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佤族歷史文化探秘

佤族歷史文化探秘

發布時間:2021-03-10 01:55:37

㈠ 請問:佤族的歷史源流經歷了怎樣的遷徙歷程

佤族是居於中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古老民族。據1990年統計佤族人口為35.19萬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耿馬、瀾滄、雙江、鎮康、永德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騰沖、昌寧、景東、普洱等縣。其主要居住區位於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怒江山脈南段的舒展地帶。這里山嶺連綿,平壩極少,故稱為「阿佤山」,古稱「葫蘆國」(清朝《文獻通考·四裔考》)。西盟縣和滄源縣為佤族自治縣,孟連、雙江、耿馬為佤族與其他民族聯合組成的自治縣。
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大致可分為佤、勒佤和布饒三個方言。新中國建立前,部分佤族地區使用以拉丁字母拼音的佤文,但其字母不完善;1957年用拉丁字母設計了一套完整的佤文字母方案,現正在推廣使用。
佤族自稱和各支系有聯系,主要有「佤」、「烏」、「勒佤」、「艾佤」、「阿卧」、「拉佤」、「佤奴姆」、「佤崩」、「阿佤萊」、「佤固德」、「阿佤」、「臘」、「究臘」、「貢臘」、「布饒」、「巴敖」、「布牢」等23種稱謂。這些稱謂,有些雖源於本民族自稱,但往往附加上些貶義性詞語,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大多數佤族人民的意願,經國務院批准,統稱為佤族。
佤族支系,根據本民族自稱、歷史傳說、氏族譜系,以及服飾文化等諸因素,可分為六至七個支系,它們是勒佤、布饒、佤、臘、佤崩、佤固德、恩人和宋人等。勒佤:居住在西盟縣及阿佤山腹地;布饒人:其分布廣泛,主要居於瀾滄、雙江、耿馬、普洱等縣,這部分人保留「濮(蒲)」人的稱謂,可能屬古代「濮」人的直接後裔;佤:居住在永德、鎮康一帶;臘人:班老、班洪、龍誇、曼相一帶佤族自稱為臘或「究臘」;佤崩:又稱「阿佤萊」,他們原住在薩爾溫江以西,100多年前遷居西盟山,其祖先居住在「孟卯浩發」(大理保山)時期與德昂族同屬一個支系;佤固德:翁嘎科佤族自稱為「佤族德」,其祖先居住在緬甸、泰國時,與桑倒人同屬一個支系;恩人和宋人:又自稱為「貢恩」與「貢宋」,據說在景棟時,他們與瀾滄芒堆的布饒(魏氏與田氏)同屬一個支系,後來被撣族打敗了,分路出逃,他們的兩個祖先達恩與達宋留在景棟山區,故至今自稱為恩人和宋人。
阿佤山區的山脈走向自北向南逐漸低緩,境內主要的大山有照房山、回汗山、四排山、窩坎山、芒告山等,諸山構成了瀾滄江和薩爾溫江的分水嶺。這里山谷縱橫交錯,構成數十條大小河流,其中流入瀾滄江的較大河流有:勐董河、拉勐河、小黑江、黑河、南覽河和南壘河;流入薩爾溫江的河流有:南汀河、芒庫河、南滾河、南瑪河、庫杏河、南康河、南錫河和南卡江。
阿佤山屬亞熱帶地區,地勢復雜,海拔高低差別大,最高海拔2900米以上,最低為700米左右,因而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最高氣溫達40℃,最低到0℃,常年雨量為1500-3000毫米,其中80-95%的雨量降於5月下旬至10月底,這期間,人們稱之為雨季,其他月份為旱季。土壤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亞高山灌叢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個土類,12個亞類,28個土屬,44個土種。
佤族居住地區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野生亞洲象、孟加拉虎、金錢豹、長臂猿、灰葉猴、蜂猴、羚羊、蟒蛇、眼鏡蛇、巨蜥、孔雀、犀鳥、翡胸鸚鵡、白鷳、太陽鳥等上百種鳥獸。植物資源有70多科,150多屬,300多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20多種,澱粉植物15種,油料植物20多種,樹脂植物7種,糧食作物有237種秈稻和粳稻,以及上百種玉米和14種麥類,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薑、辣椒、棉花、煙草等等和各種蔬菜,經濟林木有茶葉、紫膠樹、橡膠、油桐和水果等等。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種。阿佤山區地下礦藏也極為豐富,這里的銀礦在明末清初就已開采,其中著名的茂隆銀礦,是石屏漢人吳尚賢從內地帶來一批漢族民眾與當地佤族聯合開採的,在當時不僅促進國家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加強了佤族人民與內地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㈡ 有哪些反映佤族生活,歷史,文化,或講述佤族故事的電影(或紀錄片)

