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優美長篇文章
《小英雄雨來》
② 名家中長篇勵志散文
平凡的魅力 汪國真
我不會蔑視平凡,因為我是平凡中的一員。我的心上印著普通人的願望,眼睛裡印著普通人的悲歡,我所探求的也是人們都在探求著的答案。
是的,我平凡,但卻無需以你的深沉俯視我,即便我仰視什麼,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貴的容顏,而是山的雄奇天的高遠;是的,我平凡,但卻無需以你的深刻輕視我,即便我聆聽什
么,要聽的也不是你空洞的大話,而是林濤的喧響海洋的呼喊;是的,我平凡,但卻無需以你的崇高揶揄我,即便我嚮往什麼,也永不會是你的空中樓閣,而是泥土的芬芳晨曦的燦爛。當然,當那些真摯的熟悉的或陌生的朋友提醒或勉勵我,不論說對了說錯了我都會感到溫暖。
孤芳自賞並不能代表美麗也不能說明絢爛,自以為不凡更不能象徵英雄氣概立地頂天。
我承認,我的確很平凡。平凡得像風像水像雪……然而,平凡並非沒有自豪的理由,並非沒有魅力可言。
風很平凡,如果吹在夏天;水很平凡,如果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雪很平凡,如果飄落在冬日與春日之間……
我欣賞這樣的平凡,我喜愛這樣的平凡,我也想努力成為這樣的平凡。
不夠再給你加
③ 馬麗華長篇紀實散文有哪些
《藏北游歷》(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0)、《西行阿里》(作家出版社,1992)、《靈魂像風》(作家出版社,1994);以上三部長篇合集為《走過西藏》。
馬麗華,女,山東濟南人,原籍江蘇省邳州。中共黨員。1976年畢業於山東臨沂師專(現臨沂大學)中文系,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一級作家、編審,現任中國藏學出版社總編輯。
著有長篇報告文學《青藏蒼茫——青藏高原科學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終極風景》、《西藏之旅》,長篇散文《藏北游歷》、《西行阿里》、《靈魂像風》,《走過西藏》等。
曾於1992年、2001年兩次獲得西藏珠穆朗瑪文藝獎,1994年獲莊重文文學獎,1997年《走過西藏》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2011年以長篇小說《如意高地》獲第四屆老舍文學獎。
(3)長篇歷史文化散文將軍淚擴展閱讀:
馬麗華長篇紀實散文的創作背景:
《藏北游歷》《西行阿里》《靈魂像風(2007修訂版)》《藏東紅山脈》的采寫,時間跨度為二三十年,是對這片世界高地有代表性的幾個地區自然和文化風光既廣且深的展示。
前三部曾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結集為《走過西藏》,暢銷海內外,被評論界稱之為「中國當代文壇稀缺之物」,「在文學與人類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作者由此享有作家兼職類學工作者之稱,這四部長篇紀實亦被視為中國文學人類學的開山之作。
④ 史鐵生1991年寫的長篇散文
史鐵生1991年寫的長篇散文是《我與地壇》,首發於1991年第1期《上海文學》。
1991年1月,《上海文學》雜志發表了作家史鐵生的新作《我與地壇》,盡管發表時沒有標明這部15000字左右的作品究竟是散文還是小說,但由於它與史鐵生個人經歷與生命的緊密關聯,而被視為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
它被文學界公認為是20世紀中國最為優秀的散文之一,是一個詩性散文的經典文本,是一篇經得起反復細讀的作品。
(4)長篇歷史文化散文將軍淚擴展閱讀
《我與地壇》創作背景:
作者是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寫這篇散文時的15年間,「就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
作者似乎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裡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斗的力量。在《我與地壇》一文中,除了我們在節選為課文的部分里所見到的內容外,作者還寫了在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述說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還是抒發自己對於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
⑤ 顧城寫過長篇小說或者散文嗎
小說 《英兒》 《睡眠是條大河》
散文 《樹枝的疏忽》
⑥ 求多篇長篇散文,優美的,或抒情的,大約3000字,謝謝!急。最好有網址
雖已無法尋回那時,草之光鮮,花之芬芳。請不要悲傷,從中汲取,猶存的力量。最初的感動依稀,存在於擺脫痛苦的慰藉中,信仰超越了死亡,歲月沉澱了從容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4:12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別了憂愁你好憂愁。你鐫刻在天花板的縫隙,你鐫刻在我愛人的眼底。你並不是那悲苦,因為最貧窮的人也會微開笑魘。將你吐露,你好憂愁。溫馨玉體的愛,愛的威力,你那噴涌而出的溫馨,猶如沒有軀體的妖魔。