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特點:
一,它是客觀存在的,真相只有一個。
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⑵ 人類社會發展的五種社會形態是什麼
人類社會發展的五種社會形態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版義社會權、共產主義社會。
以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為標准,可以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五種社會形態,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劃分社會形態的基本方法。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除了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還有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以人的發展狀況為標准,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
(2)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特殊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具有客觀性。人類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而且正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創造了人類歷史,形成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歷史發展規律的客觀性,人類創造歷史的活動是受客觀條件制約的,任何人都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具有抽象性和非直接實現性。它隱藏在各種社會現象的背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需要通過抽象思維來把握。
⑶ 歷史發展規律性原理有哪些
1、重復性。這是其最基本的屬性,也是同於自然規律的一種屬性,由此也表明了歷史規律的客觀性。人們正是對歷史現象的多次重復進行探索,抓住其內在聯系,證明它是歷史規律;一旦如此,它就在一定范圍內具有了。
2、預見性。如果沒有一定程度上的預見性,就不稱其為歷史規律(如唐太宗等總結出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規律,不僅適用於他以後的封建社會,也適用於現當代社會),這樣,發現規律才有價值。
3、層次性。基於以上,某些歷史規律適用於幾種社會形態或整個人類社會,而更多的則只適用於特定的歷史時期和地區,即所謂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
4、不確定性與開放性。由於人的主觀限定,即使是被揭示出來的歷史規律,也要經由長期歷史發展進程的檢驗,看它是否確是歷史規律,尤其是看它究竟在什麼層次上,或在什麼范圍內是歷史規律。
(3)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特殊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人類社會具有復雜的結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這就是:
1、由人的勞動生產活動形成的人同自然界的關系,實現著社會與自然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構成為生產力系統;
2、在勞動生產活動中形成的人和人的聯系,使生產力獲得具體的社會形式,構成生產關系體系;
3、以生產關系為社會的基礎而派生出的其他各種社會關系,建立起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政治法律觀點、各門社會科學、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意識形態組成的龐大的上層建築系統。
⑷ 社會歷史發展的特殊性指的是什麼
應該是指歷史發展停滯不前甚至誤入歧途,例如中國無視當代人類歷史仍處於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導致政府厚德載物習於交涉抗議百姓清貧無為慣於逆來順受,恰如壞道循環冥頑不化。
⑸ 人類社會傳播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人類社會傳播的基本特點:
(1)社會傳播是一種信息共享活動;
(2)社會傳播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進行的,又是一定社會關系的體現;
(3)從傳播的社會關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種雙向的社會互動行為;
(4)傳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傳受雙方必須要有共通的意義空間;
(5)傳播是一種行為,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系統。
人類社會傳播的四次革命
第一次:文字發明,標志著人類真正進入文明時代
文字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傳播革命,它使人類的傳播沖破了時間的阻隔。有人認為,第一次傳播革命是語言(口語)的發明,其實不然。語言並非人類所獨有,在大自然中,用聲音作為通信工具的動物種類眾多,這些聲音往往成為動物之間交流信息的獨特語言。此外,人類口耳相傳的語言,在傳播過程中失真度較高,不能保證信息在傳播中不被扭曲、變形、重組和丟失。然而,自從文字發明之後,傳播的廣度和范圍大大提高,文明得以流傳延續。因此,文字的發明是人類傳播史上的一大創舉,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次傳播革命。
第二次:印刷術發明、推廣(1460年德國古登堡),孕育資本主義時代
印刷術的發明,是第二次傳播革命,自此以後,人類的傳播沖破了空間的阻隔。印刷技術對歐洲的沖擊是巨大的,對宗教革命、啟蒙運動都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此前,《聖經》以手抄本、羊皮書的形式出現,被少數人壟斷了復制和傳播的渠道。然而,印刷術發明之後,宗教教義以小冊子的形式得以大量復制、自由傳播,並由此引發了宗教革命,而新教倫理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第三次:電報發明(1899年),人類進入電子時代
電報的發明,是第三次傳播革命,既打破了時間的限制,又克服了空間的障礙。電報實現了遠距離信息的即時傳遞,使得大規模貿易、大兵團作戰成為可能,並由此而引發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的巨大變革。此後,無線電的出現、電子時代的到來,對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第四次:互聯網發明,全方位的傳播革命
網路傳播實現了多媒體技術的整合,囊括了大眾傳播、組織傳播、人際傳播等一切現有的傳播形式,並具有信息海量、交互性強等諸多特點。
⑹ 歷史的特點是什麼
