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富士施樂的發展歷程
公司在華有三家生產企業:上海富士施樂復印機有限公司、華昭施樂文件通訊系統武漢有限公司以及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施樂復印機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施樂復印機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9月18日。合資企業的注冊資本為3,000萬美元,合資各方為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80%)、上海申貝辦公機械總公司(約15.9%)和上海久事公司(約4.1%)。上海富士施樂是我國光學-機械行業中的一家集機、鼓、粉研究生產於一體的合資企業。
公司於1990年開始出口復印機和零部件,並開始了產品國產化的進程。1994年,上海富士施樂出口復印機3,865台,2萬套零部件,全年出口額超過 1,000萬美元。產品遠銷巴西、美國、英國和香港等地。1998年,上海富士施樂出口復印機25,000台,出口額近3,000萬美元。1999年,其出口額再次達到3,000萬美元。
1990年,上海富士施樂成為唯一榮獲上海市政府頒發的「質量管理獎」的企業。
1992年3月獲得ISO9001認證。
1992年至1994年,上海富士施樂連續三年榮獲「盈利和創匯先進外資企業」稱號。其產品曾連續兩年被內貿部授予「金橋獎」。上海富士施樂還曾被命名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1998年2月上海富士施樂又獲得國際ISO14001認證。2001年,公司又榮獲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電日報聯合授予的「2000年中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十強」 稱號,2002年上海富士施樂復印機有限公司又榮膺《中國機械工業年鑒》評選的「中國機械工業銷售500強」稱號。
華昭施樂文件通訊系統武漢有限公司
華昭施樂文件通訊系統武漢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12月30日,注冊資本210萬美元。公司以生產、經營文件通信產品、辦公自動設備和其他相關產品為主。合資企業於1994年8月開始生產傳真機。
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6月2日,注冊資本3800萬美元,總投資額5900萬美元。其中富士施樂株式會社控股90%,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占股10%。公司主要製造激光列印機、復印機、多功能一體機(傳真、掃描、列印、復印)和其他相關電子配件。公司產品全部出口。
⑵ 列印機的發展史
1976年 全球第一台噴墨列印機誕生
1976年 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問世
1979年 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問世
1980年8月 Canon公司第一次將其氣泡噴墨技術應用到其噴墨列印機Y-80,從此開始了噴墨列印機的歷史。
1991年 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出現
1994年 微壓電列印技術問世
1996年 Lexmark利用EXCIMER氬(ARGON)/氟(FLUMRINE)雷射切割技術推出全世界第一台1200*1200dpi超高解析度彩色噴墨列印機 Lexmark CJ7000
1998年 全球第一款同時具有1440dpi的最高解析度和六色列印功能的彩色噴打EPSON Stylus Photo 700面世
1998年 全球首款7色照片列印機Canon BJC-7100誕生
1999年 第一台不使用計算機可打A4照片的彩色噴墨列印機EpsonIP-100橫空出世
2000年 第一款支持自動雙面列印的彩色噴墨列印機HP DJ970Cxi誕生。
2003年 全球第一款應用八色墨水技術的數碼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7960問世
2005年春 全球首款9色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8758誕生
針式列印機在列印機歷史的很長一段時間上曾經佔有著重要的地位,從9針到24針,再到今天基本走出列印機歷史的舞台,可以說針式列印機的歷史貫穿著這幾十年的始終。針式列印機之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能長時間的流行不衰,這與它相對低廉的價格、極低的列印成本和很好的易用性分不開的。當然,它很低的列印質量、很大的工作雜訊也是它無法適應高質量、高速度的商用列印需要的根結,所以現在只有在銀行、超市等用於票單列印的很少的地方還可以看見它的蹤跡。
彩色噴墨列印機因其有著良好的列印效果與較低價位的優點因而佔領了廣大中低端市場。此外噴墨列印機還具有更為靈活的紙張處理能力,在列印介質的選擇上,噴墨列印機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既可以列印信封、信紙等普通介質,還可以列印各種膠片、照片紙、卷紙、T恤轉印紙等特殊介質,在下文中將作為重點的介紹。
