標物(物體或現象),通過遠距離探測或感知其性質形
態和變化規律的綜合技術。它是通常利用物體能輻射或反射電磁波的特性,通過可見光
、紅外、紫外、激光、多光譜和微波等感測儀器(包括照相機),從高空、地面或海面
遠距離探測、感受來自目標物體的電磁波信息,經光學、電子技術處理成為圖像或數據
,以揭示目標物體的發生的狀態,從中獲取有用信息。遙感技術在軍事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1) 歷史:人類開始遙感活動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最早人們是利用風箏、鴿子、氣球捆綁相
機從高空觀察地面,實現從空中獲取地面資料的目的。1903年發明飛機後,航空攝影逐
步發展起來,並廣泛用於軍事偵察;1957年出現了人造地球衛星,人們將它作為遙感平
台,把遙感技術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遙感」一詞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1972年,
美國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成功發射,並獲取大量地球表面的衛星圖像之後,「遙感技術
」便開始在全世界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遙
感器性能和信息處理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遙感技術迅速發展成為一種綜合性探測技術
。
對遠距離目標信息的獲取、存儲、傳輸和處理是遙感技術的主要環節。用以完成這
些任務的整套儀器設備稱為遙感系統,包括遙感器、遙感平台、信息傳輸和信息處理設
備等。遙感器是遙感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用以感受來自目標物的電磁波信息,常用的
遙感器有高解析度照相機、電視攝像機、多光譜掃描儀、微波輻射計和合成孔徑雷達等
;遙感平台是裝載遙感器的載體,有氣球、飛機、火箭、人造地球衛星、太空梭以及
車輛和艦船等;信息傳輸設備是遙感平台和地面站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從人造地球衛
星上獲取的遙感信息,可記錄在膠卷上用回收艙送回地面;信息處理設備是處理和判讀
目標特徵信息的儀器,有圖像處理設備、彩色合成儀和電子計算機等。
遙感技術通常按遙感平台分為3類:遙感平台為地面站或車、船的,稱為地面遙感技
術;遙感平台為氣球、飛艇、飛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等航空器的,稱為航空遙感技術;遙
感平台為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和太空梭等航天器的,稱為航天遙感技術。此外,
按遙感器工作原理的不同,分為主動遙感技術和被動遙感技術;按遙感方式的不同,分
為照相式遙感技術和非照相式遙感技術;按電磁波譜段的不同,遙感可分為可見光成像
、多光譜成像、熱紅外成像和雷達成像等。
(2)遙感技術的軍事應用
遙感技術在軍事上廣泛用於軍事偵察、導彈預警、海洋監視、武器制導、毒劑偵測
、軍事測繪和氣象觀測等。
a)軍事偵察 遙感技術用於軍事偵察,是目前最為有效、最為安全,同時又是最可靠
的偵察手段。按照國際慣例,距離地球表面100公里以上的太空,不屬於地面國家的領空
范圍,不必擔心偵察衛星的活動被指控為侵略行為。因此,航天遙感技術作為現代軍事
偵察的重要手段,具有偵察范圍廣、不受地理條件限制、發現目標快等優點,能獲取采
用其他途徑難以得到的軍事情報。由於衛星遙感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使一國境
內的任何露天目標都能被其他國家偵察得了如指掌;而衛星觀測、遠程理化分析及信息
加工技術,又加強了截獲軍事情報及核查武器設施的能力,國家的軍事主權和邊界安全
都面臨無形侵襲的威脅。人造地球衛星可見光照相地面解析度高達0.1-0.3米;紅外遙
感技術有一定的識別偽裝能力,可晝夜工作;多光譜遙感技術能識別某些類型的偽裝;
微波遙感技術對雲霧、植被和地表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全天候作業。從偵察衛星拍攝
的遙感照片上,能看清飛機和導彈發射架等軍事裝備和設施,能分辨坦克和戰車的類型
,能識別直徑為0.1-0.3米的物體。
在現代高技術戰爭中,對戰場的動態監視和對瞬息萬變的作戰態勢信息的准確把握
,越來越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對作戰區域全天候、全天時、全方位、高動態
的航天遙感偵察,可以迅速、及時地獲取多頻段、多時相、高解析度的遙感圖像信息,
從而了解敵方整體部署情況,監視、跟蹤並預測敵方部隊的未來行動,全面掌握打擊目
標的位置分布,引導精確攻擊武器准確命中目標,並有效評估戰場毀傷效果。
在遙感偵察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無人機將逐步取代有人駕駛飛機。
b)導彈預警 當導彈發射時,火箭發動機噴焰中含輻射很強的紅外線。運行在地球靜
止軌道或橢圓軌道上的預警衛星,藉助高靈敏度紅外感測器和高解析度電視攝像機,90
秒鍾發現目標並自動報警。美國1998年6月15日發射的第三代預警衛星「布洛克」-14,
對來自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俄羅斯潛射導彈可提供15分鍾預警時間,對來自前俄羅斯境內
的陸基導彈能提供30分鍾預警時間。預警衛星還配備有核爆炸探測裝備,在和平時期可
用於核查大氣層中的核試驗,在核戰爭時期可用於評估核武器攻擊效果。
c)海洋監測 海洋監視衛星利用遙感技術能有效探測和跟蹤艦艇活動。海洋監視衛星
有電子偵察型和雷達型兩種,通過星載信號,能准確截獲艦艇發出或反射的各種電磁信
號,能准確地確定其位置、航向和航速。由於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一倍以上,監測的
目標又往往是運動的,因此海洋監視衛星的軌道應高於監視陸地的偵察衛星。前蘇聯19
