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學與歷史文化有何異同
有一些文學源於歷史,但又增添了作者個人的主觀看法與感情色彩。所謂「源於歷史,高於歷史」
『貳』 從文學欣賞的經驗層次,藝術層次,文化風俗層次和哲學層次中至少選取兩個層次,對作品進行思想藝術分析,
呵呵 那我就說說 藝術層次 和哲學層次吧 提供一個思路 藝術傳統藝術主要是求美 哲學層次主要是求真 二者時而統一時而矛盾 主要是人的角度的不同 二者同屬於形而上的層面 很難定出判定的標准 藝術可以為哲學提供視角 同樣哲學也可以為藝術提供視角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就是 二者很好融合的例子
『叄』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文學作品中的文化闡釋
文學的文化闡釋
作者:羅守讓 主題類號:J1/文藝理論 【 文獻號 】1-37
【原文出處】理論與創作
【原刊地名】長沙
【原刊期號】200003
【原刊頁號】15~19
【分 類 號】J1
【分 類 名】文藝理論
【復印期號】200011
【 標 題 】文學的文化闡釋
【 作 者 】羅守讓
【 正 文 】
從寬泛的意義上說,文化涵蓋了人類創造活動的一切,文化價值涵蓋了整個文學的價值屬性。文學的價值就是文化價值,文學價值的形態,即通常人們說的文學的功能,就是文化闡釋的功能。
這里不是從普泛的大文化角度,而是特定的具體的某種文化角度,即從民俗學、宗教學、哲學價值的角度,來談談文學的文化闡釋功能。在這樣一些方面,文化的特徵往往特別鮮明,文化的內涵往往厚重而彰著,又比較地難以為其他文學價值功能的論述所完全容納。在我國,它們甚至一度曾經被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價值所掩蓋,受到輕慢和忽視。實際上,民俗學、宗教學、哲學價值在文學的價值屬性中,當是最古老而又最普泛的屬性。而其表現形態,又追隨歷史的前進和文學的發展,時時綻放新花,展露新容,因而又極富現代價值內涵和現代審美意味。對於文學中的民俗學、宗教學、哲學價值問題的探討,應該成為一個受關注和重視的話題。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最優秀的詩歌作品是所謂十五「國風」,即今天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北一帶的民歌。這些民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地方民風、民俗的表現特色。當時的統治階級在交通不便、語言互異的情況下,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採集和整理,其思想動因就是藉此了解天下百姓的生活狀況和意識反映,以便採取有效措施和對策,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即所謂「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漢書·藝文志》)。
可見,民風、民俗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項內容,從文學誕生之日起就是文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因為其具有地域特徵,也就賦予了文學以地方色彩,且成為考察文學價值效應的一個視點。自古至今的收集民歌的活動即采風的活動,其著眼點也在民風、民俗。
但是,文學從來不是為表現民俗而去描寫民俗,描寫民俗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反映社會生活,以人為主體的、一定地域的、具體的、表現為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社會生活。因此,注重於民風、民俗的描寫的文學創作,必須通過民俗的描寫展現出生活的整體的面貌,展示生活的全部的豐富和復雜,發展和變化,必須寫出人物,寫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茅盾有一段話說得非常正確:「關於『鄉土文學』,我以為單有了特殊的風土人情的描寫,只不過象看一幅異域的圖畫,雖能引起我們的驚異,然而給我們的,只是好奇心的饜足。因此在特殊的風土人情而外,應當還有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於運命的掙扎。一個只具有游歷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給我們以前者;必須是一個具有一定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作者方能把後者作為主要的一點而給與了我們。」(《關於鄉土文學》,1936年2月1日《文學》第6卷第2號)20年代中期興起的鄉土文學,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股引人注目的現實主義文學潮流。鄉土文學作品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價值。其所描繪的各地農村社會風俗圖畫,絢麗多姿,異彩紛呈,組合成一個整體,構成了中國社會極有特色的生動畫卷。鄉土文學作為現代新文學對於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化史的重大貢獻,其價值既在於民風、民俗的生動描寫,更在於透過民風、民俗描寫,對於中國宗法制農村社會做了多層次、多角度的現實主義表現,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
地域環境和人物性格,外在的民風習俗和內在的心理氣質,是互為表裡的。中國既歷史悠久又幅員廣大。各個地方由於自然條件,例如山川、氣候、物產的不同,和文化傳統、歷史開發遲早的差異,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習慣愛好、心理氣質,各具特色,不可互換。文學的民俗學的文化意義和價值,不但要描繪出該地區的自然風貌和生活習俗的生動圖畫,而且要開掘出那為一方水土所養育和陶冶的人的靈魂和精神風采。因此,文學作品的民俗學價值的文化闡釋、需要從民風、民俗的表層、深入到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深處,才不致流於表面和膚淺。在這方面,80年代的尋根文學似乎更具有自覺的意識。
尋根文學熱衷於表現現代社會中仍處於原始自然狀態下的古風遺習,這種對於歷史和現實的偏遠角落的古舊習俗的描寫和表現,卻以現代精神為參照,伴隨著痛苦的思索和深沉的理性剖析。民族歷史風情風俗的描寫,其意在民族文化心理的開掘和民族心理結構的探尋。尋根作家們筆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某種地域的、民族的歷史文化積淀的象徵體。有的形象,集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於一身,例如韓少功筆下的丙崽一類形象。有的形象,更多地表現出對人的本質力量的強烈追求,表現出某種民族文化的理想境界和復雜狀態。例如阿城、鄭萬隆筆下的形象,王一生們,《異鄉異聞》中的墾荒、開邊者硬漢們。作家們希望自己的創作「在立足現實的同時,又對現實世界進行超越,去揭示一些決定民族發展和人類生存的謎」,並「釋放現代觀念的熱能,重鑄和鍍亮民族的自我」(韓少功:《關於文學「尋根」的對話》,1986年4月26日《文藝報》)。