20集電視連續劇《雲南往事》是一部反映佤族文化題材的電視,相關資料專:http://ent.sina.com.cn/x/2005-12-18/0940933385.html

佤族人網屬-佤族文化:(很多資料)
http://www.aimo.com.cn/xiaoshuo.htm
希望能幫助你~

㈢ 佤族的習俗

地區不一樣,民風民俗也不一樣,官宣的風俗習慣也只能當做參考。就如南北的漢內民族習俗也容是大不相同的。我是佤族人,純真的佤族人,官方宣傳的佤族風俗跟我天天生活的相同之處幾乎少之又少。我們自稱巴饒克(同布饒克,巴饒,布饒),在我的族群內帶佤字的,在巴饒分支眼中,以前佤支都是凶惡的部族,拉木鼓,砍人頭,標牛,祭拜牛頭的,比較原始野蠻。巴饒分支已經開始步入封建社會,開始經商耕種,沒有拉木鼓,或者砍人頭祭司的風俗,也不祭牛頭。可以說「佤」最先的時候是個貶義詞,是野蠻人的意思。在官方漢稱中我們會說自己是佤族,但是在本族群用語中,我們不會稱自己為「佤」,我們都自稱:巴饒(即布饒,巴饒克,布饒克,只是譯音不同,意思相同)。

㈣ 佤族的民族歷史

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wa 三聲)族
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錯雜居。
漢代以後,雲南便有了"濮人"居住。唐代,"濮人"、"望人"分布在東自景東、巍山,西至騰沖、梁河,南自鎮康,北至永平的鎮西地區。"濮人"可能是對居住在這一帶的講佤崩語的各族先民的總稱。"望人"可能主要是佤族先民。歷史文獻中"望蠻"、"望苴子"、"外喻"等名稱,與現在佤族的自稱"佤"基本相同或十分相近。
佤族自稱「佤」、「巴饒克」、「布饒克」、「阿佤」、「阿卧」、「阿佤萊」、「勒佤」等。他稱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稱「哈喇」、「哈瓦」、「卡瓦」等,意為「住在山上的人」。根據本民族的意願,1962年定名為「佤族」。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分「巴饒克」、「阿佤」和「佤」三種方言。舊時的佤文是英國傳教士為傳播基督教而編制的,比較粗糙。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為其創造了新文字。
佤族經濟以農業為主。喜歡吃紅米,飲濃茶,食辣椒,嚼檳榔,喝水酒。住房以兩層竹樓為主。傳統服飾以黑色為基調。男子多纏黑色包頭,著黑色短衣和寬腳褲。婦女服飾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無領無袖貫頭衣,下著筒裙,佩戴銀或竹篾製成的頭箍、項圈、項鏈、腰箍、手鐲等首飾。
佤族以信仰原始宗教為主。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新米節是最隆重的節日。文學藝術豐富多彩,竹文化獨具特色。滄源崖畫享譽海內外。
「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國民族舞蹈比賽中獲獎。 歷史編輯本段在佤族地區普遍流傳著「司崗里」的傳說。西盟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石洞,「里」是出來,意即人類很早是從石洞里出來的。傳說從石洞里最先出來的是佤族。石洞位於阿佤山中部,離西盟縣城以西約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視為「聖地」。而滄源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葫蘆」,「里」是出來,意即人類從葫蘆里出來的。
各地區的佤族雖然對「司崗里」解釋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也共同反映他們都是阿佤山一帶是最早的居民。「司崗里」是佤族對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 禮儀編輯本段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當先,認為無酒不成禮。佤族待客敬酒習俗多樣。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飲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種戒意,然後依次遞給客人飲。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盡力喝乾,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被認為對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先倒在地上一點或右手把酒彈在地上一點,意為敬祖。然後主人和客人一起喝乾。佤族民間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習慣。每逢兒子出門,客人離去,主人還要打「送親禮」。即給親人或客人敬酒,屆時主人用葫蘆(盛酒器)盛滿酒,先喝一口,然後送到客人或遠離的親人嘴邊,客人需要喝到葫蘆見底,以表示親情、友誼永遠不忘