91年3月31日發射的「金剛石」地球資源衛星,由於配備合成孔徑雷達,它不僅能全天候
拍攝地表圖像,而且可透過一定深度的海水,拍攝水下圖像。
d)武器制導 隨著遙感系統的小型化,把遙感技術和武器相結合以提高武器智能化水
平與命中精度,已成為遙感技術發展的趨勢之一。遙感技術既可用於戰術導彈、炮彈和
炸彈等武器的制導系統,也可用於戰略導彈的制導系統。美國戰略巡航導彈採用慣性加
地形匹配製導技術,以地形輪廓線為匹配特徵,用雷達(或激光)高度表為遙感器,把
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測得的實時地形圖與彈上貯存的基準圖相匹配形成制導指令,導彈命
中精度(圓概率偏差)可達到10米量級。
e)毒劑偵測 遙感技術用於毒劑偵測所依據的原理是,電磁波和毒劑雲團相互作用會
產生吸收或散射作用。例如,沙林和梭曼等含磷的神經性毒劑對一定波長的紅外線有強
烈的吸收作用,而其他物質對此波長則不吸收或很少吸收。美國根據紅外線吸收原理研
制的XM21型遙感式毒劑報警器,探測距離可達5千米。法國也製成了類似的遙感式毒劑報
警器。
f)軍事測繪 軍事遙感測繪技術在軍事上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為軍事行動提供軍用
地形圖以及為未來數字化戰場做好測繪勤務保障。
g)氣象觀測 氣象條件對戰爭有重大影響。利用地面氣象站、氣球、飛機、探空火箭
和氣象雷達等進行觀測,只能得到局部地區的氣象資料,而地球上有將近80%區域的氣
象情況是無法用常規方法觀測的。氣象衛星在高度800-1500千米的軌道上運行,通過星
載的紅外分光計和微波幅射計等氣象遙感器,能接收和測量地球及其大氣層的可見光、
紅外和微波輻射,並將它們轉換成電信號發送到地面。衛星地面站將接收到的遙感信息
進行加工處理,即可得到各種氣象資料,為各軍兵種制訂氣象保障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3)遙感技術的未來發展
空間技術、光學技術和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促進遙感技術的快速發展。遙感衛星
的發展趨勢是解析度越來越高。如俄羅斯90年代發射的「KFA300",解析度達0.7~1.5米
,法國的「Heliosl"解析度為3米,印度發射的民用衛星「IRS-1",解析度達5.8米。在
國際市場上,已可以買到米級或亞米級解析度的衛星遙感圖像。這些圖像在無地面控制
的情況下,地面定位平面精度可達12米,高程8米。如有地面控制,平面精度可達2米,
高程精度可達3米,可以滿足獲取全球范圍三維空間信息的需要。這對遠程戰略武器精確
打擊境外重要目標十分重要。
未來遙感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從純被動遙感向被動和主動相結合的遙感發展;從單
一電磁波段遙感向多電磁波段以及將電磁波、聲波、引力波和地震波等多波種相結合的
遙感發展;從半天候遙感向全天候遙感發展;從定性遙感向定量遙感發展。隨著遙感技
術的進一步發展,其在軍事上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⑤ 遙感的發展歷程
遙感是以航空攝影技術為基礎,在20世紀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開始為航空遙感,自197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陸地衛星後,這就標志著航天遙感時代的開始。經過幾十年的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實用的,先進的空間探測技術。 無記錄地面遙感階段(1608-1838):
1608年漢斯·李波爾賽製造了世界第一架望遠鏡
1609年伽利略製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學望遠鏡並首次觀測月球
1794年氣球首次升空偵察
為觀測遠距離目標開辟了先河,但望遠鏡觀測不能把觀測到的事物用圖像的方式記錄下來。
有記錄地面遙感階段(1839-1857):
1839年達蓋爾(Daguarre)發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攝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將拍攝事物記錄在膠片上
1849年法國人艾米·勞塞達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攝影測量計劃,成為有目的有記錄的地面遙感發展階段的標志。 空中攝影遙感階段(1858-1956)
1858年用系留氣球拍攝了法國巴黎的鳥瞰像片
1903年飛機的發明
1909年第一張航空像片
一戰期間(1914-1918):形成獨立的航空攝影測量學的學科體系
二戰期間(1931-1945):彩色攝影、紅外攝影、雷達技術、多光譜攝影、掃描技術以及運載工具和判讀成圖設備。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射了TIROS、ATS、ESSA等氣象衛星和載人宇宙飛船
1972年:發射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1(後改名為Landsat Landsat-1),裝有MSS感器,解析度79米
1982年Landsat-4發射,裝有TM感測器,解析度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國發射SPOT-1,裝有PAN和XS遙感器,解析度提10米
1999年美國發射 IKNOS,空間解析度提高到1米 1950年代組建專業飛行隊伍,開展航攝和應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衛星,得到衛星像片
80年代空前活躍,六五計劃遙感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988年9月7日中國發射第一顆 「風雲1號」氣象衛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國成功發射資源衛星1