需要指出來的是,尋根文學雖然對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的開掘和民族心理結構的探尋,更具自覺意識,並因此使創作具有思想的和民俗文化價值的曾所未有的深度,但在藝術表現上卻留下了較多的有意為之的斧鑿痕跡,民俗的描寫和形象的刻繪,以及作品情調、氛圍的整體營造,不及20和30年代優秀的鄉土文學作品那樣自然天成。這與尋根文學借鑒西方現代派藝術技巧,努力追求藝術表現上的陌生化的題旨有關,但也是這種借鑒和學習尚未能得心應手、融會貫通的證明。
宗教和文學的結緣,起始於人類社會的早期。遠古時期的人類童年階段,由於生產力的低下和知識的貧乏,人不能正確地認識和理解自然,只能用想像和藉助想像解釋周圍世界。宗教依靠想像力與意象構造神的世界,維系信仰體系。文學依靠想像力與意象創造形象和意境,藉以抒發內心的情感。這種內在的一致與和諧,使得文學藝術和宗教自始就處於一種同胎孕育,共生共長的混同融合狀態。人們在產生宗教意識、宗教觀念、宗教情感的同時,也就產生了原始的未被文字記載的詩歌、神話、故事、傳說等文學。文學藝術和宗教聯系在一起,其關系密切不可分割。文學藝術最初是作為宗教禮儀的表現形式和工具而出現的。進入中古時期的階級社會以後,宗教和文學的關系仍然十分密切。宗教藉助文學的力量,運用生動形象的神話、故事闡述教義,運用有韻律、有節奏的詩歌祭祀、祈禱和贊頌神靈。宗教利用文學為自己服務,促進了宗教文化自身的發展;宗教賦予文學以宗教文化闡釋的功能,又反過來促進了文學的發展。
正因為文學與宗教之間這種互為影響,互相促進的緊密聯系,文學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宗教學價值。古希臘神話顯示著多神教的價值,《一千零一夜》顯示著伊斯蘭教的價值,《神曲》顯示著基督教的價值,中國古代許多詩歌、小說、戲曲作品顯示著道教和佛教禪學的價值。更有一種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文化現象應當引起人們更深刻的關注。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的經典,佛教的《百喻經》等,基督教的《聖經》,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同時又是具有高度文學價值的文學作品。它們不但源源不斷地為文學創作提供和輸送題材、故事、情節和人物,而且在思想上、精神上、意境上和趣味上,滋潤和培育文學創作。它們不但是文學創作的材料庫,而且是作家靈感產生的源泉。同時,這些成書年代甚早的宗教經典,其自身在藝術表現和文字修辭上也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的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宗教和文學的密切聯系,對文學的影響,范圍逐步縮小,力度逐步下降。但是卻又仍然不容漠視。文學不再是宗教的直接的載體,宗教和文學大多不再呈現出重疊的、交叉的混融結合狀態,但是,宗教的意識、精神、情緒仍然滲透在許多文學作品中,表現出對於文學的潛在的深刻的影響。基督教和西方文學之間,伊斯蘭教和一些亞非地區特別是阿拉伯地區的文學之間的深刻的精神聯系,這里暫且不論。即以中國的現代文學為例,宗教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就是相當地鮮明可見的。中國現代作家的思想深處,中國現代文學的血脈里,流淌著和涌動著一股深深的不可割捨的宗教文化的情緒和情結。
任何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者,甚至中國現代文學的普通讀者都無法迴避和不能不正視這樣一種文學創作實際和文學史事實的存在。新文學初期即出現了冰心、王統照、葉聖陶、廬隱等人熱情宣揚的「愛的哲學」的創作群體。冰心等人的那些「愛的哲學」的詩歌、小說和散文,正是以基督教的平等博愛思想為其創作的出發點和支撐點的。新文學作家中也出現了以文學創作闡釋宗教文化要義和真諦的代表性人物,這就是許地山。許地山的整個文學創作深受基督教、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影響,基督教的平等博愛思想,佛教的生本不樂思想,道教的順應自然的思想,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共同構成他作品的獨特的人生境界。此外,郁達夫作品中的懺悔意識,曹禺創作中的宿命論、原罪傾向,巴金小說中的人道主義激情,老舍小說中的平民觀念,郭沫若詩歌中的泛神論思想,都和基督教文化有著內在的淵源關系。而周作人、廢名、豐子愷等人的創作,又彌漫著佛教禪宗的寧靜、淡泊、達觀的文化氛圍和情調,林語堂、沈從文的作品中,則有著道教傳統文化自然、率真、飄逸的影子和印痕。
誇大宗教對於文學的影響和作用無疑是不正確的,但是,忽視甚至漠視即使在科學倡明發達的現代文明時代,宗教對於文學仍然具有某種影響力和滲透力,無疑同樣不正確。宗教和文學都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都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方式。文學追求對於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宗教同樣追求對於人生終極意義的解釋,和對於人類精神生活的終極關注。文學和宗教在精神上有著相通和一致的地方。不論社會如何進步,科學如何發達,在迄今為止的整個人類生活中間,無論是在人與自然之間,還是人們自身的種種復雜關系之間,仍然有著許多令人難以索解的謎團,存在著令人惶惑的大自然之謎,人類生存之謎。人類仍然面臨著一個廣大的未知的世界。科學理性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疑難,特別是人們精神上的、心靈的和感情的種種疑難。為求得心靈的慰藉、精神的平衡和感情的解脫,人往往求助於宗教。精神信仰的需要,形成宗教存在的心理基礎。從更宏大、廣闊、深遠的背景上加以考察,宗教和文學之間互為影響,互相促進乃是事物發展的符合規律的現象。由於種種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和人為的因素,宗教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是時斷時續的,但是卻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一般地說,社會發展平穩安定,思想開放自由的歷史時期,人們對於文化的選擇和理解趨向多義和多元,宗教對文學的影響就大一些。例如「五四」以後的新文學初始時期和發展時期就是這樣。政治動盪、斗爭頻仍,思想文化環境比較封閉的情況之下,人們對文化的選擇和理解趨向單一和固定,宗教對文學的影響就會小一些。三十年代後的中國社會便是如此。
