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方公共政策學分為哪幾個發展階段
(西方公共政策學分為哪幾個發展階段內容):1、起步階段(20世紀50- 60年代):拉斯韋爾使用了政策科學這術語,對政策科學的學科性質內
容作了詳盡論述。出現了第一批公共政策研究所。2、發展階段(20世紀70- 80年代):在政策系統與政策過程的研究上取得了成就,在職業化方面政策分析師已成為正式的職業。3、最新發展(20世紀90年代):這階段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表現出兩種趨勢:一種是對原有研究主題的深化;另一種是對新研究方向的拓展。
『貳』 新公共管理運動興起的時代背景。
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
20世紀70年代以來,公民社會力量的進一步崛起,新技術革命對社會結構和宏觀治理影響的日益顯現,國際范圍內發展格局的變化等等,這些諸多因素對二戰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奉行的政府積極干預經濟、強化管制、福利國家等政策和做法,構成了嚴峻的挑戰。英美等西方國家先後陷入了經濟滯脹、財政赤字龐大、公眾疏離政府等困境之中,於是一場以企業化管理、私有化、放鬆管制、公共部門重組和機制再設計為主要內容的新公共管理運動,漸次展開,最後似乎成為一種席捲全球的「公共部門時髦「。
盡管新公共管理在不同國家的表現形式及具體做法是有差異的,變革力度也是有所不同的,但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
第一個層次的內容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公共行政總體上是相關的,即對原有制度、機制、做法的重新審視和評估,總結經驗,發現問題,並關註解決關鍵的情景性問題。
第二個層次側重於從技術層面來解釋和解決既有公共管理的時代問題,試圖通過吸收經濟學、管理學、行政學等學科的新知識和新成果,在決策、規劃、執行、監督、考核評估等方面引入新的技術方法和手段,進而提高公共部門適應新時代變化的能力及其績效表現。
第三個層次則是前兩個層次內容的邏輯結果,是在重新審視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公共部門結構與制度的再設計,從而一方面增強公共部門的內部效率和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另一方面改善公共部門對社會的回應性,彌合與社會的距離。
指導性理論(理念)的不同所導致的新公共管理的不同形式
較受強調的理論包括:
(1)制度變遷理論;
(2)公共選擇理論;
(3)交易成本理論;
(4)委託代理理論;
(5)新管理主義。
『叄』 公共管理學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作為科學'產生於哪裡的西方國家
一般公認,公共管理學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作為科學產生於西方國家美國的威爾遜時期,威爾遜是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同時他的學術造詣也是比較高的,可以說是傳統公共行政學說的早期理論奠基人。
他最著名的公共行政學說就是政治與行政分開,以期實現政府的廉潔、高效。政治家負責制定政策(Policy),而行政人員(official)負責執行並對政治家負責。
至此西方各類管理學家就開始了公共管理學領域的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研究,逐漸就成為了一門自行的科學!
『肆』 公共管理學的發展沿革
公共管理學興起於20世紀70—80年代,在其發展過程中,因學者們研究取向上的差異而顯現出不同的風貌與內涵。公共管理學者波茲曼(Bany Bozeman)認為,盡管研究途徑及理念互有差異,但就概念的演進而言,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為兩種途徑。其一是公共政策途徑(Public Policy Approach,簡稱P途徑)。P途徑下的基本觀點是:公共管理必須與公共政策的形成與制定密切聯系,因而該學派直接將公共管理界定為政策管理。認為只有從管理的觀點探討公共政策,才能落實政策目標,實現理想境界。其二是企業管理途徑(Business Approach,簡稱B途徑)。20世紀70年代,在管理思潮的影響下,各國的企業行政管理學院不再專注於對內部行政管理過程的研究,轉而注重研究工商政策與管理戰略。在此背景下,B途徑的公共管理研究也逐步發展起來。B途徑與P途徑有以下不同之處:(1)前者的課程設計依循商業學院的傳統,後者則依循公共政策學的傳統。(2)前者並不強調公共組織與私人組織的差異性,後者則特別凸顯公共組織的特殊性。(3)前者企圖與公共行政合流,後者則企圖擺脫公共行政,而形成一個獨立的管理領域。(4)前者重視策略與組織間的管理,是過程取向的,因而強調組織設計、人事與預算等問題;後者則強調政策與政治問題。(5)前者主張採用量化分析(如集群資料分析、實驗設計),後者則強調採用個案研究方法。
系統、科學的公共管理學只有在整合公共政策與企業管理兩種研究途徑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為此,國外研究者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波茲曼總結學術界各種觀點,提出公共管理具有以下本質特徵:公共管理是一個整合性的概念(integrative concept),是介於企業管理與公共行政之間的「第三條道路(thirday)。它在「什麼」(What)與「為什麼」(Why)的層面上沿襲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途徑,而在如何(How)的層面上沿襲企業管理途徑。雖然公共管理是將私人部門的管理手段運用於公共部門,但並未由此改變公共部門的主體性。當代公共管理學非常重視組織運行的內外部環境,尤其是重視外部環境的變化,強調實施戰略管理,這是公共管理相對於公共行政的優越之處。公共管理強調價值融合和與責任分擔,關注政府改革與政府重塑,是一種全新的治理模式。
綜上所述,由社會事務復雜性、社會價值觀多元性,以及公共關系的錯綜復雜等因素所決定,公共管理學必然是一個科際整合的研究領域。這意味著公共問題的解決有賴於運用多學科的基礎理論與分析工具。公共管理需要借用社會科學其他領域,如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研究成果,尤其需要從公共經濟學、福利經濟學、公共財政學、經濟管理學中獲得處置和調節現代社會中各種復雜經濟利益關系的有效政策手段。