沮喪的面孔,憂愁嫵媚的容貌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4:10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死,只不過是疾病在無法治療時的解決方案而已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4:08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我已經太久沒有和自己獨處了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4:07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我是一頭野獸,窺伺著另外一頭野獸,內心深處的野獸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4:05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可怖的夜。痛苦蠶食著我。陰郁而恐怖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4:03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幾個月來,我一直卧不安枕,心懷戚戚。我恐懼至極,並且已經厭倦了,驚恐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4:00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似乎該給我頒發一枚戒毒獎章,所有人都在稱贊我的用氣。於是我高興地笑了,笑得像個白痴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58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我那時16歲。我曾經16歲。我再也回不到,16歲。但是,我感覺自己依然年輕,絲毫沒有變老。我拒絕放棄任何東西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54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那天天氣很熱,與之相關的記憶,有書,有苜蓿,還有彩虹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52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這無盡的貪婪,這不滅的好奇……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50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你的手,我最愛的靈魂,驅散我心頭的烏雲,請深深地把我攬入你的懷抱,當我長眠大地,但願我的過錯,不再造成你胸中的煩擾。記住我吧,記住我,但……請把我的宿命忘掉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48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誰相信能產蜜就不用遭受同蜜蜂一樣的命運?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46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兩個小時愉快的失眠之後,我安詳地進入夢鄉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44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樺樹教會我,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是。亦教會我,我的生命有繼續延續的價值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42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語法意識層那是通向美的途徑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39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如果你忘記未來你失去的就是現在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37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惜別淚長流,袖中成白玉。珍藏伴遠行,睹物相思篤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34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構建汝生汝死皆是果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31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追逐繁星在金魚缸中了結此生
