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恢復春節休假制度的歷史意義

恢復春節休假制度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0 13:44:21

① 我國對於節假日的新規定的意義是什麼

說明了中國的法制在不斷的進步和完善!

② 春節在哪個朝代被廢止過

在民國時期廢除過一段時間,後恢復,蔣介石也認識到不能和幾千年的老傳統(而且沒多大危害)作對
春節是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但在1929年到1933年之間,春節曾經隨農歷一起「被打倒」。當時輿論氣勢洶洶,想要從政治和經濟上共同絞殺中國的傳統節日,想在文化上矮化和抹黑春節。但中國春節,直到今天依然還在。

2月2日,長沙著名文史愛好者任大猛在長沙市圖書館,舉辦講座《民國報紙中的湘味長沙年》,透過一疊疊厚重的故紙堆,帶我們一起品評獨特的「長沙年味」。

孫中山宣布:改元中華民國元年,採用陽歷

101年前的長沙,通訊還不太發達,湖南人得到信息較晚,來不及大舉慶祝。但大多數湖南民眾對於推翻清朝,建立民國,視為「更易正朔」,表示認同。所以1912年初壬子年的舊歷新年,長沙城內軍政學界開明人士,並不互相致柬稱賀。一般商人老百姓,也能尊重國歷,在舊歷新年,並不休假。如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府正街之怡隆祥南貨館、理問街之彭寶珍眼鏡店、唐政和鍾錶店,在那一年舊歷新春開張營業的門面達數十家之多。但在長沙南正街、紅牌樓、八角亭(這幾條老街,今天均並入黃興南路)等繁盛街道的一些商店,仍然雙扇緊閉,更有張貼春聯者。

此時,一些激進的長沙年輕人就給這些貼著春聯過舊年的緊閉門扇斜貼白紙條,如喪家場景。於是,當時有位叫李庵的老人作了一組《壬子長沙新竹枝詞》,其中有句說:「何處突來促狹者?偷將白紙貼中央。」

不過後來袁世凱當政,袁世凱主張陰陽合歷,並且制定舊歷新年元旦(即今天所稱的正月初一)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且頒布命令,於春夏秋冬四節,各得放假。於是在1927年以前,包括長沙在內的城市,舊歷新年即春節,過得「轟轟烈烈」。尤其社會不安定、軍閥混戰的那幾年,在長沙城內,過年期間,省會警察廳放開賭博,賭博攤擺在長沙最繁華的馬路八角亭、紅牌樓,及定湘王廟(即縣正街善化縣城隍廟)、火宮殿(坡子街)等前坪,賭博、迷信、漁翁戲蚌等雜耍搞得長沙城內的春節烏煙瘴氣。
1929年初的春節,變成廢歷新年:喊「恭喜發財」,會被視為反動派。

為廢除春節,警察廳長派人用刺刀驅趕賭攤。

1928年12月30日東北易幟,中國實現了名義上的大統一。當時社會蓬勃向上,國民政府決定從1929年起只過陽歷新年,堅決廢止陰歷新年,廢除春節。他們認為陰歷春節是迷信的大醬缸,推行陽歷就是與世界接軌,就步入了世界強國之林。

1929年2月10日,為廢歷新春的大年初一,也是政府轟轟烈烈推行陽歷的第一年。雖然2月11日湖南《國民日報》上的社會要聞描述這一年的正月初一長沙街市「舊習革除大半」。尤其在過去舊歷過年,「在正月初五以內五天,沿街賭博,如牌寶骰子攤之類,到處皆有,其中欺詐哄騙,層見迭出,官廳絕不禁止」。但1929年,「為實行國歷(即陽歷)之際,正宜努力廢除舊歷,凡各種積習,尤宜鏟除,警署注意及此,故各警對於沿街賭博,一律極力驅散,以故昨天(即正月初一)市面賭博,竟告肅清,此數百年破天荒之第一日也」。當年報紙上載有的《長沙新年竹枝詞》喜詠此事:「買雙牌九趕綿羊,往歲攔街要架場。今日居然絕蹤跡,韶華硬乾果還強。」韶華,指的是當年湖南省會警察廳長陳韶華,派警察用刺刀驅趕賭攤。

