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烏鎮歷史文化簡介

烏鎮歷史文化簡介

發布時間:2021-03-10 07:06:44

⑴ 關於烏鎮簡介

烏鎮簡介: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版原腹地,距杭州權、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烏鎮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
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全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和18個行政村。陸上交通有貫穿鎮區的縣級公路姚震線,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相銜接。
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

⑵ 烏鎮的介紹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別名烏墩、青墩,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5A級景區。 烏鎮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和「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西柵、茅盾故居、木心美術館等著名景點,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於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

烏鎮歷史悠久,據烏鎮近郊的譚家灣古文化遺址考證表明,大約在7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該地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夏商時期,烏鎮屬百越地。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史稱"烏戍"。

秦時,烏鎮屬會稽郡,以車溪(即今市河)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其後,烏鎮或屬浙江的湖州、嘉興管轄,或屬江蘇的蘇州治理。

唐時,烏鎮隸屬蘇州府。後梁,隸屬不變,為吳越國地。後晉天福五年(940年),置秀州,青墩遂屬嘉興縣隸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年),烏鎮屬烏程隸湖州。熙寧十年(1077年),析嘉興縣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風等5個鄉歸崇德縣,青鎮在清風鄉,屬崇德隸秀州。元豐初年,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後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嘉定年間,升嘉興為軍,青鎮遂屬崇德隸嘉興軍。寶慶二年(1226年),改湖州為安吉,烏鎮為安吉州烏程縣地。宋代,鎮地設監鎮官,管火禁和酒稅,並招軍習武,以御盜寇。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烏鎮為湖州路烏程縣地,青鎮為嘉興路崇德縣地。鎮地設都巡檢。

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縣的募化、千金、保寧、清風、永興和梧桐六鄉置桐鄉縣,青鎮屬之,隸嘉興府;烏鎮仍屬烏程隸湖州府。這一隸屬關系至清未變。明清時在烏鎮特別設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鎮而行使相當於府衙的職能。

民國元年(1912年),烏、青兩鎮依舊分治。

1950年5月,烏、青兩鎮合並,稱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

⑶ 烏鎮的具體介紹

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北端,地處富饒的杭嘉湖平原中心。歷史上曾是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桐鄉、石門、秀水、烏程、歸安、吳江、震澤)錯壤之地。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相銜接。

烏鎮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市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鎮域面積79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

烏鎮地處東南沿海,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冬冷夏熱,春暖秋涼,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6.1℃。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3.6℃;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8.1℃。

烏鎮年平均降水量1233.9毫米,全年有3個明顯降水時段即4-5月(春雨),6-7月(梅雨),8-9月(秋雨),冬季會下雪。烏鎮年平均日照1842.3小時。一年中春季為78天,夏季為90天,秋季為64天,冬季長達133天。

烏鎮作為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2003年,烏鎮被聯合國授予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2006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清單和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設目錄;2010年,烏鎮旅遊榮膺嘉興市首個國家AAAAA旅遊景區稱號。

(3)烏鎮歷史文化簡介擴展閱讀

烏鎮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

1998年烏鎮委託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烏鎮古鎮保護規劃》,規劃明確了烏鎮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的整體發展方向,並將整個古鎮劃分為絕對保護區、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和區域控制區四個不同等級的保護區域,提出不同等級的保護措施和保護范圍,緩沖面積達198公頃。

1999年,烏鎮東柵區塊保護開發工程經過周密調查,制訂了《烏鎮古鎮首期整治保護總體規劃》和詳細的修復與整治方案,開始實施烏鎮古鎮保護與開發的東柵工程,簡稱「東柵景區」。

在規劃的全面實施過程中,烏鎮為了達到「四個最」(即保護最徹底、環境最優美、功能最齊全、管理最科學)的目標,具體實施了遺跡保護工程、文化保護工程 、環境保護工程等「三大工程」,在全國古鎮、古城保護中,烏鎮首創和成功運作了「管線地埋」、「改廁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管理」等保護模式,昔日的江南明珠拂去了它的灰塵,重新煥發出動人的光彩。

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一期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以其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躍成為中國著名的古鎮旅遊勝地。烏鎮對古鎮保護開發方式的有效探索,也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肯定,被聯合國專家考察小組譽為中國古鎮保護之「烏鎮模式」。