刪除| 轉發(2)|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29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播種慾望的人必會受到壓迫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26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被催熟而不是長大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3:23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當歷史,或者歷史的殘留物,即一種全能社會的超人力量控制人類的時候,靈魂是無限的這一幻想就失去了它的魔力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10:01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冒險已處於視野外的一邊,對冒險的懷念是無法忍受的。在日常生活的無聊中,夢與夢想的重要性增加了。外在世界失去了的無限被靈魂的無限所取代。個體具有無法取代的惟一性的巨大幻覺,最美的世界幻覺之一,綻放開來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09:55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我們既不知道我們從哪裡來,也不知道我們到哪裡去。我們所處的時間既無開始,也無終止;他們所處的空間沒有邊界,只是處於世界之中,而對於世界而言,未來是永遠不會終結的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09:41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人總是希望世界中善與惡是明確區分開的,因為人有一種天生的、不可遏制的慾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評判。宗教與意識形態就建立在這種慾望上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5日09:32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23:45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發現惟有小說才能發現的東西,乃是小說惟一存在的理由。一部小說,若不發現一點在它當時還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說。知識是小說的惟一道德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23:12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在黑暗中看東西反而看得更清楚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23:09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科學的飛速發展很快將人類推入專業領域的條條隧道之中。人們掌握的知識越深,就變得越盲目,變得既無法看清世界的整體,又無法看清自身,就這樣掉進了胡塞爾的弟子海德格爾用一個漂亮的、幾乎神奇的叫法所稱的「對存在的遺忘」那樣一種狀態中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22:32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處於純凈的微小狀態的一條女靈魂,在此軀殼內居住了上萬年。我們從遠古時代開始,就一直與他們生活在一起。早在人類的意識還處於黎明期的時候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2:29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花季的小女神,請別對我說「不」,我們今夜將去公園的幽深處,但請讓我成為你的少年羅密歐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9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我回想起三月風雨交加之夜一條黑暗的街道。天上烏雲滾滾,奇形怪狀,就像可憎的狂歡節上跌跌撞撞、騰空翻飛的小丑,我站在羅曼-波戈丹諾維奇住的那幢房子旁邊,頂著風躬起背,緊緊按住我的圓頂禮帽,覺得一旦松開帽檐,帽子就會像炸彈一樣爆開。目睹我在夜裡守候的唯一見證就是一盞街燈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8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在葡萄酒般幽暗的海面上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6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Dooooooooooog!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5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一陣痛苦,一種還不是愛情的痛苦,在折磨著我的心。她,默默無聲地,死後曾在我的夢中出現,她那消瘦的軀體上套著寬大的褐色壽衣,散發出一種蠟和檀木混雜的氣息;她俯身投來無言的遣責,呼吸中隱隱地傳來一股沾濕的灰燼氣味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4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海灣的邊緣和海平線相接而形成一個大圓環,環內裝著一大盆暗綠色的液體。她的病床旁邊有一隻白磁小盆;她死前一陣陣地大聲哼著嘔吐,撕裂了已經腐爛的肝臟,嘔出濃濃的綠色膽汁,就是吐在這只盆里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3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我伸頭看了看舉在面前的鏡子,鏡面已破,歪歪斜斜有一道裂紋。頭發都乍著。這就是別人眼中的我。是誰為我選的這張臉?需要清除蟲子的小狗子。