(1)存在形式的過去性。歷史是已經過去了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它不能版重演,也無法實驗,人權們只能通過文字、實物、圖片、電影等直觀教具,將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概括的東西具體化,用語言的記述將歷史知識轉化為生活的畫面,讓學生間接認識或感知歷史。正是由於這樣,歷史對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有很大的創造空間。
(2)認知結構的多樣性。社會發展過程中主觀與客觀、內因與外因、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認知途徑靈活多變,不應從單一的角度去認識歷史事件,而應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認識和思考。認知結構的多樣性表現為整體性、因果性和發展性。
(3)思維方式的求異性和靈活性。求異思維是針對常規定向思維而言的反向思維,是一種富有創見性的思維方式,它能夠突破思維定勢,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聯系,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形式,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路,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學生根據不同情況、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⑺ 人類社會發展有必然規律條件嗎
有
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這些規律為社會形態的更替開辟了道路,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但是,由於社會發展的復雜性和曲折性,人類社會發展在遵循一般規律的同時,也會表現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會形態的內涵
1、社會形態的含義
社會形態是關於社會運動的具體形式、發展階段和不同質態的范疇,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社會形態包括社會的經濟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是三者的歷史的、具體的統一。
2、社會形態與社會經濟形態
經濟形態是社會形態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馬克思、列寧經常把「社會形態」與「經濟的社會形態」在同一意義上使用,說明「生產關系總和」是社會形態的本質方面。而豎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則是社會形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形態的表現。一定的社會形態總要以一定的社會制度形式呈現出來,所以,社會制度也被視為社會形態的同義語。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社會的根本性變革和進步就是通過社會形態的更替實現的。
列寧曾經把經濟基礎比作「骨骼」,把上層建築比作「血肉」,說社會形態就是由骨骼和血肉所構成的這么一種活生生的有機體。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和它的上層建築是互相依存的,緊密聯系的,沒有離開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也沒有不存在上層建築的經濟基礎。任何社會都是特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有機統一。例如,從其主要特徵看,封建社會就是封建地主所有制和地主階級專政的有機統一,資本主義社會就是資本家所有制和資產階級專政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社會就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有機統一。
3、社會形態是具體的、歷史的,而不是抽象的
這是因為,構成社會形態的兩個要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都是具體的、歷史的。任何基礎以及同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所以,一切社會形態都不是永恆的。從古至今,人類社會已經出現過五種基本的社會形態,它們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根本不存在什麼抽象的「一般社會」。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形態的理論,是與資產階級社會學關於「一般社會」的抽象議論根本對立的,資產階級社會學關於「一般社會」的抽象議論的實質,在於否認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的暫時性,為資產階級的統治作辯護。
4、現實存在的社會形態是復雜的,而不是「純粹的」
這是說,在每一個具體的社會形態里,都有著某一種生產關系占據主要的地位,它規定著這個社會的經濟基礎的一般的主要的特徵,也規定著這個社會的上層建築和整個社會形態的主要特徵。同時,在這個社會形態里,特別是在它的前期和後期,往往又包含著舊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殘余,和未來新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萌芽,這些復雜情況的存在,又使這個社會形態表現出自己的具體的歷史特點,在人類歷史上,所謂純而又純的社會形態是不存在的,列寧在談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情況時指出:「世界上沒有而且也不會有『純粹的』資本主義,而總是有封建主義、小市民意識或其他某種東西摻雜其間。」(選二/642-643頁)所以,我們在把握一個特定的社會形態的具體內容和特點的時候,必須進行具體的歷史的分析。
5、劃分社會形態的客觀標準是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而不是上層建築
這是說,雖然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有機統一體,但是,劃分社會形態的客觀標准,主要是根據它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就是說,主要看經濟基礎的性質,而不是根據上層建築,只有這樣做,才能揭示出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社會生活的共同本質,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這是因為,作為上層建築的各種現象不論多麼復雜,都根源於生產關系,古今中外的各種社會制度,不管有多少具體的差別,都可以根據它們的生產關系的類型,把它們概括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之中,並由此進一步了解它們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處的歷史地位及其發展趨勢。所以,這就等於找到了一個劃分社會形態的客觀標准,找到了一個認識社會發展基本過程的思想武器。例如,說前蘇聯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其根據就是生產關系是公有制,而不是根據它的政治態度。正如列寧所說:「一分析物質的社會關系(即不通過人們意識而形成的社會關系:人們在交換產品時彼此發生生產關系,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里存在著社會生產關系),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復性和常規性,就有可能把各國制度概括為一個基本概念,即社會形態」。