激光列印機則是近年來高科技發展的一種新產物,也是有望代替噴墨列印機的一種機型,分為黑白和彩色兩種,它為我們提供了更高質量、更快速、更低成本的列印方式。其中低端黑白激光列印機的價格目前已經降到了近2000元,達到了普通用戶可以接受的水平。它的列印原理是利用光柵圖像處理器產生要列印頁面的點陣圖,然後將其轉換為電信號棗一系列的脈沖送往激光發射器,在這一系列脈沖的控制下,激光被有規律的放出。與此同時,反射光束被接收的感光鼓所感光。激光發射時就產生一個點,激光不發射時就是空白,這樣就在接收器上印出一行點來。然後接收器轉動一小段固定的距離繼續重復上述操作。當紙張經過感光鼓時,鼓上的著色劑就會轉移到紙上,印成了頁面的點陣圖。最後當紙張經過一對加熱輥後,著色劑被加熱熔化,固定在了紙上,就完成列印的全過程,這整個過程准確而且高效。雖然激光列印機的價格要比噴墨列印機昂貴的多,但從單頁的列印成本上講,激光列印機則要便宜很多。而彩色激光列印機的價位很高,幾乎都要在萬元上下,應用范圍較窄,很難被普通用戶接受,在此就不過多的進行介紹了。
除了以上三種最為常見的列印機外,還有熱轉印列印機和大幅面列印機等幾種應用於專業方面的列印機機型。熱轉印列印機是利用透明染料進行列印的,它的優勢在於專業高質量的圖像列印方面,可以列印出近於照片的連續色調的圖片來,一般用於印前及專業圖形輸出 。大幅面列印機,它的列印原理與噴墨列印機基本相同,但列印幅寬一般都能達到24英寸(61cm)以上。它的主要用途一直集中在工程與建築領域。但隨著其墨水耐久性的提高和圖形解析度的增加,大幅面列印機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應用於廣告製作、大幅攝影、藝術寫真和室內裝璜等裝飾宣傳的領域中,又成為列印機家族中重要的一員。
美國ZCorp是專業三維列印機生產商,生產全球最快的三維列印機,也是唯一的真彩色三維列印機,加之極低的耗材使用成本使其得到全球眾多用戶的青睞.以色列2Objet快速成型機PolyJet技術,Eden系列三維列印機,16微米超高解析度,FullCure系列材料,是現今世界上成型精度最高(層厚僅0.016mm)使用最簡便的三維列印快速成型機
⑶ 3D列印機的發展歷史。
3D列印並非是新鮮的技術,這個思想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並在20世紀80年代得以發展和推廣。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把它稱作「上上個世紀的思想,上個世紀的技術,這個世紀的市場」。三維列印通常是採用數字技術材料列印機來實現。這種列印機的產量以及銷量在二十一世紀以來就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其價格也正逐年下降。
使用列印機就像列印一封信:輕點電腦屏幕上的「列印」按鈕,一份數字文件便被傳送到一台噴墨列印機上,它將一層墨水噴到紙的表面以形成一副二維圖像。而在3D列印時,軟體通過電腦輔助設計技術(CAD)完成一系列數字切片,並將這些切片的信息傳送到3D列印機上,後者會將連續的薄型層面堆疊起來,直到一個固態物體成型。3D列印機與傳統列印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
堆疊薄層的形式有多種多樣。有些3D列印機使用「噴墨」的方式。例如,一家名為Objet的以色列3D列印機公司使用列印機噴頭將一層極薄的液態塑料物質 噴塗在鑄模托盤上,此塗層然後被置於紫外線下進行處理。之後鑄模托盤下降極小的距離,以供下一層堆疊上來。另外一家總部位於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公司Stratasys使用一種叫做「熔積成型」的技術,整個流程是在噴頭內熔化塑料,然後通過沉積塑料纖維的方式才形成薄層。
還有一些系統使用粉末微粒作為列印介質。粉末微粒被噴撒在鑄模托盤上形成一層極薄的粉末層,然後由噴出的液態粘合劑進行固化。它也可以使用一種叫做「激光燒結」的技術熔鑄成指定形狀。這也正是德國EOS公司在其疊加工藝製造機上使用的技術。而瑞士的Arcam公司則是利用真空中的電子流熔化粉末微粒。以上提到的這些僅僅是許多成型方式中的一部分。
3d列印機和列印物(19張)
當遇到包含孔洞及懸臂這樣的復雜結構時,介質中就需要加入凝膠劑或其他物質以提供支撐或用來占據空間。這部分粉末不會被熔鑄,最後只需用水或氣流沖洗掉支 撐物便可形成孔隙。如今可用於列印的介質種類多樣,從繁多的塑料到金屬、陶瓷以及橡膠類物質。有些列印機還能結合不同介質,令列印出來的物體一頭堅硬而另 一頭柔軟。
3D列印源自100多年前美國研究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上世紀80年代已有雛形,其學名為「快速成型」。它的
最早的3d列印機
原理是:把數據和原料放進3D列印機中,機器會按照程序把產品一層層造出來。列印出的產品,可以即時使用。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SLS被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卡爾Deckard博士開發出來並獲得專利,項目由DARPA贊助的。1979年,類似過程由RF Housholder得到專利,但沒有被商業化。
1995年,麻省理工創造了「三維列印」一詞,當時的畢業生Jim Bredt和Tim Anderson修改了噴墨列印機方案,變為把約束溶劑擠壓到粉末床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把墨水擠壓在紙張上的方案。
說到3D列印,就不得不提3D列印機:
3D列印機又稱三維列印機,是一種累積製造技術,通過列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製造三維的物體。現階段三維列印機被用來製造樣品。 2003年以來三維列印機的銷售逐漸擴大,價格也開始下降。
該技術可用於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和許多其他領域。
最早的3D列印出現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價格極其昂貴且所能列印的產品數量也少得可憐。
⑷ 數碼列印機的發展歷史
互聯網路的飛速發展,有人預言無紙時代即將來臨,列印機的末日已到。然而全球紙張消費量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長,列印機的銷量以平均接近8%的速度在增加。這一切都預示著列印機不但不會消失,而且會發展越來越來快,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寬廣。從1885年全球第一台列印機的出現,到後來各種各樣的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它們在不同的年代各領風騷,今天讓我們尋覓歷史的足跡,從技術、品牌與產品、應用市場及目標消費者三個方面,回顧噴墨列印機的光輝歷史,同時對噴打未來的發展趨勢作簡單分析。 一、技術 噴墨列印機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是先產生小墨滴,再利用噴墨頭把細小的墨滴導引至設定的位置上,墨滴越小,列印的圖片就越清晰。基本原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操作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正如微積分原理也並不復雜,復雜是的如何運用一樣。下面介紹噴墨列印機幾次技術突破具有歷史意義的紀事。
時間 事件紀要
1976年,第一台噴墨列印機誕生 噴墨列印技術早在1960年就有人提出,但過了16年第一部商業化噴墨列印機才誕生在IBM,原始的 IBM4640採用歐洲瑞典路德工業技術學院的教授 Hertz 和他的同僚所開發,稱之為連續式噴墨技術。所謂連續式噴墨,是無論印紋或非印紋,都以連續的方式產生墨滴,再將非印紋的墨滴回收或分散。但此技術幾乎是用滴的方式將墨點印到紙上,效果之差可以想像,因此在現實中毫無實用價值。
1976年,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問世 與IBM4640同年,西門子科技的三位先驅研究者Zoltan, Kyser 和 Sear在同年研發發展成功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EPSON 技術的前身),並將其成功運用在 Seimens Pt-80上,此款列印機在1978年量產銷售,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商業價值的噴墨列印機。
1979年,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問世 日本佳能的研究員成功地研究出 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此技術利用加熱組件在噴頭中將墨水瞬間加熱產生氣泡形成壓力,從而墨水自噴嘴噴出接著再利用墨水本身的物理性質冷卻熱點使氣泡消褪,藉此達到控制墨點進出與大小之雙重目的。這里引用該公司的一個小故事,1977年7月的一 天,東京目黑區的Canon 產品技術研究所的第22研究室的遠藤一郎,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偶然將加熱的烙鐵放在注射針的附件上時,從注射針上迅速地飛出了墨水。受此啟發,2年後發明了氣泡式噴墨技術。 與此同時,惠普也發明了與之本質相同的技術,HP和Canon 都不約而同地宣稱是自己的研究人員率先發明了噴墨列印技術,以此建立自己在噴墨列印領域的地位。不過「氣泡」這一概念已被佳能搶去,惠普只好將此命名為Thermal Ink-Jet。
1980年8月,Canon公司第一次將其氣泡噴墨技術應用到其噴墨列印機Y-80。 從此開始了噴墨列印機的歷史。
1991年,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出現 惠普HP deskjet 500C是全球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1994年6月,國內才出現經本土改造過的產品HP DeskJet 525Q。HP DesignJet是惠普公司首次將其熱噴墨列印技術應用到大幅面列印機中,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單色大幅面噴墨列印機。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的出現都是噴墨列印機史上最為重要的里程碑。
1994年,微壓電列印技術問世 早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愛普生就開始了壓電技術的研究,歷經將近20年,終於成功地將微壓電列印技術應用於列印機領域,實現了產品化。微電壓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許多微小的壓電陶瓷放置到噴墨列印機的列印頭噴嘴附近,利用墨水在電壓作用下會發生形變的原理,使噴嘴中的墨汁噴出,在輸出介質表面形成圖案。