它也在問我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2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那暮色籠罩著一望無際的遠景,只待那皎潔的月球冉冉升起,放出她那光彩四射的銀輝……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1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滿心希望我的詩能在報上見蹤跡但願貴報有篇幅如我有幸把願酬請勿忘記在詩後印上賤名布盧姆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10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利用格律加韻腳奧妙詩歌無盡了波濤翻滾今勝昔爾後惟有我詩好得你就是獨占鰲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09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希特勒只有一個左睾丸,戈林有兩個睾丸但很小,希姆萊的情況差不多,可是戈培爾一個睾丸都沒有……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21:07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雨淋淋,我痛苦,不禁潸然淚下……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17:00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翌晨一片黑暗,我把門兒緊關,往昔堅拒莫戀;我沿小道向前,行乞為生不禪,跨越大海荒原,辭舊喜迎新天……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16:28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既然黃昏才來臨,世界,請停止旋轉;他鍾里的布穀鳥犯喉炎,所以他無法告知我們今夕是何夕。其他的舞蹈者中無人有任何答案,只有你、我、夜晚和一根黑色的小皮鞭……
刪除| 轉發| 收藏| 評論10月14日 14:11 來自新浪微博手機版
⑦ 抗戰題材的抒情散文
散文概述
殷商時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記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諸侯國的史官進一步以樸素的語言、簡潔的文字記錄了列國間的史實,如《春秋》。以後,隨著時代的需求,產生了描述現實的歷史文學,這就有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萬字,記載了春秋240年間列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言論以及天道、鬼神、災祥、占卜之事。這部書敘事富於戲劇性,情節緊湊,戰事描寫尤為出色,語言精煉、富於形象。
《國語》是一種國別史,分別記載了周王朝及諸侯各國(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記言多於記事,所記大多為當時較有遠見的開明貴族的話。
《戰國策》作者不可考,現在版本為西漢劉向輯成。它同《國語》一樣,也是分國記事,記載了西、東周及秦、齊、楚、趙等諸國之事,記載內容是謀臣策士的種種活動及辭說。《戰國策》文章的特點是長於說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極為生動。
先秦歷史散文為中國的歷史文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之交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各種學術流派紛紛著書立說,爭論不休,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思想家的著作,促進了說理散文的發展。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記載他們言論的書流傳到現在的有《論語》、《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
《論語》和《孟子》是儒家詮釋「仁」的著作。《論語》是記錄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論的。孟軻長於辯論,因此書中語言明快,富於鼓動性。
《墨子》代表墨翟「兼愛」的主張,語言樸素,說理明確,邏輯性很強,《兼愛》、《非攻》等篇極有代表性。
《莊子》代表道家莊周「無為而治」的主張。莊子散文在諸子中獨具魅力。這表現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像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善用民間寓言,長於譬喻,使文章富於文學趣味。
《韓非子》代表法家「因時制宜」的主張。韓非散文結構嚴謹,鋒芒銳利,說理深刻。
《荀子》代表荀況的學說,現有32篇,多長篇。荀子散文特點:論點明確、層次清楚、句法整練、詞彙豐富。
《呂氏春秋》是秦丞相呂不韋門客的集體創作。它包括八覽、六論、十二紀,兼有儒、道、墨、法、農諸家學說。書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時代的文獻和佚事。它是一種系統化的、集合許多單篇的說理文,層層深入,最見條理。和諸子散文一樣,它往往以寓言故事為譬喻,因而文章富於形象性。
先秦諸子的說理散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