列寧這段話里的「他們」,具體所指,就是資產階級的社會學家,這些人不善於探究象生產關系這樣簡單和這樣原始的關系,而是徑直著手探討和研究政治法律形式,一碰到這些形式是由當時人類某種思想產生的事實就停留下來,他們只限於指出社會思想和人的目的,而不善於把這些思想和目的歸結為物質的社會關系,分不清復雜社會現象中的主要現象和次要現象,因而認為社會發展是由人們的主觀意識決定的,作出了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結論,由此陷入歷史唯心主義的泥坑。
6、人類社會是自然歷史過程的客觀根據
歷史唯物主義把社會形態看成是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有機統一,把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劃分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樣就有可靠的根據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看做是有客觀規律的自然歷史過程。這是因為,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所決定的,而經濟基礎又是由一定的生產力所決定的,反過來說就是,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經濟基礎的變革,經濟基礎的變革又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變革,通過這一系列的變革、人類社會也就向前發展了,而這一系列的變革又是象自然界的發展史那樣,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合乎規律的進行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客觀的自然歷史過程。因而社會科學也就可以完全象自然科學對待自然界那樣,對人類社會進行精確的研究,從中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基本前提出發,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它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首要的基本的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的序言中說:「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對於馬克思的這個思想,列寧極為重視,並且在《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中用了很長的篇幅加以闡發和論證。那麼,為什麼說人類社會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呢?大體上可以把握以下三點:
①社會有機體盡管有其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樣,本質上是客觀的物質體系;②人類社會由其內部所固有的矛盾所推動,同自然界一樣,是一個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③因此,人們就有可能象自然科學那樣,用精確的眼光來考察、研究人類社會。總之,「自然歷史過程」也就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規律辯證發展的客觀物質過程,它集中地體現了人類社會的客觀的、辯證的本性,唯物史觀就是對這一「自然歷史過程」及其一般發展規律的理論再現。所以,確立人類社會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這一觀點,這是掌握全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關鍵,這也就是確立這一觀點的重要意義之所在。
二、社會形態發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依據社會發展階段的性質,社會歷史可劃分為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其第一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這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是社會歷史運動的一般過程和一般規律,表現了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
但就某一國家或民族的社會形態發展的歷程而言,情況就不一樣了。有的國家經歷了幾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典型過程,也有的國家在歷史發展進程中超越了一個甚至幾個社會形態而跨越式地向前發展;有些國家在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社會形態性質不夠典型,甚至多種社會形態特徵交叉滲透;有些國家在一定時期由較為落後的社會形態快速躍遷為先進的社會形態,而有些國家的社會形態則長期陷於停滯狀況甚至由先進轉為長期落後;即使是同一種社會形態,在不同國家也會顯現不同特點等。所有這些,體現了社會形態更替的多樣性的特殊形式。依據俄國社會變革的實踐經驗,列寧曾深刻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 這是對社會形態更替統一性與多樣性辯證關系的符合歷史實際的概括。
這些情況告訴我們,在把握社會形態更替的確定秩序和基本線索時,既要看到它的統一性,又要看到它的多樣性,把二者辯證地統一起來。一方面,社會形態的更替具有多樣性,體現了不同民族的特殊性和能動性;另一方面,社會形態更替的多樣性並不是對統一性的否定。從整個世界歷史的進程來看,資本主義社會的出現不可能早於遇封建社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不可能早於資本主義階段。一些民族未經封建社會而直接步入資本主義階段,是整個人類歷史受到資本主義的深刻影響。東方一些民族跨越資本主義階段而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則是由於資本主義內部矛盾對東方社會滲透、影響和沖突的結果。
2、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