㈤ 你對佤族文化了解多少

【文化藝術】
滄源崖畫
滄源崖畫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滄源縣糯良山、班考大山與拱弄山之間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帶。是我國發現較早的古代崖壁畫藝術遺存之一。1962年以來,已先後在滄源縣中北部的勐來、丁來、滿砍、和平、芒陽、勐省等地發現了11個崖畫點。這些崖畫大都畫於離地面數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滄源崖畫的內容主要有人物像、動物像、村落圖、狩獵圖、祭祀圖、舞蹈圖等。每個畫面都有一個中心內容,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態圖,古樸、形象、生動。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
滄源崖畫採用平塗法,手法簡練,生動傳神。人體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畫五官,但四肢卻畫的姿態多變,動感強烈。通過雙臂和雙足的種種不同姿態,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動內容。動物也是如此,雖然五官不清,但通過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徵,也可以辨認出其種屬。
滄源崖畫圖像多呈赭色。作畫的顏料可能是用赤鐵礦、蟲膠和動物血調制而成的。根據專家們的初步研究分析,這些崖畫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當地佤族群眾一直把它當作神物加以崇拜。
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標志,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的傳統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器具。一般以紅毛樹、花桃樹或麻栗樹樹段為原料,將其腹部按一定形狀掏空製成。大小不一,一般長約2米,直徑0.5至1米之間。分公鼓、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多成對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標志性的建築物。每個村寨都有一至數個。它是用6根柱子、 3根橫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沒有牆壁的小棚子。木鼓房雖然面積不大,結構簡單,但由於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當神聖,具有其他民族廟宇的功能與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

㈥ 佤族的傳統文化(作文600)

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交錯雜居。
歷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寬口大褲;婦女著摜頭衣和橫條花短裙,飾物有項圈、項鏈、手鐲、腰箍和腳箍等,大部分為銀製品或竹藤製品,或塗上天然色料,或取決於自然的色彩,幾乎為男女老少所共同喜愛。隨著社會的發展,佤族的服飾也開始有了變化,出現了長裙、筒裙以及一些較為有時代感的衣著和裝飾,但佤族聚居的地區仍然保持著傳統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數衣服的原料是自種的棉麻,經過自紡自織成布,按其傳統的方式,加工製做的,織出的圖案像孔雀、白鷳等羽翎,有的像靈貓、鯪鯉等毛皮的圖案。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巔。在西盟地區有的村寨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聚成了數百戶的大寨。佤族喜歡住竹樓,部分改住土坯平屋,這是後來改變的新的住宅形式。竹樓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房內陳設簡單而明快,必不可少的是一個供人使用的火塘和一個供祭祀之用的火塘或供祭祀與牲畜飼料加熱的火塘。在鐵鍋傳入之前,佤族多用竹筒煮飯,吃飯時,由主婦按人數分食,一次平均分完。喜歡嚼檳榔、喝酒,有「無酒不成禮,說話不算數」的說法。水酒用小紅米發酵後製成,多盛於大竹筒內,插入細竹管吮吸。佤族人也有飲濃茶的習俗,而喜食辣椒是男女老少的共同嗜好。
佤族的家庭形式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財產多由幼子繼承,女兒沒有繼承權。佤族命名時用逆式父子連名制,由自己上溯祖先。佤族所有家族向上推算出的最早一代的名字都叫「司崗」,意為葫蘆或石洞,是對母權的崇拜。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交往,稱為「串姑娘」,青年男女三、兩成群聚在一處,對唱情歌,用贈給檳榔、菸草表示定情。但是,締結婚姻須由父母作主,男方要交幾條牛的聘金,稱為「奶母錢」和「買姑娘錢」。有時父母一方不同意,則雙方逃婚,父母也不追究。過去佤族曾流行姑舅表婚,現已有較大的改變。
佤族實行薄葬,村寨有共同的墓地。有些地區則保留將亡人葬於竹樓下或竹樓附近的習