然而,其他情況卻不容樂觀,比如政府規定長沙繁華街市應當開門營業,但真正開張者卻寥寥,紅牌樓、八角亭、南陽街、府正街等昔日繁華的街市,人煙冷落,書業僅商務印書館照常營業,府正街民治書店,在店門上大書「遵令廢除舊歷,謝絕來賓拜年」,但書店卻上板閉門。

從徹底否定、廢除春節,到改良春節舊俗

1933年,即整整80年前,長沙推行國歷運動已漸漸趨於放鬆狀態。1934年2月13日,政府對於民間過陰歷年,開始明確表示不加干涉。當年報紙記載,長沙人「趁此廢歷新春,仍沿舊習,大肆鋪張」,「花鼓龍燈五光十色,財神賭鬼此出彼進。」但為了移風易俗,當時警局仍規定「嚴禁牌賭」,「蚌殼淫戲從嚴查禁,龍燈獅舞至舊歷元宵晚截止」。
1935年2月4日,廢歷大年初一,湖南省主席何鍵發表紀念周講話,向公眾演講說,表明「陰歷就是夏歷,在實際上講,確系中國真正、固有的國歷。」並稱,「陰歷陋習,應加革除,湘省年來在政府方面固然是遵從中央命令極力提倡陽歷,而民間因習慣上使用陰歷,因人民終日勤勞,可以乘此廢歷年節稍資休息,不過在歷來陰歷年節休息期間,有些人不知從事正當娛樂,而喜作各種不良的嬉戲,實屬一種最不好的現象,本年陰歷年關期中,凡屬賭錢打牌以及一切不良陋習,一律嚴禁。以維地方治安。」

舊歷新年,在1936年已經取得國人的共識,中國人開始大大方方過自己的春節。國民黨要人、「海歸派」陳立夫,當年就提出應以中國固有的一切風俗詳加研究,而於含有善良的風俗仍予保留,比如中國過陰歷年就是應保留的一項。

長沙報紙上在1936年2月談過年時提到,在長沙,現在每年要過年兩次:過了陽歷年後,接著又是陰歷年,佳節重重,總算是頗不寂寞了。陽歷,人們可以稱之為在朝歷,陰歷,可以稱之為在野歷。陽歷勢力范圍統一了各機關的案頭日歷(原註:至於掛歷,早已是陰陽合歷了)。然而陰歷在民國,盡管人們沒有大字通書,卻牢牢地記著,今天是正月初六了。這陰陽兩家各自劃定勢力范圍,分疆而治,這才是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誰說陰歷是廢歷呢,事實上明明如此,卻有人偏要生吞活剝,硬加上一個廢歷的名詞。

抗日戰爭爆發後,戰爭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切主題。但現在人們卻發現,曾經號稱要廢除的傳統的春節,卻能起到增強家庭、社會和國家凝聚力的作用,人們認為這就是「文化」的作用,此後,陰歷春節比陽歷春節,無論在名義上還是事實上,都過得更加熱鬧。

③ 春節的歷史

古代
中國歷代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歷》,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正月為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歷(即農歷),落下閎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近現代
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歷01月01日,將春節定義為農歷正月初一。
1928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呈國民政府,要求「實行廢除舊歷,普用國歷」。
1930年,政府重申:移置廢歷,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種禮儀點綴娛樂等於國歷新年。
1934年,國民政府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歷,要求「對於舊歷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歷和陰歷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歷年的前後,故把陽歷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地球繞太陽一周,歷法上叫一年,循環往復,永無止境。但是,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就以夏歷正月初一為一年的歲首。每年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時(十二點)過後,春節就算正式來到了。
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

④ 春節長假已經結束了,古代歷朝歷代是怎麼休假的

  1. 先說老祖宗漢朝吧,他們實行的是五天一休制,也就是干五天休息一天,可不是休息星期六或者星期天,而是輪到哪天休哪天,這一天還有個名字叫「休沐」

  2. 隋唐時期,改成了十天休息一次,稱成「旬休」,好像待遇比漢朝差了不少,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在隋唐時期,已經有了今天黃金周的概念,他們每逢新年、冬至會休息七天。

  3. 宋朝待遇稍微差點,但是一年假期還是有個幾十天的。 到了元朝,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元朝統治者看來,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什麼旬休,大休都沒有了,大家以工作為重,一年只有十幾天休息。

  4. 終於位置傳到了朱元璋的手裡,這位仁兄的工作精神我們已經介紹過了,他認為,給你們發工資,讓你們管事已經很優待了,當年老子連飯都吃不飽,還休息?有的官員提出要恢復前朝的休假制度,被朱元璋駁了回去,然後...