此後,愛普生的智能墨滴變換技術、自然色彩還原技術、超精微墨滴技術等;佳能的專業照片優化技術、四重色控技術等;惠普的富麗圖分層技術、智能色彩增強技術等。均進一步提升了噴墨列印機的技術含量。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可以用噴墨列印機製造出可供移植的人體器官?現今,科學家們已經使用噴墨盒「列印」出精確模式的幹細胞,現今科學家們正將此技術應用到一個完全嶄新的領域,探索列印細胞三維結構的途徑。 現今,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出版的《自然》雜志上。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材料科學家保羅·卡爾弗特說,三維技術將有助於揭開細胞之間的通信密碼,或許在未來,人造人體器官能夠通過這種噴墨列印機製造出來。科學界利用噴墨列印機來研究幹細胞早有傳統。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一種培養幹細胞的「噴墨列印機」,它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利用幹細胞。
⑸ 列印機的歷史沿革
列印機是由約翰·沃特(JohnVaught)、戴夫·唐納德發明的(他們兩個合作發明了列印機) 。將計算機的運算結果或中間結果以人所能識別的數字、字母、符號和圖形等,依照規定的格式印在紙上的設備。列印機正向輕、薄、短、小、低功耗、高速度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互聯網路的飛速發展,有人預言無紙時代即將來臨,列印機的末日已到。然而全球紙張消費量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長,列印機的銷量以平均接近8%的速度在增加。這一切都預示著列印機不但不會消失,而且會發展越來越來快,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寬廣。從1885年全球第一台列印機的出現,到後來各種各樣的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它們在不同的年代各領風騷,今天讓我們尋覓歷史的足跡,從技術、品牌與產品、應用市場及目標消費者三個方面,回顧噴墨列印機的光輝歷史,同時對噴打未來的發展趨勢作簡單分析。
一、技術
噴墨列印機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是先產生小墨滴,再利用噴墨頭把細小的墨滴導引至設定的位置上,墨滴越小,列印的圖片就越清晰。基本原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操作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正如微積分原理也並不復雜,復雜是的如何運用一樣。下面介紹噴墨列印機幾次技術突破具有歷史意義的紀事。
時間 事件紀要
1976年 全球第一台噴墨列印機誕生。
1976年 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問世。
1979年 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問世。
1980年8月Canon公司第一次將其氣泡噴墨技術應用到其噴墨列印機Y-80,從此開始了噴墨列印機的歷史。
1991年 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出現。
1994年 微壓電列印技術問世。
列印機
1996年 Lexmark利用EXCIMER氬(ARGON)/氟(FLUMRINE)雷射切割技術推出全世界第一台1200*1200dpi超高解析度彩色噴墨列印機 Lexmark CJ7000
1998年 全球第一款同時具有1440dpi的最高解析度和六色列印功能的彩色噴打EPSON Stylus Photo 700面世
1998年 全球首款7色照片列印機Canon BJC-7100誕生
1999年 第一台不使用計算機可打A4照片的彩色噴墨列印機EpsonIP-100橫空出世
2000年 第一款支持自動雙面列印的彩色噴墨列印機HP DJ970Cxi誕生。
2003年 全球第一款應用八色墨水技術的數碼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7960問世
2005年春 全球首款9色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8758誕生
噴墨列印技術早在1960年就有人提出,但過了16年第一部商業化噴墨列印機才誕生在IBM,原始的BM4640採用歐洲瑞典路德工業技術學院的教授 Hertz 和他的同僚所開發,稱之為連續式噴墨技術。所謂連續式噴墨,是無論印紋或非印紋,都以連續的方式產生墨滴,再將非印紋的墨滴回收或分散。但此技術幾乎是用滴的方式將墨點印到紙上,效果之差可以想像,因此在現實中毫無實用價值。
1976年,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問世
與IBM4640同年,西門子科技的三位先驅研究者Zoltan, Kyser 和 Sear在同年研發發展成功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EPSON 技術的前身),並將其成功運用在 Seimens Pt-80上,此款列印機在1978年量產銷售,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商業價值的噴墨列印機。1979年,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問世