中國當代文學在經歷了思想觀念的大一統和禁錮封閉之後,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伴隨著80年代的文化熱,宗教對文學的影響力開始活躍起來。作家們在為文學尋找精神家園的過程中,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精神建構的努力中,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宗教,開始從宗教文化中吸取營養和借鏡。賈平凹的作品表現出對佛教精神積極思考的心態,企圖以佛老的從容淡泊超越現實的紛亂,對抗物慾橫流的世俗世界,平衡內在心靈世界失重的苦悶;藏族作家扎西達娃將佛教和藏民族的精神心理聯系作為自己創作的主題,藉此考察現代化進程中藏民族神秘的精神信仰的復雜形態,寫出時代賦予藏民族精神心理的震動;阿城以道家的思想作自己的精神信仰,又在自己的創作中力圖對道家思想作出適應時代變化和實際人生體驗的現代闡釋,藉以尋找和確立自身的精神定位;史鐵生的小說注重基督教文化價值的開掘與弘揚,賦予基督教的博愛情懷以精神拯救的意義;張承志的小說把政治熱情和宗教熱情結合在一起,從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和皈依中,尋找捍衛理想的力量等等。當代文學的創作實踐中涌動著一股顯在的、清晰可辨的宗教意識和宗教精神。宗教文化給當代文學創作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新的深度,促進了當代文學主題開拓和美學風格的多義性和多樣化、多元化,豐富了20世紀中國文學的精神話語。
文學作品的文化價值,最為重要和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所蘊含的哲學價值。文學不只是再現生活,還要表現生活;文學家不只是描述生活事實和生活現象,還要表達對於生活的認識和評價。文學是人學。對於人的生存狀態的展示,對於人的性格、命運的描寫,對於人的精神、靈魂的追問,是文學表現的中心和重點。在文學的人學命題的內涵中,包含了對於人的本質、人性人情問題的理解和闡釋。因此,作為特殊審美意識形態的文學,它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是意象、直覺的,也是概念、推理的。感性的、意象的直接審美表現中,隱蔽著理性的、觀念形態的對於生活、對於人的理解和認識,即隱蔽著關於自然、關於社會人生的哲理性認識。理論形態的哲學和審美形態的文學之間,表面上似乎橫亘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實際上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哲學指導和滋潤著文學創作,給文學以思想,以力量和深度,賦予文學以超越具體對象的整體性的、形而上的深刻文化蘊含。文學和哲學始終在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歷史軌道上發展和前進。
哲學價值既是文學自身的文化選擇,也是作家自覺的文化選擇。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從來不以對生活表象的瑣碎事實的描述為滿足,而希望自己所描寫的個別的、具體的、有限的生活內容,獲得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本質屬性,使之通向無限的生活的海洋和遼闊的生活的天空。即是說,使創作獲得高於具體生活的特定涵義的某種對於整個歷史、現實、人生的抽象的藝術概括和深刻的理念蘊含。契訶夫說過,真正的藝術應當在真實的生活畫面中像滲透汁水樣地滲透著目標感。這目標感正是基於對生活的整體的深刻認識的思想哲理。而高爾基1923年寫信給羅曼·羅蘭訴說自己創作中的苦惱,這苦惱就是他有時在對生活的描寫中不能具有一種對具體生活的超越,而只是在純粹地說著故事,他因為無法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整體性的上升為哲理的認識而苦惱。南斯拉夫當代作家斯韋塔·盧基奇則正是在具有「鮮明的哲學和理性的色彩」的意義上,高度評價了魯迅的小說藝術,認為是「一種更高級的現實主義」。
與傳統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相比較,現代主義的文學對哲學價值的文化闡釋表現了更高的熱情和更強烈的願望。20世紀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社會矛盾比以往任何時期暴露得更加徹底和充分,兩次世界大戰更使人們受到強烈的震撼,昔日的理性、傳統觀念和信仰被血淋淋的現實砸得粉碎,一種無力把握命運的懷疑悲觀情緒籠罩著社會,一種重新探求人生的意義以及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哲理思索成為時尚。現代主義的文學藝術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和哲學發生了更緊密的聯結。薩特在談到哲學與文學的關系時,認為哲學是自己「寫作的基礎和依據」,並且說「我在作品中陳述了個人的哲學見解」;加謬聲稱「小說從來都是形象的哲學」(引自《存在小說經典小說選·「存在」小說導論》,作者張容)。從創作實踐上看,薩特和加謬等人的作品,也是以闡釋其存在主義哲學體系中有關「存在」的思想為主的文學。包括存在主義哲學在內的西方近現代哲學,諸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柏格森的直覺哲學等等,對我國的當代文學創作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一些銳意求新、力圖突破創作固有模式的作家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作家,爭先恐後地和不約而同地從西方近現代哲學借鑒和吸取思想的和精神的養料。這樣一種情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了當代文學創作原有的精神風貌,而新造了和重鑄了新時期文學嶄新的精神風貌。
文學作品的哲學價值在許多情況下往往和宗教價值交織在一起。因為在實質上宗教也是哲學,是披著宗教外衣的哲學。凡是富有宗教文化內涵的文學作品,一般也富有哲學價值蘊含。這是最為一目瞭然的事實,在前面論述文學的宗教價值問題時實際上也已涉及到這種宗教和哲學的內在聯系和一致性。冰心等人文學創作中的「愛的哲學」,實質上也就是基督教的「愛的宗教」。這一方面的問題似乎無須多加說明和論證。
文學尋求哲理,文學闡釋哲學。當然文學並不等同於哲學,文學仍然是文學。文學家不應當在作品中大寫哲學講義,在任何感性形象、文藝形式里也不可能容納得下一種哲學的理論體系和全部思想觀點。文學藝術審美的特點和自身固有的規律不允許這樣做,即使是對非常熱衷於表現哲理的作家而言,也是如此。但是,文學藝術尋求詩情和哲學的更深刻結合的變革趨勢,又在一定范圍內和程度上改變了作家接受和體驗生活、形象的方式,也引起了文學藝術對於自己內在結構關系的某種新的調整和改造,以便在文學的藝術表現上尋找一種具體性和抽象性的新的平衡,以使文學創作在既不放棄藝術的形象美的同時又盡可能求得擴大主題、思想、寓意的哲理的容涵。