漢初,政論散文有所發展。賈誼(公元前200--前168)是西漢初年傑出的文學家,他的文章《過秦》總結了秦代滅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教訓,發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語言富於形象性
除賈誼外,漢初還有不少散文家,他們的文章大多或論秦之得失,或針對時弊,提出自己的主張,其中以 錯和鄒陽成就較高。 錯以主張募民備塞的《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兩篇散文最為著名。
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封建王朝迫切需求總結古代文化,給予大一統的統治局面以哲學和歷史的解釋,司馬遷的《史記》應運而生。它的出現將先秦歷史散文又大大向前發展了一步。在《史記》的影響下,東漢產生了不少歷史散文著作,班固的《漢書》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漢代出現了一種新的文體「賦」。賦的名稱始於戰國趙人荀卿的《賦篇》,到後代形成了特定的體制。講究文采、韻節,兼具詩歌和散文的雙重性質。接近散文的稱「文賦」,接近於駢文的稱「駢賦」。漢初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司馬相如(前179--前118)的《子虛》、《上林》,西漢末年楊雄(公元前53--18)的《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河東賦》,班固的《兩都賦》,東漢張衡(78--139)的《二京賦》,都是漢賦的名篇。
2
散文發展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駢文盛行,散文衰落。但在酈道元的《水經注》和楊衡之的《洛陽伽藍記》等學術著作中仍有一些質朴的敘事、抒情、寫景的優美文字。
唐朝韓愈大力反對浮華的駢儷文,提倡作古文,一時從者甚眾,後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創作業績大增,影響更大,成為文壇的主要風尚,文學史上稱其為古文運動。以韓柳為首的古文運動的勝利,樹立了一種擺脫陳言俗套,自由抒寫的新文風,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敘事、議論、諷刺的藝術功能。
中唐以後,古文運動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歐陽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運動,此後的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等人都在古文革新運動的影響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後人將他們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歷史文學家司馬光編有一部歷史巨著《資治通鑒》,它除具有史學價值外,還非常具有文學價值。
南宋散文家在北宋諸位大家影響下,產生了一部分上書言事的政論文,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政治態度,胡銓、陳亮、葉適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家。古文運動的成功,使散文更切合實用,南宋時大量出現的筆記雜文便是一個明證。洪邁的《容齋隨筆》、王明清的《揮塵錄》是筆記雜文中的佳作,此外,朱熹(1130--1200)的古文長於說理,造詣非淺。
明初的宋濂(1310--1381)是「開國文臣之首」,他的一部分傳記文很有現實意義,比較著名的作品有《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等。明中葉以後,針對程朱理學、八股文的束縛,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發起「復古運動」,倡導文必秦漢。他們在對掃盪八股文風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同時,又走上了盲目摸擬古人的路子。後來的李攀龍、王世貞為代表的「後七子」復古運動,也再一次重復了他們的錯誤。
歸有光等「唐宋派」首先起來反對復古派,進而是萬曆年間的公安派也加入猛烈抨擊擬古主義的隊伍。
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為代表,時稱「三袁」,袁宏道(1568--1610)最為著名。他們認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因此反對貴古*今,模擬古人。袁宏道更出於作家的主觀要求提出了「性靈說」。公安派的散文創作特點是:沖破傳統古文的陳規舊律,自然流露個性,語言不事雕琢。
與公安派存在的同時還有以鍾惺、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他們也主張獨抒性靈。
公安派與竟陵派革新的直接產物是晚明大量出現的小品散文,這是傳統散文的一個發展,張岱(1597--)是小品散文作者中比較有成就的一位。他的小品散文題材較廣,山水名勝、風俗世情、戲曲技藝乃至古董玩具等等都可以入他的文。他的散文語言清新活潑,形象生動,廣覽簡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明末清初,晚節不保的侯方域(1618--1654)的散文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代表作有《李姬傳》、《馬伶傳》、《任源邃傳》等。