烏鎮在展示中國古老文化的非凡魅力和東方生活的傳統精髓的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

⑷ 烏鎮的具體介紹是什麼

烏鎮是國家5A級景區、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以及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曾又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的悠久歷史。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之風,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⑸ 浙江烏鎮簡介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烏鎮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
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全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和18個行政村。陸上交通有貫穿鎮區的縣級公路姚震線,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相銜接。
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
烏鎮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烏鎮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⑹ 烏鎮的文化和美景有哪些歷史作用

烏鎮美景數不勝數,江抄南民俗館、江南百床館、文昌閣、古戲台、水上集市等,讓人流連忘返。

烏鎮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淳樸秀美的水鄉美景、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和古鎮人民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使它成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烏鎮千年的智慧伴隨著脈脈書香,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幅迷人的歷史畫卷。

⑺ 烏鎮的歷史來源

烏鎮古名烏墩、烏戍。烏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編》中說「烏鎮古為烏墩,以其地脈墳起高於四曠也……」,解釋得已夠明白。但何以稱「烏」呢?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越王諸子爭君長海上分封於此,遂為烏余氏,故曰烏墩」;一說「因土地神烏將軍而名烏」;一說「烏有烏陀古跡,青有昭明青鎖」,故有烏、青之名。此數說前人都提出異議,以為或無證,或附會,或缺乏歷史常識,盧學博編修《烏青鎮志》時已詳加批駁。同時,他提出一個較為合理的說法,這個說法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鄉賢在《烏青文獻》中提出的:「烏墩、青墩之名,其從來遠矣……大都江山自開辟以來,何有其名字?皆世諦流布相承耳,如『齊魯青未了』,『澄江靜如練』,是為山水傳神寫照語也。烏青之義蓋類此。」

烏鎮區點陣圖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烏鎮是河流沖積平原,沼多淤積土,故地脈隆起高於四曠,色深而肥沃,遂有烏墩之名。其實,這類在當地並不鮮見。距烏鎮9公里處有一村叫紅墩,其鎮志上說:「紅墩在鎮西,地脈墳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為多紫色石土的緣故。紅墩、紫墩的命名為烏墩名稱的傳神寫照說提供了現實的佐證。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烏戍」就由此而來。(李樂在《烏青鎮志》中說:「鎮,周屬吳,吳戍兵備越名為戍。」「烏鎮古謂之烏墩,後因吳越錢鏐王戍兵於此,稱烏戍,今名烏鎮。」)但他顯然將錢鏐王之「吳越」與春秋之「吳越」弄混淆了。在正式的行政建制稱謂中,自唐之後,烏鎮沒有再稱「烏戍」的史實。且錢鏐王之吳越國的北方疆界遠達常熟,烏鎮相對內陸,故此說顯有不通。

⑻ 江南烏鎮的介紹

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一九九一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陝西省有同名小鎮。歷史沿革秦時,烏鎮屬會稽郡,以車溪(即今市河)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開始。至於青墩之「青」的來由,王雨舟在《二溪編》中指「恐與烏接壤故以青為別。」 唐時,烏鎮隸屬蘇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朱洪撰並書,吳曄篆額)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此前無據,這一時期的另一塊碑《光福教寺碑》中則有"烏青鎮"的稱呼。烏鎮稱"鎮"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當時,鎮地置有鎮遏使的官職。 元豐初年(1078),已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後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個怪僻字,豎心旁加個「享」,念「敦」,於是天下念「敦」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後烏墩就定稱為烏鎮。)1950年5月,烏、青兩鎮合並,稱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直到今天。區位交通 烏鎮: 經度120.54 緯度 30.64。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地級市)桐鄉市(縣級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南潯區,北接江蘇蘇州吳江市,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烏鎮原以市河(車溪)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相銜接。烏鎮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市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從杭州出發走高速公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一條流水貫穿全鎮,它以水為街,以岸為市,兩岸房屋建築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鄉迷人的風光。水中不時有烏篷船依呀往返;岸邊店鋪林立叫賣聲不絕於耳。

⑼ 簡單介紹一下烏鎮

烏鎮作為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烏鎮距今已有1300年的建鎮歷史。除了擁有小橋、流內水、人容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雅緻的民居建築之外,烏鎮更多地飄逸著一股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 烏鎮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烏鎮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築保存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里。烏鎮旅遊,充滿了文化氣息。在這座小鎮,歷史上曾經出過64個進士,161個舉人。現代中國的文學巨匠——茅盾,也誕生在這個小鎮上。

閱讀全文

與烏鎮歷史文化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