文學與哲學進一步聯姻和結合的文學發展現狀對文學評論和批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學批評應該在文學構造的相互輝映的現實的與形而上的兩個世界中,仔細諦聽和深刻感受創作主體發自內心深處的關於世界、關於人生的哲學嘆喟,並進而站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高度,去與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對話與交流,去解讀和闡發作品的哲學價值。這就要求作為接受主體的批評家不但是一位審美情感的體驗者,而且是一位能夠從哲學的理論高度來闡釋人生的文化哲學家。現代西方許多批評家都是這樣的文化哲學家。他們從卡夫卡的《變形記》等作品中,發現了人的異化的哲學問題,從屠格涅夫的作品中,解讀出虛無主義的人生觀,從莎士比亞和其他文藝復興時代的作家的作品中,發掘出人文主義的哲學觀和價值觀。當代中國的許多批評家也正在努力成為這樣的文化哲學家。當文學批評站在世紀末用總結性的眼光回顧20世紀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道路時,突破了單純社會學和政治家的思想的藩籬,多了一份哲理的沉思和哲學本體意義上的探尋,許多被誤解甚至被曲解的作家及其創作因此獲得重新評價,被重新確定了歷史地位。近年來關於魯迅作品的研究,特別是關於阿Q的研究,散文詩《野草》的研究,在思想的藝術的廣度上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魯迅作品和阿Q性格中的哲理意蘊、哲學意義得到了更深刻的發掘和更科學的認識。對於新時期文學的研究,文學批評同樣注重從其和中國傳統哲學和西方近現代哲學思潮的聯繫上,去開掘和闡發作品深層的人生內涵和人性內容。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對於文學創作哲學價值解讀和闡釋的重視,說明了文學在發展在前進,文學批評也在發展和前進。
『肆』 從歷史材料與文本分析,舉例說明文學作品之間的淵源關系
歷史淵源:元朝設有彭湖巡檢司管理台灣,證明,最遲在元代已經擁有對其主權。
地緣關系:就隔了一道海峽而已,同處一塊大陸架
血緣關系:都是炎黃子孫,流著相同的血液
人文風俗:都處於漢族文化圈。和沿海一些地區風俗文化很接近的……
『伍』 文學作品文本層次的幾種說法
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
一. 名詞解釋:
1、文本:在英語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這里用來指由作者寫成而有待於閱讀的單個文學作品本身。 文本具有由表及裡的多層次的審美結構。
2、文學言語層面:內涵:指文學文本首先呈現於讀者面前、供其閱讀的具體言語系統。
3、文學形象層面: 內涵:讀者在閱讀文學言語系統過程中,經過想像和聯想而在頭腦中喚起的具體可感的動人的生活圖景。
4.文學意蘊層:所謂文學意蘊層,是指本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種內容,屬於本文結構的深層內容和意味。
5、哲學意味層:指通過具體事物對對宇宙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即在詩意描繪中啟發人產生對於人生、宇宙、生存等問題的思索、領悟。
6、審美意蘊層:是文學作品所喚起的審美愉悅感(形象引發的單純的美感體驗)。
對於美的感悟、體驗:自然美、人生美、人性美
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
重點:1、文學典型:作為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之一,典型是文學言語系統中顯出特徵的富於魅力的人物性格。它在敘事性作品中,又稱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重點:2特徵性《化》:就是通過以具體、生動、獨特外在形象所表現的豐富、深刻的內在本質。
3:典型環境:是充分體現現實關系真實風貌的人物的生活環境。它包括以具體獨特的個別性反映出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現實關系總情勢的大環境,又包括由這種歷史環境形成的個人生活的具體環境。
重點:4意境的定義: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像空間。它與文學典型一樣,也是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之一。
5. 韻味無窮:指由藝術作品的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風格、語言、體勢等共同構成的美感效果。
6. 有我之境,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指感情比較直露,傾向比較鮮明的意境。無我之境並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畫面中出現,而是指那種情感比較含蓄,不動聲色的意境畫面。
7、重點:審美意象:就是充分表現審美理想的意象,是高級形象形態之一,是指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徵或荒誕性為其基本特徵的,在某些理性觀念和抽象思維的制導下創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義性的達到人類審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8、哲理:人類能夠取得與自然的和諧卻難以消除同類間的隔膜,並且無聲地呼喚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和諧融洽。
『陸』 怎樣理解必須把文學作品放在文學歷史中去解讀
首先,不管哪一部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歷史社會環境而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包含著文學歷版史,換而言之作品所表權達的是對當時社會的反應,而究竟表達什麼,就必須去了解作品所處的文學歷史,這就是文史不分家的道理。比如《西廂記》,《牡丹亭》都是寫的封少女為了追求愛情對封建制度的反叛與抵制,要研究這就必須研究當時作品所處的文學時代背景,也就是文學歷史。
其次,文學作品作為作者對客觀現實的放映,因此文學帶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我所指的功利色彩是文學創作必須符合當時社會的普遍的價值取向,或者又是順應或反對某一文學思潮,不同的文學思潮有著不同的文學目標,比如現實主義要求作品寫出來的都是現實的東西,不帶任何虛假。
最後,作者所出的時代背景也是研究的重要研究對象,因為作者的這些種種外因都會影響到作者所寫出來的作品,還是拿《西廂記》,來說作者王實甫生活在元代那時文人地位低下加上異族統治,文化上不是很提倡儒學對封建制度是一種沖擊因此才有這樣的作品出現。
『柒』 用文學理論知識怎樣 文學作品怎樣分析
可以從以下幾來方面來分析:1、作者自。作者寫作的動機?主題?作者的心理和經歷在作品中留下哪些烙印?作者在作品中表達了他的什麼思想?