日本佳能的研究員成功地研究出 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此技術利用加熱組件在噴頭中將墨水瞬間加熱產生氣泡形成壓力,從而墨水自噴嘴噴出接著再利用墨水本身的物理性質冷卻熱點使氣泡消褪,藉此達到控制墨點進出與大小之雙重目的。這里引用該公司的一個小故事,1977年7月的一天,東京目黑區的Canon 產品技術研究所的第22研究室的遠藤一郎,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偶然將加熱的烙鐵放在注射針的附件上時,從注射針上迅速地飛出了墨水。受此啟發,2年後發明了氣泡式噴墨技術。
與此同時,惠普也發明了與之本質相同的技術,HP和Canon 都不約而同地宣稱是自己的研究人員率先發明了噴墨列印技術,以此建立自己在噴墨列印領域的地位。不過「氣泡」這一概念已被佳能搶去,惠普只好將此命名為Thermal Ink-Jet。
1991年,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出現
惠普HP deskjet 500C是全球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1994年6月,國內才出現經本土改造過的產品HP DeskJet 525Q。HP DesignJet是惠普公司首次將其熱噴墨列印技術應用到大幅面列印機中,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單色大幅面噴墨列印機。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的出現都是噴墨列印機史上最為重要的里程碑。
1994年,微壓電列印技術問世
早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愛普生就開始了壓電技術的研究,歷經將近20年,終於成功地將微壓電列印技術應用於列印機領域,實現了產品化。微電壓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許多微小的壓電陶瓷放置到噴墨列印機的列印頭噴嘴附近,利用墨水在電壓作用下會發生形變的原理,使噴嘴中的墨汁噴出,在輸出介質表面形成圖案。
此後,愛普生的智能墨滴變換技術、自然色彩還原技術、超精微墨滴技術等;佳能的專業照片優化技術、四重色控技術等;惠普的富麗圖分層技術、智能色彩增強技術等。均進一步提升了噴墨列印機的技術含量。
⑹ 多媒體技術發展歷史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向著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改善了人類信息的交流,縮短了人類傳遞信息的路徑。應用多媒體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應用的時代特徵,也是計算機的又一次革命。
多媒體技術是使用計算機綜合處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不問類型媒體信息的技術。它是一種墓於計算機技術的綜合技術。包括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多媒體計算機系統技術、多媒體效據庫技術、多姚體通俏技術和多媒體人機界面技術等。
(6)多功能一體機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多媒體系統的應用更以極強的滲透力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游戲、教育、檔案、圖書、娛樂、藝術、股票債券、金融交易、建築設計、家庭、通訊等等。其中,運用最多最廣泛也最早的就是電子游戲,千萬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為之著迷,可見多媒體的威力。
大商場、郵局裡是電子導購觸摸屏也是一例,它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又出現了教學類多媒體產品,一對一專業級的教授,使莘莘學子受益匪淺。
正因為如此,許多有眼光的企業看到了這一形式,紛紛運用其做企業宣傳之用甚至運用其交互能力加入了電子商務,自助式維護,教授使用的功能,方便了客戶,促進了銷售,提升了企業形象,擴展了商機,在銷售和形象二方面都獲益。
可以這樣說,凡是一個有進取心的企業,都離不開這一最新的高技術產品。首先多媒體的運用領域十分廣泛,註定了它可在各行各業生根開花。
其二,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新一代在計算機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已經習慣了這一形式,作為一個有發展眼光的企業,是不會放棄這一未來的消費主體的。其三,由於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國外已經非常普及,面對日益國際化的市場,只有跟上國際潮流。
⑺ 多媒體的發展歷史