『伍』 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徑,這兩種途徑主要是指什麼
二者的共同點:組織外部定向(即關心行政機構以外的東西),強調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視規范研究並關心改善管理績效,主張從經驗中學習尤其是偏愛案例分析方法。
二者的區別:P-途徑重新認識政策分析對於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學習實踐者的經驗,重視吸取經驗教訓並加以傳播,促進政治執行官與資深管理者的對話;而B-途徑更強調以研究和理論取向,應用和融合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發展一種以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相比較較為基礎的綜合框架,注重戰略管理、關心過程問題,把焦點集中在職業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執行官身上。B-途徑強調將工商管理和經濟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應用於公共部門管理的研究中,並仍然關注組織結構與過程。在如何看待公共組織與私人組織的關系問題上,P—途徑主張「公共組織與使人組織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是相同的」;而B-途徑強調這兩種組織及其管理的相似性,較少對兩者加以區別。B-途徑關心發展出經驗理論,主張在公共部門中引入私人部門的管理經驗和模式;把焦點集中在戰略和阿組織管理上。然而與P-途徑不同,B-途徑仍然更多地以過程取向,因此,傳統行政學中關於組織設計、人事管理、預算一類的主題也是B-途徑的學者感性趣的。
『陸』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
《新公共管理》簡·萊恩(作者),趙成根(譯者)
內容介紹全書共分5個部分、12章。導論部分首先表明本書的目標,就是要在重點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論和其他已有研究途徑的基礎上,建構一個新公共管理的綜合分析框架,以客觀地反映公共管理的現實。具體的兩大目標,一是要考察分析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各種理論模型,並努力與新公共管理相融合,以尋求進行學科整合,創建一種新的公共管理理論框架的可能性。二是探究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影響下,公共部門的可持續的適用性問題。在此基礎上,討論了新公共管理研究所涉及的重要問題,討論了相關的重要概念,著重討論了新公共管理這一核心概念。作者准確地將新公共管理界定為契約制,是簽約外包制(contracting-out)和政府內部契約制(contracting-in)的綜合。第一篇由兩章構成,主要考察公共管理理論研究和治理實踐的現狀。第一章討論了20世紀以來逐漸發展起來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徑:公共行政研究途徑、管理研究途徑、政策研究途徑,以分析這幾種公共管理的主要模式的差異,指出這些傳統的治理理論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求。第二章對使用公共財政統計資料的公共部門項目、公共資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的最近的發展進行了總體考察,考察了在民營化和放鬆管制等市場化改革的影響下公共部門變遷的趨勢。第二篇由四章構成,主要運用公共選擇理論、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和新制度主義經濟學等直接推動新公共管理產生和發展,構成新制度重要理論基礎的理論工具,重點研究分析了官僚制組織配置資源的結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公共企業不能有效運作,收入保障計劃或者公共再分配所面臨的主要困難是什麼等課題。第三篇由五章構成,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公共管理制度模式所涉及的各種重要主題。第七章考察從傳統的長期契約制轉向新公共管理的短期契約制所帶來的重要變化。第八章概括了契約論的贊成者和反對者的主要觀點。第九章分析在契約型治理機制中政府的各種不同角色。第十章考察了代理契約制,考察了政府與它的CEOs之間的關系。第十一章則提出了在新公共管理制度中組織失敗的風險這一問題。最後,在結論一章,作者對以公共契約主義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及其限度進行了分析。
『柒』 西方管理學思想的演變論文
西方人性假設視角下管理理論的演變
張哲
縱觀管理學的發展歷程,每一種新的管理理論都以相應的人性假設為基礎。隨著經濟社會和管理環境的發展變化,人們在各個階段都自發或自覺地形成了關於人性的基本假設,與之相適應,人們的核心管理思想和具體的管理模式也不斷發生了相應的變革。從西方人性假設角度出發,探討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設下的管理理論的演變規律,是構建適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的一個指導原則和根本出發點。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西方;人性假設;管理思想
【分類號】:F272
【DOI】:CNKI:SUN:QQSG.0.2008-06-008
【正文快照】:
以人為主要對象的管理思想都是或明或暗地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設基礎之上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就是依據不同的人性假設採取不同的激勵和約束措施。但是,管理對人性的理解是受一定歷史條件的限制和根據管理工作的需要對人的特定方面的理解,不同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思想源於管理者