2、作品。作品本身在語言上、結構上有什麼特徵等。
3、環境。作品和它的時代有什麼關系?怎樣體現當時的社會制度、風俗人情等外部因素?
4、史論。作品具有哪些文藝流派、思潮的特徵?對當時和以後的文藝有怎樣的影響?他人對此作品評價怎樣?讀者如何接受該作品?它的具體傳播影響情況如何?
5、理論。研究者有無基於自己的學科背景所建立的理論框架?在這個層次,盡量表述自己的藝術觀、價值觀,甚至人生觀和世界觀。
『捌』 簡述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分析
1 古代文學:先秦—清末(1840年前)
近代文學:1840—1917年,古典文學向現代文學的過渡時期。
現代文學:1917年1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為開端,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召開。
當代文學: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以後的文學。
2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創刊,陳獨秀主編,創刊號登載陳獨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端。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重在「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新青年》是中國現代思想的發端。
3 1917年1月,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大力倡導白話文。
1917年2月,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提出文學革命主張。這兩篇文章標志著文學革命的開端。
4 文學革命的意義:1、體現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啟蒙的特徵。
2、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重要力量。
3、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4、使中國現代文學走向世界。
5 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成立於北京,1932年解體。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成立的第一個純文學社團,發起人:周作人、鄭振鐸、茅盾等,描寫真實生活,反映社會問題,注重對外國文學的翻譯和介紹。強調「為人生而藝術」。
6 創造社:1921年6月成立於日本東京,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團之一。發起人:郭沫若、郁達夫、張資平、田漢等。前期強調「為藝術而藝術」,認為對美的追求是藝術的核心,在文學理論上崇尚自我,注重個性,主張忠實的表現「內心的要求」,反對「為人生而藝術」,反對寫實主義。
7 從魯迅那裡,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大主要題材——農民和知識分子。
8 魯迅在歷史轉折關頭參與歷史發展的宣言,中國第一篇白話現代小說。《狂人日記》
9 《狂人日記》
主題:「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端」,充滿了尖銳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
藝術特色: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創新,擴大了小說的審美張力,從不同的思路解讀「狂人」形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認識。
貢獻與價值:這些內容與形式上的現代化特徵,調整、更新了我國傳統的創作思維和審美習慣,具有為現代文學奠基的價值和劃時代的意義。
10 阿Q神勝利法:指弱者在強者面前得不到物質上的勝利(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壓迫),又不去以自強的行動爭取勝利時所採用的一種虛妄、想像的精神安慰來緩解和沖淡心靈痛苦的方式,是一種消極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軟怕硬、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的特徵。這是中國傳統和同時代人所具有的精神特徵。
11 阿Q的三個特徵:貧(無產者)、愚(思想落後)、弱(受到封建意識的毒害和人群的欺凌)
12 《祝福》之祥林嫂形象分析:
①通過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與封建夫權、族權相結合的神權對窮苦婦女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毒害。
②祥林嫂悲劇性格的深刻性突出表現在她的美好品格和求生的希望被殘酷毀滅的過程中
13 魯迅唯一涉及愛情的小說——《傷逝》
14 《吶喊》、《彷徨》的藝術特色:
(1)打破了傳統小說的單一模式化,實現了小說的開放性和創造的可能性,把日記、雜文、詩歌、散文等各種文學形式技巧融入小說。
(2)對西方小說技巧的吸納。
(3)復線結構和復調主題。《吶喊》和《彷徨》這兩本小說集以生活體驗的深切、表現格式的特別與藝術上富有獨創性著稱,是中國現代小說成熟的標志。
15 《故事新編》創造了「古今雜糅」的藝術手法。
16 魯迅的看客:是魯迅小說中獨特的「互看結構模式」——這是魯迅對歷史人的喜劇和悲劇性認識。以看客的麻木和殘忍來觀照中國人的沉睡和不覺醒。看客在魯迅小說中是一個龐大的「無個性群體」,常常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的群像,他們對進步力量的無知,構成了封建吃人禮教的輿論傳播工具和幫凶。
17 魯迅的國民性:所謂國民性,是指一個民族由於生活在同一地區,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區別於其他民族的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價值尺度、道德規范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識、民族風格等。
18 魯迅對傳統文化的態度:魯迅反的不是「傳統文化」,而是「文化傳統」——那種不把人當人看、蔑視個人價值與尊嚴從而造成幾千年「吃人」歷史的專制主義。
19 魯迅的貢獻:
1、在創作方面:開創了中國20世紀現代文學的新傳統,推動了新文學的現代化。
2、在我國現代文學的理論探討與思想斗爭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3、在外國文學譯介和中國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貢獻。
4、進行社團活動、組織培養新文學隊伍方面的貢獻。
5、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獨特地位。
20 魯迅的精神
1、強烈的愛國主義和現實主義精神;
2、韌性的戰斗精神;
3、博才眾長,勇於創新的精神。
21 問題小說的特徵與缺失:
1關注社會人生問題的現實精神
2題材廣泛,涉及面廣
3缺失:社會功利性與概念化
22 冰心的知識點:
(1)聖母頌 「母愛」
(2)童心曲 「童真」
(3)自然贊 「自然」
23 許地山的知識點:
作品特點:多寫緬甸、印度等異域生活,充滿了南國情趣。
24 魯迅之鄉土文學:所謂「鄉土文學」,主要就是指這類靠回憶重組來描寫故鄉農村(包括鄉鎮)的生活,帶有濃重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說。
25 自敘傳」抒情小說及其興起的原因
小說主張再現作家的生活和內心處境,不強調對外部世界的描寫,側重作者心靈、心境的大膽敞露,揭示個人內心隱秘和靈與肉的沖突,尤其是處在變態社會中人的變態性心理,以此向封建舊道德和禮教宣戰。
26 《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集。 作者是郁達夫
27 郁達夫的知識點
主題
1、突出表現五四青年對人性解放地追求和被生活擠出軌道的「零餘者」的哀怨。
2、鮮明的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情懷。
特點
1、自我寫真。(大膽的自我暴露,感情率真、誠摯)
2、感傷的抒情。單純的感傷抒情格調,憂郁、頹廢、懺悔情緒。作品整體上呈現出一種感傷美和自然美
3、結構的散文化。小說善於創造風景畫,呈現出強烈的詩情畫意,用瞬間萬變的自然景物來創造和渲染氣氛
28 80年代傷痕文學: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一批通過對文革生活及文革後人們的精神創傷的真實描寫、大膽揭露、憤怒鞭撻,悲劇性地展現了那一場社會動亂及其給人們造成的肉體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復的「傷痕」的作品。
29 反思小說:指七八十年代之交開始出現的對建國三十多年來的歷次政治運動和社會的曲折發展過程及其對人的命運的影響進行了冷靜反思、重新審視的小說創作潮流。
30 知青小說:知青小說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作品的內容多為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後來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
31 梁曉聲的知識點:作品歌頌知青的悲壯的英雄主義。
32 改革小說:改革小說出現於70年代末,8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反映改革開放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生活、思想觀念、文化心理的變革與沖突的文學創作潮流。
33 風情小說:以特定地域、特定歷史時期的風俗文化、風土人情為主要審美對象的小說。
34 汪曾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35 賈平凹的知識點:1983年以後,「商州系列」小說,開始引起文學界注意。
36 尋根小說:80年代中期,作家不再滿足於用社會政治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生活,而是開始思索深層的民族文化問題,對傳統文化予以審視、剖析、繼承,稱之尋根小說。
37 先鋒小說:指的是80年代以來具有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傾向的小說創作潮流。「
38 新寫實小說:新寫實小說是對普通人們庸常生活的關注與描寫,對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芸芸眾生的生存狀態、生命狀態、精神狀態的關注與體驗。
39 新寫實小說的特點:
1、庸常人生的平時敘寫
2、生活流式的敘事結構
3、世俗化的平易語言
4、自然悲婉的審美風格
40新歷史小說:和新寫實小說同根異生,只是把時空領域推移到歷史之中,大致限定在民國時期,且避免了在此期間的重大革命事件 。
41 《嘗試集》:中國新文學史上最早的新詩集 作者 胡適
42 初期白話的貢獻:
1、運用明白易曉、自然現成的白話語言作詩
2、講究自然的音節,不求對仗和舊韻
3、追求詩體的大解放
43 初期白話的不足:
1、詩歌過於平實,情感濃度不夠,想像力不足,缺少詩歌的意味
2、語言上散文化傾向,使詩歌失去了韻律感和節奏感
44 現代詩歌奠基之作:郭沫若的《女神》
45 《女神》的主題內涵
一 反抗、破壞、創造的主題。
(1)「反抗」,源自人的解放與覺醒;「破壞」,基於現實的黑暗、冷酷、腥穢;「創造」,是人類得以前行的動因。
(2)「五四」精神:懷疑、批判、反抗、破壞、創造。
(3)《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集中表現了上述主題。
二 愛國主義的主題
爐中煤》、《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 。
「五四」是中國現代新型文化的青春期,郭沫若的愛國也表現為對「青春中國」、「新中國」的嚮往與追求。
三 歌頌「偶像破壞者
公開宣稱「我又是一個偶像破壞者呦」,「便是天上的太陽也在向我低頭」。
這個「自我」是詩人自己,也是當時千千萬萬要沖出陳舊腐朽的牢籠,要求不斷毀壞、不斷創造、不斷努力的中國青年。
四 對「勞工神聖」的景仰和頌揚
五 對大自然的禮贊
46 《女神》的藝術特色
1、個性化
2、抒情性
3、自由精神
4、浪漫情懷
5、創造性
47 《女神》意義上的不足:不足:過於強調自由的形式,缺乏詩性和韻味,適宜朗誦,不宜品味。
48 新月派的任務:「使詩的內容及形式雙方表現出美的力量,成為一種完美的藝術。」
(代表人物 聞一多 徐志摩)
49 新月派的詩歌主張
1、「理性節制感情」的美學原則
2、提倡以「和諧」、「均齊」為新詩的審美特徵
建築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
音樂美:音節的整齊與和諧
繪畫美:辭藻的美,視覺鮮明的色彩感
3、倡導新詩的現代格律化
50 新格律詩:中國現代新詩的一種形式。五四以後出現的新詩中不同於自由詩,又有別於傳統詩體,沒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詩體。(聞一多最早提出)
51 徐志摩詩作特點
1、構思精巧,意象新穎
2、韻律和諧,富於音樂美
3、詞藻華麗,風格清麗,呈現出明顯的色彩美
4、章法整齊,形式靈活
52 祥子悲劇命運的主觀原因:
(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血肉豐滿的都市個體勞動者的典型形象。)
1、祥子與生俱來的小農意識,狹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個人奮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劇主觀因素中最根本的一點。
2、祥子個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點。比如在接踵而來的打擊面前逐漸滋生的自暴自棄,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夠的自製能力。
祥子悲劇命運的客觀原因
1、二三十年代動盪的社會背景,把人變成鬼的舊社會的逼迫。
2、車廠主女兒的誘騙。
53 虎妞的形象:
虎妞的性格呈現出二重性
1、沾染了剝削階級家庭給她的好逸惡勞,善玩心計和市儈習氣。虎妞本身又是劉四爺的另一種壓迫對象和犧牲品。
2、虎妞對於祥子,有感情,要控制祥子。
虎妞是祥子向上進取的阻力和障礙,是導致祥子走向墮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54 老舍的文學貢獻:
1、多層面的描繪出中國市民文化的復雜性。