桐城派古文是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流派,主要作家方苞、劉大槐斗、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而得名。方苞(1668--1749)繼承歸有光的傳統,提出「義法」主張,並使之成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論。桐城派古文作品選材用語只重闡明立意,而不期堆砌材料,因而文章一般簡潔自然,但缺乏生氣,代表作品有方苞的《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記》等。
與桐城派對立存在的是提倡「駢文」的復社作家,汪中(1744--1794)是其中成就最大者。
清初有不少成績突出的散文家,如王猷定、魏禧。王猷定(1599--約1661)的傳奇性散文以小說傳奇體打破了傳統古文寫法,代表作有《李一足傳》、《湯琵琶記》、《義虎記》等。魏禧(1624--1680)以人物傳記最為突出,代表作是《大鐵椎傳》。
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為清末改良運動的代表人物,也是學術上改良派的代表作家。他們的散文無視傳統古文的程式,直抒己見,暢所欲言,是政治斗爭的有效工具。梁啟超的新體散文更是對一切傳統古文的猛烈沖擊,為晚清的文體解放和「五四」的白話文運動開辟了道路,他的《少年中國說》即是這樣一篇典型作品。
作者:月下望月 2006-1-16 14:55 回復此發言
3
散文發展史
伴隨著對封建主義文學和文言文的批判,最早的一批現代新文學作品誕生了,議論性散文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現代散文的源頭。
新文學誕生的初期,在報刊雜志上發表議論散文影響最大的有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等。他們的作品以隨感錄為主要形式,內容包羅廣泛,重點在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上。魯迅是寫作議論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
誕生期的議論性散文擔任了反封建的先鋒,它所議論的對象緊貼生活,具體而且細微;它的形式自由,可長可短;它的語言可剛烈悲壯,也可幽默諷喻。議論散文之後,記敘性散文、小品文也相繼問世,現代散文進入蓬勃發展階段。
發展期的散文風格各異、樣式不一,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就形式而言,有記敘、寫景、抒懷、言志、評述;風格上形成了魯迅的峻冷峭拔,周作人的平和沖淡,朱自清、冰心等的清新雅緻,郭沫若、郁達夫等人的豪邁揮灑,葉聖陶、許地山的樸素平直,徐志摩的濃艷絢麗等。
語絲社周作人是小品文的開拓者之一,代表作《故鄉的野菜》、《烏篷船》、《菱角》、《夏之夢》等多以小題材為描述對象,筆調從容、閑逸,於趣味性、知識性中潛移默化地培育著對生活的熱愛。他的議論性散文在當時也佔有重要地位。與周作人藝術風格相近的是同為語絲社的林語堂。他的代表作《翦拂集》著力諷刺時弊,批判傳統的中庸哲學,強調與舊世界的斗爭。俞平伯的《雜拌兒》、《燕知草》等集子也帶有與周作人類似的雅緻,但同時又多了些晦澀的味道。
郭沫若與郁達夫同屬奔放瀟灑一派。郭沫若的散文詩集《小品六章》文筆精美,語言雕飾,設景味道深長;郁達夫的游記散文中《屐痕處處》和《釣台的春晝》是代表他風格的作品,尤其是後一篇,寫出了富春江秀麗的景色,於憑古懷悼之間,抒發了對現實的憤懣之情。
何其芳的抒情散文在30年代別有風姿,被稱為「詩人的散文」。做為現代派詩人,他將現代派的一些方法滲入散文創作,以達抒寫情感之目的,代表作為《畫夢錄》。何其芳散文的語言同他的詩一樣,精雕細琢,有很強的可感性。
記敘性散文中,李廣田(1906--1968)記人的篇章很有代表性。他筆下的人物描寫沒有故事情節,只截取一些生活片斷,加以抒情的寥寥幾筆,以達傳神之效。
抗戰爆發,尤其是皖南事變之後,富有戰斗性的雜文發出時代的最強音。郭沫若的《新繆司九神禮贊》、《斥反動文藝》等文成為國統區思想戰線、文化戰線的重要文獻;聞一多《最後一次的講演》表現了一個堅強的民主戰士面對手槍的英勇氣概;馮雪峰的雜文側重於人的心靈剖析,表現出較強的理論力量;聶紺弩(1900--1986)的雜文在藝術上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他善用令人興趣盎然的古代故事巧妙抨擊現實。此外,豐子愷(1898--1975)、林默涵(1909-- )等許多作家也都寫了大量雜文。
記敘與抒情相結合的散文在國統區成績突出。茅盾的《白楊禮贊》、《風景談》,巴金的《廢園外》、《燈》、《龍》都是名篇,沈從文的《湘西散記》是記敘自然與人文狀況的美文。
建國初期,作家和戰斗在各條戰線上的業余作者們,運用散文自覺地高唱反映新時代、新人物、新事物、新風貌的贊歌。因為作者隊伍龐大,所以反映的生活面達到了從未有過的寬廣程度。作品所呈現出的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巴金的熱烈凝重,冰心的細膩柔婉,靳以的熱情澎湃,劉白羽的激越高亢,華山的幽默氣派,風格雖各不相同,但他們都以真實純朴的感情塗抹著新生活的絢麗色彩。
這時期散文創作一大特色是,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兩項內容交相輝映。抗美援朝題材的作品影響較大的是:劉白羽的《朝鮮在戰斗中前進》、靳以的《祖國棗我的母親》、菡子的《和平博物館》、巴金的《生活在英雄們中間》等;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名篇有:柳青的《1955年在皇甫村》、秦兆陽的《王永淮》、沙汀的《盧家秀》、靳以的《到佛子嶺去》、華山的《童話的時代》、李若冰的《在柴達木盆地》、臧克家的《毛主席向著黃河笑》、楊朔的《石油城》等。
4
散文發展史