多媒體技術初露端倪肯定是X86時代的事情,如果真的要從硬體上來印證多媒體技術全面發展的時間的話,准確地說應該是在PC上第一塊音效卡出現後。早在沒有音效卡之前,顯卡就已經出現了,至少顯示晶元已經出現了。顯示晶元的出現自然標志著電腦已經初具處理圖像的能力,但是這不能說明當時的電腦可以發展多媒體技術, 80年代音效卡的出現,不僅標志著電腦具備了音頻處理能力,也標志著電腦的發展終於開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多媒體技術發展階段。1988年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運動圖像專家小組)的建立又對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進入90年代,隨著硬體技術的提高,自80486以後,多媒體時代終於到來。
自80年代之後,多媒體技術發展之速可謂是讓人驚嘆不已。不過,無論在技術上多麼復雜,在發展上多麼混亂,似乎有兩條主線可循:一條是視頻技術的發展,一條是音頻技術的發展。從AVI出現開始,視頻技術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這個時期內的三次高潮主導者分別是AVI、Stream(流格式)以及MPEG。AVI的出現無異於為計算機視頻存儲奠定了一個標准,而Stream使得網路傳播視頻成為了非常輕松的事情,那麼MPEG則是將計算機視頻應用進行了最大化的普及。而音頻技術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一個是以單機為主的WAV和MIDI,一個就是隨後出現的形形色色的網路音樂壓縮技術的發展。
從PC喇叭到創新音效卡,再到豐富的多媒體應用,多媒體正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1.視頻會議系統
多媒體技術的突破、廣域網的成熟以及台式操作系統的支持使視頻會議系統成為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新熱點。它是一種重要的多媒體通信系統,它將計算機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電視的真實性融為一體。視頻會議系統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產品。
2.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是一項與多媒體技術密切相關的邊緣技術,它通過綜合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模擬與模擬、感測技術、顯示系統等技術和設備,以模擬模擬的方式,給用戶提供一個真實反映操作對象變化與相互作用的三維圖像環境,從而構成的虛擬世界,並通過特殊設備(如頭盔和數據手套)提供給 用戶一個與該虛擬世界相互作用的三維互動式用戶界面。
3.超文本(Hypertext)
超文本是隨著多媒體計算機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文本處理技術,它提供了將聲、文、圖結合在一起,綜合表達信息的強有力的手段,是多媒體應用的有效工具。超文本方式在Internet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4.家庭視聽
其實多媒體最看得見的應用,就是數字化的音樂和影像進入了家庭。由於數字化的多媒體具有傳輸儲存方便、保真度非常高,在個人電腦用戶中廣泛受到青睞,而專門的數字視聽產品,也大量進入了家庭,如CD、VCD、DVD等設備。
⑻ 3d列印機的發展簡史
1.19世紀末,美國研究出了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隨後產生了列印技術的3D列印核心製造思想。
2.20世紀80年代以前,三維列印機數量很少,大多集中在「科學怪人」和電子產品愛好者手中。主要用來列印像珠寶、玩具、工具、廚房用品之類的東西。甚至有汽車專家列印出了汽車零部件,然後根據塑料模型去訂制真正市面上買到的零部件。
3.1979年,美國科學家RF Housholder獲得類似「快速成型」技術的專利,但沒有被商業化。
4.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列印出三維效果的列印機,並已將其成功推向市場,3D列印技術發展成熟並被廣泛應用。普通列印機能列印一些報告等平面紙張資料。而這種最新發明的列印機,它不僅使立體物品的造價降低,且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
⑼ 求列印機的發展歷史
1976年 全球第一台噴墨列印機誕生。
1976年 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問世。
1979年 Bubble Jet氣泡式噴墨技術問世。
1980年8月Canon公司第一次將其氣泡噴墨技術應用到其噴墨列印機Y-80,從此開始了噴墨列印機的歷史。
1991年 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出現。
1994年 微壓電列印技術問世。
1996年 Lexmark利用EXCIMER氬(ARGON)/氟(FLUMRINE)雷射切割技術推出全世界第一台1200*1200dpi超高解析度彩色噴墨列印機 Lexmark CJ7000。
1998年 全球第一款同時具有1440dpi的最高解析度和六色列印功能的彩色噴打EPSON Stylus Photo 700面世。
1998年 全球首款7色照片列印機Canon BJC-7100誕生。
1999年 第一台不使用計算機可打A4照片的彩色噴墨列印機EpsonIP-100橫空出世。
2000年 第一款支持自動雙面列印的彩色噴墨列印機HP DJ970Cxi誕生。
2003年 全球第一款應用八色墨水技術的數碼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7960問世。