2、揭示了文化轉型期中國人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3、在小說敘述上顯示了中國傳統小說向現代小說的轉化,又融合了西方小說的技巧。
4、語言純凈、通俗,具有北京地域特點
55 京派:「京派」是魯迅提出的一個概念。主要指30年代以《駱駝草》《大公報》為主要陣地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義作家群,代表:朱光潛、沈從文。他們將「和平靜穆」作為美學追求的最高境界,強調文學與時代、政治的距離,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學價值。
56 海派:海派是沈從文在文學批評時提出的概念。以30年的上海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城市商業文化與消遣文化畸形發展的產物,他們依託於文學的市場,既享受著現代都市文明,又感染著都市的「文明病」。代表作家:張資平、葉靈鳳。
57 《邊城》沈從文邊的「牧歌」情味和感傷情緒:
1.用人物象徵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視《邊城》的深層文化隱喻。
2.《邊城》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鄉情風俗、自然景緻與人事命運渾然一體的優美境 界,美麗得令人憂愁的牧歌情調。
58 沈從文獨特的文學價值:
1、遠離時代主流的文學價值觀
2、對鄉土中國的關註:民族性的思考
3、從容、靜穆的民族文化品格的追尋
59 巴金的知識點:「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60 《家》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巴金
①高老太爺的形象:高老太爺是這個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專橫、衰老和腐朽,象徵著舊家庭和專制制度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
②覺慧——家的掘墓人:作為封建專制的叛逆者,覺慧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典型。他對舊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終出走,表現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長。作家在覺慧身上寄託著對青春的贊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最能打動青年的心的形象。他身上既有熱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難免的歷史局限與弱點。
③覺新——家的守墓人:這部小說最見藝術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覺新,他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卻又怯於行動的「多餘的人」,是封建家庭和舊禮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思想與行動的矛盾使他經常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擺脫嚴酷的自我譴責,這些都大大加強了人物的悲劇性。作者對覺新充滿同情,同情之中又不無批判。
61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第一人:張恨水(名氣最大、作品最多、水平最高)
62 張恨水大家族興衰之《金粉世家》:
1.《金粉世家》中的金傢具現了中國由傳統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特徵。
2.《金粉世家》中家庭敗落的敘述更側重於世俗的金粉生活的渲染,而不是社會制度的控訴。
63 冷清秋的形象:新舊參合
身份:女學生與女才子
性格:世俗與清高
選擇:反抗與隱遁
64 《金粉世家》的價值
1、浮世繪般地描寫傳統向現代轉型過程中 中國世俗生活與觀念的變遷
2、描寫了缺少革命性因素的舊家族的命運
3、提供了女性主體選擇的特殊(傳統型)個案:冷清秋
4、繼承並發展了章回體的傳統敘述體式
65 曹禺《雷雨》人物之繁漪:她是《雷雨》最有特色、個性最鮮明的人物。她是五四運動以來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愛敢恨,她對周家庸俗單調的生活感到難以忍受,對陰沉的氣氛感到煩悶,對精神束縛感到痛苦,她要求掙脫這一切。在一定意義上她也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者。而劇本又使她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變態的發展:愛變成恨,倔強變成瘋狂。繁漪這一悲劇形象,是曹禺對現代戲劇的一大貢獻,深刻地傳達出反封建與個性解放的五四主題。
66 《雷雨》的悲劇性下層婦女被離棄的悲劇
上層婦女個性受壓抑的悲劇 青年男女得不到正常愛情的悲劇
青春幻夢的破滅的悲劇 勞動者反抗失敗的悲劇
67 錢鍾書的代表作:《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圍城》、《管錐編》
中國近代文壇中唯一一位通曉古今中外文學的才子。
68 《圍城》的知識點
①享有「新《儒林外史》」之譽,以深邃的人生洞見和幽默靈透的文筆成為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經典。
②這本書揭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和人性的盲目。
藝術特色:1)善用比喻
2)高超的諷刺手法 、對人性弱點的嘲諷;對學風的嘲諷
3)幽默風趣的語言特色
69 張愛玲小說基本內容:
1、摹寫各式戀情:《封鎖》、《花凋》、《心經》、《茉莉香片》
2、摹寫各式婚姻:《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琉璃瓦》、《十八春》
3、摹寫男女同居:《連環套 》、《紅玫瑰與白玫瑰》
70 張愛玲《金鎖記》中金鎖的比喻意:黃金的枷鎖,被黃金欲壓得變形/異化了的人
71 張愛玲小說的創作風格:
1、情調悲涼,大多是關於文明與人性的哀歌。
2、 「古典小說的根底」和「市井小說的色彩」融為一體。
3、 張愛玲的作品還具有既傳統又現代的特點。
4、 語言介乎新舊雅俗之間。
72 朦朧詩:它指稱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以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梁小斌等為代表的一批在「文革」中成長的青年詩人的具有探索性的一股新詩潮。它多強調主體的真實,追求象徵性與意象化的表現手法,蘊含著感傷情調和反叛精神。
73 顧城:被舒婷稱為「童話詩人」,他詩歌的魅力是來自那種童話般的跡近「純潔」的幻想。
74 朦朧詩藝術審美特質:
1、意象化
(1)揚棄具象化直述,以繁復意象傳達心緒
(2)意象的自由迭加,形成意象的多義性闡釋
2、象徵性: 以可感知的具體事物來比擬或暗示不可感知的抽象事物,使詩歌的意象具有隱喻性而帶來含蓄美。
3、跳躍性: 按照詩人情感的流向和想像的邏輯來安排時空秩序,造成詩歌結構的流動跳躍
75 余華——先鋒派小說《活著》