形式多樣也是本時期散文創作的收獲之一。游記、小品、隨筆和雜文都不同程度地發揮了它們在新時代的作用,不少作品受到讀者的歡迎。游記有賀敬之的《重回延安棗母親的懷抱》,方紀的《歌聲與笛聲》,楊朔的《香山紅葉》,碧野的《天山景物記》,葉聖陶的《遊了三個湖》,茅盾的《斯德哥爾摩雜記》,峻青的《歐行書簡》等;隨筆有菡子的《小牛秧子》,何為的《兩姊妹》;雜文有茅盾的《剝落蒙面強盜們的嘴臉》,巴人的《況鍾的筆》,任晦的《「廢名論」存疑》以及馬鐵丁的《思想雜談》等。
雖然本時期散文創作收獲豐厚,但從整個文學領域來看,散文相比其他文學體裁受重視不夠,尤其雜文顯得更為薄弱。另外,有時由於受到不正常政治生活的影響,整個文藝界普遍存在著不敢大膽揭露現實矛盾沖突的現象,散文創作也不例外。
1957年以後,散文創作受到各界重視,作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大大超過了上一時期,名家俊作競相涌現。老作家葉聖陶發表的《記金華的兩個洞》是繼《遊了三個湖》之後又一篇耐看的游記作品;冰心的《櫻花贊》和巴金的《從鐮倉帶回的照片》是兩支國際主義友情的贊歌;吳伯簫的《歌聲》、《記一輛紡車》,是對延安艱苦歲月的追憶;方紀的《揮手之間》記錄了歷史的緊要關頭,偉人毛澤東從容不迫的風采;陶鑄的《松樹的風格》詠物抒懷,意味深長;碧野的《雪路雲程》、《武當山記》在蔥山麗水雪路雲程之間洋溢著濃情畫意;陳殘雲的《珠江岸邊》、《沙田水秀》描繪了珠江岸邊人民的變化;於敏的《西湖即景》、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將人帶入迷朦的畫境,詩意盎然;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以歷史學家豐厚的文化底蘊將游記散文寫得充實而辭采飛揚;沈從文的《新湘行記》中一如往日的山水煥發出了新生活的新氣象;韓少華的《序曲》和徐開壘的《雕塑家傳奇》是描寫人物散文中的優秀篇章。此外,菡子的《黃山小記》,嚴陣的《牡丹園記》、馮牧的《沿著瀾滄江的激流》、宗璞的《西湖漫筆》、峻青的《秋色賦》、李若冰的《祁連雪紛紛》都是游記和抒情散文中的上乘之作。
這一時期的散文園地進入成熟的收獲期,冰心、巴金、葉聖陶等老作家以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更為可喜的是,以楊朔、劉白羽和秦牧為代表的中青年散文家日漸成熟,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楊朔的散文似輕風撫柳般清新優美、婉轉動人,劉白羽散文如同熔岩爆發般恣肆汪洋、熾熱如火,秦牧的散文則將知識性、趣味性融合起來,如數家常、娓娓道來。其他的散文家也各具特色,個性鮮明,如碧野的明艷動人,陳殘雲的輕盈秀麗,鄧拓的深刻犀利,吳伯簫的簡煉真誠,曹靖華的平易樸素,峻青的高遠深闊,李若冰的豪邁冷峻,陶鑄的坦率峭拔,菡子的溫婉細膩,宗璞的娟雅清秀……家家都亮出了寫作散文的真功夫。
文化革命中,文化遭到浩劫,沒有了文化,也就沒有了散文。
文革後,天開雲霽,人們被壓抑了十年的情感噴涌而出,在散文創作領域,首先匯成的是一曲哀輓的悼歌。這支歌以高亢的旋律、悲壯的色彩、樸素的風格,開拓了一代文風。
懷念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散文有何為的《臨江樓記》、毛岸青、邵華的《我愛韶山的紅杜鵑》,劉白羽的《巍巍太行》,袁鷹的《飛》,張長的《潑水節的懷念》,菡子的《長江橫渡》,薛明的《向黨和人民的報告》,陶斯亮的《一封終於發出的信》等;追憶緬懷被迫害致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和其它民族精英的優秀作品有:丁寧的悼念楊朔的《幽燕詩魂》,黃宗英悼念上官雲珠的《星》,金山悼念戲劇家孫維世的《莫將血恨付秋風》,丁一嵐的《憶鄧拓》,荒煤的《憶何其芳》,巴金追念愛妻的《懷念蕭珊》,樓適夷的《庸悼傅雪》和悼念柳青的《創業詩篇猶待續,千秋遺恨在人間》等。
這些作品中的人物是人們所熟悉和敬仰的,他們的事跡都是鮮為人知的,作品所抒發的情感不僅感人肺腑,而且催人警醒,促人奮進。
新時期的散文,如同一隻報春的燕子,靈巧、敏捷地最先帶著時代的氣息飛進人們的心裡。改革開放後,全社會沸騰的生活首先在散文中得以體現。此外,反映生活各方面,如回顧個人經歷和情懷、揭示生活哲理的散文亦重展笑顏,綻放光彩。這類作品中的優秀之作有丁玲的記敘與丈夫的牛棚生活的《牛棚小品》,嚴陣追憶女教授高風亮節的《水仙》,張抗抗的歌頌群眾中蘊藉的無窮力量的《地下森林斷想》,管樺和丁寧托物言志,寄託氣節與嚮往的《竹》和《仙女開花》等。
游記散文也日漸繁榮,它們大多繼承古典散文中寄情於景的傳統手法,於一山一水中寄託自己的情懷。這當中,國際題材的作品風采獨具,丁玲的《我看到的美國》、蕭乾的《美國之行》、王蒙的《德美兩國紀行》、穆青的《在斜塔下》、劉白羽的《一曲清清塞納河》、韋君宜的《故國情》等都是鼎力之作。
補充:
在這里是說不清楚的,幾萬字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書店裡有相關的書賣的
⑧ 文化苦旅新版中哪些文章是歷史散文
殷商時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記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諸侯國的史官進一步以樸素的語言、簡潔的文字記錄了列國間的史實,如《春秋》。以後,隨著時代的需求,產生了描述現實的歷史文學,這就有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萬字,記載了春秋240年間列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言論以及天道、鬼神、災祥、占卜之事。這部書敘事富於戲劇性,情節緊湊,戰事描寫尤為出色,語言精煉、富於形象。
《國語》是一種國別史,分別記載了周王朝及諸侯各國(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記言多於記事,所記大多為當時較有遠見的開明貴族的話。