㈦ 佤族獨特文化都有那些

佤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交錯雜居。

【語言文字】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分「巴饒克」、「阿佤」和「佤」三種方言。舊時的佤文是英國傳教士為傳播基督教而編制的,比較粗糙。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為其創造了新文字。

【衣食住行】
佤族以大米為主食。西盟地區的佤族都喜歡把菜、鹽、米一鍋煮成較稠的爛飯。其他地區的佤族則多吃干飯。農忙時日食三餐,平時吃二餐。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佤族人還喜歡吃紅米,飲濃茶,嚼檳榔,喝水酒。
住房以兩層竹樓為主。傳統服飾以黑色為基調。
男子多纏黑色包頭,著黑色短衣和寬腳褲。婦女服飾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無領無袖貫頭衣,下著筒裙,佩戴銀或竹篾製成的頭箍、項圈、項鏈、腰箍、手鐲等首飾。

【宗教信仰】
以原始宗教為主。在佤族人的觀念中,山川,河流和生物以及一切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都有「靈魂」或「鬼神」。「鬼神」是漢譯之意,佤族對「鬼」、「神」及「祖先」並不區分,是同一概念。他們認為「鬼神」主宰世界的一切,會給人們帶來安危禍福,於是就對其加以崇拜。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

【主要節日】
由於木鼓的這種神聖地位與作用,「拉木鼓」便成為佤族極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樹木,拉入寨中,製作新鼓,更換舊鼓的活動。多於農歷十一月(佤歷一月)進行。屆時,首先由村寨頭人會議確定拉木鼓的時間及主祭人(出牛,承擔活動費用的人),准備好要剽殺的水牛數頭、取肝看卦黃牛一頭,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當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壯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選好的樹木,准備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參加)均身著節日盛裝,前來拉鼓,大家邊歌邊舞,用繩索將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當天不能進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殺雞祭 祀之後,另擇吉日進寨。

【文學藝術】
佤族民間舞蹈:「木鼓舞」、「甩發舞」都是佤族的民間舞蹈,「木鼓舞」多次在全國民族舞蹈比賽中獲獎。
木鼓是佤寨的標志,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的傳統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器具。一般以紅毛樹、花桃樹或麻栗樹樹段為原料,將其腹部按一定形狀掏空製成。大小不一,一般長約2米,直徑0.5至1米之間。分公鼓、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多成對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
木鼓也是佤寨的標志,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的傳統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器具,一般以紅毛樹、花桃樹或麻栗樹樹段為原料,分公鼓、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佤族民間歌曲有「咯格來」(玩耍歌)、風俗歌、宗教儀式歌、愛情歌、勞動歌等,音區偏低,音域較窄,節奏以較規整的二拍子為主。
佤族的滄源崖畫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滄源縣糯良山、班考大山與拱弄山之間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帶,是我國發現較早的古代崖壁畫藝術遺存之一。1962年以來,已先後在滄源縣中北部的勐來、丁來、滿砍、和平、芒陽、勐省等地發現了11個崖畫點。這些崖畫大都畫於離地面數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滄源崖畫的內容主要有人物像、動物像、村落圖、狩獵圖、祭祀圖、舞蹈圖等。每個畫面都有一個中心內容,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態圖。古樸、形象、生動,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
滄源崖畫採用平塗法,手法簡練,生動傳神。人體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畫五官,但四肢卻畫的姿態多變,動感強烈。通過雙臂和雙足的種種不同姿態,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動內容。動物也是如此,雖然五官不清,但通過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徵,也可以辨認出其種屬。滄源崖畫圖像多呈赭色。作畫的顏料可能是用赤鐵礦、蟲膠和動物血調制而成的。根據專家們的初步研究分析,這些崖畫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㈧ 佤族文化特色