推薦 下載CAJ全文 下載PDF全文
CAJViewer7.0閱讀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Evolution of the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View of Western Humanity Hypothesis
Zhang Zhe (Shooch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0;China )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each newmanagement theory is based on the humanity hypothes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changes of management environment, people spontaneously firms the humanity hypothesis in different times. Adapting with it, people's management ideas and specific mode of management is correspondingly changed. In the view of western humanity hypothesis, probing into the change rule of the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different humanity hypothesis is to offer the guiding principles to establish the management modle which is suitable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Western;humanity hypothesis;ideology of management
『捌』 二十世紀多少年代西方經歷了政府再造的新公共管理運動
這場20世紀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初期席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公共部
門管理變革運動有諸多稱呼:「管理主義」、「新公共管理」、「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共行政」、「後官僚制典範」或「企業型政府」。到90年代後期,人們越來越傾向於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對世界上最大的123個國家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重要的政府改革正在全世界進行。在很大程度上,類似的改革也發生在其他不同的國家。這場運動從兩個方面看是國際性的:首先,它已經擴展到了蒙古、瑞典、紐西蘭和美國等一系列國家。其次,改革范圍很廣,政府已經利用管理改革來重塑國家的作用及其與國民間的關系。
『玖』 公共管理碩士的起源
公共管理碩士這一專業,源自美國,至今已有92年歷史。
這一專業,源自美國對政府對公務員的選拔。在公共管理專業設立之前,美國對公務員的選用的傳統做法是:以政治傾向來作為功績或能力評定標准。這種做法容易導致政府無能,失職,因此不得不實行改革。
為改變這種境況,錫拉丘茲大學於1924年,成立了馬克斯維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同時啟動了美國第一個MPA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計劃,面向公共行政或管理領域,創辦了綜合性的教育與培訓課程。
隨後,哈佛、普林斯頓大學伍德威爾遜國際事務學院先後開始了MPA教育計劃,開展了MPA的教育培訓。
『拾』 公共管理職能的歷史演變
一、傳統社會的公共管理職能
(一)東方傳統社會的公共管理職能
在東方的傳統農業社會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成了簡單的社會結構,生產和生活的基本單位是家庭以及由眾多小家庭組成的村莊。在這樣的社會里,國家對社會的管理是通過從中央到地方的龐大而嚴密的官僚組織和強大的軍隊、警察,形成了「集權」、「王權」式的管理。在統治集團的關繫上是官僚組織、軍隊和警察向帝王個人負責,地方向中央負責的體制。在國家與社會、政府與臣民的關繫上則表現為:第一,村莊成了一個不受政府系統直接控制的社會和臣民的基層自治組織,政府不直接干預村莊的生產和生活;反過來,村莊的分散性和封閉性也使得它不可能成為制約國家和政府行為的主體。第二,政府通過控制奴隸主、大地主集團來控制全體臣民。政府對社會的管理表現為對奴隸主、地主、自耕農和工商業者的管理,而不與奴隸、佃農等發生直接的聯系。這種管理方式反映在公共管理職能的發揮上就形成了對社會中間層次(奴隸主和地主)的管理。第三,簡單的社會結構造成了公共管理職能比較單一,主要是徵收賦稅、勞役和兵役等。
(二)西方傳統社會的公共管理職能
(1)古希臘時期。此時期公共管理職能體現出以下特點:第一,政府職能與社會職能相互交錯,造成了社會事務國家化和國家事務社會化;第二,由於社會與國家相互滲透,結果縮小了政府專門職能的范圍;第三,政府職能中的階級統治職能更多地被社會服務職能所取代;第四,政府的鬆散的社會化服務特點使得國家沒有建構控制社會的龐大的政府組織系統。
(2)古羅馬時期。該時期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環境的影響,並出於軍事擴張和國內社會穩定的需要,公共管理職能中以階級統治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最為突出。
(3)領主制時期。封建領主制下的西方一些國家的公共管理職能體現出如下特點:第一,政府階級統治職能以中央分權、地方集權的雙重形式來體現;第二,政府的大部分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地方化,中央政府的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很有限;第三,政府管理過程中是民主與專制相結合。
(4)地主制時期。此時期的公共管理職能呈現出如下特點:第一,政府的階級統治職能與社會管理職能同時得到了強化;第二,政府的社會平衡職能是以體制化的形式出現的,即通過等級會議,來平衡社會各方面的矛盾;第三,政府的社會服務職能完全是排他性的,只為統治階級服務。