《戰國策》作者不可考,現在版本為西漢劉向輯成。它同《國語》一樣,也是分國記事,記載了西、東周及秦、齊、楚、趙等諸國之事,記載內容是謀臣策士的種種活動及辭說。《戰國策》文章的特點是長於說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極為生動。
先秦歷史散文為中國的歷史文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之交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各種學術流派紛紛著書立說,爭論不休,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思想家的著作,促進了說理散文的發展。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記載他們言論的書流傳到現在的有《論語》、《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
《論語》和《孟子》是儒家詮釋「仁」的著作。《論語》是記錄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論的。孟軻長於辯論,因此書中語言明快,富於鼓動性。
《墨子》代表墨翟「兼愛」的主張,語言樸素,說理明確,邏輯性很強,《兼愛》、《非攻》等篇極有代表性。
《莊子》代表道家莊周「無為而治」的主張。莊子散文在諸子中獨具魅力。這表現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像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善用民間寓言,長於譬喻,使文章富於文學趣味。
《韓非子》代表法家「因時制宜」的主張。韓非散文結構嚴謹,鋒芒銳利,說理深刻。
《荀子》代表荀況的學說,現有32篇,多長篇。荀子散文特點:論點明確、層次清楚、句法整練、詞彙豐富。
《呂氏春秋》是秦丞相呂不韋門客的集體創作。它包括八覽、六論、十二紀,兼有儒、道、墨、法、農諸家學說。書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時代的文獻和佚事。它是一種系統化的、集合許多單篇的說理文,層層深入,最見條理。和諸子散文一樣,它往往以寓言故事為譬喻,因而文章富於形象性。
先秦諸子的說理散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
漢初,政論散文有所發展。賈誼(公元前200--前168)是西漢初年傑出的文學家,他的文章《過秦》總結了秦代滅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教訓,發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語言富於形象性。
散文的古今概況
1.古代散文:我國古代,為區別於韻文、駢文,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一律稱之為散文。
我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歷程:
(1)先秦散文: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莊子》;歷史散文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散文,凡記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文章和書籍都是歷史散文,如《左傳》。
(2)兩漢散文: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的《史記》把傳記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東漢以後,開始出現了書、記、碑、銘、論、序等個體單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運動的推動下,散文的寫法日益繁復,出現了文學散文,產生了不少優秀的山水游記、寓言、傳記、雜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時涌現。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擬古為主,後有唐宋派主張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較為有名的是歸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義理」的體現。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對我國古代散文文體加以總結,分為13類,包括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說、箴銘、頌贊、辭賦、哀奠。
2.現代散文: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文學樣式。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於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為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徵等藝術手法,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游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於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