2005年春 全球首款9色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8758誕生。
(9)多功能一體機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列印機的分類:
一、列印機按數據傳輸方式可分為串列列印機和並行列印機兩類。
二、按照列印機的工作原理,將列印機分為擊打式和非擊打式兩大類。
三、按工作方式分,分為針式列印機,噴墨式列印機,激光列印機等。針式列印機通過列印機和紙張的物理接觸來列印字元圖形,而後兩種是通過噴射墨粉來印刷字元圖形的。
四、按用途分:
1、辦公和事務通用列印機
在這一應用領域,針式列印機一直佔領主導地位。由於針式列印機具有中等解析度和列印速度、耗材便宜,同時還具有高速跳行、多份拷貝列印、寬幅面列印、維修方便等特點,是辦公和事務處理中列印報表、發票等的優選機種。
2、商用列印機
商用列印機是指商業印刷用的列印機,由於這一領域要求印刷的。質量比較高,有時還要處理圖文並茂的文檔,因此,一般選用高解析度的激光列印機。
3、專用列印機
專用列印機一般是指各種、存摺列印機、平推式票據列印機、條形碼列印機、熱敏印字機等用於專用系統的列印機。
⑽ 車載多媒體系統的發展歷史
汽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汽車音響設備,GPS定位導航設備,智能顯示系統及智能交通系統。
汽車音響設備
汽車音響設備是最早應用在汽車上的電子產品,雖說只是一種輔助性設備,對汽車的運行性能沒有影響,但隨著人們對享受指標要求的越來越高,汽車製造商對汽車音響設備的應用也日益重視。經過80多年的發展,它已經由最初的汽車收音機演變成集視聽娛樂、通訊導航、輔助駕駛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媒體車載電子系統,成為未來汽車上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和作為評價汽車舒適性的依據之一。
隨著多媒體存儲介質的廣泛應用,NAND Flash式的虛擬多碟CD Radio開始推廣,USB、SD卡等即插即用式的汽車音響在市場中出現,有望取代機械機芯結構的CD Radio。為了改善汽車收音機的接收效果,數字廣播(DAB, Word Space, XM Radio, Sirius Radio等)的推廣,使汽車收音機進行了劃時代的革命。
汽車多媒體的發展趨勢
國內外汽車音響廠家為了佔領市場銷售份額,不斷推出各種具有先進性能和獨特功能的產品吸引用戶,比如:獨特的防盜系統、光導纖維傳送、全息激光頭、CD換片機電子防震、緣邊旋轉入碟防刮機芯、超低中頻數字調諧器、高質量的衛星調諧器、滑動開啟前操作面板、MASK新式秘密隱藏機構、智能操控轉盤、動態超重低音、動態道路噪音控制、三維影音系統、話音識別系統、駕駛座聲場模擬系統、聲感錄音等等。
GPS定位導航一體化車載設備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而其中文簡稱為「球位系」。GPS定位系統設備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車機導航儀,由最初的車載DVD設備發展而成,融合了全球定位系統,方便車友查詢導航到目的地,也是傳統的單機版車機導航。而在車機導航中又分為前裝車機和後裝車機兩種。
前裝車機一般由汽車製造商在汽車出廠前,量身定製的一套導航設備,提供車企的定製服務。而後裝車機,則是後市場導航品牌商針對導航需求研發而來的車機產品,在功能上和前裝車機的差別不大,但售價上會有更多的優惠。一般由4S店或車機導航品牌提供安裝服務。
智能顯示系統
本田i-MID(智能顯示系統)是人車對話的新體驗智能化多功能顯示系統,為每個駕乘者帶來人車對話的全新享受。通過便捷的方向盤集成控制按鈕,即可實現多項先進功能的便捷呈現,帶來非同凡響的駕乘體驗。集成空調、音樂控制等駕乘享受功能,將廣播、CD、AUX接入等音樂享受,集成為一個任意轉向的控制旋鈕,為駕乘帶來享受的同時,更可獲得科技的便捷與高效。
智能交通系統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簡稱ITS) 智能交通系統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感測技術、電子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於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而建立起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准確、高效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
在未來的智能公路系統上,駕駛員在網路汽車內不僅可以收看數字電視節目,還可以通過車載計算機和無線通訊獲得各種交通信息(道路條件、交通狀況、服務設施位置以及導游信息,收發電子郵件等),合理選擇出行方式、時間和路線。駕駛員還可利用車載GPS,在電子地圖上給出出發地點和目的地,計算機便可根據實時交通信息自動選擇出最佳行駛路線,避開交通擁擠和阻塞。可以說,從Telematics系統到ITS,標志著移動目標監控與服務系統在汽車應用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用戶市場意識的覺醒,Telematics及ITS將成為未來移動目標監控與服務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