之後進入快速發展期--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
⑥ 遙感技術的由來
1858年用系留氣球拍攝了法國巴黎的鳥瞰像片 1903年飛機的發明 1909年第一張航空像片 一戰回期間答(1914-1918):形成獨立的航空攝影測量學的學科體系 二戰期間(1931-1945):彩色攝影、紅外攝影、雷達技術、多光譜攝影、掃描技術以及運載工具和判讀成圖設備
現代遙感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射了TIROS、ATS、ESSA等氣象衛星和載人宇宙飛船 1972年:發射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1(後改名為Landsat Landsat-1),裝有MSS感器,解析度79米 1982年Landsat-4發射,裝有TM感測器,解析度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國發射SPOT-1,裝有PAN和XS遙感器,解析度提10米 1999年美國發射 IKNOS,空間解析度提高到1米
⑦ 遙感技術的發展簡史
1839-1857 1858年用系留氣球拍攝了法國巴黎的鳥瞰相片
1903年飛機的發明
1909年第一張航空相片
一戰期間(1914-1918):形成獨立的航空攝影測量學的學科體系
二戰期間(1931-1945):彩色攝影、紅外攝影、雷達技術、多光譜攝影、掃描技術以及運載工具和判讀成圖設備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射了TIROS、ATS、ESSA等氣象衛星和載人宇宙飛船
1972年:發射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1(後改名為Landsat Landsat-1),裝有MSS感器,解析度79米
1982年Landsat-4發射,裝有TM感測器,解析度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國發射SPOT-1,裝有PAN和XS遙感器,解析度提10米
1999年美國發射 IKNOS,空間解析度提高到1米 1950年代組建專業飛行隊伍,開展航攝和應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衛星,得到衛星相片
80年代空前活躍,六五計劃遙感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988年9月7日中國發射第一顆 「風雲1號」氣象衛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國成功發射資源衛星
⑧ 遙感的發展史
我覺得你可以看一下宮鵬老師的《遙感科學與技術中的一些前沿問題》(大致是這樣),裡面對於遙感的發展也講過一些。實在是范圍太大。
⑨ 遙感科學及國土資源遙感的發展歷史如何
遙感是以航空攝影技術為基礎,在世紀6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開始為航空遙感,自197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陸地衛星後,這就標志著航天遙感時代的開始。經過幾十年的迅速發展,目前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資源環境、水文、氣象,地質地理等領域,成為一門實用的,先進的空間探測技術。
萌芽時期
無記錄地面遙感階段(1608-1838):
1608年漢斯·李波爾賽製造了世界第一架望遠鏡
1609年伽利略製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學望遠鏡並首次觀測月球
1794年氣球首次升空偵察為觀測遠距離目標開辟了先河,但望遠鏡觀測不能把觀測到的事物用圖像的方式記錄下來。
有記錄地面遙感階段(1839-1857):
1839年達蓋爾(Daguarre)發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攝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將拍攝事物記錄在膠片上。
1849年法國人艾米·勞塞達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攝影測量計劃,成為有目的有記錄的地面遙感發展階段的標志。
初期發展
空中攝影遙感階段(1858-1956)
1858年用系留氣球拍攝了法國巴黎的鳥瞰像片
1903年飛機的發明
1909年第一張航空像片
一戰期間(1914-1918):
形成獨立的航空攝影測量學的學科體系
二戰期間(1931-1945):
彩色攝影、紅外攝影、雷達技術、多光譜攝影、掃描技術以及運載工具和判讀成圖設備
現代遙感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射了TIROS、ATS、ESSA等氣象衛星和載人宇宙飛船
1972年:發射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1(後改名為Landsat Landsat-1),裝有MSS感器,解析度79米
1982年Landsat-4發射,裝有TM感測器,解析度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國發射SPOT-1,裝有PAN和XS遙感器,解析度提10米
1999年美國發射 IKNOS,空間解析度提高到1米
中國遙感事業
1950年代組建專業飛行隊伍,開展航攝和應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衛星,得到衛星像片
80年代空前活躍,六五計劃遙感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988年9月7日中國發射第一顆 「風雲1號」氣象衛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國成功發射資源衛星,之後進入快速發展期--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