存在主題: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活著》思想內涵:1、生命的脆弱易逝。在死亡面前,生命顯得輕若鴻毛。
2、命運的變幻無常。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人很難掌握自己的命運。
3、「活著」成為人終極的目標與理想,人們忍受著生活賦予的種種苦難。
76 余華沒有將先鋒小說進行到底,在一片贊揚聲中突然轉向,其原因有三:
其一,來自先鋒文學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作為先鋒,必須始終保持和社會、大眾、傳統、世俗的距離,甚至對立,因此,遭到誤解和忍受寂寞成為必然;一旦被接受,又會失去先鋒性,這是先鋒作家和先鋒文學共同面臨的不可逾越的悖論和局限性。)
其二,世俗的誘惑。(任何作家都希望作品得到讀者的認可 ,所以,作為先鋒作家,時刻都有背叛的危險,這個危險就是無處不在的世俗誘惑:世俗利益和世俗生活時刻在向作家招手,一個作家,只要生活在現實社會中,就不可能完全拒絕這種誘惑。)
其三:來自作家自身。(作家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先鋒作家更是以創新為標志的,其情緒、心態、思想、觀念不可能不變。因此,余華和其他的先鋒作家的轉變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玖』 簡答題 什麼是文學作品的內蘊層面
學作品的文化視角將文學置於整個社會文化大背景下,或在文學與其他社會文化現象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中,透析文學現象呈現的豐富的文化色彩;或立足於特定文學文本文化符號的破譯解析,透過文學的表面層次,在歷史與現實的雙向觀照中,深入發掘作品所包蘊的深層文化心理內涵和文化內核,在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整體現照中,把握文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
『拾』 文學作品的視角分析
一、社會歷史視角
這是語文教學中分析作品的常用方法,它注重的是作品與社會歷史的聯系,注重的是作品的社會歷史價值與功效。實際上,每一部文學作品在本源上都具有社會性的特徵,它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產生,反映了一定社會歷史的情貌和精神。《邊城》雖然是沈從文先生用溫暖的抒情筆調描寫村野間耕戶船夫的淳樸人性,呈現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理想情調;但是,社會現實畢竟又是難以超越的,翠翠、天保、儺送等人物「雖說全部良善,本身卻含有悲劇的成分。唯其善良,我們才更易於感到悲哀的分量。這種悲哀,不僅僅由於情節的演進,而是自來帶在人物的氣質里的。」(《李健吾批評文集》)這一「自來帶在人物的氣質里的」悲劇,肯定不是人物自身所希望的,這是社會的悲劇,是中國20世紀20年代社會的產物。
二、文化視角
廣義上說,文化視角也脫離不了社會歷史的范疇,但從文化視角來分析文學作品的意義顯然比一般的社會歷史視角更深一層。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僅僅是社會歷史的反映,而且總是與一定的文化心理結構相對應、相契合,體現出某種模式和傳統。沈從文的《邊城》把題目定為「邊城」而不是「翠翠的故事」,是因為「邊城」不止是一個地理環境,還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特殊的價值的象徵。《邊城》所展示的是湘西古樸、自然的文化形式,表現出作家對這種文化形式的謳歌,並用這種「古樸」「自然」的過去和「文明」「現代」的當前對照,寄託他重塑民族品德的願望。沈從文說翠翠是「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就是肯定她精神上熏染和浸透了「自然的文化」,這一見解很是獨特。今天的「文明社會」不是也正在學習「自然的文化」,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嗎?但是,沈從文先生這種崇尚自然的古樸的道家文化的觀念,顯然與當時的時代不太協調。我們從《邊城》那優美清雅的文字中不難窺見作家渴望超然而又隱含沉鬱的復雜心境。
三、形式視角
文學作品是由內容與形式兩極構成的,內容是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形式是解決「怎麼寫」的問題。文學形式方面如語言、結構、節奏等是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極為關注的。但這基本上屬於作品文本所提供的意義框架,若能透過這意義框架去追尋更為深遠的意義,則又會使我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荷花澱》清新柔美的語言、新穎獨到的結構、張弛有致的節奏,就令讀者玩味不盡。但孫犁為什麼要用一種詩情畫意的手法來表現血雨腥風的戰爭呢?這當然有「暗示荷花澱青年婦女的美」,「殘酷的戰爭與美麗的背景,造成一種強烈的反差,而這美的景色可以淡化戰爭的陰影,它讓人們洋溢著樂觀的必勝的信心」之意;但更為關鍵的是孫犁的美學追求,即對清新自然、秀麗雋永之美的偏愛。因此作家才喜歡用清新、柔美的筆調去處理題材,包括戰爭題材,從而形成了與這種美學追求相吻合的藝術風格: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香的泥土氣息的完美統一。
四、心理視角
即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作品進行分析。文學本來就是人類心智的產物,作品往往蘊涵著某些心理內容。如對《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別里科夫,我們完全可以從心理視角切入分析。別里科夫是一個神經衰弱、精神極度緊張的人,他整天都處於極度恐慌的變態心理之中。那麼,別里科夫這種心理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呢?這就是滲透在他骨子裡的奴性和冷漠。
而他的奴性和冷漠又是俄羅斯專制制度的產物。契訶夫在自己的日記中曾寫道:「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像我們俄羅斯這樣,人們受到權威的如此壓制,俄羅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貶損,害怕自由……我們被奴顏婢膝和虛偽折磨得太慘了。」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別里科夫是處於一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之中。
五、人類學視角
即將文學作品看作是人類整體經驗的一部分,注重對作品中原始主義傾向和神話原型的分析。如在《祝福》中,支配祥林嫂精神生活的是封建禮教,其中的迷信思想實際上就是一種原始信仰的靈魂觀;而被魯迅先生視作「無主名無意識的殺人團」的婦女貞節思想,也是自宋朝以來就深入民心且根深蒂固的大眾化觀念,這些已成為當時中國社會一種濃重的氛圍和集體意識。祥林嫂確實受到現實的種種壓迫,但對她最大的摧殘,其實更在於她對原始信仰的靈魂觀和婦女貞節觀的服膺而引起的對地獄的恐懼。這一恐懼,在迷信氛圍、鬼神意識顯示得最充分最集中的「最像年底」的年底發展到極致,最終使她倒斃街頭。從人類學視角看《祝福》,它就是一篇既凝聚著魯迅先生個人的獨特感受、獨特體驗,又和近代中國人的集體意識相感應的偉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