【簡介】
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wa 三聲)族
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僳僳、拉祜等民族交錯雜居。
漢代以後,雲南便有了"濮人"居住。唐代,"濮人"、"望人"分布在東自景東、巍山,西至騰沖、梁河,南自鎮康,北至永平的鎮西地區。"濮人"可能是對居住在這一帶的講佤崩語的各族先民的總稱。"望人"可能主要是佤族先民。歷史文獻中"望蠻"、"望苴子"、"外喻"等名稱,與現在佤族的自稱"佤"基本相同或十分相近。
佤族自稱「佤」、「巴饒克」、「布饒克」、「阿佤」、「阿卧」、「阿佤萊」、「勒佤」等。他稱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稱「哈喇」、「哈瓦」、「卡瓦」等,意為「住在山上的人」。根據本民族的意願,1962年定名為「佤族」。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分「巴饒克」、「阿佤」和「佤」三種方言。舊時的佤文是英國傳教士為傳播基督教而編制的,比較粗糙。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為其創造了新文字。
佤族經濟以農業為主。喜歡吃紅米,飲濃茶,食辣椒,嚼檳榔,喝水酒。住房以兩層竹樓為主。傳統服飾以黑色為基調。男子多纏黑色包頭,著黑色短衣和寬腳褲。婦女服飾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無領無袖貫頭衣,下著筒裙,佩戴銀或竹篾製成的頭箍、項圈、項鏈、腰箍、手鐲等首飾。
佤族以信仰原始宗教為主。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新米節是最隆重的節日。文學藝術豐富多彩,竹文化獨具特色。滄源崖畫享譽海內外。
「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國民族舞蹈比賽中獲獎。