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根源於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與人的歷史選擇性相統一的過程。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主要是指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過程和規律是客觀的,其規定的基本趨勢是確定不移的。社會形態更替歸根結底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其中,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最終的決定意義。所以,只要把全部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就能夠發現「各國社會現象中的重復性和常規性」即規律性。就是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性,從根本上規定了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他社會規律一樣,社會形態更替的規律,也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規律的客觀性並不否定人們歷史活動的能動性,並不排斥人們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於某種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性。這種歷史選擇性包含三層關系:
第一,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造成了一定歷史階段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為人們的歷史選擇提供了基礎、范圍和實踐活動的幅度、空間。例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中國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而跨越了資本主義典型發展階段,就是由於具有建立公有制為主體的生產關系的基本的生產力條件、當時蘇聯社會主義的存在及影響以及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也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過程。人是實踐社會規律的主體。在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中,一方面,人們的歷史選擇活動總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驅使和制約,因為在社會歷史領域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受激情行動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們的歷史選擇活動又必須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因為歷史過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人們的歷史選擇只有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才能實現。這就決定了在社會形態更替過程中歷史主體的選擇性活動,必然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過程。
第三,人們的歷史選擇性,歸根結底是人民群眾的選擇性。人們對於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最終取決於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及其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把握和順應程度。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是社會形態變革的決定力量。在這里,人民群眾對於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正是在遵循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參與社會變革實現的。列寧指出:「人民群眾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時期這樣以新社會制度的積極創造者的身分出現。在這樣的時期,人民能夠作出從市儈的漸進主義的狹小尺度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奇跡。」 因此,歷史的發展、社會形態的更替的規律,歸根結底會通過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選擇表現出來。
3、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社會形態的更替演進,還表現為歷史的進步性與曲折性、漸進性與跨越性的統一。
社會形態更替的進步性、漸進性主要是指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演進的基本趨勢,其歷史過程是一個「揚棄」的過程。
但是,社會形態更替的進步性、漸進性並不否認歷史發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種新社會制度取代舊社會制度,往往並不是從舊社會制度發展較為充分的典型國家開始,而更易於在舊制度發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這既體現了社會形態更替過程的曲折性,又為社會形態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條件和歷史契機。例如,資本主義制度是在歐洲而並非在封建制度高度發展完善的中國等東方國家首先取得勝利,社會主義首先是在俄國、中國等國家而並非在歐美各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獲得成功,都是明顯的例證。封建製取代奴隸制的過程也有某些類似的情況。
在社會進步發展過程中,社會形態更替的反復甚至倒退,是時常出現的。從世界歷史上看,每一次社會制度的變革,無不經過曲折反復的斗爭;每一個新生的社會制度,無不有一個從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發展過程。例如,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開始於1640年,但在戰勝封建制度以後,接著就出現了1660年的舊王朝復辟。直到1688年,資產階級政黨以政變的方式從荷蘭迎來了一個帶著荷蘭海陸軍進入英國的國王,才使英國的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穩固下來。就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看,從建立到鞏固大體經歷了二三百年時間。
社會主義作為人類歷史迄今最進步的社會形態,它的產生和發展具有某種跨越性,是合乎規律的。它走向成熟,取得最後勝利,必然要經過曲折復雜的斗爭和長期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某種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歷史車輪前進的總趨勢是不可改變的,它所呈現的「曲折」,必將以社會的巨大進步來補償。社會主義光輝燦爛的未來,必將進一步為世人所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