二、現代西方國家公共管理職能的演進
(一)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政府公共管理職能
這一時期的政府公共管理職能,按照亞當·斯密的觀點,體現出了兩個方面的特點:①對國家和社會發揮「守夜人」的作用。亞當·斯密認為,按照自然自由的制度,君主(即國家)只有三個應盡的義務:第一,保護社會,使其不受其他獨立社會的侵犯;第二,盡可能保護社會上各個人,使其不受社會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壓迫;這就是說,要設立嚴正的司法機關;第三,建設並維持某些公共事業及某些公共設施。②奉行「管事最少,政府最好」的主張。對經濟和社會的管理依靠「無形的手」(市場)來調節引導社會經濟及其他各方面事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干預較少。
(二)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政府公共管理職能
二戰結束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把國家干預經濟作為一種調節經濟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別是50年代以後,西方許多國家都推行了國有化、經濟計劃化,政府幹預經濟的各種措施此伏彼起,資本主義經濟在政府的有力作用下出現了20年的繁榮,被譽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西方國家的公共管理職能,主要體現出兩個特點:①強化了政府的政治統治職能,專政鎮壓職能大大加強,民主職能則有所削弱。②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緊密結合,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社會服務職能均擴大和加強。
(三)新自由主義興盛時期的政府公共管理職能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經過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經濟繁榮之後,進入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遭受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沖擊之後,新的更加復雜的經濟問題又出現。所有西方發達國家無一例外地出現了經濟停滯,高失業和高通貨膨脹相互交織且同時並存的現象,進入了所謂的「停滯膨脹」時期。這種「滯脹」現象意味著「政府失敗」,從而使人們對政府幹預調節的功效產生疑慮,動搖了主張政府幹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在西方雄踞20多年的理論寶座,主張減少政府幹預,實現經濟自由化的觀念重新抬頭。在這種背景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應運而生。
(四)「第三條道路」時期的政府公共管理職能
如上所述,在新自由主義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發展經濟而積極地進行了職能的轉變。但是,這種轉變並沒有徹底擺脫「滯脹」的困境。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新自由主義在西方開始受到冷落,許多國家重新加強了對國民經濟的干預。進入20世紀90年代,一場新的經濟衰退襲來,西方各國政府在衰退面前束手無策,新自由主義的葯方已失去效用,使他們認識到非進行新的改革和調整不可。當今西方國家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體現出如下特點:①政府政治職能中的暴力職能相對減弱,而保持社會穩定的調節職能趨於加強。如政府通過與各種利益集團、各種社會力量之間的妥協來達到平衡,吸收民眾參與管理等。②政府承擔了更多的經濟職能,並以此作為公共管理職能的重點。這一時期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綜合自由市場經濟與政府幹預的特點,走向了政府與市場結合的「混合型」經濟。政府奉行「盡可能一市場,必要時一國家」的原則,在充分發揮「無形的手」調節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也強調利用「有形的手」(政府)來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3)政府的社會服務職能逐步擴大。對於諸如就業、住宅、交通、人口控制、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等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以及一些投資大、見效慢、私人組織無力或不願承擔的社會公共事務等,政府均加以研究解決。
三、我國公共管理職能的轉變和發展
(一)公共管理職能轉變的原因
(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是公共管理職能轉變的根本原因。生產力是社會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它的不斷發展必然要求經濟基礎進行變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規律,決定了公共管理職能必然要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
(2)國家統治集團政治路線的變化。這是公共管理職能轉變的直接原因。公共管理職能代表著國家管理活動的基本方向,在階級社會中,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著公共管理職能的性質,同時又通過公共管理職能的履行表現出來。因此,國家統治集團的政治路線直接決定公共管理職能的性質和內容。例如,我國在1978年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國家統治集團的政治路線是以階級斗爭為中心,於是,在公共管理職能方面就強化了階級統治職能;在此以後,國家統治集團的政治路線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樣,就強化了服務與社會管理職能。由此可知,公共管理職能無論怎樣發展變化,包括職能作用方向的調整、職能體系內部各要素作用力度的強弱,都必須與社會政治路線統一起來。