【歷史】在佤族地區普遍流傳著「司崗里」的傳說。西盟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石洞,「里」是出來,意即人類很早是從石洞里出來的。傳說從石洞里最先出來的是佤族。石洞位於阿佤山中部,離西盟縣城以西約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視為「聖地」。而滄源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葫蘆」,「里」是出來,意即人類從葫蘆里出來的。
各地區的佤族雖然對「司崗里」解釋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也共同反映他們都是阿佤山一帶是最早的居民。「司崗里」是佤族對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
【禮儀】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當先,認為無酒不成禮。佤族待客敬酒習俗多樣。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飲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種戒意,然後依次遞給客人飲。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盡力喝乾,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被認為對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先倒在地上一點或右手把酒彈在地上一點,意為敬祖。然後主人和客人一起喝乾。佤族民間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習慣。每逢兒子出門,客人離去,主人還要打「送親禮」。即給親人或客人敬酒,屆時主人用葫蘆(盛酒器)盛滿酒,先喝一口,然後送到客人或遠離的親人嘴邊,客人需要喝到葫蘆見底,以表示親情、友誼永遠不忘。
【建築】
佤族房內的陳設簡單,無桌椅,竹席木板當床,沒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單做被蓋,枕木頭,和衣而睡。
佤族的住房,各地區不同。受漢族影響較大的地區,一般是四壁著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個別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區的住房構造和形狀與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築材料均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托梁,橫樑上再托上一些細竹子,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房屋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為牲畜、家禽活動之所,個別打鐵戶也在樓下設有風箱和打鐵的一套工具。
【飲食】
佤族以大米為主食。西盟地區的佤族都喜歡把菜、鹽、米一鍋煮成較稠的爛飯。其他地區的佤族則多吃干飯。農忙時日食三餐,平時吃二餐。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
佤族的肉食主要來源於家庭飼養,有豬、牛、雞。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蟲的習慣。一些地區的佤族還有捕食昆蟲的習慣,更食用蛹、寄生於草本植物的紅毛蟲、掃把蟲和寄生於冬瓜樹的冬瓜蟲等十餘種。一般時都把可食的昆蟲與米一起煮成粥,加菜、鹽、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養蜂比較普遍,但養蜂方法十分特別,先用一段掏空的圓木,兩頭封口,留出數個小孔,供野蜂進出,放在森林或屋檐下,使其繁殖釀蜜,每年割2、3次,與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飲酒,喝苦茶。所飲用的酒都是自家釀制的「泡水酒」。常飲泡水酒不但於身體無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幾十年佤族才開始飲用燒白酒。
佤族更愛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濃,幾乎成了茶膏。苦茶雖然味苦,但喝後有清涼之感。對於處在氣候炎熱地區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檳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時勞動休息或閑談,口中都嚼一塊檳榔。所嚼檳榔都是用麻櫟葉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據稱嚼檳榔有健齒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飯,火燒蛇肉,青豌豆炒螞蟻蛋,油煎柴蟲等。
【節慶】
由於木鼓的這種神聖地位與作用,「拉木鼓」便成為佤族極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樹木,拉入寨中,製作新鼓,更換舊鼓的活動。多於農歷十一月(佤歷一月)進行。屆時,首先由村寨頭人會議確定拉木鼓的時間及主祭人(出牛,承擔活動費用的人),准備好要剽殺的水牛數頭、取肝看卦黃牛一頭,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當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壯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選好的樹木,准備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參加)均身著節日盛裝,前來拉鼓,大家邊歌邊舞,用繩索將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當天不能進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殺雞祭 祀之後,另擇吉日進寨。
新鼓進寨之日,舉寨歡騰。鄰寨的人們也敲鑼打鼓,前來祝賀,大家載歌載舞,剽牛、殺豬、飲酒娛樂。
新木鼓的製作大約需要20餘天。摳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響,向全寨報喜,並舉行新木鼓安放儀式。晚上,全寨人齊聚木鼓房周圍,再次歡歌共舞,慶祝新木鼓的順利製成。至此,整個「拉木鼓」祭祀活動方告結束。
據說,佤族拉木鼓是為了祭祀「莫偉」神的。佤族人認為,「莫偉」是人類祖先的化身,他平時住在天宮,不問人間之事。只有聽到木鼓之聲,他才會下凡為人類解危救難或共享歡樂。
談情說愛「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過自由戀愛締結的。結婚的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便可開始參加談情說愛的社交娛樂活動。這種戀愛活動,俗稱「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體方式進行的。在正式確定戀愛關系之前,單獨活動的較少。在此活動中,男子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間進行。沒有特定的場所,多在姑娘家中進行。每當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們便會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夥子們彈著三弦、吹著笛子,到等候他們的姑娘家裡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贈煙草、檳榔,男女相互梳頭,嘻笑打鬧,送秋波,訴衷腸。經過若干次串姑娘,小夥子看中某位姑娘後,就會送些手鐲、項鏈、梳子、頭巾等禮物給她。如果幾天或一段時間內不見姑娘退還禮物,便可以認定她已對自己情有獨鍾,願意作為自己的戀人了。而姑娘則來者不拒,不管誰送的禮物都會一一收下。因為他們認為,送禮物的小夥子越多,說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條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會為串女兒的人多而高興和自豪。但對不想繼續發展關系的小夥子,禮物會很快退還給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過程中,小夥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會趁機搶去她的首飾、頭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時,姑娘不管願意與否,都會大嚷大叫,佯裝反抗。如果兩三天內不去索取的話,就表示接受了小夥子的求愛。
確定了戀人關系的青年男女,便會脫離群體,開始單獨交往。進而正式托媒求婚,訂婚、結婚,喜結連理了。
新米節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歷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為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為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備好過節的酒肉佳餚。然後到田裡去采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著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念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消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悅。
【文化藝術】
滄源崖畫
滄源崖畫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滄源縣糯良山、班考大山與拱弄山之間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帶。是我國發現較早的古代崖壁畫藝術遺存之一。1962年以來,已先後在滄源縣中北部的勐來、丁來、滿砍、和平、芒陽、勐省等地發現了11個崖畫點。這些崖畫大都畫於離地面數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滄源崖畫的內容主要有人物像、動物像、村落圖、狩獵圖、祭祀圖、舞蹈圖等。每個畫面都有一個中心內容,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態圖,古樸、形象、生動。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
滄源崖畫採用平塗法,手法簡練,生動傳神。人體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畫五官,但四肢卻畫的姿態多變,動感強烈。通過雙臂和雙足的種種不同姿態,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動內容。動物也是如此,雖然五官不清,但通過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徵,也可以辨認出其種屬。
滄源崖畫圖像多呈赭色。作畫的顏料可能是用赤鐵礦、蟲膠和動物血調制而成的。根據專家們的初步研究分析,這些崖畫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當地佤族群眾一直把它當作神物加以崇拜。
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標志,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的傳統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器具。一般以紅毛樹、花桃樹或麻栗樹樹段為原料,將其腹部按一定形狀掏空製成。大小不一,一般長約2米,直徑0.5至1米之間。分公鼓、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多成對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標志性的建築物。每個村寨都有一至數個。它是用6根柱子、 3根橫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沒有牆壁的小棚子。木鼓房雖然面積不大,結構簡單,但由於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當神聖,具有其他民族廟宇的功能與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
歷史事件
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為開發和建設阿佤山區,繁榮西南邊疆的經濟文化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在反抗列強入侵,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的斗爭中,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英帝國主義勢力多次侵入佤族地區,進行刺探情報、勘測地形、密探礦藏等侵略活動,均遭到佤、傣、漢等當地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英國的一支「探險隊」在500名英軍的保護下侵入阿佤山等地,佤族人民「各執兵器」,奮起反抗,嚇得英軍頭目「面如土色,從人亦怕」,狼狽逃竄。
1898年(清光緒二十五年),中英雙方勘定孟定、阿佤山、孟連等地滇緬邊界時,針對英國侵略者意欲佔領我方領土的圖謀,佤、傣、漢等族人民再次拿起武器,進行了堅決抵制。
滄源縣的班洪、班老地區,蘊藏著豐富的銀、鉛等礦藏。垂涎已久的英國從1927年起,便開始密探礦藏、盜運礦渣。1933年,更肆無忌憚地搶修公路,准備佔領這一地區,奪取礦藏。在遭到抵制與反抗後,1934年初,竟出動大批軍隊武裝佔領礦區。英軍的野蠻侵略行徑激起了佤族人民的憤怒。當年2月,班洪王和班老王邀請周圍10餘部落,於班洪集會,剽牛盟誓,「寧血流成河,斷不作英帝之奴隸」。會後立即組織起3支武裝,開始反英斗爭,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班洪事件」。雙江、瀾滄、耿馬等地的佤、傣、漢等族人民也組織了1000多人的義勇軍,趕赴班洪地區參戰,全國人民也以各種形式予以支援,給英軍以沉重打擊。
後來,由於南京國民黨政府的退讓與妥協,使這場以佤族人民為主的、轟轟烈烈的抗英斗爭受到抑制。但這場斗爭充分顯示了佤族人民高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對激發當地、甚至全國人民的反帝愛國熱情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現在,班洪的「班洪抗英遺址碑」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雲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文歷法】
佤族人民在與大自然進行斗爭的漫長歲月里,從艱苦的勞動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步積累了有關天文氣象、機械原理和醫葯等方面知識,從而產生了樸素的科學萌芽的技術。這些科學技術,反映了佤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他們的智慧與創造力。