⑤ 春節的歷史、作用、習俗和由來是什麼

一、春節的由來:
據介紹,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 「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二、春節的歷史:
1節日起源 春聯---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有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春節源於臘祭、源於巫術儀式說、源於鬼節說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2時間演變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歷》,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歷(即農歷),落下閎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3名稱變革 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歷01月01日,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4內容發展


4.1漢朝時,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東漢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正月初一過新年的習俗也越來越豐富。魏晉時,已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4.2唐朝時,人們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這一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改用梅花箋紙。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


4.3宋代人過年開始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為「角子」。宋代已普遍開始用紙包火葯做成爆竹。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都已經盛行。《萬曆嘉興府志》中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4.5清朝非常重視過年,宮廷過年十分奢華,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群臣的習俗。過年要一直延續至元宵佳節才算結束,猜燈謎是甚為流行的取樂方式。


4.4辛亥革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新歷,傳統過年不再休假。禮儀上,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為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


三、春節的作用:
春節是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所以,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春節所凝結的優秀傳統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等等的主題,努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發展壯大。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盡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四、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准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


春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春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節還是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


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


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春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⑥ 恢復春節休假制度的意義是什麼

為了紀念偉人,弘揚本國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傳統節日是本國非物質的優秀文化遺產,西方文化的入侵,對本國的傳統節日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為了使人民不沉迷於過西方的節日而淡忘本國的傳統節日,國家規定在2008年把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作為本國的法定節日.

⑦ 春節的歷史、作用、習俗、由來、

春節的由來,歷史,作用和習俗,以下逐一介紹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一、春節的由來:
據介紹,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 「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二、春節的歷史:
1節日起源 春聯---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有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春節源於臘祭、源於巫術儀式說、源於鬼節說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2時間演變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歷》,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歷(即農歷),落下閎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3名稱變革 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歷01月01日,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4內容發展
4.1先秦時期,就有了歲時的雛形。《詩·豳風·七月》里記載了人們收獲後釀酒宰羊的歡聚場景,「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十月滌場,……曰殺羔羊,……萬壽無疆。」
4.2漢朝時,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東漢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正月初一過新年的習俗也越來越豐富。魏晉時,已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4.3唐朝時,人們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這一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改用梅花箋紙。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
4.4宋代人過年開始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為「角子」。宋代已普遍開始用紙包火葯做成爆竹。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都已經盛行。《萬曆嘉興府志》中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4.5清朝非常重視過年,宮廷過年十分奢華,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群臣的習俗。過年要一直延續至元宵佳節才算結束,猜燈謎是甚為流行的取樂方式。
4.6辛亥革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新歷,傳統過年不再休假。禮儀上,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為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
三、春節的作用:
春節是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所以,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春節所凝結的優秀傳統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等等的主題,努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發展壯大。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盡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四、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准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
春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春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節還是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
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
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春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3拜年 現代社會通行的賀年卡在中國古代已經實行。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寫著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貼)。拜者投名刺(名貼)於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
4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是有史為證的。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5窗花與「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6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中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7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8辦年貨 中國的家庭過年前要購買大量的「年貨」,春聯,福字,新衣服,過年期間的食品(過年市場多不開門)。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與過去相比,中國人辦年貨的方式變得更加現代,不拘泥於傳統。
五、總結
最後用一首民謠,祝大家春節愉快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

⑧ 求中國建國以來幾次休假制度改革的具體時間及內容

第一次: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度假辦法》,形成了元旦放假一天、春節放假三天、「五一」放假一天、「十一」放假二天的基本公休假格局;

第二次:一九九五年,雙休日制度的實施是第二次變革;

第三次:一九九九年,引入黃金周制度是第三次變革。

第四次:二00八年「新休假」稱為建國以來公休假制度的第四次變革,全年有五個三天的小長假,分別是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節,還有兩個七天長假即春節和國慶節。其中,春節放假日期亦有所調整,除夕成為法定節假日,全年節日總放假天數由原來的十天增至十一天。

⑨ 春節休假的目的

家人團聚

⑩ 恢復春節休假制度的意義

休假制度的變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勞動者們也從「不會休閑」、「盲目休閑」再到「享受休閑」。

閱讀全文

與恢復春節休假制度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