(3)社會各種客觀情勢綜合作用的結果。這是公共管理職能轉變的社會環境因素。主要有:①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思想。②社會公共事務數量上的增多與內容上的日趨復雜。③社會科學文化水平的高低與公民自主意識的強弱。④公共管理主體的認識水平和管理經驗。⑤社會突發事件的出現。
(二)我國公共管理職能轉變的歷史軌跡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當時,由於國家經濟處於恢復階段,尚未開始大規模經濟建設,加之當時國際國內的階級斗爭還比較尖銳,因此,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是以政治統治為主。隨著政權的鞏固,隨著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展,特別是隨著1956年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結束,政府公共管理職能體系急劇膨脹,以1958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度的普遍建立為標志,最終形成了高度統一的、無所不包的計劃經濟管理模式,以及以此相適應的政府公共管理職能。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基本上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把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偉大歷史任務。這場廣泛、深刻的革命首當其沖地涉及到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轉變,包括如何使政府與社會適當分權,使社會充滿活力;如何改變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使國營企業變成自主經營的經濟實體;如何實現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等。1980年8月,鄧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政府概括能力,指出各級政府都管了許多不該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這是我們官僚主義的一個總病根。鄧小平同志的講話為我國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實現根本性的轉變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1981年前後,我國廣大農村陸續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1982年後,又以法律形式正式廢除了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體制,重塑農村鄉鎮政府,實行了行政權與生產經營權的分離,這是我國政府特別是鄉、縣政府公共職能轉變的一個重大突破。接著,改革從農村轉向了城市,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此後,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積極進行了企業改革試點;以打破條塊分割為目的,擴大中心城市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對原來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進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和調整。1987年召開的中共十三大,明確提出了轉變職能,加強宏觀管理和減少直接控制的原則,把改革引向了深入。1992年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使我國開始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根本轉變。經濟基礎的這一系列變革,必然要求包括政府管理體制在內的整個上層建築與之相配套、相適應,從而促使政府公共管理職能進行調整與轉變。
(三)我國公共管理職能轉變的內容
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政府公共管理職能進行了一系列的轉變,主要內容包括:職能重點的轉變、職能方式的轉變及職能關系的轉變。
1.職能重心的轉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左」的思想路線長期占據著黨和國家的統治地位,在長達近30年中,在公共管理職能方面,一直是重政治統治職能,輕社會管理職能;重階級斗爭,輕經濟建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的工作重點進行了轉移,由過去的「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由過去的重政治統治職能,轉變為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職能。從而實現了政府公共管理職能重心的根本轉變。
2.實現職能方式的轉變
為適應公共管理職能重心的轉變,我國政府在實現職能的方式上也進行了轉變。主要體現為:
(1)由運用行政手段為主轉向運用經濟手段為主。(2)由微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轉向宏觀管理、間接管理為主。(3)由重視計劃、排斥市場轉向把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起來。
3.職能關系的轉變
職能關系問題涉及到由誰來行使何種職能以及管理主體之間職責許可權的劃分問題。
(1)理順中央與地方、上級與下級政府之間的職能關系。
(2)理順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關系。
(3)理順政企關系。
(4)理順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