㈨ 佤族都有哪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你都了解嗎

1885年,英國吞並緬甸以後,侵略矛頭指向了雲南。英國以中緬邊界問題為借口,不斷派遣武裝人員、傳教士潛入阿佤山區,查看地形,繪制地圖,進行各種陰謀活動,甚至煽動佤族人民脫離祖國。1887年,設鎮邊直隸廳,轄孟連、西盟、瀾滄和滄源等地。民國時期,滄源、耿馬置設治局,鎮康、雙江、瀾滄(包括孟連和西盟)均改為縣。 阿佤山區是一個十分富庶的地方,英國早已垂涎班洪、班老一帶豐富的銀、鋁礦。1934年1月,英國公然武裝侵佔礦區,製造了有名的「班洪事件」。班洪、班老部落首領邀集周圍十多個部落,剽牛立盟,組織武裝,誓將英國侵略者趕出國門之外。景谷、瀾滄、緬寧(今臨翔區)、雙江、耿馬等地的漢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等各族人民組成1 400多人的「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前來支援,打得侵略者狼狽不堪。但是國民黨政府屈服於英帝國主義的壓力,強迫遣散義勇軍,壓制佤族人民的反抗斗爭。1936年,以班洪為首的佤族17個部落王發出了《告祖國同胞書》,嚴正聲明阿佤山「自昔遠祖,世受中國撫綏,固守邊疆……我佧佤山數十萬戶寧血流成河,斷不作英帝國之奴隸,即剩一槍一弩一銀一婦一孺,頭顱可碎,此心不渝……願斷頭顱,不願為英帝國牛馬,此志此情堅持到底」。佤族人民大義凜然的呼聲,得到舉國輿論的響應,終於挫敗了英帝國主義的強盜行徑。

㈩ 佤族歷史 佤族的「司崗里」是怎樣的古老傳說

「司崗里」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說,「司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來,「司崗里 」就是從岩洞里出來,特指的地理位置在西盟縣岳宋鄉南錫河對面緬屬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也是佤族人的一部創世史詩。
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交錯雜居。

閱讀全文

與佤族歷史文化探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